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变形监测完整版资料

1、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设计参数

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

4)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

2)精度要求高

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5、为了最大限度地测量出建筑物的变形特征数据,减少测量仪器、外界条件等引起的系统性误差影响,每次观测时,测量的人员、仪器、作业条件等都应相对固定。例如,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按照设计线路和精度进行观测,水准网形原则上不准改变,测量仪器一般也不准更改,对于某些测量要求较高的情况,测站的位置也应基本固定。

6、建筑物变形的一般分类

在通常情况下,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大类。静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一般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发觉。动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的大小和速度与荷载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荷载的作用将使变形即刻发生。

7、按变形特征分类

变形可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

1)自身变形,伸缩,错动,弯曲扭转。

2)钢体的位移,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

8、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监测等。

9、周边监测包括:滑坡监测、高边坡监测、渗流监测等。

10、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

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当观测中发现变形异常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11、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

12、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

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稳定不动。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

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

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变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与测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5天。

13、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①自动化监测技术②光纤传感检测技术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④GPS在变形监中的应用⑤激光技术的应用⑥测量机器人技术⑦渗流热监测技术⑧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14、简述沉降监测的定义。

答:对监测点高程变化量的测量工作称之,沉降监测又称垂直位移监测。一般用“+”表示下沉,用“-”时表示上升。

15、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概念: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的下沉。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建筑物的基础荷载)。(3)施工中地下水的升降

16、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17、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

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18、沉降监测的测量点分为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3种。

19、水准基点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标志。

普通混凝土标、地面岩石标、浅埋钢管标、井式混凝土标、深埋钢管标、深埋双金属标。

20、工作基点是用于直接测定监测点的起点或终点。

21、监测点是沉降监测点的简称,布设在被监测建筑物上。常用监测点标志形式有:盒式标志、音井式标志、螺栓式标志。

22、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影响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弱?方法: 1)单向观测:测距误差Dm、垂直角观测误差mα、仪器高量测误差m i、目标高量测误差m v、大气折光误差m K. 2)中间法; 3)对向观测。

23、简述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答: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也称为连通管测量,是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

24、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答: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GPS测量。

25、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1)仪器的误差;2)温度影响;3)气压差异的影响;4)对容器的要求;5)对传感器的要求。

26、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27、水平位移监测的基本原理:设建筑物弄个点在第k次观测周期所得相应坐标为X k、Y k,该点的原始坐标为X0、Y0,则该点的水平位移δ为

平均变形速度为:均

28、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29、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

1)大地测量法(包括:三角网测量法、精密导线测量法、交会法);2)基准线法(包括: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垂直法);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30、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

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

2)测边交会法:r角通常应保持60°~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于600m;

3)后方交会法:工作基点和监测点不能在同一个圆周上(危险圆),应至少离开危险圆周半径的20%。 31、交会法:利用2个或3个已知坐标的工作基点,测定位移标点的坐标变化,从而确定其变形情况的一种测量方法。

32、精密导线用于变形监测与一般工程测量的导线测量有什么不同?

1)精密边角导线法: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

2)精密弦矢导线法: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矢据变化的观测值来求得监测点的实际变形量。

33、全站仪又称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一种兼有电子测距、电子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传输功能的自动化、数字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系统。全站仪分类:短程测距、中程测距、长程测距全站仪。

34、在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系统中,距离和方向是如何进行改正的?

1)距离差分改正;2)气球差的改正;3)方位角的差分改正。

35、简述视准线及其测量特点。

答:视准线法是基准线法测量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经纬仪或视准仪的视准轴构成基准线,通过该基准线的铅垂面作为基准面,并以此铅垂面为标准,测定其他观测点相对于该铅垂面的水平位移量的一种方法。视准线法所用设备普通,操作简便,费用少,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观测方法。该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照准精度、大气折光等,操作不当时,误差不容易控制,精度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36、基准线测量主要有哪些方法?

1)视准线测量;2)引张线测量3)垂线测量

37、视准线在布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视准线一般分三级布点,即基准点、工作点和观测点,当条件允许时,可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合并布设。视准线的两个基点必须稳定可靠。即应选择在较稳定的区域,并具备有高一级的基准点经常检核的条件,且便于安置仪器和观测。各观测点基本位于视准基本面上,且与被检核的建筑物部位牢固地成为一体。工作基点(端点)和观测点应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埋设强制对中底座。

38、视准线测量有哪些方法?

小角法测量;活动占见牌法测量。

39、简述引张线及其测量特点。

答:所谓引张线,就是在两个工作基点间拉紧一根不锈钢丝而建立的一条基准线。以此基准线对设置在建筑上的变形监测点进行偏离量的监测,从而可求得各测点水平位移。引张线法是精密基准线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设备简单,测量方便,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0、有浮托引张线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

答:主要包括端点装置、测点装置、测线及其保护管。端点装置可采用一端固定、一端加力的方式,也可采用两端加力的方式。加力端装置包括定位卡、滑轮和重锤,固定端装置仅有定位卡和固定栓。测点装置包括水箱、浮船、读数尺、底盘和测点保护箱。

41、引张线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构成?为什么要采用无浮托引张线?

