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2)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2)

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

1、呼吸包括_____和____两个过程,是人体_____和______的过程。

2、血管是_____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结构,血管分为____、____和____血管。

3、凸透镜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4、人们常见的眼病有____、____、____等。

5、种子发芽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等。

6、果实共同特征是都有____和____,植物传粉包括____和____两种形式。

7、北极星总是在____方向,是人们在黑夜辨认方向的______。

8、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

9、1791年时的自行车缺陷是_______和_______。

10、玉米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二、判断: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给人们造成的错觉。()

2、凡是种子,都由胚乳和胚两个部分构成。()

3、在新技术条件下,植物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用来繁殖新的生命体。()

4、胆汁是肝脏分泌的,胆囊只是一个贮存器官。()

5、石榴树、杨树是可以用茎来繁殖的。()

6、认真做眼睛保健操能有效地缓解眼睛疲劳。()

7、人的呼吸是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8、人的心脏是生长在胸腔的正中间的。()

9、老花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10、科学仪器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

11、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子叶。()

12、羊“多利”的诞生是有性繁殖的结果。()

1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有效提高人的神经反应能力。()

14、凡是自花传粉必定是完全花。()15、杂交水稻是袁隆平发明的。()

16、人的感觉器官就是人的感觉中枢。()

17、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18、我们常见的马蹄表是靠齿轮装置传递动力的。()

19、严格地说,斜面不能并作一种机械。()

20、在呼吸过程中,我们吸取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三、选择:

1、酶是由()分泌的。A、胃B、唾液腺

2、花眼的人应配()。A、近视镜B、老花镜

3、南瓜花是()。A、不完全花B、完全花

4、果实是由()构成的。A、果皮和种子B、胚和种子

5、物体在人眼睛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A、正像

B、倒像

6、胆囊是()的器官。A、分泌胆汁B、贮存胆汁

7、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A、定滑轮B、动滑轮

8、食道是()。A、消化器官B、呼吸器官

9、下面斜面中,更省力的一种是()。A、150°斜面B、30°斜面

10、克隆是()。

A、供体复制的新技术

B、受体复制的新技术

四、探究实验:

1、在呼吸过程中,我们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请你设计实验予以证明。

2、写出近视形成模拟实验的过程。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4、请你依照“多利”的克隆方法,试写出克隆一只动物的实验设计。

五、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运动有什么含义?

2、人有哪些呼吸器官?人的呼吸过程是怎样的?

3、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调查患近视的同学,了解近视是怎么形成的,你对已患了近视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5、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为什么不偏食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6、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7、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8、认真做眼保健操有什么好处?请把你自己的感受写在下面。9、种子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0、星空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11、什么叫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12、为什么说交通工具的发展缩小了“地球村”的范围?请举例说明

13、“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的话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4、袁隆平为什么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

15、体育锻炼会使我们的呼吸器官更健康吗?为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 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31、(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是W形), 好像一个美丽的往后坐在宝座上。 3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 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3、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试题附答案全册

六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构成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 的。 2. 、、和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3. 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最早发现的。 4.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比早两年。 5.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 6. 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7. 妈妈孕育胎儿的地方叫。 8、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 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的是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 明的是现象。 二、明辨是非. 1.塑料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动物和植物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3.双胞胎之间的身体差异也是变异现象。() 4.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5.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存在着身体特征方面的差异。() 6.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 7.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

