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写作主体行为过程

写作主体行为过程

写作主体行为过程
写作主体行为过程

第三章写作主体行为过程第一节观察能力第二节感受能力第三节想象能力第四节结构能力第五节思维能力第六节修改能力第一节观察能力海明威认为观察体验要仔细、要观察出特点、要调动多种感官――不光是知觉,还要“回忆一下声响”,要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具体的细节( 动作),使你产生某种感觉的。一、观察二、观察方法三、观察对写作的意义四、例文阅读一、观察观察:写作观察通常指人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必须运用人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和心官。只有这样才能向生活汲取足够多的信息材料。观察=凝视+揣摩+默述

二、观察方法1、迅速把握表象2、比较找差异3、有意识、有主题的观察4、有别于他人的发现5、局部与整体的观察[[]案例] 把握表现比较朝差异范例:鲁迅的散文《雪》有精细的比较:“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课堂练习案例1]

请写出黎明、黄昏、深夜的路灯。[[]课堂练习案例2]

每个人生来都有一双手,但是你是否认真察看过手与手之间的区别,请同学们相互观察邻座同学的手,通过观察同学的手写一段观察手记。

范例

有别于他人的观察奥地利作家斯地芬??茨威格《一个女人的一天中24个小时》是这样写手的:“那绿呢子四周许许多多的手,都在闪闪发亮,都在跃跃欲试,都在试机思动。所以这些手,各在一个袖筒口窥探着,都像是一跃既出的野兽,形态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和叮铃作响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这些手……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的两手安静,思前想后的人的手关节跳弹,百般性格都在抓钱的手势里表露无遗……”莫言的《爆炸》一文中写一只奔跑的狐狸,“狐狸在黄色的麦地里风似地向南飘,飘过东西向的公路,飘进了南路那一片黑色的玉米地。狐狸在玉米林边像火苗眼闪了闪,便不见了。”莫言非常详细地观察到了狐狸跑过玉米地时的特征和神韵。并且极其精确生动地把它描写了下来。这就写出了莫言笔下的狐狸,它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狐狸,是莫言的狐狸。反例“多么静的夜河,大概蝈蝈也睡觉了吧!可是老师的窗子里还亮着灯光,窗上映着老师稍驼的背,剪短头发的头,正伏在桌子上批改

作业,大概坐的时间长了,老师用左手轻轻地捶着腰和背,嘴里还在自言自语……窗外的我,看着老师额上的皱纹,看着老师疲倦的面容,看着……”范例

局部与整体的观察果戈里写狡猾:“下巴突出些,并且常常掩着手帕,免得被吐沫沾湿。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匹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或者顽皮的孩子,猜疑的嗅着空气。”《死魂灵》课堂练习案例请同学们自己撷取三五个楼管员为观察对象,写出他们不同的形象。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美之后,如何将她准确地贴切地表达出来?在认真观察下面几幅照片之后,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限,文体不限。三、观察的意义

村上春树很注重细节的真实。“虽然没有代表性,但毕竟是时代的产儿”。“我的确非常喜欢日常生活中的无所谓的细节性风景,非常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是怎样通过这些细节同世界发生关系,以及这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怎样得以成立的,对此非常有兴趣。……而一个人的状况必然在这些细小的生活场景中的自然而然浮现出来。课堂练习案例

请你挑选一个你最熟悉的班上同学,不仅写他的外貌长相,还写他性格特征。写好贴到黑板上,每个同学上来对号揭榜。被揭去的榜说明写作的人观察准确,写的到位。没有被揭去就说明你还得多多练习。四、例文阅读

??《涵二中门口有澡堂》、《很甜的西瓜》黄黎含??《入学印象》

(《文学报》98、5、14第三版)??《新闻之下的生活》(王朝阳文摄影杨晓兵《美文》2003、7 P48)第二节感受能力一、感受含义二、感受类型三、感受方法

一、感受的含义

感受不仅是阅读与欣赏的基点,同时也是写作冲动的真正起点。感受需要敏锐。感受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感官感受侧重于主体,侧重于观察者内在心灵感受,侧重于作者自身感情层次与情绪变化的注意。范例1、贾平凹对生活的感受2:台湾作家龙莱收起旧衣时的感觉。二、感受的类型1、生理感受生理上的感受指的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超越本能的体察与感知。