构成:引张线的设备主要包括端点设置、测点设置、测线及其保护管。

原因:为了解决引张线实现自动化中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在系统中取消浮托装置,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误差的原因因素,提高引张线的综合精度,而且可以简化引张线的观测程序,便于其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观测系统。

42、垂线有哪两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监测工作?

形式:正垂线和倒垂线。正垂线一般用于建筑物个高程面处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观测和倾斜测量等。

倒垂线大多用于岩层错动监测、挠度检测、或用作水平位移的基准点。

43、正垂线装置包括:悬线设备、固定线夹、活动线夹、观测墩、垂线、重锤及邮箱等。

正垂线是将钢丝上端悬挂于建筑物的顶部,通过竖井至建筑物的底部,在下端悬挂重锤,并放置在油桶之中,便于垂线的稳定,以此来测定建筑物顶部至底部的相对位移。

正垂线的观测方法有多点观测法和多点夹线法两种。

44、激光准直测量如何进行分类?

答:按照其测量原理可分为直接测量和衍射法准直测量两种,按照其测量环境可分为大气激光准直和真空激光准直。

45、波带板大气激光准直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主要由激光器点光源、波带板和接收靶三部分组成。

46、简述真空管激光准直系统的组成。

答:分为激光准直系统和真空管道系统两部分。激光准直系统包括:激光点光源、波带板及其支架和激光探测仪组成。真空管道系统包括:真空管道、测点箱、软连接段、两端平晶密封段、真空泵及其配件。

47、建筑物内部监测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答: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渗流监测和挠度监测等。

48、建筑物内部位移监测有哪些内容?

答:内部位移观测包括分层沉降观测、分层水平位移观测和界面位移观测。

49、分层沉降观测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电磁式沉降仪观测、干簧管式沉降仪观测、水管式沉降仪观测、

横臂式沉降仪观测和深式测点组观测。

50、分层水平位移观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一般采用测斜仪及引张线式位移计,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正、倒垂线进行观测。

51、界面位移如何进行观测?

答:可采用振弦式位移计及电位器式位移计进行观测。

52、测斜仪有哪几部分构成?

答:测斜仪一般由测头、导向滚轮、连接电缆及测读设备等部分组成。

53、测斜仪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摆锤始终保持铅直方向的特性。弹簧铜片上端固定,下端靠着摆线;当测斜仪倾斜时摆线在摆锤的重力作用下保持铅直,压迫簧片下端,使簧片发生弯曲,由粘贴在簧片上的电阻应变片测出簧片的弯曲变形,即可知道测斜仪的倾角,从而推算出测斜管的位移。

54、简述深式测点组进行分层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

答:在需要观测的位置预埋测点标志,并将标志接伸到建筑物的表面,这样,多个标点就形成了一个标点组,每次观测各个标头高程,即可知道各测点的沉降情况。

55、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是反映物体一点处受力程度的力学量,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传感器一般可按被测量的物理量、变换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分类。按变换原理分类如:电阻式、电容式、差动变压器式、光电式等,按被测量的物理量分类如: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56、应力/应变的监测分为施工期监测和运营期监测。

57、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进行粗差检查及处理、温度条件检查、点应力条件检查及平差、对测值平滑处理等。

58地下水位监测一般采用哪些方法?

答:地下水位观测是水利、采矿、能源、交通以及高层建筑等工程中进行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国内地下水位观测一般采取在透水层埋设测压管,通过人工或利用水位传感器进行观测,也可通过专门的观测井进行观测。

59简述渗流量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度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

60、简述渗流量监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和使用场合。

答:(1)当流量小于1L/s时宜采用容积法;(2)当流量在1~30L/s 之间时宜采用量水堰法。(3)当流量大于300L/s或受落差限制不能设置水堰时,应将渗漏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测流速法。

61、什么是挠度观测?

答: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62、简述裂缝监测的目的和内容。

答:裂缝观测的主要目的是查明裂缝情况,掌握变化规律,分析成因和危害,以便采取对策,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行。对建筑物产生的裂缝应进行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和错距等的定期观测,对建筑物内部及表面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应预埋仪器设备,进行定期观测或临时采用适宜方法进行探测。

63、裂缝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测微器法:包括单向测缝标点和三向测缝标点,主要用于测量表面裂缝的宽度和错距。单向测缝标点:一般用于测量裂缝的宽度,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裂缝分布情况,对重要的裂缝,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在裂缝两侧各埋设一个标点。三向测缝标点:有板式和杆式两种,目前大多采用板式三向测缝标点。测缝计: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电位式、钢弦式等多种。超声波检测:就是以超声波为媒介,获得物体内部信息的一种方法。

