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4,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5,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垫圈.

二, 不锈钢,铜,铝等材质的螺栓装配时,应在螺纹部分涂抹润滑剂.

三, 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连接,其预紧力可采用下列方法测定:

1,应利用专门装配中的扭力扳手,电动或气动扳手等,直接测得数值.

2,测量螺栓拧紧后伸长的长度Lm(图1)应按下式计算:

Lm=Ls+P0/CL

式中 Lm—螺栓伸长后的长度(mm);

Ls —螺栓与被连接间隙为零时的原始长度(mm);

P0 —预紧力为设计或技术文件中要求的值(N)

CL —螺栓刚度,可按本规范附录十四的规定计算.

图1 伸长后的螺栓

四, 装配精制螺栓和高强度螺栓前,应按设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五, 高强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连接件的结合面;装配时,结合面应干燥,不得在雨中装配.

六, 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距值不得小于终拧扭距值的30%;终拧扭距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下式计算: M=K(P+△P)·d

式中 M—终拧扭距值(N·m);

P—设计预拉力(KN);

△P—预紧力损失值,宜为预拉力值的5%—10%(KN);

K—扭距系数,可取0.11—0.15;

d—螺栓公称直径(mm)

七, 装配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分两次拧紧,直至将尾部卡头拧掉为止,其终拧扭距可不进行核算.

八, 现场配制的各种类型的键,均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装配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尺寸和精度.键用型钢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88N/mm2.

九, 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在装配前均应检验.

2,普通平键,导向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

3,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 5,切向键的两斜面间以及键的侧面与轴和轮毂键槽的工作面间,均应紧密接触;装配后,相互位置应采用销固定.

十, 销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要求后,方可装销.

3,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置应正确.

4,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的50%-75%.

5,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应在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运转实验合格后进行.

第三节联轴器装配

一, 凸缘联轴器(图2)装配时,两个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两轴心的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03mm.

图2 凸缘联轴器

二,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图3)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图3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1

联轴器外形最大尺寸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mm)

71

0.04

0.2/1000

2~4

80

95

106

130

0.05

160

190

224

4~6

250

315

400

475

0.08

5~7

600

0.1

三, 弹性柱销联轴器(图4)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图4 弹性柱销联轴器

弹性柱销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2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

(mm)

90~160

0.05

0.2/1000

2~3

195~200

2.5~4

280~320

0.08

3~5

360~410

4~6

480

0.1

540

6~8

630

四, 弹性销轴齿式联轴器(图5)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图5 弹性柱销目齿式联轴器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3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

(mm)

78~118

0.08

0.5/1000

2.5

158~260

0.1

4~5

300~515

0.15

6~8

560~770

0.2

10

860~1158

0.25

13~15

1440~1640

0.3

18~20

五, 齿式联轴器(图6)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

2,联轴器的内,外齿的啮合应良好,并在油浴内工作,其中小扭距,低转速的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锂基润滑脂》的ZL-4润滑脂,大扭距,高转速的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齿轮油》的HL20,HL30润滑油,并不得有漏油现象.

图6 齿式联轴器

齿式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4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

(mm)

170~185

0.3

0.5/1000

2~4

220~250

0.45

290~430

0.65

1.0/1000

5~7

490~590

0.9

1.5/1000

680~780

1.2

7~10

六,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图7装配时,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图7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装配允许偏差表5

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

(mm)

两轴心径向位移

(mm)

两轴线倾斜

端面间隙s

(mm)

50

0.1

1/1000

2~4

70~105

0.15

125~170

0.2

3~6

200~230

0.3

260

0.3

6~8

300~400

0.35

0.5/1000

7~9

七, 当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时,应使两轴窜动到端面间隙为最小尺寸的位置.

第四节制动器装配

一, 盘式制动器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动盘的端面跳动不应大于0.5mm.

2,同一副制动器两闸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应大于0.5mm.

3,同一副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线平面间距离h(图8)的允许偏差为±0.5mm;制动器支架端面与制动盘中心平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

0.2mm.

4,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应均匀,其值宜为1mm.

5,各制动器制动缸的对称中心与主轴轴心在铅垂面内的重和度△值不应大于3mm.(图9)

图8 盘式制动器支架

1-支架;2-筒体;3-闸瓦;4-制动盘中心面;5-制动盘

图9 盘式制动器

瓦块式制动器装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动器各销轴应在装配前清洗洁净,油孔应畅通;装配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2,同一制动轮的两闸瓦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mm. 3,闸座各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的铅垂面M-M间的水平距离b的允许偏差为±1mm.

4,闸座各销轴轴线与主轴轴线水平面N-N的垂直距离h的允许偏差为

±1mm.

5,闸瓦铆钉应低于闸皮表面2mm;制动梁与挡绳板不应相碰,其间隙c值应小于5mm.

6,松开闸瓦时,制动器的闸瓦间隙s应均匀,且不应大于2mm.

