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初中化学备课

年度:

学校:

姓名:

重点:能进行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难点: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使用什么仪器对物质进行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2.在实验室里(1)哪些常见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2)哪些仪器需要垫上石棉

网才能加热,(3)哪些仪器不能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二、自主学习;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20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归纳

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

(2)绝对禁止。

(3)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4)用完酒精灯,必须,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实验1-9】点燃酒精灯,按照课本第21页实验1-9进行实验。

二、讨论交流:

为什么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实验探究:按照课本第21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如果

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2.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⑴给液体加热可以;给固体加热可以用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⑵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⑶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评价

⑸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

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度角)。在加热过程中

要不对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

人,加热时切不可让。

【观察思考】

观察给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归纳总结】

1.总结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2.总结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22-23页洗涤仪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2.以试管为例,说明如何洗涤仪器?

3.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152-15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常见仪器的连接有哪些?

讨论交流:在称量药品时不慎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会造成怎样

的结果?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玻璃仪器的洗涤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

仪器:酒精灯

方法:

方法:

洗涤干净的标准

1.对于已经固定的试管,怎样进行预热?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

难点: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观察四大发明图片,观察古代的一些化学器具。

自主学习:其中哪些发明与化学有关,了解化学史。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通过对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活动与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讨论交流:【观看图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

说出对蜡烛有哪些认识?(多角度)

合作学习:阅读课本第12页内容,学生提出自己对蜡烛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可

以按课本第12页的提示进

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

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

记录,填写表格。

讨论交流:

将你填写的表格与同学们交流,比一比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谁的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

三、展示提升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

【深入探究】: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成分是什么呢?

【实验】: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评价

四、达标体验: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A、均匀的变黑

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蜡烛的颜色是,形

状。硬度较,气味是,蜡烛不溶于水,把蜡烛放入水

中,蜡烛(填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蜡烛的密度比水(填大

或小)。

3.蜡烛燃烧既发生了变化又发生了变化,火焰分层,

_ 最暗, 部分的温度最高,部分温度最低。将干燥

的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生成,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

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生成和

两种物质。

4.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

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课堂小结:

活动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

价表达与交流。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2)课型:

学习

目标:

1.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自

己的探究报告进行修改并使之完善的能力。

重点:

难点:

准备在家里利用吸管、瓶子、盆子等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练习,你还存在哪些问

情景导入:可以先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讨论实验室里的有关常识,然后组织学生练习一些基本操作。

1.认识常见的仪器:

2进实验准备室,仔细记录在准备室里看见的主要仪器;

3进入药品贮放室,仔细观察药品是怎么贮存的?为什么要这样贮存?

4组参观贮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设备并记录贮存方法。

讨论交流:1. 你看见了哪些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为什么要单独贮放?为什么要加双锁,双人到齐才能打开?

2.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的黄沙?

3.走进实验室,你通常能见到一些什么状态的药品,它们一般盛放在什么仪器内?

4.你认识下列仪器并能说出它们的用途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一、自主学习:

用2分钟阅读课本P18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固体应用取。用过的药匙要立刻以备下次再用。(2):把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再把容器。(3)往试管装入固体药末时,可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至,然

后。

二、讨论交流:

1.如何将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装入大试管中?

2.如何将粉末状的药品(如碳酸钠)装入试管中?

【观察思考】小组内成员进行实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该同学实

验过程。

【思考交流】1.对于没有说明用量的实验,药品应取用多少?

2.刚才的实验操作中哪些同学做得比较规范,哪些同学出现了错误,怎样改正?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讨论交流: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19-20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取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量筒内,再读取液体的。

2.胶头滴管的使用。取用少量的液体可用,取液后的滴管,评价应保持橡胶乳头在______,不要_____ 防止,沾

污_________或不要把滴管放在或,以

免。用过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__________ 以备再用。

3.如何将细口瓶内的液体(如水)倒入到试管中?

4.如何取用35mL的水?用到哪些仪器?

【观察思考】小组内成员进行实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该同学的

实验过程。

讨论交流: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倾倒液体时,瓶

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体

时,为什么带有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思考交流: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而是采取用仰视或是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怎样的影

响?

达标体验:

1.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要用夹取。

有些粉末状的药品还可以用直接送到试管底部。

2.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保持水平。取用少量液体时

还可以用。

3.下列药品的取用,需要药匙的是()A酒精 B小石块 C植物油

D食盐

课堂小结:

庙滩二中导学案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空气(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3.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

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

难点: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1.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澄清石评价

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

一、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26“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当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天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3.实验中提到: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又是通过什么现象得知的呢?

4.已知拉瓦锡加热至12天时,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汞+氧气

将上述实验得到的红色粉末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即可得到汞(Hg)和氧气(O2)。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将图2-3所示集气瓶水面上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

..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

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集气瓶冷却

..到室温

..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

2.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

3.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论】:

讨论: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5.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讨论交流:1.在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少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在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讨论交流:常用来研

究空气成份的药品和

装置通常还有哪些?