范例

冰心在散文《饥饿》里写了她对饥饿的感受:“当你听到肠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好像有一条巨蛇,要从你的腹内咬破了皮肉钻出来一般;有时你饿得头昏眼花,坐起来又倒下了;想要走路,一双腿是酸软的,拖也拖不动;有时一口口的酸水,从肚子里翻上来,使你呕吐,却又吐不出半点东西,更有时人实在不能忍受了,想在自己的胳膊上,咬下一块肉来吞下去……”生理上的感受可以分为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等几种。A、视觉感受春风又绿江南岸B、听觉感受红杏枝头春意闹C、味觉感受暖风吹得游人醉

D、嗅觉感受踏花归来马蹄香

E、触觉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

课堂练习

饥肠辘辘的你闻到了从食堂方向飘来的饭香菜香,此时你做何感受?2、情感感受史铁生对四季的描述是这样写的“……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经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情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宜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来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一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我与地坛》

3、理智感受

陈祖芬去河南灵宝县采访,当她看到矿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打穿大山,挖出金矿,然后浮选、捕收、冶炼、制作,最后把一条条坑道变成了一条条金项链时,她这时的感觉是:“我觉得女人们戴的不再是金项链,而是一条条坑道。”想想又进而感觉到人的伟大。和了

不起。三、感受方法

1、体验生活鲁迅对南北方的雪精彩描写首先源于它对生活的直接体验:“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感受)。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观察)”“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观察)。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感受)”

2、寻找呈现感受的方法A、形象表达B、恰切比喻C、展开想象

D、注重体验的移植

E、感受要独特范例

“他用简单的记忆,回顾小时侯的那些暑假,当夏季懒洋洋地长着,肥硕而迟钝的如一只南瓜,而他悠闲如一只蝉。”――余光中散文《塔》“徒手是最重的行李”――网络写手张爱玲的感受:(男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的还是‘床头明月光’。娶了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范例

余光中在《不朽,是一堆顽石?》一文中的结尾处是这样写的:“这世界,来时她送我两件礼物,一件是肉身,一件是语文。走时,

这两件都要还她,一件,已被我用坏,连她自己也认不出来,另一件我越用越好,还她时比领来时更活更新。纵我做她的孩子有千般不是,最后我或许会被宽恕,欣然被认做她的孩子。”思考与练习将最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写出来。请你将“温馨”的感受描述出来。下面有四章照片,请你从中挑选最有感觉的一张,写一篇短文。民在我心,民为我本!

看了此照片,你有何感受?

看了这张寻人启事,你的感受是?推荐阅读

唐敏:《困难时期的小伙伴》、《女孩子的花》、《我心中的大自然》《时尚》《体验》贾平凹南帆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张爱玲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吴福辉编选华夏出版社1999、10第一版余光中《〈余光中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6 第一版第三节想象能力“最高意义上的诗是在想象中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德狄尔泰《论德国诗歌和音乐》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造成的:一个苹果是牛顿发现了,引来现代文明社会,造就了科学;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产生了人类,是艺术想象。――南怀瑾一、艺术想象二、想象类别三、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四、想象的要求五、想象的方法六、练习

一、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指的是创造主体在原有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具有生命情趣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能力。

二、想象类别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第二天,

拂晓,八旗官兵在皇帝的听仪督导下集结围拢,在上万宫兵的齐声呐喊下,康熙首先一马当前,引弓射箭,没有射中便引来一片欢呼,然后宦官大臣和各级将士也紧随康熙射箭。康熙身强力壮,骑术高明,围猎是智勇双全,弓箭上的工夫更让王公大臣由衷折服。”(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以现成资料的描述和图片显示为依据,而是根据自己的头脑中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分解、综合,从而独立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1.促成文学虚构,推动情节发展2.突破时空间及生活真实的限定3.调动创作主体原有的记忆表象及生活体验,补充经验的不足和对现实了解的缺失。四、想象的要求1.以知识和阅历为基础2.以情感为动力3.符合逻辑规律

(1).相似联想(2).相近联想(3).相反联想(4).因果联想

五、想象的方法1、抽象→具象2、形象→意蕴3、此物→彼物4、已知→拟测5、群体→个体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有一个小房间,三个人在聊天,一个矮小稳重,一个高大开朗,一个苗条灵活。要求将三人合成一人。范例:他是一个矮小的人,但他常常思考很大的问题,他的眼睛非常灵活,目光四射,说话时满脸开朗,神采飞扬,因此跟他说话的人不但不觉得他身材矮小,连那小房间也显得十分广阔了。