7,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接触良好,平稳;各闸瓦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与制动轮接触不得小于80%.

8,油压或气压制动时,达到额定压力后,在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

0.196MPa.

图10 瓦块制动器

1—闸瓦;2—制动轮;3—制动梁;4—卷筒

三, 带式制动器(图11)各连接销轴应灵活,无卡住现象;摩擦内衬与钢带铆接应牢固,不得松动.铆钉头应埋于内衬内,其铆钉头与内衬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mm;制动带退距ε值应按表6选取.

图11 带式制动器

带式制动器退距ε值表6

制动轮直径D(mm)

制动带退距ε(mm)

100~200

0.8

300

1

400~500

1.25~1.5

600~800

1.5

第五节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

一, 在常温下装配时应将配合面清洗洁净,并涂一薄层不含二硫化钼添加

剂的润滑油;装入时应均匀,不得直接打击装配件.

二, 纵向过盈连结的装配宜采用压装法.压装设备的压力,宜为压入力的3.25-3.75倍;压入或压出速度不宜大于5㎜/s.压入后24h内,不得承受负载.压入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Pxi= Pfmax·π·df·Lf·μ

式中 Ca,Ci——系数,由现行国家

标准《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

GB5371-85表4中查得;

Qa——包容件直径比;

Pxi——压入力(N);

Pfmax——最大结合力(N);

df——结合直径(mm);

Lf——结合长度(mm);

μ——摩擦系数

qi——被包容件直径比;

va——包容件泊松比;

vi——被包容件泊松比

——最大过盈量(mm);

Ea——包容件弹性模量;

Ei——被包容件弹性模量;

三, 用液压充油法装配配合件时,应先按技术要求检查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当无规定时,其粗糙答应在Ra1.6-0.8μm之间.对油沟,棱边应刮修倒圆.四, 横向过盈连结的装配宜采用温差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热包容件时,加热应均匀,不得产生局部过热.未经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400℃;经过热处理的装配件,加热温度应小于回火温度.热装的最小间隙,可按表7选取.加热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r——包容件加热温度;

Ymax——最大在过盈值;

Δ——最小装配间隙;

α2—— 加热线膨胀系数;

d——配合直径;

冷,热装最小间隙表7

配合直径

d(mm)

≤3

3~6

10~18 18~30 30~50 50~80最小间隙(mm)

0.003 0.006 0.O10 0.018 0.03

0.05

0.059

配合直径d(mm)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

最小间隙(mm)

0.069 0.079 0.09

0.101

0.123

2,冷却被包容件时,冷装的最小间隙可按表7选取,冷却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1—被包容件冷却温度;

α1—冷却线膨胀系数;

五, 温差法装配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检查装配件的相互位置及相对尺寸.加热或冷却均不得使其温度变化过快;并应采取防止发生火灾及人员灼伤或冻伤的措施.

第六节滚动轴承装配

一, 装配滚动轴承前,应测量轴承配合尺寸,按轴承的防锈方式选择适当的方法清洗洁净;轴承应无损伤,无锈蚀,转动应灵活及无异常声响.

二, 采用温差法装配滚动轴承时,轴承被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00℃;被冷却温度不得底于-80℃.

三,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或箱体孔的配合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于部分式轴承座或开式箱体,部分接合面应无间隙;轴承外圈应与轴承座在对称中心线的120°范围内与轴承盖在对称中心线9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并应采用0.03mm塞尺检查,塞入长度应小于外圈长度的1/3.轴承外圈与轴承座或开式箱体的各半圆孔间不得有夹帮现象.各半圆孔的修帮尺寸应符合表8的规定.

滚动轴承装配修帮尺寸表8

四,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档肩应紧靠;园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与轴承肩的间隙不得大于0.1mm.轴承盖和垫圈必须平整,并应均匀地紧贴在轴承端面上.当设备技术文件有规定时,可按规定留出间隙.

五, 装配轴两端用径向间隙不可调的,且轴的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盖限定的向心轴承时,应留出间隙c(图12).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留出间隙可取0.2-0.4mm.当温差变化较大或两轴中心距L大于500mm时,其留出间隙可按下式计算:

C=L·α·△t+0.15

式中 c—轴承外圈与端盖间的间隙(mm);

L—两轴承中心距(mm)

α—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宜取α为12×10-6(1/℃);

△t—轴工作时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图12 轴承装配间隙c

六,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向游隙应按

表10调整;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时,均应检查其轴向游隙,并应符合表9或表11的要求.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表9

滚动轴承的游隙表10

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表11

七, 向心轴承,滚针轴承,螺旋滚子轴承装配后应转动灵活.当采用润滑脂的轴承时,装配后在轴承空腔内应加注65%-80%空腔容积的清洁润滑脂,但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得加注润滑脂.

