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论(含名词解释)

教学论(含名词解释)

教学论(含名词解释)
教学论(含名词解释)

1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

2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方法、物质条件)和途径;是学校教育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

3化学课程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组织其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依据(媒介);它集中体现和反映教与学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体系(显性和隐性课程的载体)。

4化学课程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化学课程按照一定的化学课程设计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化学课程的特定组合,这种特定的组合就是化学课程的结构。

5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关于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6化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师生)或“多边”(师生、生生、师师互动)活动

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由教师引起,并与学生共同调整和控制下,和谐发展的“人—人”系统,或“人—机—人”系统。其过程就是“双边”或“多边”活动过程。

7化学教学特征是化学学科特征在教学中的反映,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标志。--化学特点接合教与学中提出的教学特征变构成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8化学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教育学理论结合了化学学科特点所构成的化学教学规律。(也可以称之为教规)

9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采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10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所建立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典型的教学系统从静态看,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的结构,它包含教学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定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动态看,它是一种教学的程序,即教学各部分前后的编排、进行流程。

11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2化学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过程。

13化学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14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15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学问题的方式以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6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有具体目标导向的一种教学活动。

17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它指的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18化学学习动机指的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学生为实现化学学习目标而协调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从而形成激发、维持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

19化学学习策略化学学习策略是指适用于特定化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

20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

21化学教学系统就是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教学结构和相应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

22化学教学媒体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承载化学教学信息、传递化学教学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23化学学习测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纸笔测验、讨论交流、调查问卷和学习档案等多种工具收集有关信息,从而反映和描述学生化学学习状况的过程。

24化学学习评价是在化学学习测量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对学生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5标准化考试由专门的考试机构主持,以常模为参考标准,按照科学的系统程序严格控制考试误差,以保证考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样的客观成绩测验就叫做标准化考试。

26相对评价也称常模参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个体的成绩与同一群体的平均成绩相互比较,确定该生的程度或水平的评价方法。27化学教学的绝对评价以化学教学目标为标

准,所以也称为目标参照评价。绝对评价用

以判断学生对指定学习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达

标的程度。

化学教学论名词解释

1.课程

课程是关于解决“教什么”以及“应该教什

么”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

培养目标的手段(方法、物质条件)和途径;

是学校教育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

价值的媒介。“教什么”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

核心问题。

2.化学教学原则

化学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

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教育学理论结合了化学

学科特点所构成的化学教学规律。(也可以称

之为教规)

3.化学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模式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

论的指导下所建立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

能的典型的教学系统

4.化学教学测量

化学教学测量是通过测验或者考试的方式来

检查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质量和水平,并

以数量化的指标,用分数作为学业成绩来定

量的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

5.化学学习测量

化学学习测量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

纸笔测验、讨论交流、调查问卷和学习档案

等多种工具收集有关信息,从而反映和描述

学生化学学习状况的过程

6.化学学习评价

化学学习评价是在化学学习测量的基础

上,通过比较对学生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解释

和说明,从而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做出价值判

断的过程。

7.化学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是在化学教学测量的基础上

确定所得的到的数量化指标的价值并给以应

有的解释。

8.课程系统

课程系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总的理

论基础,以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现

代教学理论并结合化学的实践,探讨中学化

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思维过程以及所采取的

手段、步骤和方式的综合。

9.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采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

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10.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若

干要素结合成的具有一定教学结构和相应教

学功能的有机整体。

11.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策略指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

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

学的形式和方法做出安排,并进行调节与控

制的执行过程。

12.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

一门教育学科。从学科分类讲,化学教学论

属于教育学科;从学科特点讲,化学教学论

属于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角度讲,化学教

学论中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并重。

1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科

学问题的方式以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领悟

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

各种活动。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

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

价、表达与交流

14.化学学习策略

化学学习策略是指适用于特定化学学习情

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

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它既是内隐的规

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

15.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

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关于化学教学

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

16.化学课程

化学课程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组织其教学活

动的最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依据(媒介);它集

中体现和反映教与学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具体

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体系(显性和隐性课程

的载体)。

17.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是指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

目标、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

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

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化

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

18.化学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媒体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承载

化学教学信息、传递化学教学信息的手段和

工具。

19.标准化考试

由专门的考试机构主持,以常模为参考标准,

按照科学的系统程序严格控制考试误差,以

保证考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样

的客观成绩测验就叫做标准化考试。

20.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过程是一种由教师引起,并与学生

共同调整和控制下,和谐发展的“人—人”

系统,或“人—机—人”系统。其过程就是

“双边”或“多边”活动过程。

21.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

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

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的、

有具体目标导向的一种教学活动。

22.教学最优化

教学最优化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从

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教学规律

和原则的要求制定最好的教学方案,以期用

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和精力,实现对该具体条

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效果。

23.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是在教学中通过反馈信息掌握教学

现状和教学目标的差距,调节控制目前的教

学内容、方法速率等得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24.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以一学生的化学成绩与一群体

