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摘要】以美军的新军事变革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军事变革我军信息化建设一、前言

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一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

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

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

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 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

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

发现目标就意味着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就意味着摧毁目标。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是精确打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发现目标,主要由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对地面目标的侦察、监视和定位,主要是依靠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电了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主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强弱。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横向一体化,强调综合多功能,在不增加装备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集成使力量倍增。武器装备信息化必须要具备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纵向成系统,横向成体系,纵横全向成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成建制、成系统、成体系形成一体战能力。武器装备实现信息化之后,体系对抗就成为战争对抗的主要形式。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斗空间将融为一体,不同国家、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的不同装备能够在技术上融为一体。C4ISR系统把二军融为一体之后,战场出现一体化趋势。在这样的战场上,陆海空二军联合作战,取长补短,固强补弱,原来时空范围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不再成为作战效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因此各军兵种都能够把各自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使之呈指数增长。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质量效能,结构决定功能,数量规模虽然仍然需要,但不再是决定作战效能的关键要素,关键的要素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后的结构优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特征是扁平化。如果从战术、战役到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一体化,战略指挥员就可以直接指挥到单兵,单兵也完全可以直接向战略指挥员报告情况,机械化时代形成的战役战术等庞大的中间多层次指挥机构就成为作战的障碍和累赘。由于信息的实时化和控制的有效性增加,战争变得更加可控,更好驾驭。战争进程、战争节奏、作战样式、打击方式、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机等都能有效控制。控制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髓,信息传输到哪里,网络联通到哪里,控制就能够在哪里发挥效能。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武器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武器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精确打击;如果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平台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全球感知、全球机

动、全球作战。

2.信息战装备的作战运用

信息战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是信息优势的争夺,主要目的是确保己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敌方利用、瘫痪和破坏;同时,设法利用和破坏敌人的信息系统,使之处于瘫痪或迷茫状态。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次大规模进行了心理震慑战。震慑的本意是震撼与威慑,其核心是不战而胜,即源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理论。威慑的基础是实力,企图通过强大的实力和实战震慑,迫使对方不战而降。震慑源于瘫痪,瘫痪源于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使用。

心理震慑属于软震慑,包括政治战、外交战、心理战和信息战。这体现了心战为上,兵战次之的战略思维。心理震慑主要通过二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媒体战来实施心理震慑;一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定向广播妖言惑众;二是通过破坏平民白姓的日常必需品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增大其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心理,促使人民起来推翻现政权,以便早日结束战争。信息化战争中的斩首行动是震慑的主要方式之一,反映了二个特点:第一次把斩首行动单独列为一个战役阶段和独立的作战样式,说明这种作战行动己经具有战略价值而并非一般的暗杀或袭击作战;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从信息战意义上的对敌指挥控制系统的瘫痪作战,转为对敌方领导人肉体的杀伤和摧毁,体现了打敌要害、斩草除根的作战日的;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作为实施震慑效能的重要乎段,伊拉克战争表明,这种震慑效果比

任何一场战争都显著。伊拉克战争中直接针对敌方最高领导人进行精确打击,体现了打敌要害、直接致敌于死地的战略思想。

战争实践表明,在震慑效果上,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强调综合震慑,全纵深震慑和不对称震慑。综合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在战争前期震慑效果并不显著,但随着战争的推进,震慑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以,震慑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浓缩,需要始终保持、甚至越来越大的空袭压力。此外,震慑效果也与目标选择有关。战争实践表明,对军事日标的打击效果无论多大,都很难取得震慑民心和政权的效果;然而,对关键性、标志性日标的精确打击,尤其是对平民目标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打击往往能够发挥巨大的震慑效能,且能够迅速瘫痪人民和政府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推翻一个政权、占领一个国家的战略效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电子战装备,并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袭击了伊拉克广播电视系统及伊军各类电磁辐射源。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儿乎所有的作战平台,每一个单兵,80%以上的导弹和炸弹都采用了GPS导航装置,从而使坦克、飞机、舰艇的机动更加精确,使导弹和炸弹的圆概率误差缩小到1- 3米,最大到10米范围以内。为了有效干扰GPS导航装置,伊军使用GPS干扰仪对战斧巡航导弹进行了有效的干扰,这是第一次在实战中对GPS制导系统进行干扰。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的十几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因受十扰偏离预定航线,落在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境内。小小的GPS干扰机问题惊动了美国朝野,鲍威尔亲自出面调查伊拉克GPS干扰机的来源,对俄罗斯等国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3.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运用