第1.7.7条单列向心球轴承,向心推力圆锥滚子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装在轴颈上和轴承座内的轴向预紧程度,应按轴承

标准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第七节密封件装配

一, 使用密封胶时,应将结合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二, 压装填料密封件时,应将填料圈的接口切成45°的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大于90°.填料圈不宜压的过紧,压盖的压力,应沿圆周均匀分布.三, 油封装配时,油封唇部应无损伤,应在油封唇部和轴表面涂以润滑剂;油封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紧压在主轴上(图5.9.3),不得装反.油封在壳应可靠地固定,不得有轴向移动或转动现象.

四, 装配O形密封圈时,密封圈不得有扭曲和损伤,并正确选择预压量.当橡胶密封圈用于固定密封和法兰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

20%-25%;当用于动密封时,其预压量宜为橡胶圈直径的10%-15%.

五, 装配V,U,Y形密封圈时,支承环,密封环和压环应组装正确,且不宜压得过紧;凹槽应对着压力高的一侧,唇边不得损伤.

六, 机械密封(图13)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13 油封结构

1—主轴;2—密封唇部;3—拉紧弹簧;4—金属骨加;5—橡胶皮碗

图14 机械密封结构

1—防转销;2—静环密封圈;3—静环;4—动环;5—弹簧

1,机械密封零件不应有损坏,变形;密封面不得有裂纹,擦痕等缺陷.

2,装配过程中应保持零件的清洁,不得有锈蚀;主轴密封装置动,静环端

面及密封圈表面等,应无异物,灰尘.

3,机械密封的压缩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4,装配后用手盘动转子应转动灵活.

5,动,静环与相配合的元件间,不得发生连续的相对转动,不得有泄漏.

6,机械密封的冲洗及密封系统,应保持清洁无异物.

七,防尘节流环密封,防尘迷宫密封(图15)的装配,应符合

下列规定:

1,防尘节流环间隙,防尘迷宫缝隙内应填满润滑脂(气封除外).

2,密封缝隙应均匀.

图15 防尘节流环和防尘迷宫密封

第八节试运转

一, 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2,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3,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作规程.

4,参加试运转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作规程及试运转作.

5,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二, 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

1,电气(仪器)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实验.

2,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

3,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

4,空负荷试运转,应在上述1 至3项调整试验合格后进行.

三, 电气及作控制系统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检查或调试内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

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调试要求,用模拟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

4,经上述1 至 3项检查或调整后,方可进行机械与各系统的联合调整试验.四, 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

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4,干油集中润滑装置各部位的运动应均匀,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声响;给油量在5个工作循环中,每个给油孔,每次最大给油量的平均值,不低于说明书规定的调定值.

5,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应按说明书检查和调整下列各项目:1,油压过载保护;2,油压与主机启动和停机的联锁;3,油压低压报警停机讯号;4,油过滤器的压差讯号;5,油冷却器工作和停止的油温整定值的调整;6,油温过高报警信号.系统在公称压力下无渗漏现象.

五, 液压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在充液前,其清洁度应符合规定.

2,所充液压油(液)的规格,品种及特性等均应符合图纸和说明书的规定;充液时应进行多次开启排气口,把空气排除干净.

3,系统应进行压力试验,系统的油马达,伺服阀,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和蓄能器等,均不得参与试压.试压时应先缓慢升压到表12的规定值,保持压力10min,然后降至公称压力,检查焊缝,接口和密封处等,均不得有渗漏现象.

液压试验压力表12

系统公称压力P

(Mpa)

≤16

16~31.5

>31.5

试验压力

1.5P

1.25P

1.15P

4,启动液压泵,进油(液)压力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泵进口油温不得大于60℃,且不得低于15 ℃;过滤器不得入空气,调整溢流阀(或调压阀)应使压力逐渐升高到工作压力为止.升压中应多次开启系统放气口将空气排除. 5,应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安全阀,保压阀,压力继电器,控制阀,蓄能器和溢流阀等液压元件,其工作性能应符合规定,且动作正确,灵敏和可靠.

6,液压系统的活塞(柱塞),滑块,移动工作台等驱动件,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和卸压不得有不正常的冲击现象.

7,系统的油(液)路应通畅.经上述调试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六, 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及其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加热和电气及控制等系统,均应单独调试检查并符合要求.

2,联合调试应按要求进行;不宜用模拟方法代替.

3,联合调试应由部件开始至组件,至单机,直至整机,按说明书和生产作程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转动和移动部分,用手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②,安全装置(安全联锁),紧急停机和制动(大型关键设备无法进行此项试验者,可用模拟试验代替),报警讯号等经试验应正确,灵敏,可靠.

