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学习题5

公共政策学习题5

公共政策学习题5
公共政策学习题5

公共政策学习题5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D.政策分析

2.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西方思想史上两种主要的认识论是理性主义和()

A.后现代主义B.唯物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D.经验主义

3.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A.核心概念B.次级概念

C.主要概念D.边际概念

4.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A.理性主义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

C.集团模型D.渐进主义模型

5.“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A.公共政策B.政策

C.决定D.决策

6.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

A.咨询子系统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D.反馈子系统

7.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A.互适模型B.循环模型

C.综合模型D.博弈模型

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A.“前—后”对比法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D.“有—无政策”对比法

9.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

A.风险型政策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D.不确定政策

10.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A.多角度分析法B.原因层次分析法

C.类别分析法D.边界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D.后现代主义

2.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构成主要包括()A.党的政策B.行政决策

C.立法决策D.人大决策

3.公共政策的主体主要包括()

A.政治领袖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大众传媒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辩证性B.主观性和人为性

C.关联性D.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5.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A.合并B.替代C.缩减D.分解

二、概念题

1、社会问题

2、私人问题

3、公共问题

4、社会解组

5、实质相关原则

6、类目穷尽原

7、类目排斥原则

8、单一分类原则

9、类别分析

11、假设分析

12、直接选优

13、间接淘汰选优

14、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三、简答题

1、社会问题的要件

2、社会问题的特征

3、公共政策问题的内容

4、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式

5、公共政策问题主客观统一性的内涵

6、社会现状的理性分析的内容

7、价值冲突的类型

8、政策问题内在引发机制的几种情况

9、政策问题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情况

10、提出政策问题的主体

11、专业政策机构存在的意义

12、中国政策问题搜寻系统的现实

13、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

14、导致政策问题的原因

15、假设分析的主要阶段

16、确定目标的困难因素

17、确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18、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特征

19、方案规划的原则

20、方案规划的程序

2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

22、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涵

23、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意义

24、政策合法化的权限

四、判断题

1、公共政策执行反对创造性地执行.

2、对一般的政策执行人员而言,政策执行就是机械地照“章”办事.

3、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的形式.

4、有效的信息沟通能促进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协调.

5、社会心理承受力与政策能否有效地执行无关.

6、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7、公共政策评估指对公共政策输出的评估.

8、公共政策评估包括对公共政策非预期影响的评估.

9、公共政策评估不涉及投入公共政策的间接成本.

10、外部评估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地掌握公共政策运行活动中的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存在利益相关性,评估可能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单选:1-5 ACBDB 6-10 BBCCD

多选: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二、概念题

1、社会问题,人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受威胁或产生矛盾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私人问题,社会问题在少数私人身上的体现,包括个人和其他非公共领域产生的问题。

3、公共问题,社会问题在多数人身上的体现,及私人问题在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

4、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

当新旧社会更替、科技文化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社会现实客观情况变化时,便会出现旧有的思想行为规范、旧有的文化与新思想、新规范、新文化的冲突。

5、实质相关原则,类别的划分应当与政策问题情境的事实、状态相一致;

6、类目穷尽原则,所列出的问题情境类别必须能涵盖所有的问题情境;

7、类目排斥原则,所列出的每一个问题情境类目必须是独立的,与其他类目是互相排斥的

8、单一分类原则,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对问题情境的分类只能使用同一种分类标准

9、类别分析,对政策问题情境加以界定和区分,政策问题是通过问题情境表现出来的

11、假设分析

首先围绕政策问题假设出两组相互冲突的立论,然后进行创造性的综合。假设分析是政策问题分析中综合性最强的方法

12、直接选优:根据选择标准,直接选出合格的方案;

13、间接淘汰选优:在合格方案不好确定的情况下,寻找不合格的方案逐步淘汰,最后间接找出合格方案。

14、公共政策的合法化,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三、简答题

1、社会问题的要件

对社会大多数成员产生影响

被社会大多数成员认为违背价值观念

经过努力可以控制

经过集体力量才能改善

2、社会问题的特征

普遍性

时间性

空间性

复杂性

3、公共政策问题的内容

公共政策问题的领域

公共政策问题的范围

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式

4、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方式

指导性政策

分配性与再分配性政策

限制性政策

5、公共政策问题主客观统一性

客观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犯罪、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企业效益低等;

