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标准资料

最新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标准资料

最新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标准资料
最新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标准资料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 的实际情况选

择。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 ① 一个也没有。

② 1-2个。

③ 3-5个。

④ 6个或6个以上。

2、 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① 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② 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③ 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④ 和家人住在一起。

3、 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① 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② 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③ 有些邻居很关心您。

④ 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 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① 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② 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③ 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④ 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

精品文档

姓名 ____________ 性别

年龄 __________ 文化 _____________ 编号 ______________

请按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 根据您

6、过去,您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①无任何来源。

②有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

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如村委会等)。

7、过去,在您遇到困难或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①无任何来源。

②有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

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如村委会等)。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①从不向任何人诉说。

②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人诉说。

③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时说出来。

④主动诉说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①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②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③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④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人、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村委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①从不参加。

②偶尔参加。

③经常参加。

④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谢谢您回答上面的问题!

精品文档

量表计分方法:

(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条目计分方法:

1、第1—4, 8—10条:每条只选一项,选择1, 2, 3, 4项分别计为1, 2, 3, 4分;

2、第5条分别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为1-4分;

3、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如回答“下列来源”者,有

几个来源就计几分。

(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方法:

1、总分:即十个条目计分之和

2、客观支持分:2、& 7条评分之和

3、主观支持分:1, 3, 4, 5条评分之和

4、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 9, 10条。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doc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主要反映了您在社会上所能获得的支持程度。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1—2个;(3)3—5个;(4)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不交往,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3)有些邻居很关心您;(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1)相互不交往,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3)有些同事很关心您;(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A.配偶;B.其他家人;C.朋友;D.亲戚;E.同事;F.工作单位;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B.其他家人;C.朋友;D.亲戚;E.同事;F.工作单位;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请列出)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1)从不向任何人诉述;(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几个人诉述;(3)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4)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1)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2)很少请求别人帮助;(3)有时请求别人帮助;(4)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1)从不参加;(2)偶尔参加;(3)经常参加;(4)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计分: 一、量表条目计分方法: 1、第1-4,8-10条,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 2、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 3、第6、7条分别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 二、量表分析方法: 1.总分:即十个条目计分之和; 2.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 3.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 4.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

最新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标准资料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 的实际情况选 择。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 ① 一个也没有。 ② 1-2个。 ③ 3-5个。 ④ 6个或6个以上。 2、 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① 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② 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③ 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④ 和家人住在一起。 3、 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① 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② 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③ 有些邻居很关心您。 ④ 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 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① 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② 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③ 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④ 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 精品文档 姓名 ____________ 性别 年龄 __________ 文化 _____________ 编号 ______________ 请按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 根据您

6、过去,您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①无任何来源。 ②有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 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如村委会等)。 7、过去,在您遇到困难或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①无任何来源。 ②有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 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如村委会等)。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①从不向任何人诉说。 ②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人诉说。 ③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时说出来。 ④主动诉说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①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②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③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④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人、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村委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①从不参加。 ②偶尔参加。 ③经常参加。 ④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谢谢您回答上面的问题! 精品文档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评分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编号: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1—2个 (3)3—5个(4)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邻居很关心您 (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或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B.其他家人;C.朋友;D.亲戚;E.同事;F.工作单位;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B.其他家人;C.朋友;D.亲戚;E.同事;F.工作单位;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

