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吉林财经大学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文献综述 (4)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4)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5)

二、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 (7)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7)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8)

四、建立因子模型 (9)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9)

1.指标选取原则 (9)

2.建立指标体系 (10)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2)

1、模型检验 (12)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13)

4、得出因子模型 (15)

5、聚类分析 (16)

四、结论及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which based on economic levels,living standards,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geographic exten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model,first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引言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再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是,到2050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中国的城镇化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转移,固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抑制了总需求的扩张,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目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推进城镇化,需要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将拉动投资需求,扩大就业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和工业化过程相伴并互动的结果。从客观意义上讲,由于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之间的差别使得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取得先行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促进了大中城市的产生。

“增长极”这一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来的,它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的时期,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

1957年,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又称“循环累积论”。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性,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到要素收益差异而发生的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此时,如果某些地区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利润等产生差距,这种差距的产生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孙中和(200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发生了本质变化,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农村工业化推动。比如,乡镇企业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向乡镇工业小区区域内的转移。二是比较利益驱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过程是在农业内部推力和非农产业的外部拉力双重作用下完成的。三是农业剩余贡献。农业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工业生产原料、市场、生产要素、外汇方面的支持。四是制度变迁促进。制度安排与创新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业的开发等方面。

王信东、赵安顺(2000)认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农村投资环境的改善(人、财、物及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或交易机制的低成本等),引致预期资本利润率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增加,使其适应社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增加,示范作用与规模经济效应推动公众预期进一步上升,投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迁入增加,居民与企业的收入水平、政府的财政收支能力增长,农村用于工业、商贸、居民住宅、公用设施等的支出增加,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由此形成。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蒋占峰(2005)认为,推进城镇化,必须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扩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对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两田制、农场制、“四荒”使用权拍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农地产权创新制度与模式之所以有

利于城镇化,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是将土地的保障功能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将土地的保障功能剥离出来并在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就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可行的制度安排。肖万春(2003)认为,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除合理调整和利用现有城镇土地外,还需要向外扩展,妥善解决征地占地中的矛盾是城镇建设和规划中的棘手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最终达到既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进城“门槛”,促进乡镇企业和人口集中,又能充分保护集体和农民土地权益的目的。

何训坤(2002)认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农村聚集的过程。一方面要将分散的乡村企业逐步地向农村城镇集中,实现乡村工业化向城镇工业化的跨越;另一方面要围绕建立农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组织和引导小企业向核心企业集中、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以充分发挥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综上所述,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城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成绩,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一是深层次理论提练不够。除一些专题性或知识性、包容性论著以外,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研究城镇化理论的具有高水平的专著。二是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不够。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更少见专门实证分析的论著。三是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份量不够。据查1993~200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也不过10~20篇,且论述简单。四是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严重短缺。据查,近10年来,有关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研究的学术论文仅2~3篇,除有一两本相关性著作外,尚未见到一本专门的论著。五是城镇化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近年来,学术界从经济、制度(政治)层面上研究城市(镇)化的论著比较多,但从文化角度或者说视野方面关注城市化(即城镇化)的相对较少,几乎可以说没有。六是专门研究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论文较少,研究城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论著更是没有。另外,有关城镇化资料性的工具书,如大事记、论文目录索引、数据库等也近乎空白,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编辑、整理出版工作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时期(1952-1965年)。在这种发展战略下,许多国有企业、工业城市得到发展,尤其是在内陆地区。在此期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城市化稳定发展。资料显示,城市人口由1952年的7163万增长到1965年的13045万,增长率为82.1%。同期总人口的增长相对慢得多,增长率为26.2%。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12.5%,一直增长至1965年的18.0%。

2.止步不前阶段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7年)。此间城市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除严格的户籍制度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要求数百万的青年上山下乡,以便接受“再教育”。1966-1977年,因为政策的要求、日益严重的住房问题以及就业机会短缺,170万城市人在农村扎根。资料显示,1965-1975年间总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城市人口增长率。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变甚至降低,1965年为18.0%,1970年为17.4%,1975年为17.3%,1978年为17.9%。

3.迅猛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这个时期城市化迅猛发展。1978年起,中国不仅实行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鼓励城市化,许多县镇升级为市,城市数量猛增,由1978年的191座增长为1999年的667座,同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7.9%增至30.9%,21年间中国的城市化增长了13个百分点。毫无疑问,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1.“二城”建设步伐加快

