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文学知识复习提纲

1、上古神话主要保存在哪些文献资料中?保存最多的是哪部书籍?

文献资料:《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列子》等

《山海经》中保存最多。

2、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一共有多少篇?是按什么分类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约305篇;

按照不同乐曲分为风、雅、颂。“风”即国风,为周朝各诸侯国和地方的乐曲,大部分是民歌;“雅”者,正也,周人认为的“正声”,就是周王朝直接管辖区的雅乐。雅分大、小雅。二雅小部分为民歌,大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3、六义是指什么?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4、“三家诗”名词解释。

三家诗是指“鲁诗”、“齐诗”、“韩诗”,三个解说《诗经》含义的学派,同属今文学派。西汉时曾为三家设学官(博士)。现均已亡佚,仅存《韩诗外传》。

5、周民族史诗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内容(篇目)?

6、《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7、记言文之祖是哪部书?有什么特点?哪四书组成。

8、“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9、“春秋三传”名词解释

《公羊传》作者:公羊高

《谷梁传》作者:谷梁赤

《左传》作者:左丘明

10、晋公子重耳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成熟的政治家?

首先,遭受磨难并非就是坏事,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好的磨练机会。其次,在一定情况下能忍耐对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再有,有意识地结交好人,与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良好关系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1、先秦诸子散文各阶段的特点。

①萌芽期;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代表作品《论语》、《老人》

②发展期;战国中期,对话体和寓言体,代表作品是《墨子》、《孟子》

③成熟期;战国末期,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代表作品是《荀子》、《韩非子》

12、先秦语录体的代表作是?《侍坐章》如何表现哪些人物的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论语》:1、情节完整,注意文章的形象性;2、注重细节描写,场面气氛渲染,展示人物性格;3、运用对比,突出主题;4、表现了孔子心胸开阔,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子路率直、粗鲁、自负;冉有、公西华:稳重、谦逊;曾哲:雍容、淡雅、闲事、洒脱。

13、《老子》又称什么?它的主要特点。

《道德经》:1、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2、具有抽象的思维特质;3、有丰富的情感和诗意的语言。

14、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甲骨卜辞

15、简述古代散文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轨迹。

甲骨卜辞(萌芽)→易卦爻辞(韵散结合的卜筮文字)→《尚书》

(记言文之祖)→《春秋》(记事文之祖)→《左传》(叙事之最)

16、《九歌》包括哪些作品?以《湘君》、《湘夫人》和《山鬼》等篇为例,说明《九歌》的艺术特色。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艺术特色:1、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

2、歌舞剧表演的原始艺术形式;

3、神神或人神恋爱故事;

4、语言优美隽永,风格清丽,深婉曲折

17、《离骚》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表现手法。

香草美人”是比兴手法

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18、乐府民歌的双璧指的是?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是?

乐府民歌的双璧指《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

19、《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1]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20、三曹、七子。七子成就是最高的是指谁,代表作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成就最高的是王粲,七子之冠,代表作《七哀诗》。

21、“建安风骨”名词解释。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22、“竹林七贤”名词解释。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2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左思《咏史》诗。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云、潘尼;一左:左思。 l 左思《咏史》打破了传统的写法,将咏史与咏怀紧紧地结合起来,开了“咏怀”的先河。使“咏史”摆脱了单纯咏史的原始发展阶段,开始走上“吟咏性情、抒情言志”的轨道,这是左思在诗歌史上的一大贡献。

24、“元嘉三大家”是指?谢灵运的山水诗以及代表作。

颜延之,谢灵运,鲍照 l 谢灵运山水诗:特点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代表作《登池上楼》25、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以及代表作品。

志怪小说兴盛背景:①社会的动乱与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②人民的困苦与寻求安康的愿望。内容: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艺术:大多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大多是粗陈梗概。代表作品:干宝《搜神记》。志人小说:代表作品《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定义;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代表作品;刘义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定义;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代表作品;《搜神记》)

26、《世说新语》名词解释。

刘义庆与门下文人门客杂菜众书编纂而成,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佚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主要内容:①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②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③:记载一些值得称道的人或事。(《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27、谈谈你所理解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代表人物;“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1 “风度”二字,自然先是说人,然后才是文学风格,毕竟诗文都是作者想法的阐释。