主观认定:客观现象再严重,也不能成为政策问题

主客观统一:建立一种社会公共决策机制,通过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

6、社会现状的理性分析

社会病态

社会解组

价值冲突

偏差行为

主观认定

7、价值冲突的类型

个人价值:体系目标

个人自由:社会控制

团体责任:个人责任

安全满足:刻苦奋斗

相对论、实用:对绝对论、神圣论

革新变迁:传统主义

异质性:同质性

文化决定论:个人本能论

相互依赖:个人自治

个别化:刻板化

8、政策问题内在引发机制的几种情况

①各种自然灾害。

如:旱灾、水灾、火山、地震、台风等。

突发型的,长久型的。

②意外的人文事件。

如:社会暴乱、阴谋政变、政治谋杀、劫机、恐怖活动及其他人为的灾害。

③科技发展的副作用。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电脑病毒破坏管理系统等。

④资源分配失衡。

既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矿产府岸线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政治权力、社会地位、人力、信息、市场等)

⑤生态变迁

破坏原先的生存格局,迫使人们一方面要保护原有生态,另一方面要面对现实适应新的变化。

9、政策问题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情况:

①战争

②国防科技的发展

③国际冲突

④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⑤全球性经济危机

10、提出问题的主体

个人

团体

政府

政党

新闻媒介

专业研究机构

11、专业政策机构存在的意义

(1)政府经常不能及时确知或认清社会存在的全部问题

(2)政府一般不注意潜在的、将来的问题

(3)政府无法在复杂问题里确定自己有哪些责任

12、中国政策问题搜寻系统的现实

①敢于面对问题,将政策问题的出现和存在视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以避免害怕暴露问题的错误行为

②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以便科学确定政策

问题的范围

③以政府行政系统为中心,建立政策问题搜寻的计算机网络,全面获取

信息;

④政府行政系统定期召开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政策问题征询会议,确保

政策问题搜寻的全面性。

13、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

类别分析

层级分析

类比分析

假设分析

14、导致政策问题的原因

①可能的原因:

所有可能促使政策问题情境产生的事件、行动或因素。

②合理的原因:

以科学研究与直接经验为基础所确认的导致政策问题的原因。

③可行的原因:

能用政策影响或用政策来解释的产生政策问题的原因。

15、假设分析的主要阶段:

①利益关系人的确定

影响政策问题或受政策问题影响的人。

②假设的寻求

找出并确认政策问题所依据的基本假设。

③假设的比较

对每一组基本假设进行比较、评估,其目的是为了确声各种基本假设的对错、优劣、异同,以便取舍。

④假设的汇集

将前面阶段提出并比较过的基本假设汇集起来,然后再与利益关系人对应起来,要尽量将重要的政策问题的利益关系人的基本假设列出来。

⑤假设的综合

对前面阶段加以总结,综合出结论。

16、确定目标的困难因素

目标所隐含的价值因素

决策者政治上的考虑

目标的重要性及冲突

17、确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1)价值分析

A、价值判断构成政策目标的基本前提或依据

B、主要涉及政策及其目标的价值含义、价值的一致性,绝对价值和相对

价值

C、价值观主要是一种超理性的东西,因而难以作理性的分析或定量研究

(2)政治分析

决策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需要及各种利益团体对政策目标的影响。18、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的特征

目的是为了解决既定的政策问题;

基本内容是方案设计和方案择优;

既是一种研究活动,又是一种政治行为

19、方案规划的原则

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

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

20、方案规划的程序

问题界定

目标确立

方案设计

后果预测

方案比较与抉择

21、政策方案选择的标准

价值标准:

包括各种价值指标的系统,既包括社会统一的价值认识,也包括方案本身的经济、社会和学术价值。

优化标准

政策方案在资源配置和效益上达到成本费用最小、效益最大的标准。

时效标准

政策目标达到的时限规定是否科学,时限太短有可能脱离现实,时限太长又会趋于保守;

政策出台是否适合时宜。

22、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涵。

A、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他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过程;

B、政策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

C、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施的活动;

23、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意义:

A、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B、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C、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24、政策合法化的权限

A、主体要有合法依据;

B、注意政策所及事项、地域、措施和手段等的职权限制;