“二城”就是城镇化、城市发展。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22亿人,城镇化水平46.59%,比1979年的18.96%提高了27.63个百分点。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可达到70%左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目前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约有2万个。

2.“二个区域”的作用发挥

“二个区域”系指区域中心城市、城镇密集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区、都市密集区加速成长,成为我国对外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对内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42%的国内生产总值,吸引了79%的外来投资,在辐射带动城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城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双就”(就近、就地)转移,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市政公用设施的“二个能力”

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二个能力”:一是服务能力,二是供给能力。“十五”期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总额达到2030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5倍;投资总额占GDP的2.9%,比“九五”时期的1.7%高1.2个百分点。据统计,2007年底,全国用水普及率达到93.83%,燃气普及率达到87.45%,污水处理率达到62.8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1.8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29%,人均公园绿地达到8.9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3标台,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43平方米,比“九五”时期均有大幅度提高。

4.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的“五大重点”

加强我国实施城乡规划工作改进突出了“五大重点”: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各种技术规范。促进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二是重视区域性规划工作。《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对国家重点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起到了重要的

引导作用。三是规范和改进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促进城市增长方式转变。四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已向18个城市派驻了城市规划督察员。五是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国共确定了103座历史文化名城、157个城市历史文化名镇(村)和18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轨道交道建设步伐加快

目前全国有十余个城市获准启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新建总里程近2500公里,总投资达上万亿元。仅上海一地,未来5年内将投入2000亿元,建成运营长度超过5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北京市现有运营的轨道交通有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1号线延伸线)等线路,加上5号线投入试运营后,总里程达到了142公里。在奥运期间,10号线(含奥运支线)、机场线相继投入运营,总里程已达200公里。到2015年,北京市将会最终形成19条线路、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四、建立因子模型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取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城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经济城镇化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过程,它既涉及外延型经济城镇化,即城市经济量的增长:也有内涵型经济城镇化,即城市地域内部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因此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全面系统性,以便能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经济城镇化水平的各种因子,兼顾经济城镇化本质、功能和影响,这样才能科学地反映、测度经济城镇化的整体效果。

(2)可评价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进行时间、空间、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指标所构建的体系应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状况提供评价依据,反映经济城镇化的进程。

(3)简要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越多,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同时,有些指标比较繁琐,计算起来不方便,也不具有代表性,这些指标要大胆舍弃。

(4)层次性原则

从经济城镇化内涵出发,选择的各指标都必须与其它指标建立起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其在指标体系中的层次与位置。

(5)可行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必须含义明确,计算和计量范围口径一致;要尽可能利用己有的信息资源、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易于实施;能够进行度量和测定,便于量化。

2.建立指标体系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面的指标选取原则选取了以下15个指标,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这15个指标是:

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全省生产总值百分比。

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高。所以这一指标也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3、非农业人口比重。这是用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由于很多研究都直接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这个指标是必须纳入的。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城镇人口比重表示非农业人口比重。

4、城镇从业人员比重

5、恩格尔系数。

6、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

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的是居民最终可以自己支配的收入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城市的收入水平肯定要比农村的收入要高,所以居民收入水平也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

8、民用汽车拥有量。

9、城区建成面积。

10、城镇使用天然气人口数。

11、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客运总量。

1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以上两个指标主要要是反映城市建设的指标。

13、城市人口密度

14、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

15、大专以上人口数。

城镇化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当今人力资本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显的越来越重要,因此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的高低跟这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因此平均的受教育年限将是反映这个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由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因此本文只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参考许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己对城镇化的理解,选取以上15个指标组成一个指标体系(如表1)来衡量我国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并对这些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作个比较研究。

表1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模型检验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并把得分数据进行排序评估。因子分析可以缩减指标项,用较少的几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因子反映原始指标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能够较好的解决多指标评价的需要。另外,因子分析方法采用客观方法确定因子得分权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利于综合分析和评价。

为了检验数据是否适合用因子模型,用KMO和BRTLEET指标进行检验。KMO的统计值一般介于0~1之间,若该统计指标在0.5和1之间则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若小于0.5则表明不适合于因子分析。