在我看来,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就是“洒脱”,人格健全,俊朗独立,除了没有浮华之气之外,还很有一种苍凉之气。这种人格和魏晋时代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一来,“礼崩乐坏”,曹操改革了汉代的官员世袭制度就是代表,旧有体制和新兴体制变革的时代必定会让人失去某些依赖,人格上会表现出独立,而玄学之风盛行,则更加让魏晋时代士人的思想带有出世悟道的感觉。人格独立,诗人开始把关心的重点转到了自身和自己所关心的身边事。

2 在世俗生活中,人们往往执著于外物是非名利,而魏晋士人以一种超功利的审美眼光观照社会和自然,乐天知命,逍遥游放,追求个体生命内心的自适和满足,重视主体精神的解脱和超越,对自然外物保持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他们的心志宁静淡泊,闲适虚旷,他们的人生是艺术化的、诗意的人生。“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在充满战乱、痛苦的魏晋时代,人们通过追求自然与自由,通过具有自由精神的审美,摆脱了各种生命的枷锁,享受到人的自由和快乐。魏晋士人的那种放诞不羁、潇洒飘逸、旷达超远、啸傲人生的气质,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超脱、自由的精神。

28、《文心雕龙》、《典论论文》、《诗品》、《文赋》名词解释。

《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梁,作者刘勰。是中国第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全书全书 50 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明文学的本源,指出文学创作应该取法规则,下篇主要是批评,涉及到作家作品、时代风气以及批评态度和方法

《典论论文》:中国文论史上的第一篇文学批评文章,曹丕在论著中反对“文人相轻” 的习气,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等态度,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态度,并提出了“气”说的美学范畴。

《诗品》;作者钟嵘,成书于齐梁,它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语言骈散相间,把自两汉至梁代的 122 位诗人分上中下三品,对每一位诗人以扼要品评,指出其诗体的本源。提出了“自寻”的吟咏性情观。《文赋》:作者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史,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29、简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

主张: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梁齐侍风,倡导“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先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学风范,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意义:倡导改变六朝到初唐的形式主义作风,一反初唐艳丽纤弱的诗风,而开盛唐朴素雄健的诗风,把诗歌引向朴实而具有真实生命的道路上。为以后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30、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同33)

31、《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着较多的争论,主要有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讽喻说:1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

2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爱情说:《长恨歌》是一首婉转动人、哀怨缠绵的抒情诗。其一,从全诗的倾向性来看,也可看出作者是批判少而同情多。这与其它讽古诗(言古讽今诗)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二,从白居易自己给诗歌的分类来看,不应该是讽喻诗。《长恨歌》被白居易分为“伤感诗”一类,则明显是对于李杨爱情悲剧表示同情进而颇为感伤。其三,从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可以推出,诗人实际上是在借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来表达自己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忆。综上所述,我认为《长恨歌》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真挚爱情,对他们那种因特殊的时代原因而被迫生离死别的爱情表达了极大地同情和伤感,同时也是对自己曾经美好爱情的惋惜(主要有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讽喻说:作者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做了讽刺和揭露。爱情说:长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32、试述高适、岑参边塞诗在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同: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异:一、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的边塞诗所蕴含的沉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较岑参而言是比较复杂的。

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较单一。

高适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常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问题,以政论的语调来表达自己对边塞之事的政见,抒发自己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内涵较丰厚。

岑参虽然也是以“入幕”为目的,但其诗只能看作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

二、在抒情方面,高适、岑参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而岑参的诗歌却重在描写塞外的神奇风光以及种种的边塞军旅生活。可以说,他是在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或者可以说,他是寓情于描写之中。

三、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

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高适诗作中,对比和反衬手法运用娴熟,写景状物常从大处落笔,粗犷雄浑。岑参注重观察,精于细节描绘,语言平凡却新奇独特。常常从细节处写大背景、大场面。诗多比喻和夸张,也爱以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战士的不畏艰险。

33、简要勾画出《春江花月夜》的诗境。

全诗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作为月的陪衬,主客巧妙的结合,敷以斑斓的色泽,构成一幅如梦如幻般的空明纯美的诗境。全诗以皎洁的月光,铺写到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良辰美景又与人生的短暂与愁苦构成对应,抒发了诗人淡淡的感伤和幽幽探索的心境。(全诗以流动多姿的春江花月夜景色为背景,抒写游子思妇望月怀人的缠绵之情,其间对宇宙、人生奥秘进行哲理探求。)

34、宋初有哪三体,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白体、西昆体、晚唐体;其中白体以李昉,徐铉等人为代表,西昆体以杨亿,刘筠为代表,晚唐体以九僧,林逋等人为代表。

35、半山体或王荆公体。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36、江西诗派(名词解释)

江西诗派的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其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黄庭坚领导的“江西诗派”下陈师道、陈与义等25人,其中有10多人是江西人,而且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所以将他们称为“江西诗派”。

37、张三影指的是谁?

