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作者: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一、概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统一将DPN定义为"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1]。

二、发病机制

DPN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了,可能与代谢障碍基础下的因素有关,包括神经缺氧和缺血[2]、氧化应激[3,4]、蛋白激酶C-β活性异常[5,6]、神经营养因子缺乏[7,8,9,10]、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11]、免疫因素[12]等。

三、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别。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和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研究显示,10%~15%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10年以上病程的则可高达50%[1]。56%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50%的DPN患者可无症状[1]。吸烟、年龄40岁以上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DPN[1,13]。部分患者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之前即已经出现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DPN是糖尿病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常见原因。有50%的DPN患者是无症状的,早期诊断及治疗DPN可延缓其进展,使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降低60%,截肢发生率降低85%[1]。一些糖代谢异常的小纤维神经病或亚临床神经病,早期得到恰当治疗可以逆转或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使患者不能感知心肌缺血,从而缺失保护性反应(如休息、服药等),易发展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DPN对于改

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生要特别重视DPN的筛查。

四、分型及各型临床特征

根据周围神经受累的部位不同,DPN主要分为DSPN、糖尿病单神经病或多发单神经病、糖尿病神经根神经丛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等类型,其中以DSPN、DAN为最常见。

(一)DSPN

隐袭起病,由远端向近端缓慢逐渐进展。25%的DSPN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1],可以有多种疼痛感表述,如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或撕裂样疼痛,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瘙痒或蚁爬感等,以不同方式合并表现,夜间加重为其特点。可伴有痛觉过敏,穿袜子、穿鞋子或盖被子时接触皮肤而感到异常剧痛或针刺感、瘙痒不适。非疼痛的麻刺感和感觉减退也为DSPN常见的主诉,感觉障碍常以下肢远端更为明显,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早期即可有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尤以踝反射为著。可伴有自主神经受损表现,大部分患者运动受累较轻,早期肌无力和肌萎缩通常不明显。

(二)糖尿病单神经病或多发单神经病

可隐袭发病,也可急性起病。

累及单个颅神经和脊神经,以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受累多见。主要表现为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感觉减退和肌肉无力。在神经走行易受嵌压部位(如腕管、肘管、腓骨小头处)更容易受累。颅神经也可受累,如动眼神经、展神经、面神经等,其中以"瞳孔保留"的伴眶周疼痛的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由于展神经支配的外直肌及滑车神经支配的上斜肌的作用,眼球处于向外下斜视位置,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

多发性单神经病是指多条周围神经先后受累,症状、体征通常不对称,呈多条单神经分布。

(三)糖尿病神经根神经丛病

也称糖尿病性肌萎缩或痛性肌萎缩,较为少见。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神经丛分布区,尤其是腰2、3、4等神经根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首先出现受累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和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肌肉无力和萎缩,以下肢近端为主,可单侧或双侧受累。通常为自限性病程,可于半年到1年缓解。

(四)DAN

以自主神经病为首发症状,隐袭起病,缓慢发展,累及多个系统,其临床表现各异。

1.心血管系统症状:

可出现安静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头昏、甚至晕厥,冠状动脉舒缩功能异常所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或猝死。

2.消化系统症状:

食管蠕动减慢和胃张力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等导致的上腹饱涨感,胃酸减少、胆囊功能障碍导致的胃部不适、呃逆、恶心、呕吐等;肠蠕动障碍导致的便秘与腹泻交替等。

3.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排尿困难、尿失禁,膀胱容量增大、尿潴留,继而容易引发尿路感染;性欲减退、阳痿、月经紊乱等。

4.其他自主神经症状:

影响到外周小血管和汗腺自主神经时,可出现汗腺分泌异常、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体温调节异常。体温异常主要表现为肢体过冷,以下肢及足部尤为明显。泌汗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于既往的多汗、少汗或不出汗,常为下半身少汗甚至无汗,上半身则因为代偿而出现畏热和多汗的情况。因上述原因,患者可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手足干燥开裂,并容易继发感染,还可有指/趾甲营养不良等。另外,由于毛细血管缺乏自身张力,致静脉扩张,易在局部形成"微血管瘤"而继发感染。特别要注意,糖尿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14],即血糖<3.9 mmol/L(低血糖诊断点)而不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如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等),患者不会主动进食或求助而可能很快进展到严重低血糖昏迷。

五、诊断标准

DPN的诊断是综合排他的,确诊需满足以下3点:

1.明确患有糖尿病。

2.存在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症状或体征)和/或电生理检查的证据。

3.经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其他原因。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尽早启动DPN防控,而基层医疗机构相关检查条件存在差异,因而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或体征(症状和体征任何一种表现)时,即可考虑临床诊断DPN,并开始DPN的相关治疗,密切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于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好者或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建议转专科进一步诊治。

六、诊断方法

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正确的体格检查、恰当的筛查流程来寻找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受损的证据,以提高DPN的早期诊断率。

(一)病史采集

1.明确糖尿病的诊治情况:

(1)糖尿病类型、病程、采用何种方式控制血糖、血糖的控制情况等。

(2)有无糖尿病家族史。

2.明确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1)颅神经受累表现,如眼睑下垂、视物成双、面肌瘫痪、吞咽费力、听力障碍等。

(2)运动神经受累表现,如肢体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萎缩,但通常较晚出现。(3)感觉神经受累表现,很常见,如肢体的疼痛、感觉异常。要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异常分布范围,明确感觉障碍、疼痛是否符合周围神经分布特点;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异常的起病形式是突起、急起还是渐起,有无诱因,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如何。

(4)自主神经病表现,如体温调节和泌汗功能异常、胃肠功能紊乱、安静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头昏和晕厥、性功能障碍或尿潴留等。