六、练习

范例:他在女儿的眼里,是个高大的父亲,他能在她面前那夸夸其谈,女儿总是仰望着他的父亲

议论文主体段写作训练及范文

议论文主体段写作训练 1.请以“语言是化解误会的良药”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请以“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3.请以“常识易知而难行,践行常识,需要不懈的努力。”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4.请以“宽容者,成大事”为中心,写一个议论文主体段。(包括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范例: ①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②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③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④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⑤正是因为相如的那句掷地有声的话化成了一座桥梁,使两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沟通,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误会。 ⑤可见,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不少心灵的隔阂能被冲破。 (2004年广东优秀作文《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常识易知而难行,践行常识,需要不懈的努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的。倘若口中挂有“常识”二字,却不懂付诸实践,常识便成了空的躯壳,凸现不了它对人生的价值。人类发展史中,从原始猿人钻木取火,我们认识了火——闪耀光芒的热源;从战国时代发明的司南,认识了铁——有磁性的物体,从霍金的研究中获知那不可测的宇宙中,有一个具有无比威力的黑洞。倘若不运用火煮食烧木,不运用铁铸铁建房,不运用黑洞了解宇宙奥秘,社会难以发展,人类前进的脚步,也将停滞不前。虽知“百行孝为先”,虽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在实践过程中,惟有坚持不懈,努力践行,方可展望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宽容者,成大事。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是一种成大事者必有的胸怀,有志者须当如此。在齐桓公未继承王位之前,管仲曾辅佐过他的对手公子纠,并曾用箭射中他,差点使他断送性命。当齐桓公继承王位之后,并没有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而是看到了管仲的治国才能,不计前嫌,宽容了管仲并任用管仲为相。正是因为齐桓公的宽容,才使管仲因感激而尽心尽力地辅佐,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使齐国实力大增,使齐桓公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齐桓公的宽容成就了一个强大的齐国。可见,要成就伟业,就

秘书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秘书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谢承力发表时间:2006-8-22 秘书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精神生产活动,是写作主体对秘书职务活动客观反映后转换成文字材料的思维活动。在整个写作活动中,写作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写作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写作主体只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写作,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才会写出“经国之大业”的高质量文稿。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是文秘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文秘专业教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秘书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的秘书写作练习程式化,依样画葫芦,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套写,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的参与,写出来的文稿没有特色、缺少灵性。思维能力是提高秘书写作的灵魂,对思维方式运用的科学与否,是衡量一个秘书写作能力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培养学生在秘书写作实践中科学思维能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讨和实践。 学会鉴别综合培养选材思维能力文秘写作材料纷繁复杂,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搜集有用的写作材料,要在众多的写作材料中选择有价值的材料,需要有敏锐的选材思维能力,即对材料的深度解读能力。秘书写作材料的深度解读方式有:一是材料的选择性解读;二是材料的方向性解读;三是材料的主题定位化解读。教会学生鉴别、综合和剪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选材思维能力。 1、培养鉴别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选择性解读鉴别是对材料

进行周密分析、比较和研究,鉴别的过程 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性认识过程。鉴别是处理材料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材料进行选择性解读的关键,鉴别材料是一种理性思维,通过对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甄别,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选择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培养学生鉴别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对写作材料的远近、主次、深浅、优劣、高下等方面的典型性和现实性进行解读,鉴别能力的高低能反映出作者的才、学、胆、识,夯实基础,培根固本,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实践领域,增强鉴别能力,为正确选材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2、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方向性解读文秘写作材料 的综合方法,是将所有材料作为一个有机 整体进行思考和考察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综合是处理材料的第一个环节,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从局部到整体,又从整体到局部的整合和切换,选择有用的写作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大量单一、零散、无序的材料交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选材方向,让学生对材料进行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多样性与单一性的整合和归纳,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培养剪裁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主题定位化解读剪裁是对 写作材料的选择使用,在鉴别的基础上,围绕 文章的写作意图,剪掉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保留主要的、本质折材料,删去材料中与写作意图无关的部分,突出材料中反映主题的内容。剪裁是处理材料的第三个环节,是对材料进行的主题定位化解读。剪裁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剪裁思维能力的方法是根据主题定位原则,对写作材料进行取舍、详略、条理等方面处理,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写作规律理论

