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8年春季幼儿社会教育

18年春季幼儿社会教育

18年春季幼儿社会教育
18年春季幼儿社会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

1.家庭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单亲家庭、主干家庭和()。

A.核心家庭

2.()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

B.自我意识

3.主干家庭:由祖辈、()、孙辈三代人构成的家庭类型。

A.父辈

4.依恋的成因主要有:母亲的抚养质量和()。

A.婴儿气质特征

5.本我的行动遵循着()原则,自我的行动遵循着现实原则,超我的行动遵循着至善原则。

A.快乐

6.Mitchell于1972创办的一套操作性强而且很详尽的课程方法,幼儿教师可用此法扩大和丰富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理解,称之为()。

A.现实课程

7.安斯沃思设计的()成为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类型的经典范式。

A.陌生情景法

8.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

A.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9.()是指人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彼此交互决定。

A.三方交互决定论

10.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

A.自我意识的产生

11.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

B.《幼儿园工作规程》

12.()是学前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B.依恋

13.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是()。

A.泰勒

14.幼儿园交往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A.幼儿与环境

15.安斯沃思将学前儿童的依恋分为()。

B.积极型与消极型

1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需要遵循五个原则:目标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以及整体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17.一般而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主要包括确立目标、收集资料、建立体系、()、反馈等方面。

B.实施评价

18.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自制力、自觉性、()和自我延迟满足四个方面构成。

A.坚持性

19.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整合性、积极性、适宜性和()。

B.以儿童为中心

20.()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

A.社会性需要

2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以研究儿童的()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学科。

A.社会性发展

22.清朝政府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23.以高级神经活动为标准,可将气质分为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和()。

B.多血质

24.安全型依恋儿童所占比例大约为()。

B.百分之六十五

25.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A.家庭因素

26.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气质是最早出现的。

答案:正确

27.3—4岁儿童大部分是相互平行的游戏。

答案:正确

28.澄清应答法是价值澄清法中最基本、运用最灵活的一种方法。

答案:正确

29.气质是影响儿童行为发育的重要因素。

答案:正确

30.被称为“现代德育认知发展理论之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是科尔伯格。答案:正确

3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以增进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社会行为技能为主要内容。

答案:正确

32.“行为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答案:错误

33.17世纪的杜威十分注重儿童的德行教育,比如:节制、整洁、礼节、尊敬长辈、诚实、不损害他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爱劳动。

答案:错误

34.2岁前,儿童就发展了有机的心理活动系统,形成了个性。

答案:错误

35.3岁的儿童才出现自我控制能力。

答案:错误

36.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社会领域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

答案:正确

3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从出生到12—18个月,经历着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幼儿对他人、对世界的信任感。

答案:正确

38.生成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答案:错误

39.“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来的。

答案:正确

40.社交测量法指研究者通过某种特定方法以了解某一特定团体的社交结构以及该团体内人际交往模式的方法。答案:正确

41.张宗麟先生的《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实施的著作。答案:正确

42.陈鹤琴先生把“社会”和“生活”作为组织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

答案:正确

43.社会性比品德的内涵更为宽泛。

答案:正确

44.个性是在个体的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正确

4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强型的儿童的记忆效果比弱型的记忆效果要差。

答案:错误

46.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答案:正确

47.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在肛门期发生停滞现象,婴幼儿则可能出现洁癖、吝啬、固执等特征的肛门便秘型或肛门排泄型人格。

答案:正确

48.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生活性与道德性原则。

答案:错误

49.192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其中强调使蒙童“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规范。”