随着C4ISR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广泛覆盖,发射后不管、无人武器、智能武器等武器自主能力的提高,使打击更加精确,弹药

消耗大量减少,作战效能呈指数增长。信息与火力进行必要的融合之后,把面杀伤与点摧毁结合起来,从而使火力更加威猛,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前10天的空袭就使用了2000多枚精确制导弹药,据称达98%以上。整个战争中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占弹药使用总量的70%,其中使用了750枚巡航导弹。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仅占弹药消耗总量的8%;科索沃战争中也只占35%。从几场战争来看,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从而首次实现了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和非线性作战。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到哪里,哪里就是前线,哪里就是战场。

交战一方在武器装备方面长短并用,从洲际、战区、战役到战术级别,各种射程梯次配备,需要什么就使用什么,长短可调,远近可用,在高中低空、远中近程,构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严密攻防体系。战争中,首先,使用电子战方式摧毁对方的电磁辐射源,使之成为瞎了、聋了、瘫了,处于任人宰割的被动状态。其次,使用空袭战方式摧毁对方的关键性目标,强调重拳猛击、保持压力,打敌重心、中心开花,打点震面,敲山震虎,最终达到不战、少战、精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最后,使用地面战方式快速推进,抢战要害目标和地域,甚至采用特种部队渗透、突击队城市穿越等行动,直接构成心理震慑,制造大势己去的态势。

这种以完整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对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单机单控,以信息化的全维联合作战集团对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时代的单兵单元性作战模式,己经成为现代战场上最大的不对称作战格局。处于武器装备劣势的一方,由于无法控制战场、无法控制战局、无法创造战绩,而且.在战争中信息不畅、孤

立无援、被动挨打,最终导致丧失斗志,弃战而降。

三、加速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考

1.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四场战争结果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在体系上形成代差影响就更大,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从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估,交战一方比另一方先进至少30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结局己无悬念,处于绝对劣势一方的军队难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样的结论,似乎与传统的以劣胜优理论有些相悖,为什么在过去战争中能够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却不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形态产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战争,由于交战双方同处于机械化战争之中,尽管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有先进落后之别,甚至存在严重的代差,但战争形态是相同的,双方追求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目标是相同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在战争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价值交换的关系。在过去可以通过时间差、空间差来打胜仗,积小胜为大胜,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来拖垮对方。这些传统战法在信息化战争中不再灵验。拥有空天优势和信息优势的美军,用信息化战争的一套在伊拉克打速决战、精确战、非线性作战和不对称作战,而伊拉克一方则束乎无策,只能被动挨打。

2.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瞄准强者谋打赢

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方面,美军历经20多年试验,己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战争是残酷的,是不能重复的,在未来战争中不能再

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所以必须强调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以强者为师,是学习强者之长,摸清强者之短,以最终战而胜之。以实践为师,是要提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免重蹈别人的覆辙。

伊拉克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最新的活教材,应认真研究,从中思考规律性的东西。学习和借鉴的日的在于瞄准强者。瞄准强者,必须要注意战略和策略的把握。美国经常在军队建设、战争实践、武器装备发展和技术突破等方面进行战略欺骗,制造战争迷雾,企图把对乎引向歧途,达到击败对手、发展自己的目的。因此,瞄准强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重把握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要瞄准重点搞跨越。

