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例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人均绿地70多m2,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宽阔的道路上桉树成林,浓荫蔽日,草坪像巨大的地毯,看不到黄土,创造出清新的空气,人们听不到车辆的噪音,汽车飞驶,尘土不扬。又如空气清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环城路两侧种植了120万株树木,建成一条长150km,总面积8万hm2的绿化带,为城市创造了一座氧气工厂,保持了空气的新鲜。

在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建的高层建筑只占地35%,其余土地用于绿化在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15m以上宽度的空地

种树、栽花、种草。无论在街道两旁、道路分车带、交叉路口、行人过街桥或路灯支柱都是树木相间,缀满藤蔓,虽在闹市也可听到蝉鸣鸟叫之声,居民生活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

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XX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又据XX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刘振宇、李铁成同志对街道绿化减尘和减噪音的初步研究,对穿过XX市的交通干道三里河路等18条道路的观测,经过大量的数据显示,提出了城市中心区道路绿化带理想的宽度至少是30ml,对减尘、减噪音、减弱风速都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结论: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二、道路景观的构成

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类:

1、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坐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2、审美性的: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3、视觉传达性的: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同时,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代表着一种理念与精神,无声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如革命家蔡元培所说:“建筑者,集众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质之粗精,形成之曲直,皆有影响于吾人之感情。”因此,建筑是街区的门面,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物质和文化,建筑的优劣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道路两侧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立面风格、尺度、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方面。

三、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在环岛上,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三)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四)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四、道路绿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现状(绿化的布局、树

种及长势)、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二)仔细分析,合理规划。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1、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5~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2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2~4米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为4米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3、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4、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

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五、道路景观的营造

1. 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又如,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道路绿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所以说,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2. 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3.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

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例如,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2.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寒;3.寿命长;4.深根性;5.病虫害少;6.耐修剪;7.落果少,或没有飞絮;8.发芽早、落叶晚。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

六、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

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曙光路街道改造方案说明

长沙市曙光中路(桂花路-劳动路段)街景整治 说明书 XXXX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街景整治目标 五、街景现状分析 六、街景整治设计 七、结构设计说明 八、工程量统计及投资估算 一、项目背景及概况 随着近年来长沙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空间格局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产生结构性调整,老城区的环境品质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生活需求。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营造整洁、卫生、舒适、清新的街道空间,对城市道路街景整治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保证街道景观整体协调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曙光中路商业、居住、休闲的宁静、高雅,强调标志性建筑的街景特色。使之成为长沙市内一条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市民休闲娱乐、环境优美的城市街道空间。 本次整治规划范围南起劳动路,北至桂花路,全长约0.8公里。整治规划设计内容:道路两厢沿街建筑及街道空间,包括建筑外墙、店面、户外广告、招牌、栏杆、绿化、铺地、公交站台等沿街开放空间内各元素的美化、更新设计,重塑优雅、美观、舒适的街道空间。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1:1000曙光路两厢地形图及道路红线。 2、《长沙市M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2、《长沙市城市户外广告改造技术规定》 3、《长沙市城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定》

