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常值得重视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非常值得重视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非常值得重视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非常值得重视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非常值得重视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感教学日记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8:17开始)

这些天在学习文言文,第四单元学习目标有这样几个:一是熟读背诵,二是积累文言词语,三是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我们以前,往往在熟读背诵和积累文言词语上下很多功夫,而在培养语感上通常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但是通过今天晨读的经历,我意识到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更重要。

不仅仅是因为单元提示中有这样的要求,不单单是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能读好文言文,更重要的是有了良好的语感更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也能受益无穷。这才是我最终的目的,这也是我关注生命关注未来的教学目的之一吧。

如果只把背诵当作目标,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未免要求太低,学生背诵起来也没什么兴趣,如果把培养语感也当成一个目标来追求的话,学生明显兴趣高涨,整节课都沉浸在挑战自己的紧张脑力劳动中,效果比较好。

语感好最简单的标志就是让听者能通过读的人所读的内容很快就知道他所读的内容是什么,现代文是这样,文言文更得是这样。

读文言文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首先读的人对所读文言文句子理解透彻,知道这句话说了一个什么意思,哪些句子该连读,哪些词语该重读,哪些词语要和上文连接,哪些词语要引起下文,这些都能从读中听出来,这就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语感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培养良好文言语感的前提是要积累丰富的文言词语。

积累丰富的文言词语是培养良好语感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才可能一看到构成这个句子的每个词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中是什么用法,才能很快的理解句意以及段意,甚至是全文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读起来才能够句读分明,声调高低、停顿长短、吐字轻重才能够分明,也就是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语感。培养良好的语感,最终目的也会提高阅读能力。

多人试读,比较评析,明确什么样的才是语感好的。

让多名同学读同一句话,让学生自己评判谁的语感好,谁读的好,在评析中提高语感,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今天晨读时间只有半小时,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反复的训练,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有一定的提高,读起来的时候听者能基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并且,半小时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背诵了。可谓一举多得。

教给学生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成语感当然还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那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培养语感,最终能达到背诵的目的。

去标点,合并句子法。

实际上就是合理利用语流和语速,以及句子内部的意思,将一个或几个长句子连起来读。

例如学生在读“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果按课本上的原文读,背起来太慢,如果去掉一些标点符号,不仅句意连贯,好理解,而且非常容易记忆。通过同学们尝试,将“请广于君”前的逗号去掉,就变成了“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再如“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今日是也。”将第一个逗号去掉,将第三个逗号去掉,就变成了“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今日是也。”再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如果学生按部就班的按标点符号来背诵,肯定要浪费很多时间,于

是学生尝试着把这三个分句中的逗号去掉,并且不再一句一句的读,而是将这三个分句连起来读,背诵的时间短了,语感也训练了。

比如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比较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看的出来这句话的标点符号太多了,如果按标点符号来读,按正常的语速语流来读,理解起来绝对是支离破碎,背诵起来绝对慢。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整体的理解,快速的记忆,去掉一些标点,连起来读这句话。就变成了:“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不要小看只是去掉一个两个的标点符号,这就是学生形成语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因为这标志着学生能够透彻的理解这句话说了什么,能这样合并句子也不是一般学生能够做得到的。

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教给学生实用的方法,学生才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起良好的文言语感。(9:39结束)

