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问答题3

中医学问答题3

1.中医学的病因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3.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寒邪致病的原因有哪些?
5.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6.何谓疠气?其致病特点如何?
7.六淫致病和七情致病有何不同?
8.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9.为什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10.为什么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11.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六、论述题
1.何谓“六气”与“六淫”?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
4.为什么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及“暑多挟湿”?
5.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6.试述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7.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不同?
8.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9.痰饮是如何形成的?有何致病特点?
10.怎样理解“气有余便是火”?
11.瘀血是如何形成的?其病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2.试述痰饮、瘀血、结石三种病理产物之间的关系。
13.何谓“五气化火”和“五志化火”?
14.结石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15.先天因素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16.何谓医过?其形成因素如何?有何致病特点?
--------------------------------------
1.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等。
2.中医探求原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二是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推求病因,这叫做辨证求因。
3.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4.不注意防寒保暖;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饮食过于寒凉
5.湿性黏滞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症状的粘滞性。指湿邪致病有粘滞不爽的症状。如湿滞大肠,大便粘滞不爽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指湿邪致病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6.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其致病特点是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重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7.①六淫自肌表口鼻而人,侵犯人体,属外来之邪,故称“外感六淫”;②七情是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病由内生。故称“内伤七情”。
8.①肺为娇脏,喜润恶燥;②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通于天气。③所以燥邪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最易伤肺。④燥邪犯肺后可出现干咳,少痰,甚则胸痛的症状。
9.①这是因为湿类于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侵犯人体,多表现为下部的症状。②如水湿内停可见下肢水肿、下肢溃疡、泄痢,妇女带下等下部症状。
10.①这因为风为阳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②风邪侵犯人体,常伤及人体上部及肌表,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汗出恶风等症状。
11.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特征。如行痹的关节痛游走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的皮疹,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
六、论述题
1.①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②六气对人体是无害的。③人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身调节对六气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于使人致病。④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⑤常因气候变化异常,或太过、不及,⑥或是机体的适应力下降,则风、寒、暑、湿、燥、火变成为致病之因,故六淫又称为“六邪”。⑦“六气”和“六淫”都是指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现象。⑧只要不使人得病,即使狂风暴雨,严寒酷暑,也应称之为“六气”。⑨反之,即使微风细雨,气候变化正常,但因有人适应能力低下而得病,这时,对患病机体来说也应称之为“六淫”。可见,“六气”与“六淫”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①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③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多寒、燥,东南多湿、热等;④相兼性: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等;⑤转化性:六淫侵犯人体发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临床证候可发生转化,如寒邪人里可以化热等。
3.“风为百病之长”即是说风邪是引发外感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其它外邪致病的先导。其可从以下方面理解:①风虽为春季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而风邪引发的外感病虽春季为多,但又不局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也可发生。②风邪犯人,多从肌腠皮毛而人,又因风邪具有开泄的特性,侵袭人体,最易使肌腠皮毛疏松,毛窍开张,为其它邪气的侵入提供了侵入门户,由之而引发风邪兼其它邪气的一类外感病。如风寒、风热、风湿等。③因风善动不居,善行而数变,故风邪犯人,病证范围广泛、病种繁多。可见风邪是六淫致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骨空论》也说“风者,百病之长也”。
4.①暑为阳邪,易升易散,可使腠理开泄,汗泄过多而津液损伤,故见有口干渴、喜饮,尿短少黄赤等症状。 ②汗大泄,气亦随汗外泄,往

往在津伤的同时,伴有气虚之症状,如气短乏力,甚则昏倒,不省人事,故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③暑季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致病,多挟湿邪侵犯人体。④临床中,除见有壮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胸闷呕恶、肢体困重、便溏苔腻等湿阻症状。
5.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以下四点:①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为水类,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湿邪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等。浊,即秽浊,指湿邪为病,可使分泌物、排泄物增多而秽浊不清。如湿病面垢多眵,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等。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水湿之邪重着粘滞,侵人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故常见到胸闷脘痞、胀满等症状。外感湿邪,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易见腹泻,水肿等症状。③湿性黏滞。黏滞,即粘腻阻滞之意,湿邪犯人,其黏滞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指分泌物或排泄物多表现为涩滞不爽,如大便里急后重,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长,易反复等;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于下部的症状,如下痢、带下、淋浊、下肢水肿等。
6.外寒指寒邪外袭,为六淫中之寒邪,指病因而言。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主要是指心、脾、肾的阳气衰微。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表现为,①区别:主要表现为病因与病理反应的不同。外寒是损伤人体阳气的致病因素,内寒则是因机体阳气虚损而表现出寒象的病理反应。②联系:外寒不解,损伤阳气,可导致内寒;而阳虚之体,抗邪无力,又易感外寒。
7.火热邪气与暑邪虽同属阳邪,皆具有耗气伤津的致病特点,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暑为夏季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而且暑纯属外邪,而无内暑;火热虽旺于夏季,但无明显的季节性,火热为病有内外之分,一般多以温热为外感病因,火则多指内生,内生常因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形成。②暑在致病时,往往兼挟湿邪为患,即暑多挟湿;火热致病常易生风动血和易致痈肿,又因火与心相应,致病时,常见有扰动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
8.①相同点:寒邪和湿邪同属阴邪,侵袭人体后.都具有损伤阳气的特点。②不同点为:A.寒邪致病直接损伤机体阳气。寒为阴盛表现,能使机体的温煦、气化、推动的作用减弱,表现出一系列

