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1)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1)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在现场采访报道中的角色转变——以2012年“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为例

王琼李姝含

【内容摘要】201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贴近、鲜活、真实、生动的报道特色为《新闻联播》带来新气象,注入新活力。本文谨从播音员、主持人的角度出发,选取2012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典型节目为例,分析《新闻联播》播音员以出镜记者身份参与新闻现场报道的角色转换,从而引发对于转变《新闻联播》播音员刻板印象的启示,并探讨由电视新闻播音员走向真正的“电视新闻主播”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播音员角色转变

作者联系方式:

王琼:139********、moqiy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7871688.html,

李姝含:151********、leehellen@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7871688.html,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1年8月22日正式开播“走基层”栏目。央视新闻中心从2012年1月10日起推出大型系列主题报道“新春走基层”,共派出180余路、610多名记者、主持人,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厂矿社区、深山老林、边疆海岛、大漠荒滩展开采访。报道要求用记者现场配音代替播音员配音,大量采用同期声,抓拍细节,展现过程,记录基层群众最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该系列报道共播发50余条,引起广泛社会鸣。据统计,新闻频道2012年春节期间相关节目收视率比去年提升17%,比2010年提升64%。同时《新闻联播》的相关报道收视率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①在此系列报道中,由《新闻联播》主播担当出镜记者的节目给观众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其重要原因在于该节目不仅创新了《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出境模式,而且打破了传统播报方式留给受众的刻板印象,为新闻报道三贴近提供了有意借鉴。

一、传统印象中《新闻联播》播音员的刻板形象

从叙事学(Narratology)角度看,“当某一件事具备‘叙事者通过叙事行为将某些叙述载体(叙述内容)传达给叙述接受者’时,这一过程便是一个完整的叙事行为”②。作为一个消息集纳型的新闻栏目,《新闻联播》的整个节目体系不仅具有固定统一的叙事者,而且新闻的撰写与编排也具备稳定的叙事风格。

从叙事视角看,《新闻联播》叙事主体的视域设置为全知视角。所谓全知视角又被称作权威视角,是指叙述者对文本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这是一种主体性高扬的叙事,主要通

过强化叙事者的权威性,使之充当了一个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叙述君王”③。在叙事主体的角色认知上,《新闻联播》始终自觉地以为党和政府“代言”的身份,以不可置疑的全知全能姿态,向受众描述着它认为应该了解的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因此从根本而言,栏目真正的叙事者既非显在的“叙述人”——播音员,也非某位具体的记者或编辑,而是至始至终体现和贯穿着国家/政府的角色认知,在语言运用上体现了国家/政府的立场。

《新闻联播》的国家叙事,不仅框架了其与受众的单向传受关系,也决定了新闻叙事者(播音员)的话语表述内容和方式,她们在节目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通过忠实“转述”稿件完成“代言性角色”的任务,几十年来一直彰显高音亮嗓、字正腔圆的播音风格。一男一女两位播音员不但没有对话,而且没有对视,是无交流的“轮播”,个人发挥的余地非常有限。这种播音风格虽然符合新闻对客观、真实地基本要求,并且饱含激情和鼓舞性,但其明显弊病在于原本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播音员在此风格统领之下,变成了传声筒、面具人、登记照片。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院长李小华认为:“在目前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这种播音形式“特有的权威性与客观性,在显示一种份量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与观众的距离”④