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I.其他(请列出)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1)从不向任何人诉述 (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诉述 (3)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 (4)主动诉述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1)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2)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3)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4)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1)从不参加 (2)偶尔参加 (3)经常参加 (4)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总分_________ 评分 (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条目计分方法 1、第1-4,8-10条,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 2、第5条分A,B,C,D四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 3、第6、7条分别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 (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方法 1、总分:即十个条目计分之和。 2、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一、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指导语:以下是一些简单的问题,目的是了解某某(受检者)在家中和工作单位的一些情况,他(她)能不能做到他应该做的,在这些方面是否存 在问题或困难。 1.职业和工作无缺陷有些缺陷严重缺陷不适合2.婚姻职能0129 3.父母职能0129 4.社会性退缩0129 5.家庭外的社会活动0129 6.家庭内活动过少0129 7.家庭职能0129 8.个人生活自理0129 9.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0129 10.责任心和计划性0129 总分: 备注: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标准、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 二、【项目和评定标准】: 此SDSS表含10个项目,采用0-2约3级评分法:(0)无异常,或仅有不引起抱怨/问题的极轻微缺陷;(1)确有功能缺陷;(2)为严重的功能缺陷。各项目包括的内容和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职业和工作:指工作和职业活动的能力、质量和效率,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等。(1)水平明显下降,出现问题,或需减轻工作;(2)无法工作,或在工作中发生严重问题,可能或已经被处分。 2.婚姻职能:仅评已婚者。指夫妻间相互交流,共同处理家务,对对方负责,相互间的爱、支持和鼓励对方。(1)有争吵,不交流,不支持,逃避责任; (2)经常争吵,完全不理对方,或夫妻关系濒于破裂。 3.父母职能:仅评有子女者,指对子女的生活照顾,情感交流,共同活动,以及关心子女的健康和成长。(1)对子女不关心或缺乏兴趣;(2)根本不负责任,或不得不由别人替他照顾孩子。 4.社会性退缩:指主动回避和他人交往。(1)确有回避他人的情况,经说服仍可克服;(2)严重退缩,说服无效。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背景、目的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社会支持具体是指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但各类研究者从各自的理论和研究目的出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其分类也存在多样性。目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另一类是主观体验到的支持,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或满意程度,许多作者强调社会支持的效果与被感知到支持的程度相一致。Blumenthal介绍的由Zimet等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就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 信、效度检验 原作者通过因素分析将PSSS条目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类。在275例样本中(男139,女136),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全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0.85,0.91和0.88%,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75、0.72和0.85,原作者使用本量表证明,对A型行为者社会支持有降低冠心病临床症状的作用,而对B型行为者则否。在国内,作者曾推荐将该量表试用于癌症、外科手术、慢性肝病等样本的心理应激研究工作,因素分析显示条目可分为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类,前者包含原家庭支持条目,后者则包含原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条目。几项研究还显示,社会支持量表分与癌症和外科手术病人的心身症状等指标有相关性,例如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外支持量表分与癌症病人的抑郁、偏执用!精神病性等心身症状量表分有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量表分成负相关但与的手术后多项心身康复临床指标未见明显相关等。