C、注意滞后法律的效力问题

四、判断题

错、错、错、对、对、错、错、对、错、错

专科《公共政策学》模拟题试卷

专科《公共政策学》模拟题试卷 一. (共54题,共150分) 1.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包括政策问题确定、政策制定、、政策监控、、政策终结等六个政策阶段。(2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政策执行; 2. 政策评估; 2. 从公共政策的本质出发,可以确定为公共政策的7大基础特征:合法性、权威性、、层次性、阶段性、和价值选择性。(2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普遍性; 2. 多样性; 3.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行政工具、和三大类。(2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法律工具; 2. 市场工具; 4. 政策议程的类型主要包括公众议程与。(1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正式议程; 5. 政策咨询系统又称。(1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政策参谋系统; 6.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及。(2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1. 政策问题的确认; 2. 政策的采纳及合法化; 7. 下面哪些属于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 ) (2分) A.技术可行性标准 B.组织适应性标准 C.经济合理性标准 D.管理可行性标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D 8. 以下不哪些属于非政府组织()(2分) A.消费者协会 B.红十字会 C.共青团 D.政治协商会议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D

9. 政策价值观将对目标团体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2分) A.政策态度 B.政策情感 C.政策认知 D.政策效力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 10. 完整的政策系统包括哪些子系统()(2分) 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执行子系统 D.评估和监控子系统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D 11. 公共评估按照层级划分可分成()(2分) A.上级评估 B.同级评估 C.垂直评估 D.下级评估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D 12. 政策终结的作用主要有哪些?()(2分) A.节约政策资源 B.提高政策效率 C.避免矛盾和僵化 D.提高政策质量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B,C,D 13.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特点包括()(2分) A.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性 B.政策范围的限定性 C.政策执行影响的广泛性 D.政策执行的动态性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C,D 14. 以下哪些构成了建立政策议程的障碍()(2分)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府体系的封闭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完整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

公共政策学试卷五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5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1、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 A.指标 B.信息 C.测定 D.分析 E.建议 F.目标 2、政策评估主体包括() A.决策者 B.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 C.执行者 D.政策的目标群体 3、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包括() A.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B.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 D.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4、评估目标包括() A.政治方面 B.行政方面 C. 方案方面 D.经济方面 5、政策终结的对象包括()

A.权力与责任 B.政策目标 C.相关组织 D.政策功能 二、名词解释(共计10分,2分/题) 1、政策评估 2、评估客体 3、政策终结 4、非正式信息 5、信息沟通的正式渠道

三、简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 1、简述政策评估的功能。(10分) 2、简述政策终结的障碍。(10分) 3、从政策过程看,什么情况下会导致政策终结?(10分) 4、简述政策终结的作用。(10分) 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分/小题) 1、论述政策终结的措施。(20分) 2、论述政策评估步骤。(20分)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5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1、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 A.指标 B.信息 C.测定 D.分析 E.建议 F.目标 答:ABCDE 解释: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建议。具体见教材P337 2、政策评估主体包括() A.决策者 B.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 C.执行者 D.政策的目标群体 答:ABCD 解释:政策评估主体包括决策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执行者、政策的目标群体。具体见教材P341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C、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D、在政治领域出现由治理政治向统治政治的转化 12、下列关于政策、制度、法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制度与政策是截然不同的 B、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形并非罕见 C、法律有时不是“统治者”,而是统治者的工具 D、制度与政策有时很难截然分开 13、现代政策科学兴起的背景是(C)。 A、文艺复兴 B、民权运动 C、产业革命 D、二次大战 14、20世纪早期美国的专业政策研究部门有(B)。 A、遗产基金会 B、布鲁金斯学会 C、商业圆桌委员会 D、三边关系委员会 15、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D)。 A、道格拉斯?诺思 B、戴维?韦默 C、艾丹?维宁 D、拉斯维尔 16、一个负责任、高效率的政府应该追求政策的(A)。 A、合理性、科学性 B、计划性、操作性 C、经济性、全面性 D、综合性、权威性 17、P=f(G,E)表达的关系是(B)。 A、政策取决于法律和制度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B、政策取决于政府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C、政策取决于政府和法律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D、政策取决于制度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共同作用 18、公共政策的主体(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公共政策学试卷三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3、群体决策的形式是() A. 群体参与决策 B. 领导群体决策 C. 非理性决策 D. 理性决策 4、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其原因是() A.责任分散 B.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高风险的选择 C.社会比较的作用 D.领导者为表现自己而做出低风险的选择 5、一票否决规则的特点是()

A.决策者的决策权不平等 B.决策者平等分享决策权 C.决策者至少有一方会受到利益损害 D.决策者中没有人利益受损 二、名词解释(共计10分,3分/题) 1、公众议程 2. 政府议程 3.触发机制 4.政策规划 5.头脑风暴法