要重点赶超,不能全面赶超。瞄准强乎不是瞄准强国,而是瞄准强敌在台海战争中可能对我形成威胁的那一部分作战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一定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这个核心不动摇。不能跟风、不能尾随,不能用人有我有的比宝办法,而是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使力量能够聚焦,效能得以集中。

二是要瞄准强点抓建设。

瞄准强者,可以提高军队建设和作战训练的标准。不管未来战争对象是谁,但在建设和训练上要以强者为对手,一开始就把坐标参照系定得高高的。只有这样,才会起点高、潜力大、后劲足。

三是要瞄准弱点谋打赢。

瞄准强者,不是光瞄准其强、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瞄准其弱、劣的

一面,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达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目的,使军事斗争准备产生威慑和实战双重效应。

3.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提高作战能力的关键性要素

汲取四场战争中败方的惨重教训,加速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走出三大误区。

长期以来,有二大误区严重制约武器装备发展:一是划代。战后以来,武器装备逐渐形成了划代的习惯,装备性能指标的评估基本沿用划代标准来进行对比,因此武器装备发展的日标很多是瞄准代差,强调技术性能赶超多,瞄准作战对象弱点少。把先进性放到了重要位置,却忽略了针对性。二是研仿。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找一个母型做参照,所以搞出来的东西都能在外国武器装备中找到亲属或同类。如此发展,必然造成尾随,而尾随的质差至少在巧年以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三是跟风。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引荐外国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这样就造成了跟风。人家摸透了这种风气之后,就进行战略欺骗,不断放风让你跟,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关键在“中国特色”,应走出上述误区,加大创新力度,发展适应中国军队特色和未来特定作战对象的“杀手锏”装备。

二是要改变装备发展的牵引力。

要逐渐从作战对象牵引为主转向作战能力牵引为主。50多年的装备建设实践证明,用作战对象来牵引武器装备发展永远处于被动状态,永远不可能满足作战需求。如果预定作战对象出现战略性变化,投巨资发展的针对性太

强的武器装备将失去作用,从而造成大量浪费。经验告诉我们,变化的是作战对象,不变的是作战能力,所以,应该以信息化作战能力为牵引,拉动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建设。

三是要打牢装备发展的立足点。

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立足现有装备的粘合,而不是竖立一些新的烟囱。应该侧重搞好现有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从条块分割的烟囱式结构转向系统集成、技术融合的一体化结构,即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历史性转变。己经竖立起来的烟囱,要进行信息化改造,使之尽快实现互联互通;在建设之中的烟囱,坚决砍掉重复,不留遗憾;尚未建立的烟囱,坚决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技术体制的原则进行。

四是要搭车前进,开放式发展。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结构特征和效能特征与机械化装备有许多根本的不同,因此发展模式必须开拓创新。由于信息技术装备具有军民两用的显著特征,因而可以采取“光坐车、不花钱”的搭车前进模式,采取从市场直接采购的模式,拿来就用。这种模式节省经费,节省时间,便于改装,通用性好,可快速升级换代,技术保障可以得到社会化支撑,因而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要以负载为主,减缓平台发展力度。

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平台为中心转向以负载和网络为中心,这符合夺取和控制信息优势,以全纵深精确打击为主要作战乎段的发展方针。作战平台和作战支援平台都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其主要任务

就是提高机动性和运载能力。在未来战争中,我常规武器装备主要是依托大陆进行作战,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不应再把发展的重点确定为作战平台,应尽快转向以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作战平台发展策略应该转变,适当削减研制和建造的投入。把重点放在“买”和“改”上。所谓“买”,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在未来转型期内大量淘汰二代以下作战平台的时机,花较少的钱多购买一些坦克、飞机、舰艇等平台,以加速机械化进程。所谓“改”,就是利用现有装备,或民用车辆、民用船舶或民航飞机改装电子信息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以牺牲机动性、防护力来提高信息力、承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六是要强化战斗力标准。

