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刘姥姥逗笑习题 苏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刘姥姥逗笑习题 苏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刘姥姥逗笑习题 苏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四)刘姥姥逗笑习题 苏教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 刘姥姥逗笑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发怔.(zhènɡ)姊.妹(zǐ)

2.文学常识填空。

(1)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朝代)伟大的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2)《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3.修改下列句子。

(1)通过阅读《红楼梦》,使同学们了解到清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

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2)刘姥姥的表现之所以会让贾府女孩、老人都大笑不止,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粗俗。

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或“因为”。

02拓展阅读

①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②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③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

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俺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菜也都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

4.这篇文章描写的中心人物是刘姥姥。

5.为什么要写众人发笑以前“先是发怔”?

这一“发怔”细节写得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做铺垫。

6.从笑声中可看出人物的个性,请任意选取两个人物加以分析。

示例:①史湘云性格率直,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喷饭;②林黛玉身体娇弱,所以一笑便“岔了气”;③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一向在贾母面前恃宠撒娇,自然会笑得“滚到贾母怀里”。

7.在贾府里,平时爱笑的凤姐此时不笑,这是为什么?

凤姐是这次捉弄刘姥姥的策划者。

8.第③段在刻画刘姥姥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突出了这个农村老人淳朴、开朗的特点。

解析“部编本”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

朱于国(《语文学习》2017年8期) 本文作者为统编《语文》七年级责任编辑,深度参与教材编写全过程。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了统编本《语文》七年级教科书的四大核心理念: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多方共建。五大特点: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照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保持选文经典性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发新选文;作业系统设计层次丰富,题型灵活;写作教材强调一课一得,并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综合性学习更有语文性,更富操作性。 一、核心理念 (一)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语文教科书积极发挥育人的独特优势,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融会在教科书各个板块中。 教科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 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一批经典的传统篇章,又开发了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新篇章。比如: 弘扬友善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等; 提倡爱岗敬业的:《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等; 倡导自由平等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王》等; 歌颂富强、伟大的祖国,激发爱国情怀的:《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 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材基础上,剔除了部分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的篇目,增加了一些朗朗上口、含义更为隽永的经典篇目。选文定位于传统名篇,力求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教学中强调诵读和熏陶感染,以期为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底子。初中阶段计划选编古诗文125篇/首(包括阅读单元和“课外古诗词诵读”),除课标推荐的61篇/首外,还选入《卖油翁》《〈世说新语〉两则》《狼》《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等62篇古诗文。古诗文篇目数(125篇/首)约占总篇目数(238篇/首)的52.5%。另外,在“综合性学习”栏目专门设计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类活动,如《有朋自远方来》《家国天下》《人无信不立》《君子和而不同》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刘姥姥逗笑习题苏教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 刘姥姥逗笑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发怔.(zhènɡ)姊.妹(zǐ) 2.文学常识填空。 (1)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我国清代(朝代)伟大的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2)《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3.修改下列句子。 (1)通过阅读《红楼梦》,使同学们了解到清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 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2)刘姥姥的表现之所以会让贾府女孩、老人都大笑不止,主要原因是因为她的粗俗。 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或“因为”。 02拓展阅读 ①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②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③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一单元 10 推荐作品 篇目五 今别离(其一)

(建议用时:60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鉴:照 B.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孤影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 C.今日舟与车,并力 ..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 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绸缪:做准备 解析:选D。“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2.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选A。A项使用了对偶,B、C、D项使用了比喻。 3.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忧思独伤心B.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念此怀悲悽 解析:选B。B项为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4.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 楚大夫沉吟泽畔,在仰问苍天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选择了孤独,纵然不被世人理解,终不随其波逐其流。孤独,丰富了人生的内涵,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答题时,要紧扣“孤独”这一话题,所选对象可联系“陶渊明”“李白”等,句式方面要与横线前的句子相一致。 答案:(示例)陶渊明饮酒田园在安详自乐中选择了一份孤独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游玩山水在如画的江山中选择了一份孤独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画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1社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

