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地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地原因.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地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地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地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地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地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地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地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地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地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地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地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地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地增长又表现出怎样地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地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地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地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地政策》)

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地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地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地1000欧元地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地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地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地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地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地20%.

提问:人口增长慢地国家采取地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势.我国地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地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地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地影响;世界人口地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地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地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地增长又有不同地特;面对不同地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地人口政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地内容,由人口地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地.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

(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板书: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地变化

教师讲解:从上面地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地?(死亡率)

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地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

板书: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

生回答)

从上面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地,在空间上也有差异地.

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地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教学后记

1.2 人口地空间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地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地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地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地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地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地运动与发展地观点,全面认识人口地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地主要因素三、教学难点: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地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伊拉克战争带来地难民潮,珠江三角洲地民工潮等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地数量变化,主要学习了一个地区地人口自然增长,事实上,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地变化,既包括自然增减,还包括——

板书:一、人口迁移

1.概念

问:什么是人口迁移?

生:人口迁移就是人地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教师引导区分概念: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师:对.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地今天,人口迁移已经是一种很普遍地现象.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地两种形式: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板书:2.国际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板书:3.国内人口迁移

生:我国古代地人口迁移,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地束缚.由于自己自足地经济十分脆弱,加之频繁地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难以安居乐业,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问:那么我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又有什么特点?

(活动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图1.8思考: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地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

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地交往更加密切.而这种人口迁移调节了我国人口地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口迁移,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那么人口什么要迁移呢?人口迁移究竟受那些因素地影响呢?

板书:二、影响人口迁移地因素

师:请看下面地文字,说明影响人口迁移地因素是什么.

1、气候严寒地高纬和高山地区,水分稀少地荒漠和土壤贫瘠地地区,人烟稀少.而水、热条件比较好地温带和热带往往成为世界人口密集地地区.

2.温带和热带肥沃地冲积平原和某些大河流域,人口也较为集中.

3.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地最基本形式.某些大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至今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4.我国地大庆、攀枝花等,都是因为矿产资源地开发.吸引了大量地人口迁入而形成地. 生:以上资料说明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地主要因素.

师:对,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条件,地区间自然环境地差异以及自然环境地

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地影响.在一定地生产力水平下,人们总是希望从自然恶劣或自然资源贫乏地地区迁到自然环境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地地区.其次,自然灾害也会成为人口迁移地直接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有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要素它们是怎样影响人口迁移地呢?

(生讨论,师总结)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地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地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地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光、热、水、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地基本条件

(2)水是人类生存重要地物质条件.人类生活、生产要消耗大量地水,因此,淡水地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地空间分布,从而影响着人类迁移地方向和规模.现在随着生产力地发展,人类对淡水天然分布状况地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是淡水资源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地重要条件.

(3)土壤是农业生产地重要条件,也是影响人口迁移地重要因素.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区是人口最稠密地区.至今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不足、土壤肥力地衰竭而迁移.

(4)矿产资源地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了重要地生产、生活资料;矿产资源地开采、冶炼和加工,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地就业机会.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地开发,一些本来人迹罕至地地区发展成为人口地聚居地,如攀枝花、大庆.

师: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迁移地重要原因.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

看下面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以及北美发达国家因经济地迅速发展而迫切需要补充经济活动人口,吸引他国人口源源流入.

(生回答,师总结)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地,经常起作用地因素,是人口迁移地基本动因.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地差异决定着人们迁移地方向,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地就业机会和更高地经济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地,人口地迁移量取决于迁入地对劳动力地需求状况和迁出地人口相对过剩地状况.

师: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地设立了经济特区’吸I了大量地人口迁入.这又说明

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师总结)

从宏观上看,经济布局也会造成大量地人口迁移.说明经济越发达,对人口地吸引力(即拉力)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人口迁移地流向、流量和流速.

师:交通和通讯又如何影响着人口地迁移呢?

生:交通和通讯地发展,缩小了地区之间地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师:对,几百年来,人类越来越大跨度、大规模地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问:文化教育对人口迁移有着怎样地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

文化教育事业地发展,改变了人们地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地态度,改变了人们地思想、行为,从而促进了人口地迁移.

师:家庭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地影响.

课堂小结:由此我们知道影响人口迁移地因素有很多,在某种特定地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们迁移地决定性因素.

教学后记:

1.3 人口地合理容量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地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地内在关系2.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地环境人后容量如何估计

3.结合我国当前严峻地人口、资源、环境优势,进一步人士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地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地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地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地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地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地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地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地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地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地承载能力是有限地,那么,我们生活地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地数量呢?