三、简答题(共计40分,10分/小题) 1、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10分) 2、简述政策议程的类型。(10分) 3、简述政策规划的原则。(10分)

4、简述政策目标的作用。(10分) 四、论述题(共计40分,20/小题) 1论述政策议程建立的影响因素。(20分)

2、论述政策规划程序。(20分)

《公共政策学》复习题3答案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学考试形式: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多项选择题(共计10分,2分/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 1、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 A.政治原则的偏离 B.价值体系的排斥 C.政治体系的封闭 D.承受能力的超重 E.表达方式的失当 答:ABCDE 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包括: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治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的失当。见教材P186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2、政策目标的特征是() A.层次性 B.多样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下半年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政策实施的(A)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据 A、效果 B、影响 C、效率 D、反馈 2、(D)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研究者和责任的承担者 A、政策研究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 C、利益团体 D、政府官员 3、政策评估核心是集中关注(A)的活动及其对社会影响 A、公共部门 B、决策者 C、决策机构 D、民间组织 4、政策终结过程要重视交流与沟通,消除(A) A、心理抵触情绪 B、主观臆断 C、社会影响 D、领导权威 5、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如果得到政策实施对象的支持和遵守,政策效能就(B) A、低 B、高 C、不变 D、都不是 6、政策实施中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是政策实施的(C) A、原则性 B、灵活性 C、整体性 D、建设性 7、对政策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判断是(B) A、政策形成 B、政策评估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结 8、下列哪些属于内部评估者( A ) A、政府机构的政策研究室 B、民间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9、从政策作用的对象的感受出发来对政策效果予以评定称为(A) A、对象评定法 B、自评法 C、对比法 D、德尔菲法 10、当一项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自身的存在时,我们称这个因素为(B) A、心理抵触 B、组织惯性 C、认知的局限 D、法律延迟 二、多项选择(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答案未选全者得1分,选错,该题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策实施可以概括为(ABC)过程 A、政策实施 B、政策结果 C、政策纠正 D、政策检验 2、下列(ABCD)属于政策评估的机构 A、政府内部评估 B、民间的研究组织 C、压力集团 D、公共利益组织 3、政策评估的类型包括(ABCD) A、政策过程评估 B、政策影响评估 C、政策效果评估 D、元评估 4、政策终结是(BCD)的新起点 A、政策变革 B、政策更新 C、政策发展 D、政策进步 5、政策创新的内容包括(ABCD) A、政策内容的创新 B、政策运行过程中环节的创新 C、技术手段的创新 D、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创新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个人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是什么?1. 答:对象:理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目的:管理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任务:①推动公共事业向前发展②实现国家部门职能③调节各种社会关 系和调整价值分配④指导、补充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估计不能考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答:产生的标志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与勒纳合编的《政,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政策科学进展》《政策科学构想》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重心向执行和评年代,分析范式产生,成为独立的学科。70年代加强了伦理论基础从政治学向经济学;80估研究转移,政府改革和绩年以来重视宏观分析,理研究,比较研究;90效评估成为热点。 3.我国政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什么? 答: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二是研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三是政府官员缺乏应有认识;四是政策科学的教学案例不足。 对策:充分认识理论和实践意义。把引进的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者应当深入政策过程。