的平均成绩或标准样组的成绩相比较从而确

定该生的化学成绩的程度或水平的评价方法

(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或相互参照评价)

25.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就是化学老师根据化学

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教学

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

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

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预

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可能引起的教和学的

效果,即实施教学行为的“设想”和“蓝图”。

1化学教师素质结构

答:①化学专业能力,:科学认识能力、科学

研究能力、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科学信息获

取组织传达交流能力。②化学教学及其教研

能力:知识技能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评价能

力、教学问题研究能力。③教育和管理能力:

学生咨询辅导调控养成能力、班级建设管理

能力。④个性品格:科学精神美好情感积极

态度先进观念。

2化学教学理论及其应用?

答:指影响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化学

教育、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比如教

学特征、原则、过程方法、教育观点等。应

用:指研究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与学、学与

用,掌握化学知识、体验过程、获得方法与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与形成科学世界观、方

法论,训练技能技巧与陶冶情操等过程。

4、化学教学论的设课目的?

答:是为了使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

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教学的基本

技能,培养他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和进

行化学教育研究的初步能力。即培养师范生

具备毕业后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基本素

质。

5、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

答:①中化课程的设置、内容和编制②中化

教学的原理和方法③中化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和思想教育④中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⑤

化学教学质量的测量和评价。

6、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

答:把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运用于教学实

际的能力,具体包括:①分析处理教材的能

力②化学实验技能

③课堂讲授能力④教学组织能力⑤进行教学

研究能力

7、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答: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学科课程与

活动课程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4、必修课

程与选修课程

8、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化学课程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

2、化学课程是形成科学价值观和判断力的需

要3、化学课程是在现代社会中高质量生活的

需要4、化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和训练科学

方法的需要

9、化学课程的结构?

答:各种形式的化学课程按照一定的化学课

程设计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化

学课程的特定组合,这种特定的组合就是化

学课程的结构。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答: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价值转型:从“以知识

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

是教育的本体,学生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

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终端,学校一切教育

活动都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

11、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

答:1. 改变化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改变

化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

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

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3. 改变

化学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

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 改变化学课

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倡导多种

评价方式;5. 改变化学课程过于集中的现

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提倡开发校本

课程。

12、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答:1、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2、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3、倡导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4、强

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1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

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

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

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2. 给每一个

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

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

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

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

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

发展。3.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

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

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4.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

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

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

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和能力。5. 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

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

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6. 为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

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

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

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

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

自我评价。

14、实施建议?

答:①教学建议: 1. 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

订教学目标 2. 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

景 3. 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

能力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

的教学功能 5. 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

社会实际6. 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

内容 7.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

改革

②评价建议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

的促进作用2、通过活动表现,来评价学生的

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在纸笔测验

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评价

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

方式。

③教材编写建议:1.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

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2. 教材编写要符合学

生的思维发展水平3. 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

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4. 提

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

培养5. 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体现科学方法

的具体运用 6. 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学生学

习方法的指导 7. 化学概念要体现直观性、

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8. 习题类型要多样

化,应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 9. 教材

编写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④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1. 重视对化学

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 2. 编写配合新教材使

用的教师手册 3. 编制学生实验活动指南 4.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 5. 发掘日

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 6. 重视利用网

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7. 提倡使用低成本

的实验器材和药品。

15、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内容的特点?

答:1、新课程涉及的知识总量减少,删除了

繁难的成分,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增加

了可供师生选择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2、淡化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别,突出实验的探

索性、趣味性和生活化3、科学探究是化学课

程改革的突破口4、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

系,倡导由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

的基本理念

16、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重点)?

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

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

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

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17、《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相比,在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新课程化学教

学目标与原有目标相比的特点)依据:

答:化学课程目标,教科书内容,学生已有

经验,认知特点,学校教学条件1、目标的主

体由教师变为学生2、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

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3、课程目

标重新构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对每一个目标都

有从低到高的水平描述,行为动词更加丰

富、具体5、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的描述中,

既有对学习结果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的

描述

18、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以实验为基础,(2)记忆性的化学

用语比较多,(3)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比较集中,并以理论为主线揭示物质及其变

化规律。(4)化学学科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19、化学教学的特征:

答: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融合的

特有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20、化学教学特征的阐述?

