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大丈夫”必须具备仁,义的思想基础,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得志的时候,偕同百姓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也能独自坚持原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乱心,贫贱不能变志,威武

不能屈节.这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这信念不是指向个体私欲,而是攸关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呈现的是一种大仁, 大义,展示的是一种大胸襟,大气节.这就是”大丈夫”应该具备的高尚情操与志节.

其二,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善养”浩

然之气”.《孟子》中说:”公孙丑问日:……’敢问夫子恶乎长?’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气”一般理解为意念或情绪,所谓养气实质上就是培养道德意念和情操.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所以说这种”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无是,馁矣”.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具备一种崇高的精神美,人

格美.所谓”善养吾浩然之气”,即是要培养自己这种”美”,“大”,”圣”,”神”的崇高品格.孟子认为一个人具有了这样崇高的品格,在精神上就会体现出浩然正气,就能”知言”:不仅自己言辞理直气壮,而且善于辨别各种错误的言辞.这种”浩

然之气”就是”大丈夫”所应具有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是

种至大至刚的,压倒一切邪恶的豪迈之气.这是对自己行

为的正义性的高度自觉,是对社会道德的强力感召,具有伟

大的精神力量.

其三,孟子提出”大丈夫”应善于处理义利关系.在利益

面前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品格是否高尚的试金石.孟子

认为”大丈夫”应以道义为重,在义与利发生矛盾冲突时,可

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义,指的是国家,民族,集体的公

利;利,指的是个人的私利.”大丈夫”应事事处以公心,心系

利民厚生的社会大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即以天下的忧

乐为自己的忧乐,这是典型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孟子提倡人

们应该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的得

失,具有奉献精神.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收稿日期:2011-O1—06

作者简介:石芳(1979一),女,甘肃宁县人,西北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6

第16卷第3期(2011)石芳: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V o1.16No.3(2011)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恶有甚

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珍

惜生命,厌恶死亡是人之常情,但是”大丈夫”在正义和真理

面前,应该具有为真理,为正义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二,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精神特征

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所蕴含的精神特征充分

表现了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注,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对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

精神内核已被后人继承和发展,并不断闪耀着新的时代光辉. 孟轲曾经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以为世界上最可宝

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自身的,这就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这些精神财富的价值远远高于外在于人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依此价值标准,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

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一,自信自尊,刚正不阿的高尚气节.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就很鲜明地展现出

了孟子人格上的一大优点——自信自尊.孟子以继承三世之伟业为己任,以”变今之俗”(《孟子?告子下》)为目标,以身为圣人之徒而自豪,他明确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

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这种饱含大丈夫气节的人格气度总是能够使他如御风而行,居高临下,声势夺人.这

强烈地体现在他与君王的对话中.孟子与国君交谈,”说大人,则藐之,勿视之巍巍然”(《孟子?尽心上》),不避锋芒,直

冲要害.他的那种无所畏惧而表现出的如决江河的浩然正气令君王”莫之而能御”(《孟子?梁惠王上》).除此之外,孟子对待君民关系也毫不保留地展现出他自信自尊的人格.孟子巧妙地把性善论运用于君民关系的理解中.”人皆可以为尧舜”,故”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闻诛一

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这些激烈的言辞无不朝统治者的威严发出挑战,体现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在对自己有着严格的人格精神训练,同时又对世

人,或者说对君王,对百姓,提出了人格上的目标追求.这便

是孟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于君,实施仁政王道;于民,铸就理想人格.因此,孟子说的民贵君轻,与其说是

在贬低国君的位置,倒不如说只是在寻求一种平衡,君民间

的关系平衡.孟子为何”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他只是希望诸侯王能够效法先王,行王道,安天下.君所以为君,

尧舜也;民所以为民,大丈夫也.君民所以为人,性善也.

其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

在继承孔子思想上,孟子着重于仁和义,并把它们当作

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他一再强调:”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主张”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这里

说的义,是指大道,是道德和义理的内在根据,有”理义”,”礼义”,”仁义”等意思.孟子把仁义作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人生最可贵的品质.世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当以义为重.”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上》),出处进退,一合于义.”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可见,就与不就,舍得之道,唯义已矣.孟子把义看作是如此重要的道德约束,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不为禽兽,斯仁义在矣.如果人们

只讲利,不思义,那就与禽兽无异.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在这段话中,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 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

利忘义”.

