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范滂传(上海模考题)

范滂传(上海模考题)

范滂传(上海模考题)
范滂传(上海模考题)

范滂传

○1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

○2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藩乃谢.焉。

○3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4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1仲博:范滂之弟 2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藩乃谢.焉()(2)即自诣.狱()

(3)引.与俱亡()(4)既有令.名()

1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藩乃谢焉.击之,必大捷焉.

B、犹以.利刃齿腐朽以逞寡君之志

C滂死则.祸塞轻则.寡谋

D、再拜而.辞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划线句子。(5分)

(1)

(2)

20、从朱零“宁受笞死”的行为可以看出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文末用不少笔墨写范母,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7 . ( 4 分)( 1 )道歉、认错、谢罪(2 )到·.’…去(3 )拉、牵引(4 )美好的

18 . ( 2 分)C

19 . ( 5 分)( 1 )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 ( 2 )范滂认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

20 . ( 2 分)范滂为人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秉公办事、不任人唯亲。

21 . ( 3 分)表现出范母的深明大义,也暗示其家皆为顾全大义之人。同时也衬托出范滂的性格,说明他的性格是受到其母影响的。(一点2 分,两点3 分)

翻译:

范流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的节操、高尚的品质,被州里的人所佩服,连续被举荐为孝廉、光禄。、

(后来)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入这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拿着大家的意见去拜访陈蕃,陈蕃却不接见他。范滂心中觉得很遗憾,打算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相待人才的非议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太守宗资先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请求朝廷任命范汾为功曹,并处理政事。范滂上任后,痛恨那些坏人坏事。那些在行为上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的礼制要求的人,都不与他们交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范涤的外甥是西平的李颂,是达官贵友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因为.李颂的缘故向宗资先请求,宗资先任命他做了小官,范滂却、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宗资先十分生气,把怒气转嫁到书童朱零的身上,鞭打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是一个清廉公正,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去锯断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汾是无法改变他的想法的。”宗资先只好不了了之。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范汾的,他们竟然都指责范汾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房的同党。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匀党之人。诏书下来后,立即逮捕范汾等人。督邮吴道到了县里后,抱着诏书,自己关在旅馆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房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刻赶到监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拿出官印,想要拉着范汾和他一起死。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范汾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呢,又使得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他的母亲走近他和他分别,范汾告诉母亲说:“弟弟仲博是一个孝敬的人,他完全可以赡养你们,我跟随先父去了,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希望母亲大人要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既然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好事是很难兼得的!' ’范汾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侮,再三拜别而去、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感动的流下眼泪,这一年范汾三十三岁。

范滂传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藏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迁光禄勋主事。是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议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尤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察实。臣闻农夫去草,嘉禾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观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

栽,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苔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击者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辩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善之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

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悯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滂后事释,南归。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利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后汉书》)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谣言:污蔑别人的话

B、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坐:因为

C、乃请先就格格:刑具

D、其母就与之诀就:靠近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蕃乃谢焉

B ①滂以非其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于是余有叹焉

C ①甫悯然为之改容

D ①滂、忠于后越次而进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组能全部表明范滂坚守“清节”的一项是:

①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②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③滂观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④资迁怒,捶书佐朱零。⑤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⑥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弹劾了众多的刺史权贵,尚书怀疑他是公报私仇。范滂据理力争,并由此看出了时政的弊端,于是辞职,离开了官场。

B、范滂能大义灭亲,对自己的外甥也毫不讲情面,结果得罪了上司中常侍朱零。

C、中常侍王甫奉旨审判范滂谋反案,他被范滂的一腔正义感动了,亲自为他打开了刑具。

D、范滂在灾难来临时,没有选择逃跑,因为他舍不得老母和儿子,临刑前他说的话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5、用“/”给下列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6、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尤之议也?”

(2)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善之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

答案:

1、A(A谣言: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属于古今异义)

中的“于”也是介词,译为“在”) 中的“为”与“所”常常连用,表示“被”,介词。D①中的“于”介词,译为“从”; 是语气词,译为“啊”。C①中的“为”是介词,“因”的意思; 2、B(B中的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连词;A ①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与“于之”;

是尚书指责范滂弹劾太多,是公报私仇,范滂用以表明心志的一句话,说明他是出于公心而非私心,是节操高尚的表现;③范滂毅然辞官,是不想同流而污;④是太守宗资的霸道行为;

⑤是范滂受审时表明心志的话,能表明他的节操;⑥是范滂不愿牵连他人的行为。) 3、C (“清节”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节操高尚的意思,①是范滂初被任用,有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理想抱负的表现;

4、 A(B中的“大义灭亲”不准确,范滂并没有处死自己名声不好的外甥,只是不肯提拔任用他,范滂的上司应是太守宗资;C中的谋反不对,从王甫的审问中可看出是“勾党”,即互相勾结形成小集团;D没有逃跑并非是舍不得家人,还有不想连累别人)

5、(1)断句: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2)翻译:

(太守宗资)请求朝廷任命范滂为功曹,并处理政事。范滂上任后,痛恨那些坏人坏事。那些在行为上不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的礼制要求的人,都不与他们交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踩分点:“署”“孝悌”“扫迹斥逐”“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6、翻译:

(1)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相待人才的非议吗?(踩分点为“上”、“格”“得无”三个词,后为反问句)

(2)范滂回答说:“我听孔子讲过‘看到善良的行为,好像赶不上似的(加紧学习),看到邪恶的行为,好像把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快避开)’,我想要使善良的行为和善良的人都享有清正的名声,想要使恶的行为和做恶的人都受到污秽的评价,我认为人们都愿意听到美好的仁政王道理想,但又没有想到被当作勾党。”(踩分点:“善”“恶”“善善”“恶恶”“王政”)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有廉洁的节操、高尚的品质,被州里的人所佩服,连续被举荐为孝廉、光禄。当时冀州地区发生饥饿的灾荒,各地的盗贼纷纷而起,于是让范滂为清诏使,去冀州调查观察。范滂领命后,登上马车,拉起绳子,驱车前行,