答:1)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获取感性

资料),以化学用语为工具,指导学生认识化

学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的过程。(2)

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探究坚

持由简及繁,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

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3)化学教学过程是以打知识基础、训练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为主线,指导他们循序地掌握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4)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透过化学知识的唯物辩证法之探讨,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1、化学教学为什么具有以实验为基础的规律?(从学科发展、作用和研究方法方面阐述原因)

答:1、化学学科的发展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随着化学实验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化学实验同时还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2、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生命线,通过实验技术和新的实验研究方法,产生了新理论、学说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更多新的分支学科的形成打下了基础;3、以实验为基础,对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特定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它能把化学变化的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启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4、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2、怎样应用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指导教学实践?

答:1、要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和观察各种现象,亲身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

2、结合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原理是怎样形成的;

3、结合典型的化学史实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进程;

4、让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已学得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使他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23、化学教学的重要原则: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统一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统一4、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统一5、掌握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相结合24、科学性与思想性怎么统一?

答:(1)科学性:指对化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化学科学知识理解无误,并指导学生认识到位。(2)思想性:主要指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统观全局(教材内容),将学习的整体目标、特别是思想品德、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与内容一一对应,逐步落实。

25、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统一:

答:(1)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领导、指导、辅导、引导、诱导等诸方面,使学生主动、自觉、积极的学习;(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协同进行(3)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处理好几种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及即时的信息反馈,达成教学目标。

26、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统一:

答:1、实验“引导”指什么?实验探究活动(以做实验为主)实验方法论实验事实实验史实。发挥实验对学生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态度方法等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懂得在“做中学”才能获得真知,提高能力。2启迪思维:让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的同时积极思考,发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理解。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与理论知识的联系,理解。“为什么”实现“看—做—想”的统一。3、教师怎样做(怎样引导,使两者统一?)首先,观察实验现象要仔细、全面、客观。其次,在观察时要联系已知的知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第三,要尝试着进行分析、比较、预测和概括出可能的结论。最后,还要判断有没有其它的可能性。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思维达到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微观结构)的目的

27、知识结构与认识结构相统一

答:知识结构指基础知识的合理组合方式。认知结构是个体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由此看来,学生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8、怎样实现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统一?答:学生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个转化,应该做到:(1)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心中有数(2)深入了解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起点(3)善于做知识小结,不断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只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主动的信息处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形成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过程。29、化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答:1、具有系统性(是一个整体)2、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变化)3、是最富有活性的教学要素,是教学改革的活跃因素4、具有创新性,适合于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组合5、注重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0、从教学方法的层次水平进行分类?

答:第一级教学方法:理论化的综合方法。它属于一定的教学思想,包含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如问题解决法、实验探究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单元结构教学法。第二级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的基本方法。此类教学方法各自独立,适合

于不同的教学情景。如讲授法、谈话法、实

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第三级教学方法:

是前两级教学方法的微观构成要素。如讲授

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有不同的微观方法

——讲述、讲解和讲演。再如,归纳概括法、

演绎推理法、设置悬念法、比喻夸张法。

31、优化教学方法的特点:

答:(1)教学方法选择既考虑了教师的教,

也考虑了学生的学;既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2)教学方法

的选择既注重教学的结论——知识和技能的

获得,也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

智力的发展。因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活动过程,是引导学生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

跃”、学习上的两个“转化”,总目标是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32、选择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6个方面的问

题?

答:(1)符合化学学科特点(2)符合教学目

标和教学内容特点(3)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和认识水平(4)要考虑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

师自身特点(5)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

组合(6)要按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33、发现法的特点(优、缺点)?

答:优点:(1)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主体作用;(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习的知识比较牢固,而且便于迁移到

新的情景中去;(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

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发现的能力

缺点:1)不经济,对教学资料、教学设备

和教学时间要求高(2)让学生对未知事物

进行独立探索,难度较大,不利于中等偏下

程度学生的学习(3)探索过程中学生独立

活动多,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4)

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容易造成学生学

习的知识不系统

34、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理论基

础:?

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

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意义学习是通

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

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35、运用谈话——讨论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答:(1)提出的问题应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

键问题上;(2)问题应具启发性,引起学生

积极思维;(3)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并留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4)应根据问题的

难易程度,请知识、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学生

回答;(5)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突出谈话

讨论的目的。

36、试论第一级基本常用教学方法与第二级

综合教学方法的关系和区别

答:是属于同一教学范畴。因为第一级教学

方法除了对教材处理有特殊要求以外,教学

方法上是第二级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第二

级教学方法一般不单独使用,因为任何一节

课,都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

37、影响化学学习质量的因素

答:内因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学生的智能

差异、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学生的人格特

征、化学学习习惯、外因教师的影响、学生

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38、掌握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相结合?