3.询问用以进行鉴别诊断的情况,如注意询问患者病前有无感冒、腹泻等前驱病史,有无疫苗接种、手术、移植史等,有无偏食、饮酒史、药物或毒物接触史、周围神经病家族史等。

4.需强调,对于没有诊断过糖代谢异常而主诉肢体麻木、疼痛、排汗异常的患者,要注意询问有无糖尿病的症状和家族史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DPN患者常表现为皮肤色泽黯淡、弹性差、干燥、汗毛稀少,皮温较低等,可有皮肤溃疡、皲裂。

2.感觉检查:

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痛觉、触觉、温度觉的减退及痛觉过敏,严重者可有关节位置觉和音叉振动觉减退、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阳性[1]。

(1)痛觉:用大头针的针尖以均匀的力量轻刺患者皮肤,让患者立即陈述有无疼痛以及疼痛程度。为了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患者应闭目接受测试。测试时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检查后记录感觉障碍的类型(正常、过敏、减退、消失)和范围。

(2)温度觉:分别用盛热水(40~45 ℃)和冷水(5~10 ℃)的玻璃试管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报告"冷"或"热"。

(3)触觉:用棉签的棉絮轻触皮肤或黏膜,询问患者是否察觉一种轻痒的感觉,也可嘱患者口头计数棉絮接触的次数以判断是否有触觉感知。

(4)运动觉:嘱患者闭目,轻轻捏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背屈或跖屈(上、下移动5°左右),嘱患者说出移动的方向。如果患者判断困难,可加大移动的幅度。如果仍不能判断,可再试腕、肘、踝等较大的关节。

(5)位置觉:嘱患者闭目,移动患者肢体至特定位置,嘱患者说出所放位置,或用对侧肢体模仿移动位置。

(6)振动觉:将振动的音叉(128 Hz)柄置于患者骨隆起处,如足趾、内外踝、胫骨、髌骨、髂棘、肋骨、手指、尺桡骨茎突、锁骨、胸骨等部位,询问有无振动的感觉。检查时,要上、下对比,左、右对比,注意感受的强度和时程。正常老年人下肢的振动觉减退或消失也是常见的生理现象。

(7)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嘱患者双足并拢直立、双臂向前平伸,观察有无站立不稳,再嘱患者闭目,若闭目后出现站立不稳,则提示患者深感觉异常。

3.运动检查:

晚期DPN患者可有足部或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萎缩。注意检查患者肢体远端肌群的力量。如嘱患者拇指末节伸直,并给予阻抗,观察拇长伸肌力量;拇指外展并稍伸直,并给予阻抗,观察拇长展肌力量。

4.腱反射检查:

通常可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尤以踝反射为著,是诊断DPN的主要体征之一。

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皮肤和毛发:有无发绀、苍白、潮红、色素沉着或脱失;有无局部皮温升高或降低;有无异常出汗或皮肤干燥;有无增厚、变硬、变薄、水肿;有无溃疡;有无毛发分布异常、多毛或脱发;有无指/趾甲变形、变脆或失去正常光泽。(2)深呼吸时心率变化:是自主神经病最基本、最简易的方法。正常人吸气时心率增加,呼气时减慢,而DAN早期,呼吸时正常心率变化的程度会降低。(3)卧立位血压:测量从卧位到直立位(2 min后)收缩压的变化值,>30 mmHg (1 mmHg=0.133 kPa)为异常,可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6.关于基层筛查的5项体征检查:

有研究显示,以下5项检查(表1)用于基层DSPN的早期筛查有较好的效果,至少联合应用2种检查可以增加检测的敏感性[1,15]。

(1)针刺痛觉检查:使用大头针。

(2)温度觉检查:用玻璃试管法或其他凉温感觉检查器具。

(3)振动觉检查:拇趾处使用128 Hz音叉。

(4)腱反射检查:膝反射和踝反射。

(5)触压感觉检查:行10 g单丝(尼龙丝)检查。

以上检查中如果≥2项阳性,可考虑DSPN临床诊断。

DSPN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有研究显示,采用10 g单丝(尼龙丝)检查有助于预测糖尿病足,建议基层医生对所有患者进行此项检查,以了解足溃疡和截肢的风险[14]。

(三)辅助检查

1.生化检查:

(1)血糖相关检查:应常规进行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测定。

(2)血脂测定:糖尿病控制不良可引起不同程度的TG、TC的水平增高,而HDL-C水平则常表现为降低。

(3)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可选择以下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筛查、免疫指标、免疫固定电泳、甲状腺功能、维生素全套检测等,必要时可进行毒物筛查、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

2.神经电生理检查:

能够确诊周围神经病,并辅助判断其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对于无DPN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发现其亚临床周围神经病[16,17,18]。常用的电生理检查方法包括以下:

(1)神经传导测定(NCS):在DPN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较神经运动传导异常出现更早,且更为敏感。

(2)针极肌电图检查:通常无需做,在有运动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异常。

(3)F波和H反射:可有潜伏期延长,以下肢神经为著。

(4)皮肤交感反应(SSR)测定[19]:SSR潜伏期的测定可用来判断糖尿病亚临床的自主神经病变。

(5)定量感觉测定(QST)[20,21]:可为NCS正常的感觉障碍DPN患者提供一些神经病变的依据。

3.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对活检皮肤样本的免疫组化染色计算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可判断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病[22,23],能更早发现小神经纤维形态和量的变化。

4.MRI检查:

对于神经根或丛病变者,可选择MRI检查排除脊柱与椎管内病变和盆腔内占位性病变。

5.神经活检:

非诊断DPN的常规手段,仅在病因诊断困难的情况下根据病情选择。

6.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的测定:

