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讲:林德尔·厄威克

第八讲:林德尔·厄威克

第八讲:林德尔·厄威克
第八讲:林德尔·厄威克

第八讲: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思想

一.生平概述

林德尔·福恩斯·厄威克(Lyndall Fownes Urwick),是英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家。是《管理科学论文集》一书的合作者。该书收集了他们自己、同时代的以及比他们早期的等许多著名管理学者如法约尔、穆尔、丹尼尔、怀特黑德、梅奥、福莱特、享德森、李(Hohn Lee)论文,在管理文献中竖立起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他对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为代表的西方早期的古典管理理论做了大量的系统化工作,并提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实用性的(行政)管理原则。因此在西方行政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出生与受教育:厄威尔生于1891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受过教育(历史)。由于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色地在英国皇家军队中服役,并得到中校军衔,所以素有“厄威克中校”的美称。

任职经历:1920—1928任朗特里公司的组织甘特图表的秘书;1928—1933年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管理协会的首任会长;伦敦“厄威克和奥尔‘管理咨询合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长期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直到退休。

著述:很多:《管理的要素》、《明日的管理》、《管理的职能》、《组织的科学原则》、《组织中的委员会》、《管理备要》、《丛林战的战术》等。此外还与他人合作编写过一些著述,如同古利克合作的《管理科学论文集》,同布雷克(E.F.LBrech)合作写了有关科学管理的一些先驱者的传记材料,还同梅特卡夫(Henry Metcalf)合编了有关玛丽·福莱特的论文集等。

厄威克从事写作的历史很多,但他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的著作则主要论述正规的组织理论,所以似可将他划入正统(传统)的管理学派之列。

主要学术贡献:把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并综合提炼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管理原则。

二.厄威克的主要学术成就与管理思想

1.对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工作及“管理是一门科学、统一的学科”之思想

厄威克在其1944年发表的《管理的要素》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虽然仍显得不够精确,但有关管理的知识在数量上是非常多的,这足以使管理学成为比一般人所认为的更科学更统一的一门学科。

厄威克研究了法约尔、泰勒、福莱特、穆尼等著名管理学家的著作。通过系统地分析他们的思想、概念和原则,他发现,这些管理学家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属于不同国家、从事不同职业,且没有或很少从对方的思想中吸取营养,但他们却常常采用类似的研究途径,并且提出一些尽管词句不同但内容相似的原理和类似的概念。因此,他认为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一种很有用而且很可靠的管理知识,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于是他自己就致力于这项工作。

他对这些管理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它们的类似之处并力图使它们处于正确的相互联系之中以便于读者理解。同时在此之中也加进了自己的理解。

厄威克在《管理的要素》一书把法约尔、穆尼和泰罗的主张加以归纳,并综合成一个基本的结构。正是通过厄威克的分析,科学管理和古典组织理论才得以结合,开始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

厄威克对古典管理理论的描述,可综合于下页图中。

管理过程

包括的职能

1.计划

2.组织

甲.等级层次乙.授权

丙.确定任务

3、控制

甲.配备人员乙.选择和安置人员丙.惩罚受支配于科学调查的原理

确定出的原则

1.预测

2.协调

甲.权力

乙.领导

丙.专业化

3.指挥

甲.集权

乙.报酬

丙.平等

结果是

1.秩序

2.稳定

3.主动性

4.集体精神

对上图的解释:厄威克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的言论和著述,是根据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来展开的。在讨论这些要素的过程中,厄威克多年以来一直在收集和整理构成一个完美组织所需的各种原则。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制。这三个职能的指导原则是预测、协调和指挥。他认为,进行控制必然要运用指挥原则,即指导和监督下级的活动。在这里,法约尔仅把指挥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要素,而厄威克则把这个概念提高成一项原则了。

首先:关于管理的计划和组织职能,厄威克完整地采纳了法约尔关于计划职能的分析和穆尼关于组织职能的分析,即仍认为组织职能有着等级原则、授权和确定工作任务等三种派生职能。由于他几乎原封不动地引述了他们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再阐述了。