通用装备在技术体制上要实现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军种专用装备要增强通用能力,扩大与相关军兵种装备的通用和兼容度。信息化武器装备要扩展与民用装备的通用性和兼容度,战时便于军民互换和装备动员,以增大潜力。部分装备要考虑与作战对象的相关装备保持通用性和兼容性,以便战时利用缴获弹药、零部件进行补充。重视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要在强电磁环境和恶劣环境下进行试验鉴定和装备使用,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防止出现能看不能战,中看不中用的演示性武器装备。减少型号,增大批量,先进性要服从实用性,强调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摘要】以美军的新军事变革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军事变革我军信息化建设一、前言 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一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 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 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

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 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 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 发现目标就意味着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就意味着摧毁目标。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是精确打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发现目标,主要由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对地面目标的侦察、监视和定位,主要是依靠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电了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主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强弱。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讲稿 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最后评价众说不一,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各个国家都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启示,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这次交流包括伊战进程、胜负评定、军事理论和思考启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伊战进程: 1、战争开始,美英联军从2阶段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2、僵持阶段 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

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3、转折阶段 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4、收尾阶段 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英军士兵死亡31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约200亿美元。2003年3月美国开打伊拉克战争,迄今共有4400名美军阵亡。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在白宫宣布,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驻伊拉克美军,正式终结持续近9年时间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14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发表讲演说伊拉克战争正在结束。 二、胜负评定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兵力部署、战略投送、精确打击、快速机动、信息获取处理和决策、后勤保障和官兵素质等诸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体现了其超级大国的军事实力,其诸军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仍然是其他国家难以与之相比的。在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下,伊拉克军事上的失败是必然的。但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还要取决于人民是否支持。由于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不成立,遭到伊拉克和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仍不能取胜。 1.美国战略决策和战略指导错误。美国政府高估了美军入侵伊拉克战争计划的可行性,高估了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全球和中东地区人民的反美情绪估计不足,对军事占领后伊拉克人民的反抗斗争准备不足,美军在战后重建行动中遭到挫折时,也未能及时进行战略策略的调整,导致其被动,是伊拉克战争无法取胜的重要原因。