于”士”,孟子特别加以重视,强调”士”必须学习孔子说

的”志于道”,必须始终以行道为己任.孟子对孑L子这三个字的阐释可谓淋漓尽致:”王子垫问日:’士何事?’孟子日:’尚志.’日:’何谓尚志?’日:’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上》)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这便是孟子对”士”阶层提出的要求,要有高尚的志向,以天下为己任,以行道为最高目的,对

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他们持较为轻视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 其三,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气.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当

公孙丑问及何谓浩然之气时,他先说”难言也”,紧接着对”浩然之气”有这样的解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

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日,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

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如若这种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可以充塞于天地

之间.然而这种至大至刚的精神意义上的气,如何充塞于天地之间呢?这恐怕就是孟子的难言之处了.面对这种情景,孟子不可能求救于当下甚至上古时流行的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论,于是创造性地赋予气以道德属性,将其纳入到理性思维的范畴.有一点孟子讲得很清楚,就是他的这种”浩然之气”,必须配之以义与道.义,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杠杆;道,就是事

物之理,是道德的内在根据.

“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

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这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孟子以为,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可以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孟子的”浩然之气”一说,影响很大,特别是他将气赋予道德含义对后世具有重大贡献.后人常提的正气,节气,骨气,豪气等词

无不与孟子的气论有关.孟子的气,既是一尊道德偶像,又是27

第16卷第3期(2011)寸青高旰拒V o1.16No.3(2011)

孟子人格铁的象征,孟子人格中透射出的股股浩然正气正如他那副铮铮铁骨般耿直笔挺,直冲霄汉,充分展示着孟子的鲜明个性.

其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气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是孟子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精神特征的最集中,最着名的描述.孟子强调富贵的诱惑,贫贱的煎熬,威武的逼压都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和洗礼,只有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才能形成一个刚毅自强的理想人格. 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则是主体对天将降大任的自觉承担,

是主体的使命意识即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正是有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自律,大丈夫才能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诱惑,不屈服任何外来的压力,不迷失方向,不丧失意志,正道直行,凛然正气,才能”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轩乘,我得志,弗为也”(《孟子?尽心下》).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现出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不淫,不移, 不屈的英雄气概.

三,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以修身为本的道德教育

传统,强调”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实现必须从修身做起.孟子说:”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

娄上》)根据东汉赵岐的解释”守身”即为修身,孟子强调修身为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天下是由各个诸侯国构成的,因此, “天下之本在国”;各诸侯国是由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许多家庭构成的,所以”国之本在家”;而家庭又是由每一个具有独立个性与人格的个体所组成的,因此,”家之本在身”.正由于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才有”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

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

所以孟轲注重人格养成,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关系着天

下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个人的荣辱.如何修身?孟轲提出居仁由义的主张.他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孟轲认为仁是人的安适的归宿,义是人必走的康庄大

道,如果放弃安适的归宿而不去住,舍弃康庄大道而不走,是可悲可悯的,因此,他要求人们在进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要“居仁由义”,具体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存心寡欲.

孟子认为修身主要是存养心性.人的心性中本来就有

仁,义,礼,智四善端,人格养成的首要任务就是存养和扩充这些善端,使其发展为人所具备的现实的道德品质.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存养和

扩充善端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耳目口舌之欲.因为耳,目,口, 鼻,舌等身体器官是非理性的,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它们与外物接触,很容易被引入歧途,从而迷失方向,所以修养善28

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善端和欲望之间成反比的关系,人的物质欲望越多,善端的存养就越少,要想存养善端就必须减少食色等物欲.

孟子所提倡的存心寡欲的修养方法具有一定的唯心主

义,禁欲主义色彩,但是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重视精神追求

却是应该提倡的.

其二,持志养气.

孟子认为”士”最重要的便是持志.所谓持志,就是立志

或尚志.根据《孟子?尽心上》记载,有一次,齐王的儿子问孟轲:”士何事?”孟子回答:”尚志.”又问:”何谓尚志?”孟子解

释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由此可

见,孟子在道德修养中所强调的持志就是要人们做到”居仁

由义”,具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理想和信念.

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注重培养理想和信念,在正确理

念指导下,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符合道德教育规律的.盂子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继承了孔子”立志”的思想,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有远大的人生抱负,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孟子把持志与养气密切相联.他说:”夫志,气之帅也”,

“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孟子所说的”志”是指理想,信念和意志;”气”则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是一种情绪和情感.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究竟是什么,连孟子本

人也说”难言也”,但他解释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

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孟子所说的这种至大至刚的,

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就是人们日积月累的凛然不可

侵犯的正气,是压倒一切邪恶的正义的精神力量.

孟子强调持志养气,就是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信念

与意志互动共生.这在人格养成过程中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行

之有效的修养方法.

其三,意志磨砺.

孟子要培养的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标准范型的人才,必

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他认为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是由刚毅

果决的意志统帅的.因此,他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

人的意志力的培养和磨砺.