其次是关于管理的控制职能:厄威克从控制职能中推论出了一些职能和原则,他认为控制的派生职能同组织的人事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配备人员、控制的派生职能同组织的人事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配备人员、挑选人员、安置人员和惩罚。其中,配备人员的职能包括安排管理人员担任一种职务,根据其能力确定他们的权力与责任;挑选和安置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不仅要按照工作的要求,而且也要根据公平报酬原则来决定;对下级的日常监督,包括惩罚活动,是为了保证已达成的协议得到遵守,而平等或公平的原则是惩罚职能的基础。

最后,厄威克在对管理理论的综合中总结了管理的间接目标,即秩序、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他认为,如果管理人员在履行他们的职能时多少注意到一些适当的原则,那么这四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上图中的内容是以厄威克的分析为基础的,同时也反映了后人对厄威克思想的理解,它不仅概括了泰罗、法约尔、穆尼等人的主张,也包含着厄威克本人对控制职能的理解。图中可明显看出,厄威克从泰罗那里吸取了管理要以科学调查为指导原则的思想,强调了对工作的管理可以通过对工作场所本身收集的客观资料的分析来进行,他认为这是指导所有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

总之:厄威克对“科学管理”和古典组织理论的综合与归纳,反映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实质,即“所有的管理原则相配合于一个相互平衡和相互关联的总体之中”。

2.厄威克有关组织的若干(八条)原则

厄威克探索和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找出更为广泛的管理原则。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使这些范围广泛的管理原则获得公认并进而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学知识体系。

在他于1933年发表的《明日的管理》中首先提出了所谓“组织的纯理论”这一概念;在1938年发表的《组织的科学原则》一书中,又将这一概念概括为可以应用于所有组织的八条原则——分别是:目标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等级系列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明确性原则)。然后在其后来的著作如〈管理的要素〉等书,他又对这些普遍性的原则作了进一步的提炼与阐释。综观起来,厄威克认为这些原则对于一切(行政)组织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1) 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确定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方向和标准,组织有了目标,其成员才能有所敌人,明确清晰的目标既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又是其成员凝聚力的基础。

(2) 权责相符原则,即有权必须有责,权责必须相符;只把责任加在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还必须授予他们履行这些责任所必需的权力,且权力与责任必须相称。

(3)人员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原则。即要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先确定组织机构(组织目的、活动、活动的分解),再为组织机构配备合适人员,使人员适合于组织的结构。

(4)单头领导原则。也叫“一人管理原则”,即在一个组织中应该由一个领导者承担管理职责。厄威克不主张在组织中用“委员会”这种形式进行管理,因其易导致行动迟缓、浪费、难协调、效率低等弊端。

(5)控制幅度原则。控制幅度指每一个上级直接领导的下属的人数。厄威克认为这个人数不宜过大。任何一个经理人员,其直接下属不应超过6人,这是因为他所必须监督的不只是每一个直接的下属人员,而且还包括各下属之间关系的协调。(他指出:如果说下级人员的数量以算术级数增加,那么需要由上级领导的加以注意的下级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的排列组织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

(6) “专业参谋与一般参谋”共存的原则。厄威克认识到,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工作量的增加,由专家和专业工作者来协助行政领导者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他主张加强和发展“职能”部门或“参谋部门”。首先厄威克认为组织中必须有“专业参谋”,

其职能主要是作为行政领导者的咨询人员,通过说服、提供建议发挥其作用,但不应拥有行政指挥的实权。除专业参谋外,行政组织中还应设有“帮助行政领导者承担其指挥、控制、协调等中心职责的“一般参谋”。一般参谋本身并不从事任何专业工作,其职能除了提供建议,还包括拟订和传达命令、追踪下级工作的进展、协助对专业参谋的工作进行协调、一般领导等范围广泛的问题。但一般参谋不应以自己的身份而应以上级代表的身份进行这些工作,且其指挥的内容仅以上级决定的范围为限。这种一般参谋的好处或宗旨在于使行政领导者免除某些事务负担,使他能够扩大控制幅度并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问题。