写作规律理论 着眼于写作主体的三律论:“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多元作用律”、“循序渐进律”和“写作生化律”、“写作整合律”、“写作通变律”。) 着眼于写作过程的“一步论”、“物意文双重转化律”、“三重转化律”(写作行为的“三级飞跃”、“化一律”、“渐递律”、“适宜律”。“四体化一律”、“四环操作律”) 着眼于写作系统的“五体化一律” 主体三律论之一 物我交融转化律:周姬昌先生1989年《高级写作学教程》里首先提出的。“物我交融转化律”把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相互关系放在写作过程的运动变化中去考察,研究者认为客体作为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最终能被吸纳到作品中来,不可缺少写作主体的发现、认知、采集、提炼、融合的主导作用,最终将其与写作主体的主观思想融会在一起,使得客体融入主体,主体寄寓到客体之中,组成既融合了写作主体思想认识、感情体验,又真实地折射出外部世界本来面目的非物非我的第三者——内容。研究者认为,客体作为文章反映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对写作主体具有激发、促进和制约作用,但它始终是被动的、外在的,是变化的条件;而主体却发挥着萌发、吸纳、再生再造的母体胚胎的内因主导作用。 主体三律论之二 “博而能一综合律”研究了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自身多种素质能力的组合方式及所起的作用。分别在周姬昌主编的《写作学高级教程》、袁昌文主编的《基本写作教程》及张杰著的《大学写作概论》中提出。 研究者认为主体不但具有综合客体反映世界的能力,而且在写作的不同阶段善于随时调整发挥自身各种素质、修养、能力之所长;因此写作主体的多种素质、修养、能力决定着写作成品的质量,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主体的思维,它主宰并支配主体各“部门”通过合作,启发认识,诱导回忆,调遣语言,从而观察生活,架构文章框架,选取恰当体式,锤炼语言,描述内心构划的文章蓝图。 研究者将写作主体的“内部构件”一一解剖,找出各“部位”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发现了其中的“关键部件”。 “博而能一”律要求我们学习写作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就其素质而言,主要包括人生观、美学观、伦理、道德、文化水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习惯、兴趣等等。就其修养来说,主要指生活阅历、思想品格、知识结构、艺术修养、语言修养等等。就其能力来讲,它包括观察、感受、理解、记忆、思维、想象、分析、推导、判断、表达等等多种能力。 解剖文章的要素,我们也会发现“博而能一”律在写作中的体现。文章的“主题”,主要体现写作主体的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和思维、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文章的“材料”,主要体现写作主体的生活阅历、知识修养以及观察、感受、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写作方法,则主要体现写作主体的文化素质、艺术和语言修养以及思维、想像、表达、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文章的风格特点,也体现了写作主体的性格、气质、兴趣、习惯等心理方面的素质。 综上所述,“博”是写作主体赖以综合、写作的基础,“一”是写作主体进行综合的过程和结果。有“博”才有“一”,“博”是“一”的基础,“一”是“博”的综合和结果。整个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博”与“一”相互矛盾与统一的过程,亦即在写作主体的支配下,由“博”到“一”的综合和创作的过程。 主体三律论之三 “法而无法通变律”以写作主体学习写作方法和过程为范围,辩证分析了写作主体在

议论文主体段落写作2014

高三语文作文导学案(五)议论文主体段落写作 制作人杨燕 1、分析总结规范议论文例证主体段落的写作章法 2、片段练习例证主体段落的写法 熟悉议论文主体段落的构成,并尝试运用。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各方面:? (1)观点句(一般在段首提出,准确鲜明)?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 (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 (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谨记:本节课学习的章法只是规范议论文例证主体段落最基本的写法,在写作时,还要多思考,多积累,多动笔,灵活运用。 一、请欣赏下面的优秀作文片段,结合学法指导,深入分析,勾画圈点,了解规范议论文主体段落的构成。 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够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观点句)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阐释句)前段时间,于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于被人轰下台。(材料句)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于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分析句)正是于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最终失去成功。(结论句)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一、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 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二、什么叫写作素养? 素养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养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生活素养与写作活动有何关系呢?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 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 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 的经历。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比如,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活的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说写作是需要生活储备的。如果脱离了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生活储备不足,会是怎么样呢? ①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②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