不同的自主神经功能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测定卧位和立位或深呼吸试验引起的血压变化,可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心率变异度测定可反映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超声检测膀胱残余尿和尿动力学测定,有助于排尿障碍的鉴别诊断。

七、鉴别诊断

因为DPN的诊断是排他性诊断,非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也可以存在于糖尿病患者,DPN还可以与其他的周围神经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同时存在,所以需要仔细鉴别。

1.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的患者,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GBS:系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常呈急性起病,病前多有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临床症状多在2~4周左右达到高峰;常表现为对称性肢体和延髓支配肌肉、面部肌肉无力,可伴有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障碍重、感觉障碍轻,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严重者出现颈肌和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实验室检查常有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中毒性末梢神经炎:一般有药物中毒或农药接触史,且其疼痛症状较糖尿病神经病突出。

(3)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周围神经病:包括CIDP、营养缺乏、异常球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遗传病等。需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进行鉴别。(4)肌肉病:肢体无力的患者要注意与肌肉病相鉴别,肌病多数有肌肉萎缩(少数不伴肌肉萎缩),肌无力以近端无力常见,没有感觉障碍,可通过肌酶测定、肌电图检查等进行鉴别。

(5)颈椎、腰椎病: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的患者需与颈椎、腰椎病相鉴别。腰骶神经根神经丛分布区的疼痛和感觉障碍,伴或不伴肌肉无力和萎缩,可以是

糖尿病性神经根神经丛病,较为少见。神经根型颈椎、腰椎病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症状(手臂、下肢的麻木、疼痛),其范围与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臂丛牵拉试验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MRI检查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

需注意,当临床存在明显的肢体无力或神经电生理显示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时,诊断DPN应该慎重。

2.颅神经受累的DPN可导致支配眼外肌、球肌或面部肌肉的麻痹,需与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

(1)脑干梗死:多为突起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峰,肢体瘫痪为上运动神经元性,表现为病理征阳性及后期肌张力升高,颅脑MRI可发现急性梗死灶。

(2)颅内动脉瘤: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需与颅内动脉瘤鉴别,"瞳孔保留"的不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特点。对于单纯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一定要特别关注瞳孔的检查,一旦发现伴有瞳孔大小的改变,一定要设法排除颅内动脉瘤。

3.自主神经病的鉴别:

要与心脏或胃肠道器质性疾病鉴别,此类疾病常有相应脏器病变的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常有相关的阳性发现,例如通过胃镜鉴别消化性溃疡病,肠镜鉴别慢性结肠炎,膀胱镜鉴别膀胱肿瘤等。

4.与下肢血管(动脉/静脉)病鉴别: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患者可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发冷及紫绀等体征,通过下肢血管超声以及血管造影检查能够与DPN进行鉴别。

八、诊断流程

DPN的诊断流程见图1。

图1 基层医疗机构DPN的诊治管理流程

注: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NCS神经传导测定;EMG肌电图;SSR皮肤交感反应;

QST定量感觉测定

九、治疗

DPN在亚临床阶段时已经出现神经损害,一旦筛查阳性考虑DPN诊断,应尽早开始治疗。

(一)糖尿病的治疗

控制血糖是目前唯一可以阻止DPN发生和发展的治疗措施。因此,DPN治疗首先要保持血糖稳定,建议将HbA1c控制在7%以内。

(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1.神经修复:

常用药物有甲钴胺、B族维生素等。

2.抗氧化应激:

常用药物有α-硫辛酸等。

3.改善微循环:

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建议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常用药物有前列腺素E1(PGE1)、胰激肽酶等。临床实践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4.改善代谢紊乱:

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等。

但有临床研究显示,当DPN发生后,目前尚无药物能够逆转已发生的周围神经病[24,25]。

常用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药物见表2。

其中口服药物一般情况下可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三)对症治疗

1.神经痛是影响DPN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有多种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痛的症状[1,26,27,28]。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2)抗惊厥药物:可选用的药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托吡酯等[19]。

(3)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对于合并睡眠障碍者效果更好,为减少不良反应可从小剂量开始。

(4)其他药物: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无效时,可选用曲马多等阿片制剂,但应注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和长期应用可能产生的依赖性等。

201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立场声明》指出:①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作为治疗痛性DPN的首选药物;②基于经济、并发疾病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考虑,加巴喷丁也可以作为起始治疗药物;③虽然尚未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但三环类抗抑郁剂也能有效地治疗痛性DPN,但需要注意该药严重的不良反应;④鉴于具有高度成瘾风险以及其他并发症,不

推荐鸦片类制剂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与DPN有关的疼痛[1]。

常用的治疗神经痛药物见表3。

2.DAN引起的各系统受累的症状,可根据情况分别治疗[1],同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自主神经病症状的药物。

(1)胃肠道排空功能减退:注意停用影响胃动力的药物,例如鸦片类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可适当选择胃肠动力药物,短期可应用:①多潘立酮(吗丁啉):外周性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常用剂量为10 mg、3次/d,餐前30 min服用;②西沙必利(cisapride)或莫沙比利:主要通过刺激肠肌层神经丛,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而起作用,剂量为10 mg、3~4次/d,4周为1个疗程;③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兼有胆碱能和抗多巴胺能作用,由于其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出现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因此不宜长时间使用,常用剂量为10 mg、3次/d;④临床实践中针灸、中药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2)腹泻:①可乐定(clonidine):可以兴奋肠黏膜α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机体对水、钠的吸收,从而起到止泻的作用;常用剂量为0.1~0.6 mg、2次/d,使用时应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②盐酸帕罗哌丁胺(loperamide):主要作用于肠壁神经的阿片受体,通过抑制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使肠蠕动减少,排便