政策模型第二章.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4.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理性模型分为绝对理性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两种,两者共同的优点是如能满足各类前置条件,信息掌握量大、问题分析全面,将至少形成满意甚至是最佳决策方案。但是绝对理性模型在现实中难以适用,有限理性模型要求问题既定,分析受时间费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受决策者个人价值观影响严重。渐进 模型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对理论的需求②只掌握因素间的 关联即可,不用考虑到所有变故③减少了待考虑因素④允许试验,实现自我校正的效果⑤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系列 相关标准,为另一个渐进模型的形成打下基础。缺点是偏于保守,不适用战争或重大社会问题,在需要改革时会阻碍 发展。试用系统模型分析公共政策是如何从政治系统产出的? 5.) 估计不能考(答:系统模型设计环境、输入、输出和政治系统。环境是指政治系统外的一切状态和事物。环境对政治系统造成的一切影响就是输入,政治系统面对输入做出反应,给出权威性价值分配结果,即输出,也就是公用政策。 6.我国公共政策制定适用什么政策模型? 答:我国公共政策适用综合政策模型。①现实中任何一项决策都使用了两项以上的决策模型。②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进行,在这个背景下,渐进政策模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全国2016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全国2016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全国2012年4月自考《公共政策》试题和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提出“政策分析”概念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德洛尔 C(林德布洛姆 D(西蒙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诞生的著作是勒纳和拉斯韦尔的( ) A(《政策科学》B(《政治体系》 C(《政治学》 D(《公共决策》 3(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 ) A(复旦大学 B(清华大学 C(中山大学 D(北京大学 4(下列关于司法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司法机关的判决具有公共政策文件的一般特征 B(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归司法机关 C(我国司法决策产生于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中 D(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不属于国家的法律 5(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 )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B(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1 C(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6(邓小平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战略也 被称作( ) A(微观决策 B(中观决策 C(宏观决策 D(行政决策 7(下列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是( ) A(政策制定系统 B(政策咨询系统 C(政策执行系统 D(政策反馈系统 8(实行超级总统制决策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美国 9(政策抉择的第一个环节是( ) A(政策设计 B(政策论证 C(政策审议 D(政策采纳 10(下列关于公共决策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对多数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 B(简单多数规则也称“比例多数制” C(多数规则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 D(简单多数规则一般要求决策群体的成员数量为偶数 11(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 学者是( ) A(西蒙 B(伊斯顿 2 C(德洛尔 D(埃齐奥尼 12(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里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政策模型是( )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公共政策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决策过程用一系列决策环节构成的决策过程,用树状图表示的方法是( A ) A、决策树法 B、效果分析 C、成本分析 D、灵敏性分析 2、将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的依据是( D )。 A、预测的期限 B、具体计算方法 C、预测的功能 D、预测的时间尺度 3、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和( B )。 A、长期预测 B、规范性预测 C、中期预测 D、短期预测 4、按照具体计算方法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预测和( C )。 A、直觉性预测 B、长期预测 C、定量预测 D、短期预测 5、非任意抽样常见的形式有随意抽样、判断抽样和( B )。 A、单纯抽样 B、定额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6、提出莫名的“寡头铁律”的精英主义代表人物是( B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7、《政府过程》一书的作者是集团分析模型代表人物( A )。 A、阿瑟·本特利 B、戴维·杜鲁门 C、米歇尔斯 D、赖特·米尔斯 8、政策创新和传播主要有两种解释框架,即传播模型和( C )。 A、互动模型 B、领导跟进模型 C、内部决策模型 D、创新模型 9、提出支持联盟框架的学者是( B )。 A、鲍姆 B、萨巴蒂尔 C、琼斯 D、伊斯顿 10、目前运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 C )。 A、目标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随机规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政策运行成本大致有( ABCD )。 A、政策制定费用 B、衔接成本 C、摩擦成本 D、操作费用 2、任意抽象常见的方法有( ABCD )。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体随机抽样 3、精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 ABC )。 A、帕累托 B、米歇尔斯 C、赖特·米尔斯 D、林德布洛姆 4、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在于( ABD )。 A、集团是个人与政府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 B、集团的存在与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 C、每个决策者首先考虑个人利益