③,各种手柄作位置,按扭,控制显示和讯号等,应于实际动作及其运动方向相符;压力,温度,流量等仪表,仪器指示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④,应按有关规定调整往复运动部件的行程,变速和限位;在整个行程上其运动应平稳,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不得有不正常的声响.⑤,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均应进行各级速度(低,中,高)的运转试验.其启动,运转,停止和制动,在手控,半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下,均应正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七, 设备空负荷试验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本规范第1.13.5条规定机械与各系统联合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2,应按说明书及有关规定的空负荷试验的工作规范和作程序,试验各运动机构的启动,其中对大功率机组,不得频繁启动,启动时间间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变速,换向,停机,制动和安全连锁等动作,均应正确,灵敏,可靠.其中连续运转时间和断续运转时间无规定时,应按各类设备安装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3,空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并应作实测记录:

①,技术文件要求测量的轴承振动和轴的窜动不应超过规定.

②,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平稳,无不正常的噪声和磨损.

③,传动皮带不应打滑,平皮带跑偏量不应超过规定.

④,一般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导轨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0℃.

⑤,油箱油温最高不得超过60℃.

⑥,润滑,液压,气(汽)动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应正常,无渗漏现象.

⑦,各种仪表应正常工作.

⑧,有必要和条件时,可进行噪声测量,并应符合规定.

八,空负荷试运转结束后,应立即作下列工作:

1,切断电源和其他动力来源.

2,进行必要的放气,排水或排污及必要的防锈涂油.

3,对蓄能器和设备内有余压的部分进行卸压.

4,按各类设备安装规范的规定,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查;紧固部分进行复紧.

5,设备空负荷试运转后,应对润滑剂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需要时可更换新油.

6,拆除调试中临时的装置;装好试运转中临时拆卸的部件或附属装置.

7,清理现场及整理试运转的各项记录.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98 一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98 一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98 一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一)2010-05-1918:02最终编辑盛泳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一)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明。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一节施工条件第2.1.1条工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大中型、特殊的或复杂的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第2.1.2条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

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通用机械制造方向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职业素养,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所需的基本能力,为从事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常用工装知识和编制常用通用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装配工艺知识、尺寸链知识、车床导轨精度检测方法和孔的刮削方法、常用通用机械装配和精度检验的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的能力。 能力目标: 1.能够读懂车床主轴箱、进给箱等部件的装配图。 2.能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装配顺序,提出所需工装的设计方案。 3.能够完成车床部装、总装,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4.具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精度检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5.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 三、参考学时 252学时。 四、课程学分 1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1

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 1认识装配 与工装 1、掌握装配基础知识; 2、掌握工装知识,会设计简单的工装 3、掌握机械设备装配工艺: 4、会正确选用装配、维修工具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评价 30 2主轴箱的装 配与调试 1掌握轴、齿轮、轴承等典型零部件装 配要点; 2掌握静平衡原理,了解动平衡原埋; 3正确选用框式水平仪、检验心棒等 检测量具; 4能熟练拆装车床主轴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5能够对车床主轴箱进行调试; 6能对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54 3进给箱的 装配与调试 1能熟练拆装车床进给箱,达到装配精 度要求; 2能够对车床进给箱进行调试; 3能对车床进给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4溜板箱 的装配 与调试 1掌握尺寸链知识; 2掌握螺旋机构,蜗杆、蜗轮等典型 机构的装配要点; 3能熟练拆装车床溜板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4能够对车床溜板箱进行调试; 5能对车床溜板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5综合实训 1掌握车床床身与床鞍等典型部件的 装配要点; 2掌握车床精度检验方法; 3完成车床总装配,达到装配技术要 求; 4能够对车床进行调试和维护; 5能对车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排除; 6具有一定的相关工种的操作能力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60 6机动12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通用标准规范.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通用标准规范 第1章设备机房 1.机房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并能防止水从孔洞浸入室内。无明显的灰尘。机房屋顶严格要求不漏水、不掉灰,装饰材料应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理想的条件是外窗加双层玻璃并密封,门加防尘密封条,天窗密封机房,加尘埃过滤装置。 2. 机房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3. 室内无直射阳光,建议采用有色玻璃窗,或深色窗帘遮光。 4. 机房内配备日常照明。 5. 机房内部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 6.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7.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8. 机房配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 9. 机房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700Ω?m 时,机房地阻应小于10Ω。

第2章设备安装工艺 1.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时必须预留一定的安装空间、维护空间和有可能的扩容空间。 2.设备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机架高度的1‰。 3.同一排机架的设备正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偏差不大于5mm;每列设备的列头柜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m。 4.室内安装相邻机架时,要求相邻机架紧密靠拢,机架间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5.同类机架相邻,高低一致,偏差小于2 mm。 6.抗震加固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要求做抗震加固处理的机架(设备)应有抗震加固处理,抗震地脚附件齐全,安装正确。 7.机架和底座连接牢固可靠,机架安装后稳固不动。 8.机柜或底座(支架)与地面固定膨胀螺栓安装正确牢固,各种绝缘垫、平垫、弹垫和螺栓螺母安装顺序正确,无垫反现象。 9.绝缘地脚安装时,必须保证膨胀螺栓与机架之间绝缘。 10.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做防腐防锈处理。 11.同类螺栓露出螺帽长度应基本一致。 12.拧紧螺母时应该进行防松处理,如采用弹垫或双螺母方式。13.设备安装完毕,设备周边防静电地板安装平整、牢固,底座应与地板紧密相贴。