答:1、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

力、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

进行实验的能力、收集证据的能力;解释与

结论的能力、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及其表达与

交流的能力八种。2、学科知识与科学

39、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学生的认知活动要越过

直接经验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

指导下的认识活动、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

认知活动的动力、

40、链式塑造的步骤:1、了解学生现在能做

什么事情,既确定起点行为;2、了解希望他

表现的终点行为,越具体越好;3、识别学生

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4、列出一系列阶

梯式的步子,让学生从他们目前状态迈向新

的目标。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5、

不断地强化每一个接近终点的行为,材料越

新,学生要求的反馈就越多。

41、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

答:1.思维特点:言语、感知觉、记忆、想

象和思维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思维过

程和认知结构也产生了具体的变化,能够熟

练将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

理等手段运用到化学学习中。2.知识背景特

点:首次接触化学学习,还缺乏有关学科感

性知识背景的丰富积累,很多东西是第一次

学习,这就是通常化学初学者入门难的原因。

3.兴趣特点:初中生精力旺盛,对于未知的

世界充满了好奇,兴趣盎然。当学习者刚刚

接触到一个新的学科,他们会表现出很强的

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

学习的兴趣浓厚。4.情绪特点:初中生的情

绪表现具有矛盾性特点,还未脱单纯稚气的

童趣,他们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

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 5.记忆特点:

对于感兴趣的化学概念、规律愿意记忆,积

极记忆,而对于那些缺少实验,枯燥的抽象

思维形成的化学概念、规律则不愿记忆或机

械记忆,理解记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

是机械记忆方法仍占有重要地位。

42、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

答:抽象逻辑思维占主要地位并开始进入成

熟期,辨证逻辑思维也迅速发展。与批判性

有所发展,喜欢自己独立提出问题并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智力的发展以及概念、判断、

推理能力的显著提高。

43、化学学习过程的特点:?

答:1.学习目的和对象的特殊性2.学习顺序

的特殊性3.学习手段的特殊性4.化学学习过

程对人类化学认知经验的依赖性。

44、探究过程概括为8个要素: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

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45、探究式学习的环节?

答:提1.出问题: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

开探究活动;2.收集数据:学习者获取可以

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3.

形成解释: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

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

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

现学科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

释;5.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所

提出的解释。

46、开展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

答:1.教师先选择某一种可引起学生兴趣的

问题,通常是一种有矛盾的事件或者是某一

类神秘的事件。

教师要先向学生说明整个探究的过程和规

则。2.指导学生提出各种与假设有关的问题,

并给予回答。教师只就某些能用“是”、“否”

来回答的问题给予答案,而不回答那些须由

学生“思考”的问题。3.学生验证自己所提

出的各种假设,并逐渐发展暂时性的理论,

并将各种理论写在黑板上。4.全班学生共同

讨论这些理论的合理性,并由个别学生解释

其理论的建立过程。5、理论被全班接受后,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这些理论的应用性和价

值。6、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整个探究过程有什

么缺失及改进之处,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47、什么样的知识需要探究?

答:1、值得探究的知识:化学教学中的核心

知识、重点知识如:化学基本概念,如电解

质、原电池等

化学基础理论,如元素周期律、温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重要元素化

合物的重要性质,如铝的两性、钠与水的反

应等;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如鲜果中维C的还原性、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等2、能够探究的知识:知识能不能够探究受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因素:考虑到学生

已有的经验基础,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内,蹦一蹦,跳一跳就能解

决问题如“食盐能否溶解于水?”资源因素3、

探究的限度:考虑到化学课程的“三个阶段”

如溶液的“导电性”

48、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3个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6方面:

答:1、学习动机方面: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通过自己设定目标,对自己的胜任能力

进行判断,寻找自我价值感等来激发和强化

自己的学习动机;2、学习策略方面:表现为

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

策略。有时这种意识和计划会内化为学生的

自觉化行为,学生能够自觉的调动这些策略

为学习服务;3、学习时间上:表现为学生能

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

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4、学

习结果方面:表现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

有清醒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能够进行

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效果和学习进程作出

调整;5、学习环境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

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很敏感,能够做到

随机应变;6、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情感

的投入,又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获得持续学习的动力

49、学业求助策略?

答:首先,要认识到学业求助并非是自身能

力缺乏的标志,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

一种途径;其次,要明确学业求助重点在于

求得别人的点拨和提示,而不是要求别人包

办解决问题,要在遇到自己确实不能解决的

学习困难时,再寻求他人的帮助;另外,要

学会辨别以寻求有效的帮助

50、影响化学学习质量的因素?

答:内因: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学生的智

能差异、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学生的人格

特征、化学学习习惯。外因:教师的影响、

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对化学学科的认

51、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建议?