——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

高中语文2019-2020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导学目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背景;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忧思”的方法。 《杂诗十二首(其二)》:朗读品味诗句,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越中览古》: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一剪梅》: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此词中蕴含的情感。 《今别离(其一)》:1.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2.体会诗人在表现离愁别绪上的新意。 课内自主学习 一文化常识 1.走近作者 (1)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2.背景解读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旋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自己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3)《越中览古》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果然把吴国消灭,本诗写的就是这件事。全诗的基调是咏叹兼嘲讽。 (4)《一剪梅》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深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词语(全拼音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藤野先生 绯fēi 红hóng 标biāo 致zhì 落luò第dì 不bù逊xùn 诘jié责zé 托tuō辞cí 油yóu 光guāng 可kě鉴jiàn 抑yì扬yáng 顿dùn 挫cuò 深shēn 恶wù痛tòng 疾jí 匿nì名míng 凄qī然rán 适shì值zhí 第2课 我的母亲 责zé罚fá 气qì量liàng 质zhì问wèn 广guǎng 漠mò 管guǎn 束shù 宽kuān 恕shù 文wén 绉zhōu 绉zhōu 穈mén 庶shù 翳yì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幽yōu 默mò 凄qī惨cǎn 奥ào 秘mì 翻fān 来lái 覆fù去qù 第4课 列夫 托尔斯泰 黝yǒu 黑hēi 滞zhì留liú 愚yú钝dùn 器qì宇yǔ 禁jìn 锢gù 酒jiǔ肆sì 轩xuān 昂áng 侏zhū儒rú 尴gān 尬gà 犀xī利lì 粗cū制zhì滥làn 造zào

藏cáng 污wū纳nà垢gòu 郁yù郁yù寡guǎ欢huān 鹤hè立lì鸡jī群qún 正zhèng 襟jīn 危wēi 坐zuò 颔hàn 首shǒu 低dī眉méi 锃zèng 亮liàng 诚chéng 惶huáng 诚chéng 恐kǒng 无wú可kě置zhì疑yí 鬈quán 发fā 黯àn 然rán 失shī色sè 广guǎng 袤mào 无wú垠yín 胡hú髭zī 第5课 我的童年 琐suǒ事shì 溺nì爱ài 肃sù然rán 起qǐ敬jìng 气qì象xiàng 更gēng 新xīn 孤gū苦kǔ伶líng 仃dīng 生shēng 疏shū 相xiāng 依yī为wéi 命mìng 不bù以yǐ为wéi 然rán 家jiā徒tú四sì壁bì 浑hún 浑hún 噩è噩è 习xí以yǐ为wéi 常cháng 椽chuán 子zǐ 光guāng 大dà门mén 楣méi 第二单元 第6课 雪 博bó识shí 美měi 艳yàn 消xiāo 逝shì 褪tuì尽jìn 升shēng 腾téng 凛lǐn 冽liè 脂zhī粉fěn 奁lián 磬qìng 朔shuò方fāng 眷juàn 念niàn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导学案2(含答案)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导学案2(含答案) 导读:《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世称“诗佛”,他的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为“王孟”。苏轼评其诗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语。 《黄鹤楼》作者崔颢,唐代诗人,作品有《崔颢集》。 《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候骑(jì)燕然(yān)崔颢(hào) 萋萋(qī) 晨兴(xīng) 荒秽(huì)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征蓬出汉塞:随风远飞的枯蓬。(2)萧关逢候骑:侦察骑兵。 (3)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4)晨兴理荒秽:杂草。 4.阅读诗歌,按照原文填空。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整体感知。 《使至塞上》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

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黄鹤楼》从传说写起,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又由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发日暮怀归之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那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合作探究 问题一:《使至塞上》一诗中“征蓬”和“归雁”各有什么含义?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问题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受到后人高度赞赏,这句诗好在何处?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2021年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 ___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里给大家 ___一些关于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 ___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 ___,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 ___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

七上第一单元阅读推荐材料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推荐材料·抓住景物特点】 (编者:宝安中学初中部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目录 一、故园春(柯灵) 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最美的段落。 桃花笑靥迎人,在溪边山脚,屋前篱落,浓淡得宜,疏密有致,尽你自在流连,尽情欣赏,不必像上海的摩登才子,老远地跑到香烟缭绕的龙华寺畔,向卖花孩子手中购取,装点风雅。 冬眠的草木好梦初醒,抽芽,生叶,嫩绿新翠,妩媚得像初熟的少女,不似夏天的蓊蓊郁郁,少妇式的丰容盛髻。 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妍红,软风里吹送着青草和豌豆花的香气,燕子和黄莺忘忧的歌声…… 这大好的阳春景色,对大地的主人却只有一个意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 天寒地裂的严冬过去了。忍饥挨冻总算又捱过一年。自春祖秋,辛苦经营的粮食——那汗水淘洗出来的粒粒珍珠,让“收租老相公”开着大船下乡,升较斗量,满载而去。咬紧牙齿,勒紧裤带,度过了缴租的难关,结帐还债的年关,好不容易春天姗姗地来了。 谢谢天!现在总算难得让人缓过一口气,脱下破棉袄,赤了膊到暖洋洋的太阳下做活去。