机械装配标准和方法

机械装配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 五、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插入。 六、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第二节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公共、给排水、通风与空调、电气】

目录 一.机电公共部分 机电封堵施工工艺标准... . (01) 除锈刷油防腐工艺标准... . (05) 管线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处理工艺标准 (09) 管道套管制作安装工艺... . (11) 支吊架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15) 二.建筑给排水部分 排水UPVC 管承插连接安装工艺标准 (25) 塑料管电熔(承插、对接)连接工艺标准 (28) 薄壁不锈钢管环压连接施工工艺标准... . (31) 铸铁管道不锈钢卡箍法兰连接安装工艺标准 (34) 钢管丝扣连接施工工艺标准(焊接、镀锌、衬塑、涂塑钢管) (37) 塑料管热熔连接(承插)工艺标准... .. (39) 镀锌钢管卡箍连接施工工艺标准(镀锌、衬塑、涂塑钢管等) (41) 铜管焊接连接施工工艺标准... .. (43) 自动喷淋安装工艺标准... . (47) 室内消火栓安装工艺标准(明装、暗装) (50) 湿式报警阀组安装工艺标准... .. (53) 卫生洁具安装工艺标准... . (54) 室外管沟开挖与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58) 暖气片安装工艺标准... .. (60) 潜污泵安装工艺标准... .. (61)

三.通风与空调部分 钢管焊接工艺标准... .. (62) 镀锌铁皮风管制作与安装工艺标准... . (65) 酚醛复合风管制作工艺标准... . (72) 风口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76) 软接、补偿器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 (79) 橡塑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81) 玻璃棉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 (85) 保温金属保护管壳施工工艺标准... .. (87) 水泵安装工艺标准... .. (89) 风机盘管、VAVBOX 安装工艺标准 (92) 风机、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安装工艺标准 (94) 冷却塔安装工艺标准... . (98) 制冷主机安装工艺标准... (100) 四.建筑电气部分 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施工工艺标准... .. (103) 避雷带(网)安装工艺标准... . (104) PVC 电线管敷设工艺标准 (107) 钢制电线管敷设工艺标准... .. (108) 线槽桥架安装工艺标准... (110) 电缆桥架内敷设工艺标准... .. (114)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 (115)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 (116)

搅拌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完)

搅拌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标准编号)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带搅拌器的磷酸搅拌机、主灰桶(槽)、预灰桶、渐进预灰桶、石灰孔搅拌机、糖膏分配槽、一(二)碳泥汁搅拌机、连续回溶机、糖糊混合机,以及石油化工装置立式搅拌器等相似设备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安装前,应掌握有关设备安装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参数表,施工图纸,供货商提供的安装或装备详图,安装运行和维护手册,基础要求、载荷、紧固件有关资料等; 2.1.2 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 (2)《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HG20203-2000 (3)《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HG20236-93 (4)《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3514-2001 (5)《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6)《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21563-95 2.2 作业人员 2.2.1 参加搅拌设备安装作业人员主要包括设备安装工程师、钳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工、起重工、架子工等,人员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于配置。 2.2.2 上述各作业工种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相关作业的上岗操作证。 2.3 设备、材料 2.3.1 设备验收:安装搅拌设备前,应由厂家,业主(总承包商,工程监理)安装单位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将现场的实物与装箱清单核对。随机文件及配件应齐全,将破损件,缺件填写在开箱记录清单上。 2.3.2 施工用的辅助材料如型钢、电焊条、垫铁、地脚螺栓等,应使用厂家指定产品,非指定产品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合格保证。 2.3.3 搅拌设备润滑油(脂)等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选用,一般由建设单位供应。 2.3.4 搅拌设备备品备件应按原设备装配图型号选用,并应对材质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检查。 2.4 主要机具 2.4.1 施工机具:吊机、卷扬机、桅杆等(根据设备重量、位置等选用)千斤顶、电焊机、电气焊工具,各类扳手、拉马、手锤、铜棒、台虎钳、挫刀、电钻等。 2.4.2 测量器具:水准仪、经纬仪、框式水平仪、游标卡尺、塞尺、钢板尺、千分表、百分表、线坠、连通管等。 2.5 作业条件 2.5.1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已进行,如发现设计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 (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 (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 (5)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6)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8)GB 10089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 3.1.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1.10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 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通信无线网主设备安装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目录 1安装工艺 (2) 1.1塔桅要求 (2) 1.2天馈线系统 (4) 1.3线缆走道 (5) 1.4设备安装 (6) 1.5电源 (7) 1.6传输 (8) 1.7线缆布放 (8) 1.8线缆连接 (9) 1.9监控系统 (10) 1.10防雷接地 (11) 1.11分布系统 (13) 2设备及线缆标签规范(参照网络资源命名规范) (13) 2.1设备标签规范 (13) 2.2设备线缆标签规范 (13)