64、简述土工建筑物表面裂缝观测方法。

答:对全部裂缝或若干主要裂缝区的裂缝进行观测。在观测范围内,以土坝、土堤等建筑物的轴线为基准线,可按堤坝桩号和距轴线的距离,画出坐标方格,逐格量测缝的分布位置和沿走向的长度。裂缝宽度可在两侧设带钉头的小木桩作标点进行量测。裂缝错距可作刻度尺直接量测。裂缝深度,可选定若干适当位置,进行坑探、槽探或井探。探测前,最好从缝口灌入石灰水,以便观察缝迹。

65、简述土工建筑物内部裂缝观测方法。

答:对于土工建筑物内部或表面可能发生裂缝的部位,可在施工时埋设土应变计或改装的测缝计进行定期观测。在已成土工建筑物上,除可利用上述探测缝深的各种方法外,也可使用对堤坝隐患进行探测的有关方法进行探测,还可利用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从而有目的地进行探测。

66、简述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裂缝观测方法。

答:对于混凝土建筑物,首先应根据情况,确定观测范围。裂缝分布位置和长度可仿照土工建筑物的量测办法进行量测。裂缝深度,除可用细铁丝等简易办法探测外,常采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探测,也可采取逐步钻孔进行压气或压水试验办法探测。裂缝宽度,除可用读数放大镜直接观测外,常在缝两侧设金属标点,用游标卡尺量测,或将差动式电阻测缝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缝的两侧,用电阻比电桥或其他检测仪器观测或自动遥测。对于贯穿性裂缝的错距,可在缝的两侧设三向测缝标点进行三个方向的量测。

67、简述混凝土建筑物内部裂缝观测方法。

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或表面预计可能发生裂缝的部位,可在施工时埋设裂缝计(差动式电阻测缝计连接加长杆而成)定期进行观测。在已竣工工程上,可采用上述探测缝深的办法进行探测。

68、简述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答:灵敏度高、耐腐蚀、电绝缘、防爆性好、抗电磁干扰、光路可扰曲、易于与计算机连接、便于遥测等,而且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频带宽,可进行温度、应变、压力等多种参数的分布式测量。

69、光钎传感器按光钎作用分为传感型和传光型两大类。光钎传感器按被测对象的不同分为光钎温度传感器、光钎位移传感器、光钎浓感传感器、光钎电流传感器、光钎流速传感器等。

70、光纤微弯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对应变、声等物理场的检测或桥梁的支撑系统(LCPC). AAAA.沉降观测工作点的布设:

1)沉降监测工作点应布设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特征,建筑物内部应力分布状况等。

2)工作点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使工作点的高程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

3)工作点的点位应便于观测。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那些?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哪些?步骤有哪些?数据分析处理包括?

方法:精密水准法、沉降仪量测法、三角高程。

内容: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

步骤:

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

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

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

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

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

7)沉降量报表

8)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

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

数据分析处理:

1)进准网数据处理,当基准网独立监测时,基准为可以独立平差计算2)各周期数据处理,各周期监测后进行数据平差计算。

建筑物内部监测包括的内容①位移监测。②应力/应变监测。③温度监测。④地下水位及渗流监测。⑤挠度监测。⑥裂缝监测等。

建筑物基础沉降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1)基准网数据处理;2)各周期数据处理。

建筑物沉降监测项目:

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

方法: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

BBBBB基坑工程监测内容及方法?

内容:包括围护结构和周围环境两大部分。围护结构包括维护撞墙、水平支撑、围檀、和围梁、立柱、坑底土层和坑内地下水等,周围环境包括周围土层、地下管线、周围建筑和坑外地下水等。

方法:水平位移监测: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视准线法等;沉降监测: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基坑工程监测的项目有哪些?

桩墙顶部水平位移和沉降;深沉水平位移;基坑回弹;土体分层沉降;结构内力;坑外地下水;周围环境。

基坑监测的数据处理有哪些?

监测前应设计各种不同的外业记录表格,表格中的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外业监测数据应尽快计算处理,并提交日报表或技术报告,必要时还需要提交各种监测图;工程结束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技术总结报告。

基坑施工监测周期和预警值一般怎样确定?

基坑监测贯穿基坑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的全过程,即从基坑开挖第一批土到地下结构施工至标高,基坑越大,施工时间越长,监测期限就越长确定预警值时应注意下列基本原则:1满足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要求2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3考虑与主管部门对所辖保护对象的要求4考虑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技术措施和经济等因素

CCCCC桥梁墩台的变形监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1)墩台的垂直位移观测:主要包括墩台特征位置的垂直位移和沿桥轴线方向(或垂直于桥轴线方向)的倾斜观测。(2)墩台的水平位移观测:其中各墩台在上、下游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横向位移观测;各墩台沿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观测称为纵向位移观测,两者中,以横向位移观

测更为重要。

桥梁塔柱的变形监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1)塔柱顶部水平位移监测;(2)塔柱整体倾斜观测;(3)塔柱周日变形观测;(4)塔柱体挠度观测;(5)塔柱体伸缩量观测。桥梁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桥梁墩台变形观测;塔柱变形观测;桥面挠度观测;桥面水平位移观测。

方法:1)垂直位移监测2)水平位移监测3)挠度观测。

什么是桥面挠度?其主要观测方法有哪些?