表1结果显示,KMO测度值为0.747>0.5,表明变量间有相关性,bartlett球体检验值为530.401,概率值P=0,拒绝零假设,因此模型的数据适合用因子模型。

表2 KMO 和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747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530.401

df 105

Sig. .000 2.主成分分析

分析指标的方差贡献率,依据特征根大于1,选出公共因子,使方差的累积贡献率>80%。

分析结果表2包括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第一个主因子的特征根为7.292,方差贡献率为48.616%,前四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882%,因此系统自动选择了四个主因子。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便于主因子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对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为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从表3可以看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更能反映指标的特性。载

荷值越大,指标项对主因子的影响越大,以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大于0.55为选取标准

第一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48.616%,为4个主因子中贡献率最大的因子,5个指标(X8,X9,X13,x14,X15)对其有较大影响。民用汽车拥有量X8,城区面积X9,城镇使用天然气人口数X13,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客运总量x14,各地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5。第一主因子从城市的交通,教育等综合方面反映了城镇的发展水平。因此命名为综合因子。

a a

第二主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20.616%,6个指标(x3x4x5x6x7x12)对其影响较大,非农业人口比重X3,城镇从业人员比重X4,,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X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7,文化、教育、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X12对F2有正的影响关系,居民的生活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而恩格尔系数X5对F2有负的影响关系。以上这些因素均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把第二主因子命名为生活因子。

第三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113%,2个指标(X1X2)对其影响较大。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X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2均反映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第二主因子命名为经济因子。

第四个主因子F4的方差贡献率为7.538%,2个指标(X10,X11)对其影响较大,其中,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化呈负相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化成正相关。可以把这两个因素归结为城市地域景观建设对城镇化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城市景观因子。

4.得出因子模型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到因子得分情况,并计算城镇化的总得分,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各省市的得分,因子模型为:

F=0.5661F1+0.2401F2+0.1061F3+0.0878F4

根据上面的模型,来计算各个省市的城镇化的总得分,并进行排名如表5从因子得分我们可以看出,因子得分大于零表式该省市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得分小于零则表示该省市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等城镇化的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表5 因子得分表

5.聚类分析

利用因子得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1,此图也进一步表明了城镇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广东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

城市,再次就是辽宁,吉林等中部城市,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就是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

图1

为了便于观看,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把全国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分为4个等级,列表如下:

表6 全国31个省城镇化水平分类表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角度考察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因子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②全国31个省的多数省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生活等综合因素相对于产业等经济因素,对城镇化的发展影响更大。

④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成正比。

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加大城区建设力度,改善交通条件。

①各级政府依照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财政预算,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在保护耕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城郊土地,扩大城区面积。②政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大力交通运输设施,提高公共交通运输量。

第二,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影响城镇化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在提高城镇基础实施上,提出几点建议:①政府要适当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城镇的基础实施投资的主要来源就是财政资金,从发达国家来看,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名言的公益性

和其投资的巨大规模,因此,国家财政无偿投入一般都占到各国城市建设投入的50%以上。目前,我国财政性投入比重已降低到35%左右,可见,政府投入明显不足,这将影响城镇化的进程。②发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可以在开始时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国债,将募集资金转借给城市政府供其用于城市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可允许城市自行发行城市建设债券。

第三,建立健全高学历人才培养机制。

城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依赖明显,因此,培养或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①可以在现有高校中广泛开设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课程,加强高校与政府以及研究机构的合作。②鼓励民间投资于学校建设。政府可适当给予一些支持,如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等。③大力引进国外资金。

第四,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源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挺高,同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反过来影响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和国家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而各级政府应尽一切努力去发展经济,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当然要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总之,加速推进城镇化可以带动未来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为培养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城镇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大的任务就是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调整。要打破我国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结构”的矛盾,重要的就是农村城市化,转变经济结构的关键点也是推进城镇化。加速城镇化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王静敏.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3

[2] 林杰斌.SPSS12统计建模与应用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0.

[4] 姜爱林.加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2004年5月

[5]祖智波.我国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J].学术观察.2009年3月

[6]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王宝民、李劲、为田华.地区经济.2010年第18期

[7]高强.影响城镇亿发展的因素探析.[J]宏观经济2005年第2期

[8] 郑涛.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J].2006年4月

[9] 阳立高、廖进中.城市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年第1期

[10]赵情学.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研究综述(1997至2007年).[J].公共行政.2008年5月

[11]谢文蕙,城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2]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

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 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EB/OL].成都房地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9018300.html,/reicp/page.asp?id=7073,2008-08-25.

