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怎样才是信佛

怎样才是信佛

怎样才是信佛

说到信佛,好多人都会举起手:我信,我信,我也信。其实好多所谓信佛人都将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祈求保佑自己与家人,还有一些人学佛是想修出神通。那么,信佛而不懂佛就是迷信;凡是不经过缜密的思考和明确的观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而把祭祀礼拜当成就是佛教,更有甚者,把神棍敛钱、扶乩显灵、跳大神、看大仙等事扯到佛教头上的所谓信仰,则是邪信。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没有学习与研究过佛法与佛教的人,一谈到佛教问题,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神道设教的不科学的迷信学说,它的作用无非是“劝人为善”而已,因此不屑一顾;也有人认为佛教所说的理虽高虽深,但不能与现实人生相结合,空谈无补,不可学它。因此,对佛教歧视的,对佛教误解的,对佛教极为陌生的,以及名为佛教徒而不了知佛法的,不是佛教徒想了知佛法而无机缘的,比比皆是。由于这些人士较多,于是,把什么落伍、迷信、消极、逃世等名词,全都加到佛教的头上来。而佛教偏偏是一个慈悲为本,忍辱为行的教派,所以,佛教徒任外界“风起云涌”、“七嘴八舌”,很少辩驳,也很少解释,致使社会对于佛教有意无意的误解、曲解愈深。

实际上,佛教能在这个世界上流行二、三千年,一定有它特殊的价值,绝不只是烧香拜像的表面形式,否则,它早就被社会所淘汰了。说到底,信佛不但不是迷信,也不应迷信,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孙中山先生说:“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现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评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而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恩格斯断言:“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着名学者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评价:“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释的真义。”鲁迅先生坦言:“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说:“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世界着名学者尼采评价:“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依据和实证的宗教。”我国着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说:“佛教是宗教而

非宗教,是哲学而非哲学,是科学而非
科学。”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讲道:“佛教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毛泽东1961年1月22曰同班禅大师谈话时说:“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主席在洛阳白马寺会见印忠小和尚时题词:“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十一世班禅时讲道:“佛教秉承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理念,关注社会,心念众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说:“佛教文化对中国伦理道德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许多主张同我们现在提倡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是一致的。”

其实,不管是先人、哲人、伟人还是科学家、学者。他们对佛教的认识皆是在他们了解了佛,了解了佛教,了解了佛学佛法佛理之后才产生的。

所谓信佛,即信佛陀所说的佛理、佛法的真实性,认其为事实,不是空论,也不同普通哲学的幻想。即我们对佛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实谛理深信不疑,心里认可,爱乐随顺。

信,是信导,由于信仰,生起引导作用。好比知道太平洋彼岸有个美国一样,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听去过的人讲过,是否相信呢?当然是相信。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到过没去过,就加以否认,而必须深信不疑。我们对佛陀所说的佛理佛法亦是如此,虽然有许多事是我们不知道的,但是我们凭着佛陀亲历其境,亲证其事的圣格来保证,应该深信不疑。因为佛说三藏十二部教典,我们听闻了,可以转迷为悟,心开意解,心明眼亮,能够对宇宙人生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因此能够正确对待,得出正确的结果,由此而信,才是信,而且是正信,也就是智信,因为这种信仰是从高度的智慧探讨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

首先,佛教的教义从哲学上看,包括了认识论、本体论、现象论、方法论。此外佛学中还有缘起论、唯识论、中道论、解脱论等,则更非哲学可望其项背的,所以说,它超越了哲学思想,在哲学之上了。

其次,从科学上来看,佛教不只是有许多律则,如因果律、业感果报说等等,它更注重于实验证明,证明其真理所在处。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告诉我们,人是大虫聚。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用显微镜证明,人的皮肤都是虫尾所组成,里面血液等成份全是微生虫;佛说人身上有八万四千户虫,每一户还不知有多少亿万数量,如人生病长疮,头痛身热,嗜酒嗜眠,性

格和缓暴躁等,都是虫在人身上起作用,这些科学家们也已验证。另外,医学的发
展演示了胎儿的形成经过,其实这些佛在《佛说父母重恩难报经》里早就明明白白、详详细细地告知了我们。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换句话说就是,佛学不但合乎科学,而且可对科学补偏救弊,改正科学研究中的错误。佛说法的时候,曾明确地告诉我们,宇宙众生是不可数的,是不可想象的,除了我们所住的地球有众生之外,宇宙中无数的星球中也有众生存在;除了我们用肉眼所能见到的众生之外,还有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众生。他曾指着桌上的一杯水说,这一杯水中就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今天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家已经不敢否定宇宙其他星球中可能有生物存在。而且在显微镜下,一杯水中的微生物何止千万!