张先

38、简述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1)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2)语言上雅俗结合;(3)音调优美,格律考究39、苏轼“以诗为词”

“以诗为词”,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并赋予了词的题序的新功能。

40、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41、易安体;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以及李清照对词的独特贡献。

是指李清照的词风,其前期词多清丽妍媚,后期词多凄清明净。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善于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心感情。语言上以俗为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发清新之思”,形成了独特的“易安体”风格;

艺术特点:1.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运用白描的手法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如《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声声慢》。

2.李清照词的语言也独具特色。

1).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别开生面,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如“绿肥红瘦”(《如梦令》),“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宠柳娇花”(《念奴娇》),“柳眼梅腮”(《蝶恋花》)等。

2).语言的清新素雅,很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她曾赞美桂花是“暗淡轻黄体本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如《醉

花阴》、《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和《孤雁儿》等,都不用华丽的色彩、富艳的词藻来装饰,而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水墨画般的情婉秀逸的意境。

独特贡献:1.使词的时代气息大大加强了;

2.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笔触些女性思想生活,自然真切;

3、论词论政都有胆有识,创“别是一家”之说

42、略谈辛弃疾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特点。

①善于创造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和雄奇壮阔的意境。

②善于运用比兴寄托手法。如《青玉案·元夕》、《摸鱼儿》等。

③大量运用典故,采用经史子集中的语句。

④丰富了词的语言,将各种语言运用到了词中。

⑤有多种艺术风格,豪放、婉约、清丽等等,无不具备,且成就很高。

43、元曲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44、白朴的《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著名的历史剧。

45、白朴的《墙头马上》主要写裴少俊与李千金的故事。

46、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汉宫秋》为代表。

47、王实甫《西厢记》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

48、《西厢记》展开剧情有两条线索:主线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副线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情冲突。

49、赵君祥的《赵氏孤儿》剧中的正面人物是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反面人物有屠岸贾等。

50、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作有剧本《中国孤儿》。

51、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

52、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他的《双献功》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都以李逵为描写对象,是著名的水浒戏。

53、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其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列女传》,秋胡妻名罗梅英。

54、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关汉卿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

55、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单刀会》,全名《关大王单刀会》。它与另外一部历史剧《西蜀梦》,都是写关羽的。

56、关汉卿的《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分别以宋引章、谢天香、杜蕊娘三位妓女为主角。

57、《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58、元代后期杂剧的代表作家是郑光祖,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此剧是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来,描写了张倩女与王文举的爱情故事。

59、台阁体的代表人物:

杨士奇、杨溥、杨荣

60、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

李东阳(主张诗学汉唐)、彭民望、谢铎

6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前后七子(名词解释)。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

他们的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前后七子(名词解释)。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七子皆为进士,多负气节,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文和"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其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62、“吴中四才子”是指谁。

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63、“后七子”的代表人物。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64、公安派以谁为代表,“公安三袁”指?理论主张是什么?公安派(名词解释)

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主张:1.文学是发展的。“古何必高,今何必卑” 2.反对摹拟。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文必贵质。 5.重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 6.提倡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要求解放文体。

公安派(名词解释):明代后期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诗文创作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问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主张“性灵悦”,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舒胸臆,不事雕琢,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65、竟陵派的代表人物。

钟惺谭元春

66、唐宋派的代表人物。谁代表了唐宋派散文的最高成就,他的散文名篇有哪些。

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归有光《项脊轩记》、《先妣事略》等。67、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什么,作者是谁。版本有哪些?《水浒传》的作者及版本。

《三国演义》罗贯中版本:三国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三国志演义

《施耐庵》版本: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

68、《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什么?