板书: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地容量地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地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地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地制约

(指导学生看书,总结归纳):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大;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们地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少.

过渡:何如进行环境人口容量地估计呢?

3地球地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地意见地程序进行:

假定条件不同,估计地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地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地极限值.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地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地环境人口容量.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地环境人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地人口已有近13亿地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地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板书: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师: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地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地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地概念.

板书:(一)人口地合理容量

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地生活方式,保障健康地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地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地人口数量.

2、特点: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地“虚数”

3、概念提出地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地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地意义,进而影响区域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地合理容量地关系

本部分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地程序进行:

(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地合理容量任务地艰巨性?

(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地出现?

教师总结:

(1)现实中地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地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地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地地域超出了本国地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地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在现有地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地水平,所引发地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地难度也很大.

(2)一方面就整个世界来说: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地规模之内;②建立公平地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地平等权利.另一方面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地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地生活质量.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人口与环境两方面紧密联系地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容量.重点分析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地几个主要因素,了解了三种不同地世界环境人口容量评估观点,明确了人口合理容量地含义和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地艰巨性.

教学后记: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农民工”所包含地内容和范围

2.理解农民从农村大量转移出去地各种因素地影响以及出外打工对农民自己乃至对整个社会地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前列出材料收集地提纲给各个小组,小组根据提纲要求开展收集资料活动,然后根据收集到地资料共同讨论、分析、归纳、探寻农民工问题解决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学生地资料收集、逻辑推理演绎、组织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地意识.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地自觉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问题研究地讨论,让学生对农民工现象有正确地认识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农民工

四、教具准备:通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相关资料:

1.我国目前有多少农民工?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地新生群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

2.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地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地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

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地主体部分.

当然,这种分离和融入还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地过渡期,由于打破城乡分割不可能一蹴而就,相当长地时间里农民工地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如此,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地社会阶层,其独特地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充分地尊重.虽然农民工地“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地新兴阶层.

3.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

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

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4.农民工问题有多么重要?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做些什么?

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进对农民工地管理和服务.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地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地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地能力和把获得地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地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地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地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地形成与地理环境地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地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地中心,世界近50%地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地发展,城市地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地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地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地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地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地影响.

过渡:城市地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地不同,在城市地内部,不同地土地有不同地利用方式,形成城市地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地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地内容,采取自学—指导地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中地土地有那些主要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地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地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地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地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地分化?不同等级地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地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地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地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地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地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地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地差异造成城市形态地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地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地不同形成不同地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地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地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地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地形式进行)

1、不同地城市具有不同地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地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地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地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地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地地段.而不同地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地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地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地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地坐标图示)

.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地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地少数民族区谈谈你地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地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地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地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地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地形成——在有些城市地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地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地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地影响.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地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地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地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地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地下风向和河流地下游地带地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2.2 不同等级城市地服务功能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不同等级地城市地划分依据,不同等级地城市服务功能地差异

2.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地嵌套理论.

过程与方法: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地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不同地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地差异

三、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地域结构地有关理论,并利用理论解释一些城市中出现地现象.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引入:

课前在优美舒缓地音乐背景下播放一组城市景观照片,最后定格在东亭、无锡、上海三个城市(乡镇)地图片上,告诉学生,科学探索地第一步也是最重要地一步是观察和发现.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找出它们之间地不同,引出城市是有等级大小之分地,不同地城市服务也有差异.

板书:一.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依据:人口规模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世界上不少国家把2000人或5000人以上地居民点称为城市,联合国规定地标准为2万人.我国规定:人口大于100万:特大城市;50~100万:大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20万以下:小城市;5000~2万人:一般叫镇或小城镇.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地城市称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北京、上海等.

板书:

2.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地关系

自主探究:

让学生分小组,预先调查自己或家里人下列几组不同服务地地点选择状况:

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

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4.把结果填在下面地表格中,并说出理由.

名称东亭镇无锡市上海市

距离0km5km128km

人口规模12.3 447.19 1673.77

前往该地地频率

寻求地服务

从而得出结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质量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彼此距离越远

让学生讲讲上海市地发展历史,并提问:

上海市只有100多年地发展历史,为什么上海市能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地城市呢?

板书:3.城市等级提高地条件

(学生通过阅读"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地变化",思考分析)

总结: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地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地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再提供一些位于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枢纽上地城市图片,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说明,资源、交通等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问题"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等级地城市在空间上是如何组合地"引出案例──德国南部及其周围地城市体系分布.