(7) 授权原则。即行政领导者要善于把某些职权授予下属。〈管理的要素〉一书中,厄威克指出,尽可能地授权是领导者进行有效工作的最重要条件,因为授权可以使领导者避免陷入琐碎的事务而难于自拨。而缺乏恰当的授权则是组织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8)明确性原则。即使各种职责都有明确清晰的界限,每一职位的职、权、责,以及与别的职位的相互关系,均应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传达给所有的成员,以使每一成员都能明确地了解并承认各自的职责。

3.其他方面的研究

厄威克所研究的并不限于组织方面,他对领导问题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了解到本身承担的职务包括的意义,即:(1) 充当着企业法人的角色;(2)制定组织战略并付诸行动;(3)管理日常工作;(4)向下属解释工作的目标及其意义。

他还对那些自以为是的经理人员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只重物而不重人,特别在选用人员时,往往仅通过一次几分钟的谈话就识定了“合适的”人选等等。总之,在行政管理科学的各个方面,几乎没有未被厄威克或多或少论及的问题。

三.评价

主要贡献:

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西方古典管理原则的系统化——统一了古典管理理论。并综合提炼出一系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政管理原则。

厄威克对亨利·法约尔的组织要素的发现,导致他对法约尔和穆尼与赖莱相比较,以便探求更广泛的“管理的原则”。他把穆尼和赖莱的“原则、程序和后果”的概念应用于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之中,并得出结论说,管理理论中的这些独立的发展是相关和近似的,它们显示出有可能结合成为一种统一的管理理论。厄威克的研究工作促进了这一统一的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从而给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人和学习管理的学生提供了了解管理过程同整个组织关系的基础。

他以及古利克等人的系统化工作扩大了管理研究的影响,巩固了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地盘,进一步古典以来的管理学家们关于可以建立普遍性管理理论的信念。

2、正确看待厄威克提出的管理原则

(1)原则的普适性:

行政组织的管理确实是有原则有可循的,要使组织结构完整严密,运用灵活方便,不能不遵循一定的原则。

现代行政管理的实践证明,厄威克提出的组织管理原则在很大程序上具有可行性。有效地指导了过去乃至今天的行政管理实践。1937的布朗委员会以及1945和1950年的两届胡佛委员会等多届美国行政改革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接受了他提出的行政组织管理原则。

在今天,厄威克所提出的许多管理原则与理念已经成为研究正式组织所不可缺少的理论。

其原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原则的相对性

赫伯特·西蒙等人曾经批评厄威克提出的原则只是一些“格言”或“谚语”。不赞同他的许多原则如控制宜小不宜大、单头领导,认为其导致沟通困难,妨碍效率。

关键是不能对这些原则作绝对解释和运用,掌握合适的度。这些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正确的,有指导意义。

(3)总体上缺乏创新与突破,基本上仍然是对前人思想的继承,稍有延伸或发展。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完 整答案 ]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在我国,“普通话”是指 A:普普通通的话 B: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C:北京话 D:普通人说的话 正确答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D:有必要 正确答案:很有必要 3、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 A:不清楚 B:仅列入《教育法》 C:已列入《宪法》 D:仅有一般规定 正确答案:已列入《宪法》

4、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 )。 A:三级甲等 B:二级乙等 C:二级甲等 正确答案:三级甲等 5、某一方言区的一种语音现象,只有该方言区的人才能理解和使用,也是那一小社会区域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因此,( )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A:物理性 B:社会性 C:生理性 正确答案:社会性 6、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有( )等特点。 A: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B:一个音节最多有三个音素 C:一个音节最少要有一个辅音音素 D: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 E: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正确答案: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7、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A:声母

C:韵腹 D:韵尾 E:声调 正确答案:声母,韵腹,声调 8、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不等于韵母,辅音不等于声母。(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构成,最少有一个音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普通话共有三十八个韵母,根据内部不同构成成分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 )。

