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长短高矮轻重

比长短高矮轻重

比长短高矮轻重
比长短高矮轻重

比长短、比高矮、比轻重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最长的画√,最短的画〇。

○1○2○1

○3○4○2

○3

○4

二、按照身高从矮到高编号,在□里分别填写1,2,3,4。

三、最重的画√,最轻的画〇。

四、最重的画√,最轻的画〇。

五、最重的画√,最轻的画〇。

六、按照重量从轻到重编号,在□里分别填写1,2,3。

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轻重)资料讲解

比一比 (比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中理解高矮、长短、轻重等含义,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高矮、长短、轻重等含义,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难点:正确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轻重。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多少,生活中我们还会进行什么比较呢? 请一位孩子和老师站一起,让学生说说老师和学生两人可以比较些什么?(年龄大小、身高的高矮、体重的轻重、手臂的长短等等) 二、探究新知。 (一)、比高矮。 1、师生比高矮。 师:老师和××比身高,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完整表达:老师比××高,××比老师矮) 2、生生比高矮。让另一位身高差不多的孩子上来和××比高矮。(引

导学生思考怎样比才更合适?并能能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表达。) 3、找出教室里的两个物体说说谁高谁矮。 4、(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二)、认识长短。 1、操作:比两支铅笔的长短。(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方法是一端对齐,能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表达。) 2、同桌比手臂的长短。 3、比一比,说理由。(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三)、比轻重。 1、操作:比数学书和练习纸的轻重。两只手分别拿数学书和练习纸,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2、掂一掂文具盒和一支铅笔的轻重并说一说。 3、说一说谁重谁轻。 4、(打印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通过实物投影仪反馈)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比长短、高矮 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写者 斯旦红 执教者 第教时 教学 内容 设计 理念 培 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时 教学 目标

、 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 资源 修改意见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感知长短教师谈话:小朋友们请从你的铅笔盒里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支 铅笔、一块橡皮。与你同桌的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二、比较长短1、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请小朋友说可以如何比较铅笔的长短。(小组讨论)学生:(1)一端对齐(2)看出来的… …(教师加以引导、演示)2、揭示一般比较的方法:一端对齐进行比较3、练一练我们接下来做一个比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较什么物体的长短就比什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进行比较。如:毛线、手指、手臂等等)三、比高矮1、方法:(请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一说:他和谁一起比什么物体的长短。)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谁高谁矮?(两位小朋友站的远一点,使其余小朋友不能一眼看出,思考:如何比较)方法:(1)直接比:面对面站,背对背站。(2)借助他物来比: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一比 比较大小和轻重》研讨课教案_25

大小、轻重 教学目标: 2 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 体重。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教学难点: 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一罐饮料一袋面包一个皮球一个铁球苹果和山楂等 教学过程

我们数学组一致认为:数学与生活密切练习 我的个性意见: 学生展示。展示时,小组各成员都要发言,改为每组2号和4号发言。 大小、轻重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先让孩子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最后称一称,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我班孩子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动,愿

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他们都不同程度地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也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较简单的比较方法(程度有差异),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另外,刚入学的孩子上课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因此,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让孩子通过看有趣的课件,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比大小、轻重》

《比大小、轻重》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比较大小.轻重的过程, 2.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课前准备: 面包,饮料,魔方,正方体饼干筒,苹果,菠萝,羽毛球等。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比大小1.师生谈话引出大汽车。小汽车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师:同学们,喜欢汽车吗?你见过什么样的汽车?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师:同学们看教材上的两辆汽车,你认识吗?哪个大?哪个小?生: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现在,大家看老师这儿的两个物品,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生:一个饼干筒,一个魔方。师:比较一下哪个大,哪个小。生:饼干筒大,魔方小。 2.拿出正方体饼干筒和魔方,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然后实际演示把魔方放进饼干筒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大小。师:同学们说得对,饼干筒大,魔方小。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魔方