高考作文阶梯训练之五议论文主体段

作文序列训练之五 议论文主体段 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与厚度,颇具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因此,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至关重要。 一、主体段结构:首括句+阐述句+事例句+评析句+终结句(小结、扣题)。 例如:走出家庭的阴影,走向事业的光明。(首括句)“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阐述句)狄更斯幼年家境贫寒,因无力偿还债务,10岁的她与父亲被关进了冷冷的监狱,12岁的她便挑起生活的重担……(事例句)在人们的鄙视与嘲笑中,她虽蒙受了家庭的阴影,但就是她没有退缩,她在逆境中奋起,在阴影中反思,她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世界名著《雾都孤儿》。(评析句)在光与影的交织中,她走向了事业的成功。(终结句) 1、首括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或单独成段),概括性为主,准确明白为根,应起到良好的领起与限制作用。 2、阐述句——提出分论点后,最好对分论点再深入阐述一下,对其意义范围程度后果等方面做一下生发,会加深分论点的论证性。 3、事例句——简单概述所举事例,忌长篇大段。除了举例,还有用道理、比喻来论证。 4、评析句——紧扣观点讲道理,可以分析原因,也可正例反设,或反例正设。 5、终结句——归纳,点破主题。不就是分论点的简单重复,应该在论证的基础上引申一下,或强调其意义,或强调其危害,或挖掘其本质,或扩展其范围,或表明态度,或发出呼吁。 当然,以上讲的就是规范模式,在写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1】典型例证式 例段: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首括句)荒凉的莽山,平淡的日子,一个叫张文举的男孩却偏有一个文学梦。那个梦,就是轻轻的风吹着静静的云;那个梦,就是乘着风驾着去驶向辉煌。然而,一封封的退稿信一次次地打碎着那个前进的梦想。在最后一封退稿信中,编辑对她说:“虽然您在文学上很难有突破。但我发现您的字越写越漂亮……”二十年后的今天,当她戴着“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头衔,在日本、在欧洲、在美国做展览时,她只就是对着摄像机说了一句话:“人生,有时真的要转个弯。”(事例句)转折并没有打碎她飞出山谷的梦。相反的,转个弯,旁边就有通向成功的坦途。(评析句) 【2】并列例证式 例段: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首括句)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老者伟岸的身影;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湮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事例句)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节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印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瑰宝。若无意气,她们怎会有如此壮行。(评析

公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公文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是直接辅助领导中枢和领导者进行科 学决策,实施决策的人员,秘书人员身居各级领导机关,其职责是在 办公室的领导下,以文件,文字处理为主要内容,来完成领导交办的 单项或综合性工作任务。所谓文件,文字处理除了收发文件,报送材料,传递信息,档案管理等事物性工作外,主要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 要撰制各种文书。这些文书有党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日常应用文,新闻,理论性文章,工作计划,领导重要讲话稿等。这些应用文,尤 其是公文,是决策层形成的决定和意见,在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需要写作者具有较强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作 为领导的参谋,助手的秘书人员写作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办 公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了解探索秘书写作的思维特点,对提高秘书 的写作水平,有效地把握领导的“意图“,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 的意义。 秘书工作的根本特点是辅助性和从属性。机关文书尤其是公文写 作是根据领导工作的需要,不是秘书自身写作能力的表现,这就决定 了秘书写作的特点是代拟而非自撰。所以,公文写作强调“主题先行“,”意在笔先“,撰稿者首先按照领导或领导集体的授意和机关事 物管理,业务管理等客观需要进行调查了解,收集材料和撰稿。而不 是在客观外界的感悟下,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才进行写作的。其写作 活动是受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和领导旨意制约的,写作活动是被动的, 是遵命文章。 秘书工作中大量的是公文写作,公文写作的特点反映了秘书工作 的特殊规律,也反映了秘书思维活动的特点: 一,思维活动的被动性 现代写作学认为:促使人写作的最根本的动因来自“需要“。归 纳起来是三大类:第一,内在因素自发性的“需要“;第二,外在因素 强制性“需要“;第三,内在自发性与外在强制性兼有的“需要“。第 一种的动因写作主要是指那些来自作者灵感涌动,有感而发的自发性 写作,充分体现着作者个性色彩的文学写作;第三种兼合内在自发性与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备课讲稿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一、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二、什么叫写作素养? 素养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养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生活素养与写作活动有何关系呢?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的经历。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比如,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活的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说写作是需要生活储备的。如果脱离了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生活储备不足,会是怎么样呢?

议论文主体段“五步写作法”

议论文主体段“五步写作法” 一、“五步法”写好议论文文段(文段结构) (1)首句:分论点。 (2)引用名人名言,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果找不到,可以跳过此步)(3)列举典型事例,要紧扣分论点。简要叙述即可,不宜过多描写。 (4)分析说理。常用方法两种,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本段小结。照应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过渡性词语。 本段分析说理方法小结: (1)因果分析法+ 结果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溯因或由因求果,使内容逐步深化。 ●因果分析法的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深刻,说服力强。 ●标志性词语: “为什么”……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2)假设分析法+ 结果 就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思路:反面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好处:事例与析例正反映衬,对比中论点得到有力论证,说服力强。 ●标志性词语: 假如、如果、试想、倘若 二、小试牛刀 将下列事例写成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文段: 弗兰克偿还债务 20 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271