现代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银河系内约有一千至二千亿个恒星,拥有行星或行星系的单一恒星达十亿个,其中具有可存在科技文明条件的行星一千万个。另外,还有千千万万个与其类似的星系,也应该有为数众多的行星和行星系。其实,科学也是在逐步发展的,最初科学家认为以地球为宇宙中心,次以太阳系为中心,后又以银河系为中心。而佛在二千五百年前说三千大千世界时就阐明:一个曰月系为一个小世界,须弥山为曰月环绕的中心,也就是说,一个须弥山即是一个小世界,小世界的范围即是一个曰月系,那该是指太阳系或恒星系,因为每一恒星,都有若干的卫星,恒星都是曰,卫星都是月。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每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一个“佛国土”(佛所教化的地区)。一个佛国土有多少个太阳系呢?一千的三次方,即10003=1000000000个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的一座星云。而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个佛国土呢?仅《阿弥陀经》中所说“从是西方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来说明就够了。就是说,从我们地球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十万亿个佛国土那么多,那么,宇宙的浩瀚,由此可见一斑了。释迦牟尼佛说:“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十方虚空”和我们所说的“太空”一词意义相同),也就是说,在太空中还有算不完的星球,太空是没有边际的,大千世界也无数无量,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大千世界总称为娑婆世界,而我们所处的地球,佛称之为南阎浮提,是大千世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可见,佛教的世界观,在我们现代人来看,也是广大而又合乎近代

天文学观点的。

在物理学上,依照旧有的物理学,有两个重要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定律”,二是“能量转换定律”
。也就是说,以前物理学家认为物质和能量是互不相关,不能相互对换的,且两者都是常住不灭的,物质在佛经里称它作“色”(绝不做女色解释),佛教认为:色即是空,即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本体是空的,没有一样是不灭的。以上观点看似与当时科学不符,但自从爱因斯坦发表了“能量交换等量公式”,旧有的物理学定律被否定了,它的物质(色)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中又有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又可以打破而变成能量(空)。同时,能量(空)可能变为物质(色),即是佛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一个例子:时间是随着速度而改变的,人要是坐上一架速度等于光速的火箭到某一星球去,早饭在地球上吃,午饭在那个星球吃,晚饭他准备回到地球上来吃,可是,等他回来以后,地球上已经过数百年了,他的亲友全死光了。对此,科学家到现在也没敢否定这个例子的可能性。而佛在讲《妙法莲花经》时就对听他讲经的人说过:你们在这儿听我讲经,觉得时间并不长,但外面世界却已经过了几千亿年。可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就说过了。总之,科学印证了佛法早已觉察的精密与正确性。

从心理学上来看,佛观察宇宙万象,森然罗列,唯心(妄心)所现,悉皆幻化不实。佛经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是研究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症结之所在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对治呢?这在佛经中都有正确的方法加以指导,运用好这些方法,可以使我们不健全的心理得到完美地净化。说到这儿,也许好多人会不服气:“我怎么不健全了?怎么会不健全呢?”其实,就象我们看精神病院的患者总是坐立不安、焦虑暴躁、莫名恐怖、患得患失,甚至自言自语、哭笑无常、打骂颠倒一样,佛菩萨看我们也如同我们看精神病患者,心理不健康,甚至变态,比如贪得无厌,发无明火闹脾气,做糊涂事,嫉妒别人,怀恨别人,直至常想报复别人,排挤别人,侵害别人。试想,我们每天在这样的妄想中兜圈子,怎么能说心理健全呢?又怎么会心安理得呢?针对这些病症,佛陀以八万四千种“妙药”即佛法,看病与人,对症下药,来医治众生身心的疾病。从医学观点来讨论,迄今为止,西医所及的范围在中医来看,仅仅是解剖物质的死体,而中医也不过探索到人体的气脉—所谓活的肉体现象。至于精神病的治疗,还

停留在一筹莫展的阶段,对于精神病患者,除了使用麻醉、镇定的药剂以及禁闭、拘留等方式来控制、约束肉体的行动之外,别无办法,其所谓的心理治疗,只是使
用经验的分析和推理,来给予疏导,却无法深入精神的层面,精神是在物质之内、物质之上的无形而有力的活动。然而,佛法的化世救人,自始便以心为主,即以精神为主,如果用名词来说明,一是烦恼,二是智慧。烦恼增加则精神混乱,智慧增加则精神清爽。若在精神混乱的状态下,任你用宗教、哲学、科学的手段来处理,都无法解决其问题于永久。若能得智慧显现,则一切问题,不论是属于物质范围还是精神范围,都将迎刃而解。所以,佛在世时,除了解释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外,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如何运用修行的方法来消解烦恼、启发智慧。此说智慧,不是认识的分别心,而是无执着的自在心。那么,心已得自在,还有什么精神与物质的拘限呢!其实,众生的意识活动情形,以及心理诸多乃至种种现象,“唯识论”与“百法明门论”早已说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所以说,佛法早已超过了心理学,心理学所不能完全表达的,唯识思想中早有阐述。

说到底,从学术思想上看,佛教经典的内涵充满了无上智慧的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精华。另外,就信佛而引发的修持,就是从精神上的止妄统一,到智慧的产生、扩大,到灵性的活跃、升华,然后与大宇宙结合、超越,再突破时间、空间,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实相,达到遍满横无边,纵无际的不可思议境界。那么,这样崇高而伟大的佛教,我们有不信仰的理由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