寒性症状,如恶寒、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湿邪伤阳,多因阻遏脏腑经络的气机升降,尤易困阻脾胃,损伤脾阳,脾运失职,水湿内停,出现胸脘痞闷、腹部胀满、大便溏泄等症。B.寒性凝滞收引而主痛。寒邪伤人,易使气血凝结阻滞于经脉,导致筋脉、经络、腠理、毛窍的收缩闭塞,阳气不得布散,而出现恶寒、无汗、肢体屈伸不利、脉紧等症。又寒凝气收,血脉拘急,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受寒常有头身肢体关节疼痛之症;湿性重着,湿邪犯人,常见头沉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沉、关节重着等。C.两邪在致病中,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在形态上不同。寒邪伤阳,使阳气的气化温煦功能减退,故分泌物和排泄物清彻寒冷,如鼻流清涕、呕吐清水、咳吐稀痰、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湿性粘滞秽浊,故分泌物和排泄物是秽浊不清或排泄不爽,如小便浑浊涩滞、大便粘滞不爽、带下黄白秽臭等。又湿性趋下,易袭人体下部,出现下肢水肿、带下、下利等症。
9.①痰饮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使肺、脾、肾、肝、三焦及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②其致病特点主要有: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10.“气有余便是火”,指出了火邪是由于气的过盛有余而产生的。这里的“气”,含义广泛,包括了多种致病因素,大致有以下三类:①指外感邪气作用于机体后,体内精气与外来邪气斗争而表现出一种亢奋的病理变化。鉴于体质及医护的不同情况,风寒暑湿燥火等邪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产生火的种种表现。②指情志的过度刺激,引起机体气机紊乱,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③阳气过盛化火。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脏腑组织有温煦、生化之作用。但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必产生火热之象。如心火亢盛、肝胆火旺,胃火炎炽等。且阳气亢奋,必耗阴液,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又引起虚热内生。总之,以上的病理之火均由“气”的有余而致。故称之谓“气有余便是火”。
11.瘀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气滞则血行不畅;阳虚血寒则血液凝滞不畅;热人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②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体内形成瘀血。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五点:①疼痛:以刺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夜间痛甚为特点。②肿块

:外伤局部青紫肿胀,淤积体内,久聚不散,可成癥积,即按之有形,肿块固定不移。③出血:血色多紫暗,伴有血块。④紫绀与失荣: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毛发不荣,唇舌青紫等全身症状。⑤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⑥舌质紫暗:舌质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
12.①三者虽然来源不一,但在形成过程中均与气滞有关,气滞则水停、血瘀,也可气化不利而致湿热蕴结,生成结石。②三者之间又可相互影响。痰饮内停,阻滞气机,可形成瘀血、结石,而瘀血、结石内阻亦可影响津液代谢而形成痰饮。至于瘀血与结石,均是日久而成,更可相互影响。
13.①五气化火是风、寒、暑、湿、燥侵入人体,在人体阳气亢盛的条件下郁而化火。②五志化火是喜、怒、思、悲、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内火”,实质上即是由于情志变化,影响脏腑气机,气机郁结,郁久则从阳化热化火。五气化火,五志化火的起因虽然不同,但都存在着从阳化热、郁而化火的相同之处。
14.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壅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为其基本的特征,其致病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四点:①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肝气,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的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失调易于生成结石。肝合胆,肾合膀胱,而胃、胆、膀胱等均为空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②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病程较长;结石大小不一,停留部位不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③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之邪,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可现局部胀闷酸痛,损伤脉络。④疼痛: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可阵发,也可持续,可绞痛,也可隐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或随结石移动而变化。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
15.先天因素,是指人出生前前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它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病因。其致病特点主要为两方面:①胎弱:又称胎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小儿五迟、五软、毛发不生、皮肤脆薄等。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各类遗传性疾病,多因父母之精本有异常,如先天畸形、胎元失养。②胎毒:胎儿期,某些传染病由亲代传给子代,或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食药物、不利于胎儿之物,或情志遭受重创等,导致遗毒胎儿,因而出生后渐见某些疾病。如疮疹、遗毒等。
16.医过是指因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