不同复原力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差异

不同复原力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感差异 发表时间:2016-07-22T10:53:12.7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作者:车珉[导读] 复原力能够帮助遭遇生活挫折和人身伤害的人达到良好适应的特质。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花源管理处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复原力能够帮助遭遇生活挫折和人身伤害的人达到良好适应的特质。在复原力的特质中,社会支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社会支持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调查发现不同水平复原力个体表现出了对社会支持敏感程度的差异。 一、绪论 有研究认为,复原力之所以能够帮助人通过人生的挫折,是因为它能使个体在压力事件中体验到成长,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力量,判断出积极的解决方式,使个体进行积极的改变。在复原力的特质中,社会支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源,如家人、朋友和社区中的其他人能够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生力军为复原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能量,使个体能够持续面对创伤环境,克服挫折,获得良好适应。但并不是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的感受都是相同的,同样的客观社会支持场景里,不同个体体验到的社会支持的力量可能截然不同。 二、调查设计 调查采用的复原力量表是Conner-Davidson复原力量表。该量表是张建新等人在国外复原力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的基础上,根据灾后中小学生的特点修订而成的。量表共包含24个项目,三个维度:坚韧性(tenacity)、力量(strength)和乐观(optimistic)。本研究中,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5、0.63、0.83。量表修订后的结构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RMSEA=0.08、NNFI=0.96、CFI=0.84。随机选取12-18岁3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分成3组,处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内的被试属于中等复原力组,得分高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为高复原力组,得分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以上者为低复原力组。 请三组被试做图片正负情绪的判断。主试向其发放印有13张中性刺激图片和低唤醒程度的情境图片,向被试宣读完指导语后被试开始根据图片信息对6个维度进行打分。每张纸上只出现一张图片,在图片下方呈现语义相反的对偶描述,共6对:亲密疏离、肯定否定、陪伴孤独、安慰冷漠、帮助打击、融洽冲突。被试在看过图片之后,针对图片中呈现的情境结合这6组对偶描述进行打分,分值有5、4、3、2、1、0、-1、-2、-3、-4、-5。积极一侧得分依程度为1到5分,消极一侧依程度分别为-1到-5分。记录每一项目的得分。被试不能漏选或多选。 三、调查结果 将被试对社会支持情境图片的判断进行描述统计。由表可知,被试中学生在低唤醒消极图片的判断上有显著差异,F(3,30)=2.48,p<0.05。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高复原力组>低复原力。有研究者认为高复原力组的被试在判断人际关系的时候会更加保守,Arce等的研究则说明高复原力组的被试在判断他人面部表情时更偏向为积极。本研究要求被试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分析13幅中性、低唤醒人物场景图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是什么样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相互肯定还是否定对方,是亲密以待还是冷漠走开。数据显示各组被试均表现出对消极维度的低认同和对积极维度的高认同。在对中性图片和低唤醒程度场景图片的判断过程中,高复原力个体表现出比低复原力个体更易被唤醒,低复原力个体对图片的判断、打分较高复原力个体更为保守,高复原力被试比低复原力被试对图片的判断更夸大,积极方向的他们判断为更积极,消极方向的他们判断为更消极,这说明他们在认识情境图片时更为敏感。 四、讨论 在调查中,结果显示高复原力组比低复原力组对社会支持情境的认知更积极。而这种更为积极的认知可能促使被试形成更加高水平的动机,去探索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陌生环境。在对其他人来源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高复原力的被试比低复原力的被试能感知到更多的来自于其他人的帮助,如果被试对其所处环境中的社会支持情况抱有积极的看法,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在这个环境里面更加努力地寻求帮助。在面临创伤和灾难事件时,高复原力的被试更容易对社会支持的认知表现出偏积极的特点,这会使他们在应对的时候促进心理复原力的增加,减轻创伤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06)。 [2]徐敏徐晓艳中专生复原力、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2)。 [3]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J].心理科学,2011,(01)。 [4]臧伟伟张宇迪伍新春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赵玉芳胡丽汤永隆李哲张静秋汶川震后一个月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2009,(05)。 [6]张姝玥王芳许燕潘益中毕帼英受灾情况和复原力对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9,(03)。 [7]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8]车珉汶川灾区中学生社会支持认知的调查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3。

社会支持量表

社会支持量表 1、概念: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2、记分: (1) 总分:即十个条目评分之和。 (2) 客观支持分:2、6、7条评分之和。 (3) 主观支持分:1、3、4、5条评分之和。 (4) 对支持的利用度:第8、9、10条评分之和 3、注意事项:评定的时间范围应考虑每个条目的具体要求,一般应根据受检者本人惯用的方式和情况进行评定。 产生背景 学术界对社会关系与健康的关系已有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u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本世纪以来,社会流行学研究表明社会隔离或社会结合的紧密程

