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授课人陶金锁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

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第一章《亚洲》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

的学习基础,以后还会学到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

新教材还是在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

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

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了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教学难点: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其成因。

三、学情特征分析

对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同学们虽然完成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是《日本》是

学生爱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去学习。但是学生

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对于他们有所了解的日本,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说应该更有条理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

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种教育效果。所以本课我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

自主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给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及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使学生比较轻松的运用有趣联想、读图分析、谈话、词语归纳等手段来指导学生去认识日本

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

思考问题,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并且快速记忆关于日本的各个知识点。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到日本这个国家,很多同学

都不陌生,你对日本都了解哪

些方面?(可从任意方面谈

论)谈自己对日的看法:(1)激情引趣,启迪思

导入新课

1937 年全面侵华战争(2)钓维,引起学生学习(欺)

鱼岛问题。出示图片PPT1 日的兴趣

本国旗 PPT2安倍晋三 PPT3钓

鱼岛。可用一个字概括“欺”,

意思是欺人太甚。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大声的说出来,包括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内容。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

家意为“日出之国”。最早

称“和”或“倭”,“从吃

穿住行”方面进行介绍,

寿司,寿司是日本传统美食

之一,其主要材料是用饭块,

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

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鲜美,很

受民众的喜爱。和服的种类很

多,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和

服依然是日本女性首选,例

如,元旦、成人式、婚礼、殡日本简介

葬式等。房屋,选用质地较

轻的材料。行,汽车日本公

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

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

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

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

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

球总体而言“日本制造”的

高品质深植人心。

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

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

能、夏普、东芝、日

立等公司。

对日本国有一个初步

的了解,以便在今后

初步了解日本,形

的学习中奠定更好的成初步印象

基础。出示PPT 课件

加深印象。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说出日本位于亚

洲的东部,属于东

亚的国家。说出日

本位于我们的东

面。

日本被称为岛国,同学们知道 2.指出日本周围的

是什么意思吗?它的意思是海域及隔海相望的

国土完全坐落于一个或多个国家

邻近国家、海陆岛屿上的国家。引出日本的位锻炼学生的读图、识位置置。播放 PPT 图片(日本的学生回答图能力

位置)还与朝鲜、韩国隔

日本海相望,与俄

罗斯隔鄂霍次克海

相望

学生回答在太平洋

日本处在太平洋的

西北部。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1.读 图 日 本 有 哪 几 部 分 组

成?由北向南分别叫什么名 字? ppt 日本

2.最大的是哪个岛屿?东京 在什么位置?富士山在什么 位置?

指出由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一些

小岛组成。 利用联想的方法快 速记忆四个大岛及顺序例如:

日本的北部有海盗 (北海道) ,本周(本州)却没什么活动,原因是首领在闭门思过(四 国),命令大家不能喝酒只喝

粥(九州)。 简介东京 PPT (东京),富士

山。 PPT (富士山) 日本国 首都,位于日本 本州岛 关东平原 南端,东京是日本的

领土组成、 地形

经济中心, 东京还是日本的文 (软)

化教育中心,有许多著名大

学,其中 东京大学 2013 世界 大学最新排名第 24 位。 Ppt 东京 富士山,是日本国内最高峰,

日本重要国家象征之一, 富士 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

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富士山是 世界上最大的 活火山 之一。目 前处于休眠状态, 但地质学家 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类。 自 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了

18 次,最后一次喷发是在

1707 年,此后休眠至今。 Ppt 富士山

2.观察日本地形图, 根据分层 设色地形图说说日本以哪种 地形为主? (以山地为主, 平 原狭小 )

可用一个字概括“软”,即为

不利于发展之意。

观察北海道、本州、

四国、九州四个大岛的位置,以及由北至南的顺序。

通过教师简介了解日 本 东 京 及 富 士山,增加对日本的了解。

学生回答:褐色表示 海 拔 较 高 为 山地,占有较大面积绿 色 表 示 海 拔 较低,为平原。面积较小。所以日本的地形为: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不利于耕种。

利用联想的方法把四个大岛有趣的联系起来避免了死记硬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5 页的文

让学生朗读,锻炼了字,说出日本的自然灾害,放学生朗读后回答:

他们从文字获取信息映火山(播放 ppt12)的相关火山和地震

的能力。学生谈感受图片,通过刚才看的图片,你

及观看视频让学生从们有什么感受?