自主学习:用2分钟

阅读课本P27剩余内容,

达到以下要求:

一、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其次是。各物

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 78%, 21%, 0.94%,

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试着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

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举出一些在生活中常用的混合物,试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

成的?

课堂小结:

1.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占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稀有气体

占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_______________。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对比:

纯净物混合物

概念

特性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空气(课时2)课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的情感。

3.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能够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重点: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难点: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知识回顾】: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

体积分数各为多少?2.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空气、澄清的石灰水、铜绿、二氧化碳、硫磺、氧化铜、稀有气体

3.在“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猜谜】:1.让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吧。“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

评价

加热

讨论交流:①请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

④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归纳填空】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变化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

实验思考:木条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氧气能。

讨论交流: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实验2-3】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①硫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火焰;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③都生成一种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④放出热量。

【实验思考】: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有关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 + O2 SO2

讨论交流: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

1.烟花、爆竹中的火药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为什么留有少量水?教师演示:【图2-12】木炭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红热的木炭慢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出_____光,放出热量。

燃烧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实验思考】:1、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2、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有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C + O2CO2

【教师演示】:【实验2-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 _____

【有关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2Fe3O4

讨论交流:1.铁丝为什么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起什么作用?

2. 集气瓶底为什么要先放少量水?

3.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里燃烧,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补充实验】磷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实验现象】:。【实验思考】:产生的浓厚白烟是什么?烟是由固体小颗粒还是小液滴形成的?

【实验结论】:反应文字表达式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鱼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在常温下,铁与氧气不发生反应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三态变化

2.氧气的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2 氧气(课时2)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课型:

学习

目标:

1.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重点: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

难点: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化合反应

填写下列空白:

与氧气反

应的物质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表达式

木炭

硫磺

评价

红磷

铁丝

讨论:上述四个反应中,变化前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变化后有几种物质生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归纳总结】以上反应都是有_______种物质参加反应生成_______种物质。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讨论交流:1.请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此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为什么?

3.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两种物质吗?

二、氧化反应

【归纳总结】以上反应都是物质和_______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讨论小结】:

1、在氧化反应概念中,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也包括化合物中的氧元素,不能将概念中的氧改为氧气,会缩小氧化反应的范围。

2、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讨论交流:

1、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1)、碳+氧气二氧化碳(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4、在什么情况下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呢?【小结】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的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

三、缓慢氧化

讨论交流:人呼出的氧气比吸入的氧气少,这说明氧气参加了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属于氧化反应,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都有氧气参加,也属于氧化反应,它们与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小结】1、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虽也有_______过程,但很不容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2、燃烧与缓慢氧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氧化反应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

达标体验:

4.(如图所示装置)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

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

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之所以可以采用此装置,是利用了氧气性

质(物理/化学)中 ________________性质。

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氧化镁

D.氢气+氮气→氨气

课堂小结:(提纲式、知识框架)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项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概念

特点

举例

相互联系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 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 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难点: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

气、氮气?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

一、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2-5】与补充加热实验:

学生活

实验内容现象分析、思考、结论

实验2-5

(1)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

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没有复燃说

明什么?

实验2-5 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木条复燃说明什

评价

(2)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么?

实验2-5 (3)

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

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二氧化锰在反应

中起什么作用?

实验2-6

待实验2-5(3)的试管中没有气

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重

复多次)

二氧化锰好象永远

用不完,该物质是反

应物吗?若不是,它

起何作用?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38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催化剂的作用:

2.催化剂的特点:

二、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观察与思考】

(1)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2)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2)中所起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2)记住课本38页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默写在下面:

讨论交流:根据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并根据氧气的性质,实验室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所需要的装置是()合作学习:

(1)默写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3)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你能根据他们的共同点说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吗?写在下面。(分解反应也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课堂小结: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写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2)课型:

学习

目标:

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重点: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验证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1.空气中有多少体积的氧气?2.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

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

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

自主学习: 1.请用3分钟仔细观察课本图2—15和2—17。

(1)在图2—15和2—17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

来制取氧气?(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讨论交流:用2分钟仔细阅读课本P39——41页的《活动与探究》,与小组成员讨论

解决一下问题。

(1)加入药品之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什么在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评价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特点:

定义:特点: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有什么后果)(5)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6)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7)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8)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实验】:动手做一下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交流】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

2.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思考:为什么?)

讨论交流:1. 实验室装配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2.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形成全班共识后记在下面。

[实验步骤]连、检、装、固、热、集、验、移、熄灭;

1.安装仪器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药品

4.固定装置

5.点燃酒精灯加热

6.收集气体

7.从水中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自主学习:用2分钟认真阅读课本41-42内容。回答问题:

工业上制取氧气: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什么?2、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3、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精讲点拨:

【例题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

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

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

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

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理由;

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理由。【答案】(1)b(2)①A该反应是加热固体②D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其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记住氧气、氮气所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2.记住氧气、氮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3.记住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并会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4. 理解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5.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知识梳理:一、空气

1.空气成分的测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空气成分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21%0.03%

特点相对固定成分可变成分

3.将纯净物、混合物各举两例。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的用途:(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4)空气的主要污染物:(5)举例说明如何有效防止空气污染:

二、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2.