[14]李文涛,陈永定.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偏差.城市化: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版

[15]来贵勤.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政策取向.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2期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吉林财经大学朱丽娟、杨雪娇、徐莹莹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文献综述 (4) (一)国外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4) (二)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关研究 (5) 二、我国城镇化及城市发展现状 (7)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7)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8) 四、建立因子模型 (9)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9) 1.指标选取原则 (9) 2.建立指标体系 (10) (二)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2) 1、模型检验 (12) 3、分析因子载荷矩阵 (13) 4、得出因子模型 (15) 5、聚类分析 (16) 四、结论及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摘要 本文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从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地域城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等四个方面建立全国31个省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截面数据模型,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差异。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城镇化因子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evel,which based on economic levels,living standards,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geographic extent of the four aspects of civilization to establish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sectional data model,first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country's 31 provinces,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中国城镇化率相当美国1920年代水平

中国城镇化率相当美国1920年代水平 21世纪网“我们的城镇化率大致相当美国1920年代的水平,日本1940年代的水平。统计数据代表了空间布局的未来趋势:我们一定会往城镇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3日在参加“国浩法制论坛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法治论坛”时作上述表示。 周其仁还进一步列举了其他数据,中国“两率”(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是 1.09,远低于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超过4的比值。而“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两率的比值也分别达到3.22、1.97、1.38和1.15,都比中国的高。 “往城镇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在周其仁看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二者相辅相成。 衡量工业化的水平,关键指标是“工业化率”,也就是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衡量城镇化的指标就是“城镇化率”,即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由于工业活动总要“投影”到人口的空间分布上,所以在经验上,以上两个“率”可以作统计上的比较。 周其仁表示,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同年的工业化指数为46.8%。乍一看,这两个数字吻合得很好,但是比照全球平均水平,就会发现问题:全球平均工业化率只有大约26%。发达国家更低,甚

至在20%以内,而他们的城镇化率多在70%以上。“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代表工业化率对城镇化率的提升能力,从这一角度看,我们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很明显。” 根据世界银行[微博]的数据,2010年全球平均的城镇化率为50.9%,而工业化率不过26.1%,二者之间的比值是1.95,中国“两率”的比值是1.09。 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区别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两率”比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共同呈现出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即便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两率的比值也分别达到3.22、1.97、1.38和1.15,都比中国的高。 周其仁表示,我们的城镇化率大致相当美国1920年代的水平,日本1940年代的水平。统计数据代表了空间布局的未来趋势:我们一定会往城镇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除了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比例失调外,周其仁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目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扩张得很快,城市人口增长却很慢,结果使得城市人口密度降低了。” 周其仁认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在不断扩大,农村就应该缩小,农村土地应该得到有效利用,很多农村空置土地应该复耕,“这是很多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但在中国城镇化建设搞了这么多年,却没看到这种现象。”

中国城市化率统计数据(1949-2016)

年份城市化率(%)增长率(%) 1949年10.64 1950年11.180.54 1951年11.780.6 1952年12.460.68 1953年13.310.85 1954年13.690.38 1955年13.48-0.21 1956年14.62 1.14 1957年15.390.77 1958年16.250.86 1959年18.41 2.16 1960年19.75 1.34 1961年19.29-0.46 1962年17.33-1.96 1963年16.84-0.49 1964年18.37 1.53 1965年17.98-0.39 1966年17.86-0.12 1967年17.74-0.12 1968年17.62-0.12 1969年17.5-0.12 1970年17.38-0.12 1971年17.26-0.12 1972年17.13-0.13 1973年17.20.07 1974年17.16-0.04 1975年17.340.18 1976年17.440.1 1977年17.550.11 1978年17.920.37 1979年19.99 2.07 1980年19.39-0.6 1981年20.160.77 1982年21.130.97 1983年21.620.49 1984年23.01 1.39 1985年23.710.7 1986年24.520.81 1987年25.320.8 1988年25.810.49 1989年26.210.4 1990年26.410.2 1991年26.37-0.04 1992年27.63 1.26 1993年28.140.51 1994年28.620.48 1995年29.040.42 1996年29.370.33 1997年29.920.55 1998年30.40.48 1999年30.890.49 2000年36.22 5.33 10 20 30 40 50 60 70 城市化率增长率