感官和感性上对日本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多火山和地震加以了

日本多火山和解。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块和亚欧板块的交

地震

呢?界处,地壳不稳定,(怕)

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是怎样做好防震减灾工让学生讨论防震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

作的呢?

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学生讨论防震知识加深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向日本学习什么?

学生回答:出口—

1.刚才我已经对日本的工业—加工——出口

日本的工业做了简单的介绍,可以说日本

的电子产业和制造业高度发地域狭小,资源贫

(硬)达。出示 ppt 电子产品 ppt日乏

本汽车

2.日本工业特点是什么?为方便进口和出口

什么大量依赖进口?找出关通过阅读资料,加强

键词(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多优良港湾学生对日本“硬气”

出示 ppt 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的理解,理解矿产资

3.日本为什么把工业集中分源少;经济发展快,

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科技水平高;原料靠

沿岸 ?有什么好处?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进口,对日本工业的

归纳、总结学习国影响。

家的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认识一个国家应该从相对位

课堂总结

总结通过以日本为案置(包括大洲位置、临近国家、

海陆位置)、地形、特殊的自例,既总结了本次课

然现象等方面了解,并且还要学习的内容,又总结

会分析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了学习国家自然环境

的一般方法

板书设计

《日本》

欺:﹛ 1. 欺我中华

2.欺我钓鱼岛

软: {1. 山地、丘陵广布,耕地面积小。

2.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3.对外依赖严重。

怕:﹛1. 火山多

2.地震频繁。

3.灾害频繁

硬: ﹛1. 工业发达。

2.产品质量优

3.多优良港湾

七、教学评价

成功:1.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大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的

地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摈弃传统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反对照搬教

2.采用小组活动方式。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

材 ,以免使学生产生抑制情绪,优化课堂教学.

3.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构成了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当中,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

4.上课时多提供图片。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

泼的思维过程,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5.对学生课堂问题的回答进行评价,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又十分注重实际运用的学科。总之这堂课很好的体现

了新课标的要求,但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不足: 1.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课的进程也一定要按照这个进行,学生只能

循着老师固定的思路进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2.重视课堂的“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上课就会象看电影一样,

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

3.过分追求快节奏。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

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用传统教学手法不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的,而多媒体又能弥补这方面

的就充分的用让其优势尽现,但我们要摆正观点,多媒体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不要受其

所累.只要我们能看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相信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

越来越得心应手.

八、帮助和总结

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的地理位置,之后再进一步了解他们自

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运用。

日本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衣食住行话日本 广州市天秀中学何佩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所见所闻分析出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突破: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小组间汇报展示,从而对比、分析得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内容为“衣食住行话日本”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增加形成性练习,达到知识点突破。 三、教学媒体: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讨论的汇报材料 四、教学过程:

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题目: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与人口得认识,知道日本就是一个地狭人稠得国家。 (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得基本特征。 (3)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得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日本地理环境得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得成因。 (2)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与分析,从而形成自己得观点。 (3)学会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得自然环境得学习,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得关系,树立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得思想。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得方式表述自己得瞧法。【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章就是在前两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得基础上,认识区域得继续——“认识国家”。从结构上讲,本章内容就是前两章内容得延续,同时,通过本章内容得学习,揭开了课本后面得其她国家学习得序幕。日本就是从中国得邻近国家与地区中选取得,为后面介绍远离中国得国家得内容起到过渡得作用。本节内容以日本为案例,学习我国邻近得国家,通过描述国家得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得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地理问题,来了解国家地理得基本规律。? 2、课标要求:本节有“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部分组成。在“地狭人稠”这部分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得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根据地图与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得基本特点,指出特有得自然地理现象与突出得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在“岛国经济”这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与资料,联系日本得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得实例;在“文化交流”这部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出日本与其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得联系。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在教学时,“地狭人稠”、“文化交流”为第一课时,“岛国经济”与评讲习题为第二课时。

(完整版)《日本》教学设计方案.docx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授课人陶金锁 课时 1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 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第一章《亚洲》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 的学习基础,以后还会学到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 新教材还是在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 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 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了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教学难点: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其成因。 三、学情特征分析 对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同学们虽然完成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是《日本》是 学生爱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去学习。但是学生 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对于他们有所了解的日本,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说应该更有条理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节日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同学们来猜一下,我们这节课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内容?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有答案了吗? 学生答:日本 教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日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教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页,先预习一下 板书:第一节日本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 “世界行政图”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