答:桥面挠度是指桥面沿轴线的垂直位移情况。其主要观测方法有:悬锤法;精密水准法;全站仪观测法;GPS观测法;静力水准观测法;测斜仪观测法;摄影测量法;专用挠度仪观测法。

什么是桥面水平位移?如何进行观测?

答:桥面水平位移主要是指垂直于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其主要观测方法有:三角测量法;交会法;导线测量法;基准线法;测小角法;GPS 观测;专用方法等。

什么是索塔的挠度?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索塔的挠度是指索塔在高程方向上索塔各点的水平位移分布情况,它包括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于桥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

索塔产生挠度变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由于索塔两侧的拉力不等,而使索塔在顺桥向产生挠度变形;

(2)由于索塔受风力、日照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挠度变形;

(3)由于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性,而使索塔产生额外的变形。

对索塔进行挠度监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答:(1) 在索塔建设过程中,随着索塔高度的增加,挠度变形的幅度也急剧增大。只有准确地掌握索塔摆动和扭转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施工和相应的施工测量工作。

(2) 在大桥钢箱梁吊装过程中,由于施工原因,致使索塔两侧受力不平衡,从而使索塔在顺桥向产生一定的偏移,这种偏移有时可达几十厘米。为了将这种变形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致于使其危及索塔安全,需对此变形进行观测。

(3) 为了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验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效果,并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应该对桥梁进行变形观测。

索塔挠度监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交会法(测角、测边、边角交会);全站仪极坐标法;天顶距测量法;倾斜仪法;垂线法。

简述桥梁结构健康诊断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1)建立桥梁结构动态检测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2)建立基于桥梁结构的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和结构分析的损伤分级识别策略;

(3)研究各种结构损伤参数识别方法,优选及改造合适的方法应用于桥梁结构状态监测和损伤识别;

(4)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所选损伤识别方法及软件进行实测对比、验证、优选;

(5)通过结构损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建立结构损伤报警系统,以便给桥梁管理部门进行人工探伤确认及维护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简述主梁挠度监测的目的与方法。

答:主梁的挠度变形是主梁结构状态改变最灵敏、最精确的反映,因此,对主梁进行挠度监测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主梁结构内力状态的改变。部分的结构损伤也将导致主梁挠度情况的异常,通过对主梁挠度的监测也可识别出这些损伤来。通过挠度监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修正结构内力反演的结果,确保内力状态的识别精度;②进行基于刚度变化的损伤识别。主梁挠度观测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专用挠度仪测量法、动态GPS测量法、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连通管测压法等。

BBBB基坑

1工程概况

拟建**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位于**市市中区经四路以北,顺河街以西,经二路以南,纬一路以东。住宅区划分为A、B、C、D、E五个组团。

B组团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坑深7.0~8.5m。

2 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监测项目

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2)保留办公室的沉降观测;

3)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4)坡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5)对施工场地内边坡、道路、纬一路、经二路及路西、路北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 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

6)**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B区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纬一路及经二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取30m,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的返坡上。在保留办公室的四角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在基坑每侧的中心处布置测斜管,共设四个。测斜管应保持垂直,并使一对测斜管的定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观测点布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docx

沉降:沉降表达的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者上升。 不均匀沉降:建筑物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使得地基土所承受的荷载的不均匀,造成建筑物沉降量的不均 匀就是不均匀沉降。 工后沉降:从施工完毕到沉降稳定,铺轨工程完成后基础设施沉降量。 1变形监测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准点和观测点,每一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 准点;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2次观测,并以平均值作为首期观测值。 2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变形监测主要包括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平位移监测几个方面。 3基坑工程施工现场监测的内容分为水平位移监测、内力监测、沉降监测三大部分。 5建筑物测量变形监测的项目有沉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用点位稳定性统计检验方法有三角测量法、三维三边测量、精密水准测量等方法。 7建筑物的内部监测是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其监测项目主要是内部位__________ 渗流监测、挠度检测、裂缝监测等。 变形监测的发展趋势:由于变形监测的特殊要求,一般不允许检测系统中断监测,就要求检测系统能精 确、安全、可靠长期而又实时的采集数据,而传统的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因此,科研人员在现有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发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和设备。这方面成果有:自动化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CT技术的应用、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激光技术的应用、测量 机器人技术、渗流热监测技术和安全监测专家系统等。 变形监测网与一般控制网的区别: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监测网着重于 研究点位的变化,周期性重复观测 1、变形监测是对被检测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 2、变形监测的目的: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4)研究正常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变形监测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2)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原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3)通过对矿山由于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的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进变形预报模型(4)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 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如核电厂、粒子加速器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4、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点位的变化。 5、变形的分类:通常情况下,变形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大类。静态变形主要是指变形体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一般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发觉。动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的大小孩速度与荷载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荷载的作 用将使变形即刻发生。 (1)根据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变形可以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变形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变形体的自身变形包括伸缩、错动、弯曲和扭转;刚体的位移包括整体平移、整体转动、整体升降和整体倾斜。 (2)变形按照其速度可以分为长周期变形、短周期变形、瞬时变形。长周期变形一般指在比较长的时间段内发生的循环变形过程;短周期变形是指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循环变形过程;瞬时变形是指在短时间荷载作用下发生的瞬间变形。 (3)变形按其特点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当作用的荷载在构件的弹性范围内时,其发生的变形一般为弹性变形;当荷载作用在非弹性体或者荷载超过了构件的弹性限度,则会产生塑形变形。