第二章 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重点一:“写作主体”与“作者”的区别 “写作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作者”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查阅《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上的“作者”辞条,上面是这样解释的:通过自己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公民。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即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在中国,除直接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或称“拟制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为作者。 可见,“作者”的意思其实包含两种,一种是相对于文章成品而言的,他是文章或作品的撰写者、原创者,也是法律意义上的该文章或作品的完整著作权的拥有者。或者可以这样说,只要有文章或作品存在,就必然有其“作者”存在。另一种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作者”是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虽然文章或作品同样是由某个人完成的,但他是代表着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意志创作,该文章或作品的法律责任也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来承担。所以也叫“拟制作者”。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公文写作活动。无论公文是由哪个具体个人“执笔”完成的,他都是代表着机关单位的意志,该公文的责任由该发文机关负责而不是由“执笔”者负责。例如行政公文“命令(令)”都是以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名义签署发布的(主席令、省长令、部长令等),但签发人是代表着他所在那一级政府机关的意志而非他个人的意志,因此该“命令(令)”的作者就是签发人代表的那个机关。 写作主体就不同了,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说,写作主体只有在写作活动中才存在,才有实际意义。他是写作活动的直接启动者、策划者、操纵者和实践者,写作活动一旦结束,写作主体的使命也结束,他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顺理成章地转化成“作者”存在或者说已经不存在了。显然,“写作主体”与“作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不是对等的概念。前者的概念比后者更宽泛,更具有动态特征。 重点二: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过程中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 “写什么”,这是写作主体进入写作活动时首先面临的问题。聚材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文章的构筑材料,即言之有“物”,就像盖房子准备砖瓦水泥黄沙之类建筑材料一样。根据英籍奥地利学者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 pper)“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世界由物质世界、人类的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人类的思想内容的世界组成,它们都是写作主体聚材的领地,无一不可入文章。当然,聚材并不是简单照搬生活中的存在,而是围绕着写作主体的表达目的和表现主题,精心挑选、组合、裁剪、加工。这就需要写作主体主动地去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总结,并且由于每个写作主体的生活阅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自然形成各自“聚材优势”,在聚材的重点、重心、方向、范围、焦点等方面各有不同。文学写作中主要根据情感需要聚材;应用写作中主要根据行文主旨聚材;学术写作中主要根据研究方向和目标整合材料,如此等等。其他人是无法代替写作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地位的。 (二)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 写作中的构思是写作主体对文章或作品进行思考谋划的思维过程,写作主体关于文章或作品的思考,直接影响着文章或作品的最终效果。从总体布局到局部安排,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为写作主体的思维结果。 诚然,写作主体的构思活动常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任何一种思维活动当然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毕竟只属于外因,它只有通过内因的作用才能达到影响的目的。例如,《毁灭》里的美谛克没有如作家原先设想的那样自杀,而是叛变逃跑了;《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渥伦斯基和安娜·卡列尼娜完全出乎作家的意料,或对自己“毫不迟疑地开枪”,或投身隆隆而来的火车轮之下;秘书执行公文写作任务时常常要严格按照领导的意见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修改……这些例子似

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教学内容

一、写作的本质 1.1 写作的定义:广义的写作就是关于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侠义的写作通常是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创作。 一、特性:1.人文性(1.写作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2.无论何种写作类型都是人文性创作。3.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2.综合性3.个体性4.创造性5.实践性 规律:从社会生活的大视野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 功能:1.从个体生命文化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延续,精神的流传。2.从个体学习、发展的角度看,习作能够有效地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深化,促成人的精神成长。 1.2 写作的源泉:1.缘情而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和欲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也是写作活动发生的首要原因,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抒发聚积于内心的激情和愿望。2.因事而作。3.受命而作。 与本质 1.3 写作的主体: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说,写作主体只有在写作活动中才存在,才有实际意义。“作者”与“写作主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不是对等的概念。 与受体写作成品的阅读者,即具有对文章进行破译、解读或再创造能力的人。 二、写作的主体素养 2.1 写作主体的素质与修养(1)加强思想修养;(2)积累生活经验;(3)扩展知识;(4)学习语言;(5)磨练写作技巧。有了这些基本修养,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十分有益。 写作包括: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个部分组成。 2.2 写作主体的能力: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写作主体都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宰作用。虽然在有些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的主动性似乎不明显,但其实还是靠写作主体把来自外界的意志转化为内在的意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最终比较出色的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客体的含义:广义: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世界(或对象)可以统称为写作客体。 侠义:1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的关照对象。2写作客体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写作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动态性、4历史性 ·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1认知途径的角度分为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客体。2存在形态分为实在客体和虚拟客体。3本体状态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写作客体和写作材料的区别:1属性不同。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基础。材料是认识写作客体之后的结果。2阶段性范围不同:写作客体帮我们认识材料,材料是构成文章内容的要素。3存在方式不同:写作主体以客观的、原生态的方式存在。材料经过了写作主体的加工与创造,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写作客体的地位:1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2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3是写作传播的信息源。 ·作用:1触发写作动机。2规定取材质量。3激活写作运思。4检验写作成品。 ·读者与受体的关系与区别:读者的阅读与反馈具有滞后性。受体是相对于写作活动中的主体而存在的。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参与虽然同意具有被动特点,但他们的变被动为主动的行为特征更加明显,并且其介入时间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阅读后”,在现代传媒技术条件下,甚至可以在写作行为中实施自己的介入。·受体意识表现: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1直接传授知识。2间接传授知识、趣味。)二、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 3.1 材料和题材:可能、可以或已经派上用场的事物及想法统称为材料。已经派上用场的成为题材。 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一、聚材的方式:1有意识采集 2无意识储备。二、积累中的分类与归类。 3.1.1如何选择写作题材:1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的大范围。2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支撑点。3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 3.1.2克服主客分裂症:想方设法实现主客一体化。 文章体式:1体制(具有共同特征的文章的规定或要求)。2结构(谋篇布局的规定和要求)。3格式(对