相对位置。 1.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 板书:位置——亚洲东部 2.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 板书:太平洋西岸 二、地形特点 读图7.2“日本的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主体部分在哪儿?(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板书: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比较读图: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请比较这两个岛国的海岸线,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 为曲折?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日本的海岸线更为曲折,海岸线总长 3万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各地距海很少超过100千米,沿岸曲折,多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运用资料,说明日本出口加工贸易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教学方法】小组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分组:将班级按人数情况分为三大组,分别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 2.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教学设计】 1.各小组利用有关资料,通过观察、分析、阅读、归纳、整理等方法,记录下有关内容,第一组:负责有关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内容;第二组:负责有关日本的经济特点方面的内容;第三组:负责有关日本的文化特点方面的内容; 2.进行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

3.就本组内容及相关问题、探究活动结论在班级进行学习汇报; 【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组内探究活动 (1)分组:把全班按照自愿和协商的原则分为三个学习活动小组,人数根据班级大小和研究任务多少合理分配。 一组: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通过世界地图、日本地图、日本的景观图、课文中提到的活动中的英国地图等,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有关问题记录下来。 二组:负责有关“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利用有关日本的经济数据、工业产品、资源状况、贸易、海外投资、历史发展等内容,整理出有关日本经济特点的观点,记录下来。 三组:负责有关“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根据有关日本的民族构成、文化习俗、人民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资料,分析有关日本的文化特征,记录下来。 (2)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一组: ①要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条件特征; ②对比日本与英国的地形图,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活动; ③讨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分析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④收集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方面的录像,获得感性认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三日游)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初中学科:地理 课时:1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根据印发的预习提纲,预习课本。要求圈划出课本重点和疑难点。 (2)了解身边与日本相关的新闻、文化、经济等信息(如日本地震、动画、国旗、传统服装、生活中的日本品牌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识记日本四大岛。 2.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火山地震多的原因。 3.读图了解日本气候类型,理解日本具有海洋性特征的气候。 4.识记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并分析原因,结合日本国情,理解其经济模式 5.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6. 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从而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树立防震减灾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七年级下第五节内容,是学习世界地理的第一个国家,也是分国地理的开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概括一个国家的一般方法。教材首先通过一些地图、景观图和活动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国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自然环境如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可以用比较法找出特点,也可以用综合法,概括出一个国家的突出特征。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教材中还渗透着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例如基本的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1.一衣带水的邻国2.火山地震多3.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重点: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日本发达的经济和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难点:1.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 2. 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但对于区域地理,他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几课有所了解,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五.教学方法 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参与为主,采用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文导入:播放歌曲《樱花》,同时欣赏樱花。 【百度视频】日本民歌《樱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9281835.html,/v?word=%C8%D5%B1%BE%C3%F1%B8%E8%D3%A3%BB%A8&ct=301989888 &rn=20&pn=0&db=0&s=0&fbl=800 (二)教学活动:日本三日游 第一日:东京行(日本掠影) 探究一:我谈日本初印象 空姐提示我们飞机正飞往日本东京机场,飞机将于2个半小时后到达。 【百度图片】樱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9281835.html,/i?ct=201326592&lm=-1&word=%D3%A3%BB%A8 1. 樱花在日本随处可见,它为什么能够在日本生长?它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 (气候) 【谷歌搜索】日本气候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9281835.html,/imgres?q=%E6%97%A5%E6%9C%AC%E6%B0%94%E5%80%99

第7讲东亚日本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复习—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 编写人:马勇审核人:高一地理备课组全体成员编写时间:2014-10-18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东亚地区是高考热点,日本是世界区域地理分区东亚的一个重要国家,有必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区域地理复习—日本》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和资源。本课时学生需要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要学会从各个自然要素出发,掌握相关知识。其中气候是重中之重,需要学生学会从全方位分析日本气候的影响因素。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刚刚分班的文科班学生的地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但通过经纬网、地图和气候等相关知识的复习又为地理分区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日本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2、描述地形特点,分析水文特征; 3、掌握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分析其气候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找出日本的位置,地形特征及成因; 2.结合探究问题,在学习当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 结合案例对比分析,归纳日本气候特征及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2、日本气候类型与中国同纬度相比有何不同? 五、教学难点 1、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六、教学方法:1、讲授2、对比分析3、案例分析 七、教具准备:1、教学挂图2、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用具:课本插图、导学案、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案例题目:《日本》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日本的国情——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他的经济以及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综合法、启发式引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 【百度视频1】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9281835.html,/s?f=0&n=1&word=%B6%DF%C0%B2a%C3%CE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哪个国家?(日本)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个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家——日本,他与我国为什么要用“一