答案:错误

50.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

答案:正确

浅析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浅析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我国的幼儿教育在现今的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它决定了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是否能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优秀地综合型人才,本文主要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和建议的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现状;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机制发生了变化,由政府创办幼儿园机制逐步发展上升为,国家、集体或私人一起办园的局面,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本世纪初,我国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办园和民办园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9.2%和16.1%,教育部门办园增长缓慢,民办园数量增长速度比较快。2004年民办幼儿园达6.22万所,在园幼儿数584.11万人,入园人数已占总数的2l%。”可见,中国传统的以“公办”为主或“民办公助”两条腿走路的学前教育体制产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幼儿园已经或正在进行“转制”,公办幼儿园也逐步向民办性质过渡。同时,一些私营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办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趣越来越浓,纷纷举办了特色各异的幼儿教育机构,如双语幼儿园、艺术幼儿园、健康幼儿园等等。再不像过去只有县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发达的城镇等集体机构办园。不但如此,现在幼儿教育队伍机构还逐渐发展到各乡镇、各村庄,小城里也出现了私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主体。除此之外,我国加入世贸以来,一些中外合作或外国投资的幼儿园也正在逐渐增多。不少幼儿园还出现了“连锁办园”性质的模式。 二、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从目前来看,我国现如今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授课要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还不够成熟,所以很多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因为我国幼儿的心灵和大脑如同一张白纸,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教育和发展,我们需要幼儿教师在这张白纸上能够画上一幅美丽的风景。幼儿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技术岗位,要熟练地采用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与幼儿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达到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很多幼儿教师容易形成一种安于现状,按部就班的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 2、目前我国幼儿还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幼儿教育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严重。由于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不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办幼儿园,因此政府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导致示范和引导作用难以发挥。一类民办幼儿园投资多、规模大,教学条件优越,为了吸引和扩大生源,大都采用商业运作模式迎合应试的需要,开设实验、双语、艺术等课程,这些做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考试题型: 1.填空(10题) 2.名词解释(5题) 3.简答题(4题) 4.论述题(1题) 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考核要求: 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 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闭卷考试:70%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依恋的发展;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6、幼儿品德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教育: 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 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 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 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 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什么是幼儿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 1、社会情感; 2、社会行为技能; 3、社会认知; 4、自我意识; 5、道德品质; 6、社会适应;什么是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 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发展趋势 自80年代以来,加强幼儿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把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该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幼儿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了解并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该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将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幼儿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综述如下。 一、幼儿教育中心的转移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幼儿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幼儿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二、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在美国,近年来人们对幼儿教育中的混合年龄组和小学低年级中的不分年级计划的潜在作用也倍感兴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冈州迎接21世纪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分年级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到近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在19世纪末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就受到批评。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三、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幼儿教育机构 各国幼儿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近年来,许多国家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编辑本段幼儿教育盲点 1 、第一个方面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关系,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总体目标提出,你是怎么理解和解读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总体目标提出,你是怎么理解和解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纲要》中社会教育领导中的目标。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社会教育领导的目标是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那么每个年龄段,课程目标根据《纲要》总目标,归为四大类:一是自信心的培养;二是人际交往;三是行为规则;四是民俗文化。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对《纲要》中社会教育领域目标进一步的解读,《纲要》中将潜移默化作为社会教育的首要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的区别,特别强调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还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知识的良好环境,同时把幼儿与成人和同伴的共同生活和交往行为作为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资源。《纲要》充分理解到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促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工作者,对社会领域课程理解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社会教育活动具体目标的确定。 一、要参照总目标,特别是年龄阶段的目标,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 二、每个活动应包含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三个内容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但对幼儿来说,重点是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一方面社会行为比较具体直观,另一方面社会行为是指最终的目标和结果,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性格,发展和谐的个性。 三、避免空洞的说教,目标应具体到具体的行为。 四、生活经验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和依据。课程内容就是从幼儿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讲,社会领域教学的指导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实践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水平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比如说小小值日生,自我服务,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这些都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法来实现。第二种方法是调查法,调查法是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务,以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实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有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它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所以,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和较为具体的理解,所以调查法是幼儿社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3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 古代至19C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初至20C50年代:学前公共教育(3岁—入学前) 3. 20世纪50年代至今:(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2: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

