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学各章名词解释

会计学各章名词解释

会计学各章名词解释
会计学各章名词解释

第1章:

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基本前提:是指为适应环境限制而制定的一些会计环境假设。具体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

3、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资产计价和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方法或金额可选择,应当选择对本期资产及收益不利的方法或金额

4、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则:是指根据支出与对应的收益两者所处的会计期间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5、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商主体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按照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7、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的指标的单位和口径前后各期一致、相互可比

8、一致性原则:是指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9、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按照取得时所花费的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发生变动时,除有特殊规定,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10、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

11、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服务的特定的并且独立的经济实体。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12、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会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它是会计核算的前提之一。

第二章

1、账户:是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记录会计科目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

2、余额、期末余额:是指一个账户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借方金额的总和与贷方金额的总和的差额

3、资产权益等式反映某一时点企业的全部资产的分布状况及其相应的来源。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4、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第4章:

1、现金:指存于企业,用于日常零星开支的现钞。现金又称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性资产。

3、其他货币资金: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项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等。

4、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鼓励卖方在规定期限内尽早偿付账款,而在发票价格的基础上给予的折扣。

5、商业折扣是销货企业为鼓励客户多订购商品而从所购商品定价中给予的折扣。会计上对商业折扣前的价格是不予反映的,即发票价格就是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

6、为了确保现金的安全,企业除实行钱账分管制度外,出纳员还应在每日和每月终了时根据日记账的合计数,结出库存现金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有数核对,必须做到账款相符。主管会计应随机抽查盘点出纳的库存现金,加强监督。

7、序时账簿是以每项经济业务为记录单位,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

8、分类账簿是指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9、备查账簿是对主要账簿其补充说明作用的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是根据各单位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的。

10、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簿是指将属于同一个一级账户或二级账户的明细账户,合并在一张账页上进行登记,以集中提供同类一组的若干详细资料。即在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之下,再分别设置若干金额栏,分栏登记各明细账的发生额。

1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指采用借方、贷方和余额三栏金额式账页的明细分类账。它适用于仅需反映金额核算的经济内容,如反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应付账款等总分类账户详细情况的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通常采用活页式账簿。

12、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都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小栏,借以反映财产物资的实物数量和价值量。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明细账一般都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13、订本式账簿是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这种账簿一般适用于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14、活页式账簿是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并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装在活页账夹中。当账簿登记完毕之后(通常是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后),才将账页予以装订,加具封面,并给各账页连续编号。各种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账形式。

15、卡片式账簿是将账户所需格式印刷在硬卡上。严格说,卡片账也是一种活页账,只不过它不是装在活页账夹中,而是装在卡片箱内。在我国,单位一般只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卡片账形式。

16、货币资金是指企业拥有的处于货币形态的并随时可以使用的资金。它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5章:

1、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为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2、应收票据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是企业流动资产(债权或资产类账户)

3、备抵法:指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先在期末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列为坏账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销坏账准备的方法

4、直接冲销法:是在发生坏账的当期确认坏账损失,并注销客户的应收账款的方法。

5、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6、存货跌价准备是指纳税人在每年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在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时,如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第6章:

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处在生产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和物料。存货包括:商品存货、制造业存货、其他存货

2、原材料存货是指用于直接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它属于存货中的一种。计入“原材料”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3、商品存货是指准备销售给零售客户或供应给进出口贸易公司再销售的库存商品。

4、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的一种计算方法。

5、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的前提对发出存货计价的方法。优点:(1)无论是定期盘存制还是永续盘存制都比较容易应用。(2)所得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3)成本流与实际的物流比较一致。(4)系统性和客观性较好。(5)不易人为地操纵报表数据。(6)在物价下跌的情况下,先进先出计算的发出商品的金额较高,结存商品的金额较低。反映的利润表中的利润偏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的存货数据也会偏低,比较符合稳健性原则。缺点:(1)在存货收发业务频繁,单价又经常变动的情况下,存货的计价工作量较大。(2)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先进先出法计算的发出商品的金额较低,结存商品的金额较高。反映的利润表中的利润偏高,会相应增加企业的所得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的存货数也会偏高,不符合稳健性原则。

6、后进先出法是指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发出的存货按存货中最后进货的那批价格进行计价的计算方法。优点:1、系统性和客观性较好2、不易人为操纵报表数据3、符合配比原则4、物价上升时,符合稳健性原则缺点:1、存货计价工作量大2、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3、成本流与物流不一致4、物价下降时,不符合稳健性原则5、不适用于定期盘存制,永续盘存制比较容易适用

7、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以本期各批收货数量和期初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存货平均单价的方法。优点:1、计算结果客观2、均衡物价变动对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影响3、比较适用于定期盘存制缺点:1、平时不能得到发出和库存商品的单价,不便于随时进行存货的分析和决策2、计算得出的平均成本不能将当前的成本与当前的销售收入相匹配3、在物价稳定上升或下降时,计算结果的存货成本和发出商品成本处于FIFO和LIFO 之间。

8、个别计价法是以某批存货收入的实际单价作为某批存货发出的单价来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优点:可以一一对应地确认发出的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是所有方法中能最准确地反映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缺点:(1)在存货品种多、批次多、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个别计价法的工作量特别要准确地确认存货的批次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2)确定批次的任意性较大,因而人为操纵报表数据的可能性较大

9、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在历史成本和市价两者之间取较低者作为该存货的价值的计价方法。

第7章:

