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姓名:魏彩兰

单位: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中学

摘要:厌学心理是指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走出厌学的心理阴影,积极投入有意义的学习中去。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心理心理因素对策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同时具有厌学情绪。为此他们很是苦恼,却苦于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应对。

众多调查资料也表明,厌学心理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具体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心理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弄清导致厌学的相关因素,并有的放矢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厌学的定义:

厌学,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体而言,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

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消极适应环境的学习心理。

二、厌学行为的特征:

1、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在学生中相当普遍。其中,既有头脑清醒,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学习成绩尚不错的学生;也有学习稍显吃力,但自己尚知努力的学业稍差的学生。面对学校中的竞争,他们普遍的内心感受是,学习没意思,但迫于形势和某种压力又不得不学,可觉得学着又没劲。这部分学生既常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又感到学习没多大价值,常在矛盾中挣扎。他们有可能因为某段时间学习效果好而增加学习兴趣,向良性方向转化,也有可能因某次考试的失败而更加丧失信心,降低学习欲望,向不良方向转化。

2、缺乏学习兴趣,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属学困一类。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甚至是活受罪,以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但又不得不在学校做样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对学业的积极探索的意向,认为上学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至于上大学反正现在大学的门敞得很开。上课时对老师讲的内容似懂非懂,下课时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有时干脆拿别人的抄一遍。他们头痛考试,因为每次考试的不理想都可能是对他们自信心的一种挫折,会在他们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他们烦闷、苦恼,有时又无所事事。他们既怀疑自己的能力又可能盲目自信,既认为自己不是读书升学的料,又可能抱有低年级玩高年级赶的侥幸心理。

3、根本不学习,这类人在学生中也占有一定数量。这种类型的学生的表现是终日浑浑噩噩,虽然每天也在学校里,但实际上是在消磨时光。他们的兴趣在玩耍、交友、上网、看武侠或漫画书,经常迟到或旷课。有的与老师缺乏感情,甚至关系紧张,拿起书来就头痛,坐进教室就犯困。他们关心的不是学习问题,而对于体坛名将、影视明星、歌坛新秀、赛场风云、奇闻轶事则了如指掌,谈起来滔滔不绝。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问题则根本听不懂或不听,也不想去弄懂,分心走神或干脆趴在座位上睡觉。他们没有学习目标,自暴自弃,纯粹是等或混。这些人往往是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学生,他们发展到极致时往往是在学校呆不下去,而流失辍学或转向弃学。

三、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

1、外在原因

(1)学生心理压力太重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特别是家长教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毫无心理学知识。所以,总是无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家长满意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心理产生太大压力,必然造成厌学心理。学生厌学达到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不听讲、破坏课堂纪律、和老师顶撞,有的甚至还会出现逃学、弃学和离家出走的情况。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有些家长在平时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教师原因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教育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有些则是过分的看中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

(4)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知道,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至少要九年的持续学习呢?

(5)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

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运转着,很少发生变化,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2、内在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会太高。

(2)人际交往问题青少年更渴望寻求同龄人的接纳、陪伴和友谊,倾向于从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则学生会觉得孤单无助,自尊心受到打击,就开始讨厌学习。他不是真的讨厌学习,只是不喜欢学校环境。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3)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法。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

四、厌学行为的矫正策略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1、强化学校德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小学生的贬值心理、趋势心理是学生厌学的最主要的心理原因。要从根本上纠正学生的这两种心理上的误区,必须强化德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稳定的、较高品位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对人的感觉统合失调起高强纠错作用,使其政治上的感觉统合,提高未来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意识,自觉肩负建设祖国的强烈的民

族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的雄心壮志。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由“追分”到“追质”,使学生在追求自身素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机会,克服由考分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考分在青少年心灵深处一旦被素质所取代,长期由考分所困扰而产生的畸形心理障碍会自我疏通,后进学生也仅是考分低一些而已,如果用各自的素质特长来弥补,人前人后无需自愧不如,有啥自卑?有啥失落?这些心理一旦消除,为求高素质而学又为何会厌呢?随着中小学生考分意识的淡化及素质意识的确立,每一个学生都会根据各自的特长的域向作发散型发展。因此,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素质和特长的培养,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由考分所带来的诸多心理障碍,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

3、全面实施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取得成功和遇到失败的双重可能性。害怕失败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而希望取得成功和追求较高品位的素质和能力则与学生的成就动机紧密相连。

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抑制学生心理的非正态发展。学校的心理教育活动一般包括心理知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问卷调查,心理问题解答等常规性心理教育活动。不过,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应具备长期性、经常性、针对性、渐进性、实效性等特点,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抑制学生的厌学心理,增强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之终极目的。

4、全面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讲究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汤凤元:《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No.68503:72-73.

【2】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12,v.33;No.22610:1278-1280.

【3】郭志芳,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 《基础教育研究》2012,No.35118:3-5.

【4】郭娅:《缓解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教育评论》2000,01:34-36. 【5】王松亮:《小学生厌学表现及成因探析》---《文教资料》2010, No.50416:132-133.

【6】徐光明:《浅谈中学生厌学成因及学校对策》---《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3:10.

【7】钟华桥:《小学生厌学数学心理的解决策略》---《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7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