公共政策学题库

公共政策学 1.阿米泰·埃兹奥尼将理性方法和渐进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第三种决策方式:( D ) A.精英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系统决策模式 D.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2.罗杰·W·科布等在《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设定》中将议程构建模型分为:( C ) A. 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 B.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 C. 外部推动模型、内部推动模型和动员模型D多元主义政策过程模型、团体协调模型、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 3.政策客体的两个方面是( AB )。 A.社会问题 B.目标群体 C.政策主体 D.政策环境 4.公共政策学的特点是( AB )A.交叉科学 B.应用科学 C.“硬科学” D.“软科学” 5.根据政策所起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D ) A.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B.全局性政策与局部性政策 C.党的政策与国家政策 D.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6.德洛尔的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分水岭,该三部曲是指(BCD)A.《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B.《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C.《政策科学探索》D.《政策科学构想》 7.下列关于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基本假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假定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但并不具有超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B.假定决策者遵循最优化原则来行事,不断寻求最佳方案。 C.假定决策所需信息是完备的,决策中对目标和价值的认识存在共识,对备选方案的拟定无遗漏。 D.假定决策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搜集决策所需信息和比较各种方案。 8.政治系统决策模型的特点是:( ABC ) A.强调政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 B.强调环境对于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C.强调政策制定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开放系特征 D.强调政策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的协调9.政策规划的四个环节是:( C ) A.澄清问题——确立议程——确定目标——方案设计 B.澄清问题——确立议程——方案比较——方案采纳C.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择优 D.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审议——方案采纳10.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对于提高政策执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 ABCD) A.合理的层级,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和监督控制。 B.合理的幅度,能使组织目标按性质和业务类型得以分解,管理职能得以综合或扩展,有利于政策执行的专业化、程序化。 C.组织内部的凝聚力的提高有助于政策执行。 D.行政组织系统内部的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得到有机结合有助于政策执行。 11.政策法律化的条件有:( BCD ) A.政策制定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合法化的政策 B.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且有立法必要的政策 C.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 D.相对成熟和有效的政策 12.公共企业作为政策工具时的优点,正确的表述有:( CD ) A.公共企业的竞争性和效率性是其显著特征。 B.公共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以市场交换为媒介,属于纯公共物品。 C.建立公共企业所需信息成本比自愿性工具和规制要低得多。 D.公共企业能够生产私人企业或社会组织无力提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13.从政策评估发展史来看,其发展路线与侧重点变化总体上表现为:( B D ) A.政策评估沿着“回应”——→“判断”——→“描述”——→“测量”的路线发展。 B.政策评估沿着技术评估——→道德评估(社会评估)——→综合评估的路线发展。 C.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注重政策价值转向价值中立。 D.政策评估侧重点从政策效果和效率转向政策价值和政策民主。 14.法团主义政策过程模型的重要特征有:( ABC ) A.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事务。 B.社会利益集团具有垄断性和官僚化特征。 C.政府与社会利益团体进行政治交换、利益合作、相互制约、共同制定公共政策和整合社会秩序。 D.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不重要的,在政策制定中处于被动的协调者、裁判者地位。(集团决策模型)

近几年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试题与答案

2001年4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 2001-10-12 〖次〗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 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③〕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②残缺式政策执行③替代式政策执行④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①政策效率②政策效益③政策效能④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①阶段性周期②功能性周期③反复性周期④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③) ①学校②工会③行政机构④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①脚本写作②头脑风暴法③博弃论④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①政策评估②政策制定、③政策执行④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①利益表达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制定④政策执行一人一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①立法决策②行政决策③司法决策④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①政策执行②政策研究③政策制定④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①沟通功能②管制功能一③监督功能④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①林德布洛姆②西蒙③德洛尔④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公共政策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下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是( A ) A、公共利益 B、集团利益 C、个人利益 D、部门利益 2、从评价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价可分为正式评价和( D )。 A、内部评价 B、外部评价 C、执行评价 D、非正式评价 3、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评价的消极目的是( B )。 A、拖延决策时间 B、作为重新分配政策的依据 C、夸大工作难度 D、规避责任 4、公共决策体系中可以称为“思想库”或“智囊团”的是( C )。 A、决断子系统 B、执行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 D、信息子系统 5、威廉·N·邓恩认为政策规划过程包括二大基本要素,即政策相关信息和( B )。 A、政策相关资源 B、政策价值取向 C、政策选择方式 D、政策分析方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要保证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前提是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B、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一般要经过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领导决策会议决定和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等程序 C、政策法律化的主体为享有委托立法权的行政机关 D、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公共政策不能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抵触 7、下列不属于古典行政模式特点的是( C )。 A、行政组织的结构特征是集权的、层级制的、金字塔型的 B、政治家负责制定政策,行政人员负责执行政策 C、行政组织结构呈扁平化发展趋势 D、行政管理必须依据客观的科学管理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