日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世界地图中找到日本的位置,并能举一反三推出确定国家位置的方法。 2、能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并能在日本图中找到相对应位置。 3、会通过计算人口密度,并能与世界人口密度的比较得出日本人多地少的特点。 4、能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得出日本气候特点。 5、能说出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联系实际,懂得防灾、减灾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性。 6、能做到联系实际,同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重在培养学生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在学习中,以小组讨论,集众人智慧。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水平,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准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2、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行研讨、图文并用的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2010年的世博会将在哪里举行? 学生:中国上海。 教师:那你们知道2005年的世博会在哪里举行的吗? (展示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一组图片) (由学生通过安排查找的相关资料作说明)

教师:请欣赏下面的自然风光图片,你能说出它是反映什么地方的自然景观吗?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教师说明) 教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吧。 展示日本国旗。 教师:日本意即东方“日出之国”。请同学们谈谈对日本的了解。 学生:富士山、樱花、地震、抗日战争…… 教师:同学们对日本的了解可真很多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更系统地学习它。[新课讲授] 教师:你们掌握了理解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了吗? 学生:理解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一般是由大范围至小范围,再到具体的周边环境。 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配以递进式的问题: 1、日本在世界哪一大洲? 2、日本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3、日本的四周是什么地区? 4、日本在哪个大洋的包围下? 再展示“日本图”,配以“日本周围有哪些海域或国家?”等问题,让学生结合《世界地图册》中的图加以研究后回答。 学生:略。 教师点按鼠标,亚洲、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太平洋、日本海的名称一一出现在屏幕的地图上。 “日本领土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______面积最大。” 教师:对照《世界地图册》中的“日本”图,完成问题。 教师点按鼠标,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名称一一出现在地图上。

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一、对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人教版的实验教材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了6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希望通过对6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只是一个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达到程标准的要求。 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日本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教材蕴涵

了除“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外的其他8点国家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学习日本这个国家,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这8点要求。本节教材需要用三个时,本时主要讲述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涉及的程标准有(1)因地制宜发展经济;(2)开发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3)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的联系。前两点在学习其他国家时都有体现,第(3)点只是在日本这个国家有体现,应作为重点。 本时讲述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教材首先陈述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再引出为什么日本这样的一个资源小国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教材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说明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征。 评:新程教学的依据是程标准,而不是教材。本--能从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去分析教材,充分体现出“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 三、对学习对象的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

《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正式版

《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特点: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 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 (二)过程与方法: 1、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2、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 3、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讲日本的1889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比较。并且通过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崛起的一面历史的镜子以达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889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 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日本社会的发展情况:1889年日本宪法,崛起为东方强国和踏上对外扩张之路。首先要明确,这些变化是在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发生的,是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它展现了进入近代的日本在政治体制、国际地位以及对外政策方面的发展情况。由于这一课要求学生分析理解的内容较多,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表和文字材料,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海内外人士热议中国改革开放30年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24.66万亿元--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67倍。人均GDP则由381元升为18665元,是1978年的49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 “1978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想象。” 教师:就在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不时会传出欧美国家发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叫嚣。 那么中国在崛起后将以怎样的面貌融入世界呢?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吧!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日本是以怎样的面目走向世界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1889年日本宪法:

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题目: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3)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日本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 (2)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3)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自然环境的学习,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章是在前两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的基础上,认识区域的继续——“认识国家”。从结构上讲,本章内容是前两章内容的延续,同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揭开了课本后面的其他国家学习的序幕。日本是从中国的邻近国家和地区中选取的,为后面介绍远离中国的国家的内容起到过渡的作用。本节内容以日本为案例,学习我国邻近的国家,通过描述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问题,来了解国家地理的基本规律。 2.课标要求:本节有“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部分组成。在“地狭人稠”这部分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在“岛国经济”这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在“文化交流”这部分

公开课《日本》的教学设计

公开课《日本》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这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2)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由日本进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或日本汽车品牌等。 第二课时(共2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 学生回答:1.日本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周围海域组成。 2.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教学设计方案