能放进饼干筒吗?生:一定能。教师实际演示。师:看来这饼干筒还真是比魔方大。 3.观察大象和小松鼠图,说一说谁大谁小。 师:再来看一幅动物的图,说一说图片中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生:有大象和小松鼠,大象大。小松鼠小。 二、比轻重。1.让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松鼠哪个轻,哪个重。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大象大,小松鼠小,谁能说一说,大象和小松鼠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可能会回答:● 大象重,松鼠轻。● 大象大,大象就重,小松鼠小,小松鼠就轻。●大象比松鼠重,松鼠比大象轻。2.拿出饮料、面包的实物(面包明显大于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再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看老师拿的这两件食品,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生:面包大,饮料筒小。师:对,面包大,饮料筒小。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个重?哪个轻?学生可能会回答:●面包轻,饮料重。●饮料重,面包轻。●饮料比面包重。 3.指导学生把两件食品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这两种物品,充分体验两种物品的轻重,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掂完之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出面包轻,饮料重。老师也同意这个意见。现在请同学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教师尽可能地给每名学生亲自掂一掂的机会。师:感觉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感觉饮料重一些。●拿饮料的这只手压得慌。●我知道了虽然面包看上去很大,可是它比饮料轻。

一年级比较大小比较长短轻重专项练习ok

比较专项练习14页 一、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二、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 三、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 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四、想一想,画一画。 1、在多的后面画√。 2、在少的后面画√。 3、多的画√,少的画○。 4、长的画√,短的画○。 5、高的画√,矮的画○。 五、想一想,做一做。 五、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六、比一比下面动物的高矮,在最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 六、请你试一试。 三、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四、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比较专项练习

一、数一数画一画 1、数一数多的画 ()()() ()()()2、把与左边图形同样多的圈起来 二、比一比写一写 1、在9、5、8、0、1、3、6中把大于7的写出来 2、在10、 3、6、 4、9、 5、1、7中把小于9的写出来 3、在9、0、1、3、5、6、 4、8、10中把小于7大于2的写出来 4、在6、3、8、1、9、 5、7、10中把大于5小于8的写出来 五、比一比,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9 7 0 5 3 10 6 1 8 4 10 1 2 9 7 3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 7 6 10 5 3 4 1 8 7 3 10 9 4 1 2 里填上合适的数

6 7> 8= 5> <3 10< 0= 1> <5<> 1 = 4> 七、比一比填上>、<或= 8 9 5 5 0 2 10 8 3 2 八、比一比。 比()写作5 8 比()写作8 5 九、画一画 1、画与同样多 2、画比少2个 3、画比多1个 4、画比少 5、画比多3个 6、画比少1个 7、画和同样多 比长短、高矮和轻重 一、摆一摆,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小学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 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 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 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 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 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 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

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大小、轻重教案 苏教版

比大小、轻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联系已有生活经验认识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轻重。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解决问题: 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经历观察、判断等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到小丽家的客厅里比较了许多东西的长短、高矮,今天我们再到厨房里去看一看,有哪些东西可以比一比,好吗?谁学得认真,老师就把奖品送给他。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 看一看。 电脑出示主体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丽和妈妈正在做什么?厨房里还有哪些东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教师鼓励观察仔细的学生。 2. 比一比。 (1)分别出示两个碗、苹果和草莓两幅图,再出示“茄子老师”的要求,大的画“√”,小的画“○”。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一比,按要求做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比的,互相评价。 (2)继续出示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两幅图及“豆角老师”的要求:重的画“√”,轻的画“○”。学生小组交流,做在书上。再全班交流,说说判断轻重的方法和依据,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3)观察图,小组继续讨论:图上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轻重的?(掂一掂,称一称)指名到前面用掂

一掂、称一称的方法试一试。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4)教师小结:比较物体的大小、轻重可以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看一看,想一想,也可以动手试一试,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只要能做到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就一定会想出最好的办法。 3. 找一找,议一议。 小丽家的厨房里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一比大小和轻重?用什么方法比一比?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鼓励。 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 1. “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先出示套环玩具,组织学生做套环游戏,观察比较哪一个套环最大?哪一个最小?指名到前面指一指,说一说。然后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哪个动物重?为什么?引导学生试着用推理的方法进行判断,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充分鼓励,并小结推理的策略。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图,让学生猜一猜:气球和皮球哪一个重,说出理由。再出示实物,组织学生掂一掂,根据感受再判断哪一个重,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4.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小组合作,用小天平比较三种水果的轻重,按要求做在书上。然后全班交流演示,看看有几种比较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好?教师引导学生再次体会观察思考判断推理的比较方法。 四、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愉快吗?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大小、轻重,用你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创新教案】:第二课时 大小轻重的认识【新版】

