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做了一些经验总结。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水平。同时,水污染控制技术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被修订和执行,而相应的教材却未能及时跟上,从而对专业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应对这种挑战,改善《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并作必要的总结。

一、该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多

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是《水污染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讲解有关污水处理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污水厂的设计、工作程序,污水厂平面及高程布置原则,单体构筑物设

计要点等几部分内容。由于学时少、内容多,要求教师既

要精简课堂内容又要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的矛盾。

2.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教师教得很累而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很好。

3.教学手段单一

一般专业课的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课堂信息量有限,板书的图形示意也很难反映复杂的空间概念,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困惑,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施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水污染控制技术》教学中,一是应重视本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整合与衔接,加大理论学时,加厚基础理论学习。通过对流体力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回顾,对水泵运行特征、水头损失和流量计算、水泵选型以及水泵站联合运行的水力学计算等进行系统的对比归纳,引导学生把不同水

泵类型与污水泵站、雨水泵站的选型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多综合,重能力,把现代技术与先进的理论适时适地地传授给学生。结合水污染控制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规范、标准的改进,及时更新过时工艺技术,压缩了AB法、生物转盘、污泥厌氧消化等教学时数,增补了生物脱氮理论、化学除磷技术(包括一级强化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等新技术,并对人工湿地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近年毕业设计中工艺方案选择、构筑物计算与图件绘制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性地进行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工艺方案选择的教学讨论和工程设计出错的原因剖析。

2.重视教学方法

为深入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教师应一直积极从事本课程建设,坚持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氛围。主讲教师认真备课、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心设计板书、课堂提问、讨论、案例教学、习题课等各个教学环境,并通过创新思维、严谨治学、生动教学驾驭课堂,启发、教育和感染学生;在教学中,倡导少、精、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将启发式、互动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通过归纳对比精简知识点,提供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增补具有前瞻性的新理论和实用工艺技术,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和课下讨论,布置大作业,引导学生归纳和消

化所学知识,形成了师生互动交流和同学间的合作,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并借助参观一一学习一一实践(含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把水污染控制理论和工程设计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此

外,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问卷调查,检查教学中

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学。

3.营造多元教学模式

为营造多元教学模式,我们将多媒体教学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合理选择和应用现代多样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为提高多媒体质量,课件设计制作严格以教学大纲、适宜教材、成熟教案为基础,充分整合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由于《水污染控制技术》为专业技术课,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传统板书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工整板书和推导计算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同时,公式和工艺流程多,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应用多,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选择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并重的教学方式,以加大教学信息量;同时课堂视频播放单体构筑物、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工业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等教学DV片,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动态性和交互性,拓展学生积累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改善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强化实践教学

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实践、创造性实践。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包括,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开发、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独创性实验,支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团队探究性实验;通过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性研究工作等。

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分组进行,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与老师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后在实验讨论课上进行报告。教师职责引导和启发: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理论课主讲教师在实验课前与每组学生进行方案讨论;实验现场指导实验,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点评学生实验。这种开放和研究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对实验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对理论课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学生还扩充自学许多课外知识,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很多学生认为这种开放型实验教学非常有趣,提供了充分发挥才能和创新性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成官文,解庆林,朱义年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

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 25 (1):102-103.

[2]王中华,曹建.高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8 (2):64-65.

[3]赵慧,谢希栋.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创新教育一一加强水

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8, (1):93-95.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 [摘要]环保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水污染控制设备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水污染控制设备的原理、设计与应用为主线,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与改革,优化教学团队,改进教学方法,以工程素质能力为核心构建“实验一实习一实训”教学体系,以期培养基础宽厚、工程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材,满足日益发展的环保产业人材需求。 [关键词]环保产业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 程建设应用复合型人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该课程以物理化学、生物、化工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工程学的方法研究水体污染控制的途径以及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工程技术。该课程涉及基础知识面宽、内容繁杂,具有复杂抽象的问题多、应用知识更新快、知识联系性强等特点。同时,“水污染控制工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包括理论与实验教学,而且还涉及课程设计以及实习实践等环节的内容。教学研究与改革是高等教育永葆活力的源泉,是人材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材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环保产业对水污染控制设备及工程的人材需求,有必要进一步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建设与改革。 一、课程建设原则