二、《新闻联播》播音员刻板形象的改造迫在眉睫

在2006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政协代表叶宏明提交的《让<新闻联播>换换人》议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提案认为,“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结构老化现象严重,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滞、缺乏朝气和活力。”1此案在广大民众中引发了一场持续的大讨论,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包括新浪、搜狐、人民网等随即对该栏目是否需要换人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显示,逾半数的人或主张换人、或对栏目提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认为多年以来,《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播音语调四平八稳,不疾不徐,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播报风格,在支撑其栏目权威性的同时也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面对现状以及舆论普遍反映的事实,中央电视台做出适当回应。2007年12月6日至9日,连续推出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4位新主播亮相播报台,一时间确实给老牌新闻节目带来新风貌。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再次“换脸”,迎来了郎永淳、欧阳夏丹两位新播音员,给节目增添更多清新、鲜活的气息。然而我们却发现,如果栏目的体制和报道方式不变,仅靠播音员个人特色并不能使《新闻联播》30多年来形成的整体播报风格焕然一新,即便推出再多的新面孔,也无法完全避免播音风格僵化和播音员出镜模式单一所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新闻制度下,基于《新闻联播》特殊的舆论引导功能和与之对应的固有叙事风格的限定,“播音员”的角色不可能消失,更不可能完成由“代言性角色”向“主导性角色”转变。那么如何重新建构《新闻联播》播音员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使《新闻

1源自叶宏明“关于优化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结构的提案”,引自人民网2006年3月3日报道。

联播》更具亲和力和可视性?生动有力的现场报道,尤其是由《新闻联播》播音员亲自担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因为它在不改变栏目固有模式的前提下给予了播音员更多发挥个性的空间,从而提高可信度、增强节目的交流感和亲和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⑤

三、《新闻联播》主播在“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角色转变

1.改变姿态——体验式报道,走进心灵,采访到位,现场鲜活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大多采用纪实手法,新闻主播们化身体验者、经历者,亲身融入被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一言一行成为节目内容的重要部分,这样的深度参与拉近了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带着自己亲身的感受做出的报道也更深入、真实、生动。

比如,海霞所做的“走基层”报道的标题即为“我在洗涤车间当学徒”,她在春节期间走进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跟着师傅们当学徒,体验了一回一线职工的艰辛。报道中,海霞与车间工人们一样换上统一的蓝色工作装,她先跟着折叠熨烫工刘菊花师傅一起抻床单、再把洗净的床单被罩平整的送进机器熨烫,刚上手半个小时就体会到了辛苦。刘师傅说:“这活儿看着不累,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疼。”海霞说:“是,长期这么坐着扭着。”这种亲身体验过后由衷的理解和认同,给受众传达出了格外的真实感,一下拉近了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之感到亲切和放松,愿意主动交流。刘师傅紧接着就表示:“我们这里面的姐妹们都有肩周炎,颈椎、腰椎都有毛病。”海霞感叹道:“这都是职业病啊。”之后,海霞又尝试着推送湿被单堆积如山的运送车、在去污区亲手刷洗单子上的油渍……经过一天的体验,海霞如是说:“之前我并不了解,觉得洗个床单被罩什么的,工作既简单又轻松。如今才知,这里平时每天要洗8万件各种卧具,赶上春运高峰,这个数字要突破10万。这样的工作单调而又繁重,还要在这样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工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保证了人们坐火车出行时的顺心、舒畅。”这些话都是海霞在做了体验者之后的肺腑之言,这种通过身体力行、融入新闻事件做出的报道也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

2.调整语态——口语化表达,第一人称讲述,回归新闻人格化

“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展现出的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角色转变,和随之而来的亲切的话语、鲜活的传播方式是让观众惊喜的另一原因。从演播室走进基层,从新闻的播报者变为新闻的体验者,这样的经历使《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得以掌握和运用了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报道中注重多用细节、典型说话;多为群众说话,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而不是以往那种拿腔拿调的空话、套话。这些语言虽然大多简短而朴素,但都是百姓心声。

例如:“走基层——曹妃甸港:乐在其中的‘高空司机’”的报道中,主持人张宏民采访了两位卸船机司机黄俊峰和张泽涛,在提到他们是整个公司单车作业纪录的保持者时,黄俊峰说:“其实这个平时作业就和玩游戏一样,我怎么想办法也要把它玩通关,别人不可以比我玩的更好,就是这种感觉。”张宏民:“找每一斗每一斗的乐趣。”黄俊峰:“对对对。”这段对话中,当事人的表述生动、平实,而主持人的概括更是形象、精炼。两人语言