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指导

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指导 ——例说规议论段的常式和变式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离不开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三个方面,而构成这三个方面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主体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颇具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虽说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但更与主体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主体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至关重要。 先看一个事例。 【例段】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问题分析】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修改建议】补充容,规成段 一个规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对于一个规的议论语段来说,字数是相对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差不多,分论点句、阐释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当然,你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 一.规议论段的常式 规议论段的构成:观点阐释举例分析小结(观点:语段中心阐释:为什么这样说的道理论证举例:事实论据分析:解析故事小结:推出结论) 【例】在独处中,常有惊天的创造。(观点句)孤独能孕育、唤醒和激发巨大的精神创造力。(阐释句)艺术天才大多属于忧郁性气质,如贝多芬、卡夫卡;思想天才也大多选择了孤独,如牛顿、康德。(材料句)由于孤独的专注意义和对秩序的执着寻求,促成了创造在不断的省中诞生。思想的本质是丰富的,但思想的过程注定是孤独的。太多的干扰,既破坏了思维也破坏了创造,因此耐得寂寞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基础写作(考试)

一、名词解释 1、材料(笔记):凡是可以用于写作的客观事物事理统称材料。 2、素材(笔记):作家搜集到未经过加工整理的原始材料。 3、题材(笔记):作者经过鉴别、选择、提炼写于文章中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 4、主题(笔记):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思想 5、结构: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 6、线索(笔记):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内在脉络。 7、想象: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联想(笔记):当前感知事物回忆或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9、运思:即是思维的运行。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物化思维,即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结果。 10、消息:在这里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图片,对国内外新近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迅速及时报道的文体。 11、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12、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格式规范、具有法定效力的应用公文。 二、基础知识 1、现代写作有什么作用?答:(1)贮存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2)实施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3)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 2、现代写作有什么特点?答:(1)个体的创造性;(2)实践的操作性;(3)动态的综合性。 3、写作主体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答:(1)生活素养(2)学识修养(3)人格品味(4)审美理想。 4、生活素养与写作有什么关系?(笔记)答:(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2)写作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3)写作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5、写作主体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答:(1)观察力;(2)感受力;(3)思维力;(4)想象力。 6、感受在写作中有什么作用?(笔记)答:(1)是获取材料的基本途径;(2)感受是写作的开端;(3)感受影响写作走向;(4)感受是传情的基点。 7、写作中获取材料的途径有哪些?(笔记)答:(1)观察体验,从生活中获取生动的“直接材料”;(2)调查采访,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专题材料”;(3)读书学习,通过书籍报刊电影、视、脑获取“间接材料”。 8、写作中选择材料的原则是什么?答:(1)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9、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笔记)答:(1)是取舍材料的标准;(2)是安排材料的依据;(3)是选用写作技巧的准绳;(4)是语言运用的着眼点;(5)是评价文章优劣的标准之一。 10、提炼主题的要求是什么?(笔记)答:(1)正确;(2)鲜明;(3)集中;(4)深刻。 11、写文章该怎么样提炼主题?(笔记)答:(1)对全部材料的意蕴进行正确概括;(2)对客观材料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发掘;(3)善于从异向开掘,是主题富有新意;(4)结合现实,鲜明地体现时代精神。 12、文章结构有哪些内容?(笔记)答:内容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 13、文章结构的形式美要求是什么?(笔记)答:(1)完整和谐;(2)连缀贯通;(3)曲折变化。 14、文章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式有哪些?答:纵事层次;横式层次;纵横交错层次。 15、文章什么地方用过渡?有什么方式过渡?(笔记)答:过渡位置:内容的开合处,内