《西游记》成为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长篇小说。作者充分运用想象幻想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在人物塑造上,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予富于人情味,既有超自然的神性,又有神回话的人性。作者将动物的本性,人世的本刑和理想化的神性,三者融为一体,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一不朽形象。《西游记》还善于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和连锁曲折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

69、《金瓶梅》的书名系由书中三个主要女性是谁。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70、“临川四梦”又称什么。“临川四梦”(名词解释)

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前两地剧本是人女风情剧,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因四剧皆以虚幻的记梦方式,表现现实生活,故名之。

71、《牡丹亭》特殊的文化意义。

1.以情反理,反对当时处于整体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感情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般的有情人。

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

3.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2、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①杜丽娘出生在名门大家,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无限春光使她萌发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然而,生存环境没有给这种憧憬和渴望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所以她只有到梦中去寻找。因无法实现梦中的理想,杜丽娘含恨为情而死。进入鬼蜮的杜丽娘更加大胆、痴情。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愿意为情而再生。她大胆争取还魂复生,复生后更让自己的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承认。

杜丽娘积极主动的行为的潜台词是:爱情的力量既然能使杜丽娘从生到死,从死到生,

那么它也能够征服作为自由爱情死敌的封建礼教,使其不得不认可主人公的叛逆婚姻。这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却生动地体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然而“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

②杜丽娘不是先与柳梦梅有了花前月下的那些浪漫情调后,才激发自己的欲望冲动,冲破“男女大防”的限制,而首先是因为春心萌动以后,迫切地感到青春寂寞难耐,因而自然地涌发欲望的冲动才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在解决了生物欲望以后,才由此蕴育了生死不渝的爱情。这与《西厢记》中崔莺莺对张生是由“情”到“欲”的过程截然不同,是明代后期王学左派尊重人的生存权利,认为“百姓日用即是道”的激进思想的形象阐释。正因如此,《牡丹亭》提出的反封建礼教、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的口号才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古代爱情剧的思想和社会深度。

73、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应该是封建礼教.

杜十娘始终没能躲开礼教的罗网,成为一个金钱和利益的牺牲品。杜十娘,看错的不是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与戕贼。而李甲、孙富之辈,只是成了间接的杀人凶手而已

74、为什么说《金瓶梅》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率先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是一个社会断层的深入剖解。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

75、《桃花扇》的内容是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作者自称其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自称其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抒发历史兴亡和人生空幻的感慨,为后人提供历史与人生的借鉴。

76、“梅村体”(名词解释),代表作是什么。

指清代诗人吴伟业的叙事诗体。诗歌中的悲剧内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另一方面规抚江山易代,绵绵不尽地唱叹着叹挽明王朝衰败的时代悲歌。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诗史。《圆圆曲》是“梅村体”代表作

77、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78、简述《长生殿》的题材渊源。

《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李、杨的故事,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关系,于安史之乱后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被写进了正史新旧《唐书》。许多野史笔记也有零星记载。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和陈鸿《长恨歌传》,更开启了这一题材文学创作的先河。此后,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元代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的《梧桐雨》,明代屠隆的《彩毫记》、吴世美的《惊鸿记》等,均是李杨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他们对洪升《长生殿》的创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79、简述《桃花扇》出色的戏剧结构。

《桃花扇》的布局结构十分严谨,以侯、李的离合悲欢作为全本纲领,紧密联系着南明的兴亡。作者巧妙地通过一把桃花扇,把大大小小的情节与各式各样的矛盾连接起来,一根主线贯穿前后,几句冲突时分尖锐,但又细针密线,情节曲折而富于变化,结局出人意料,在艺术上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在布局结构上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剧情的发展更加引人入胜,深刻的反映了社会大动荡所带来的的巨大变化;在剧情处理上,作者还特别注意情节发展的前后照应善于通过艺术的构思,是戏剧情节曲折而富于变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互生发,彼此照应。

80、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洪昇的什么作品和孔尚任的什么作品。南洪北孔(名词解释)。

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的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南洪北孔名词解释:即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南洪北孔”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81、贾宝玉人物形象。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

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82、林黛玉人物形象。

1.林黛玉人物形象: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林黛玉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她容颜娇美,且天生一股神韵,秀外慧中,兰心慧质,是不可多得的聪慧女子。同时她自尊心很强,性格上多疑多虑,多愁善感。