慷慨激昂,豪情大发,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了冀州后,太守县令自己知道贪污受贿,做尽坏事,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范滂举奏的事情,没有不使大家满意的。于是升迁为光禄勋主事。这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拿着大家的意见去拜访陈蕃,陈蕃却不接见他。范滂心中觉得很遗憾,打算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节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岂不是自己选择了没有用优礼相待人才的非议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不久又被太尉黄琼举荐。这时皇上下昭三府衙门的有关部门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二千石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就疑心他公报私仇。范滂回答说:“我举奏的人,都是贪污刻薄残暴的奸贼,是害人之人,难道我会为了自己的私利玷污国事吗?因为碰上规定的时间太急促了,所以我先举奏最紧要的,那些来不及调查清楚的,以后在慢慢审清吧。我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后,好的禾苗才会茂盛;忠臣除掉奸贼后,皇上的周围才会变得干净。如果我的话有贰心,甘愿受绞刑。”审问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大局,于是又辞官而去。

太守宗资先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请求朝廷任命范滂为功曹,并处理政事。范滂上任后,痛恨那些坏人坏事。那些在行为上不不孝顺长辈、不尊敬兄长,不遵循仁义的礼制要求的人,都不与他们交往。推荐品德特别高尚的人,使他们能够显贵,提拔贫寒之士,使他们能够身居高位。范滂的外甥是西平的李颂,是达官贵人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向宗资先请求,宗资先任命他做了小官。范滂却认为外甥李颂不是好人,就把这件事压下来不办理。宗资先十分生气,把怒气转嫁到书童朱零的身上,鞭打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是一个清廉公正,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去锯断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是无法改变他的想法的。”宗资先只好不了了之。郡中中等富裕的人,没有一个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范滂的,他们竟然都指责范滂所任用的人,认为他们都是范滂的同党。

以后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于是范滂因为受牵连被捕,关在黄门北寺监狱。狱吏对他说:“凡是被捕的人都要祭祀皋陶。”范滂说:“皋陶是贤德的人,是古代正直的忠臣。他知道我无罪,就会把我的冤情告诉天帝,要天帝来审理;如果我确实有罪,祭奠他又有什么益处呢?”那些人因为这个原因也不再祭祀皋陶了。狱吏准备对范滂等人施用刑罚,范滂以同囚的人多数患有疾病为理由,竟请求自己先受刑,于是与同郡的袁忠争着先受刑罚。桓帝派中常侍王甫按照次序审判这些人。范滂等人都被刑具包着脑袋,一一站在台阶下等待受审。其他的人在前面,有的回答有的不做声。范滂、袁忠从后面走到前面,主动受审。王甫质问说:“你们是朝廷之臣,没有对国家尽忠,而结成朋党,互相吹捧,毁谤朝廷,虚构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你们各种阴谋活动,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农你们都要据实招来,不得隐瞒掩盖。”范滂回答说:“我听孔子讲过‘看到善良的行为,好像赶不上似的(加紧学习),看到邪恶的行为,好像把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快避开)’,我想要使善良的行为和善良的人都享有清正的名声,想要使恶的行为和做恶的人都受到污秽的评价,我认为人们都愿意听到美好的仁政王道理想,但又没有想到被当作勾党。”

王甫又问道:“你们互相提拔,关系密切,有意见与你们不合的人,看见了就排斥他,你们的用意是什么?”范滂于是慷慨激昂地抬起头来说:“古代的人遵循好的品行,是为了追求美满幸福;现在我也遵循好的品行,竟然身陷监狱!我被处死的那天,希望把我埋在首阳山的旁边,对上我没有对不起苍天,对下我没有愧对伯夷、叔齐。”王甫听完后,非常感动。竟然亲自给他打开镣铐。

范滂以后被释放了,回到家中。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勾党之人。诏书下来后,立即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到了县里后,抱着诏书,自己关在旅馆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

于是自己立刻赶到监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拿出官印,想要拉着范滂和他一起死。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呢,又使的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他的母亲走近他和他分别,范滂告诉母亲说“弟弟仲博是一个孝敬的人,他完全可以赡养你们,我跟随先父去了,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希望母亲大人要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既然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好事是很难兼得的!”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不可以做。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不好的事。”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感动的留下眼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范滂传《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②,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④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参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③会曰: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孕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厉清节厉:通“砺”,磨炼

B.滂执公仪诣蕃执:捉拿,拘捕

C.请署功曹署:代理,暂任

D.滂死则祸塞塞:消弭,平息

⒍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滂憎恨邪恶的一组是(3分)

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②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③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④滂在职,严整疾恶

⑤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⑥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⒏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3分)

②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4分)

③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3分)

答案:⒌(3分)B(执:执行,施行)

⒍(3分)A(②是表现范滂为陈蕃不能优礼相待而心怀遗憾,弃官而去;⑥是表现范滂恪守孝道)

⒎(3分)C(非“主动上书”,而是遵奉诏书行事;“寝而不召”,理解有误)

⒏⑴现在(你)成全了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①去就:辞官。(1分)②“得无……邪”句式。(1分)③文意通顺。(1分)

⑵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评分建议:①以:因为。(1分)②审:查清,弄明白。(1分)③参实:查实。(1分)④文意通顺。(1分)

⑶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①令名:美好的名声。(1分)②寿考:长寿。(1分)③文意通顺。(1分)

附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