1 安装工艺 1.1 塔桅要求 1.1.1 一般要求 1、塔桅基础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塔桅钢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运输、堆放和吊装等造成 的钢构件变形及涂层脱落,应进行矫正和修补。 3、塔桅钢结构安装工程可按塔段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次。塔桅钢结 构的安装程序,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致永久性变形。 4、塔桅高度,平台、加挂支柱的安装高度及位置等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安装平台上必须安装天线支臂及抱柱,用于安装通信天线。 5、天线支架、挂高、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钢塔结构构件牢固连接。 所有栏杆与相邻板之间应牢固连接。 6、塔楼钢平台梁、平台板、栏杆的安装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钢平台、栏杆安装偏差(mm) 7、采用法兰连接的节点,法兰接触面的贴合率不应少于75%,且边缘最大 间隙不应大于±1.5mm。法兰间隙超过0.8mm时应用垫片垫实,垫片应 镀锌,并作防腐处理。 8、采用结点板连接的节点,相接触的两平面贴合率不应少于75%。 9、塔桅连接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塔桅基础连接的构件螺栓必须上双螺母。 (2)连接螺栓应顺畅穿入,不得强行敲击。当孔位偏差小于等于3mm 时可打过冲后再穿入螺栓,螺栓穿向应一致。 (3)螺母拧紧后螺栓外露丝扣为3~5扣。 (4)螺母紧固应符合工程设计的力矩要求: ①用力矩扳手检查力矩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值。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 主编部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12月1日 关于发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国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8]9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和计综[1987]2390号 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等十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下列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及《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66/84同时废止。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1/98《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2/98《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上述规范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械工业部安装工程标准定额站组织,会同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总公司、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全国安装协会技术标准中心和重庆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原《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贯彻执行以来的经验,充分调查了解了我国机械设备安装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严格按照建设部修订标准规范的程序、步骤和要求的规定,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为8章、18节和20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原设备安装工程“通用规定”,修改为全国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都适用的通用规范,扩大了规范的覆盖面。 2.增加了新技术、新工艺等新的内容,如胀锚地脚螺栓、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减振垫、无垫铁安装、座浆法、液压、气动润滑管道,联轴器装配扩大至11个品种和类型,清洗、除锈和脱脂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检验更加明确。 3.原规范是70年代制订,其参数和技术要求科学性、实用性较差。随着我国产品和施工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1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a)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a)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 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a)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 主轴组件。 a)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 如,车床的主轴箱。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 的功能。 2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3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3.1装配精度: 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3.2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 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4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概述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 标准概述

第一章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 本工艺适用于通用设备安装工程中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垫铁的施工及设备的校正。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设备图、安装基础图、工艺流程图、产品使用说明书; 2、土建相关的图纸; 3、国家规定的施工规范及标准; 4、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主要器具及材料 1、机具:电焊机、砂轮机、导链、千斤顶、钳工移动操作台、轮轴节定心卡具、钢丝绳、手电筒、各种钳工工具及专用工具。 2、材料:钢板、橡胶板、道木、木板、铜皮、铅丝、煤油、汽油、砂布、金相纸、塑料布、白布、棉纱、尼龙绳、脱脂液等。 3、仪器仪表:水准仪、千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水平仪、塞尺、钢板尺、卷尺、转速表等。 (三)现场作业条件 1、设备房内墙面、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基本完毕,能遮蔽风、沙、雨、雪。 2、接通水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土建设备基础已完成。 二、施工工艺 (一)设备基础 1、基础的检验 (1)基础的主要技术要求 1)基础重心与设备重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允许偏移不得超过基础中心至基础边缘水平距离的3%~5%。 2)基础标高、位置和尺寸,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 3)同一基础应在同一标高线上,但设备基础不得与任何房屋基础相连,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4)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按设备的底座轮廓尺寸而定,底座边缘至基础侧面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00mm。 5)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当其静荷载P≥100N/m2时,则混凝土基础内要放两层由直径10mm的钢筋以15cm方格编成的钢筋网加固,上层钢筋网低于基础表面不应小于5cm,其上下层钢筋网的总厚度不应小于20cm。 6)凡精度较高,且不能承受外来的动力,或本身振动大的设备,必须敷设防振层,以减小振动的振幅,并防止其传播。 7)有可能遭受化学液体或侵蚀性水分影响的基础,应设置防护水泥。 (2)基础的验收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及验收通用规范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GB 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管子对接焊口应使内壁齐平;钢管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 A、5%; B、10%; C、15%; D、20%; 答案:B(6.2.1) 2、管道敷设时,管子外壁与相邻管道的管件边缘距离不应小于()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答案:A(6.3.1) 3、管道的涂漆,描述不正确的是()