83、薛宝钗人物形象。

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四德女子。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她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84、王熙凤人物形象。

王熙凤是作者刻画的最丰满最传神也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是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威重令行,机敏善变,凭着自己的才智与苦心,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统治者,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她口才出众,八面玲珑,极度贪婪,在衣食享受、权利攫取之外,几无精神生活可言。她少有女性的温柔婉约,但不失美丽乖巧。逞威弄权、滥施刑罚,她在制造别人悲剧的同时,也制造了自己的悲剧。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塑造得丰满鲜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她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笑声,那里的气氛就会立即活跃起来;在王熙凤身上所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虚伪与毒辣的特点始终是占主要方面,成为维护封建专制,扼杀自由和民主的帮凶。

(第二期)文化、文学常识、语法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文化、文学常识、语法试题汇编(第一期) 1.(福建)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答案】A【解析】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2.(黄冈市)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C 【解析】C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3.(荆门市)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选集。《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答案】D【解析】A. 正确应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B.正确应是: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C. “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端午节的习俗。D.正确。 4.(长沙市)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家池上,江淹浦畔”,隔) 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一、单选题 1. (4分)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 ? A. “感物”说 ? B. “养气”说 ? C. “胸有成竹”说 ? D. “镜子”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2. (4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A. 白居易 ? B. 柳宗元 ? C. 周敦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3. (4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 ? A. 创造性 ? B. 真实性 ? C. 倾向性

? D. 艺术性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4. (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 情感体验 ? B. 声音节奏 ? C. 语词形式 ? D. 逻辑结构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5. (4分)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 ? A. 艺术直觉 ? B. 艺术灵感 ? C. 艺术想象 ? D. 艺术情感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6. (4分)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 B.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 C. 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 D.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7. (4分)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 A. 电影文学 ? B. 电视文学 ? C. 戏剧 ? D. 小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8. (4分)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 A. 浪漫主义 ? B. 现实主义 ? C. 古典主义 ? D. 现代主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9.

古诗词与文学文化常识(练习题)

古诗文学常识汇总 二、填空(8分)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诗人的《》。 2、默写《石灰吟》中表现“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品格的句子:(六下) 3、“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的意思。 4、《郑人买履》中“宁信度,无自信也”的“自信”是的意思。 五、默写关于黄河的古诗各两句(4分) 1. 2.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仙杜甫写的一首七律,这首诗被称作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六下) 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五上) 6、按文字提示填写内容。(6分) ①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要人才。清朝龚自珍的诗 “,”就表达了选择人才的重要性。(六下) ②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 诗,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六上,课外) 8、在括号里点上合适的内容。(5分) ①中国古代月亮别称很多: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 ();因初月如钩,故称月亮为();因传说()住在月中,故她的名字也成为了月亮的又一别称。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8分) 1、《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六下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课外)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 2)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 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 3)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 学是有情感的价值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 4)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 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

近五年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高考真题汇总

近五年高考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真题汇总 2018年全国卷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2018年全国卷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卷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2018年天津卷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精选

语文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先秦文学生活中,尽管我们平凡,但不能因 自己不卓越而自惭形秽,就算是芸芸众生中纵然我们不能脱颖而出, 然而,只要我们依旧勤勉。相信如果没有过春花的芳菲,那么秋叶 一定要有花的绚丽。 1、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后来失传,故后来陈五经)。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书、术。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 大六艺,就是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vbGnrtS。2.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E8aBG62。 (一)春秋时期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 使用赋、比、兴的手法。《伐檀》《硕鼠》yuvebnj。 2、《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 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六则《季氏将伐颛臾》xZWfkcb。 3、《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 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曹刿论战》《之战》0OOl4ET。(二)战国时期 1、《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庖丁解牛》 2、《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约前372~约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vXUWA4c。 3、《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 4、《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韩非,荀子的学生。《扁鹊见 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 5、《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 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察今》《察传》f82eoGN。 6、《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 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 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 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 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 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 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 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 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 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 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 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 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