手把锄头,翻泥锄草,一锄一个美梦,巴望来个难得的好年景。虽说惨淡的光景几乎年不如年,春暖总会给人带来一阵欢悦和松爽。 在三月里,日子也会照例显得好过些。“春花”起了:春笋正好上市,豌豆蚕豆开始结荚,有钱人爱的就是尝新;收过油菜子,小麦开割也就不远。春江水暖,鲜鱼鲜虾正在当令,只要你有功夫下水捕捞。……干瘪的口袋活络些了,但一过春天,就得准备端阳节还债,准备租牛买肥料,在大毒日头底下去耘田种稻。挖肉补疮,只好顾了眼前再说。 家里有孩子的,便整天被打发到垄头坡上,带一把小剪刀,一只蔑青小篮子,三五结伴,坐在绿茸茸的草场上,细心地从野草中间剪荠菜、马兰豆、黄花麦果,或者是到山上去摘松花,一边劳动,一边唱着顽皮的歌子消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门破掉我来修…… 女孩子就唱那有情有义的山歌:油菜开花黄似金,萝卜开花白如银,草紫开花满天星,芝麻开花九莲灯…… 故乡有句民谣:“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 二月正是扫墓的季节,挑野菜的孩子,遇见城市人家来上坟的,算是春天的一件大乐事,大家高高兴兴,一哄而上,看那些打扮得齐齐整整的哥儿姐儿奶奶太太们,摆开祭祀三牲,在凤灯里点起红烛,一个个在坟前欠身下拜。要遇见新郎新娘头年祭祖,阔人家还有乐队吹奏。祭扫完毕。上坟人家便照例把那些“上坟果”——发芽豆、烧饼、馒头、甘蔗、荸荠分给看热闹的孩子,算是结缘施福。上坟还有放炮仗的,从天上掉到地下的炮仗头,也有孩子们宝贝似的拾了放在篮子里。说说笑笑,重新去挑野菜。 等得满篮翠碧,便赶着新鲜拿到镇上叫卖,换得一把叮当作响的铜板,拿回家里去交给父母。 因为大自然的慷慨,这时候田事虽忙,不算太紧,日子也过得比较舒心——在我们乡间,种田人的耐苦胜过老牛,无论你苦到什么地步,只要有口苦饭,便已经心满意足了。“收租老相公”的生活跟他们差得有多远,他们永远想不到,也不敢想——他们认定一切都命中注定,只好逆来顺受,把指望托付祖宗和神灵。 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演戏以外还有迎神赛会。 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迎起会来,当然更热闹非凡。我们家乡,三月里的张神会最出名,初五初六,接连两天的日会夜会,演戏,走浮桥,放焰火,那狂欢的景象,至今梦里依稀。可是这种会至少有七八年烟消火灭,现在连社戏也听说演得很少。农民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虽然还信神佞佛,但也无力顾及这些了。今年各处都在举行“新生活运动”提灯会,起先我想,故乡的张神会也许会借此出迎一次罢?可是没有。只是大地春回,一年一度,依然多情地到茅檐草庐访问。 春天是使人多幻想,多做梦的。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 在三月里,他们是兴奋的,乐观的;一过了三月,他们便要在现实的灾难当中,和生活作艰辛的搏斗了。 开篇总起,故乡三月是最美。 继而工笔描绘春日景物:桃花慷慨有情,草木生机勃发,油菜花、紫云英色

文笔精华(八)《王小玉说书》教学设计

文笔精华(八) 《王小玉说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过《口技》一文,欣赏到了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艺术,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小说家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一个片段《王小玉说书》,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我国民间艺人的说唱艺术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 1、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习用通感描写声音。 2、了解通过烘托手法突出主要人物的方法。 三、作者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 作品介绍 《老残游记》:长篇小说,共20回。小说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的言论见闻,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吏治的统治

下,无辜被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把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先生评论《老残游记》:“言人所未尝言”、“叙事状物,时有可观”,并把它列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四、掌握下列字词: Zāng fǔyùn tiēchàng zhuàn rèn 五脏六腑熨斗伏贴畅快几啭千仞 五、赏析课文 课文的主角是谁? 主角是王小玉。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王小玉说书的时候,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1、描写极有层次。可分为五层: 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节节高起——演唱高潮。 2、比喻特别精妙。 观众感受 像熨斗熨过听觉、触觉 像吃了人参果听觉、味觉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听觉、视觉 如由傲来峰攀登泰山听觉、感觉