在意志磨砺方面,孟子摆脱了主观唯心主义性善论的羁

绊,认识到了客观环境,人生际遇对个人才能,性格和品德的

重要影响,得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着名论题.孟子

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忧患中得以生

存,不断增加的忧患意识将使个人和民族,国家的生命力越

来越强;否则,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整Et沉浸在歌功

颂德的自慰之中,容易导致萎缩,退化和消亡.因此,在道德

教育的过程中,孟子提倡人们忧患意识的培养,告诫人们必

须居安思危.

孟子认为,一个人超凡的智慧和胆识来自于不断增强的

忧患意识,来自于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而人要想成就一番

第16卷第3期(2011)石芳: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V o1.16No_3(2011)

伟业,也必须经过挫折和坎坷,孟子以舜,傅说,胶鬲,管夷

吾,孙叔敖和百里奚等历史名人为例说明超凡的智慧与能量,高尚的品德与才干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所以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从这段引文里,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关于意志磨砺的思想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受命于天的”大人物”所经受的艰苦磨炼, 似乎是一种天意的安排,这确实是不足取的.但是,从方法论

的角度讲,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胆识,才智,高尚的精神,气

节是离不开艰苦锻炼的.只有经历人生世事的各种磨炼,才

能造就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

夫”高尚情操.

其四,反求诸己.

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孔子提倡忠恕之

道,告诫弟子凡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思想,强调:”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此外,闻过则喜,改过迁善等都是盂轲倡导的修养方法,

这些修养方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

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最闪光的亮

点,对塑造民族之魂居功至伟.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最集中

地表现在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上.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是我

们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永不过时.当今社会,某些

人逐利忘义,寡廉鲜耻,一味追求权势,名利,财富,仁民爱物

的伦理情怀淡漠了,坚持真理的浩然正气缺失了,蔑视权贵

的高尚气节衰微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精神对匡救人类精

神世界面临的问题,有其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杨伯峻.论语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徐洪兴.孟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Menciu’SIdealPersonality:ATrueMan

SHIFang

(Normaluniversityinstituteofpoliticsandlaw,L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Theidealtheoryofpersonality,”atrueman”raisedbyMenciusasthecr iterion,isfullofsuchmeaningsas”neitherriches norhonorscancorrupthim;neitherpovertynorhumblenesscanmakehimswerv efromprinciple;andneitherthreatsnorforcescan

现代人格心理学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格的概念 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一、人格的多种定义 1、总和式定义 始于古罗马时代,他们认为,人格是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比如沃伦认为人格包括个人品性的各方面,普林斯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确定人格的外延,探讨人格应该包括的特性,有一定启发作用。这种定义是肤浅的人格特质并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整合。 2、整合式定义 强调人格各种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属性只是构成整个人格的元素,人格由这些元素组成。 比如卡米查尔认为人格室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克柯迪认为人格是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个人特有倾向的整合。 3、层次性定义 把人格的各种属性看做是又组织的,并安一定层次结构排列,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统一性。 比如詹姆斯把自我分为四个内在统一的层次:第一层室物质自我,包括人的身体、财产和朋友等;第二层是社会自我,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第三层是精神自我,它的功能室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的不协调;第四层是纯粹自我,即对自己进行反省的自我,也就是自我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 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个体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方式。 比如肯卜夫把人格定义为人在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这种定义着重于人格的功能,没有指出人格的内在特性和本质。 5、区别性定义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比如思科恩认为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 上述定义虽指出了人格的某些特征,但是不全面。奥尔波特指出人格室人体内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二、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教科书中人格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 3、《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 人格与一个人动机倾向的稳固组织有关……通常主要指情感——意动的特质。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试论孟子的修养工夫论与人格理想的当代价值 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就是养浩然之气,使“四端”成为“四德”。而孟子的人格理想是善的美的人格, 人格理想根源于、植根于内在、情感性的浩然之气,它既是“仁义礼智”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充分体现, 也是“浩然之气”在个体全人格中的完满贯注, 是善与美的和谐统一。孟子的修养工夫论正是其人格理想的真实写照。孟子的修养工夫论及其人格理想学说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们不仅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发展史, 而且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的修养功夫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四端”,“四端”还只是“善端”,故还有待于功夫扩而充之,才能流行为实然性的“善”——仁、义、礼、智“四德”。“四端”是未发,是隐性之善,那么“四德”是已发,是显性之善,包涵着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而这社会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在孟子看来,是人之本质性的规定、人之存在的理由,人当求之。 “四端”仅仅是善之“端绪”,善之萌芽,“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因此,更为举足轻重的是如何扩而充之,使本然变为实然。使本然变为实然、使“四端”成为“四德”,就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修养功夫论。 孟子修养功夫论的特点是无待性。无待性指“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孟子?离娄下》),即由“四端”扩充至“四德”过程的自然而然性,无需费纤毫之力。孟子曾这样形容“四端”臻至“四德”的过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既然人内在地禀赋“四端”,那么油然而发,人自知扩而充之,其扩充的特点是自我训诱,非外在训导,孟子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喻该过程沛然而发、莫之能御的自发性。而于另一处孟子同样以水喻人性的向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这样言说修养方式之一的“养气”:“心勿忘,勿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养气”如此,其整个功夫何如不是?故孟子这样评价不能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修养功夫的特点是无待于外在条件,故可将孟子修养功夫的特点总结为“无待性”,那么如何造成了该特点?如前所言,在孟子看来,人之本然是“四端”,是情,而所谓修养功夫只是率情、顺情而发,任由内在本源的情汩汩而流。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在孟子看来,本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实然:“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二、孟子的人格理想 孟子的人格理想学说散见于《孟子》一书的不同篇章中。孟子明确把个体