1 面向产业,突出需求。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 兴产业之一的环保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处于环保产业链上游的环保设备创造业对专业技术人材的要求高、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环保设备生产企业已逾万家,但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缺少自主创新理念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殊是在大型成套环保设备的研发、设计、创造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从人材方面来看,同样存在工程技术人材不配套、专业人材匮乏、重点技术缺口较大等问题。现有环境工程专业人材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与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复合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材任重道远。水污染控制设备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这方面的人材缺口尤其突出。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 应面向环保产业对人材的需求。 2 面向工程,强化特色。“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 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与改革应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材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做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以有效提高学生面向环保产业生产一线的工程素质。同时,充分利用江苏大学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的学科优势,与水污染控制 工艺设计、新技术开辟密切结合,培养以环保设备为特色,具有水污染控制方面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材。 二、教学内容改革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研教改项目组 课题负责人:1人 课题组成员:9人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因此,当前探索网络条件下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是一个必然趋势。 新形势下的信息化教育、专本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需求,给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研究现状 1、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网络辅助教学自2000年兴起以来,已经发展为MOOCs、翻转课堂等热点模式,标志着互联网及新媒体已广泛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教学资源库利用率较低、信息化整合不充分、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到位、工学结合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在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并模块化,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2、课程模块化研究现状 现阶段本科院校的课程以学科本位为主,难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而模块化课程是能力本位的体现,具有优化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优点,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安排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等特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改革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文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s o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HEN Mei (Department of Life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Xinjiang Applied V ocational Technic Colleage,Kuitun Xinjiang,833200,China) 【Abstract】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is a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of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This paper has a exploration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ode.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eaching reform;Exploration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该门课程涵盖了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污水的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与维护,污泥的处理等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工艺改进和运行管理等实际操作技能[1]。 我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至今已培养了四届毕业生。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积累,对上完课的学生发放问卷,走访毕业生等方式,对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改革尝试。 1 教学内容改革 《水污染控制工程》包括概念、原理、工艺方法和设计计算,内容多,学时有限,学生反映记不住,理不清知识体系,导致该门课程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从教材选用上入手,选用优秀的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既要保证内容完整够用,还要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突出能力培养。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污水的各种处理方法均按照基本原理、工艺流程选择、设计计算、运行维护及问题解决措施等过程来讲授,让学生形成一条主线思路,不易混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2]。最后,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将当下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引入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教学团队是课程的支撑者和执行者,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本课程教学团队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团队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与分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形成了以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团队,课程组在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本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努力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水污染控制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1 教学团队的概况 1.1 教学团队结构 教学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3人。从职称结构看,本团队共有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人;从学历结构看,有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学士5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的2人,40~50岁的2人,30~40岁的2人,30岁以下的2人。近5年来,通过引进、招聘、在职培养和短期出国进修,团队成员已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呈现专业方向优势互补、知识技能互补、梯队合理的“双师”结构,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课程特色 1.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项目化课程和校本教材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教学团队开发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水污染控制技术》项目化课程和校本教材,紧紧围绕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并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案例为课程项目化载体设置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 1.2.2 完善课程标准,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与企业合作改革课程