第2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6~7页用“大小”与“轻重”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小、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比较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 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魔方、正方体饼干筒、西瓜、苹果、羽毛球。 学具准备:魔方、正方体饼干筒、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汽车吗?你见过什么样的汽车?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辆汽车,你认识吗?哪个大?哪个小?(以课件形式出示两辆汽车情境图) 生1:这两辆车橙色的是公共汽车,黄色的是小汽车(轿车)。 生2:公共汽车大,小汽车(轿车)小。 生3:公共汽车比小汽车大,小汽车比公共汽车小。 ...... 师: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数学语言真严谨,你们真了不起!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大小”与“轻重”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板书:大小轻重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引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语文课标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人教课标版

语文课标教案设计-比长短高矮|人教课标版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10以内的数 (比一比-大小 轻重) ▏沪教版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数的顺序时,可以根据两个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和顺序直观地比出大小,但离开了数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就比较难了。教材通过比较松鼠和小兔两个小动物谁拾得贝壳多这一情境,引入比较数的大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他们感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现实的。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和20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处理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实际问题,积累了这方面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允许并提倡比较策略多样化。从编排特点来看,教材改变了板着面孔说教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做法,恢复了数学“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貌;淡化了传统的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强调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条理清楚地比较两个数、三个数的大小。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的结果,应是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形成探究精神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记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构建不能由他人代替,而是学生主动地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课中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情境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和智慧。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者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神,恰当地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变“教”为“导”,变“学”为“探”,增强趣味性和连贯性,增加了小兔不服气再捡贝壳的环节,使课堂教学连贯化、系统化。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把静止的资源活动化,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全方位、全员、全程参与,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张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活动这一理念。 设计思路 如何把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组织成富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教学材料,并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者体会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从已经知道的出发。用生动的素材去丰富概念。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它的建立不可能单纯依靠简单的逻辑演绎和叙述。让学生具体、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必须汇聚现实生活中大量鲜活的素材,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教学中从比年龄一事入手,把学生生活中积累的有关数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方面支撑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到亲切,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其次,向应该知道的延伸。在情境中比较大小时,学生可以由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思考,即由根据“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这一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发展到“从小数到大数,46在38后面,46大”这种按数序比大小的数学思考。再次,促多种策略的启发。课中设置了开放的教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冲破定势,运用不同的策略比较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创新者、知识的构建者,教师作为

一年级第二单比长短高矮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有两部分内容:“比多少”和“比长短、比高矮”,是在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同样多、多、少”的基础上增加了比长短、高矮内容的新单元。原来只是数量多少的比较,现在增加了具体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熟练的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比较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一)分析教材 1.比多少。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直观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多少的最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方法。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教科书的第6~7页,是我们按照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以童话故事为背景的主题图“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用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童话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孩子们在上幼儿园时对“三个小猪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已经很熟悉了,有的老师接着这个童话故事设计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引出学习内容,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学习活动中。教材中运用两组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它们所搬的砖的比较”、“小猪与它们所搬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

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看到了如何使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同样多;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2)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而且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两条跳出水面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中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任意地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多种,除了教材中介绍的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有的学生可能通过数来比,虽然在教材当中还没有教学数数,但学生已经有了数这方面的经验,如果用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不论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 (3)在教科书第8页安排了两个做一做。第一题:通过操作,用前面介绍的最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方法直观地比。第二题:也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多少。左边的两个学生?用教材中介绍的一一对应的方法在进行比较,右边的两个学生可能是直接看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数来比较多少的。教材中这样呈现,是为了体现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应予以肯定,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只要能用他喜欢的方法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可以了。 (4)练习。我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变式,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什么是同样多、多、少;掌握比较的方法。书上第11页第2题:书中给出的公鸡和鸭子的长度相同,但只数不同。如果没经过训练,学生凭感觉往往认为排列得一样长的事物,数量就一样多。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长短、高矮》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