精密测量与变形监测题目及答案

1、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高程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应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其主要精度 指标是什么? 第一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_: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第二级为CPIII高程控制网—:CP川控制点水准测量可按本规范附录 F.2.1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 或附录F.2.2的往返测水准网构网观测,精度: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于线路水准基 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对相邻 4个CP川点所构成的水 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川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 1mm,区段之间衔接时, 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 3mm,相邻CPIII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第三级为轨道基准网(_GRN ):电子水准仪中视法,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平面精度w 0.2mm 高程精度w 0.1mm 2、轨道基准网之平面网的直接观测值是什么?如何得到轨道基准点在线路独立坐标系下 的坐标? 直接观测值:CPIII和GRP的站心坐标系的坐标,相邻自由测站之间搭接一定的GRP点, 联系CPIII点进行坐标转换从而转换为和CPIII点统一的坐标系统 3、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各级控制网控制点的密度是一般是怎 么规定的? 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CP0 ):沿线路每50km布置一个CPO点,为GPS三维控制网第二级为基础控制网(_CP I:)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 )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 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和轨道控制 网CP川起闭的基准。CPI网点间距为4km 第三级为线路控制网(_CPH):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 I )上沿线路附近布设,CPII网点间距为400~800m,为GPS 三等二维网

(完整word版)变形监测资料要点

变形监测完整版资料 1、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2、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设计参数 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 4)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 2)精度要求高 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5、为了最大限度地测量出建筑物的变形特征数据,减少测量仪器、外界条件等引起的系统性误差影响,每次观测时,测量的人员、仪器、作业条件等都应相对固定。例如,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求在规定的日期,按照设计线路和精度进行观测,水准网形原则上不准改变,测量仪器一般也不准更改,对于某些测量要求较高的情况,测站的位置也应基本固定。 6、建筑物变形的一般分类 在通常情况下,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大类。静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一般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发觉。动态变形主要指变形体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这种变形的大小和速度与荷载密切相关,在通常情况下,荷载的作用将使变形即刻发生。 7、按变形特征分类 变形可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 1)自身变形,伸缩,错动,弯曲扭转。 2)钢体的位移,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 8、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监测等。 9、周边监测包括:滑坡监测、高边坡监测、渗流监测等。 10、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

变形监测考试资料

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几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4)研究正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1)技术设计书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3)观测的原则方案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8)观测进度计划表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 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 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15天。 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①自动化监测技术②光纤传感检测技术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④GPS在变形监中的应用⑤激光技术的应用⑥测量机器人技术⑦渗流热监测技术⑧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词面来说,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的下沉,对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特别是施工阶段,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过程主要表现为沉降变化,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沉降一词。 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3)施工中地下水的升降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 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 1)大地测量法2)基准线法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 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2)侧边交会法:r角通常应保持60°~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于600m;3)后方交会法 精密导线测量方法 1)边角导线法 2)弦矢导线法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内容 1)粗差检查及处理2)点温度条件检查3)数据可靠性检查。 挠度及挠度观测及方法 定义: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第1 章变形监测概述 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原因:(1)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 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 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 (二)原则: 1. 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 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变形观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表示2个以上监测量的测值和测点位置之间关系的图形是()。( ) A.相关图 B.过程线图 C.分布图 D.散点图 2、对某项目进行仪器监测的频次,通常情况下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施工期、初蓄期、运行期 B.施工期、运行期、初蓄期 C.初蓄期、运行期、施工期 D.初蓄期、施工期、运行期 3、下列水平位移监测技术中,不是采用基准线的是()。( ) A.垂线法 B.视准线法 C.导线法 D.引张线法 4、下列关于视准线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测墩上应设置强制对中底盘 B.一条视准线只能监测一个测点 C.对于重力坝,视准线的长度不宜超过300m D.受大气折光的影响,精度一般较低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激光准直法是用于监测()。() A.纵向水平位移 B.横向水平位移 C.垂直位移 D.深层水平位移 6、()可为其他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提供基准点变形值。() A.引张线 B.倒垂线 C.激光准直 D.正垂线 7、下列关于水准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准点分为水准基点、起测基点和位移标点 B.对特大型混凝土坝,常需建立精密水准网系统,并力求构成闭合环线 C.工作基点一般采用国家水准点 D.一般在每个坝段都布置一个测点 8、()适用于坝基、边坡等部位岩体不同深度的变形监测。() A.沉降仪 B.几何水准 C.静力水准 D.多点位移计 9、测缝计是用于监测裂缝()。() A.长度 B.深度 C.走向 D.开合度 10、正常的沉陷过程线是()。() A.初期斜率较小,后期逐渐增大 B.初期斜率较大,后期逐渐平缓 C.以上两种都是 D.以上两种都不是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第1章变形监测概述 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二)原则: 1.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变形测量试题