《日本》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科目地理教学对象七年级提供者何茸霞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教材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第一章《亚洲》后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基础,以后还会学到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在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加工贸易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了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2.教学难点: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火山地震及其成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学生储备的地理知识比较少,尤其是对国家地理的学习,同学们虽然完成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但是《日本》是学生爱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去学习。但是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对于他们有所了解的日本,更像知道得详细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国家地理教学的关键;怎样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本次教学的基础。本课采用比较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依据地图分析、掌握知识的能力。从日本的多山及所处的特殊板块位置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现实及原因。强调图表、数据的运用,设置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课程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 东亚——日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与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区域差异。 2、结合区域图分析日本环境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相关图示,分析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新课导入 1、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2、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所跨越的温度带?主要的半岛?与其他州的分 界线? 3、亚洲的分区? 讲授新课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1.在哪里——位置特点(纬度、海陆、相互、交通) 2.有什么——自然(地形、气候、河湖、植被)和人文(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特点 3.为什么——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4.如何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一、东亚概况 1、位置和范围

东亚位置和国家 (1)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80oE-140oE,20oN-50oN) 绝大部分在北温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2)包括的国家(首都) 中国(北京)、朝鲜(平壤)、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和日本(东京)等国家。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和河流 东亚地形 (1)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下图) 沿40oN纬线剖面 (2)地势西高东低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 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4)对河流的影响 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①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 ②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日本的教学设计

日本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如果看课本,读资料知识点不很多,图片不多,但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我再次认识到需要知道日本的地形和具有海洋性的气候,因此增加了知识的容量,就要备精课,使所有的知识通过学生读图、读资料、识图、记图去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搜集大量的日本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兴趣。本节重点是要熟悉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比如地理位置、海岛多港口的原因及优越性,日本是一个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要认识一个国家、大洲、地区,首先要知道这个地方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然后再了解领土范围及组成,进而读图认识这样位置下的自然环境:比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在这样的思路下,我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首先在展示富士山美丽图中,让学生知道日本的国家象征——富士山,日本国花——樱花,并配乐欣赏了图片同时,听了日本的歌谣——樱花谣。这样激发学生想走近日本,更进一步认识日本的想法。

富士山面面观

然后让学生知道要认识一个大洲、国家、地区,就要学习知道他的自然地理,并知道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相应的人文地理。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出示图片让学生详细知道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哪些知识,和学生一起读出来。 什么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 括那些? 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 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 和资源的总和。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以及气 候等等 第一、读图知日本位置、范围、岛国、多优良港湾 要认识一个国家、大洲、地区,首先要知道这个地方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引导学生总结出日本海陆位置是东临太平洋,西邻日本海,通过多次读图掌握日本的海陆位置:第一次全局读图认识日

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八年级第七章第一节题目: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2) 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3) 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日本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 (2)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3)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地狭人稠的自然环境的学习,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树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章是在前两章“认识大洲”、“认识地区”的基础上,认识区域的 继续――“认识国家”。从结构上讲,本章内容是前两章内容的延续,同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揭开了课本后面的其他国家学习的序幕。日本是从中国的邻近国家和地区 中选取的,为后面介绍远离中国的国家的内容起到过渡的作用。本节内容以日本为案例, 学习我国邻近的国家,通过描述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问题,来了解国家地理的基本规律。 2.课标要求:本节有“地狭人稠”、“岛国经济”、“文化交流”三部分组成。在“地 狭人稠”这部分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原因;在“岛国经济”这部分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 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在“文化交流”这部分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首都等;了解日本是个平原狭小、海岸曲折、多港湾的岛国;能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日本地理位置和领土范围。 2.难点: 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特点,说明多火山、地震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 四、教具 多媒体、PPT、视频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屏幕出示图片,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屏幕出示课题日本。 提到日本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让学生观看日本风光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展示世界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日本。

学生活动:读图描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讲解总结: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我国东面。 2.领土组成 屏幕显示日本轮廓图,说明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让学生填充:周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东海、濑户内海);四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 明确日本是一个岛国,最大的岛是本州岛。在学生填充时显示所答知识点,这样可有效检查预习情况。 观察海岸线弯曲情况,分析岛国这一条件对发展经济的影响。 3.地形特点: 学生读图7.2,找出关东平原、富士山等主要地形区,归纳日本的地形特点。 4.气候特点: 向学生出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描述日本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日本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与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衣食住行话日本 广州市天秀中学何佩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与首都; 2、根据地图与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与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就是比较欠缺。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特征; (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就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与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与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与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瞧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瞧法。 (四)、教学重、难点与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所见所闻分析出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突破: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小组激烈的讨论、小组间汇报展示,从而对比、分析得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教学策略: 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堂内容为“衣食住行话日本”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面,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与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班上汇报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