8.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大小不同,作用也不同。() 三、填图: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四、我来告诉你。 1.如何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有什么道理?你能再搜集一些类似的谚语吗? 五、科学探究 我是从哪里来的?写出你的猜想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六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 1.、、等方法都能让身体热起来。 2.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摆线越短摆动。 3.人们把、、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4.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5.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6. 电磁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它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7. 改变方向或改变线圈的方向都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8、改变或改变,电磁铁的磁力也会改变。 二.明辨是非 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几个孩子玩同一个秋千,力气大的荡得快。() 3.人坐着,就不会消耗能量。() 4.电磁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磁性。() 5、天然气水合物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三.珠海拾贝 1.下列电器中用到电磁铁的是()。 ①电热壶②电熨斗③电铃④手电筒 2.钻木取火的方法是利用了()的原理。 ①摩擦生热②热胀冷缩③聚热 四.我研究过: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咀嚼和(胃)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在口腔内酒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温水、碘酒、滴管、淀粉液。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三、问答题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1)不挑食。(2)吃饭定时定量。(3)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5)饭前便后要洗手。(6)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2. 为什么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答: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2.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3.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4.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问答1.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2)要注意环境卫生。(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2. 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3.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填图时和试卷的左右相反) 4、血管是(管状构造),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二、问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3)不吸烟、不喝酒。 4.脑与神经 一、填空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一、填空 1、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3、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放大)的作用。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照相机的镜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作用。 4、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离(纸屏远)时,蜡烛的像(到立的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距离(纸屏近)时,蜡烛的像是(到立的缩小的像;)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2、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3.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7.保护眼睛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3、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 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 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1)、加强锻炼 (2)、合理饮食 (3)、保证睡眠 (4)、心理咨询 14、人的一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 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讲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20、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2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御严寒。 (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御严寒。 (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25、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摆出去或摆回来叫摆半次。 26、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 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27、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28、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29、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30、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 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31、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2、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 (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33、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生充分发表意见。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①、学生分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

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六、板书设计:事物到哪里去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七、教学反思:第2课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教学策略: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五年级科学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球的核心部分是:地幔。 3、岩石是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5、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 6、噪声与污水、废水、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7、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8、棉花、木材、竹子,属于天然材料。 9、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0、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二、选择 1、下列矿物中属于金属矿产的是(A) A、铁 B、煤 C、石油 D、天燃气 2、保护听力的做法下列错误的是(D) A、尽量避开噪声 B、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 C、巨大声响发生时要张口 D、游泳时不需要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A) A、20~20000赫兹 B、20~30000赫兹 C、30~50000赫兹 D、10~20000赫兹 4、(B)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 A、仙后座 B、大熊座 C、金牛座 D、猎户座 5、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D) A、仙后座 B、金牛座 C、织女座 D、猎户座 6、下列材料不属于人造材料(C) A、塑料 B、人造革 C、木材 D、人造纤维 7、下列不属于陶瓷的特点的是(D) A、易碎 B、较硬 C、沉于水底 D、导电 8、东汉时期,(A)改进造纸术。 A、蔡伦 B、曹植 C、管仲 D、孔子 9、下列哪种状态不是水的三态变化(D) A、水 B、冰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10、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C) A、沸腾 B、凝结 C、蒸发 D、沸点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 1.细胞 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焦螺旋等构成。显微镜可以看到 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观察微小的物体。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 我的猜想: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 ――我的收获1?罗伯特?虎克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 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个6.略 2.我从哪里来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上网查资料,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在子宫里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 我的交流: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和氧气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大约呆 9个月后,就准备出生了。 ――双胞胎 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 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 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的方案:在肚子前面负重,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 ――我的收获 (1) ?一个细胞 (2)3 ; 6 ;( 3)9个月(4 )胎儿 3.人的一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人一生身体的变化 我的交流: 发育期: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发育。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 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胰) 老师:还有补充吗? 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 二、消化系统的认识 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

学生:查资料 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小组长分发资料) 投影2 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 2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 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 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 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人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进行的。 三、消化气管位置的认识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消化系统,那你知道?这些器官人体的位置?他们又是怎么连接的吗??楼老师这里有一些器官的模型,请你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器官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新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 1、我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个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 2、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国科学家()最早观察到的。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 5、草履虫的细胞由()构成。 6、我知道的动物细胞有()、()、(),植物细胞有()、()、()等。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开始的。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成(),在妈妈的()里发育成(),9个月后,胎儿九瓜瓜落地了。 8、人是()生的。胎儿在母体中是()的。 9、(、、和)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0、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 11、生物将自身的()和()传给后代的现象教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12、()和()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3、我们知道的生物繁殖新技术有()和()两种。