4、《全市城区特色景观街道建设标准》 三、设计原则 1、整洁、美观、大方的原则:治理街道前面所有脏、乱、差的空间,拆除道路两厢违章、违法建设的构筑物及房顶、屋外不雅观的附属设施,规范沿街广告、招牌位置、大小、形式、塑造整洁、美观、协调的视觉环境。 2、突出道路的区段特色:强化曙光中路的商贸、休闲氛围,增强街道场所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多样性,实面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3、整体规划,便于实施操作的原则:根据道路不同的地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提升其独有的、本质的地域文脉特色,重视城市景观的延续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按分段分类的规则设计思路对曙光中路进行统一规划,在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对每栋建筑立面及周边室外街道公共空间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分类整治措施,便于实施管理。 4、远近结合,经济可行的原则:在基本保持用地性质和建筑物不大拆大建大变的前提下,结合远近期规划建设的需要,针对不同地段和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尽可能保证以较低的整治成本在短期内实现整治目标。 四、现状分析 劳动路到红花坡路段建筑多为较新建筑,质量好。有少量开敞的绿地。 红花坡路到桂花路段两侧建筑已建多年,质量一般,招牌设置较为凌乱。无开敞绿地。 曙光中路道路工程已于近期完成,道路建设标准高,交通设施及其他道路附属设施较完善,人行道均为广场砖铺地,但人行道与门面前地面铺装杂乱影响街道景观。 本路段内室外广告牌较少,主要是店门招牌,而店门招牌杂乱无序,多集中于 一、二层商业门面,这些招牌没有规范化引导,形状大小不一,与建筑本身比例及风格不协调。五、街景整治目标 1、清洁、美化建筑、构筑物外墙,统一、规范店门、招牌、户外广告。 2、修整人行道铺装,补充,完善街头绿地、美化围墙、栏杆等。 3、清整空坪隙地,增加环境小品,提高城市品位。 六、街景整治设计 (一)景观特色定位: ●南部形象展示区:劳动路到红花坡路段,营造丰富,多彩的街道空间。 ●社区商业区:营造宁静、朴实住区环境,建筑色彩以灰、白两色为主。形成商业服务建筑与沿街住宅相混合,商业气氛和生活气息交融的特色。 ●重点景观展示区:以移民大厦为标志性建筑展示曙光路的商业,文化形象。 ●休闲娱乐区:结合原有绿地,配套布置部分休闲设施,使之汇集一定人气,体现绿色景观及休闲活动的氛围。 (二)景观整治分级 根据沿街建筑现状条件及整治目标要求,确定各区段或每栋建筑不同的整治强度与措施分三种等级: 1.保留:建筑立面形式、色彩完全保持原貌,仅对建筑立面进行清洗,对临街开放空间内小品设施、铺地、绿化进行完善。 2.一般整治:建筑立面形式不变,外墙材料与色彩予以改变,临街开放空间作硬化、绿化处理。对现在的围墙均进行整改,同时规范广告形式、大小、位置。 3.重点整治:改变建筑外墙材料与色彩,建筑立面局部作调整或修缮,规范招牌形式、位置、大小,规范户外广告。 (三)整治措施 1.立面清洗 2.建筑外墙涂料粉刷 3.取消或规范二楼以上广告牌,规范店面招牌形式、大小、位置。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与植物造景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有较大比例,道路绿化是环绕在城市中的一条带状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发挥巨大作用,道路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状况。道路绿化要充分利用道路沿线原有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布局,在满足交通需要的前提下,突出自然与人文结合、景观与生态结合,形成城市独有的绿化景观文化。 1满足功能性要求 1.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道路上穿行的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它们是道路上废气、噪声、尘土的主要流动源,使行人和道路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而道路上茂密高大的行道树、配置合理的绿带、建筑前庭绿地及街头绿地、广场等,对于调节道路附近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抗震防灾、杀菌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据北京有关部门测定:车行道上空1.5米处气温为34.6。C时行道树荫下为32.7。C;乔木、灌木、绿篱、草坪结合而配置紧凑的5米宽绿带,可减低噪声3-5Db(A)。可见,道路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1.2组织交通 城市道路常设置不同形式的绿化,一般用中央绿化隔离带将上、下行车辆分隔,用两条绿化带将快、慢车辆分隔,在人行道与慢车道之间

又有行道树绿带或人行道绿带将人车分流,另外,在交通岛、立体交叉桥等处也有一定量的绿化。在路口和转弯地段,特别是立体交叉的出入口,还常用树木作诱导视线的标志。这些不同形式的绿化都在创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提高交通效率和行人的安全、缓解司机视疲劳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1.3美化市容 植物,这种软的自然物质,正如其生态作用不可代替一样,对道路所产生的景观效果也是任何其他材料都不可替代的。“道路绿化”从景观学的角度来讲,就属于“植物造景”,即应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和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美丽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风貌。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道路绿化带属于人类塑造的一种特殊的“绿廊”,直观上看,这个廊道的树冠阻挡了阳光直晒和风沙吹袭,造成了微观环境的改变,实质上它承担着对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流的运输通道的积极保护作用。绿化改造形成的植物绿廊,既能很好地改善道路周边环境,也有利于行车交通安。例如:立交桥匝道外侧的成行绿树对行车来说,就是良好的诱导标志,这在景观生态学中可视作是绿廊特有的分割、屏障过滤和连通性能的反映。 现代化城市要求形成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创造四季季相变化的城市景观。美好的市容风貌,是映入来到该市所有人眼帘的第一印象,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 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 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 “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 代特色。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 1. 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做到四季有景 3. 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四、小游园功能 分区: 校园小游 园是供人们休 息、交流、游憩、 夏日纳凉及进 行一些小型文 化娱乐活动的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河北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 任课教师: 班级: 时间: ! 教案首页