度低的个体身心健康的水平较低,而死亡率则较高。在各年龄组,缺乏稳定婚姻关系和社会关系较孤立的个体易患结核病、意外事故和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且死亡率高于有稳定婚姻关系者。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面较窄,一般仅限于自己的亲人,而神经症患者社交活动少,社会关系松散。老年人如果有较密切的社会关系,则可以有效地减少抑郁症状。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人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供评定社会支持的工具,肖水源于1986年设计了一个十条的《社会支持评量表》并在小范围内试用,1990年又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小规模修订,现对该量表设计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和实际使用情况作一些简单介绍。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测验简介: 在心理学中,所谓的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从自己的社会关系(家人、朋友、同事等)中获得的客观支持以及个人对这种支持的主观感受。社会支持不仅指物质上的条件和资源也包括在情感上的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等心理卫生工作者在借鉴国外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编制的,帮助人们对自己的社会支持有一个全面的评定。 测验使用的是自测法,也就是请您对自己的各个健康指标做一个主观评定。 题目数量:14道题 完成时间:需要3-5分钟完成。 适用人群:适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尤其是普通人群)的健康测量。 测验目的: SSRS是肖水源等心理卫生工作者在借鉴国外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编制的。量表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为理论指导,根据被测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对形成被测者心理障碍的社会环境原因做出可能性推测。 测验功能: SSRS适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尤其是普通人群)的健康测量。本测验结果还可以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心理障碍、疾病的成因研究中。 理论背景: 对于社会关系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长时间了。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国外有影响的社会支持问卷一般采用多轴评价方法,从两个维度:社会支持的数量和对所获得的支持的满意程度来评价。作者认为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有必要把对支持和利用情况作为社会支持的第三个维度。 测验构成: 问卷共14个条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姓名:性别:年龄: (岁) 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 住址或工作单位: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_孤独之间的关系_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8)01200362 42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 ———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3 赵景欣1  刘 霞2  申继亮 2 (1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2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其与青少年抑郁、孤独的关系。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均表明,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具有一致性,同一环境中各类社会支持的一致性更高。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总体上,老师支持和父亲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孤独。但是,不同社会支持源的预测作用因青少年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Π高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低于其他支持网络中的青少年。关键词:留守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抑郁;孤独 3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号:04J Z D0026);山东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经费资助. 通讯作者: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Email :jlshe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5073662.html, 1 问题提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 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1] ,即“民工潮”。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农村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或青少年就是指双亲或单亲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18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已近2000万,并 且其规模日趋壮大[2] 。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留守儿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根据监护者的不同,双亲外出儿童可进一步分为:隔代 监护、亲戚朋友监护、自我或兄弟姐妹监护[3] ;单亲外出儿童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不论采取哪种监护方式,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的父母亲情的相对缺失。在这种不利处境中,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时的个体面临较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一方面,青少 年生理成熟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成人感与现实中的幼稚性并存,这种身心不平衡状态很容易使青少年个体体验心理上的冲突;另一方面,青少年期的个体开始承担一些成人的角色和义务。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他们开始关注升学、就业等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内部的心理冲突和外在的压力,很容易使青少年期的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如抑郁、孤独等。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期个体的抑郁症状在发生频率 和普遍性上会出现显著上升[4,5] 。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青少年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青少年更为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6,7] ;隔代监护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独寂 寞等[8] 。因此,探讨能够降低留守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相关因素,成为留守儿童青少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抑郁、孤独的关联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许多研究关注了特定 6 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复制]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谢谢您的合作。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一个也没有 ○ B1—2个 ○ C3-5个 ○ D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 B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 C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 D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 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 C有些邻居都很关心您。 ○ D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 B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 C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 D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无、极少、一般、全力支持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选项) [矩阵多选题] [必答题]

9.您遇到烦恼时的求助方式:(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只靠自己,不接受别人帮助。 ○ B很少请求别人帮助。 ○ C有时请求别人帮助。 ○ D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 10.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宗教组织、工会、学生会等)组织活动,您:(只选一项) [单选题] [必答题] ○ A从不参加 ○ B偶尔参加 ○ C经常参加 ○ D主动参加并积极活动。 焦虑自评量表(SAS)[复制] [单选题] [必答题] ○请根据您一周来的实际感觉在适当的数字上划上“√”表示,请不要漏评任何一个项目,也不要在相同的一个项目上重复地评定。 1. 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 1没有或很少 2有时有 3大部分时间有 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单选题] [必答题] ○ 1 ○ 1 ○ 2 ○ 3 ○ 4 4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1没有或很少 2有时有 3大部分时间有 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 [单选题] [必答题] ○ 1 ○ 1 ○ 2 ○ 3 ○ 4 4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1没有或很少 2有时有 3大部分时间有 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 [单选题] [必答题] ○ 1 ○ 1 ○ 2 ○ 3 ○ 4 4

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编制(需要量表测验版请留言)