OBE理念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OBE理念;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 引言 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我国正式开始了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三大基本理念:(1)成果导向;(2)以学生为中心;(3)持续改进[1]。这些理念能够引导和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育概念自1981年提出以来,已迅速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概念,并且也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因此,用其指导我国教育理念引导工程认证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将OBE教学模式应用在其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5]。 1教学设计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也是考研科目之一。本课程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具体过程方法和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水污染问题,使学生具备进行水污染控制的规划设计和开展水污染控制科学研究的能力,达到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水环境保护人才的目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定问题,关于课程教学效果这一方面,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教师按照课本的章节介绍各种工艺流程的原理及设计计算,主要采用的是被动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持续改进方面做的也不够。在课程评价机制方面,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综合评价分数的分布和期末试卷的分析来评价,采用将平时成绩(30%)与期末考试成绩(70%)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的传统模式。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对应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情况。据此提出的教学改进措施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持续改进[1];实验教学方面,主要模式是教师先对实验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实验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完成实验,再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较低,数据的可靠性也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较低,甚至实验报告普遍存在抄袭现象;至于课程设计这一部分,目前更多的是通过分组开展,小组内部的分工和监管均存在问题,小组中经常存在没有真正参与到设计中的同学,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借鉴率也很高,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工程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为了提高环境类专业人才的质量,亟需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教学改革。 2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水污染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水污染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都往往会设置交叉学科课程。本文以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学习水处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水污染控制技术》为例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并针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强、研究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对于非专业班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水处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课程学时设置较少,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水处理常见的工艺较为困难。通过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乏味且理解不透,不感兴趣,学习完后掌握的内容并不多;而如果只上实训课程,理论知识欠缺,实训只是机械操作并不理解其原理和意义,效果也不好。因此,对于非水处理班的学生,必须将理论和实训进行有机结合,且不能占据太多学时,因此,提出了“理实一体化”即“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改革的方式与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其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采用边教边学边做,“学中做,做中学”的方法,避免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且缩短了教学学时。 在某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156和157班试点进行《水污染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水污染控制技术》理论课、《水处理单元操作实训》和《水处理中试实训》和《水处理综合实训》进行整合,改变了以往非专业班将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开教学的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将所有课程内容全部模块化:即将课程内容分为水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水处理中试实训”、“水处理综合实训”五个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在讲解理论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 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变得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水污染控制 工程专业的教学也愈发受到重视。而在当前《课程思政》理念下,如何加强《水污染控制 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 题。 一、当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一些高校《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以前的理论框架中,与实际应用 脱节。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到水污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 顺利应对。 2. 缺乏实践环节 由于水污染控制工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目前一些高校的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学 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 3. 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很多学生在枯燥的 理论课程中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1. 结合实际应用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结合当前水污染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使之 更贴近实际应用。可以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引入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们更能够 深入了解行业动向和实际操作。 2.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参观实习,或者设 置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适度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视频等,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 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调查分析和改进 水污染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而《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攻克水污染 问题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行调查 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人才。 一、教学调查分析 1. 教学内容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的成因、污染物的特性、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较为抽象, 理论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难以应用到 实际工程中。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学生参与和互动。据学生 反馈,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 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方面,部分学校存在实验设备老化、实验室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无 法进行充分的实验操作。教材和教辅材料更新较慢,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4. 教学评价 对于教学评价,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笔试评价模式上,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 面评价。学生认为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互动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形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问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实际工程经验等内容,使 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合近年来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更新 教材和教辅材料,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主动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实践操作、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加强实践能力 的培养。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归类与教学内容设计——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归类与教学内容设计——以“水污 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归类与教学内容设计——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 引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水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不仅满足知识传授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呢?本文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归类思政元素,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实现思政与专业的有机融合。 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在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时,首先要有意识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体而言,可以从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挖掘。 1. 课程目标挖掘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思政与专业融合的首要要素。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课程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水污染问题的能力等。 2. 知识体系挖掘 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无论是水污染的成因、分类,还是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离不开环境保护的理念和铺垫。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环保政策、法规进行学习,使他们了解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以及解决问

题的必要性。 3. 教学过程挖掘 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评价体系挖掘 评价体系是考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可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操作以及环保意识培养等方面的表现,从而促进学生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思政元素归类 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元素的内在联系,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的有机融合。按照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术原理,然后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水污染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满足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规划,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起爱护环