A、管道涂防锈漆前,应除净管道外壁的铁锈、焊渣、油垢及水分等; B、涂漆工作对于环境温度无特殊要求,涂漆后宜自然干燥;未干燥前应采取防冻、防雨、防污、防尘措施; C、管道的涂漆颜色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涂层应均匀、完整,无损坏和漏涂; D、5 涂层应附着牢固、并应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答案:B(6.5.3) 4、下列关于垫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斜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 B、平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或铸铁。 C、斜垫铁的斜度宜为l/l0~1/20;振动或精密设备的垫铁斜度可为1/40。 D、斜垫铁可单独使用,当使用成对的斜垫铁时应采用同一斜度。 答案:D(附录A) 5、垫铁组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承受重负荷或有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B、每一垫铁组的块数不宜超过5块;

C、所有垫铁相互间应用定位焊焊牢; D、垫铁的厚度不宜小于2mm; 答案:C(4.2.3) 6、螺栓或螺钉联接紧固时,描述不正确的是() A、螺拴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的许用应力; B、多只螺栓或螺钉联接同一装配件紧固时,各螺栓或螺钉的拧紧顺序无特殊要 求。当有定位销时应从靠近该销的螺栓或螺钉开始拧紧; C、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 时,尚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 D、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3个螺距,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 件贴合;沉头螺钉紧固后,沉头应埋人机件内,不得外露; 答案:B(5.2.1) 7、高强度螺栓的装配,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强度螺栓在装配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和处理被联接件的接合面;装配 时,接合面应保持干燥,严禁在雨中进行装配; B、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和终拧应在同一天内完成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31-98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指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确保质量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从开箱起至设备的空负荷试运转为止的施工及验收,对必须带负荷才能试运转的设备,可至负荷试运转 第1.0.3条设备安装工程应按设计施工。当施工时发现设备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并经设计变更批准后,方可按变更后的设计施工。 第1.0.4条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 第1.0.5条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第1.0.6条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作出记录,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第1.0.7条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 第1.0.8条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脚螺栓与垫铁 第一节地脚螺栓 第2.1.1条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在预留孔里应垂直,无倾斜。 第2.1.2条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第2.1.3条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

1/3~2/3。 第二节垫铁 第2.2.1条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臵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二、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三、相邻两组垫铁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四、每一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 A≧C (Q1+Q2) ×102 R 式中:A——垫铁面积(mm2); Q1——由于设备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 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可抗拉力; R——基础或地坪混泥土的单位面积强度(Mpa),可取混泥土设计强度; C——安全系数,宜取1.5~3。 五、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第2.2.2条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勾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的可不焊。 二、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用平垫铁。 第2.2.3 条每一组垫铁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臵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铸铁垫铁可不焊。 第2.2.4条每一垫铁组应放臵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

机械装配技术试题-1

一、填空题: 1装配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过程。 2装配术语具有通用性、功能性和准确性三个特性。 3装配的主要操作包括安装、连接、调整和检查和试验。 4装配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尺寸、运动、精度、可操作性和零件的数量。5定位是将零件或工具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6轴承的装配与拆卸方法有:机械法、液压法、压油法和温差法。 7装配小型锥孔轴承时,常采用手锤与冲击套筒或螺母与钩头扳手方法。8装配锥孔轴承时,常采用游隙的减少量、轴向相对位移法来控制轴承装配的位置。 9采用温差法装配轴承时,轴承的温度应比轴高80-90°C。 10测量齿侧间隙时,一般采用铅丝、百分表和塞尺进行检查。 11锁紧件有两大类:即螺纹联接用锁紧件和孔轴类锁紧件。 12开口扳手的钳口大多与手柄成15°角。因此,扳手只需旋转30°就可以拧紧或松开螺钉。 13螺纹锁紧件主要有两大类:即摩擦/附加力锁紧件和机械/变形锁紧件。 14无尘室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之大气的洁净度以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 15导轨的作用有导向、支承两种。 16导轨有平面导轨、圆柱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和V形导轨四种形式。 17 影响清洗过程的四个因素:即化学作用、时间、温度、运动。

18常用的拆卸方法有:击卸法拆卸、拉拔法拆卸、顶压法拆卸、温差法和破坏法拆卸。 19拆卸的目的就是要拆下装配好的零、部件,重新获得单独的组件或零件。 20拆卸步骤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称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21机械设备拆卸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是:从外部拆至内部,从上部拆至下部,先拆成部件或组件,再拆成零件。 22根据清洁度要求和产品的特性,通常有多种清洗工艺。它们通常有不同的步骤,我们把它们分为预清洗、中间清洗、精细清洗、最后清洗、漂洗、干燥。23常用的清洗方法是手工清洗、浸洗法、喷雾法、高压清洗法和蒸汽除油法。 24清洗的本质是污染物的转移。 25影响清洗质量的五大因素是清洗介质、污染物、零件表面、清洗条件、清洗方法。 26根据酸性可将水溶液清洗剂分为三类,即:酸、中性、碱。 27一个人每天大约要掉落出20亿个尘粒皮屑微粒。 28装配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准备、工作实施、测试与检查和油漆、装箱等四个阶段。 29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 30密封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渗漏、防止外来污染物的侵入。 31密封件的两种类型是:静密封件、动密封件 32装配密封垫时,应对密封垫涂上一层润滑脂,以防止移动。 33 清洗剂主要分为两类:有机溶剂和水溶液清洗剂。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范本