理想人格塑造

理想人格塑造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由于理想人格是以美感要求不断变化的形态出现,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人们所希冀的目标,常常具有追求和超前的特征。理想人格是一种时代精神。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具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以儒学的“君子理想”为典范的。“儒学具有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如‘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也都和‘君子’可以互通。甚至儒学家关于人生境界的一般议论也是和君子的理论分不开的”。“仁者爱人”的儒家理想人格在千余年的系统化、具体化、世俗化过程中,终于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传统文化意识。 (大学生而言)该主动的积极地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但是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才是必须的。 现在大学中,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使自己过得充实。 首先要先保证学习。然后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你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此外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有些同学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疑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瞧,生活中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刚刚跨人大学门槛的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过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由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过去见识、交往、活动范围较狭窄的生活环境,到置身于大学这个小社会中等等。诸如此类变化,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早日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个"尽快": 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大学新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但大多数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有的甚至把"混文凭"、"跳龙门"、"留城市"作为学习目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doc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第16卷第3期(2011)甘青离奸孑拒V o1.16No.3(2011)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石芳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孟子提出的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浩然之气”,”舍生取义”等丰富内涵,具有自信自尊,刚正不阿,舍生取义,杀生成仁,至大至刚,充塞 天地等精神特征.”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养成则要遵循存心寡欲,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的”居仁由义”之道. 关键词:孟子;人格;”大丈夫”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1)03—026—04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 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 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作为先秦儒家的 杰出代表,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

“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 一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理想人格思想,提出了理想人格 的标准范型——”大丈夫”理想人格理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认为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和扩充自己与生俱来的”善端”,就可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尧舜等圣人的理想人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人们认真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贤,从而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即作为理想人格典范的圣人同样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这就为普通人成就理想人格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尧,舜,禹,商汤,文王的圣人目标仍缺乏具体的标 准,为此孟子提出了更利于践行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将理想人格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为人们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提 供了更具体的操作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大丈夫”的 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一,孟子提出”大丈夫”应有高尚的志节,独立的人格, 决不向权贵低头.他们坚持正义,扞卫真理,崇尚道德,乐行 仁道. 孟子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家的理想人格

先秦是我国古代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整个社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在思想届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这在我国是绝对空前绝后的。而在众多的学术流派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儒、道、法、墨这四家,其中又以儒、道最为影响深远。道家理想人格虽然不像儒家理想人格那样占据历史文化的主流,但它独特而深刻的内涵体现着该时代人们特有的文化心态、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仍不失为时代新人格构建有借鉴意义的蓝本。 于丹教授曾经在她的演讲中说过“儒家与道家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儒家给我们的中国人的一片心灵的土地,道家给我们的是头顶上一片心灵的天空。”与儒家教给我们的“接济天下”不同,道家教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人格的实现,是出世,是自我的超越,它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至人无己”的一种虚拟的理想人格。 一、道家理想人格的基础 道家的这种理想人格是在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形成的,是当时的人们依据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向往的最完美的人格典范。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主要构想者,其代表作为《老子》和《庄子》。 道家理想人格的提出建立在对现实的批判、否定与超越的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老子指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儒家的道德说教都是对人类天性的限制和损害,是造成贫困的根源。他认为,“仁义”是人的最大桎梏,因此,他主张“绝巧弃利”,“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鼓励人们崇尚自然无为,追求内在自我,摒弃一切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平静,进入一种“真人”的境界。 二、道家理想人格的特点 与其他各家相比,道家的独特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内圣外王、修身治国的价值目标。道家也以“内圣外王”为其理想人格结构,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一种精神境界,着眼于“内圣”,“无不为”则指治世之道,着眼于“外王”。道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也包含有治国平天下的重大社会责任,要求人们把个人的良好品格推及社会。老子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和庄子向往的“至德之地”都是由此而来的。老子认为真正的圣人应是内修其本,而不是外在。 第二,超越物欲、超越现实的思想境界。老庄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的时代。君子不是为物质的享受而活着,主要是以道德的完美,以理义悦我心。老庄主张无私无欲,不让精神受外物所累。老子主张让小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摆脱外在的诱惑,远离声色,达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现实社会已把人变成奴隶,扭曲了人的本性,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变得虚伪贪婪,所以道家的理想人格要求超越世俗羁绊。 第三,“为道日损”、心斋、坐忘的构建途径。在道家看来,欲望和知识会干扰人的清静之心,是道德沦丧的原因和表现。所以他们提出要崇尚自然无为,把一切都忘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达到最终的理想人格。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