次数减少,首剂4 mg,每次在不成形的大便后再服2 mg,每日不超过16 mg,逐渐调整剂量,腹泻停止后应及时停药;③蒙脱石散:为硅酸盐晶体,具有阳离子交换树脂样作用,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减少这些物质对胃肠黏膜的损害,过量服用易致便秘;④还可适当选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

(3)便秘:首先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使用不为肠道所吸收的胃肠动力药。

(4)直立性低血压:注意在抗高血压时,慎用利尿剂和α1受体阻滞剂,可以应用拟交感神经类药物。米多君是周围选择性、直接α1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也是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应用该药时应该逐渐地调整剂量。对于存在明显直立性低血压者,还可使用弹力袜,但需注意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同时应告诉患者缓慢起立。

(5)尿潴留:目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轻者可以采用热敷或按摩等下腹加压的方法,较重者可用新斯的明0.25~0.50 mg肌肉注射,严重者行导尿术或留置尿管,必要时可行膀胱造瘘。

(6)性功能障碍:其病因较为复杂,既有自主神经病的影响因素,也有心理和其他影响因素,故治疗效果不佳。对于阳痿患者,可以采用心理、行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

(四)非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辣椒素具有耗竭传入神经的P物质的作用,每天涂抹3~4次,可缓解和减轻疼痛,通常在2周起作用,不良反应为涂抹部位出现烧灼感、麻刺感、红肿和叮刺感。

2.外周神经减压手术:有助于改善嵌压部位的血流,改善疼痛等症状,并可减低肢体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但并非所有的DPN患者均适合手术治疗,四肢远端对称性的DPN或血糖波动引起的急性痛性DPN行手术治疗不能获益[29]。

3.经皮神经电刺激、针刺治疗和脊髓电刺激等,后者可对某些慢性难治性神经痛有效,但长期疗效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30]。

4.心理疗法:训练患者认识和感知对战胜疼痛反应的重要性,传授患者控制生理过程中的技巧,如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等。

十、转诊建议

以下情况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1.需要进一步确诊和排除其他疾病者。

2.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加重者。

3.合并其他急性并发症等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处理的情况。

十一、DPN的筛查与管理

(一)DPN的筛查[1,15,31,32]

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DPN筛查,对于糖尿病史较长或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酌情缩短筛查时间。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怀疑为DPN:

(1)有肢体疼痛、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2)有体温调节和泌汗功能异常,或有胃肠功能紊乱、心动过速等表现但检查未发现相应脏器病变。

(3)DSPN 5项检查的筛查结果为阳性。

对于临床疑诊DPN的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有条件者应到神经内科行有关检查,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DPN的管理

DPN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诊断明确后,患者可长期在基层医院进行治疗,

基层医生对DPN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干预和规范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并延缓DPN的进一步发展。

1.针对病因的管理:

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防止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建议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HbA1c <7%。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2.针对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管理:

DPN患者由于丧失痛、温觉,常常发生烫伤、冻伤、刺伤而不自知,加上自身存在微循环改变,导致发生糖尿病足,最后的结局可能是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要注意告知患者加强防范,定期检查足部有无损伤及皮肤颜色的变化,泡脚时防止烫伤,洗后用软毛巾擦干,尤其是趾缝处,及时剪趾甲,剪平、不要太短。冬天注意保暖,袜子宜用棉袜,鞋袜宽松,不要用热水袋及电热毯,以防烫伤。秋冬季注意保湿,预防足部干裂。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使患者不能正常感知心肌缺血,而缺失保护性反应(如休息、服药等降低心肌耗氧量或增加心肌供血),易发展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需要进行宣教。

3.针对药物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

定期观察疗效、检测药物不良反应,若有药物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及时停药。

4.心理干预:

局部疼痛、麻木可使患者不能正常行走,影响睡眠,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因此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告诉患者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5.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下蹲、跷二郎腿、屈肘、腕关节过度伸屈动作,以免产

生神经卡压综合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编写专家组:

学术指导专家:崔丽英祝墡珠

组长:黄旭升邢小燕

秘书长:龚涛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崔丽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冯玫(山西大医院全科医学科);傅汉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龚涛(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黄旭升(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贾志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姜民慧(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部);姜岳(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部);潘琦(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史玲(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静(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内分泌科);吴浩(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邢小燕(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杨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姚晓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易春涛(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尹朝霞(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社管中心);袁明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朱兰(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祝墡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

执笔专家:杨欢审校专家:崔丽英黄旭升邢小燕

致谢(按姓氏拼音顺序):马岩(北京朝阳区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钱芳(杭州四季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琳(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习森(北京怀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略)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讲课教案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9道,正确率为60% ?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或CCB B.ACEI或ARB C.ARB或CCB D.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 B.15g C.25g D.35g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是: A.1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至上 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个月减轻体重5% B.1个月减轻体重10% C.3-6个月减轻体重5%-10% D.3-6个 月减轻体重20%-30% 正确答案:C ?10、(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 B.降压 C.调脂 D.抗血小板治疗 E.生活方式干预 1、(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 D.15.3%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基层诊治管理专家指导意见(2019年) 作者: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一、概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国际上统一将DPN定义为"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1]。 二、发病机制 DPN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了,可能与代谢障碍基础下的因素有关,包括神经缺氧和缺血[2]、氧化应激[3,4]、蛋白激酶C-β活性异常[5,6]、神经营养因子缺乏[7,8,9,10]、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11]、免疫因素[12]等。 三、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无差别。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和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升高。研究显示,10%~15%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istal 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N),10年以上病程的则可高达50%[1]。56%伴有自主神经功能损害。50%的DPN患者可无症状[1]。吸烟、年龄40岁以上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DPN[1,13]。部分患者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之前即已经出现周围神经病的表现。 DPN是糖尿病神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常见原因。有50%的DPN患者是无症状的,早期诊断及治疗DPN可延缓其进展,使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降低60%,截肢发生率降低85%[1]。一些糖代谢异常的小纤维神经病或亚临床神经病,早期得到恰当治疗可以逆转或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使患者不能感知心肌缺血,从而缺失保护性反应(如休息、服药等),易发展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DPN对于改