美军重新犯了在越南战争中的战略错误。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越南战争美军失败的原因是:对敌人的意图进行了错误的估计,用自己的经验模式看越南人民和领袖;低估了人民的力量、忽视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信仰;没有认识到高科技装备在非正规作战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实施军事行动之前和之后没有与国内公众进行深入讨论,没有认识到美国也不是万能的;没能组织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去处理战争中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美军占领伊拉克的代价远远超过美国最初的估计,而且至今还没有结束。美国即将离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陆战队上将2007年9月14日说,自己在伊战初期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伊军和老百姓都会欢迎美军的“解放”,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导致驻伊美军数量不足,使伊拉克局势不断恶化。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已遭挫败,所依据的两个假设被伊拉克战争证明已不可行:一是美国能获得对手能力和意图的可靠情报;二是美军有技术优势使战争的代价显著减少。战争初期此一理由似乎还有说服力,但到了今天,证明其假设是错误的,拉姆斯菲尔德倡导的军队转型计划已遭到重挫。 2.美军的转型计划和一系列作战理论存在着局限性在战争中遭到挫败。美国切奇准将2006年6月在《陆军》杂志上指出:海湾战争后,一些时尚的概念抓住了国防部官员和公众的想像力,它们依次是:“震慑论”、“全球力量、全球到达”、“由海向陆的机动”、“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现在提出来的“基于效果作战”。尽管这些理论都包含着少许的智慧,并以新式武器技术带来的一些证据为支撑,但也包含着对对手的错误假设和对技术能力的实实在在的狂妄自大。这些花哨的概念都是工程师们为解决结构复杂的难题而设计的。他们依据的思维模式导致线性和确定性的预期结果。今天,这些过于片面的和基于技术的现代战争概念已失去吸引力,战争又被认为是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人类集团间复杂、你死我活的斗争。 战争是否能达成目的是以军队所能达到的效果来划定的。应当放弃那些过于不切实际的先敌发现,并决定性地结束战斗的颂歌,以及诸如“信息优势”或“制信息权”等狂妄自大的术语。作战理论必须要强调对作战之初了解敌方的程度持怀疑态度。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理论社“网络中心战”、“基于效果作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震慑论”、“五环理论”在伊拉克战争中都不完全成功。这些理论在这场战争实践中尤其战后重建中效果有限。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系统,并对伊拉克进行了十多年的全面深入的情报分析,但战时美军的情报与实际情况之间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存在着严重的情报问题。美军靠卫星、无人侦察机、雷达预警机等技术手段难以全面搞清敌情。缺少中东问题研究专家和语言专家,无法在任何级别上最佳地使用传感器和接收系统。美军不具有查明建筑物内部藏有什么,里面的人在干什么和对建筑物进行目标定位的能力,美军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错误地确定了打击伊拉克领导人所在的地点,也夸大了打击伊拉克C4I系统的重要性。对伊拉克安全部队、非常规部队,对步兵及轻型装备的探测十分困难。美国对这些理论的局限性也进行了批评和检讨。“网络中心战”和“基于效果作战”可以改变作战的特征,但是不可能改变战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 2008年6月20 日 伊拉克战争,是世界上两个军事强国对一个弱小国家所进行的一场力量悬殊的不对称战争,也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纵观战争全程,城市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能否夺控城市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积极借鉴其有益经验,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攻心为上”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明显特征,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作战指导上既要注重强攻硬打,又要积极开展心理攻势,力求攻城攻心紧密结合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的城市作战,美英联军除在巴士拉等南部城市遇到伊军有限的抵抗外,在包括巴格达、提克里特在内的其它大中城市,几乎没有遇到有规模的抵抗,不但防守城市外围的伊军精锐部队不战而散,就连巷战、破坏城市设施等行动也没有发生,甚至美军以1 个营的兵力就能直插巴格达市中心,战局进展之顺利,大大出乎军事专家的预料,连联军自己都没有想到。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攻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城市作战中,美英联军把心理战摆到了突出的地位,采取战争准备期间,美英联军就采取在禁飞区”投撒传单、开设无线电广播及利用新闻媒体造势等手