【摘要】本文着重对孟子美学思想中的人格美进行深入分析:孟子认为善才是真正的美,这种伦理观点与孟子的美学思想实现了充分融合,形成了完善的人格美理论体系;孟子对人格美的形成认为是人的修养,即“浩然之气”,它与伦理道德、情感意志形成了完美的统一;人格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抽象表现,这种美好的特质会使人的面容,举止出现变化;孟子在人格美的思想理论中,还将人格美进行了善、信、美、大、圣、神六个级别的划分。 【关键词】孟子;人格美学;美学价值;思想内涵 所谓人格美,就是通过个体人格的表现给人一种精神层面的舒适感、愉悦感。人格美这一话题在我国早期就有着深入的研究,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对此都保留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而真正将人格美发展到极致并将其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则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他的人格美思想对后世的美学研究也产生以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仍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一、人格精神作为新的审美对象 在孟子的美学思想中,他将人的行为道德、礼仪操行等美好的品质看作一种具象的声、色,认为这些人格精神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的舒适与愉悦,使人感受到无限的人格魅力,而人格精神也就此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对象。孟子语录中“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故理义之悦我心”,他明确说明高尚的道德品质给人心理的愉悦就像是色香味一般能够给人真实的美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感官审美模式,将人格精神作为审美的一个新的对象,并对此进行了新的阐述。人格精神本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事物,它何以能够如具体的声色味之类的真实体验使人的心理产生感触呢?这在孟子的伦理道德理念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1]在孟子的思想意识中,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牲畜之所以有所不同,关键看其是否拥有一颗“仁心”,缺乏了仁义与善心,与牲畜无异。这与孟子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相关性,他生于战乱时期,目睹了大量杀戮,对生命有着一种敬畏与同情之心,在他的思想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的向往。孟子秉承了孔子的观点,认为善是人类的本性,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善良与道德又是个人自觉的行为意识,不能由外人强加,在不受任何外力干扰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善才是真正美的善,同样,若是在某种力量的驱使下而不得不表现出的善实际上就是恶,这种伦理观点与孟子的美学思想实现了充分融合,形成了完善的人格美理论体系。 二、人格美的形成 善的实现需要个体的不断努力,基于此,孟子又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说法,这种浩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过了长久的精神意志的磨练,要求人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关注生活的细节,不能半途而废。另外,人格美的形成不仅要有坚定的人生志向,还需要树立自己的气节,不能丧失自身的勇气,只有形成了强大的内心力量,才能够在面对选择时,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在孟子的美学思想里,生命固然可贵,然而在正义与人格面前,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能够违背做人的原则。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散发着理性与智慧的光辉,这种理性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心情感的驱使,能够体现出人的大无畏的精神状态。[2]在这里,孟子注重的是个体的自由状态,无论是善还是“浩然之气”,都强调对个体情感的体现,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格评价依据,它更多的是对人格之美的彰显,它与伦理道德、情感意志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是一种渗透于人内心情感深处的意志,体现了人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表明了人格美的逐步形成。 三、人格美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格美作为一种内在的品德修养、精神气质,它与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人格美也有着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外部形体表现使自己的内心精神状态得以展现,被人们所认识、所了解。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内心充满了仁义理智,便会在外在的行为状态上体现出来,这种美好的特质会使人的面容出现变化,表现出圆润、