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编制 胡韬1 (1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摘要:为编制适合我国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测试的量表,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量表和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问卷,应用对1261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学校支持3个正向支持因素和欺负与歧视1个负向支持因素,共4个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模型拟合较好。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748,重测信度0.933,效度较高。结论,所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测试。 关键词: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信度;效度 1 问题提出 社会支持源于精神病学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精神病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社会支持可分为客观社会支持和领悟社会支持两类。客观社会支持指个体面临压力时来自他人的物质上、行为上、精神上的直接援助以及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1-2]领悟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对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3] 研究表明,客观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并不高。[4] 这说明两类社会支持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实际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增益性功能。[5-6]相对而言,实际的社会支持则对个体的幸福感没有表现出一致性的、有益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成为个体的负担。[6]所以,在教育中提高少年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却缺少测量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有效工具,给相应的研究带来困难。 国内测量社会支持较多应用肖水源(1990)修编的社会支持量表。也有的引进应用国外的一些流行量表,如Sarason等编制的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Hendeson等(1981)编制的社会交往调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Zimet等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肖水源(1990)修编的社会支持量表包括14个条目,三个维度,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7]该量表不单独测量领悟社会支持,而且主要适用于成人。国外的量表也主要适用于成人,而且存在文化适用性问题。所以,有必要编制一个适用于测量我国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的工具。 2 方法 2.1 问卷编制 2.1.1 问卷题项的收集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研究”(课题编号:DBA030082) 作者简介:胡韬(1976-),男,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E-mail:hutao97@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5073662.html,

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结构探索

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结构探索1 梁晓燕刘华山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摘要] 通过文献查阅、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内容分析等方法提出了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的结构并编制问卷项目。以中学生(含职高)、大学生(含高职)为研究对象,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结构,包括友伴的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一)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互联网最重要的用途是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1-2]。青少年在运用网络维持以前存在关系的同时,也发展了新的在线关系,拓展了自己的支持来源[3]。但网络交往中的去抑制性、身体缺场、弱联系、高自我暴露和高亲密感的特点,也使通过网络所感受的社会支持和现实世界的社会支持有了很大的不同[4-5]。互联网使用是健康的或是病理性的,还是介于两者之间,正是由互联网可以满足需要以及互联网如何满足需要决定的[6],因此在现有研究高度关注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关系背景下,研究中应重在探讨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支持。 (二)网络社会支持的界定 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为数众多,但由于研究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因此切入社会支持的视野各异,对社会支持的研究缺少一个统一的定义。Burlesongn与MacGeorge认为研究角度的歧异造成社会支持研究的几种取向[7],主要有社会网络-社会学取向、心理-认知取向、传播-互动取向。其中心理-认知取向关注焦点为个体认知过程,探讨个人对社会支持可得性的认知。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是对支持需要时是否及时、有效地符合要求和提供方式是否有用的一种信心程度。本研究探究的重点是青少年网络交往中获得社会支持的内涵。鉴于网络交往匿名性、文字传输表达等特点,网络交往中网络使用者更多是通过自己的诠释体验着社会支持,而从对心理-认知取向社会支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感知的支持程度,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对一个人发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将网络 1本研究系2009年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ZD-09005)”成果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介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简介 学术界对社会关系与健康的关系已有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法国社会学家Durklieim就发现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与自杀有关。七十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大量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社会支持一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主要以社会结构因素(如婚姻关系)来衡量社会关系,近年来则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趋向于分析不同来源和不同性质的支持与健康关系。 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对这两类支持的重要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客观支持没有意义。实际上,虽然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是它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因此,国外较有影响的社会支持问卷一般仍采用多轴评价的方法。例如:Sarason等(1981)的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共有27个条目,分为两个维度:社会支持的数量,即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依靠别人的程度,主要涉及客观支持;对所获得的支持的满意程度,评定的是对支持的主观体验。Andrews(1978)在一项城市社区研究中,应用的社会支持问卷共有16个项目,分为三个部分,即危机情况下的支持(crisis support)、邻居关系和团体参与。Hendeson等(1981)的社会交往调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l)分为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和自我感觉到的社会关系的适合程度两个维度。 除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外,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应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因此,对社会支持的评定有必要把对支持和利用情况作为社会支持的第三个维度(前述ISSI评定的可利用度是指可以利用的客观资源,与我们所说的对支持的主动利用不同)。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心理卫生工作者在研究中开始大量使用评定量表,有的直接移植国外的量表或稍加修订,有的则在参考国外文献的基础上设计新的问卷,但未见有评定社会支持的量表。由于SSQ和ISSI等国外流行的问卷条目繁多,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条目不太符合中国国情。考虑到我国受试者的文化素质一般较西方国家低,且对问卷调查不习惯,且在我国的心理卫生研究中,问卷和条目的数量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因此,为了提供评定社会支持的工具,肖水源于1986年设计了一个十条的《社会支持评量表》并在小范围内试用,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三个维度。1990年又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小规模修订。 §§§§§§§§§§§§§§§§§§§§§§§§§§§§§§§§§§§§§§§§§§§§§§§§§§§§§§§§§§§§§§ 结果评定 1.总分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评分标准