第一章

一、新课导入 、 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空间。街头绿地设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设计容易形成简洁、自然、开放的景观。本文分析了城市街头绿地中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论述街头绿地设计的重要性。 二、授课内容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概念 街头绿地指道路红线以外,沿城市道路布置,面积不大的开放性公共绿地。转盘、花园、广场以及街头小游园都属于街头绿地的范畴,其主要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场所其大小不一,变化多样,因地制宜是它们的主要特色。便利性、开放性、分布广泛性是其基本特征。 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大城市中,城市道路是构成优美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与脉搏,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窗口。时代车轮将人类带入一个汽车时代、一个崇尚速度与效率的信息社会时,城市道路在城市规划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因此,调和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景观的关系,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的肆意排放,白色垃圾无处不在,引起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各种疾病产生蔓延,改善城市环境刻不容缓,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其中很重要一点。 1.道路绿化的历史与发展 在我国,最早的道路植物造景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周期,有沿道路种植行道树的做法了。《周礼》中有“列树”之称,是指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街道两侧列植树木供来往的过客遮阳休息。到了秦朝,开始大规模的出现行道树种植,《汉书》中就记载着“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以后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逐渐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道路植物造景形式,而且植物的种类也开始出现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倾向在中国的道路环境景观建设中,虽然不断发展前进,也考虑了美学上的因素,但在整体上并未有机的与多方位因素相结合,而只是单纯的行道树种植绿化。 到了现代,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道路环境景观建设才得以全面发展。同时,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也大大风富了道路环境景观建设的形势与手段,多元化的景观因素不断充实着道路景观的建设。城市道路绿化在强调自身的艺术观赏性的同时,也在不断考虑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治愈。 2. 道路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应考虑 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 多样性:物种景观建筑文化系统的多样化和异质性 进化性:随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及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进化适应能力及自组织、自调节能力 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 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能的流通、滞竭、再生及与人交流程度 标识性: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特性的显示度 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的对立统一 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 3. 道路景观规划的原则 3.1 功能原则 道路绿地是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降温、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1.总述 学校新址位于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说明样本

设计阐明书 —洛阳市新区“窗格”主题街头绿地设计 一、项目背景 本次设计规划地区位于洛阳新区,洛阳作为一种九朝古都,自身具备有丰厚文化底蕴。在古都洛阳当代化不断加快大背景下,着力打造一种集休闲、娱乐、观赏、静心、交流并能体现洛阳地区文化特色功能场合。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绿地位于洛阳市新区通济街街旁,西面为都市宾馆,有都市河道分隔开来,东面为怡和花园居住区,北面为政府用地,也是有都市主干道分隔。两条都市主干道在该地南北东三侧,交通极为便利。 三、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该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地势平坦。场地内有一棵榉树,两棵三角枫。西侧滨临都市河道,因而在设计上应特别注意对都市河流充分运用,以体现滨水型空间设计,种植设计也应尽量运用原有树木;该场地东侧和东南侧分别有一居住区,且南北东三侧紧邻都市道路。因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服务人群,以及人流来向。纵观古今中外街头绿地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只有在有限生活空间运用自然、师法自然,谋求人与小品、山水、植物之间和谐共处,才干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和谐。 四、设计目的