答:1.打好化学知识基础。化学学习环环相

扣,学生要抓住化学学习的每一环节,每一

节化学课都要真正消化,弄懂弄通,避免复

习时炒“夹生饭”,力求打下扎实的化学知识

基础,为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提供前提条件。

2.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智力是影响化学学

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如果化学学习质量不理想,并不说明自己就

比别人笨,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受

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3.保持中等程度的

化学学习动机。4.化学练习方法要得当。做

到及时练习,复习巩固,不能搞“题海战术”。

5. 化学教师要会应用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

良好的性格品质,引导不同气质型的学生学

好化学。6.化学教师要会指导学生学习。

52、学习策略的特征:

答:1.学习策略是认知和元认知的复合体,

具有方法性、程序性和调控性三大特征。2.

学习策略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

的学习策略、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不同的学

习情境。3.学习策略的掌握不是以是否掌握

某种方法、技巧为标志,而是学习者能够根

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预期

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自觉而灵活地选择、调控

和应用特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4.学习策略

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微观策略,因此有别于一

般的学习技巧。

53、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答:第一、化学理论性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

化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事实、现象的观

察和理解。第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可以帮助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使之便于检索、

记忆。第三、化学理论性质知识可以帮助学

生掌握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第四、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形

成过程体现着丰富的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和

科学态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情

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54、解计算题应注意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答:1.认真审题。挖掘题给信息,明确试题

的已知条件和需求结果。2.科学解题。用有

关的化学概念对题目进行分析和解剖,找出

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间的关系,探求解题突

破口和解题途径。注意各种方法及技巧的应

用。3.解答规范。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步骤

完整、解答规范。

55、解题时要思考几个问题:?

答:第一,这道题怎么做;第二,为什么要

这样做;第三,怎么想到要这样做;第四,

不这样做行不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

法中哪种最好;第五,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

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是变容易了?还是变

难了?又该怎么做?

56、什么是设计?

答:1、设计就是指在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

目的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

策划。”2、“所谓设计,就是在活动之前,主

体头脑中预先形成活动方式、过程和结果的

过程。”3、设计就是指“为了解决某个问题,

在开发某个产品或实施某个方案之前,所进

行的系统而缜密的计划与构思的过程”。4、

设计的特点:超前性、预测性、想像性、创

造性

57、化学系统论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答:1、反馈原理:没有反馈的系统,要实现

控制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通过反馈信息掌

握教学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调节控制目前的

教学内容、方法、速率等,以达成预定的目

标。2、有序原理:没有开放的系统要走向有

序是不可能的。有序是指系统由低级的结构

转变为高级的结构,反之即为无序。也就是

说有序原理要求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

统。3、耗散结构原理: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只有开放的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

闭的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系统

总是要不断的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

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4、整体原

理:没有结构的系统,要发挥整体功能是不

可能的。因此结构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子。

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E整等于各要素功能

的总和∑E部加上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结

构产生的功能总和∑E联。即E整=∑E部+

∑E联

58、按照耗散结构理论,怎样才能使学生的

认识过程从混沌无序逐步转化为有序呢?

答:一方面,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

生的思维系统全方位的开放,利用各种手段,

广泛地射入大量的信息和能量。另一方面,

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

打破学生的认识平衡,产生认识冲突。再就

是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摆正学

生学习的主体位置,使学生的认识过程逐步

地从“混沌”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

59、化学教学设计的组成

答: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

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

计(分主板书和辅板书)、教学评价

60、教学设计的形式?

答:1、纲要式以提纲和要点描述教学内容及

教学过程设计,简明、扼要,便于教师利用

教案。 2、表格式教学过程设计分为教师活

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等栏目,

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设

计 3、图解式利用方框图、流程图、实验简

图以及某些符号来描述教学过程设计,这种

形式形象、直观、生动,便于教师利用。编

制时应注意配以必要的说明。 4、讲稿式以

文字描述教学过程设计,内容详细,新教师

采用较多

61、说课的类型?

答:(1)课前说课(2)课后说课(3)评比

型说课(4)主题型说课(5)示范型说课

62、说课的内容?

答:(1)说教材(2)说目标(3)说学情(4)

说教法(5)说教学程序

63、说教材的两个主要内容?

答:①剖析教材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并分析

教材编写思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按照课程

标准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简要阐

述所选内容在本课题、单元、教材、年级乃

至学段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出所选

内容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分别是什么,以

及确定这些重点、难点的依据是什么,等等。

②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结构特

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对所选内容或课题提出合理的课时安排并阐述这样安排的依据。若所选内容需要安排2课时或2课时以上,则还要就每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安排做出陈述。

64、说教材的三个目的?

答:一是依据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学活动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依据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三是整体把握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活动,为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提供教学参考。

65、说教学程序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答;1.教具学具准备 2.设计思路3.教学流程4.板书设计(通常可以省略)5.教学反思66、什么系统才是开放系统呢?