A 变形监测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2.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2.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3.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4.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变形观测必要精度是如何确定的,试举例说明。 解:对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的需要还要与现实可能性位移量的大小变形发展趋势季节变化以及建筑变形的特点等因素有关。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为科研目的,观测中误差不超过允许变形值的1/20~1/100。我国把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观测精度指标。 2.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精度。 a 提高观测仪器精度定时检查仪器 b固定观测人员仪器,选择最佳时间环境观测 c固定水准视线要和以前观测路线相同 d 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所观测的环境要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e 按照国家规范严格执行 3.基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解:以变形体的主轴线或是平行主轴线为基准线,过基准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每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变形就是水平位移。 三:问答题 1,双金属标作为基点的工作原理? 解:双金属标作为工作基点的原理是一般是铝是钢的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关系作为双金属标的钢管和铝管当双金属标温度变化时当其长度相同并处在同一环境下,钢的变形量大,铝的变形量小,通过这一差值来计算双金属标相对于根部基岩的变化来求得双金属标的绝对高度,作为测量或监测的稳定起算点。 2.无定向角导线测定水平位移基本原理? 解: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以曲线形的工程为例,在不同高程的变形体上设观测点,两端设工作基点;与常规的控制测量一样,如果要提高精度可以隔点测量,因为是无定向角导线,因此仅有边条件。观测出来的边长等于已知边长。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 1、变形: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2、倾斜观测:测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倾斜度随时间变化的工作 3、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 方向的线位移 4、水平位移: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整体平面移动 5、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 6、测量机器人:由电动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的TPS系统结合激光,通信及CCD技术组 合而成的 7、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受 8、回归分析: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对建筑物的变形量与各种作用因素的关系,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处理变形监测资料的方法即叫回归分析 七、简答题(6分×6=36分) 1、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由于工程地质,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及其设备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按变形速度分类:长周期,短周期,瞬时形变。按变形特点分类: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 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 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2、水平位移监测有哪些主要方法? 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法,专用测量法,GPS测量法 3、变形监测方案编制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1变形监测内容的确定2监测方法,仪器和精度的确定3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4 监测频率的确定 监测方案编制的步骤(1)收集监测工作所需的基础技术资料;(2)现场踏勘,了解掌握周围环境;(3)编制监测方案初稿;(4)会同有关部门(包括甲方、施工方、监理方

变形测量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变形: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原几何形状 2、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挠度:在建筑物的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水平位移。 6、变形体: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筑物的块体,包括自然和人工的构筑物。 7、岩层垮落:矿层采出后,4采空区周边附近上方岩层便弯曲而产生拉伸变形。 8、冒落带: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直接顶板的破坏范围。 9、断裂带:冒落带以上到弯曲带之间。 10、弯曲带:断裂带以上直到地表都属于这一带。 11、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煤层采出后,使煤层底板压力重新分布,并使底板和,向采空区移动,导致底板岩体在采空区边界附近出现破坏。 12、底板岩层隆起:底板岩层较软时,矿层采出后,矿层采出后,底板在垂直方向减压而水平方向受压,导致底板向采空区方向隆起。 13、充分采动:地下开采后,地表出现的下沉值达到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下沉值 14、非充分采动:当采空区的长度和宽度小于开采深度的1.4倍时,地表不出现应有的最大下沉值,则地表移动盆地呈碗形。 15、移动角:主断面上,采空区边界和地表危险移动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所夹之锐角 16、起动距: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 17、超前影响角: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18、开采影响传播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采动的情况下,计算采边界与下沉曲线拐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下山方向所夹的角 19、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下沉值最大的地表点从移动开始到移动稳定时持续的时间 20、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当地表达到充分采动后,在地表下沉速度曲线上,最大下沉速度总是滞后于回采工作面一个固定距离。 21、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 22、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 23、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度 24、主要影响角正切:连续主要影响范围边界点与开采边界的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 25、水平移动系数:充分采动时最大水平移动值与最大下沉值之比 26、拐点移动距:拐点不在回采段边界的上方,而向采空区或煤柱方向偏移一定距离 27、采动系数:衡量在走向和倾向上地表能否达到充分采动程度的系数