1、短期投资:指公司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

2、“应收股利”主要核算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的现金股利。借方登记应收股利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股利。

3、“应收利息”核算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的利息。借方登记应收该利息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利息的减少数。

4、长期投资:指公司不准备在短期内转让出去或作为调度资金的手段的投资

5、长期债券投资:核算企业购入的在1年内(不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他债权投资。

6、“应收股利”主要核算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的现金股利。借方登记应收股利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股利。

7、“应收利息”核算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的利息。借方登记应收该利息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利息的减少数。

8、长期投资是指公司不准备在短期内转让出去或作为调度资金的手段的投资。(或者回答:长期投资是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

9、“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主要核算企业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该科目属于资产备抵科目。贷方登记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额,借方登记冲销的投资跌价准备额,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已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期末只能在贷方或余额为零。

10、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企业投出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

11、“投资收益”主要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发生的损益。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借方登记投资产生的损失,贷方登记投资产生的收益。期末时将其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12、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如利息、使用费、股利、租金)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第8章:

1、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2、年数总和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按照逐年递减的当年年初尚可使用年数与各年可使用年数总和之比计算折旧的方法。

3、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成本平均分摊于预计使用年限的折旧方法。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者: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成本×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成本×(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评价:(1)最大优点是计算简便,容易理解,是采用最为规范的一种折旧方法(2)缺点:不符合配比原则;不像加速折旧法那样可减少固定资产提前退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4、“固定资产清理”是反映固定资产处置(出售、报废、毁损)的账户。借方登记清理中发生的费用及应交税金,贷方登记清理过程中取得的收入。

5、基于谨慎性原则,在期末提取,入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方法。属于一般折旧方法。计算公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全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全年工作量×[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优缺点:(1)该方法是年限平均法的一种改进,在各期使用固定资产的时间或产量不均衡时,采用此法更加符合配比原则。(2)属于一般折旧方法,不像加速折旧法那样可减少固定资产提前退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7、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和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优点:(1)有利于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2)可以尽快地收回固定资产的投资,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也可以减少旧技术一旦淘汰时发生的损失。(3)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可以推迟交纳所得税的时间,为企业带来一笔财务利润。缺点:(1)定性不准确。双倍余额递减法作法是在最初几年采用的是加速折旧法,后两年又是直线法。因此从理论上讲,双倍余额递减法到底归属于直线法还是快速折旧法还很值得商榷,然而新会计制度直接将此方法归属于快速折旧法,显然是不符合快速折旧法真实内涵的,并且其名称与具体运用本身就自相矛盾。(2)违背了一致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3 条一致性原则规定“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前几年采用快速折旧法,后两年改为直线法折旧,明显违背这一会计原则。8、工程物资是指用于固定资产建造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玻璃等。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入在建工程项目

第九章

1、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者为管理目的、没有实务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2、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3、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商誉。

4、商誉是企业合并的交易中,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份的部分。

5、无形资产摊销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其赢得收入的相应期间进行摊消的会计处理过程

第10章:

1、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的、承兑的商业汇票等票

2、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物资或接受劳务供应等应支付给供应者的款项。

3、负债是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的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4、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5、“应付工资”科目的核算:要求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不论是否在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本科目核算。

6、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含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7、应交税金是指企业按国家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营业税等。

8、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

9、应付股利科目核算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10、长期应付款科目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包括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下引进国外设备价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第11章:

1、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实物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用途:转增资本、弥补亏损。

3、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作为资本金的资金以及按照有关规定由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转为资本金的资金。

4、股本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股本反映的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5、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结存利润。

第12章:

1、支出:是企业各项资产的减少。支出分为:偿债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权益性支出。

2、收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成本:是指为了生产和取得某项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耗费。

4、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5、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和规格不符合合同的规定,经双方协商同意在价格上给予的某些折让。

6、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已经销售的产品,可能由于产品的品种、质量等不符合购销合同的规定而被客户退回。

7、期间费用:是本期发生的、不能或难以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或商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8、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已销售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的生产成本。

9、“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10、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11、偿债性支出是指用现金资产或非现金资产偿付各项债务的支出,它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但对所有者权益没有影响,因而不会记录为成本和费用。

12、资本性支出是指由某项资产的流出而引起的收益会超过当前的会计期间的支出,它会使另外一项资产增加而使资产总额保持不变。

第13章:

1、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实际支出但按照规定不能计入当期作为费用的的费用。为资产类科目。

2、划线更正法是先将错误的数字中部全部划一条红线予以注销,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划线的上端,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签字盖章的更正方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正确,金额有误的情况。

3、红字更正法是用红字登记入账,借以冲销红字部分所表示的原有的错误金额的更正方法。适用于: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科目有误,或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科目无误但记录的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且已过入账簿的情况。

4、补充登记法是按正确的金额减去原来所填金额之差作分录的金额,用蓝字编制一张与原凭证上应借应贷账户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过入有关账簿的更正方法。

5、损益满计观是指本期利润表应包括所有在本期确认的业务活动所引起的损益项目。

6、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会计个体在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主要报表。是根据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的。

7、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活动成果的报表。

第14章:

1、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2、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3、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5、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构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6、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第15章:

1、比较分析法:是将企业当期和过去的一个或多个会计期间的相同财务指标,或者同行业的相同指标列示在一张报表中进行财务分析的方法。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

3、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包括净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指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4、营业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企业销售(营业)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5、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反映了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6、资本积累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