经典模板 (176)语文七年级教科书编写说明之主要特点

语文七年级教科书编写说明之主要特点 (一)双线组元,既发挥育人功能,又照顾到语文能力的培养 新编教科书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刻意突出人文性或工具性,也不把两者割裂开来,因此采取人文主题和阅读能力培养双线组元的方式。 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总之,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但纯以人文主题组元,往往忽视语文课程内在的逻辑性,呈现出课程内容的无序性,无法体现教材循序渐进的难易序列,最终无助于学生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选取能力培养这条线索与人文主题相配合,既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能使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盲目性,切实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必备的语文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 双线组元的方式可能会带来两条线索互相掣肘的情形,对此编写时也做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力求保证两条线索的协调配合,统筹兼顾。七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七—九年级”学段的起始阶段,基于该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选择的单元主题都是一些感性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不涉及高深的人文话题,诸如四季美景、至爱亲情、学习生活、动物与人、凡人小事之类的主题,均取自学生身边,学生都有切身的体验。据此选择的课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可读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保证阅读策略的各个点均衡排布、体现循序渐进原

则的前提下,我们会根据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设定相应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四季美景”,所选4篇课文,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物,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最适合朗读。所以我们将阅读策略定位于朗读,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调配语气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汉语之美。可以说人文主题和能力培养做到了协调配合。 (二)保持选文经典性的同时,下大力度开发新选文 课标要求:“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据此,本套教材将经典性作为选文的重要标准。选文以经典为主,可以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比如,七年级教材所选的《春》《济南的冬天》《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白求恩》《猫》《背影》《最后一课》等,都是经典篇目,久经教学的考验。这些作品是多民族、多国家、多地区的,是不同思想、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它们不只是作为语言运用的范例,更主要是学生与古今中外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话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使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同时从作品中感受伟大心灵的搏动,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2020年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 1社戏(shèxì) 钳(qián) 撮(cuō) 偏僻(piānpì) 行辈(hángbèi) 照例(zhàolì) 欺侮(qīwǔ) 宽慰(kuānwèi) 嘱咐(zhǔfù) 怠慢(dàimàn) 礼数(lǐshù)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shuǐ) 潺潺(chánchán) 踊跃(yǒngyuè) 屹立(yìlì) 家眷(jiājuàn) 皎洁(jiǎojié) 好歹(hǎodǎi) *归省(guīxǐng) 秩秩斯干(zhìzh ìsīgān) 橹(lǔ) 蕴藻(yùnzǎo) 叉港(chàgǎng) 漂渺(piāomiǎo)[缥缈(piāomiǎo)]P9 桕树(jiùshù) 棹(zhào) 楫(jí) 2回延安(huíyán’ān) 盏(zhǎn) 登时(dēngshí) 糜子(méizi) 油馍(yóumó) 脑畔(nǎop àn) 眼眶(yǎnkuàng)P15 3安塞腰鼓(ānsàiyāogǔ) 瞳仁(tóngrén) 恬静(tiánjìng) 亢奋(kàngfèn) 晦暗(huìàn) 束缚(shùfù) 羁绊(jībàn) 闭塞(bìsè) 冗杂(rǒngzá) 严峻(yánjùn) 震撼(zh ènhàn) 磅礴(pángbó) 辐射(fúshè) 渺远(miǎoyuǎn) 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 叹为观止(tànwéiguānzhǐ) 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 ǐ)P18 *蓦然(mòrán) 落日照大旗(luòrìzhàodàqí),马鸣风萧萧(mǎmíngfēngxiāoxiāo)P16 4灯笼(dēnglong) 争讼(zhēngsòng) 领域(lǐngyù) 斡旋(wòxuán) 静穆(jìngmù) 思慕(sīmù) 怅惘(chàngwǎng) 锵然(qiāngrán) 褪色(tuìshǎi) 燎原(liáoyu án) 熙熙然(xīxīrán) 暖融融(nuǎnróngróng) 马前卒(mǎqiánz ú) 人情世故(rénqíngshìgù)P22 *幽悄(yōuqiǎo) 骠(piào) 裴公(p éigōng) 5大自然的语言(dàzìrándeyǔyán) 萌发(méngfā) 次第(cìdì) 翩然(piānrán) 孕育(yùnyù) 农谚(n óngyàn) 海棠(hǎitáng) 悬殊(xuánshū) 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 周而复始(zhōuérfùshǐ) 花香鸟语(huāxiāngniǎoyǔ) 草长莺飞(cǎozhǎngyīngfēi)P32 *载途(zàitú) 连翘(liánqiào)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āxīmòfūduǎnwénliǎngpiān) 臀(tún) 骨骼(gǔgé) 漂移(piāoyí) 流逝(liúshì) 褶皱(zhězhòu) 携带(xiédài) 两栖(liǎngqī) 彗星(huìxīng) 潮汐(cháoxī) 劫难(jiénàn) 致密(zhìmì) 陨石(yǔnshí) 追溯(zhuīsù) 天衣无缝(tiānyīwúfèng) P38 *铱(yī) 7大雁归(dàyànguīlái) 雾霭(wùǎi) 缄默(jiānmò) 迁徙(qiānxǐ) 赌注(dǔzhù) 沼泽(zh ǎozé) 瞄准(miáozhǔn) 狩猎(shòuliè) 盘旋(pánxuán) 喧嚷(xuānrǎng) 邀请(yāoqǐng) 凋零(diāolíng) 枯燥(kūzào) 稀疏(xīshū) 弥漫(mímàn) 目空一切(mùkōngyíqiè) 偷偷摸摸(t ōutōumōmō) p42 *环颈雉(huánjǐngzhì) 沙锥鸟(shāzhuīniǎo) 半蹼鹬(bànpǔyù) P41 8时间的脚印(shíjiāndejiǎoyìn) 掸(dǎn) 踪迹(zōngjì) 装置(zhuāngzhì) 烘烤(hōngkǎo) 腐蚀(fǔshí) 沙砾(shālì) 山麓(shānlù) 沟壑(gōuhè) 龟裂(jūnli è) 帷幕(wéimù) 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P46 *猛犸象(měngmǎxi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欣赏《使至塞上》、《黄鹤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二、诵读欣赏《使至塞上》 1.简介作者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诵读,理解诗意。 ①创作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②教师范读〈〈使至塞上〉》,学生集体诵读。注意节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③学生试说说每句诗的大意 明确: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冰心作品入选教科书一览表