14、()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15、1996年7月5日,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新技术的来临。 16、国际上把袁隆平的()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其为()。 17、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给人类造成灾难,也会带来()。 18、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行。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 19、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 20、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铁矿石、铜矿石等属于(),适应、石膏等属于()。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的开采。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岩石有一种或多种()组成。 21、()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 2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23、()、()、()等对岩石的(),叫做()。 24、摆在摆动时,摆出去,摆回来,叫()。中百摆动的快慢与()有关系,与()没有关系。摆线(),摆动的快。 25、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钻木取火是根据()的原理产生的。钻木取火的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 26、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二年级上册)

执教: 2018年9月 第一单元动物感知环境 教学内容:动物感知世界的器官各项功能及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 了解几种小动物感知世界的习性,培养探究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体验人与动物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 生活阅历,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各种动物图片、课件。 第1课动物的眼睛 教学背景: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活动。他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方法,实现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教学设计思路: 《动物的眼睛》是一堂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的活动。通过观察动物的眼睛,了解其有趣和奇特,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动物眼睛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 2、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的工具,萌发幼儿的探索欲 望。 活动准备:ppt、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二、猜猜这是谁的眼睛? 出示ppt,请幼儿进行观察? 提问: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这些眼睛的样子? 谁能猜到这些眼睛分别属于哪些动物? 揭晓答案,“你们猜对了吗?” 三、马牛羊的眼睛及其特点。 1、马牛羊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这种特点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好 处。 2、了解猫的眼睛,观察它随光线强弱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 化。 3、青蛙、比目鱼、猫头鹰的眼睛。 四、了解青蛙和比目鱼他们的眼睛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师:动物们都来介绍自己眼睛的本领,谁先来介绍了自己呢? 1、看视频,了解越黑越灵敏的眼睛 提问: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猫头鹰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 ——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还有谁?(猫、老鼠等)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15、 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 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 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 (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 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 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 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 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 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17、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⑵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 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⑶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 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

最新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石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材料的实物照片。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展示:以石头作为材料的制成的物品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师生总结:它们都是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 教师引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关石头的知识。 (二)活动过程。 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 (一)认识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物品。

2、教师出示典型的塑料物品,如石头雕塑、石头台阶等。 3、师生归纳总结: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二)观察石头,认识石头的特点。 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主要探究石头的坚硬程度、表面纹理、光滑程度、软硬程度等。 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 4、师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我们刚才通过研究知道了石头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三、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1、提出活动指向: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总结:石头更多的特点和用途。 板书设计: 1、石头 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 石头的特点: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通过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素养得到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能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答一些浅显的实际问题,但学生间发展不大平衡,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欠佳,动手能力较弱。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载体,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知识,重点复习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巩固观察、操作实验的成果,认真做好评价本学期自拟的要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三、目标要求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本次复习具体分为“微小的生物”、“认识自己”、“声音的秘密”、“物质的变化”“运动与机械”五大板块。通过实验操作、口试和笔试来体现,便于学生整体有序把握科学知识。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 2、认真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精读精炼,加强小组自主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3、对平时缺课未作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4、加强复习间的过程评价,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五、复习时间安排 12、28 12、31 微小的生物单元 1、5 1、8 认识自己单元 1、9 1、15声音的秘密单元 1、16 1、18物质的变化单元 1、21----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材简析 食物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本课是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生活中学生感受真切的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让学生及动手又动脑,开始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活动,了解消化器官,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烧杯、温水、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等方面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检测 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课后反思

2 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而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二氧化碳简单性质的观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检测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呼吸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集气瓶、火柴、生石灰水、水槽、吸管。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关于呼吸器官的资料、气球。 课时安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