幼儿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 一、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1、会用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好、情绪、情感。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3、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爱动脑,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参与活动,尝试成功。 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友好相处。 2、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策略。 3、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的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 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规要求,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 2、感受生活中规则的重要,能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 四、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1、有困难或需求帮助时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可能自己解决。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五、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关系,感激父母长辈的辛勤养育之恩。 2、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3、了解祖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 4、萌发爱周围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愿意接触或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外国人,感受他们的风俗习惯。 社会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一、自信心培养 1.知道自己的性别,年龄和姓名,知道自己是和别人不同的。 2.不好哭,不怕生,保持愉快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寻求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帮助或告诉别人。 二.人际交往 1.知道班级中同伴的姓名、性别,会辨别生人。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在许多客人面前仍能愉快地游戏、玩耍、交谈。 3.遇到纠纷时,不打人、不骂人,试图讲道理;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三.行为规则 1.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2.不受冷、热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坚持天天上幼儿园。 3.愿意和他人分享游戏材料,不干扰妨碍别人游戏活动;游戏开始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幼儿教育史发展阶段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名著名篇是最灿烂的浪花。在人类思想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历史的判断。教育发展史上的名著名篇隽永耐读、经久不衰,滋养和引领着人类的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孕育着薪火相传的希望。然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名篇成百上千,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全部涉猎,更难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华,进而有效地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了帮助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研读教育名著,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名篇精髓的捷径。 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后浪推前浪的、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幼儿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古代的初创到现代的奠基和发展的演变历程。早在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一词并未出现,与其对应的是“蒙养”,即教育童蒙之意。 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儒家教育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孔子(前551一前479)非常重视人的早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被记载在《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早期教育能够使儿童形成好习惯,并使儿童早立志。孔子的主体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理论书,它上承孔子、子思、孟子还有荀子的哲学与教育学说,下启秦汉以后儒家、经学家,尤其是教育家的思想,影响至深,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已关注到国民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了教育对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在这之后,颜之推(531—59O)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更为明确。他的《颜氏家训》原本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但其意义早已超过训诫颜氏一家门内,堪称我国历史上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庭教科书,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近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都在探索幼儿教育新路上矢志不渝、躬行实践,把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结起来,研究和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思想。陈鹤琴(1892—1982)在《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中通过对儿童期的意义探索及对儿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的经典描述与概括,积极探索科学化的儿童教育。陶行知(1891—1946)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过很多进步的教育主张,如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他论述的创造教育思想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综上所述,近现代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外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这一时期,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和主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一前347)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在《政治论》中主张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按人的身体成熟状况划分年龄段的构想。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约35~约95)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要注重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自5世纪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文化和教育几乎为教会所垄断,教育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当时宗教教义认为儿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压制儿童,幼儿教育思想发展很缓慢。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许多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研究。总体上看,这些观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幼儿教育思想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进,西欧社会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主张提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条件,开始逐渐重视

当今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谈当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1学6田云丹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看法。我第一天走进将要实习三个月的幼儿园时,眼前的景象我只能用农家小院来形容。可能是因为这所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所以规模特别的小,孩子们的教室是那种水泥做的平房,而且没有怎么经过装饰,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教室里面只有一个旧的铃鼓,一个小黑板,一盒粉笔。卫生间都是在外面公用的。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当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且大多数老师的第一学历都为初中。这里的老师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刚开始时,我真的觉得很郁闷,因为和这里的老师沟通有一点点问题。而且,开大会时也是用方言讲的。总而言之:一、农村幼儿园里的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年龄大、素质低、公办教师少。这些教师的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多数教师已取得中等幼师学历,但第一学历大都为初中。因经费不足、盯班教学等原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活动在低水平徘徊。公办教师比例太低,也造成了教师工资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规范化程度低。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房屋拥挤、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极差;二是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三、教师待遇较低,医保、养老缺乏保障。幼儿园仅依靠收费维持运转,教师的大部分工资也靠

收费支付。教师工资待遇低,医保、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幼儿教师一方面严重超编,另一方面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大龄教师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大龄教师“粘岗”的问题。所谓粘岗,是到龄后占着岗位等政策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学前教育还有些地方需要改善。分别是一下几点: 1、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挖掘培训资源,精心设置课程,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较为系统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技能。二是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逐步增加公办幼师比例。三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适当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人员。 2、认真落实“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各乡镇认真制定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建设目标,让幼儿园建设少走弯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议市、县政府把“幼儿园危房改造”列入年度重点工程,落实扶持资金,为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提供保证。三是落实政府责任,明确办园主体,改变多条腿走路的混乱状况。特别是对于联办幼儿园,要形成乡镇政府为主的“联办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卫生系统把专项资金扶持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办法 3、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幼师工资政府拨款的比例,切实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教工作。二是

第二单元《幼儿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幼儿教育的产生于发展》教学设计 主题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完本主题,你应当能够: 1.了解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2.识记各个历史时期幼儿教育的特点 3.掌握幼儿教育机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了解幼儿教育在当代发展的趋势 一、理论阐述 (一)影响幼儿教育的社会因素 1.经济因素 (1)经济概念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2)经济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是社会诸因素中尤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决定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2.政治因素 (1)政治概念 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 政治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念、意识。包括: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二是全力机构。包括:政治全力、政治制度、政治机关、政党等。