新闻采访与写作讲解

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 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 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 ②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 ③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②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 ③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公安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来源: 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及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9个警种的概念及其职责范围;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育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立法权、刑事侦查权、刑事强制权、刑罚执行权、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概念及相关的规定。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来源: 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了解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要求;了解警戒、武器使用权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概念;掌握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含义;掌握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和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等的含义与内容;了解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内容。 三、需要理解的知识 理解公安工作的以下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易受腐蚀性。 第四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含义;掌握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掌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的原则;掌握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这句话;理解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这个命题。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意义;了解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了解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掌握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和公安政策的作用;掌握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与总精神;掌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掌握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的含义。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理解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丁柏铨 绪论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则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一、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概述1、警察警察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 2.公安学 (三)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警察的起源 2.警察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3.警察与国家 (四)警察与公安的关系 1.警察与公安概念辨析 2.公安学与警察学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公安机关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机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机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工作 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3.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性质辨析(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公安机关宗旨的含义 2. 公安机关坚持宗旨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组织机构 1.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2.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概述 五、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1.警察职能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能的概念3.公安机关职能与基本职能的内容 4.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3.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责内容和特点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问题的辨析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的权力概念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七、公安工作 (一)公安工作概述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的内容

普通话口语训练教案

第一部分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训练 第一节普通话声母 教学内容: 声母得分类、发音、辨正及训练。 教学目得: 使学生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得发音要领,读准每个声母。 训练要点: 1、读准各声母,克服方言得影响; 2、声母辨正:z、c、s—zh、ch、sh,n—l,r—l,j、q、x—z、c、s等; 3、河南方言声母发音辨正。 教学时数: 6课时 一、声母得分类:21个声母,分7类 1.双唇音:b p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zh ch sh r 6.舌面音:j q x 7.舌根音:g k h 二、声母得发音 1.双唇音: b 作发音示范 例:bèibāo bǎo bèi biàn biébēi bǐbāo bàn bānbù背包宝贝辨别卑鄙包办颁布 p作发音示范

pīpíng piānpì pǐpèi péngpài pīngpāng piāngpáng pīnpán 例:批评偏僻匹配彭湃乒乓偏旁拼盘 m作发音示范 mǎimài měimǎn mángmù mìmì mámù mìngmíng màomì例:买卖美满盲目秘密麻木命名茂密 2.唇齿音: f 作发音示范 例:方法仿佛丰富非法纷纷吩咐夫妇发放发奋防范3.舌尖前音: z作发音示范例: 自在 c作发音示范 例:从此层次仓促苍翠参差 s作发音示范 例:思索色素 4.舌尖中音 d作发音示范 例:达到等待地点大胆电灯断定单独调动地道 t作发音示范 例:团体探讨淘汰梯田忐忑滔天天体饕餮体坛 n 作发音示范 例:恼怒能耐扭捏奶奶 l作发音示范

例:力量理论联络历来冷落老练流利劳力玲珑 5.舌尖后音: zh作发音示范 例:政治战争指正住宅专职珍珠制止郑州纸张扎针挣扎ch作发音示范 例:常常长城出产出差惆怅拆除超车赤诚抽查出场传抄sh作发音示范 例:事实手术省事世上山水声势绅士顺手设施上士闪烁r作发音示范 例:仍然容忍柔弱闰日柔韧软弱嚷嚷荣辱如若茸茸人人6.舌面音: j 作发音示范 例:经济解决季节接近家具见解军舰洁净简洁绝技基金q 作发音示范 例:亲切请求气球前期乞求恰巧七千群情千秋欠缺全勤x作发音示范 例:学习现象消息小心新鲜鲜血信心血型现行肖像纤细7.舌根音: g作发音示范 例:公共规格灌溉巩固改革广告功过故宫改观国歌各国k 作发音示范 例:可靠刻苦开口开阔慷慨开课空旷旷课开垦坎坷困苦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2019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山东联盟)]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山东联盟)]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1.【单选题】在我国,“普通话”是指 答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2.【单选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 答案:很有必要 3.【单选题】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 答案:已列入《宪法》 4.【单选题】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 答案:三级甲等 5.【单选题】某一方言区的一种语音现象,只有该方言区的人才能理解和使用,也是那一小社会区域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因此,()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答案:社会性 6.【多选题】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有( )等特点。 答案: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7.【多选题】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答案:声调韵腹声母 8.【判断题】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不等于韵母,辅音不等于声母。( ) 答案:对 9.【判断题】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构成,最少有一个音素。( ) 答案:对 10.【判断题】普通话共有三十八个韵母,根据内部不同构成成分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