高考语文 文言文分析概括题错项辨析例说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概括题错项辨析例说文言文阅读分析概括题往往是在基本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的错误。解答这类题,我们主要掌握“读找比”法:①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全文内容(读)——②在阅读文本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句(找)——③将选项与文本中的句、段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这三步中,最关键的一步又是“比”,在比较中发现选项微小的带有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那么,命题者是怎样设计错项的呢?下面对文言文阅读分析概括题错项的规律进行探究,并作分类解析,以帮助我们在解题时快速作出判断。 一、背离原文,曲解词义 选项在对原文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时,故意曲解个别字词句的含义,造成一字、一词或一句之差;或故意对一些关键词语删去不译,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例1,[题目选项](2008年广东卷第8题)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对应原文]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题文比较]文中原意是讲周访“蒙冤不会忍气吞声”“帝不之罪”,并未说因此“被皇帝赏识”。选项将“帝不之罪”曲解为: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 例2,[题目选项](2008年全国卷Ⅰ第10题)D.廖刚敢于直言。郑亿年因 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对应原文]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 [题文比较]金人叛盟,廖刚乞求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并非他直接“起用”,选项故意删去“乞”不译,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例3,[题目选项](2008年湖南卷第12题)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对应原文]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①狴bì:监狱。②箦zé:竹席。) [题文比较]原文说“冠带偃箦,恬如也”意思是他们看待坐牢带刑具,就像穿衣戴帽躺在席子上一样满不在乎,安然舒适。而选项中将“偃箦”曲解为“自带凉席”,将“恬如也”曲解为“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 二、不识言行,误解形象 人物传记,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典型言行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据此,命题者在设计错项时,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题目选项](2008年福建卷第5题)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29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专项对点练29 文言文简答题:梳理归纳内容要点,准确概括分析 (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①,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②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文正公,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节选自《三槐堂铭》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注】请简要概括。“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③魏国公辅②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①晋公亲手种了三棵槐树;][答案 佐真宗,天下安宁,回到家看到槐树掩映庭院;④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参考译文】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们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于是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能从上天那里得到回报。几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像手持契约,亲手交付一样。我因此知道天理一定能彰显。……- 1 - 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记叙了这些事。铭文是: 啊,多么美好!魏国公的功业,和槐树一起萌生。辛勤地培植,一定要经历世代才能长成。(魏国公)辅佐真宗,天下安宁。回家一看,槐树掩映庭院。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侥幸的运气,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那些君子,国家怎么成为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居住的地方。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 顾成传 顾成,字景韶。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 有盗入其舟,同 ①罔象。 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众不继,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常持伞盖,待上出入。从攻镇江,事张士诚不乐,来归,②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为其所缚。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青军.得,以计将母亡去。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临江侯时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隶以贵州调成都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重庆。太祖名其省曰“四川”,西取蜀道,归附诸蛮,以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以止儿哭。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斩其十七,尝生擒十八人,守普定,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留后。出兵克西堡,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入,屡败之,其党杀阿宗以降。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升镇国将军,征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二十七年,平都匀、丰宁等寇,升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佩征南将军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 州如故。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召还,复遣镇贵州如故。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成卒年八十有五。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爽.人。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 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有删节(①罔象:传说中的水怪。②青军:元末,张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作为旗号,注] [ 称为“青军”。)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 率:轻率 A.诸顾率负气好事. B.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间:机会.,负舟而行C.舟胶胶:搁浅. D.百不爽一爽:差错.解析:选A 率:全都,一概。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盗贼袭击顾成的坐船,同船人纷纷逃走,只有顾成和他们短兵交战,击退了歹人。 B.青军占领扬州,把顾成之母作为人质,胁迫其投降,顾成不为所动,用计策带着母亲逃走了。C.顾成镇守普定,土官率军来犯。顾成屡挫敌军,土官的党羽杀死首领,向顾成投降。 D.顾成北上作战被浮,燕王不但释放了他,还委以要职,命他辅佐世子留守北平。 解析:选B “胁迫其投降”错,应是“顾成前往劝说青军投降”。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译文: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一、引入 高考文言文的分值(19分),考查题型:断句、文化常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翻译。前三题为客观题,每题3分,翻译为主观题,两小题共10分。 询问学生的得分情况。 以《罗生还镯》速检测。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①孝廉:“举人”别称。②给:充足。③赍(jī):以物送人。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到。 罗一峰先生(姓罗,号一峰先生),名叫罗伦,以举人身份参加科考会试。他的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金镯。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心盘缠不够,仆人说:“不用担心,之前在山东某处捡到一个金镯,可以典当出去作为盘缠。”罗先生大怒,打算亲自交还给失主。仆人赶紧磕头,并掰着手指说:“这样一来一回一定会错过考试,不可以。”罗先生说:“这一定是丫环仆人丢失的,万一主人拷打审讯他,因此而死,是谁的过错?我宁可不考试,也不忍心让别人死于非命。”最后还是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女主人丢失的头饰,而丫环错把金镯扔在地上。女主人怀疑是丫环偷了,用鞭子把她打得流血,丫环要自杀好几次了。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妻子不止,妻子也愤怒的去上吊,多亏被人解救。罗先生到了以后,拿出金镯还给他们,全家人都很感激他。罗先生急忙赶路到京城,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匆忙交上考卷,竟然考中了,还是状元及第。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内容概括分析题解题指导】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内容概括分析题解题指导】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提问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答案解析:C项,“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错,原文是“明年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见“同时”表述错误,“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应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 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一、常见设错点: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④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转述和分析