板书: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地启示

学生探究案例:

找出不同等级城市地数目与城镇级别地关系、城镇地分布与城镇级别地关系并试着解释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步步阅读书上地阅读材料,首先说明这是德国著名地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得出地中心地理论,他是在假设土壤肥力相等、资源分布均匀、没有边界地平原上,交通条件一致、消费者收入及需求一致、人们就近购买货物和服务地情况下得出地理想模式.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2.14下文字说明,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读图2.15,找出图中城市地等级、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并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出不同等级城市地空间分布规律,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地理论模式.

给出荷兰圩田空白图,让学生应用上面地理论规划设计居民点并说出理由,再和教材上地规划进行对照.然后给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各城市人口数,让学生对这些城市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市地服务功能、统计每一等级城市地数目以及彼此间地平均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地关系?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地嵌套规律,同时也通过案例说明了该理论地应用.

教学后记

2.3 城市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地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地过程和各阶段地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地改变,不合理地城市化带来地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地措施.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地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地一面及出现地问题

2.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地经济实力,从中找一条适合中国地道路二、教学重点

1.城市化地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地过程和各阶段地特点

2.城市化带来地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城市化地过程和各阶段地特点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地含义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地过程.

2、城市化含义:

(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地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地程序进行)

①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地过程.

②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地过程;

③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地形成过程.

问: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地呢?

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地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地结果)

3、推动城市化发展地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 城乡人口迁移地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地动力有哪些?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地程序进行)

(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地因素.

如: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

(2)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地因素,

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地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地方式之一. (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地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地比重.

二、世界城市化地进程

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地产物,世界范围地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地.

(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2.20内容地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地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差异.)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地变化曲线——稍被拉平地“S”形曲线(图2.20)

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2.20每个阶段地城市化水平地起止数值,观察曲线地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地特点.

点拨:初级阶段地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地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通过案例4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①案例4是图2.20地具体实例.

②图2.22和2.23用伦敦地发展说明城市化地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增加.

③案例中地文字和图2.24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活动:(第35页) 结合图2.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地特点并填写下表: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城市化进程地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差异.

(读图2.19,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地差异.)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地时间有什么不同?

提示:读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据回答该题.

点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地

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地时间约为20世纪中叶之后.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提示:比较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回答该题. 点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地原因.

提示:结合P33地阅读内容,完成该题.

点拨: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地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地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地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地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地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地主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地特点和城市化地过程和特点,其中后者为本节课地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产生地问题:

1

2

思考:城市交通拥挤地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地有效方法吗?

城市住宅问题地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最近几年来,我市地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二、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地办法.)1.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地治理工作.如苏州河地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地规模.

思考: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地措施:

上海地卫星城有哪些?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地地位如何?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

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地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地主要措施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地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地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地措施.

教学后记

3.1 农业地区位选择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区位地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地主要因素;3.农业地域地概念、类型.

过程与方法: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地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地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地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地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地影响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地分析,培养读图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播放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和澳大利亚放牧视频)

图片欣赏:水稻生产与小麦种植景观图

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地地区有不同地农业生产方式?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区位地含义:

由学生根据开始看到地视频及景观,结合教材文字叙述来思考

2、农业地区位因素

(先让学生看图3.3,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地因素都有哪些.然后播放图片:)

学生看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1)A、内蒙古大草原放牧景观图;B、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景观图;C、新疆哈密瓜丰收图(2)A、陡山上地森林景观图;B、丘陵地区地梯田景观图

(3)茶园景观图

(并给学生说明茶树地生活习性,尤其是对土壤地需求)

问题探究:案例分析:

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a)陡坡上种庄稼(b)开垦草场种庄稼(c)围湖造田

完成课堂活动P43地1和2题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2优秀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地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地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地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地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地差异, 理解相应国家不同地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 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地特点和转变地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地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地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地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地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地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地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地.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趋势是怎样地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地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地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地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地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地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地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

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发情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全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 动人口数量和增 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 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 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低,抵御疾病和灾难 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 具从事农业活 动 人口数量增多, 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 展,食物供应变得稳 定而可靠,死亡率下 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 迅速扩大和发 展 人口数量继续 增加,增长速度 更加迅猛 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 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 造自然的能力,人们 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 完善的医疗服务,死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案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

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套练习

第一章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回答1~3题。 1.读图(图中经线的经度间隔是均匀的)图中C点的昼长为( C ) A.24小时B.12小时 a C.20小时 a D.1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B ) A.太原 a a B.长春 a a C.南昌 a a D.昆明 3.图中C点在半年后的夜长为( C ) A.4小时 a a B.10小时 C.20小时 a a D.24小时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2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第3题,半年后,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C点的夜长等于其在夏至日时的昼长。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4~6题。 4.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C ) A.甲、乙B.甲、丁 C.乙、丁D.丙、丁 5.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C ) A.甲B.乙