PSSS表 指导语:以下12个句子,每一个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句后面选择一个答案。例如,选择①表示您极不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不相符;选择⑦表示您极同意,即说明你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相符;选择表示中间状态。余类推。 1.在我遇到问题时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会出现在我的身旁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2.我能够与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共享快乐与忧伤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3.我的家庭能够切实具体地给我帮助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4.在需要时我能够从家庭获得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5.当我有困难时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是安慰我的真正源泉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6.我的朋友们能真正的帮助我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7.在发生困难时我可以依靠我的朋友们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8.我能与自己的家庭谈论我的难题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9.我的朋友们能与我分享快乐与忧伤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0.在我的生活中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关心着我的感情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1.我的家庭能心甘情愿协助我作出各种决定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2.我能与朋友们讨论自己的难题 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您的得分:_____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该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维度:其中第11、3、4、8是家庭支持的条目6、7、9、12为朋友支持的条目, 其余为其他支持的条目。 量表含有12个自评项目,采用七级计分法, 领悟社会支持总分由所有条目分累加,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计分方法:选(1)得1分,选(7)得7分,其余类推。总分在12—36之间为低支持状态;总分在37—60 之间为中间支持状态;总分在61—84之间为高支持状态。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社会支持越高。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doc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写,谢谢您的合作。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1-2个(3)3-5个(4)6个或6个以上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和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邻居很关心您(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和同事:(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同事很关心您(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亲戚; D、同事; E、工作单位; F、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 官方组织;G、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H、其它(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亲戚; D、同事; E、工作单位; F、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 官方组织;G、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H、其它(请列出) 8、您遇到烦恼时的倾诉方式:(只选一项) (1)从不向任何人诉讼(2)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诉讼(3)如果朋友主动询问您会说出来(4)主动诉讼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

高中生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作用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2), 179-187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5073662.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15073662.html,/10.12677/ass.2020.92029 The Influe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on Social Adaptation —The Role of Self-Identity Xiaoxue Zhang, Hansheng Zhu, Yun Yan, Zhishun Zhao, Yuxin Ma, Hui Liu* College of Psycholog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Jan. 30th, 2020; accepted: Feb. 12th, 2020; published: Feb. 19th, 2020 Abstract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dividual social suppor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social adaptation, and the self-identity of individual internal development will also affect so-cial adaptation. However, the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needs further study.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adaptation and self-identi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reveal the role of self-identity i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this study, 976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high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social support, social adaptation and self-identity of the subjects were measured by the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 sc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behavior scale and self identity state scal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self-identity in gender grade, whether they are class cadres,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whether they are class cadres; 2) social support can predict social adaptation; 3) the two dimensions of identity diffusion and identity acquisition of self-identity play a part in mediating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daptation. Key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Social Support, Self-Identity 高中生社会支持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自我同一性的作用 张晓雪,朱汉昇,闫 芸,赵治顺,马玉鑫,刘 辉*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济南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