答:对化学教学系统的主导因素来讲,从不与外界合作和交流“固执己见”、“故步自封”,会“孤陋寡闻”不叫开放;对一个教学组织系统来讲,教学始终处于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个人意志为中心,从不与外界沟通、合作与交流,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当然也不能叫做开放的系统。只有不断的走出去实践、请进来与他人合作、交流、经常的组织学生与教师、与学习伙伴沟通、合作和交流、并且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才能称之为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这样的系统,要求得发展才有可能。

67、板书的作用?

答:1、解释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明确重难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2、增强直观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思维;3、向学生提供示范(a 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的示范;b解题格式的规范;c绘图的规范);4、便于学生记录和记忆,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68、课堂运用体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答:1、面部表情要自然、专注并随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2、着装要协调,注意仪表美,要身教言传并重无呆板相;3、站姿直而不僵硬,头不偏,略前倾,讲课时挺胸收腹;4、走动范围合理,快慢合适,停留得当;5、要正面使用目光与学生交流,面向学生;6、要适当使用停顿技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7、体态语之间的交换要自如,课堂生动活泼;8、体态语要与口语配合得当。

69、化学学习测量和评价的关系?

答:化学学习测量和评价是两个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如果没有化学学习评价,化学学习测量便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化学学习测量,化学学习评价便也失去了依据及可行性。

70、设计命题计划(目的;容量;各类题目的比例)。

答:命题计划是编制试题的指导和依据。首先要决定测试目的,测试目的不同,题目内容的选择、编排均不同;其次要决定试题的容量,使答题所需时间和给定时间相一致;再者要决定各类题目的比例,通常命题计划以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呈现。

71、化学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1、按评价对象分类:(1)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评价(2)化学教学质量的评价2、按评价的内容分类:(1)对学生化学知识学习成绩的评价(2)对学生化学技能的评价(3)对学生情感领域达成情况的评价3、按评价的目的分类:(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

72、化学学习评价的方法?

答:1、化学纸笔测验评价法(重要的基本方法),是一种重要的书面评价方式,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在认知领域方面的学习状况。2、化学档案袋评价法,指评价者(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依据档案袋中的材料,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3、化学活动表现评价法,73、课程标准对纸笔测验的新要求?

答:“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和理解上,而不宜放在对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上;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74、相对评价的优缺点?

答:优点: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指出学生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用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缺点:这种评价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缺少激励作用,因为即使通过努力,学生个体的成绩实质上提高了,但只要他的成绩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不变,其评价结果仍没有变化。

75、百分等级的优缺点?

答:缺点:百分等级属于顺序量表,无加和性。优点:无论考试分数的分布是否是正态分布(小范围考试分数分布往往不是正态分布),都可以用它表示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而且百分等级分数计算也比较简单,在教学评价中应用十分广泛。

体育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3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过程,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4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5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引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和责任。 6学生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7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8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9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10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11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12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动作分为几部分逐段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13完整练习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14领会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从强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 15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16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方法 17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索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8小群体教学法: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19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 20隐性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学内容 21体育教材化: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地内容包括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22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进行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23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教案)等 24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讲解

原生动物门 1.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2.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3.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4.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5.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6.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7.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8.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9.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 10.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在变形虫中可以看到外质与内质相互转化。外质可以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腰鞭毛虫的刺丝囊(nematocyst),丝孢子虫的极囊(polar capsule),纤毛虫的刺丝泡(trichocyst)等。 11.内质(end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不靠近表膜的部分,光镜下不透明,含有油滴、淀粉、副淀粉等颗粒,内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色素体(chromatophore )、食物泡(food vacuola)、眼点(stigma)、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 12.溶胶质(plasmasol)、凝胶质(plasmagel):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动同时伸出伪足。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小,溶胶质又由前向后回流,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 13.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nutrition):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 14.动物性营养(holozoic nutrition) :原生动物通过伪足吞噬或通过胞口、胞咽将细菌、有机质颗粒等食物取食进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经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消化后的营养,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 15.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c nutrition):一些寄生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从生活的环境介质中摄取溶于水的有机物以获取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性营养。16.眼点:一些鞭毛虫类身体前端会有类胡萝卜素的脂类集合成为一个红色的眼点,与鞭毛基部的副鞭毛体一起构成某些鞭毛虫的感光细胞器。 腔肠动物门 1.缘膜:水螅纲水母的伞缘向内突起,成为一环状膜,称为缘膜。 2.隔膜:珊瑚纲的腔肠动物体壁内胚层向消化循环腔垂直长入的突起,有的可以连接到口道,将消化循环腔分为初级隔膜、次级隔膜和三级隔膜。 3.神经细胞(nerve cell):位于皮肌细胞基部,接近中胶层,它的细胞突起彼此相连成网状,构成神经网,起传导刺激向四周扩散的作用; 4.刺细胞(cnidoblast):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nematocyst),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全新整理)4月浙江自考体育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体育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1017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育教学论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客体是( ) A.体育教学方式 B.体育教学方法 C.体育教学模式 D.体育教学活动 2.出版教学论史上划时代著作《大教学论》的是( ) A.洛克 B.巴泽多 C.夸美纽斯 D.卢梭 3.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其发展敏感期是有先后之别的,它们的顺序排列是( ) A.力量-耐力-速度 B.速度-耐力-力量 C.耐力-速度-力量 D.速度-力量-耐力 4.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运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 ) A.道德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力量素质 5.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指( ) A.兴趣 B.动机 C.观察 D.思维 6.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指( ) A.想象 B.回忆 C.态度 D.感知 7.提出教育目标类型划分理论的是( )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8.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担负的责任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任务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9.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是( ) A.认识——多质说 B.双边活动说 C.认识——发展说 D.认识——多元说 10.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因素是( ) A.教学方式 B.学生 C.教学条件 D.教学内容 11.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是( ) 1

