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是达成战争目的的一条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兵法新注》),是孙子兵法中的一句名言,它道出了进行和指导战争,决不能感情用事,不做准备,不讲条件一味蛮干,因为战争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能有半点疏忽和大意。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极其重视并一再强调作战一定要有准备,作战一定要建立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要"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47页)。毛泽东的这条作战指导原则,对于长期处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敌优我劣的中国革命战争来说,显得更加重要。兵力雄厚、强大的军队对于一次战斗的失利,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弱小的军队则可能造成极大的困难和被动。正因如此,毛泽东在红军初创时期,就反复提出,我军军力小,根据地面积也不大,且我军的主要补给来源在前线。因此,要求红军每次作战都要认真地准备,要慎重初战,做到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准备得越充分,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把握就越大。他在批评红军中不重视作战准备的观点时指出:"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促应战,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0页)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仍然十分强调这一原则,指出:"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2页)。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这一思想列为我军作战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这条原则对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指导原则,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作战行动事先必须有严密的计划,这就是一切军事行动要有尽可能充分的预先的准备工作。作战准备工作有多方面的内容:诸如对情况的了解,应采取的作战步骤,任务的确定,兵力部署,军事和政治的动员,装备的补充,给养的筹措,以及地方武装、民兵和人民群众的支前和配合等。毛泽东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5页)二是战争的准备要建立在确有把握取胜的基础上。确有把握,是指具有战胜敌人的根据和信心。诸如我军作战集中了优势兵力,作战对象是好打之敌,人民和作战地形条件对我有利,敌孤立突出处于不利态势

或发生过失,作战准备充分等。另外在确有把握时还应从战争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预见和估计到战争情况的可能变化,要准备在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下,有对付的办法。有准备与有把握是紧密相连的。有准备是有把握歼敌的重要条件,有把握歼敌取胜是有准备的结果,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把握,准备得越充分,胜利的把握就越大。如解放战争时期的石家庄战役,就是在经过慎重准备,确有把握的基础上取得胜利的。为了攻克石家庄这个坚固设防的华北重镇,我军在战前1年多的时间里就进行了准备。从敌情的侦察了解,弹药物资的储备,以及对战地军民的深入动员等,都做了大量工作。战前,朱德还亲自召开干部会,讨论攻城计划,制定了多种方案,并进行反复演练,从而做到了心中有数。使原准备两个月的作战,只用了7天就攻克了,此次战役共歼敌2.4万多人,为夺取大中城市提供了经验。

对于战争准备的时机问题,毛泽东指出:"一般地说来,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01页)战争准备的程度和时限,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有时看来准备不够充分,只要能抓住战机,同样可以有把握取胜。比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时,红一方面军计划先打王金钰第5路右翼第50师又一个旅,由于该敌在富田不脱离坚固阵地,毛泽东、朱德拒绝了一切性急快打的建议,持重待机25天,最后待敌张辉瓒率其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孤军冒进之时,被我全歼于龙冈。又如,西北我军在1948年进行的宜川战役,当敌进至我瓦子街伏击地域时,在我军一个纵队没有赶到,部署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为了不错过有利战机,指挥员毅然决定发起攻击,结果全歼该敌2.3万余人。强调慎战有把握取胜,并不等于谨小慎微,倘若处处求万全之策,不仅会束缚指挥员的勇敢和创造精神,而且也必然会丧失一些歼敌良机,给战争带来损失。(参见《毛泽东军事思想》王宪志主编 海潮出版社 1992年10月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