该绿地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观景,休闲娱乐,休养生息功能以及洛阳文化特色,运用植物在环境与观赏上重要功能,创造由植物、水体与硬质铺装构成空间,将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一系列亲切、自然、赏心悦目自然生态景观。 五、设计理念与演化 在本次设计中,以“窗格”为主题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古就是一种信封家宅平安国家,窗格也就成为人们心中象征幸福光明、趋吉避凶建筑装饰。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一道帷幕,是连接上天与人间一种通道。而作为九朝古都洛阳更是与窗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以窗格为主题,能唤起人们对洛阳古时文化追忆,体现古都洛阳人文情怀,同步也作为一种幸福安康象征。另一方面,通过体味窗格演变过程,使人们意识到洛阳不断加快当代化步伐,勉励人们以积极姿态拥抱将来同步不忘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此外,在景观营造中,一方面尽量地引入生态观念,因地制宜,增长绿色空间,使用洛阳特色花卉牡丹,体现都市文化特色,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生理及心理需求。强调地植物中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自然、有机搭配,满足生物多样性规定。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市民生活需求,以人为本,为市民休闲活动以及不同需求提供了充分户外空间,使此绿地真正成为可憩、可游、可娱、可观都市绿地游园。 该设计方案借窗格象征幸福光明,和平安康之意,以植物造景、景观解决等手法来体现都市人文情怀以及人们良好愿望。为了营造出一种布满活力、人文情调街头绿地景观氛围。针对这个立意,做了一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浅析 摘要: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街头游园绿 地的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 休闲场所。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零碎空间,最小的仅几个平方米,随着城 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街头小游园、小景点、小绿地及小水面,越来越多的出 现在各国城市建设中。 关键词:街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风俗、社会需求的变化等 也随之改变,影响到了街头游园绿地景观形式和风格。人们对街头游园绿地的使 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以绿化为主的街头游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已经远不能满 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研究过程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景 观设计方法,要求它能摆脱景观设计的平面化、缺乏人性化等这些缺点,它提倡 切实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营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各个城市的不 同人文及历史特色,实现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以人为本,探求人与环境和环 境与社会增长的最佳结合的方式,创造出具有明显特色的景观空间。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1.1对于街头游园空间的主要意义 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由于土地的价值在不断的攀升,所以用地矛 盾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在城市的规划当中一般绿化用地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占为 其他功能使用,这也就影响到了绿化问题。在城市当中如果把绿地街头游园的建 设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充分的规划到建设当中,增加绿化用地的使用量,从而可 以更好的提高空间设计概率。 1.2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1.2.1忽视休憩功能,配套设施不完善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 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 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 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 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 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2.2植物配置单调,绿化量力度不够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 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单调。在设计中一般要强调四季皆景 的景观效果,创造出高低错落、乔灌搭配合理、层次性强的景观效果,营造春季 的繁花似锦、秋季如画的姹紫嫣红的植物景观,通过规模化运用给人带来视觉上 的冲击力。 1.2.3不够重视地方文化,区域文化特色缺失 每个区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文化。一定的区域文化已成为城市独特的标志, 设计师应该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并将其恰 当的融人到街头绿地的规划设计中。现代城市开放绿地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总希望 营造出多样的景观效果,比如说欧式的风水球景观、罗马柱、大喷泉等等,只强 调景观的气派和高雅,却不去考虑景观的适宜性,完全忽略了观者的感受,不能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 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本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解决和完善了人们观赏、娱乐、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布局: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用的是周边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成主要围绕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通,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发展方向为重心 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发展 服务共存的原则。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施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服务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 3.交通组织: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说明培训讲学

设计说明书 —洛阳市新区“窗格”主题街头绿地设计 一、项目背景 此次设计规划地区位于洛阳新区,洛阳作为一个九朝古都,本身具备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古都洛阳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着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静心、交流并能体现洛阳地域文化特色的功能场所。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绿地位于洛阳市新区通济街街旁,西面为城市宾馆,有城市河道分隔开来,东面为怡和花园居住区,北面为政府用地,也是有城市主干道分隔。两条城市主干道在该地南北东三侧,交通极为便利。 三、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该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地势平坦。场地内有一棵榉树,两棵三角枫。西侧滨临城市河道,因此在设计上应特别注意对城市河流的充分利用,以体现滨水型的空间设计,种植设计也应尽可能利用原有树木;该场地的东侧和东南侧分别有一居住区,且南北东三侧紧邻城市道路。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服务人群,以及人流的来向。纵观古今中外的街头绿地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四、设计目标 该绿地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观景,休闲娱乐,休养生息的功能以及洛阳文化特色,利用植物在环境与观赏上的主要功能,创造由植物、水体与硬质铺装构成的空间,将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一系列亲切、自然、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景观。 五、设计理念与演化 在本次设计中,以“窗格”为主题立意。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信封家宅平安的国家,窗格也就成为人们心中象征幸福光明、趋吉避凶的建筑装饰。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是连接上天与人间的一个通道。而作为九朝古都的洛阳更是与窗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窗格为主题,能唤起人们对洛阳古时文化的追忆,体现古都洛阳的人文情怀,同时也作为一个幸福安康的象征。其次,通过体味窗格的演变过程,使人们意识到洛阳不断加快的现代化步伐,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未来的同时不忘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外,在景观营造中,一方面尽可能地引入生态观念,因地制宜,增加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关键字:城市景观植物功能道路 摘要: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道路绿化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道路景观和营造等几方面来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要害字:道路绿地;分车带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非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

条绿化带宽广、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熟悉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非凡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