体育教学论复习总结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进行的诸多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较适合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体育教授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最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内容: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内容。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外部特征”:“内部要素” “外部特征”:目标的层次: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可是体育教学目标。 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功能、工作和搭载文件。 “内部要素”:课题、条件、标准 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条件:三个要素:目标、路线、被导的主体。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材、自己的学生。 发挥学生主体条件:1)教师把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3)教师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4)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5)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运动实践性、娱乐性、健身性、人际交流开放性、空间的约定性。 一.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共性: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精教类、简教类、介绍类、锻炼类。 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不巩固到巩固。影响因素:运动技能难度、学习技能的总时间和联系密度、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学生前期经验积累、学生体育基础与身体素质。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阶段、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境的应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体育教学原则: 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乐趣,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与运动的习惯。 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

动物学名词解释。

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7、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8、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9、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10、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11、伸缩泡:原生动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排泄功能。 12、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结构,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功能。 13、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14、伪足:肉足动物的足不固定,身体伸出的部分即代表足,有运动和取食功能。 15、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6、裂体生殖:又叫复分裂。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17、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对该生物有害。 18、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9、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20、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分裂球在外,小分裂球在内,与般多细胞动物相反。 24、生物发生律:生物的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25、世代交替:在动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26、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27、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体壁围绕的中央腔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循环功能。 28、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突起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这是动物界首次出现的神经系统类型。网状神经系统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不定向,神经传导速度慢。 29、皮肌囊:扁形动物等的体壁,由皮肤和肌肉组成。起保护等作用。 30、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体制类型。 31、实质组织:在涡虫等动物的表皮、肌肉与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由中胚层来的实质,疏松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可贮存养分。 32、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等低等动物的消化管只有口,没有肛门,消化效率不高,称为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33、原肾管:扁形动物等的排泄系统类型。在虫体两侧有一对弯曲、多次分支的纵行排泄管,每一小分支细管的末端连着焰细胞。通过焰细胞收集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背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34、梯式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类型。身体前端有“脑”的雏形,由“脑”发出两条腹神经索,腹神经索发出神经分支彼此连接并分布到身体各部。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 体育教学论的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的模式。 理解内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组织。 掌握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

一、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小史 二、体育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 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分析 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 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 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 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 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特征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内容】重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 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 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动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缠卷,利于防御和捕食。 2.马氏管:由体壁昆虫的排泄气管,是着生于中肠与后肠交界处的细长的盲管,从周围血液中摄取离子、尿酸盐和毒素到管内,形成原始的尿液送入后肠。 3.书肺:为蛛形纲的呼吸器官。藏于腹部体表内陷所生的囊内,由许多叶状物重叠组成,各叶的内腔为血体腔,连接于腹窦。 4.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布,为水生类鲎的呼吸器官。 5.胞饮(作用):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6.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 7.多态现象:同种动物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类或多类个体的现象。 8.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式;种内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基本相似;有性生物的种内异性个体可相互配育,种间有生殖隔离;并占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9.世代交替现象: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10.开管式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血液不是始终在血管里流动,而是要流出血管到器官与器官之间。例如:节肢动物,不因节肢折断而引起流血过多而死亡,是一种生活的适应。 11.闭管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血管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而不直接流到组织间隙之间去。 12.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地体型,即通过动物体地中央轴,