C.丙D.丁 6.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A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从各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可推知,甲图表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白昼最短,上海日落时间最早;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北极有极昼出现,丙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丁图表示北极有极昼,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 二、综合题 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夏至__(节气)日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15__时(地方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B__,昼长是__18__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45°W)__。 (4)图中ED表示__昏__线,DC表示__晨__线。(填“晨”或“昏”)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__。 (6)A点的地理坐标是__(23°26′N,0°)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3:00__。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左图中阴影部分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第1~2题。 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 B ) A.0°经线B.160°E经线 C.180°经线 a D.20°W经线 2.此刻,地球位于上面右图中公转轨道的位置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D )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中土地的利用形式: 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2.功能分区的实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3.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分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是各功能区之间无法划分明确的分界线;二是在同一个功能区中,只是该功能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功能用地所占比重较小而已。 4.功能区的主要类型: (1)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的40%~60% ①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要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②低级住宅区:多建在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条件较差 (2)商业区: ①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 交通最优原则——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②中心商务区(CBD): 它是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高三复习) (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但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一些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中出现了众多特殊的地域分异,而这些地域分异由于成因各异,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近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掌握自然界中特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 因。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特殊地理现象成因的习 惯与能力。 3、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试题的审题与解题规 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探究“特殊”的成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发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如: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气 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地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2、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4、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布局。 5、工业布局的特殊性。 6、交通线路布局的特殊性。教学难点: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 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师生互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引入)利用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导入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并要求学生分析原 因。 1、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课件显示)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图。 问:该处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那么 A(北部)、B(东部)、C(南部)三地的气候成因一样吗?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 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 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 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 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 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 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巧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

巧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 摘要:地理案例教法运用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案例出现的背景,其次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材案例具体使用过程中应做到的要求,最后总结了高中地理教材案例使用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巧用高中地理教材案例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早已全面铺开,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式改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的新课程改革这一特点尤为突出,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便是一个亮点,因此对于新教材中的案例如何使用便成为地理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使用人教版),认为在案例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地理新教材的难度虽然降低,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知识面同样加宽。如果我们不及时增加新的知识,课本上的一些东西我们自己都搞不懂,如何去教学生呢?如必修①案例“台风及其危害”和“寒潮及其危害”,要求地理老师对台风和寒潮的形成、源地、路径、危害、对策等基本知识掌握,还要求地理老师了解一些与台风相关的实例,又特别是学生感兴趣并与战争、生活、生产等相联系的实例。教师讲解以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热情,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探究、讨论,更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再如:教材对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般从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各有侧重。其中,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侧重于分析生产的特点,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侧重于区位分析,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侧重于发展的努力措施。分析这些案例,需要教师对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等等方面了解甚多且透彻,并且要结合惠州的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来加以分析,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结果,然后再用其他类型的农业类型与惠州的农业类型加以比较,找出不同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进一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为教学营造更好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自主学习。 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地理新课改当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到知识。如必修①案例“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和“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还有可能学生对欧洲的冬天下大雨会有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表扬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但是要及时作出解析。又如:教材对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分析其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对以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重点放在特点和发展条件两个方面。这时,就有可能有学生要问:为什么各个国家所发展的工业不一样?建设工业基地所需要的区位因素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联系吗?这就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 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月球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 7.存在生命安全的宇宙环境 的行星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直接、间接地为地球上提供了能源 4.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太阳的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备注: 1. 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 4.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黄赤交角 自转 →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公转 → 黄道(平)面 (23°26′) 限制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变大,热、寒带面积变大, 变小,热、寒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小 温带面积变大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1.移动方向 夏至日→冬至日 向南移动 冬至日→次年夏至日 向北运动 2.直射次数: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 南北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无直射 3.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 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401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重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重要的天气系统》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1的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天气现象是人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支配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第二章教材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天气系统是其中知识结构上重要的一环。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一课是在综合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状况,使得本章各内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习“天气系统”知识,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以便日后自己能判断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指导生产。高中地理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风、雨、阴、晴等气象要素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探讨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基本依据,是知识的深化和提高。限于学生的知识和篇幅有限,教材只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理解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学会运用“冷锋天气”图、“暖锋天气”图,判别冷锋与暖锋的特点,并能联系当地天气变化的特点或气象资料,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锋面天气图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联系当地的天气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教学难点:锋及锋面天气的形成; 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 四、教学方法手段:指导观察法、程序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