鼻韵母三类。 答案:错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 答案:元音 2.【单选题】“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中的重音要( )。 答案:长读 3.【多选题】下列韵母自成音节使用y 的有( )。 答案:ie、iɑn ing、in ?、?e 4.【多选题】能和声母s 相拼合韵母有( )。 答案:uo、e ɑn、ong 5.【判断题】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 答案:对 6.【判断题】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它属于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同于其他动物的声音。 答案:错 7.【判断题】七言诗的语节是在五言诗语节的基础上加一个节拍构成的,我们读的时候,一般采用三二二的语节。 答案:错 8.【判断题】在七言诗的后三个音节中,读者也可以适当确定小停顿,构成“二一二二”。答案:错 9.【判断题】多连少停、多轻少重、多扬少抑,语节少而词的密度大,语流会显得轻快。答案:对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案

新闻写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的写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新闻的基本特点 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 )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二、学法指导 【拟标题方法】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事实。 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导语写作方法】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 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 三、文题展示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300字。 【点拨思路】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四、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附:板书设计】 学习写作消息 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 合理安排结构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在我国,“普通话”是指 A:普普通通的话 B: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C:北京话 D:普通人说的话 正确答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D:有必要 正确答案:很有必要 3、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 A:不清楚 B:仅列入《教育法》 C:已列入《宪法》 D:仅有一般规定 正确答案:已列入《宪法》 4、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 A:三级甲等

B:二级乙等 C:二级甲等 正确答案:三级甲等 5、某一方言区的一种语音现象,只有该方言区的人才能理解和使用,也是那一小社会区域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因此,()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A:物理性 B:社会性 C:生理性 正确答案:社会性 6、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有( )等特点。 A: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B:一个音节最多有三个音素 C:一个音节最少要有一个辅音音素 D: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 E: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正确答案: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7、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A:声母 B:韵头 C:韵腹 D:韵尾 E:声调

正确答案:声母,韵腹,声调 8、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不等于韵母,辅音不等于声母。(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构成,最少有一个音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普通话共有三十八个韵母,根据内部不同构成成分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 A:元音 B:辅音 C:韵头 正确答案:元音 2、“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中的重音要( )。 A:长读 B:轻读

《新闻采访与写作》习题测试四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961 年 5 月 有位中央领导同志说 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 ? 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 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 ( ) A. 毛泽东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2. 新闻记者能不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并采访到新闻 关键就在于记者有没有 ( ) A. 理论水平 B. 社会责任心 C. 新闻敏感 D. 新闻功底 3. 《中国之西北角》的作者是 ( ) A. 黄远生 B. 邵飘萍 C. 瞿秋白 D. 范长江 4. 记者在采访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应当注意划清的界限 除了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 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外 还有 ( ) A. 报道计划与客观实际 B. 事物的第一性与认 识的第二性 C. 实际情况与新闻报道 D. 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5. 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线索 到实际中去 到群众中去 这是 ( ) A. 惟一途径 B. 最佳方式 C. 根本途径 D. 惟一方式 6. 记者采访中的工作路线是 ( ) A. 依靠组织 深入实际 B.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 C.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D. 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7. 采访中记者要明确报道思想 就应当 ( ) A. 善于开动脑筋 B. 多跑领导机关 C. 了解社会情况 D. 吃透“上下两头” 8. 总的来说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观念是 ( ) A. 基本一致的 B. 既一致又不一致的 C. 存在一定矛盾的 D. 相辅相成的 9. 采访的平时准备 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政策 了解全局情况 广泛积累资料 以及( ) A. 坚持深入实际 B. 密切联系群众 C. 多方增长知识 D. 多方结交朋友 10. “请您谈谈退休以后的打算”这是 ( ) A. 诱导式提问 B. 开放式提问 C. 闭合式提问 D. 迂回式提问 11. 从心理角度看 记者访问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 A. 融洽 B. 接近 C. 沟通 D. 激发 12. 《经济日报》记者到某科研机构了解其科技管理改革的情况 准备写成新闻报道。这一 行为在新闻采访学中是 ( ) A. 咨询 B. 写作 C. 访问 D. 寻找新闻线索 13. 采访中通过现场的遗迹来考察事物发生时的状态 此观察方式是 ( ) A. 事后观察 B. 事前观察 C. 同步观察 D. 易地观察 14. 记者采访中“上下结合”的思考 作用是 ( )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普通话口语训练教案设计92713