糖尿病护理查房要领

糖尿病护理查房 一、查房目的: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要点。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念。 3.糖尿病的健康指导。 重点解决问题:针对该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二、查房内容 (一)病情汇报 1.基本资料: 患者姓名:刘XX 性别:男年龄:60岁 主要诊断: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现病史:患者因“体检发现血糖偏高8年,乏力20天”于2014-5-14收住入院治疗。患者8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予饮食控制,2~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明显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口服药物降糖治疗,症状改善后即自行停药。平素正常劳作,偶有肢体麻木。20天前自觉乏力明显,且肢体麻木感。稍感口干多饮,多食不明显。来院就诊收住入院。体重下降约10Kg。 3.既往病史:前列腺手术病史。 4.入院查体:神清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四肢浅表感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可。 5.实验室检查: 入院前血生化:空腹血糖21.64mmol/L

5.15生化:总蛋白5 6.4g/L 钾3.17 mmol/L 果糖胺 507umol/L 尿常规:潜血弱阳性糖阳性酮体阴性 糖化血红蛋白12.2% 5.18监测血糖:早餐后mmol/L 中餐前mmol/L 中餐后mmol/L晚 餐前mmol/L 晚餐后mmol/L 晚10点mmol/L 凌晨3点mmol/L 空腹血糖mmol/L 6.治疗:医嘱予常规及中效优泌林降糖,苦碟子前列地尔活血扩血管 改善循环等治疗。 7.现患者精神尚可,视物清晰,乏力感明显好转,无明显的口干多饮 多食情况,肢体麻木感改善。 (二)讨论 制定护理目标: 1.患者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2.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运动,药 物或者胰岛素的注射,主动定时复查。 3.尽可能不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4.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如发生酮症酸中毒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会 足部护理的方法,保持皮肤完整性。 讨论(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问题: 1、电解质紊乱与胃纳下降,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有关。 护理措施:①②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2

施今墨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精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 60g,熟地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糖尿病中医治疗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中)

新的用于早期检测和评估自主神经疾病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 对于病人评估的好处 Dr Alain Bry, Philippe Brunswick, Pr Hervé Mayaudon, Pr Bernard Bauduceau 摘要: 目的:自主神经疾病是糖尿病人的重要的死亡和致病原因。发病的初期阶段常常没有症状,定期检查是绝对必要的。现在有各种诊断方法,但能用于日常诊断的很少,大部分是评估神经纤维和及其功能的,但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DAN)的初始直接或间接病征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或难以解释的。 研究设计和方法:本项研究第一次评估了一种新的,简单、可靠和灵敏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技术,它叫做eZscan?。它的技术先进的仪器基于熟知的物理和电化学原理,能够精确地测量与汗液氯浓度及pH 值相关联的汗液电导。 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糖尿病人之间电导有显著差异(P<0.0001),在糖尿病人组内,有并发症和没有并发症的病人之间也有差异。测量值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变异系数<10%),eZscan? 测量值和心率变异测量值(HRV)之间的相关也是很显著的(r=0.74, p<0.0001)。 结论:eZscan? 是一种很简单,无创,经济和可靠的,用于检测DAN——糖尿病的一种早期并发症——的诊断试验方法。患了DAN,需要经常对代谢控制进行监测,对并发症进行筛查。我们的结果表明,eZscan? 可以用于这种目的。 自主神经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糖尿病是其主要原因。在周边神经病病人中,赖以进行诊断的临床症状经常不出现,或难以进行日常评估(1、2、3)。有些时候,在严重的并发症已经发生时它们才出现。一些研究提出,在糖尿病(DM)的很早期阶段可能发生小神经损伤,它特别影响泌汗运动神经的功能(5、6、7、8)。 外分泌腺(分布于前额、手和脚上)只受无髓鞘交感神经类胆碱轴突的支配。通常应用的主要的泌汗运动神经试验是定量的泌汗运动神经轴突反射试验(QSART),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更准确而灵敏的(8、9)。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法被认为可重复性不佳(10):一些论文作者建议用激光多普勒流量测量法作为SSR 法的补充,改进其可靠性(11)。 现用的试验法的基础是在间接刺激类胆碱神经纤维后收集汗液样本。QSART 以可重复和动态方式(在同时进行的轴突反应刺激后)记录汗液排出量,它依赖于定量乙酰胆碱离子的电渗(8)。 现在常用的试验方法应用困难,而且耗费时间,不能每天进行。另外,我们也需要不止一种试验方法,以获得高水平的灵敏度。

最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pdf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7年出版)。 (1)病史:有消渴病,或消渴病久治不愈病史。 (2)主要症状: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 肌肉无力和萎缩等。 (3)主要体征: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 (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4)辅助检查:物理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异常改变,QST和NCS中至少两项异常。 (5)排除了引起这些症状和/或体征的其他神经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1)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2)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3)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 (4)有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者,以下5项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中任1项异常;无临床症状者,5项检查中任 2项异常,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排除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 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退行性变)、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毒 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如根据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6)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临床 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诊断有疑问者,可以做神经传导功能检查。 (7)诊断分层:见下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科普版)2009(部分)

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有哪些特点? 1、常见病 2、终身疾病 3、可控制疾病 4、需配合部分管理的疾病 5、病情不断变化的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1、糖尿病家族史 2、超重、肥胖 3、多食少动 4、年龄>45岁 5、出生时低体重<5斤 6、有异常分娩史。如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死胎、死产、早产、畸形儿或巨大儿等。