设备安装通用工艺标准 本工艺适用于通用设备安装工程中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垫铁的 施工及设备的校正。 一、施工预备 (一)技术预备 1、设备图、安装基础图、工艺流程图、产品使用讲明书; 2、土建相关的图纸; 3、国家规定的施工规范及标准; 4、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要紧器具及材料 1、机具:电焊机、砂轮机、导链、千斤顶、钳工移动操作台、轮轴节定心卡具、钢丝绳、手电筒、各种钳工工具及专用工具。 2、材料:钢板、橡胶板、道木、木板、铜皮、铅丝、煤油、汽油、

砂布、金相纸、塑料布、白布、棉纱、尼龙绳、脱脂液等。 3、仪器仪表:水准仪、千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水平仪、塞尺、钢板尺、卷尺、转速表等。 (三)现场作业条件 1、设备房内墙面、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差不多完毕,能遮蔽风、沙、雨、雪。 2、接通水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土建设备基础已完成。 二、施工工艺 (一)设备基础 1、基础的检验 (1)基础的要紧技术要求 1)基础重心与设备重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同意偏移不得超过基础中心至基础边缘水平距离的3%~5%。 2)基础标高、位置和尺寸,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

3)同一基础应在同一标高线上,但设备基础不得与任何房屋基础相连,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间距。 4)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按设备的底座轮廓尺寸而定,底座边缘至基础侧面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100mm。 5)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当其静荷载P≥100N/m2时,则混凝土基础内要放两层由直径10mm的钢筋以15cm方格编成的钢筋网加固,上层钢筋网低于基础表面不应小于5cm,其上下层钢筋网的总厚度不应小于20cm。 6)凡精度较高,且不能承受外来的动力,或本身振动大的设备,必须敷设防振层,以减小振动的振幅,并防止其传播。 7)有可能遭受化学液体或侵蚀性水分阻碍的基础,应设置防护水泥。 (2)基础的验收 1)所有基础表面的模板、地脚螺栓固定架及露出基础外的钢筋等都要拆除,杂物(碎砖、脱落的混凝土块等)及脏物和水要全部清除洁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机械设计装配技术要求

装配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1.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1.3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1.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1.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1.6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1.7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1.8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1.9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 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联接方法的要求 2.1 螺钉、螺栓联接 2.1.1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2.1.2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一的规定。 2.1.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步拧紧,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2.1.4 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2.1.5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 2.1.6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2.2销连接 2.2.1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2.2.2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一90°。 2.2.3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60%,并应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 2.3 键连接 2.3.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2.3.2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2.2.3 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2.4 .铆接

机械装配工艺

机械装配工艺 第一节机械装配概述 一部机械产品往往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装配就是把加工好的零件按一定的顺序和技 术连接到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机械产品,并且可靠地实现产品计的功能.装配处于产品 制造所必需的最后阶段,产品的质量(从产品设计,零件制造到产品装配)最终通过装配得 到保证和检验.因此,装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制订合理的装配工艺,采用有BR>效的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对保证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 任何产品都由若干个零件组成.为保证有效地组织装配,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能进 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零件是组成产品的最小单元,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机械装配中,一般先 将零件装成套件,组件和部件,然后再装至成产品. 套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而构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套件 中唯一的基准零件是为联接相关零件和确定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为套件而进行的装配称套 装.套件的主要因工艺或材料问题,分成零件制造,但在以后的装配中可作为一个零件,不 再分开.如双联齿轮.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组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用于联 接相关零件和套件,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形成组件而进行的装配称组装.组件中可以 没有套件,即由一个基准零件加若干个零件组成,它与套件的区别在于组件在以后的装配中 可拆.如机床主轴箱中的主轴组件.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部件中唯一的基准零件 用来联接各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并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形成部件而进行的装配称 部装.部件在产品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如机床中的主轴箱.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成为整个产品.同样一部产品 中只有一个基准零件,作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产品的装配称总装.如卧式车床便是以床身 作基准零件,装上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等部件及其它组件,套件,零件构成. 二,机械装配基本工作内容1,清洗 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 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 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坏,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不可拆连 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 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适当 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 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校 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 4,检验和实验 产品装配完毕,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工作,合 格后方准出厂. 装配工作除上述内容外,还有油漆,包装等. 三,机械装配精度 1,装配精度内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