8、以整体焦点而言,自上而上与自下而上政策执行研究的区别在于( C )。 A、前者强调从中央到地方、从公共部门到私营部门;后者强调从地方到中央、从私营部门到公 共部门 B、前者强调焦点为中央政府;后者则强调某一政策领域中的地方执行机构 C、前者关心政策控制系统如何达成政策制定者所预期的政策结果;后者强调政策网络中多元行 动者的策略互动。 D、前者强调正式目标的完成,后者的评估标准则较不清楚 9、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绩效评估和( B )。 A、全面推广 B、追踪决策 C、指挥协调 D、政策实验 10、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行为 称作( C )。 A、政策优化 B、政策放弃 C、政策终止 D、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公共政策终止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ABCD )。 A、功能 B、组织 C、政策 D、计划 2、从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可分为( ABC )。 A、事前评价 B、执行评价 C、事后评价 D、正式评价 3、公共政策评价效果一般可分为( ABCD )。 A、直接效果 B、附带效果 C、潜在效果 D、象征性效果 4、政策执行手段中,经济手段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ABC )。 A、间接性 B、有偿性 C、关联性 D、稳定性 5、政策制定主体采用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 AB )。 A、全体一致规则 B、多数裁定原则 C、少数剥削多数 D、个别领导拍板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决策体制:指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 2、政策方案规划: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 3、政策执行手段:指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为实现政策目标、落实政策内容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中介途径与措施方法的总称。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公共政策评价的功能。 答:(1)提供政策运行的可靠信息,提升政策质量。(2)检查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

公共政策学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学》第五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的分析研究过程是由()环节组成 A、单一 B、一系列 C、具体 D、法定 2、政策分析模型是对现实的()再现 A、不完全 B、完全 C、描述 D、预测 3、个人问题要转化为公共问题必须具备() A、广泛性 B、多样性 C、复杂性 D、公开性 4、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结构是() A、各级政府 B、各级人大 C、各级政策研究部门 D、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委 5、政策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A、政策主张 B、政策倡议 C、政策决定 D、政策诉求 6、在既存的主要目标和假设框架内寻求幅度相当小的、短期的解决办法是公共政策的() A、微小变革 B、中等变革 C、根本变革 D、最终变革 7、系统论的()认为公共政策应寻求和建立其内部关系的联系,结成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政策的整体功效 A、有序原则 B、结构原则 C、动态原则 D、整体原则 8、德尔菲法是按照一定程序征询()对有关问题前景的看法 A、专家 B、研究机构 C、社会公众要 D、利益集团 9、在政策方案获得上通过比较和联想构成的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措施称为() A、机械式方案 B、分析式方案 C、创造性方案 D、应变式方案 10、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方式向公众晓以政策决定的方式是() A、政策选择 B、政策决定 C、政策宣示 D、政策诉求

公共政策学试题

公共政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0 1. 下列关于公共政策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公共政策学具有准科学的特征,所以它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B.公共政策学研究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C.公共政策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D.公共政策学的内容具有跨学科的特征 2.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就是这一学科的主导范式。 A.行为主义 B.经济理性主义 C. 功利主义 D.经验主义 3.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 A.渐进主义 B.行为主义 C.系统分析 D.统计分析 4.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政策构想是()。 A.有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B.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C.无所作为的政策构想 D.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5. 在当代中国,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享有解释权的是( )。 A.地方人民政府 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地方人大常委会 6. 陕西省政府规定,凡户籍在陕北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并有移民搬迁意愿的农村人口均列入移民搬迁范围,这属于()。 A.确定型政策 B.风险型政策 C.竞争型政策 D.限制性政策 7. 公共政策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愿意服从或不得不服从,这表明公共政策具有() A.合法性 B.稳定性 C.权威性 D.层次性 8. 陕西移民搬迁一次性补助费每人1000元,过渡期生活一次性补助费每人2000元。这突出体现了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A.引导功能 B.管制功能 C.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9. 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的是()。 A.天策经济研究所 B.南京市劳动监察大队 C.南京市城建集团 D.南京市发改委 10. “思想库”、“智囊”作为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它是公共政策系统的()。 A.信息子系统 B.决策子系统 C.咨询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11. 通过院外活动、游说宣传、竞选捐款、抗议示威、民意测验等合法途径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聚合的是() A.在野党 B.选民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12.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 渐进模型 C. 精英模型 D. 规范最佳模型 13. 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是()。 A.机构—制度模型 B.精英模型C.渐进主义模型D.规范最佳模型 14.将政策过程划分为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三大阶段的是()。 A.规范最佳模型 B. 混合扫描模型 C. 精英模型 D.集团模型 15. 下列关于我国经验“上下来去”决策模型表述错误的是()。 A.政策制定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B.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 C.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D.政策执行过程是从主观到客观,从精神到物质的认识过程 16.主导公共政策过程的基轴是( )。 A.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B.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D.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17.我国国家主席依照法定程序向全国人民公布《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的决定,属()。 A.政策宣示 B.政策决定 C.政策结果 D.政策议程 18.由游客、植物学专家首先提出圆明园防渗漏工程的生态问题,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19.任何政策目标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之上,这体现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