段,展开对伊民众和军队的心理攻势;军事行动展开前,米取政府官员向记者发表谈话、向外界泄露部分作战计划”,利用隐蔽渠道收买、劝降和威胁伊高级官员,以及炫耀武力等手段,进行战前心理威慑;战争期间,每天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大肆宣扬战果,散布萨达姆被炸死、伊军弃城投降等假消息,瓦解伊军斗志、涣散伊军军心,为顺利攻占伊大中城市创造了条件。伊拉克战争表明,高技术局部战争并没有改变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军心士气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战斗力;心理攻势与高强度的军事打击紧密结合、贯穿始终,已成为未来城市进攻作战的重要手段和事关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作战对手不仅综合作战能力远远高于伊军,而且还可能有强敌介入,加之其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以坑道和掩蔽部等地下工事为骨干,钢筋混凝土碉堡等永备工事为主体,要点、要塞等坚固核心阵地为支撑,多种类、大密度障碍物为屏障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而我武器装备又没有明显的优势,有些还相对落后,如果一味强调强攻硬打,很难迅速实现攻城的目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攻势,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积极进行政治攻心。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几十年,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两岸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加之台岛当局的反动宣传,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将面临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必须把心理攻势摆到突出位置。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互联络等手段,广泛宣传我战争的正义性,使岛内军民认清这场战争的性质,消除因误解而产生的敌对情绪;采取投撒传单、开设无线电广播等手段,分化瓦解敌军,为我实施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在全世界引起强烈震动,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战争。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美国公然挑起伊拉克战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飞今天,战争无疑是让大多数人讨厌的。在大部分民众的心目中还是希望,战争的结果能够最终消灭战争。但是,即使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伊拉克战争还是爆发了,这场战争给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造成重大的影响。 历史需要沉淀,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和应对未来。“只有通过审视过去,我们才能获得一种衡量的标准,即用来衡量我们今天经历的变化的速度和力量的标准。”'伊拉克战争能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人类社会的现实,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各种复杂的问题和谋求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进入世纪以来离我们最近的一场战争。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怀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以及伊拉克等国参与作战。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局部战争,但美国发动战争的战略目的是全面控制欧亚大陆和世界油库,使美处于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强化美国在世界上一超独霸的地位。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世界安全形势的动荡与不安,使联合国权威受到挑战,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及战略目标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美国企图建立其在中东乃至全世界的霸权地位。小布什上台时,正是美国实力强大,傲视全球之际。然而,“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布什政府对传统联盟中共同利益、安全、盟友等的看法极大改变。小布什当政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受新保守派的影响较多,从而使美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追求国家利益至上、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受此影响,小布什开始调整美国战略思想,以新保守主义的“新帝国论”为指导。奉行强硬的、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当时被小布什政府看成是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的恐怖主义随即成为其军事打击的首选目标,美国决不允许世界任何地区存在威胁其主导作用的其他势力。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反美立场及其对海湾霸权的觊觎都是美国无法容忍的,伊拉克战争一触即发。 1.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 在布什政府的国际战略中,很多大国与美国都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这些国家的强大无疑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最大挑战。因此,美国控制了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就控制了这些潜在挑战者的经济命脉,使它们无法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威胁和挑战。 2.布什政府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主要威胁 2001 年的“9·11”恐怖袭击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惊人。在这次恐怖袭击中超过5500 人失踪和死亡,47 个国家的人民在死亡和失踪的名单上。世贸中心倒塌后,有300 多名消防员和警员失踪,直接物质损失超过2000 亿美元,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达到1 万亿美元,美国的资本市场因为恐怖袭击而导致的损失超过了1000 亿美元自此之后,美国开始对其全球地缘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重点进行全面调整,开始将恐怖主义视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主要威胁。 3.美国国内社会矛盾凸显,政府急需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美国无视联合国的权威迅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就美国自身的原因来看,小布什政府是由于当时美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的,包括对美国国内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长远利益考虑,美国是为了加强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力,从而控制世界能源的供应命脉。 4.