孟子的性格与人格美学

孟子的性格与人格美学 李 蓁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 要】 生活于战国时期的孟子,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而孟子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其注重自我人格的培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浩然之气深层次的人格心理即是对“士”或曰“知识分子”独立身份的自觉。 【关键词】 孟子;性格;人格美学;自觉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大约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三七二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二八九年)[1]。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孟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由母亲独立养育成人。孟母是一位坚强又优秀的母亲,竭尽心力地教养幼子,由“孟母三迁”、“杀豚不欺子”、“断织教子”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可以想见孟母的风采。孟子能最终成长为命世亚圣之大儒,其母的启蒙与教诲居功至伟。 周显王元年(公元前368年),孟子二十二岁,离开家乡赴鲁游学。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学成后,一直在邹安心讲学。四十三岁时,因齐威王招文学游说之士,孟子第一次由邹到齐国临淄,才开始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的政治活动以失败告终,但他在文化和学术上的作为却对儒家学说的传播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 与孔子的温柔敦厚不同,孟子的性格要激烈得多。他毅然宏扬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并以充分自主的精神建立了他的人格美学,形成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特别是提出“充实之谓美”、“万物皆备于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高扬主体人格和理想精神的话语,表现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生自信力,创造了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论语》中对孔子的形象有很多直接的描绘,总体上是一个仁爱的老师和长者,待人接物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论语?乡党第十》一篇中详细记载了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言行举止:“恂恂如也”、“便便言,唯谨尔”、“侃侃如也”、“訚訚如也”、“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处处表现出谦恭谨慎、温和持重的风度。孔子以这种性格处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与之相比,孟子的性情和处世方法则大异其趣。这由后代儒者对二人的评价即可看出,如程颐就说:“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两人风度之不同。 从《孟子》一书看来,孟子的性情刚烈豪爽,泼辣直率。他非常自负,以圣人自许(《滕文公下》),并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他承认自己好辩,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己也。”(《滕文公下》)他自恃清高,表现出贫贱不移的坚贞节操。如齐宣王欲面见孟子,孟子托病不见,认为“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因为他心中充溢着浩然之气,自恃道德仁义高于人,故而能够骄于统治阶层。齐王宠臣王驩,孟子和他同路数日,连话都不和他说。(《公孙丑下》)后来,王驩当上了右师,孟子在公行子家里吊丧遇见他,别人都忙着去逢迎巴结,孟子却睬都不睬(《离娄下》)。对当时所谓的英雄、大丈夫如管仲、公孙衍、张仪等等也瞧不起,他说“吾不为管仲”(《滕文公下》),还骂公孙衍、张仪等纵横家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同上)。在各国君主面前,孟子始终是一种傲岸不逊的气度,保持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人格。 笔者以为,孟子傲岸性格的形成与其注重自我人格的培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浩然之气的深层次的人格心理即是对“士”或曰“知识分子”独立身份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无疑又来源于孟子一以贯之的道,即其整体思想。 孟子对知识分子独立身份的自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分子天职意识的觉醒 《孟子?万章上》,借伊尹之口,说了如下一段话:“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 知识分子以其天生的忧患意识及在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自有文明以来,就一直是也应当是民众的先觉先导,这是知识分子的天职。这段话的精神内涵与佛教“菩萨”(全称“菩提萨埵”)一词的“自觉觉他”之义何其相似乃尔,大可看出孟子与古今中外的圣哲们及一切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共同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 二、知识分子社会身份和地位的确立 《孟子?滕文公上》,有一篇孟子与陈相关于社会分工的辩论。“‘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一句话便揭示出许行、陈相等农家之徒的复古倒退言行的荒谬。然后又更加坦率地指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话或许给了后世的阶级论者以攻击的口实,但实际上,孟子说的也只不过是常识罢了。 《滕文公下》,与彭更的问答更是直接论及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分配的问题,彭更认为:“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便举例说明“为仁义者”,跟梓、匠、轮、舆等手艺一样,是“食功”而非“食志”的,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的。同时,孟子又指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正义》对此篇总结道:“此章指言百工食力,以禄养贤,修仁尚义,国之所尊,移风易俗,其功可珍,虽食诸侯,不为素餐。”[2] 三、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立性和自由化 《公孙丑下》一章中孟子曾说:“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很有点对自己独立身份的自鸣得意的狡黠意味。此处的“我无言责也”是说自己不是诤谏之官,并非说身为知识分子而不对社会和时代提出批评意见;此处的进退裕如,说的也是自己在朝或不在朝的来去自由,而非失去知识分子的立场。同章回答陈臻对取与之道的疑惑时,又说道“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更鲜明地指出了坚持身份独立性的重要,为了保持自己的立场,应该兼金不顾,即面对再多再好的金钱,也不能被收买。 若由前述分析来看,孟子不仅是千古士子的人格楷模,即便以萨义德对现代知识分子定义的高标准来衡量,他也应毫无怍色。而孟子“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大自信、“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的大悲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决,当代知识分子又有几人具备? 【注 释】 孟子生卒年及以下生平事迹依据(元)程复心:《孔子论语年谱孟子年谱》,中华书局,1985.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下转第82页) 孟子的性格与人格美学文史纵横

2019年湖北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3月份)