<<普通话口语训练>>教案 教学容: 第一部分绪论 教学目的: 1.认识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 2.了解方言在交流中的局限性 3.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4.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和评分方法 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和评分方法 课后练习: 1.从教材的练习材料中任选一篇文章用普通话朗读 2. 以小组或寝室为单位,每位同学用普通话谈自己入校后的感受,发言要简短、精要(不超过三分钟) 一、普通话的定义: 以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的汉民族的共同语. 二、口语: 口语,也叫口头语言,是指运用语音表情达意、通过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形式.普通话口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口语. 三、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 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 3.将来工作中的需要 四、学习方法 1.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2.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3.有易到难,循序渐进 4.课课外,坚持不懈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训练 第一节普通话声母 教学容: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及训练。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读准每个声母。 训练要点: 1.读准各声母,克服方言的影响; 2.声母辨正:z、c、s—zh、ch、sh,n—l,r—l,j、q、x—z、c、s等; 3. 方言声母发音辨正。 教学时数: 6课时 一、声母的分类:21个声母,分7类 1.双唇音:b p m 2.唇齿音:f 3.舌尖前音: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zh ch sh r 6.舌面音:j q x 7.舌根音:g k h 二、声母的发音 1.双唇音: b 作发音示 例:bèibāo bǎo bèi biàn biébēi bǐbāo bàn bānbù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1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闻消息所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7个要素,除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 何、怎么样之外,还包括______要素。 a意义 b背景c故事 2.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可能给社会人们 带来的新的 ________ 的分量。” a敏感 b价值c角度 d信息 3.“六要素”俱全的新闻导语,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导语。 a第三代b第一代c第二代 4.新闻专稿其实是一个______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中运用的、除消息以 外的所有报道性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a集合b总合c集中 5. 消息主体部分的作用是对导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展开和______。 a说明b深化c补充 6.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新鲜、______和深刻。 a简明b突出 c集中 7. 采取“微服私访”的方式接触事实,是________起了重要的作用。 a采访的对象b采访方式c采访时机 d采访时间 8. 把握新闻客观标准,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条信息是不是符合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其次,该新闻事实是不是符合(),其三,能不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愿望和需求。其四,要考虑怎样如实地、真实地将这些事实叙述出来,不夸大其词,也不肆意缩小事实的内涵。 a国家法律b自然法则c新闻规律 9.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觉得农大每天都在变化。楼新了,草坪更绿了,花更多了,校园整洁了,环境美化了……如果你有时间听我唠叨,我一定能给你举出西区一年中发生的365个变化,那你这篇文章可就要写长了。”此导语属于 ______式的导语。 a引语式b叙述式c概括式 10.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完整性和________。 a深刻性b形象性c新鲜性 d客观性 11. 2006年4月16日,在北京农展馆举了盛大的世界食品展览会。为搞好这次盛会,主办单位挂了一些宣传标语和横幅。你认为它属于()现象。 a不合理宣传性现象b半合理宣传性现象c合理的宣传性现象 12. 10月10日中午至昨晚,天津市出现历史上汛期后最大的一次大暴雨。与此同时,渤海湾形成风暴潮,塘沽等沿海地区海潮潮水超过了警戒水位。天津市在深秋时节,大暴雨与风暴潮一同出现是50年罕见的。该新闻揭示了事实与事实之间的何种因果关系。 ________ a多线型的因果关系b单线因果关系c放射型因果关系d收拢型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