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识刺小说是(),作者是清朝的()。 2、“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副对联所描写的场合是()。 3、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著作(),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4、他一生共写重话一自六十多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话作家之一,是丹麦人,名著有《皇帝的新装》《夜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是()。 5、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这本书是《》 6、他是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现代文学鼻祖”,原名周树人,他是()。 7、“盛唐诗酒无双,青莲文苑第一家”这一对联赞的是诗人()。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古诗文中,“须眉”指代男子,“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布衣”指代()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散文诗《海燕》等。 B、《出师表》中,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向刘禅提出开张圣听、赏公平、亲贤远佞的建议。 C、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本,抒发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D.鲁迅的《藤野先生》、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绿》三篇文章的体裁都是散文。 3、“岁寒三友”是指() A、松、菊、兰 B、梅、菊、兰 C、兰、竹、菊 D、松、竹、梅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B、苏轼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C、《离骚》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D、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是这项伟大功绩的重要贡献者。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学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部书,共20篇。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峰之作,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唐代杜牧《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后来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范年华”。 6、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是《论语》和() A、《礼记》《孟子》《大学》 B、《孟子》《春秋》《大学》 C、《孟子》《中庸》《大学》 7、被苏轼称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8、下列文学常识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哪一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题干中的括号里。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9、下列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一一青莲居士 B、欧阳修一一六一居士 C、苏轼一一东坡居士 D、白居易一一五柳先生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司马迁——西汉 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一一唐朝

中考必备文化文学常识专题.pdf

中考必备文化文学常识专题 【考点解读】 1.熟记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及出处。 2.熟记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3.熟记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 二、复习技巧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 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 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 同学们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方式搞好文学常识的整理。 注重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 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 网络法,如作家——篇名——名句,形成网络。 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三、古代文化常识 (一)名家作品及称谓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初唐四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李杜: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 4.韩柳: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书法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代的赵孟頫。 6.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7.苏辛:苏轼、辛弃疾。 8.苏黄:苏轼、黄庭坚 9.三苏: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0.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马、郑。 12.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目前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12家。 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一一韩非子; 道家一一庄子、列子;墨家一墨子;兵家一孙武。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14.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客啬鬼: 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 夏洛克(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人物)、

中国文化文学常识

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候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1-2]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

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特点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愿望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大一下学期文学概论提纲及知识点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文学活动系统的构成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理论的任务 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 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 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2.最早的文学理论称为什么? 诗学诗论 3.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主要有那些 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从古至今,文学至少有着哪些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的通行含义、 西方关于文艺心理方面的有哪些学说? 净化说、移情说、心心理距离说、直觉说、审美态度说、无意识升华说 5.文学话语应包含那些内容? 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6. 什么是话语蕴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具有的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文学作为话语蕴藉的典型形态是什么?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两层含义;分别是:①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学活动作为蕴藉着话语的活动,主要是指文学性质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造和接受过程,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可能性。②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的话语要有蕴藉的属性;含蓄和含混 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艺术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何种性质? 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 7. 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是什么?社会生活 8. 文学创造就是以什么为原料的生产活动?话语 9. 历来文学创造主体的种种解释? ①.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②.主体即“旁观者” ③.“移情者”④.主体即“集体人” 作家是体现着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生活的人 10.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发生—构思—物化 11.什么是艺术发现?艺术发现的特点是什么? 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的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特点:A.灵感妙悟特征.B. 理智性. C.情感体验性,包含有内在体验。 D.未改变原物、是对事物本质的独创,是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新质素,见别人所未见。 12.什么是灵感?其表现形态是什么? 灵感是创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有着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以及动静相济性等特征 表现形态:①.从产生过程看,不期而至、偶然突发 ②.从主体状态看,专注敏捷、亢奋紧张。 ③.从创作效果看,超常独特,富有创造性。 ④.需要长期积累,艰苦探索。 ⑤.偶然触发,妙手自得。触发的媒介各有不同。 13.构思方式有哪几种?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

文化常识试题

九年级文化常识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枣庄)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2.(2018山东枣庄)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3.(2018山东潍坊)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 (2017年天津卷)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2016年天津卷)4.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隧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2013年湖北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2012年北京卷)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归去来兮辞》 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 15“冯唐易老”: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经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16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7贾谊: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18“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1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酌贪泉而觉爽”,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涸辙之鲋”,原指鲋鱼处于干涸的车辙中,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庄子·外物》:有此典故,“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20北海:北冥。扶摇:猛烈的旋风。 2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22三尺微命: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

最新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

学考高考必备之高中语文文化文学常识整理高考语文试卷离不开语文常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文学常识部分掌握的不够,下面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必修一: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 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