水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水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设计 一、课程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水污染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 的问题。因此,人们需要了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在此背景下,本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水污染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阻止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理解水污染的成因和分类 •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了解国家有关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标准 2. 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水污染 •能够采取合适的水污染控制方法 •能够评估水污染控制效果 •能够编制水污染控制计划和报告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 1. 水污染危害及成因 •水污染的概述 •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水污染的成因及其分类 2. 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常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3. 国家法规和标准 •国家有关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标准的介绍 •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的说明 4. 案例分析和实践 •水污染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水污染控制技术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方法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案例式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授课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水污染的原因、掌握水污染控制方法。案例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实践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学习方法 学生需学习相关课本、论文、报告等材料,认真听讲课并做好笔记,在课后复习,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每人需要完成相关实践操作任务。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1. 主要教材 《水污染控制技术》张三,李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2. 参考书目 1.《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程》张三,李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年 2.《环境工程原理》王五,赵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和实践操作成绩综合评估。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60%,实践操作任务占总评分的40%。 结束语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当前热门且日益重要的话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我们美丽的家园作出贡献。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培养学生具备水污染控制及其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教育目标,在学科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和方法,涵盖了当代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应用等内容,具有知识涉及面广、学习内容多、应用性强等特点。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而且要求学生具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调控等较强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形式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与20世纪大学生相比,目前学生普遍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较强,而基础理论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因此迫切需要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挑战。 众所周知,理论教学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以叙述为主的专业课程,虽然复杂的理论推导较少,但课程内容多,所涉及基础知识比较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内容[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均有所减少。如何通过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并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基础厚、专业广、工程素养高的应用型人,实现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授课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应运行很强的专业课程。因此,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授课教师高学历、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的现象,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工程应用和设计能力薄弱的局面,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2 实验课程走过场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环境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较也大幅度增加,出现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等器材的增加速度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从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1 改革的意义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中有277所院校开设了该门课程。我院于2005年开办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专业,2006年开办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由普通本科转为高职专科。 高职院校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技能。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我们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结合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地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同时也需要对实习形式、实习基地建设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尝试,以培养出适合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收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正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往届毕业生进行电话采访,到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查等方式,总结发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堂教学过多依赖板书或过多依赖多媒体,影响教学质量; (2)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兴趣不高; (3)授课老师理论经验丰富,但工程实践经验缺乏; (4)课程实习基地不固定,实习时间短,实习形式单一; (5)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3 改革内容及措施 3.1 教材 选用优秀高职教材,对所选教材进行内容上删减与增加,既保证内容完整够

优化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效果-精选教育文档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s Li Shugeng1, Wang Xiaohong1, Zhang Liqiu2, Fang Qian2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and cours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the paper specially described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system.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practical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reformed at the same time.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工程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种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并能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废水处理问题[1]。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但随着对培养人才规格要求的日益提高,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仅对单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和改革,难以促进专业教学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程而言,要提高其教学效果,除了课程本身的改革外,与其相关的其他专业课及实践类课程(包括水处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案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案 默认分类 2009-06-14 17:57 阅读66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资源与水循环 一、水资源 世界1.4×1015m3 97.2% —咸水 2.5~3% —淡水— 0.5~0.8%能直接利用 中国2.8×1012 m3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2200 m3 第100位以后且分部不均 二、水循环 什么叫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雪)、渗透和径流等作用,无终止的往复循环过程。 ⑴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在太阳照射和地心引力等的影响下不停地流动和转化,通过降水、径流、渗透和蒸发等方式循环不止,构成水的自然循环,形成各种不同的水源的过程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⑵社会循环:人类为生存,从自然环境中大量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把代谢物排泄到自然界中,如此周而复始。使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的局部循环体系被称为社会循环。 第二节水的性质 一、水的异常特性 ⑴水的三态变化 固体—液体—气体(同时存在于自然界中) ⑵温度体积效应 3.98℃时,密度最大为1.000 g/㎝3 , 结冰时体积膨胀 ⑶热容量最大 比热容、蒸发热、熔解热 ⑷溶解及反应能力极强 ①溶剂②化合反应…… ⑸界面特性突出 表面张力大 ⑹有机物和生命物质中氢元素的来源 二、天然水中的杂质 ⑴存在状态 ①溶解物②胶体颗粒③悬浮物 见P4 表1-2、1-3 三、污水的来源与分类 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降水和流入排水管渠的其它污染水的总称。 水质污染:是指人为造成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状态的水,在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发生变化,使水的利用受到妨碍的现象。 ⑴污水的来源 ①生活污水②工业废水③降水 ⑵工业废水的分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