生他疾的一类病因。医过的形成因素主要是:医生的言行不当、处方草率、诊治失误等。医过的致病特点主要有:①易致情志异常波动,使病情更为复杂。②贻误治疗,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疾。
----------------------------------------------
1.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复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题
1.中医学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发病的类型有哪些?
3.怎样理解中医发病学中的正邪斗争?
4.体质因素与发病有什么关系?
5.为什么说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疾病复发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8.疾病复发的诱因有哪些?
---------------------------------------------
1.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决定着发病的倾向。②不同的体质,精气阴阳盛衰有别,对某种病邪有不同的易感性,对某些疾病有不同的易发性。③体质可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证候类型;若体质相同,虽感受不同病邪,亦可表现出相同的证候类型。
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①余邪尚未尽除;②正气已虚,尚未复常,③在诱发因素作用下,损正助邪,导致疾病复发。
3.复发的基本特点:其基本证候可类似初病,但又不仅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有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复发的次数越多,静止期的恢复就越不完全,预后越差,并常留下后遗症。
六、论述题
1.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方面: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主导因素。体现在:A.正虚感邪而发病;B.正虚生“邪”而发病;C.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②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即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邪气作用于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B.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即邪气与病情的轻重相关,疾病的病位,亦与邪气的种类、性质及其致病作用相关。③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体现在邪气损正和正气抗邪两个方面。④在某些条件下,邪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发病类型大致包括六种。①感邪即发:包括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遽变;毒物中毒。②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③徐发:即徐缓发病,系与卒发相对而言。④继发:系指在原发

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证。⑤合并与并病: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为合病;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称为并病。⑥复发: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
3.①邪正斗争,是指机体正气与邪气斗争。这种关系着疾病是否发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②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正气旺盛,能抗拒病邪侵犯而不病。如果正气不足或邪气过盛,则有利于病邪侵袭人体而发病,故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③在已病的情况下,正能胜邪,则疾病即趋向痊愈;正不敌邪,则疾病发展,甚至病情恶化而死亡。所以说,中医发病学中非常重视邪正之间的斗争问题。
4.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体质因素决定着发病的倾向。体质是正气盛衰的体现,一般体质强盛,抗病力强,不易发病,或病后易趋实证;体质弱,易感邪发病,发病后易趋虚证。②体质因素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首先,不同体质类型的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易感受性,对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发生性。其次,从临床实践来看,体质差异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胖人易患眩晕、中风;瘦人易患肺痨、咳嗽等。③体质因素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A.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因个体体质因素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B.病因不同,而体质因素相同时,也可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的证候类型。
5.中医发病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①当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故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②如果是正气虚弱或邪气较盛,人体的正气相对虚弱,则卫外不固,抗邪无力,邪气方能侵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则发生疾病,因此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③不但如此,正气的强弱,还与疾病的病位、病变的轻重有关。
6.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①外环境影响发病。体现在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疾病。②内环境影响发病。体现在体质因素影响发病,体质因素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及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精神因素影响发病,不良情志不仅能消弱人的正气,使之易于感受邪气而发病,且自身又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遗传因素影响发病,可以通过影响体质的类型,并能通过胎传而把亲代的疾病传给下一代。
7.疾病复发的主要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①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热病,因饮食不慎、用药不当或过早操劳,使正气受损