中国城镇化率相当于美国1920年年代水平

周其仁:中国城镇化率相当美国1920年代水平21世纪网陆晓辉 2013-11-04 14:55:27 评论(1)条移动客户端 核心提示:2010年,美国的“两率”比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共同呈现出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而中国“两率”的比值是1.09。 21世纪网“我们的城镇化率大致相当美国1920年代的水平,日本1940年代的水平。统计数据代表了空间布局的未来趋势:我们一定会往城镇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周其仁资料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3日在参加“国浩法制论坛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法治论坛”时作上述表示。 周其仁还进一步列举了其他数据,中国“两率”(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是1.09,远低于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超过4的比值。而“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两率的比值也分别达到3.22、1.97、1.38和1.15,都比中国的高。

“往城镇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在周其仁看来,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二者相辅相成。 衡量工业化的水平,关键指标是“工业化率”,也就是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衡量城镇化的指标就是“城镇化率”,即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由于工业活动总要“投影”到人口的空间分布上,所以在经验上,以上两个“率”可以作统计上的比较。 周其仁表示,201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3%,同年的工业化指数为46.8%。乍一看,这两个数字吻合得很好,但是比照全球平均水平,就会发现问题:全球平均工业化率只有大约26%。发达国家更低,甚至在20%以内,而他们的城镇化率多在70%以上。“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代表工业化率对城镇化率的提升能力,从这一角度看,我们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还很明显。”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全球平均的城镇化率为50.9%,而工业化率不过26.1%,二者之间的比值是1.95,中国“两率”的比值是1.09。 如果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区别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两率”比为4.1,法国为4.11、英国为4.09、德国为2.64、日本为2.48,共同呈现出城镇化率远远高于工业化率的特征。即便是“金砖五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两率的比值也分别达到3.22、1.97、1.38和1.15,都比中国的高。

关于中国城镇化率.的统计分析2

关于中国城镇化率的统计分析 摘要: 国家政府需要根据每年的城镇化率来估测相关的经济数据幵以此作为制定经济、就业、社会福利等各种政策的依据。因此,对未来城镇化率的预测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中国以往每年的城镇化率显然构成了一个时间序列,所以我们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中国未来的城镇化率做出预测。时间序列分析目前有很多的方法和模型,本文采用了ARIMA模型、残差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未来的城镇化率迚行预测,幵比较这三种模型各自的优劣,最终做出最准确的预测。本文采用了1978年至2009年32年间的数据来预测2010、2011、2012年这三年的数据,使用了30个以上的数据使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这三个模型的实现采用了SAS平台。 关键字:城镇化率、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残差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比较、SAS软件、预测 前言: 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城市化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指标)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率开始增高,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中央工作转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上来,中国城镇化率逐步快速增高,这为中国的工业化迚程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使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得到了保证。城镇化率一方面衡量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它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社会福利、就业等政策提供了参考,因此对未来城镇化率的准确预测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ARIMA模型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 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是52.6%,江西的城镇化率则为47.5%,与全国相比还有5.1%的差距。按照江西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到“十二五”末,上饶市、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景德镇市、抚州市、宜春市等7个设区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进入大城市行列。2013年,景德镇主城区珠山区人口也仅为32.58万人,景德镇房价潜力不可小觑。 统计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 人民网讯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介绍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07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出生人口164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728万人,女性人口66344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0(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0。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2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减少126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8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5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1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 中国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排名:上海88.02%排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止2013年底,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3.73%,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从城镇人口、空间形态标准来看,中国整体上已进入到初级城市型社会;但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标准看,目前中国离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价值线数据中心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率进行排名。我们发现有18个省的城镇化率超过50%,12个省的城镇化率在35%至50%之间。其中上海的城镇化率达到88.02%,排名第一;北京以86.30%紧随其后;天津以78.28%排名第三。(来源:价值线)