2019年湖北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3月份)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已广为流传,其内涵主要是对贵族或执政者的专称,而较少涉及人格内容的道德意蕴。如《尚书》卷十三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执政者或贵族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通过孔子从不同侧面的反复解说和阐发,“君子”一词被赋予许多优秀道德的内涵,成为一种理想人格模式的称谓。 翻开《论语》,有关“君子”的论述俯拾即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等等。这表明,孔子常在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和比较中,肯定和褒扬君子是他心目中的道德高尚之人。在《论语》里,孔子也数次提到“圣人”,但他明确对弟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这就是说,圣人难以看见,也难以企及,但君子能够见到,也可以并应该努力做到。 作为孔子精心勾勒和塑造的可望可及、可学可做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周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被张岱年等学者认为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最佳概括。《孟子》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论述,使君子人格的内蕴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不仅是儒家着力打造和推举的理想人格形象,道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概念及其人格内涵也颇为认同。人们耳熟能详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就是《庄子?山水》中的名言。荀子在构建礼法体系时强调“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在荀子看来,一个崇尚礼法的社会,如果没有君子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来参与和维护,那将会失去构建礼法社会的基本前提。 后来,思想家对“君子”概念的引述和阐发同样不胜枚举。从西汉的董仲舒到东

试论李白诗的人格美

试论李白诗的人格美 寻甸二中陈龙章 摘要:李白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人格美,影响了无数代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李白诗的人格美,也应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营养。李白和他的诗歌,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之魂。 关键词:李白诗人格美 李白是盛唐时代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由于时代的造就和他个人独具魅力的性格特点,使他的诗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人格美。和其他诗人的诗一样,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特点,。这一点,却很少有人单独提及,或提得不多。因此,本文就李白诗中的人格美这一点单独列出来,作个粗浅的分析。 一、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理想,忧国忧民的人格美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出生于唐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一个商人家庭,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他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经典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他的生活情趣和才能是多样的,他不仅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少年游客和羽客,同时还是一个“十五观奇书,作赋蔺相如”的青年作家。他在二十岁以后开始在蜀漫游,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于形成他个人的人格倾向和他诗中的人格美,是有深刻影响的。 李白少习纵横之术,每以天下为己任。好携妓游东山,因谢安一度为苍生而于谈笑之中平靖国难,故慕其为人。此外对邹衍、乐毅、诸葛亮等皆钦仰,认为这些人都出自布衣,能驰骋英名一世在于有壮志。李白曾写诗言道:“苟无济代心,独好亦何益。”“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由此可见,李白以天下为己任追求理想的这种倾向的形成,是有其根源的。李白自幼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教育,故想从政、治国平天下激发了他高度的政治热情。为实现“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他不惜“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济苍生”、“安社稷”,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定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去掉“不是”) B.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同学们在认真地做作业。(删掉“当”和“时”) C.“拾荒老娘”于化玲,九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D.三个学校的领导来到班级,观看同学们的汇报演出。(把“班级”改为“教室”) 3 .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

关于孟子理想人格的浅析

关于孟子理想人格的浅析 摘要: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他从性善的角度提出了他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给我们人格培养树立了典范,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孟子理想人格浅析 “人格”是一个多重含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当时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家借此术语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不同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把人格定义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有的心理品质。【1】从伦理学的意义上,人格就是“每个人的那种品质”(康德语)。道德人格是人们按道德要求所应该具有的哪种品质和行为体系,理想人格作为道德人格的高层次是人们应该争取获得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行为体系总和,是至善的人化或行为直观化。【2】在孟子之前,春秋时期的老子所认为的最高人格为圣人,孔子在《论语》中也表达了他的理想人格——君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妖,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于孟子,他继承了孔子的君子人格的一些特质,提出“士”是他的道德人格,理性人格是“大丈夫”。 “大丈夫”一词最先出自《孟子》一书,它是孟子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景春曰:“公孙衍、张仪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 之嫁也,母之命,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不仅最早出现“大丈夫”一词,还表达了孟子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大丈夫”的标准。对于景春所说的公孙衍、张仪,虽然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但这些纵横家在诸侯中纵横捭阖于诸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对诸侯投其所好,他们只能算是“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并不是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居于仁,由于义,立于礼,行天下正道,富贵、贫贱、威武,都不能改变自己的操守。 孟子作为“亚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大丈夫”观来源于儒家的基本理念,继承了孔子的君子形象,如大丈夫要“居于仁,由于义,立于礼”,来源于孔子强调的“仁”和“礼”。另外,“大丈夫”观还有他自己的“性善论”为依据,孟子曾说过:“万物皆备于我”【3】,人最宝贵的东西内在于每个人的自身,这也就是人的道德品质,我们后天通过学习所要保存的就是这些好的东西,应该是大丈夫所应具备的品质。 对于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我们可以理解为: 第一,“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绝不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的服从。“大丈夫”要立足仁、义、礼,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 第二,“大丈夫”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人格的“完美”与“完整”解读