,余火复燃,引起复发。②休止与复发交替:此种类型在初次患病时即有宿根伏于体内,虽经治疗,症状和体征已消,但宿根未除,一旦正气不足或感新邪引动宿邪,而致旧病复发。③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即慢性疾病症状较轻的缓解期与症状较重的急性发作期的交替。
8.疾病复发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重感致复:疾病进入静止期,余邪势衰,正气亦虚,复感新邪必助邪伤正,使病变再度活跃。②食复: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疾病复发。③劳复: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疾病复发。④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⑤情志致复。此外,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等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
1.病机的概念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2.何谓正胜邪衰?其临床意义如何?
3.何谓邪盛正虚衰,其临床意义如何?
4.邪正盛衰出现的虚实变化有哪些?
5.邪正盛衰对病势的趋向及转归有何影响?
6.形成虚实错杂病机的原因有哪些?
7.如何理解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8.血的失常病机包括哪些内容?
9.血热炽盛病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0.气血关系失调可出现哪些病理变化?并简述其病理机制。
11.何谓津液代谢失常?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津液亏损不足病机的含义是什么?
13.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其表现形式有何不同?
14.津液输布障碍的病机含义是什么?
15.津液排泄障碍的病机含义是什么?
16.血瘀与瘀血有何不同?气虚血瘀的病理表现如何?
17.气虚与气陷有何不同?
18.如何理解“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19.病机表邪入里的含义是什么?
20.病机里病出表的含义是什么?
21.简述经脉传变的具体规律。
22.简述三焦传变的具体规律。
23.简述脏腑传变的具体规律。
24.寒热病性转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5.寒热转化对疾病预后有何意义?
26.何谓亡阳?其病理表现如何?
27.何谓气虚?其主要形成原因何在?
28.何谓湿浊困阻?其病理表现如何?
29.何谓气随津脱?其形成原因何在?
30.何谓气随血脱?何谓气血两虚?
31.内风与外风有何区别?
32.内寒的机理及其临床特点是什么?
33.内湿与外湿的关系如何?
34.简述内火的主要病理变化。
35.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6.心火亢盛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何?
37.精与气血的关系失调有哪些病机变化?
38.精的失常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六、论述题
1.试述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
2.中医病机学说的结构和层次如何?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何谓基本病机?有何重要意义?
4.何谓虚实病机?其各自病理表现如何?
5.试述阳偏胜病机的概念

、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试述阴偏衰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和病理表现。
7.阴阳格拒的形成原因和病理表现如何?
8.何谓气滞?其形成原因和病理表现如何?
9.何谓气机失调?主要包括哪几种病机变化?其各自的概念如何?
10.伤津与脱液的病机和病理表现如何?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11.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试具体论述之。
12.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虚实病机有何不同?
13‘试述形成“阳胜则阴病”与“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14.试述“上气不足”的机理与临床表现。
15.试述疾病后期正虚邪恋病理的形成、发展趋势和转归。
16.如何理解“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试举例说明之。
17.论述风气内动的主要类型及其之间的区别。
18.论述火热内生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19.论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
20.论述内外燥的区别和联系。
21.试述精失常的病理变化。
-----------------------------------------------
1.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其临床意义在于:病机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
2.正胜邪退,是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奋起积极抗御邪气,正气日趋强盛或战胜邪气,邪气日益衰减或被驱除,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的一种转归。这亦是许多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结局。
3.邪盛正虚,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病势迅速恶化的病理过程。由于正不敌邪,则病变可呈现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浅而深、由轻而重的转变和发展,可引起五脏虚亏,元气衰败,病势向恶化或危重发展,若抢救不及可最终导致死亡。
4.①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②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③虚实转化的病理变化。④虚实真假的病理变化。
5.病势的趋向及转归,取决于邪正盛衰。①正胜邪退,疾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②邪去正虚多为重病恢复期;③邪胜正衰,则疾病恶化或向危重发展,或死亡;④邪正相持则疾病处于迁延状态;⑤正虚邪恋则疾病缠绵难愈或留下后遗症。
6.①实性病变失治,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变。②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又兼内生宿食积聚,水湿停蓄,或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于内,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
7.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

,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形成阴或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阴阳亡失等几方面。
8.①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血的濡养功能减退,形成血虚;②血的循环运行失常,或血行迟缓,或血行加速,或血行逆乱,或血液妄行的血瘀、血热等病理变化。
9.①为实性、热性病机和症状;②血流加速,脉道扩张,脉络充血,可见面红目赤等症;③可灼伤脉络,引起出血;④可扰心神,出现心烦、躁狂等症(另,热必伤阴)。
10.①气滞血瘀: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而致血运障碍,继而出现血瘀;②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瘀;③气不摄血:气虚摄血功能减退,血逸脉外;④气随血脱:气随血液的突然大量流失而脱散,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⑤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并存,脏腑组织失养,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11.指全身或某一环节的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紊乱或障碍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在津液的亏损不足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两个方面。
12.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13.津液的输布障碍主要导致水湿内生、酿痰成饮;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导致水溢肌肤,发为水肿。
14.指津液不能正常的转输和布散,在体内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
15.主要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成汗液或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16.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属病机范畴。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属致病因素之一。瘀血是血瘀病变的病理产物。
气虚血瘀的表现:轻者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重者,因血不达某些部位,可现某部瘫软不用,甚至萎缩;年高气暴虚,肢体失血养,可致半身不遂。
17.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为其主要表现。气陷,是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病变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上气不足”和“中气下陷”为其主要表现。
18.指频繁而严重的呕吐、泄泻致使体内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