3.文化因素 (1)文化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的是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4.人口因素 (1)人口概念 人口是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的人的群体。人口整体的不单纯以数量为显示指标,还有着多种关系和区别,如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从属、劳动种类、年龄区分与趋向等。 5.家庭与社区因素 (1)家庭与社区概念 家庭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若干社会成员一起生活的基本单位。 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 (2)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把本是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社会一员的工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不论广义或狭义的幼儿教育,针对的都是3-6岁的幼儿。 教育学: 教育学是描述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社会,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人类必须实现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因此,抚养后代、保证婴幼儿存活与生长的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幼儿教育。 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幼儿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Ⅰ、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 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完全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在原始社会初期,孩子属于氏族内部公有,对幼儿实行的是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到原始社会末期,幼儿归小家庭所有,家庭教育产生。在整个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社会还没有划分阶级,因此,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有财产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专门的教育。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接着,为培养具有初步读、写、算能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劳动者,而出现了招收平民子女的学校。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这时期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进行。 Ⅲ、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的发展是和社会,特别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 近代工业革命,生产力极大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带来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后改名为“性格形成学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Ⅰ、福禄贝尔与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他于1837年创建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儿童的花园[Kinder-garten]),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Ⅱ、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迅速增加。 2.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样化。 3.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Ⅲ、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142 何佳钰1406032066 (一)民主化 民主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世界学前教育民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1、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而入学机会均等又是其前提。学前教育普及率是反映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都在显著上升。有关数据显示,OECD的30个国家入园率由1999年的74.4%上升到2006年的 83.8%,而我国的幼儿教育也不断从城市向农村发展,更多适龄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2、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对教育公平的呼吁逐渐增多, 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成为可能。 2000 年, 有 164 个国家参加的达喀尔会议所通过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中, 第一项就是“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 以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为主。 1965 年, 美国提出了“开端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对贫穷、处境不利和少数民族 3 岁~5 岁儿童提供补偿教育。 1994 年, 美国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 将赞助对象延至 2 岁儿童。英国的“确保开端” 运动, 资源优先向 20% 处境不利的地区倾斜, 该项目的口号是“每个儿童的生命都值得拥有最好的开端”。 3 岁~4 岁儿童可享受每周 5 天、每天 2.5 小时的免费教育。在俄罗斯, 1992 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宣布教育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并将教育的人道主义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准则, 规定俄罗斯境内的公民, 不分种族、民族、语言、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 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 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3、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 1997 年拨款达到 39.8 亿美元, 比 1965 年增长了 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 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 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

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2、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3、以知识竞赛形式学会自学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归纳和总 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极其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练习法 【知识竞赛】 要求:1、此章节以自学为主,自出试题,自找答案 2、班委组织一个课时的知识竞赛活动,并做好题板、内容的准备。【知识要点】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主要任务是。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共有,社会没有划分阶级,因此,教育是,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 (二)。 教育出现了性和性。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幼儿教育在进行。

(三)。 欧文创办——“幼儿学校”(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产物。 思考教育机构和学校概念的区别?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1940年把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 (1) (2) (3) 2、。 请学生自学阅读其内容,总结要点。 (1)我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年在创办的 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这个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有哪些,创建的教育机构是什么? (3)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4)幼儿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幼教机构的发展也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 ② 1989年国家教委会颁布的 1996年6月正式实施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 2010年2月,国务院发布 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即生命个体从呱呱附地的那一刻起,社会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其施加影响,期待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同时,幼儿为了自己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也总是在积极地适应社会,逐渐接受与内化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并在自己的个性中显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确立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社会的要求、幼儿的发展及学科本身等几个方面。 1.?社会的要求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宗旨,这一宗旨要在各个教育领域里贯彻落实。未来的一代应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是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担负的责任。所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和愿望,并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社会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如对对话、沟通、融合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新态势,全球科技革命使人类生活日新月异,人类间的物理距离相对缩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制约性正在加强,人类的命运日益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制约,“地球村”、“地球公民”等名词反映了人类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社会的发展突出了学会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这些社会

的变化势必要求幼儿园社会教育作出调整(有的可能是低层目标的调整,有的是总目标的调整),使得人类的下一代了解这个世界、关注这个世界,进而理解这个世界。 2.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幼儿社会教育必须注重幼儿的发展,虽然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幼儿的发展,尤其是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确定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许多重要品质,都与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塑造,都与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培养紧密相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表现出大致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反映了某个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制定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大致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学科本身 幼儿社会教育涉及的学科众多,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等。每一个学科中的基本目标或启蒙性目标,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如社会学中关于了解和理解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社会交往等目标,都将以最基本、最启蒙的形式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确定。又如人类学中关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应理解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并学会尊重他

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目标

幼儿社会发展目标 小班: 1、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学习,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引导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礼貌用语,使幼儿能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4、教育幼儿爱长辈、爱老师,不提无理要求,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5、激发幼儿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性的劳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使幼儿懂得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6、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不把幼儿园的图书、玩具带回家。 中班: 1、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关心周围的同伴及成人,初步理解他们的需要和情感,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2、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机构、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的情感。