冰心作品入选教科书一览表 冰心作品入选教科书一览表 1.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诗两首纸船》 2.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观舞记》 3.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谈生命》 4.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5.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雨后》 6.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只拣儿童多处行》 7.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 8.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母亲》 9.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纸船》

10.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 11.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冰心诗四首》《嫩绿的芽儿》 12.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 1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三单元快乐的生活《雨后》 14.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鸟儿《一只小鸟》 15.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书《忆读书》 16.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乐趣《山中杂记》 17.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6课《雨后》 18.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3课《雨后》 19.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短文两篇《雨后》 20.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选读一《小橘灯》 21.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雨

后》 22.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23.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童年《忆读书》 24.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25.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童真童趣第2课《雨后》 26.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快乐书屋二赏荷(四篇)《雨荷》 27.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天真烂漫的儿童生活第6课《雨后》 28.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再寄小读者》 29.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8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30.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4课现代诗二首《纸船——寄母亲》 31.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11课诗两首《纸船·寄母亲》 32.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繁星》《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社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最新版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 2.学习写作中突出重点的方法,写清楚推荐理由。 3.学习修改作品。 4.举办“最受欢迎的好地方”推荐会。 重点 学习写作中突出重点的写法,写清楚推荐理由。 难点 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审视题目 在习作教学中,审题非常重要。审题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从而确定写作的目的和方向,这样,习作才会不跑题。具体到本次的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在审题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现“好地方”是这次习作的中心词,根据这个中心词,就可以确定写作的重点:自然风景好,人文风景好,吃得好,玩得好等。 2.突出重点 写作最忌讳的是记流水账,重点不突出。在本次习作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向别人推荐这个“好地方”,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如,推荐一个风景好的地方,可以充分描写这个地方优美的风景,同时更要把自己看到优美风景时的感受表达清楚。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别人看到风景后的表现的描写来进行衬托。这样习作才会重点突出,才能吸引人。 3.学会修改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写完文章后需要反复修改。学生写完文章后,可以让他们先自行修改,如先读一遍自己的作文,看看重点是否突出,中心是否明确。然后再让学生交换修改,看看他人有什么修改建议。

1.预习提纲 (1)认真读题,根据题目确定自己写作的主题。 (2)确定好写作主题后,搜集有关材料,并整理成小册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 水乡小镇书店 小树林 老师这里有几张图,请大家看一下,如果让你向大家推荐一个地方,你会推荐哪一个?为什么?说明理由。 学生推荐图片,并说明理由。 预设一:我推荐水乡小镇。因为这里风景好,空气好,让人赏心悦目。 预设二:我推荐书店,因为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预设三:我推荐小树林,因为在这里可以探险,可以快乐地玩耍。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描述图片,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