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危证,说明了气与津液的密切关系。
19.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则内传人里,影响脏腑功能的病理传变过程。
20.指病邪原来在脏腑经络等在里的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21.①阴经阳经传变:即病变由阳经传入阴经,或由阴经传出阳经;②表里经脉传变:即在表里相合经脉之间的病位转移;③手足经脉传变:即在具有相互交接关系的手经与足经之间的病位传移。
22.主要是上下相传,即病位由上而下传,或由下而上传。其具体的传变是“向上”还是“向下”传变,与感邪的性质密切相关。病变由上焦依次传入中焦、下焦的为顺传;若病邪由肺直接传人心包的为逆传。
23.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脏内外传变:外邪通过形体内传于相合的脏腑;②脏与脏传变:即五脏之间的传变。具体可有“不间脏”传变和“间脏”传变;③脏与腑之间的传变: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的病位传变,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④腑与腑传变:即六腑之间发生病位的传移变化。
24.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阴盛阳虚体质,易寒化、湿化;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而化热、化燥;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而化寒、化湿;误治伤阳,则从寒化;误治伤阴,则从热化;外感病的寒热转化较为迅速,内伤病的寒热转化较为缓慢。
25.临床上通过寒热之转化来观察人体阴阳的消长,预见某些病证的进退顺逆。一般说来,由寒化热,是阳长阴消,表示正气尚强,阴病出阳,于证为顺;由热转寒,为阴长阳消,正不胜邪,阳证转阴,于病为逆。
26.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理表现是由于机体所有属于阳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的衰竭最为突出,故临床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严重虚寒危象。
27.气虚,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气之化生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精气来源匮乏;脾胃虚弱,水谷精气不足;肺虚则吸人清气不足。二是消耗过多,如过于劳倦则耗气,或外感热病,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致气耗过多而虚亏。
28.湿浊困阻,指由于脾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因而津液不能转输布散,久则聚积而成湿浊,形成湿浊内困,阻遏气机之病理状态。其病理表现,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

泻便溏,面黄肤肿等症。
29.气随津脱,指因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其成因多由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
30.气随血脱指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散,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气血两虚,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31.外风从口鼻而入,多先侵袭肺系,正虚邪盛则内传里,多表现发热恶风、出汗、脉浮;内风自内而生,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表现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
32.内寒主要由于机体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功能减退。以寒、白、稀、润、静为其临床表现。
33.外湿和内湿相互影响,外湿发病,必伤及脾,脾失健运,则内湿生;而内湿由于脾虚,水湿不化,又易于感受外湿。
34.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35.共同特点有:热(发热,喜冷饮)、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36.主要表现为:火扰心神;血运异常;心火上炎或下移;热象显著。
37.精和气血的关系失调可见病理变化如下:①精气两虚;②精血不足;③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
38.精的失常主要包括两方面:即精虚和精瘀。精虚主要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使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而言。
六、论述题
1.中医病机学说是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一般多是把局部病理变化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通过脏腑组织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在论述疾病的传变时,它既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又注意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既注意到病理传变的一般规律,又注意到疾病突变的特殊情况等的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医病机学说的整体观和辩证观。
2.中医病机学说的结构和层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①基本病机:即疾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的失常,以及津液代谢失常等。②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③是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淫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④是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⑤是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

、发展、变化的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
3.基本病机,即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亦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临床各种疾病或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的病证,可存在着共同的病理发展过程;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存在有某些相同的一般规律。说明机体对于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作用,都是以邪正盛衰和脏腑经络等组织的阴阳气血及津液代谢的失调或障碍,或虚损等为基本规律发生反应的。因而进一步研究这些基本病理反应过程,对于把握疾病或病证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虚与实,是相对的病机概念,亦即不足和有余的病理矛盾之反映。
虚的病机,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表现。如身体瘦弱,神疲体倦,声低气微,或自汗、盗汗,或二便失禁,或疼痛隐隐而喜按,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
实的病机,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病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故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剧烈的证候表现。如体质壮实,精神亢奋,或壮热狂躁,或烦躁不宁,或疼痛剧烈而拒按,或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它如因痰、食、水、血等滞留体内而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亦皆属实性病证。
5.阳偏胜,即阳盛,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其特点是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
其形成多由感受温热阳邪;或感阴寒之邪,从阳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其病理表现,常为实性、热性病症,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
6.阴偏衰,即阴虚,指人体之阴气不足,精血津液亏耗,滋润、宁静、潜降、成形和制约阳热功能减退,阴不制阳,因而出现燥、热、升、动和化气太过等阳偏亢的病理状态。
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不足,以及阳相对亢盛的