糖尿病有哪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病友通常会主动就诊,而绝大多数的糖尿病病友,特别是2型糖尿病病友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若不加以注意,则慢慢地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才会出现一些其他并发症症状。 二、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 1、反复生痔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2、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或泌尿系感染; 3、不明原因的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4、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者; 5、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6、下肢麻木、烧灼感; 7、尿中有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2型糖尿病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吗? 在临床中发现,前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儿多数是“小胖墩”,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共性,如偏食、嗜食肉类、薯片等油炸类食品,排斥蔬菜、水果,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贪睡,不爱运动,一有时间不是玩电子游戏就是看电视。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小胖墩”越来越多,也使2型糖尿病离孩子们越来越近。 夫妻,母子、祖孙之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有血缘关系的人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即父母与孩子之问、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无论哪一个人得了糖尿病,同家族的人得糖尿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遗传因素另一方面的含义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会传染糖尿病,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即使有紧密接触,也没有传染糖尿病的可能。 当然,妻子得了糖尿病,不会因为做家务、做饭就把疾病传染给丈夫和孩子,奶奶也不会因为带孙子就把糖尿病传染给孙子。但是,与糖尿病病友有血缘关系的人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还取决于环境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因素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其中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习惯.性格等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9道,正确率为60% ?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或CCB B、ACEI或ARB C、ARB或CCB D、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 B、15g C、25g D、35g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就是: A、1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就是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 至上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个月减轻体重5% B、1个月减轻体重10% C、3-6个月减轻体重5%-10% D、 3-6个月减轻体重20%-30% 正确答案:C ?10、(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B、降压C、调脂D、抗血小板治疗E、生活方式干预 1、(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 D、15、3%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A、受试者需空腹8-10小时 B、无水葡萄糖82、5g溶于300ml水中 C、试验过程 中,患者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D、从服用完糖水后开始计时,进行静脉采血E、实验前3天,患者应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目录:

一、编写说明 贾伟平陆菊明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8.01.002 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陆菊明)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于2003年首次发表,2007、2010和2013年进行了三次修订。近年来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中华医学会对指南的编写有了明确要求,因此有必要在2013版指南[1]的基础上对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再次进行修订[2]。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本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特作如下编写说明。 一、编写要求 在本版指南的每章伊始,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本版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证据级别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证据级别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据级别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指南工作组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 修订本版指南参考了WHO、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并要求以2013年后中国作者的文献(中英文)和中国已颁布的相关指南为基础,适当参考欧美国家及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相关指南。 二、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本版指南所列出的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是依据WHO(1999年)标准。2007至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14个省市的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及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18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9.7%和10.4%。还报道了2013年部分少数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 三、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本版指南中血糖控制目标与2013年版相同。关于血脂和血压的控制目标与最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致,即血脂一级预防控制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二级预防控制目标为LDL-C<1.8 mmol/L;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1 mmHg=0.133 kPa)。 四、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和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本版指南修订了伴高危心血管病变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年龄为≥50岁。五、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中增加了新的治疗方法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用于治疗中心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六、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流程图 关于糖尿病治疗流程图,分为单药治疗、二联治疗(二联治疗分为口服类和注射类)、三联治疗和胰岛素多次注射。进一步强调了二甲双胍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二联治疗时可以选择多种药物,包括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鉴于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与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多次注射方案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似,因此该二种方案可以互换。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指标仍然是本版指南制定降糖药物治疗流程图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使用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研究证明有良好疗效及安全性的药物放在优先选用的位置上。此外,本版指南及时跟进了各种降糖药物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证据并更新了相关内容,已在附录中全部列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量表1

xx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 MDNS可与MNSI联合应用以确定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 1.临床xx: 感觉: 拇指的振动觉,10g丝的触觉,拇指的针刺觉。 肌力: 手指展开,拇指伸展,踝关节背屈 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股四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临床xx临床症状得分 右拇指振动觉正常0 减退1 消失2 左拇指振动觉 右拇指10g丝测试 左拇指10g丝测试 右拇指背侧的针刺觉 左拇指背侧的针刺觉 右手指伸展肌肌力 左手指伸展肌肌力

右拇指伸展肌肌力 左拇指伸展肌肌力 右髁背屈肌肌力 左髁背屈肌肌力 右侧肱二头肌反射 左侧肱二头肌反射 右侧肱三头肌反射正常0 减退1 消失2 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2 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2 有疼痛感0 无疼痛感2 有疼痛感0 无疼痛感2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正常0 轻到xx无力1 重度无力2

不能运动3 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左侧肱三头肌反射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右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左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0 亢进1 消失2 右侧跟腱反射存在0 亢进1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年第27卷第1期 七台河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156400)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200433)吴帅(综述)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医院(467500)吴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200433)丁素菊(审校) 摘要糖尿病性肌萎缩性症发病率低,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代谢紊乱学说、缺血学说及免疫学说;发病部位倾向于多部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以下肢近端无力、萎缩、疼痛及无感觉障碍为特征;免疫治疗可能较为有效。 关键词:糖尿病肌萎缩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是糖尿病不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病最早由Bruns(1890)提出,曾有不同的命名如:瘫痪性糖尿病神经炎、近端糖尿病神经病、近端糖尿病肌萎缩、近端运动神经病及Bruns-Garland综合症。Garland于1995年正式命名为糖尿病性肌萎缩症[1],其发病率为0.8%,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为1.1%,Ⅰ型糖尿病患者约为0.3%。本文就其发病机理、病理、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作一综述。 1 发病机理[2~4]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与一般的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病机理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代谢紊乱学说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致使细胞代谢异常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神经系统,如高血糖时除使血红蛋白糖基化外,也可使神经内蛋白糖基化而影响神经功能。此外,由于长期高血糖使神经组织内有较高葡萄糖透入,在醛醇还原酶、山梨醇脱氢酶催化下形成较多山梨醇和果糖,而神经组织内无果糖激酶,不能使果糖进一步分解而导致神经组织水肿。通过控制血糖后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支持该论点。 1.2 缺血学说 有资料表明,糖尿病人神经活检中发现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壁有脂肪和多糖类物质沉积致使管腔狭窄。支持点如下: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糖尿病血管病发生率高;神经症状的改善与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糖尿病神经病、视网膜病及血管病常同时存在。 1.3 免疫学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量表