我国历年不同城镇化率的动态发展

我国历年不同城镇化率的动态发展 导读:原政协副主席对中央的城镇化思路有着深刻而精准的领悟,本文是其去年在一个内部高规格论坛上的发言,详细阐述了他对中国城镇化的思考和对中央城镇化精神的理解。 刚才听了几位的发言,受了很大的教育,应该说我想讲的他们都已经讲了,所以我只能谈一点自己学习中央精神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一点再思考。 什么叫再思考?因为我们原来做过工程院和清华大学的一个联合课题——研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我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这个是表象,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演进过程。 在现代意义上讲,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社会发展现象,城镇化率从来不是独立的经济指标。前一段时期好像各个省,很多地级市都在规划我国每年城镇化率要提高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赶上东部发达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为城镇化必须要有经济为基础,要有就业和产业为基础,刚才几位都讲到了。所以城镇化不是人为打造的,更不是造城运动、造房子运动、划地运动。而近30年中国高速城镇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产生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12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2.57%,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了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 1 我国城镇化的四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城镇化率经过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五”和“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2%。但是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文革十年,城镇化率不但不提高,反而是降低,当时知识青年都去上山下乡了,所以城市里头的人减少。到第三阶段就是1976年到1994年,就是知识青年返城的阶段,是上升的阶段,接近30%。第四个阶段是从1995年到2010年,这是中国扩大开放,外资投入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很多劳动力进行转移,转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民,从农村到城市打工,也包括到我们浙江省来打工,使得城镇化率每年以1%以上的速度提升,甚至有几年达到1.5%左右。 这样一个城镇化的快速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也由此成了制造大国,中国也由此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5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我们去看到农村,凡是造了新房子的,都是出去打过工的,如果他死守种地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改善。 2 前30年高速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在进入城市5亿左右的农民工里面有1/3的农村流入人口无法享受城镇户籍待遇,城镇化率的统计指标高于户籍非农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有的专家称他们是候鸟式的城镇化,就是过了正月十五回到城市来打工,到了阴历年底就回乡,或者他们是半城镇化,因为农村的土地还在,老宅基地还在,但是平时是在城里打工。 前三十年城镇化除了农民工的规划以外,城市化没有促进农业现代化,相反的形成了空心村。有若干的地区、地方,农村就剩下60岁以上妇女,以及儿童留守,这就是所谓的空心村。而他们这样一种钟摆式的流动,对我们交通的压力,对社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3 城镇化的新需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城镇化有新的要求,特别提出了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是造城、造房子,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创新人口管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中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城市生活和谐宜人。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

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专栏1 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就业是长期现象,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

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各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的阶段,是世界走向和谐统一,文明健康的重要标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其关注和重视城镇化建设。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和观察事实找出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几大因素,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其成果的具体过程。 【关键词】城镇化;影响因素;城镇化率 中国目前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正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怎样走正确的中国城镇化道路至关重要,根据过去几十年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成果,下面就来简要概括一下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几大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6.7%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18.84%的人口,在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推行城镇化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国东部和南部濒临渤海,黄海和南海和东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所以是中国城镇化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沿海地区如广东省在2000年全省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55%,截止到2014年底城镇

化率达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23%。然而同一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维吾族自治区的城镇化率在2000年的时候是33.75%,2014年底也仅仅达到46.07%,绝对数值在相同时期都低于广东且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二、文化建设 中国自古以来在文化建设与传承方面做得很到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也未随着时间流逝,朝代更替,政治制度改变而间断过,近几年各省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城市间较量也落到了文化建设这一软实力上。全国大小城镇中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琳琅满目,公园,中老年健身器材和场所也不断增多。各种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音乐厅等也开始流行起来。各地区也纷纷开始打造“文化旅游城市”,比如天津市的蓟县,本是天津市农业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但随着盘山公园,滑雪场,农家乐等的建设,人民生活在游客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质量越来越高,甚至不少人摆脱贫民的帽子过上了城镇的小康生活,也趋使农村向城市不断靠近,转农为城,文化使生活更美好。 三、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国家政府的管理下,依据法律和规定,对符合社会救助的人群给予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城镇化的本质就是要社会各界人群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生活较以前有质的改变,目前受保人口的多少已经越来越影响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尤其是城镇下岗职工的受保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中国城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1949-2010