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反美立场威胁到美国重整中东战略秩序 伊拉克处在中东地理位置的中心,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是阿拉伯国家中战争验;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考号:110209134053 姓名:杜崇明 摘要:该文以美军的新军事变革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及 其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军事变革、我军信息化建设 我是山东理工大学的一名在校国防生,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我拿到了人生以来第一篇论文《伊拉克战争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向老师咨询。我个人比较喜欢关注军事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近几年的战争又有一定了解,更加强了我对这个论文的兴趣。下面由我来阐述我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一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a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一、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 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 CaISR系统的作战运用 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今天下午,我们讲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影响和对我军建设的启示,重点是对我军建设的启示。今天下午这个题目,我觉得我在这讲也是比较难的一个事情,因为这场战争关心的人太多了,而且了解这个情况的人也非常多。实际上,大家对这场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对它的一些看法都有结论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一整套的看法。所以说今天的题目虽然是伊拉克战争的特点、影响及对推动我军建设的启示,但我不是把战争的概貌全部讲一遍,而是把我认为重要的方面讲一下。我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冷战后两大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美国频繁采取战争行动的基点;第二点,伊拉克战争的特点,这一点我讲的非常简略,因为一个是要控制时间,另外大家已经知道的东西我就尽量少讲;第三点,伊拉克战争对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启示。 一、冷战后两大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美国频繁采取战争行动的基点 我们以前讲过多次,伊拉克战争看出了美国这种霸势的上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局势影响非常大。俄罗斯地缘政治专家伊瓦绍夫讲,现在的情况是“国际生活的武力化”。伊拉克战争证明了这点,实际上远不止伊拉克战争。我在北京参加社科院、外交部的一些会议,我印象特别深,在会上社科院有的老专家讲,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20世纪的这种活法所有的人都腻歪透了,要换种活法,不想照20世纪的活法去生活,21世纪要换一种崭新的活法,就是战争应该退出国际政治舞台。人类应该通过和平的、谈判的、调节的、让步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而不应该采取军事行动。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理想的境界,而不是我们说的客观现实。我们说的客观现实是能否换成一个新活法的客观现实。 世纪之交,从91年的海湾战争,93年美军出兵索马里,94年出兵海地,95年轰炸波黑,96年空袭伊拉克,98年空袭伊拉克、突袭阿富汗和苏丹,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在这种战争态势下,我们大家都想换一个活法,但从这些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顽强得让我们换不成这个活法,从老布什到克林顿再到小布什,三届美国总统战争行动采取的非常多。我们今天讲小布什这个西部牛仔,穷兵黩武,克林顿是富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总统,好像他好一些。但实际上我们看从93年到99年这个期间的军事行动全部都是克林顿所采取的,克林顿的外交在西方被称为“空袭外交”。 据90年代当时的统计,美国空军战斗出动频繁,已经比冷战时期超过400%。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现在与美国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观念差别,就是以为新的世纪到来,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政治多极化的问题,那么战争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而美国人不这样。美国人怎么看?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有这么一道经久不衰的命题,这个命题就是,美国总统睡到半夜,突然间被人叫醒告诉他,美国在世界某处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挑战,问题就是:请问美国总统作何回答?哈佛大学是政治家的摇篮,世界各国的政治工作者都到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治学院去学习,包括中国国务院的、中央机关的、军队的都有人去过。美国教授拿这个问题问学员,学员答不出来,实际上这个教授不希望学员回答,答不出来正好,教授自己回答:我告诉你们,总统不管他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他的回答是惟一的──“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就这么一句。当然他那个准确的翻译应该是nearest carrier’ “我的离出事地点最近的这艘航空母舰在哪里?”这是美国人处理事情的方法。他的利益受到损失或者影响,他首先绝对不会想到让国务院草拟抗议声明,让联合国通过谴责决议,他不会的,他首先想的就是我的打击力量在哪里?我的报复力量在哪里?我的维护国家利益的力量在哪里?而我们对21世纪加以许多美妙的设想。我觉得在这点上一定要注意,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所证明的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理论推演出来的世界,我们应特别注意我们所面临的真实世界。我们中国人非常讲道理,我们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凭借我们的道理走出去了多远?任何国家都要完成自己的统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今天,我们说我们有理走遍天下,中国必须统一。就这么一个道理,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到底走出去了多远?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内部越来越多的不同意见,很多人都觉得国家统不统一无所谓,台湾搞台湾的,我们搞我们的,井水不犯河水,何必打。我们各自过各自的算了。 外交部李肇星部长在当副部长时,他在我们学校讲他当驻联合匡大使期间有一种悲壮感。我们当时间他什么叫悲壮感?他说这种悲壮感就是大大小小189个联合国的成员国,人家都统一了,我们没有统一,我们不管见了哪一国代表,都是腰一弯,头一低,手一伸,感谢对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笑声)。都是这一句。我们看,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头三句话肯定要出来这一句。这是我们一个相当不正常的状况,一个国家处于分裂的状况。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就是这个状况,大家习惯了,感谢对方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支持,