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 MDNS可与MNSI联合应用以确定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在一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评分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 1.临床体格检查: 感觉:拇指的振动觉,10g丝的触觉,拇指的针刺觉。 肌力:手指展开,拇指伸展,踝关节背屈 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股四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临床体格检查临床症状得分 右拇指振动觉正常 0 减退 1 消失 2 左拇指振动觉正常 0 减退 1 消失 2 右拇指10g丝测试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 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 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 2 左拇指10g丝测试正常(10次中感觉8~ 10次) 0 减退(10次中感觉1~ 7次) 1 消失(10次中感觉0次) 2 右拇指背侧的针刺觉有疼痛感 0 无疼痛感 2 左拇指背侧的针刺觉有疼痛感 0 无疼痛感 2 右手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手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拇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拇指伸展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髁背屈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左髁背屈肌肌力正常 0 轻到中度无力 1 重度无力 2 不能运动 3 右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肱二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肱三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肱三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股四头肌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右侧跟腱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左侧跟腱反射存在 0 亢进 1 消失 2 1.计算方法: 感觉损伤得分=左右两侧感觉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肌力得分=左右两侧肌力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反射得分=左右两侧反射检查项目的分数之和 体格检查得分=感觉损伤得分+肌力得分+反射得分 2.临床体格检查部分:最低得分0 最高得分46,分数越高,周围神经病越重 临床体格检查得分周围神经病 0~6 无 7~12 轻度 13~29 中度 30~46 重度 MDNS > 6分为异常。 一般资料 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院诊断入院日期病史入院前降糖史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教学教材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9道,正确率为60% ?1、(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或CCB B.ACEI或ARB C.ARB或CCB D.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成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 B.15g C.25g D.35g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是: A.1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至 上级医院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个月减轻体重5% B.1个月减轻体重10% C.3-6个月减轻体重5%-10% D.3-6个 月减轻体重20%-30% 正确答案:C ?10、(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 B.降压 C.调脂 D.抗血小板治疗 E.生活方式干预 1、(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 D.15.3%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5.6 mmol/L ,OGTT 2h血浆葡萄糖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神经减压松解手术

一、什么是治疗周围神经病的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术 周围神经减压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种疗法是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周围神经病研究所Dellon教授首先提出的,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上广泛应用,在美国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术是由美国dellon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的手术,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者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和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病人,可以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手术。常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手术。 手术成功几率: 如果存在有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为什么糖尿病神经病变容易发生多神经卡压的情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为双重因素,易于形成神经卡压。葡萄糖为神经提供能量,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为大脑提供信息,向下感受手指或者足趾信息。葡萄糖进入神经后,转变为山梨醇,山梨醇将水分拉入神经内,引起神经自身肿胀;当肿胀的神经穿过狭窄坚硬的腔隙时,神经承受了额外压力,引起神经卡压。神经内压力增高,血流速度下降,减少了氧供应,肢体感觉到麻木、蚁行感,时间长了,神经纤维将死亡,较粗神经更容易受压。另一个因素是糖尿病病人体内的糖与神经周围结缔组织结合,是神经更加坚硬,柔韧度下降,易于受到牵拉;最后,神经受压后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在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中,并不改变这种代谢过程,而是将神经周围坚硬、狭窄间隙扩大。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手术,存在有神经卡压的病人才是手术适应症病人。 特发性神经病变: 许多神经病变,没有明显的病因。对于合并有神经大神经纤维病变,也可以通过神经减压手术缓解症状。

糖尿病防治指南考试

您已完成摸底考试,答对题数 9 道,正确率为 60%
? 1、 (单选题)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首选: A.ACEI 或 CCBB.ACEI 或 ARBC.ARB 或 CCBD.ARB 或 β 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 2、 (单选题)成年男性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A.10gB.15gC.25gD.35g 正确答案:C ? 3、 (单选题)磺脲类药物禁忌症是: A.1 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大手术者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 4、 (单选题)若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时需:
A.继续基层医院进一步治疗 B.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基层医院治疗 C.立即转诊至上 级医院 D.建议患者出院
正确答案:C ? 8、 (单选题)对于已确诊的 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其减重目标为:
A.1 个月减轻体重 5%B.1 个月减轻体重 10%C.3-6 个月减轻体重 5%-10%D.3-6 个 月减轻体重 20%-30%
正确答案:C ? 10、 (多选题)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降糖 B.降压 C.调脂 D.抗血小板治疗 E.生活方式干预
1、 (多选题)基层卫生机构应配备以下哪些降糖基本药物:

A.二甲双胍 B.胰岛素促泌剂 C.α-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E.胰岛素 正确答案:ABCDE 2、 (单选题)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A.17.1% B.10.4% C.8.2% D.15.3% C.8.2%D.15.3%
正确答案:B ? 2、 (多选题)以下属于 WHO(1999 年)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的是:
A.1 型糖尿病 B.2 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特殊类型糖尿病 E.线粒体基因突变糖 尿病
正确答案:ABCD ? 3、 (单选题)患者王某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 5.6 mmol/L ,OGTT 2h 血浆葡萄糖
8.1 mmol/L,该患者糖代谢状态属于: A.正常血糖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异常可能 D.糖尿病
正确答案:C ? 2、 (多选题)关于 OGTT 的具体实施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析