虚热证。其形成原因,多由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等所致。
其病理表现为阴偏衰时主要表现为机体制约阳热的功能、滋润功能与宁静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干燥及虚性兴奋等症。如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咳血或消瘦等症,则为肺阴虚火旺之症;若见眩晕耳鸣,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等症,则又是肾阴虚阳亢之病理表现。阴气不足,可见于五脏六腑。如肺阴、脾阴、胃阴、心阴、肝阴和肾阴皆可发生亏虚的病变。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阴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阴的部分化生,故阳热亢盛、耗津而致阴气不足,而津液大伤又可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阴不制阳,发为虚热。
7.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使阴或阳中的某一方偏盛至极,或阴和阳中的一方极端虚弱,双方盛衰悬殊,盛者踞于内,将另—一方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表现。
如真寒假热,其本质是很重的虚寒病变,却出现假热之象。如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躇卧,脉微欲绝等虚寒病证中,突然出现面色泛红,言语较多.烦热,口渴,脉大而无根等“热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如真热假寒,其本质是很重的实热病变,却出现某些假寒之象。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却突然出现四肢不温而逆冷,脉象沉伏等寒象,即是阳盛于内,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8.气滞,即气机郁滞,指人体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其形成多由情志抑郁不舒,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或因外邪抑遏气机,或脏腑功能阻碍(如肝失疏泄、肺失宣降等)而引起气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致气滞等所致。
其病理表现则为气滞于某一局部多见闷、胀、痛,进一步可使血运受阻,则发为肿满作胀,甚则引发血瘀、水停,或形成瘀血、痰饮等;气机郁滞,则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形成脏腑气滞病变,其中尤以肺气壅滞、肝气郁滞和脾胃气滞为多见。
9.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主要包括气滞(气机郁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机变化。
气机郁滞:即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

障碍的病理状态。
气逆:即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病理状态。与肺、胃、肝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气陷:是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气闭:即气的出入障碍,主要指气郁太过,上壅心胸,闭塞清窍,以致突然昏厥,或浊邪闭塞气道,气之出入受碍,肺通气不畅,呼吸困难的病理状态。
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逸,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10.津的主要成分是水,故伤津主要是失水。多由吐泻、高热汗出等因所致。其病理表现可见口干欲饮,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而黄,以及皮肤干裂、鼻干、咽干等症。严重伤津,则可见目眶深陷、啼哭无泪、小便全无、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危证。
液的成分是水分和大量精微物质。故脱液不仅失水,又丢失许多精微物质。多由严重热病后期伤津耗液,慢性消耗性疾病损耗,以及大面积烧伤耗液等所致。其病理表现可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毛发枯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由于液不养筋,则可出现手足震颤,肌肉晌动等症。
伤津与脱液,有区别亦有联系和影响,一般来说,脱液既丢失水分,亦丢失精微物质,故脱液者或轻或重多存在伤津。而伤津则主要是丧失水分,其精微物质损失不多,故伤津者,一般不致于脱液,即使是严重的伤津,到气随津脱的地步,亦未必会出现脱液证候。
11.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主要可概括为邪正斗争及其盛衰、体质、地区方域或气候、生活状况等四个方面。
(1)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在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各种因素中,此起决定性作用,不仅能决定其传变与否,而且决定着传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正盛邪衰则传变缓慢或不发生传变;邪盛正衰,则传变迅速。
(2)体质:身体素质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参与决定发病及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3)地区方域和气候:地理环境和时令气候密切相关,并共同作用于人体及病邪双方,从而对疾病的传变发生影响。凡居处势高而干燥,或久晴少雨季节,病变多呈热重于湿,且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而居处卑湿或阴雨连绵季节,则病变多呈湿盛热微,且易伤气伤阳。
(4)生活状况:包括情志、饮食、劳逸、房事等,对疾病的传变亦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正气发生作用而影响疾病的进程。如情志内伤,可干扰气机;过劳则耗伤气血