3、引导幼儿在与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进一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意,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使他们学会自觉地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 4、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班级、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懂得劳动的艰辛,懂得要尊敬劳动者,爱惜劳动成果。 5、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鼓励幼儿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6、鼓励幼儿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鼓励幼儿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大班: 1、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主动地做对集体有益的事,使幼儿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引导幼儿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友好相处;使幼儿学会主动照顾、关心中小班的幼儿。 3、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幼儿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则;鼓励幼儿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珍惜公共财物。 4、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自满,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5、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独立地解决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幼儿做到做事有信心、有耐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谈谈如何理解幼儿教育中的“发展问题”

多年来,幼教领域中屡屡有人提出“发展适应性”的教育问题。对“发展适应性”的理解一般从两个维度进行界定:年龄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前者的假定是:人的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发展是按照连续性的阶段进行着的,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假定是:存在着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为基点,以“发展”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一般突出强调以下几个特点: (1)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注重儿童的兴趣; (2)相信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参与活动的构想、计划、实施、评价等等; (3)尊重儿童的生命整体性,关注儿童全人格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智力过程;儿童的认知与情感,社会道德成果与智力成果同等重要; (4)关注儿童的个别差异。 总之,这种课程关注儿童内部的冲动、要求,以适应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儿童自己去探索、去解决。认为以此能形成儿童自发的、积极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可以肯定的是,儿童的发展,是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以环境为媒介的儿童自身的创造。儿童主动积极地选取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学习的对象,并且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乃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儿童的自发的、积极的、有目的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便没有教育,也没有发展。因此,为使儿童的活动能够主动、积极、有创造性地展开,就得充分地考虑他们的要求、兴趣、爱好,他们的情绪倾向和能力。换言之,适应儿童的要求、兴趣、爱好、能力和情绪倾向来选择并确定学习题材,就是幼儿课程编制的重要标准。 然而,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二点: 一是不要误以为凡是儿童所感兴趣的事物,所要求的,都原封不动地让他们学习。 因为:(1)儿童所要求、感兴趣的事物并非一切都有教育意义,就是说, 它们未必都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比如,目前,大多儿童感兴趣的电子宠物,就未必能培养儿童的爱心,反而会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2)所谓发展, 不是单纯的变化,它总是朝向比眼前更好、更正确、更美好的状态提高的运动,即意味着价值向上的运动。这种价值向上,唯有借助我们的思维与行动逐渐地接近合乎科学的、逻辑的判断或是伦理规范、审美规范的规范化、法则化的运动 ,才有可能。因为,为了实现这种价值向上的合乎目的的运动发展,就得使儿童逐渐掌握各门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所固有的方法,儿童才能一步步地合乎规范地进行思考和行动。 所以, 为着合乎目的而不是盲目地、无轨地使儿童得到发展,就得组织一步步地掌握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学习活动。 当然,为了让儿童能展开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并且期望得到学习的效果,教学的题材必须从儿童当前的生活与经验出发,即必须结合儿童既有的需要、兴趣、唤起儿童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那么,我们怎样来发展、确定教学的题材,以便使学生一步步地掌握同他们的既有兴趣、爱好合拍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呢? 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儿童的兴趣从哪里来。杜威的“交互作用原理”认为:人的要求、兴趣、爱好及人的活动与经验不是单纯地源于个体内部、仅仅是个体内部进行的过程,它同时又受到外部的影响,是在外界的刺激与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并进行的,在这里,既不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又面向儿童的未来发展,控制并指引儿童的要求和兴趣,是完全可能的。就是说,教师应当展望未来的教育目标,引导儿童的要求、兴趣、爱好,并加以改造,然后结合这一经过改造的儿童的要求、兴趣、学好,提出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又一个的基础学习的题材,引导儿童去解决。这样,就可以编制出能够一步步地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知识、能力的课程了。 二是不要误以为发展是先行于教育的,并同教育无关,教育必须自己追随儿童内部产生的心智的年龄成熟过程。 否则,就失去了作为人的形成过程的意义,人的形成过程便成了源于儿童内部的各种成熟而展开的单纯练习过程,基结果导致了学习的低落。 人的各种心智的发展不单是内部的成熟,而是借助各种活动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

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当今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但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至少需要很长时间。邓小平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国家领导人根据我国国情得出的方针性指导策略,是毋庸置疑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受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教育具有同一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样能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有利于人们接受更好地教育。所以我国一再强调教育要公平! 目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中心转移 2、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 3、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4、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