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1949 - 2010)年份城市化率(%) 2010年47.5 2009年46.59 2008年45.68 2007年44.94 2006年43.90 2005年42.99 2004年41.76 2003年40.53 2002年39.09 2001年37.66 2000年36.22 1999年30.89 1998年30.40 1997年29.92 1996年29.37 1995年29.04 1994年28.62 1993年28.14 1992年27.63 1991年26.37 1990年26.41 1989年26.21 1988年25.81 1987年25.32 1986年24.52 1985年23.71 1984年23.01

1982年21.13 1981年20.16 1980年19.39 1979年19.99 1978年17.92 1977年17.55 1976年17.44 1975年17.34 1974年17.16 1973年17.20 1972年17.13 1971年17.26 1970年17.38 1969年17.50 1968年17.62 1967年17.74 1966年17.86 1965年17.98 1964年18.37 1963年16.84 1962年17.33 1961年19.29 1960年19.75 1959年18.41 1958年16.25 1957年15.39 1956年14.62 1955年13.48

1953年13.31 1952年12.46 1951年11.78 1950年11.18 1949年10.64 找到一个,在天涯论坛里面找到的,是1975年和2000年的数据,你参考一下~还有,我看了一下,这个城市化率和城镇率是不是一个概念啊?如果是的话,那么统计年鉴里面应该有!
1975年的各省城市化率:天津(67.02%)、北京(62.12%)、上海(57.03%)、黑龙江(36.48%)辽宁(36.47%)、吉林(32.34%)新疆(20.96%)、宁夏(20.73%)、青海(18.67%)广东(16.36%)、湖北(14.47%)、浙江(13.67%)、江苏(13.15%)、山东(12.84%)、贵州(11.77%)、河南(11.73%)、云南(11.61%)、河北(11.40%)四川(10.96%)、湖南(10.66%)、广西(9.84%)

2000年的各省城市化率:总计36.09 。上海88.31 、北京77.54 、天津71.99 、广东55.00 、辽宁54.24 、黑龙江51.54 、吉林49.68 、浙江48.67 、内蒙古42.68 、福建41.57 、江苏41.49 、湖北40.22 、海南40.11 、山东38.00 、山西34.91、青海34.76 、新疆33.82 、重庆33.09 、宁夏32.43
、陕西32.26 、湖南29.75 、广西28.15 、安徽27.81 、江西27.67 、四川26.69 、河北26.08 、甘肃24.01 、贵州23.87 、云南23.36 。

各省城镇化率十一五规划:上海89.91 、北京84 85 、天津75 .83 、广东61.65 、辽宁59.63 、浙江56.60 、吉林53.58 、黑龙江53.56 、江苏51.55 、内蒙古47.55 、福建47.52 、重庆45.52、山东45.50 、海南45.50、湖北43.50、山西42.47 、宁夏42.47、青海39.44、河北38.45 、湖南37.45 、江西37.45 、陕西37.45 、新疆37.42 、安徽36.42 、广西34.40 、四川33.38 、河南31.40 、云南30.35 、甘肃30.35 、贵州27.35 、河南23.20 、西藏18.93

2006年中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城市化率排行榜: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9018300.html,/chengshih ... 2008-12-20/919.html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你能够找到楼上那位仁兄说得那份报告,那就再好不过了,里面的数据很全1949年-2006年的。
2000年后的可以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上找到,但不全,个别年份需要参考各省的统计年鉴,但是也不全。目前没有官方公布的2000年前的全国分省城市化率数据,北大周一星教授的团队根据联合国法做过修正.可在CNKI查阅。

中国城市化率报告

谨以此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 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 2010年11月

前言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蓝图。自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发展型”阶段性问题的凸显,使我们看到,过去三十年来以经济总量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需要提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07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32.93%,到“十二五”时期将突破50%,破除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未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都将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 就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19世纪以后,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性增加,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在全球展开,世界先后诞生了英国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西北欧以阿姆斯特丹、巴黎和鲁尔为中心的城市群,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日本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组成的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由于发达国家具有地广人稀、城镇化起步较早、交通发达、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为协调等优势,城市化发展迅速,几十年间已经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 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1949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17.43%,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城市化水平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快速推进,到2007年城市化率已达到32.93%,这也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已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在城乡两栖流动的农民工大约1.3-1.5亿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至少有2000万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如何使农民工进的来,留得住,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另外,伴随这一进程,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资源日益减少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尖锐。中国政府正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人口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其他国家从未遇到过的严峻挑战。 2008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将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