;过逸则气机不利,气化衰弱;过饥则气血不足等,均可致正气虚损,正不胜邪而使病情加重。
12.在内伤杂病中,凡属痰湿、水饮、瘀血、虫积、食积,以及气化亢进、气机郁滞者,均属实的病机,而凡属正气不足者,则均属虚的病机,即明确认定有邪为实,不足为虚。外感病则不尽然,其主要是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以及正与邪抗争的反应程度来分析其虚实。凡属体质壮实,抗病力强,对邪气斗争呈亢奋性反应者,则属实;凡属正气不足,功能衰退,抗病力低下,对邪气无制而呈衰退性反应者,则不论其邪气之盛衰如何,均属正虚。
13.“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皆为阴阳偏胜病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阳胜则阴病”是因阳热亢盛过久,对阴气制约太过而致阴津耗损。临床上在出现热象的同时,还会出现伤津的表现,如口渴、小便少、大便干燥等症,但其病变矛盾主要方面仍是阳盛,久之导致津液大伤,阴精亏损,从而转化为实热兼阴亏病证或虚热病证。
“阴胜则阳病”则是阴寒内盛,久则必伤阳气。临床表现除阴盛实寒证外,常同时伴有机体生理功能减退,产热不足的阳虚征象,如面色觥白、溲清便溏等症。其病机仍是阴偏盛的实寒为主。,
14.“上气不足”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因而无力将水谷精微充分地上输布散于头目,头目失养所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见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症。
15.病发展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疾病后期常出现正气大虚,余邪不尽的情况。由于正气难以恢复,无力驱邪,邪气不退,病情缠绵,此即正虚邪恋。其发展趋势和转归有:①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积极有效的调养,使正气逐渐增强驱除余邪,使疾病好转痊愈-o②治疗护理调养不当,正气亏虚,无力驱邪,或因病邪粘滞缠绵,邪气长期留恋下去,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变,或留下后遗证。
16.“至虚有盛候”,即真虚假实,是指正气虚极反见假实的征象。这些类似邪气实的假象是由于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所致。如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食少便溏、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脉虚无力,但又有腹胀满、腹痛等症状。前者是疾病本质的反映,后者则类似于邪盛的表现,但与真正的邪气实又有区别,虽腹胀但时胀时消,虽腹痛但喜揉喜按,与真正的邪盛有本质区别。
“大实有羸状”,即真实假虚,是指邪气盛极,结聚于内,反见类似于虚证的假象。其假象的出现是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并非真正的气血不足。如某些阳明腑实证,既有高热、腹痛拒按、舌红苔厚

、脉沉有力等邪热亢盛之象,又有神倦、少言、肢冷等类似正虚的假象,虽有肢冷但胸腹灼热,与真正阳气不足有本质的区别。
17.内风与肝有关,包括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盛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临床上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为临床特征。
虽有虚实之分,但除热极生风属实外,余者如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皆属于虚。肝阳化风和阴虚风动的病理基础均为肝肾阴虚,但肝阳化风多见于内伤杂病之中,以水不涵木、阴虚阳亢上盛下虚为特征。阴虚风动,多见于温热病后期,真阴亏损,肝失所养,精血不足,邪少虚多,虚风内动,故临床上以手足蠕动或瘛疭,伴有神倦、心中詹詹大动,齿黑,舌绛少苔、脉虚等为特征。血虚生风,因血不养筋,故以麻木、肉瞤、筋挛为特征,不若肝阳化风之抽搐,震颤和阴虚风动之手足动或瘛疭。
18.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者,多源于阳气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等症,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饮)、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19.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挛急,肢节痹痛等,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澄澈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此外,不同脏腑的阳虚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心阳虚则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则便溏泄泻;肾阳虚则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20.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疾病,故称秋燥,外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燥而偏寒者为凉燥,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外燥偏重于犯肺。内燥多由高热、大汗、剧烈吐泻,

或失血过多,或年高体弱,阴血亏损所致,临床上表现出一派津伤阴亏之候,如皮肤干燥,口干咽燥,毛发不荣,肌肉瘦削,尿少、便干等,内燥遍及全身,以肺、胃、肠多见,伤及血脉,则与肝肾有关。
21.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瘀两个方面。
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以及脏腑精亏不足,日久累及肾等,均能导致肾精不足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精神萎顿、未老先衰、男子精少不育等。若因脾失健运、饮食不当等,致水谷之精乏源或生成不足,可形成水谷之精缺乏的病理变化,而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肌肉瘦削等。肾是藏精的主要脏器,精虚以肾精亏虚为主,脾是化生水谷之精的主要脏器,故精虚之源又在脾。
精瘀,是指男子精滞精道,排泄障碍。若房劳过度、忍精不泄、少年水淫或邪阻精道、或肾气虚、肝失疏泄等均可导致精泄不畅而瘀。其临床表现是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可伴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腰痛、头晕等症状。
---------------------------------
1.预防与治则的关系如何?
2.防止外邪侵害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要做好养性调神有哪几个方面?
4.治则与治法有何区别与联系?
5.正治法与反治法有何异同?
6.为什么要抬病求本?
7.试列出扶正与祛邪治则指导下确定的常见治法有哪些?
8.单独使用扶正或祛邪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9.调整奇恒之腑阴阳气血失调的原则是什么?
10.举例说明三因制宜是如何指导临床治疗的?
六、论述题
1.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试举例说明病证急重时,治疗中标本如何取舍?
3.试举例说明病证缓和时,治疗中标本如何取舍?
4.列举临床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运用先治其标的原则?为什么?
5.扶正祛邪临床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6.调整阴阳的治则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病证?
7.为什么临床上强调三因制宜?
8.为什么说实则泻腑、虚则补脏?试举例说明。
-----------------------------------
1.二者都包含着防治疾病、增进人类健康臻于长寿的理论与方法。预防包含着对疾病的有效预防活动;治则治法的确立和方药及其它治疗手段的实施,促进了疾病治愈和机体康复,有利于预防目标的实现。
2.其一避其邪气,其二是药物预防等两个方面。
3.一要注意避免来自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二要提高自身心理调摄能力。
4.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针对具体证候所制订的具体治疗方法。治法较具体,灵活多样。但治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治则与治法同样