文言文翻译 公开课 教师版

文言文翻译的复习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言文的翻译在高考试题中的分值已经增加到了10分,同时对文言知识点的考查也扩展到包括句式、实词、虚词、文言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等知识点的多方面的考查。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这些变化,我们今天对文言文翻译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作简要的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同学们的应考提供一些帮助。 二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A、特殊句式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是每年的一个热点。我们在翻译特殊句式时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错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练习: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

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王之蔽甚矣。B、倒装句: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2)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3)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4)主谓倒置: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练习:1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分析: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译为“赵国想要什么得不到呢”。2005年天津卷第15题

文言文阅读概括和分析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学案 学习目标:掌握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4个设题陷阱的解题对策。 学习重点: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4个设题陷阱归纳以及解题对策。 学习难点:解题对策的归纳与灵活运用。 学习方法:讨论交流法。 一、走近真题(2017课标全国2)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二、探究方法: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4个主要设题陷阱及解题对策。 原文与选项 比对分析判断 设题 陷阱 应对 策略 例1原文:(2017全国卷3)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项对点练27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解析版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时间:20分钟分值:21分)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 [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分析] [答案]张冠李戴。文意是契丹人在界河捕鱼运盐,官吏们怕生事不敢禁止,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故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 契丹听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 [原文]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

[选项]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书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 [分析] [答案]误解形象。“故上疏直言进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也就是说,钱易认为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被主考官压制所致,所以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并非“直言进谏”。 【参考译文】 宋太宗曾同苏易简一起讨论唐代文人,太宗遗憾当世没有产生像李白这样的才子。苏易简说:“当今进士钱易,创作的歌、诗大概不在李白之下。”太宗惊喜地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把他从平民直接提升为翰林。”正碰上剑南盗贼兴起,这事就被搁下了。宋真宗当太子时,画山水扇,恰巧碰上钱易作歌,览后对他非常欣赏。钱易再次考进士,终于考上了,录为开封府第二名。他自认为应当是第一,只因被主考官压制了才落得第二,于是上书了一篇《朽索之驭六马赋》议论考试,含有讥讽味道。真宗很讨厌他的这种品行,降他为第三名。一年后,以第二名中第,任为濠州团练推官。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 [原文]光宗受禅,特诏(黄)洽言事,奏用人之论。后屡乞归田,方未得请也,人劝之治第,洽曰:“吾书生,蒙拔擢至此,未有以报国,而先营私乎?使吾一旦罪去,犹有先人敝庐可庇风雨,夫复何忧。”庆元二年致仕。六年七月薨,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项]黄洽廉洁自律,坚持道德操守。告老还乡后有人劝他营造府第,他认为不必如此,离职之后先人的破旧房子就足以遮风挡雨。 [分析]

文言翻译公开课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 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及方法。 2、通过情景演练让学生学会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不失分。 3、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文言文翻译题,有信心,不放弃。 教学重点: 以多个角度解析题型,巩固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学会在做题时拿分。教学难点: 在讲解中,翻译方法的贯穿,实战演练中,答题方法的掌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往往会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在学习古文的时候觉得更加棘手。实际上,学习语文就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高考语文就是一个严肃的文字游戏。这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玩好文言翻译这个文字游戏。 一)题型分析,方法回顾 1.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大卫.贝克汉姆者,英夷也。修五尺又余,善淬练筋骨。少时,以蹴鞠闻名于曼联,为人谦逊。 (教师点评)