《体育教学论》课程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基本形成了当时欧洲体育教学的框架。 (√)2.中国成立后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3.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研究这一问题。 (√)4.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了许多关于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B)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创建的“礼、乐、射、御、书、树” 六艺,其中含有体育教学的成分。 A、礼、乐、射 B、乐、射、御 C、御、书、树 D、射、御、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泰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3.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 4. 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组成。 1. 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主要源泉是体育教学实践,同时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也给与了重大的影响。 2. 孔子“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3. 国外体育教学的雏形表现在:柏拉图提倡学生应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4.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是在课余和休假期进行。 6.古兹姆斯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对体操内容的进行分类,产生了深远影响。 7.《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是国内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我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与联系,构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教学关系,其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关系。 9.教学应该是教授和学习的统一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这两种共同活动是建立在“教授主旨是促使学习的活动”和“教授的证据在于学习”的理论上。

体育教学论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 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的起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 4、1917年4月,毛泽东以_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_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 题名是《体育之研究》。 5、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的信息、 班级规模、队列队行。 6、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 等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7、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工作。 8、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 9、实践课按课的具体目标,又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10、体育课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 11、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实施重点。 12、“北京欢迎你”,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3、顾拜旦被人们称之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14、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15、体育教学评价的4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 “怎么评”。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越大,其教学效果就越好。(×) 2、一般把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称为学科目标或体育教学总目标。(√) 3、洛克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得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得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得定期、定向有规律性得移动,称为洄游.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与季节洄游. £适应辐射:原始同一物种为了适应不同得环境,而进化成形态结构不同得种类得过程叫适应辐射。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得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除前端得二节与最末一节,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得现象,称为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得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得体节具有完全不同得功能,并形成体躯,内脏器官集中于一定得体节内,这种分节现象特征称为异律分节。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得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就是胚胎时期囊胚腔得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得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与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广阔得体腔,这种体腔在体壁与消化管壁上都有中胚层形成得体腔膜,这种体腔无论在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上都比原体腔出现得迟,又称为次生体腔 £逆行变态:在幼年向成年发育时,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得更简单得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 £外骨骼:节肢动物得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得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得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咽式呼吸:两栖类得呼吸运动主要就是依靠口腔底部得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得薄膜气囊。主要得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与骨得空腔中.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得扩大与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与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得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就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得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得个员,有不同得结构与生理上得分工,完成不同得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得整体。 £生物发生律:生物在个体发育系统总就是在简单而迅速得重演,成生物发生律。 £拟态现象:拟态就是指一种生物在外形、色彩,甚至行为上模仿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体,而使自己得到好处得现象。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与受骗者. £孤雌生殖(轮虫动物):常见得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得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得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与雄体。它们均为单倍体(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得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世代交替(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两种体形,一为水螅型,一为水母型,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常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 £伸缩泡就是原生动物得一种收缩与扩张可周期得交替得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得液泡. £疣足:多毛纲得运动器官,就是体壁得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 £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得形成而产生了复杂得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及答案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 b)举行。 A、悉尼 B、雅典 C、巴黎 D、北京 2、2004年的欧洲杯在( C )进行 A、德国 B、比利时 C、葡萄牙 D、荷兰 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 B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4 B、1896 C、1900、 D、1890 4、脊柱一般至(C)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C )。 A、12″40 B、12″45 C、12″50 D、12″60 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 C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 C ) A、法国 B、美国 C、 英国 D、德国 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 A ) A、蓝、黄、黑、绿、红 B、蓝、黑、黄、绿、红 C、蓝、黑、黄、绿、白 D、红、绿、黑、黄、蓝 9、1984年(B )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过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 A、郎平 B、许海峰 C、李宁 D、黄志红 10、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B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宽 D、腰 1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12、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 C )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1 C、12 D、13 13、《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

体育教学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3.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5.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先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6.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7.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条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8.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二、简答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 答:(1)运动技能形式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2.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 答:1.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2.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3.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 如何区别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初衷。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知道思想,是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要求,它把握着提议教学进展的方向。(2)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4)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体育教学目标。(5)最终的体育是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标志。(6)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的实际工作和责任。 5.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②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③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④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7.简要阐述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答: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①为谁而组织?——学生;②谁组织和实施的?——教师;③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④教师教和学生学得是什么?——体育教学内容;⑤沿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头索动物: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 2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3脊索: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帮状结构介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4逆行变态: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这种个体发育又复杂变态到简单变态的现象 5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 6頜口类:有頜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有頜类:鱼纲和其他高等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8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 9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 10尾索: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11双循环: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双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一条叫体循环—富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一条叫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富氧血又流回左心房。 12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13不完全双循环:除了体循环外,心脏与肺之间出现了一个小的循环途径,但仅仅心房有隔而心室一个,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14闭鳔类:鳔与食管之间的鳔管退化消失,如鲈形目 15腮耙:着生在腮弓的内缘,为滤食器官。 16盾鳞:软骨鱼类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有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17硬鳞: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8骨鳞: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真皮层的产物,仅见于硬骨鱼类。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的边缘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和栉鳞。 19圆鳞:定区边缘呈圆形。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