体现了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
5.相同点:两者都是针对其疾病的真象本质而治的法则。故原则上均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不同点:正治是逆其疾病征象而治;反治是从其疾病假象而治,故在方法上有逆从之分。
6.因为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其象(症状、体征等)表现得极为复杂,求本就是通过复杂的表现来探求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本质治疗就解决了疾病的主要矛盾,其它矛盾亦会随之而解。
7.扶正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有:益气、滋阴、养血、温阳以及脏腑补法等。祛邪治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有:发汗、涌吐、攻下、清热、利湿、逐水、消导、祛痰、活血化瘀等。
8.应注意掌握补泻之缓峻,药量之轻重,以适合病情为度。因病重药轻,则不能胜病;药过病所,则可酿成“药害”致病。
9.奇恒之腑的病变,多从五脏论治。骨与髓之病多从肾论治;脑之病常从肾、脾或心论治;女子胞之病,多从肾、肝、脾和心论治;脉之病从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论治;胆之病证根据其病机特点,采用不同方法调整; 如胆腑湿热宜清热利湿通腑;胆气郁滞宜疏肝利胆;胆郁痰扰则宜清热化痰解郁等。
10.“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便是因时制宜的体现;江南及两广一带,温暖潮湿,外感常用桑、菊、薄荷之类,西北地区,天寒地燥,外感常用麻黄、桂枝之类,这是因地制宜的体现;老弱幼,其用药量有异,妇女经带胎产尤应考虑,这是因人制宜的体现。
六、论述题
1.①顺应自然: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用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②养性调神:要避免不良刺激和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③护肾保精,房事有节:性生活必须有节制;④体魄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适量;⑤调摄饮食:应根据体质不同辨饮食之宜忌,以及药膳保健;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⑦防止病邪侵害:除避“虚邪贼风”和“毒气”之外,还应包括实施药物的预防。
2.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急治其标。标急的情况多出现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重甚或危重症状,或卒病病情非常严重时。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可先缓急止痛,痛止再图其本。又如肝病已发展成臌胀,肝病为本,腹水为标,腹水证急,在病人诸多症状中,腹水的消退是病情能否好转的关键,故宜先化瘀利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后,再治其肝病。
3.病证缓和时,则先治其本。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的情况下,必须着眼于疾病本质的治疗。如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肺肾阴虚是本,咳嗽是标,应先滋养肺肾以治本,本病

得愈,咳嗽自消。
4.在疾病发展阶段中出现若干危重症状,如高热、剧烈呕吐、剧痛、大出血、尿闭、抽搐、喘促、昏迷、虚脱等,应先治其标。因为这些症状虽属标,但若不及时治疗或解救,就会使疾病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均应先治、急治。另外,在先病为本而后病为标的关系中,有时虽标病不危及,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时,也当先治其标病。如心脏病患者,又患感冒,在治疗心脏病时,当先治疗感冒。
5.①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②应根据邪正盛衰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决定其运用方式先后与主次。③应注意扶正不留(助)邪,祛邪勿伤正。
6.调整阴阳治则有: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和损益兼用等。①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适用于阴或阳一方偏盛有余,相对一方未虚的病证。②补其不足,适用于阴或阳偏衰不足的病证。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逆。另外,还有阴阳格拒的治疗亦属此例。
7.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由于天时气候因素,地域环境因素,患病个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归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应全面地看问题,把这些因素同疾病的病理变化结合起来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从而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等,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疾病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才能提高诊疗水平。因而,临床上强调三因制宜这一基本治则。
8.由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不同。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以藏为贵。邪客于五脏,祛邪泻实,须经腑而去,邪方有去路。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如六腑病属虚证,则又不宜通泻,当着眼于补脏。另外,脏腑病情属性各有特点:外邪多病有余,故阳、热、实证常系于六腑;内伤多伤及脏而不足,故阴、寒、虚证多关乎五脏。例如:中焦脾胃阳热实证,常宜清胃泻胃;中焦脾胃虚寒,温补脾阳,则胃阳亦复;膀胱虚寒证,温补肾阳则虚寒自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