我们之所以觉得高考文言难,是因为我们文言阅读里的人物我们不熟悉,换成熟悉的,我们便会觉得比较简单。 2.翻译标准 我们常说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但真正的高考题里面只需要达到“信”和“达”。考纲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句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3.分析题型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从内容上来看,文言阅读只要考察的是人物传记。从分值上看,总共两个题目,每个5分,总共是10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它的评分标准。 4.方法回顾 大家以前应该学过文言翻译的方法,“六个字”,即“留删换”、“调补贯”。留,即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删,即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译文时可删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换,即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补,即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

陈增学《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科目:高中语文 姓名:陈增学 单位:鹿邑县高级中学校

《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翻译专题,为什么学习这个专题呢?一是因为近些年来,年年都考文言文翻译题,而且每年每个省份必考文言文翻译题,我们河南省亦不例外;而是因为这个专题不仅是我们高一学生的短板,也是所有高中生的短板;从大的方面来看,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文言文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学好文言文翻译专题。 二、考纲解读(为了让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 命题预测 考查重点 1、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2、含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句子 3、含有关键词的句子 4、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题型 主观题:两道题,一题5分,共10分,每句话一般有四处得分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一共四分,加上句意通顺一分,共五分。 三、知识重温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二是字字落实,以为主,以为辅。 (先带领学生重温两个原则的理论知识,再进行解释:) 1.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2.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3.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四、误点举要 多媒体展示学生历次考试中翻译题出现的典型错误(试卷图片),然后归纳:(要求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

专题突破练15 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题) (时间:45分钟满分: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19分)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 ..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论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后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会战。威夜遣人叩门,来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 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擒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 ..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 至/毋轻出而苟沮 B.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 至/毋轻出而苟沮 C.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 至毋轻出/而苟沮 D.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 至/毋轻出而苟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以是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B.爵,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C.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 D.嘉定、孝宗都是年号,是古代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3,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详博洽;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侂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 C.李壁勇于担当,不怕担责。他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执意用兵,他不顾他人劝阻,与韩侂胄一起出兵,兵败后被贬居抚州。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含解析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 (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王公神道碑铭 [北宋]欧阳修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 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 ....,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赵昌言参知政事 礼部郎中。 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 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 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 ...,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 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邪?”日者[注]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

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 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铭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节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 [注] 日者:以占卜为业的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干:求取 B.除.准武胜军节度使除:免除 C.坐诛,籍.其家籍:抄没 D.相所黜升,惟否.惟能否:邪恶 解析:选B 除:任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论议。北宋前期,为寄禄官,后来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 B.参知政事,官名,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宰相,简称“参政”。 C.枢密使,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宋时枢密使作为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实则以宰相主政,枢密主兵。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公开课优秀教案

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导入: 高考对古诗文能力的要求为理解B,其中包括要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也是得分率低的考点之一。就是指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并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重新表达。 复习回顾:以前我们讲过,文言文翻译要注意几个原则:信、达、雅,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2.“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3.“雅”,则要求译文规范、得体、生动、优美。(不作要求) 经过上一轮的复习,我们的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但是在最近的练习和考试当中还是发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大家出现的这些问题来做讨论。 (二)反例警示: 1、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2011四校联考) 学生作业:人身体的美丑,本来就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参考答案:四肢画得美丑,本来就与画像的奇妙与否没有关联。 (四体妍蚩:四肢画得美丑,关:关联于妙处:介宾短语后置。) 失分主要原因:没有关注特殊句式,忽视字词的落实 2、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2月月考) 学生答案:李泌已经拜见皇帝,陈列天下间的成败之事,皇帝很高兴,想授予他官职。 参考答案:李泌拜见肃宗后,陈述了天下大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皇帝很高兴,想要授予他官职。 (得分点:谒见:拜见陈:陈述所以:……..的原因) 失分主要原因:不熟悉固定结构的用法,没有准确翻译关键字词 3、而峤得还都,乃具奏敦之逆谋,请先为之备。(2011佛山质量检测) 学生答案:然而温峤知道后返回京都,于是启奏王敦的反叛之心,请皇上事先做好应对的准备。 参考答案:于是温峤得以回到京都,(他)就把王敦的阴谋全部(或详细)奏报朝廷,请求朝廷事先为此作好准备。 (“得”,得以,能够;“具”,齐备、全部、详细。每字1分,大意1分) 失分主要原因: 忽略关键词,没有做到字字落实,且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4、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学生答案: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后来都占有天下。 参考答案: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 得分点:判断句式,“其后”他们的后代,语意通顺 失分主要原因:忽略语境,没有联系上下文翻译。忽略特殊句式(判断句) 总结失分原因:1、忽略语境,不明大意2、字词、句式没有落实 ?3、表意不通,表达不畅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简答题综合练习一