上的合拍使心灵更加贴近,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随后在两位师傅表演的“飙车比赛”中,张泽涛获胜,主持人张宏民一边与之击掌一边祝贺说:“给力啊,哦也!”生动活泼、生活化的语言令操作间的气氛顿时生趣盎然,在欢笑中,两位师傅夜晚值班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其次,“走基层”报道中口语化表达的有效运用更得益于新闻第一人称讲述方式的使用。报道中除去现场采访、同期声、效果声之外的正文部分,不是演播室里“字正腔圆”、“高八度”的新闻配音,而是亲历现场的播音员用“我”的个人视角、平实的叙述性语言来贯穿。他们真正在现场、在镜头前成为节目的“主持人”,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发挥空间。

过去的新闻语态追求“权威”、“大气”,并习惯性地认为这源自播音员“庄严”的语气和新闻稿宏大、抽象的用词,就像“新华体”,字正腔圆中丝毫不透露宣讲者的态度,居高临下的语态中保持着既定的距离。但实践证明,真正的权威与大气更应源自新闻人对社会责任的践行、源于中央级媒体能与普通受众真诚沟通、贴心关怀的大台风范。“新春走基层”在《新闻联播》中作为头版头条亮相,令观众耳目一新的原因在于观众从严肃了三十多年的《新闻联播》中看到了民间话语的真实、鲜活、幽默和富有趣味的表达,既概括精炼,又带着世俗生活的具体语境,感觉随和、亲近、心领神会。

这种新闻节目中采用人际交流的口语化表达方式不仅在客观真实的报道中融入讲述者的新闻激情和独特的个性气质,而且格外注重新闻事件的过程和细节,注重矛盾的冲突和悬念,注重人物的内心冲突,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真诚地关注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就是新闻的人格化。⑥对于新闻人格化的回归通过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亲切的话语、鲜活的传播方式拆除了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线和戒备,使受众获得了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

3.转变心态——放下身段,平等真诚,做“有温度”的新闻

“走基层”重在“实”字,就是实打实的放下身段去了解基层、表现基层,关注人的命运、关注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它不是表面上的问寒问暖、了解疾苦,更要走进老百姓的内心,消除彼此的隔阂。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康辉代表播音员、主持人所做的发言报告中说:“特别对我们这些播音员来说,因为平时大多时间我们都在演播室里,大家也总说我们是名人,其实包括‘走基层’也有这种感受。一开始人家都端着你们,如果你自己也端着的话,那你真的根本没有办法听到基层的心里话,你看不到基层最真实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先放下身段,别人才不再会觉得你是高高在上的,这样心和心的距离才会贴的更近。”

“走基层”让平日端坐于《新闻联播》主播台前的著名播音员们有机会用平实的视角认识社会,用平等的身份与群众交流,用真诚的心态去抒发关怀,从而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国情和民情。康辉随同军嫂们到边海防前线离陆地最远的台山岛与基层战士一起过年,途中经历强烈的风浪,由于航道狭窄,在换乘的小艇上经过剧烈的颠簸,几位军嫂都产生了严重的晕船反应。此时在甲板上站立不稳的主持人康辉仍然不忘鼓励着她们:“大家再坚持一下,

还有几分钟就到了”;郎永淳在玉树震后重建的第二年,走进重灾区结古镇的东风村,了解玉树灾区第一个基本建成的科技示范村的情况。在看到水、电、沼气、供暖等设备的逐渐完善、村民们即将搬入新居时,临行前他由衷地说:“等你们都盖上二层或三层之后一定要告诉我,到时候我一定再来看”;海霞在走近郑州铁路局客运段洗涤车间的报道即将结束时,所行所言更加贴心:“短短一天,12小时的跟班学徒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给师傅们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护手霜和一个热饭用的饭盒。因为明天,他们的工作还将继续。”正是通过一天的体验相处,真正走入了工人们的生活,才最能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而张宏民在走进曹妃甸港对两位“高空司机”的报道更加温暖人心。黄俊峰和张泽涛两位师傅在值夜班时为了防困,进行抓斗比赛,结果作为奖励黄俊峰站在张泽涛的身后为其按摩。此时机智的张宏民也顺势站到了黄俊峰的身后说:“你也辛苦了,我也给你捏捏吧。”说着上手在其背上拍打起来,边讲道:“辛苦辛苦,我也会啊,专业吧!”三人一字排开按摩的画面深刻感人,主持人俨然成为了小伙子们的工友和兄弟。只有把自己与采访对象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也就是所谓的放下身段,才会自然地流露出这般发自内心的友善和关怀。