方案-伊拉克战争装备审计对我军装备审计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装备审计对我军装备审计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装备 对我军装备审计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渐渐远去。综观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后勤保障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军后勤保障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打得赢”不无裨益。作为既不直接提供经费物资保障,又不直接生成战斗力的军队审计部门,也从中得到很多新的启示,尤其对装备审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上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审计 联盟 部门把装备审计放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因为美军深知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必须加大装备审计力度。战争中美英联军投入了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运输机、空射和舰射航导弹、空地精确制导导弹、地空反导武器系统和机载空空武器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形成了远、中、近,高、中、低,攻防互补的立体态势,空中力量日均出动约1000架次,对伊拉克的 中心、军事装备和人员、共和国共卫队驻地实施了高度的“震慑”性全面轰炸,在高强度的空军打击下。美英地面部队快速前进。一路上即使遇到伊军局部抵抗,也首先召唤空中力量预以致命打击。这场战争中,空中力量确实发挥了主导作用。 伊拉克战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想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有高技术的装备,要着眼未来作战需要,加强装备现代化建设,加强高科技装备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并有自己的“杀手锏”,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我军近几年对武器装备的研制、购置及维修投人较多。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加大装备经费审计力度,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笔者认为审计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来开展装备审计。 一、装备审计的重点 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我军审计部门成立之后,部队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洗礼,战场、战时审计没有 可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平时抓审计落实,着眼战时借鉴先进国家军队的审计经验。在这种前提之下,应当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军的装备审计 ,平时严格审计,战时才能有更进一步开展装备审计的基础。 (一)要把装备购置纳入审计范围 审查装备购置,要按照新武器装备、主战装备优先 的原则,对装备购置的数量、单价、费用等进行审计,确保装备 费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审计部门开展的重点应当是装备的审价工作,这也是审计部门的重点和力所能及的。当前,装备审价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审价基础工作仍然较为薄弱。突出表现在:一是审价资料不完备,价格档案不健全。由于装备本身及其核算资料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对装备生产成本的跟踪监督存在的困难,容易造成审价前的价格资料搜集整理、价格测算及分析工作得不到真正落实。这些基础工作不扎实。后期审价工作的准确性就难以充分保证。二是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突出表现为缺乏系统、适用的行为规范。国家《军品价格管理办法》虽然从制度上进行了总体规范。但对基层军代室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去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三是审价人才缺乏,配置不均衡。一方面。装备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求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审价人才的投入。另一方面,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给装备审价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随着军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装备审价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第一,在市场 条件下,企业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目前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很难完全杜绝个别企业投机的行为,如巧立名目挤占研制费用或虚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36分(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美军部署在红海的"邦克山"号巡洋舰上一声巨响,首枚战斧巡航导弹呼啸着刺入夜空,杀向伊拉克.紧接着,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上的美国军舰相继发射了约36枚战斧巡航导弹.几乎与此同时,两架从科威特起飞的F-117隐形战斗机也到达了巴格达上空,每架投掷了两枚重1 880 kg的精确制导炸弹.一时间,巴格达城区爆炸声四起,空袭警报纷响.随后,美军驻科威特第3机步师向伊拉克境内目标发动了猛烈炮击,从而开始了一场进入新世纪后,影响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的又一重大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美英联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发动的一场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的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部战争,是新时期核威慑情况下不对称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典型代表.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依靠先进的C4ISR保障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强大的航母平台、绝对优势的制空权以及大量的精确制导导弹和炸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伊拉克战争正好发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当中,这次战争所表现的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体现了划时代转变.首先信息作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次,非接触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远程精确打击将主导作战进程.三是战场对抗的体系化.单一军种的独立作战逐渐消失,传统的军种分工趋于模糊,未来战争将是海陆空天电一体化的战争,体系对抗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四是太空成为国际军事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以天制天、以天制地的争夺日趋激烈,未来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 伊拉克战争对于国防建设、新军事变革以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的启示很多,本文侧重分析了美英联军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导弹武器以及其保障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对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的启示. 2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 2.1 大规模使用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对这次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又一次集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军事装备,特别是通过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提高打击精度,以最小的弹药代价有效毁伤了所要打击的目标.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在美军投放的全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占约7%;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了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