基础写作思练题总汇(附答案)

基础写作思考练习题总汇 第一大节课绪论(一)思考练习题(4题) 1、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章?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怎么讲? ①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制作文章,并通过文章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交 流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②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是人们头脑中思想、情感的外化和固化,是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2、什么是写作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①写作学就是研究写作现象,探讨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②可以分为普通写作学、应用写作学和文学写作学。(百度百科说的) 3、对广义的文章进行分类,有哪两种分类方法?请画出文章分类图表。 ①广义的文章: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应用文体、社会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行政公文、事务文书、教学文书(教材推荐) ②文学文体、实用文体。(老师推荐) 第二大节课绪论(二)思考练习题(2题) 1.写作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写作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突破有声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②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化。 从第一个基本作用引申、推导—— (一)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写作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其次,从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 (三)最后从个人生命、价值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扩展和延续,实现精神的流传。 (四)写作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固化思维成果辅助记忆,可以检验思维,促进思维的深化,促进人才的成长。 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向度来考察。 1.从横向看,写作是人类突破空间局限,扩大社会交往,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例马燕日记) 2.从纵向看,写作能使个体精神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的精神思想可以跨越时间而流传。 2.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大节课绪论(三)思考练习题(4题)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 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 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 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 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的经历。 例如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著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小说,这些小说均被其亲自改编成影视剧,并屡创收视纪录。 再比如: 毕淑敏:《素面朝天》、《女人之约》、《红处方》等。 李佩甫:《羊的门》---呼家堡。 王朔的所谓城市流氓、癖子文学等。 陈忠实的《白鹿原》所写的渭河流域。 池莉、方方所写的武汉原生态。 王安忆所写的大上海等。 余华所写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一九八六》。 ......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更不用说,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ppt.Convertor

一、观察的定义 指人们在自然条件下,运用感官或借助某些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活动。 从写作的角度看,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是人们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整体一种直接反应。 1、观察的对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2、观察的发出者: 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痛觉、温冷觉、运动觉。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张爱玲《道路以目》: 小饭铺常常在门口煮南瓜,味道虽不见得好,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却予人一种“暖老温贫”的感觉。 (视觉、味觉、触觉、温冷觉) 人行道上常有人蹲着生小火炉,扇出滚滚的白烟。我喜欢在那个烟里走过。煤炭汽车行门前也有同样的香而暖的呛人的烟雾。 (视觉、运动觉、嗅觉、温冷觉) 3、观察是一种知觉活动 具有的特点: (1)整体性 (2)选择性 (3)理解性 观察是写作获得直接材料的最基本途径和方法 观察也是从事写作活动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留心各样的事物,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鲁迅 务必要把自己锻炼为一个目光锐敏,永不罢休的观察家。 ------契诃夫 “我的职业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 ------- 司汤达 这些都说明了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一)确立观察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定点观察 1.方位观察点 a定点定景 b定点换景 ②移位观察 二、那么如何进行观察呢?

A移位定景 B移位换景 阿·托尔斯泰说:”比如说你要描绘一个叫伊凡诺维奇的人,他正在大街走,可是,你知道,他当时的心情是非常阴郁的。因而当你们去描绘伊凡诺维奇时,你们就应该用那心情阴郁的依凡诺维奇的眼光来刻划大街的景色,这是因为他是决不会在大街上看到什么令人感到愉快的情调的。即使有着绚丽的阳光,然而在他看来,却是一片迷蒙、阴暗和泥泞。“ 2.心理观察点 实际上情感影响了观察内容。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 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观察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观察方式的多样性。观察的主要方式有: 2、选择恰当的观察方式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文例《故都的秋》 (1)总体观察 (2)局部观察 又称全面观察或综合观察。其目的:了解人物、事物全貌,从整体上把握其特点;着眼点在于捕捉观察对象最突出的总体特征。 又称分割观察。主要对组成人物、事件全体的各个细部进行观察。其着眼点在于有重点地精细地了解人物、事物的某些局部的特征。 鲁迅对祥林嫂在不同时期的外貌进行观察: 第一次来鲁家 第二次来鲁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