人格的“完美”与“完整”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结果却违背初衷 ,葬送了国民的“精神家园”。本文提出完整人格 ,以人格的“完整”来归还本属于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引领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主张完善人格 ,从完整人格升华到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人格。我国历来倡导的完美人格 ,大都成了只是看上去很美的人格理想。其症结何在 ? 出路何在 ? 对此 ,笔者想作个初步探讨 ,以抛砖引玉。 一、我国历代完美人格的最终走向 我国历代的完美人格 ,其最终走向是人格的分裂化、精神的病变化和心理的无端崩溃、“自我”被理想化或虚幻化 ,导致自我精神家园的失落。人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人品”,二者等同。孔子前 ,人们将“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人格评价的标准 ,并划分人格要素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慈、惠、和、恭。儒家建立了合情合理合礼、文质彬彬的君子型人格理论。道家则消极避世 ,超然无为 ,其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圣人 ,所谓“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即只有做到无名、无功、无己才可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墨家主张“兼士”人格 ,强调爱民、利民 ,为公的统一。法家主张赤裸裸的权势和暴力 ,崇尚以法治国 ,提出了具有鲜明专制权术特色的“法术之士”人格理论。宋明理学家追求“存天理 ,灭人欲”的人格理想 ,而明清比较典型的是王夫之的理想人格 ,他的人格理论分作以下几方面:天理德性与形色欲望有机统一。珍视“名义”、“乐观其反”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七尺从天乞活埋”的丈夫气节 ,以及“以身任天下”的奋斗目标。 上述我国历史上的种种人格理想 ,其倡导的都不外乎是完美人格。但不管多么美妙 ,它们说到底都是一种分裂的人格 ,是对个人“阴影”消极面、不完善面的矢口否认 ,采用抑制或压抑的形式去掩盖自己本性中的原始部分一切激情和“不道德”的欲望行为 ,而将自己与光明的力量相等同。以投射的形式放弃“阴暗面”,将它搁置到他人身上 ,然后以“在那边的邪恶”的形式来体验它。他们将精神的完美定为标准和目标 ,要求只拥有自身人性中的善良部分 ,而不惜将消极面转移到他人身上来保持这一言过其实的自我理想化。这颇象鲁迅描述的“阿Q 式胜利法”———客观上处处失败 ,而主观上时时胜利 ,物质方面一无所有 ,而精神方面自满自足;感情上样样合乎圣贤经传、祖宗成法 ,更有排斥异端的正气 ,但行动上却常常违规犯禁。其实 ,这种道德的实际上的无能、虚假的自我理想化已经让国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真正的精神贫乏 ,已把现代人带到绝望的边缘 ,成了“令人烦恼的根源”。因为简单的抑制不足以维持一个人的美德感和优越感。当阴影的内容被投射、被储藏在他人身上时 ,留给人们的只剩两种选择: 1产生自卑 ,失去自我 ,缺乏个人的整体性、真实性 ,失去个人的“独立人格”,走入不负责的道德异化境地马克思曾这样理解人的独立:“人只有在成为他自身的主人的时候 ,才能将自己当作独立的存在物 ,而且只有当他把自己的存在归之于他自身的时候 ,他才是自己的主人。”然而传统人格理论由于自身内含的畸形家族群体意识和片面的宗法道德服从型结构 ,使个体滋生了道德偏见 ,将视角局限于非常狭隘的空间 ,用自己固有的成见来取舍一切 ,对不符合自己已有成见的一概排斥 ,并以情绪化的方式去表达 ,使自己被驯服 ,听命于封建纲常名教 ,结果“率天下之男女 ,为臣、为子、为妻 ,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人格者 ,

试论孟子的天命观

论孟子的天命观 【文章摘要】 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当时的乱世下试图想实行仁政,但却没有成功,后便退居讲学。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观,对天命形成了全新的构思。本文主要就孟子及其他的天命观做一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孟子、孔子、仁政、天命观、 前言: 一、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园前372年~公园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曾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是当时著名而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最具有影响的大师,他几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继承了“仁”学说,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子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在当时的封建时代曾被尊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来后世又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当时所生活的时代是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的时代,他所立足的儒家思想的立场得以激烈的拼击。为了宣传与发扬儒家思想及他所推行的仁政,他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曾今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等国,并试图想推行他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的几个大国都急切的致力于富国强兵,通过使用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所推行的仁政,是要求君子是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在这个乱世他的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与弟子曾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内容主要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他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二、孟子的天命观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删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他重建了认得道德信仰,完成了对天命报应论的全新构想。心性的价值合理性与天命的价值合理性之间的相互印证是孟子性善论和他的天命观中最具有创意的理论运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