所谓平等和真诚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其前提是主持人与观众必须首先建立起“与话双方”的平等,进而建立亲切感。主持人应该是个性鲜明的人,其思想、智慧、才情和价值观会通过镜头前的语言和副语言传达出去,用温暖的视角来体验、记录、感受基层,才能做出温暖人心的新闻报道。

四、“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效果分析与启示

在央视新春走基层的官方网站上有网友留言说:“央视新闻联播的亲民风采越来越浓,特别是今年的新春走基层节目,在发挥舆论监督、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还有说:“新闻联播发生了悄然变化,新春走基层把普通人把需要帮助的人的事迹和生活放在了首条新闻,看后让人觉得很温暖。”2主持人代表康辉也曾

说:“今年春节我们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反馈——‘联播’的主播也变得更加温暖了。”3

一个系列报道如何能够改变多年来《新闻联播》栏目和其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其原因至少来自三方面,第一,从电视的本质特征来看,纪实拍摄、现场采访、效果声、同期声等是最能充分体现电视优势的电视语言形态,其表现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改变了沉闷的、新闻简报式的传统新闻节目。⑦第二,现场采访报道不仅赋予了播音员发挥个性、表达自我的空间,而且带来了身份角色、心理态度和话语方式的转变,从居高临下的播报到平视、平实的讲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从而产生影响受众对节目整体感知评价的连带效应。第三,参与现场报道给《新闻联播》播音员带来的绝不仅是媒介形象上的改造,更是对其心灵和思想的深刻反思。康辉说:“我们所有参加‘走基层’回来的主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

2原文见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新春走基层》广受赞誉拉高收视”,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7871688.html,/china/20120205/114963.shtml

3 引自康辉2012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发言稿

的感受,就是再走进演播室面对镜头的时候,眼睛里的内容就不一样了,表达的语态自然而然也不一样了。”4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和言之有物的语言内核会令主持人的个人气质和主持风格更为踏实和真切,这种变化不会局限于“走基层”系列报道,也不会因为一次媒体行动的结束而结束,它会作为一种精神在《新闻联播》栏目中得以延续。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摇篮”,深入一线的历练对成就优秀的主持人十分必要。然而《新闻联播》,甚至央视新闻频道的所有播音员中,作为记者出身的却很少,他们大多是从专业的播音院校直接走上播音岗位,虽然播音专业技能过硬,但随着当今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受众需求的提升,主持人的贴近感、现场感、交流感变得愈来愈至关重要。所谓“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有了这些亲身体验才能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并扎根于基层,频繁于实践,主持人才能够从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创新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因此央视或可以此为鉴,积极探索新闻主播参与走基层报道的常态化模式,要求播音员在完成日常演播室任务的同时,能够更多的深入基层采访报道,不断向名符其实的“主播”角色靠近,从而使主播之路走得更长久、更扎实。

参考文献

①刘玮.《“新春走基层”走入<新闻联播>头条留足百姓镜头》.[N].《新京报》,2012-2-27.

②肖文江.《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构筑》.[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1):34.

③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29.

④郭力、黄志朋.《17年首次更换播音员成为公众话题:<新闻联播>在变吗?》.[N]. 《南方周末》,2006-6-16.

⑤丁廑.《浅谈电视新闻“播音员”向“主持人”的转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8):50~51.

⑥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9~50

⑦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50~5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 同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