量测专业考试试卷 70分

量测专业考试试卷70分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洞室收敛变形监测可以采用的仪器有() 渗压计 收敛计 应变计 应力计 (2)GPS网在设计和测量时,网中最小异步环的边数应不大于( )条 6 5 4 3 (3)GPS平面控制网采用2个及以上已知点坐标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后,所获坐标是( ) 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坐标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 独立坐标系的坐标 与已知点坐标系统一致的坐标

(4)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可以减弱水准仪( )对所测高差的影响 照准误差 估读误差 i角误差 偶然误差 (5)工程外部变形监测中,离变形区较近但相对稳定的点被称为( ) 标志点 变形点 工作基点 基准点 (6)用水准仪的望远镜瞄准标尺时,发现有视差,则其产生的原因是( ) 观测员视力差 外界光线弱 望远镜视准轴不水平 目标影像与十字平面不重合

(7)传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法中的经纬仪测图法采用的主要原理是( )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8)在导线测量中,导线全长闭合差fD的产生原因为( ) 水平角测量误差 边长测量误差 水平角与边长测量均有误差 坐标增量计算误差 (9)GPS网的平差处理规定:基线概算中,起算点坐标的误差应保证在( )m以内 10 15 20 25 (10)坝基渗流监测横断面的个数一般不少于( )个,并宜顺流线方

向布置 4 3 2 1 (11)正垂线下端悬挂重锤是为了( ) 使线体长度不变 使线体平面位置不变 使线体始终处于铅垂状态 使线体靠近变形体 (12)采用单向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进行垂直位移监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 ) 测量距离 量取仪器高 量取目标高 确定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13)导线网的最弱边是指( )

变形监测试题资料

1、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2、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5、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1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1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1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1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15、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1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1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1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20、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1、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22、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23、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4、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指(直接顶、老顶机直接底)的岩层。 25、位于煤层下方的岩层称为(底板)。 26、(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27、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 28、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9、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

变形观测复习资料

1.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位置在时域和空域中的变化。 2.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筑物、技术设备以及其他自然或人工对象。 3.变形监测:利用测量及其它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 4.变形监测的目的与意义: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施工质量;4)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5.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测绘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研究点位的变化。 6.建筑变形的原因:1)外部原因:建筑物自重、动荷载、振动或风力;2)内部原因:地质勘察不充分、设计错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 7.周期的确定原则: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8.变形监测点的分类:1)基准点: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分为水平位移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2)工作点(工作基点):是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3)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 10.变形监测网的布设原则: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为了减少观测点误差的积累,距观测区又不能过远。2)为了便于迅速获得观测成果,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3)在确保变形监测控制网具有足够精度的条件下,控制网应尽量布设一次全面网;在特殊条件下,才允许分层控制。4)实测原则: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的选择,要量力而行,不能超越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5)控制网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获取建筑物变形数据,特别是绝对位移数据和时间信息。控制点便于长期保存。6)变形监测控制网应与建筑施工采用相同的坐标系统。 11.水准点的布设:1)即要考虑点的稳定性,又要考虑误差积累;2)尽量埋设在基岩上或深埋于冻土内或深埋于原状土内,决不允许埋设在人工土内。 12.沉降观测工作点的布设:1)沉降监测工作点应布设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特征,建筑物内部应力分布状况等。2)工作点应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使工作点的高程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3)工作点的点位应便于观测。 13.沉降监测技术:是采用合理的仪器和方法测量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高程的变化量。监测方法:精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14.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也称为连通管测量,是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 15.水平位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16.水平位移观测的意义:适时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量,能有效地监控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17.测点布设: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于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18.水平位移控制点的型式及埋设要求:对特级、一级及有需要的二级、三级位移观测的控制点,应建造观测墩或埋设专门观测标石,并应根据使用仪器和照准标志的类型,顾及观测精度要求,配备强制对中装置。用于位移监测的基准点(控制点)应稳定可靠,能够长期保存,且建立在便于观测的稳妥的地方。位移监测点(观测点)应与变形体密切结合,且能代