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简答题综合练习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遂初堂记 归有光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扁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扁;以书来求余记之。 按.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夙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 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未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 ..,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兴公尝隐会稽 按:追究,查办 B.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 际:人们之间的关系 C.宫闱戚畹 .. 戚畹:外戚 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 孔道:大路,要道 解析:选A。“按”在此处意为“考察”。整句话的意思是“据考察,孙兴公曾隐居会稽”。

2020高考语文二轮冲刺-抢分点三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抢分点三文言文概括分析题——抓点带面,切片比对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1页 突破点一整体把握,局部切片

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 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整体读文,标注区间。 见“整体把握文本”部分,4个选项的对应区间在文本中已用横线画出并给予标注。 第2步:选项切片,细加比对。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选项特点 ①四个选项的先后顺序与原文内容的先后顺序大体一致。这种设置,有利于快速定位选项对应点。 ②一般用一到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品格事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略加分析。设误点多在分析部分。 破解分析综合题两大关键点 关键点一:定区间。概括分析题,要根据选项的设置特点,依照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筛选出与选项相对应的语段或语句,锁定比对区间。 关键点二:定角度。比对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内容一般包括比对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添加内容、增删关键词、因果关系等 。突破点二四种陷阱,准确规避 陷阱一:张冠李戴——————————————————————————————文言文阅读材料涉及的人物往往不是一个,有主角,也有配角。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产生不同的结果。阅读文章时,要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典例1]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选项表述: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原文信息:(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比对结果: 【对点训练】 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选项表述:张孝忠深明事理,礼仪周全。皇上将义章公主嫁给张孝忠的儿子,张孝忠于

实用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文言文翻译实用技巧 【考点分析】 高考考纲中要求能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察,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翻译的方法技巧,学会快速、有序、准确的翻译文言文句子。为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本课运用“探究释疑”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自学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拓展知识,夯实基础。 【教情与学情分析】 经过较长时间的复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技巧,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这些技巧操作性较弱,对于文言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不易操作,通过系统科学的指导,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总结出操作简单,步骤清晰的实用翻译技巧,供学生在考试中实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本中的例句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归纳掌握“一句话,三步走”的翻译实用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掌握的现代汉语一般规律解决文言语句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2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作品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教学重点】 复习翻译技巧,总结实用的翻译技巧,记住“一句话,三步走”。 【教学难点】 “一句话”的内涵、好处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步骤】 一、考点导入 翻译两个句子: 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译文: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 ②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二、直击命题趋势 句子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所选句子多含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 三、讲解翻译的基本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第三: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删、换、调、补、贯。 四、详解六字诀 留: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解题指导 利用好概括分析题: 一、有利于读懂文章 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特点有三: 1.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用现代汉语表述,且内容属于文章主要部分。 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 因此,根据选项设置的特点,可用概括分析题帮助我们破解一些难懂字词,疏通文意。 作用: 一、有利于读懂文章 二、有利于锁定比对区间 左栏已经提到四个选项是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故为解答概括分析题明确了比对的区间;又因选项设错往往是“分析”有瑕,故在比对时可重点关注分析印证的部分文字。 巧解概括分析题的七个比对角度 概括分析题的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多为“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地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主要有从7大方面: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内容和因果关系等。 一、比对人物——防张冠李戴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示例: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015·江苏高考)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项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标出错误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欧阳发有一儿子欧阳宪,欧阳发被埋葬后,文中有“而宪来求铭”可知,让张耒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不是苏轼。 示例:(2013·辽宁高考)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选项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标出错误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从张冠李戴角度设误,“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文中是说“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也就是说,任福不是因为韩丞相指挥失利而战死的。 二、比对时间——防时序错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