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给予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乙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甲组改善效果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人神經生长因子;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效果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是指由于糖尿病代谢障碍或血管病变导致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主要病变部位有后根及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及感觉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控制患者血糖外,还需要使用神经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等。人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突起生长,营养神经元,对神经周围及神经中枢神经元发育、生长、分化等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3.8±7.8)岁,病程(11.2±3.9)年,空腹血糖(6.2±0.2)mmol/L,收缩压(131.8±8.9)mm Hg,舒张压(81.4±2.8)mm Hg,总胆固醇(4.4±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0.3)mmol/L。乙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6.8±7.5)岁,病程(11.9±3.5)年,空腹血糖(6.1±0.3)mmol/L,收缩压(130.8±8.6)mm Hg,舒张压(81.5±2.7)mm Hg,总胆固醇(4.4±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3±0.4)mmol/L。所有患者均表现出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无合并肝肺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无末梢神经炎、慢性酒精中毒等引起的神经病变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维持血糖、血压稳定。禁止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等改善神经功能药物。给予甲组患者人神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12270257.html,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一)作者: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35期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我们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 在发达国家,约有2/3的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控制状况更不乐观。据我国2003年、2004年、2006年大中城市门诊的调查表明,仅有1/4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1c 糖尿病防治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政府指导、部门协调、专家培训指导、媒体宣传教育和社区具体实施,基层是防治糖尿病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糖尿病防治的主力军。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社区设施条件及基层医生水平也有差异。我们希望通过基层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制定,为基层医生提供一个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用的、可操作的指南,使得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有证可循。 第一节:高血糖的检出 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是缓慢、逐步升高的,在早期轻度高血糖时,通常无临床自觉症状,重度高血糖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体重减轻。 血糖定义①空腹血糖:至少禁食过夜8小时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②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③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2小时采集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④随机血糖:一天中任何时间采集的血标本测得的血糖值。⑤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在总血红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能反映取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目前我国不推荐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 高血糖检查 血浆血糖测定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为保证血糖测定的准确性,标本采集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查空腹血糖,需过夜空腹至少8小时。⑦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或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③血标本尽快送检,长时间放置血糖值会降低。④应激性高血糖应该在应激情况消除后复查血糖。 指血血糖测定用便携式血糖仪测定,可以方便快捷地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硫辛酸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对比

硫辛酸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对比 硫辛酸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对比 陈春燕 湖州安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省安吉县313300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8 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一组单用硫辛酸,另一组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 周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5%)优于硫辛酸组(68.9%),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NCV 与SNCV 均较前提高,但联合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依帕司他;神经传导速度 DPN 是糖尿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90%,其中主要为感觉及自主神经受累[1];这种病变起病隐匿,且一旦发生大多为不可逆的,往往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我科应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胶囊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科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收住的DPN 患者148 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 年WHO 制定的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四肢感觉异常、麻木、疼痛、蚁行感等;膝腱反射减弱、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随机分为硫辛酸组74 例,其中男33 例,

女41 例,年龄(58±6)岁,病程(9.5±5.7)年,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组74 例,男34 例,女40 例,年龄(57±7)岁;病程(9.2±5.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DPN 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经病变;所有患者均饮食控制配合口服降糖和/ 或胰岛素;空腹血糖均控制在6.0mmol/l,HBA1C7.0%; 硫辛酸组给与硫辛酸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600mg/d 静脉滴注;联合组在使用硫辛酸基础上加依帕司他胶囊(唐林,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0mg/ 次,每天3 次,疗程均为12 天;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测定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全部患者治疗前后作空腹、餐后2 小时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1.2 疗效标准 (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跟腱、膝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NCV 增加5m/s;(2)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跟腱、膝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NCV 增加5m/s;(3)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跟腱、膝反射无好转,肌电图无变化;显效与有效累加为总有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前后比较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成组设计等级/ 频数表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所示。 2 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要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手脚麻木疼痛)手术治疗 标签:糖尿病神经病变医学科普 | 作者:刘海生 | 发表时间:2012-03-19 10:50: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 一、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手术 1、什么是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 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者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病人,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上述手术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手术。

摘自Dellon文章 2、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疗效 在世界多医学中心的研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手术病人的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下肢无力症状可缓解80-90%;而同期药物对照治疗组上述症状缓解率为30%;在4.5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而对照药物治疗组溃疡和截肢率为30%;(Dellon, Aszmann 2000,2004) 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是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人截肢的最有效手段。 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标志。指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

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国 内外病例报告有效率汇总分析: 表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胫神经减压后的疗效 (摘自Dellon,Diabetic Neuropathy,chapter10:Discussion:Global confirmation) 数量症状改善 研究 神经病人疼痛感觉1992 Dellon 31 22 85% 72% 1995 Wieman & Pate 33 26 92% 72% 2000 Caffee11 58 36 86% 50% 2000 Aszmann, Kress & Dellon 16 12 69% 2001 Tambwekr 10 10 80% 70% 2003 Wood & Wood 33 33 90% 70% 2004 Biddinger & Amend 15 22 86% 80% 2004 Valdivia, Weinand & Maloney 60 60 85% 85% 2005 Lee & Dellon 46 46 92% 92% 2005 Nelson & Little 6 6 86% 86% 2005 Steck 25 25 84% 72% 2005 Rader 49 49 90% 75% 2005 DiNucci 36 36 80% 80% 2005 Yao 70 70 95% 95% 2006 Siemionow 37 37 90% 90% 总计516 464 88% 79% 464例病人,共进行了516条神经的手术,疼痛缓解率在88%,感觉障碍恢复率在7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