水工监测工 变形观测习题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 一、判断题 1.下游河床的冲淤情况不属于混凝土坝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2.挠度监测本质上属于水平位移监测。() 3.活动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4.前方交会法实施监测要求两测站点位置在观测周期中保持不变。() 5.正、倒垂线都可用于大坝挠度测量。() 6.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端点变位进行监测。() 7.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定监测精度。() 8.变形监测与一般的工程控制网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9.所谓极坐标法,就是通过测设一个角和一段距离来完成点平面位置测设。() 10.一个完整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应包括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移监测部分。() 11.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成果进行改正。() 12.变形监测中采用光电准直测量方法,数据可靠性比传统机械准直要高。() 13.水工建筑物施工结束了,其变形也就停止了。() 14.对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巡视检查应包括对监测设施的检查。() 15.因为存在多余观测,所以边角交会法一定比极坐标法的监测精度高。() 16.采用观测墩作为变形监测的标志形式主要是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 17.视准线布设时应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18.布设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点时,滑坡范围外较为稳定的部位不需要布设监测点。() 19.高边坡稳定监测点宜呈断面形式均匀地布设在不同高程面上。() 20.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任何坝型的水平位移观测。() 21.一般将埋设在大坝两端山坡基岩或原状土上不动的基准点称为水准基点。() 22.一般来说,对于中、小型或一般大型土石坝,可使用普通水准仪进行测量,对于重点大 型土坝及混凝土坝工程,则要求使用较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量。()23.土坝裂缝宽度的观测,可在缝宽最大或有代表性的缝段,用木桩或石灰等作标记,作为 测点,用钢尺测量测点的距离。() 24.固定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25.活动觇标是置于位移标点供水准仪瞄准对中的。() 26.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7.垂直位移观测中,标点的布设及观测一般采取“二级点位,三级控制”的方法。() 28.照准误差是视准线法观测的主要误差。() 29.两立体相交,也称两立体相贯,它们表面的相交线称为相贯线。() 30.土料固结是由于土体的水分被蒸发干了而使土体变硬。() 31.由于上、下游坝坡填土厚度的逐渐减小,在坝体固结过程中将产生向坝趾的水平位移() 32.土坝的水平位移只与水压力有关。() 33.重力坝的坝轴线可以是折线。() 34.《水工建筑物观测手册》中提出垂直位移观测的限差为1.4(n)1/2毫米。() 35.规范规定,垂直位移上升为正,下沉为负。() 36.经过长期观测,掌握了观测值变化规律后就可停测。() 37.垂直位移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七、八月份,最小值发生在一、二月份。() 38.坝体接缝与裂缝的开合度与温度无关。() 39.基岩变形及滑坡的观测对掌握坝的质量,监视坝的安全十分重要。()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复习过程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 习题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 一、判断题 1.下游河床的冲淤情况不属于混凝土坝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 2.挠度监测本质上属于水平位移监测。 () 3.活动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 4.前方交会法实施监测要求两测站点位置在观测周期中保持不变。 () 5.正、倒垂线都可用于大坝挠度测量。 () 6.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端点变位进行监测。 () 7.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定监测精度。 () 8.变形监测与一般的工程控制网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9.所谓极坐标法,就是通过测设一个角和一段距离来完成点平面位置测设。 () 10.一个完整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应包括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移监测部 分。()

11.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成果进行改正。 () 12.变形监测中采用光电准直测量方法,数据可靠性比传统机械准直要高。 () 13.水工建筑物施工结束了,其变形也就停止了。 () 14.对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巡视检查应包括对监测设施的检查。 () 15.因为存在多余观测,所以边角交会法一定比极坐标法的监测精度高。 () 16.采用观测墩作为变形监测的标志形式主要是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 () 17.视准线布设时应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 18.布设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点时,滑坡范围外较为稳定的部位不需要布设监 测点。() 19.高边坡稳定监测点宜呈断面形式均匀地布设在不同高程面上。 () 20.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任何坝型的水平位移观测。 () 21.一般将埋设在大坝两端山坡基岩或原状土上不动的基准点称为水准基点。 () 22.一般来说,对于中、小型或一般大型土石坝,可使用普通水准仪进行测量,对 于重点大

最新变形监测复习资料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变形监测的意义、内容与目的 基本概念: 变形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测量与专用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工作 变形体的范畴:全球性变形研究(空间大地测量)、区域性变形研究(GPS)、工程和局部性变形研究(地面常规测量技术、地面摄影测量技术、特殊和专用的测量手段、以及以GPS为主的空间定位技术) 外部变形观测:对于混凝土坝,以混凝土重力坝为例,由于水压力、外界温度变化、坝体自重等因素的作用,其主要观测项目主要为垂直位移、水平位移以及伸缩缝的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外部变形观测。 内部观测:为了了解混凝土坝结构内部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通常称为内部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主要包括在同一高程面上不同点位在垂直于建筑物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在同一铅垂线上的不同高程面上的水平位移,及任意点在任意方向上水平位移。 1)变形监测的内容 变形监测的内容

1)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包括基础的沉陷观测与建筑物本身的变形观测 2)水工建筑物:对于土坝,其观测项目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以及裂缝观测。 3)地面沉降:对于建立在江河下游冲积层上的城市,由于工业用水需要大量地吸取地下水,而影响地下土层的结构,将使地面发生沉降现象。对于地下采矿地区,由于在地下大量的采掘,也会使地表发生沉降现象 2)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具有实用上的意义,主要是掌握各种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为安全性诊断提供必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采取措施;具有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更好地理解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进行反馈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变形预报模型。 2.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 1)变形信息获取方法的选择决定因素 变形体的特征、变形监测的目的、变形大小和变形速度等因素。 2)地表变形监测方法 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测量机器人)、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光机电的组合(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GNSS 3)Gps周期性变形监测和连续性变形监测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可划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两种模式 周期性变形监测与传统的变形监测网没多大区别,以静态相对定位为主,一般采用事后处理模式 连续性变形监测指的是采用固定监测仪器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获得变形数据序列。可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