物质

空气

在空气中点

在氧气中点

文字表达式

带火星

的木条

复燃

氧气制法实验室制法

实验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实验步骤: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二)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1)原理:①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所用仪器名称:

(2)步骤:(4)收集方法:(5)验满方法:(6)催化剂:(7)分解反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分子、原子的概念

3.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

【教师点拨】1、分析: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由大量分子集合体来体现或测量出来的性质,而单个分子是无法体现的。

答案:这一说法不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具体到某一个反应时,原子也就是具体的了。在每一个化学反应中,构成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分子的原子就是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最小粒子。

3、(1)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时,分子吸收热量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2)水在通电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气分子,大量氢气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大理氧气分子构成氧气。(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且分子之间有间隔。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而分散到水分子之间,于是蔗糖就“不见了”。

【特别提示】

化学用语的规范叙述!!

三、达标测试

1.有些物质是由___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___直接构成的,如汞。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

2.在氢气+氧气水的化学反应中,氢___和氧___不能再分。这一过程中,氢___分成了氢___;氧___分成了氧___,然后氢___和氧___重新组合成水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4.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则该物质肯定不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四、作业

必做题:课本P53第2、4题

五、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型:

学习

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学习过程

巩固旧知,奠定基础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

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自主学习,赢得主动

(一)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后同桌互相

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

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3、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

分?

⑵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⑶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评价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3、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名称、符号、分类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6、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8、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9、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一、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的构成

3.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4.相对原子质量

(二)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地球中所含的元素:

3.元素符号的写法及意义

4.元素周期表

(三)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的形成

4.离子符号的写法

5.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四)化学式与化合价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__,宽为__(50-2x)cm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2-75x+350=0__.①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 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

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 =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 2+bx +c =0(a ≠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 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 ≠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 3-2x 2+5=0; (2)x 2=1; (3)5x 2-2x -14=x 2-2x +35; (4)2(x +1)2=3(x +1); (5)x 2-2x =x 2+1; (6)ax 2+bx +c =0. 解:(2)(3)(4). 点拨精讲: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 2.将方程3x(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3x 2-3x =5x +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2-8x -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全册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 【情境导入】“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10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 1.391×1018m 3 ,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水球”。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总水量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 3.海洋水: 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 ⑵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⑶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且分布不均匀。 【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中国节水标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初中化学备课 年度: 学校: 姓名:

重点:能进行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难点: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使用什么仪器对物质进行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2.在实验室里(1)哪些常见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2)哪些仪器需要垫上石棉 网才能加热,(3)哪些仪器不能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二、自主学习;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20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归纳 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 (2)绝对禁止。 (3)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4)用完酒精灯,必须,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实验1-9】点燃酒精灯,按照课本第21页实验1-9进行实验。 二、讨论交流: 为什么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实验探究:按照课本第21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如果 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2.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⑴给液体加热可以;给固体加热可以用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⑵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⑶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评价 ⑸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 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度角)。在加热过程中 要不对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 人,加热时切不可让。 【观察思考】 观察给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归纳总结】 1.总结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2.总结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22-23页洗涤仪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2.以试管为例,说明如何洗涤仪器? 3.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152-15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常见仪器的连接有哪些? 讨论交流:在称量药品时不慎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会造成怎样 的结果?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玻璃仪器的洗涤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 仪器:酒精灯 方法: 方法: 洗涤干净的标准 1.对于已经固定的试管,怎样进行预热?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学案065

牡丹区实验中学“分组学习”学案 ____年级____班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 学科化学学段九年级下课题第一单元测试题 编号065 主创杨戈杨学习时间.2017.12.19 课型测试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D.玻璃杯打碎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氦气填充气球 B.用铜制作导线 C.用石墨作铅笔芯 D.用铁粉作食品保鲜剂 3.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开始于 ( )A.对燃烧现象的深入研究 B.对空气组成的研究 C.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反应之后 D.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后 4.要准确量取40mL液体适宜的仪器是() A.100mL量筒 B.50mL量筒C.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5.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将试管夹从试管管口往下套 C.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6.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结论正确()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水蒸气 D. 以上都不同 7.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磷和硫药品柜上的图标 ( ) 8.下列仪器不能用来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锥形瓶 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称仰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9毫升,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面,读得数值为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是()A.9毫升 B.小于9毫升C.大于9毫升 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 10.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错误的是()A.必须使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液体喷出伤人,加热时竖直试管 D.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的在试管液体的中下部加热 1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是() A.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 B.寒冷的冬天,家中窗户的玻璃会出现好看的冰花 C.夏天清晨,花园绿地中草上有很多露珠 D.对着一片干燥的玻璃吹气,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 二、填空题:12.实验室中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要按取用,液体只要,固体只,块状大理石一般用取。 13.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性质有:①硬度_______②熔点_____③密度_______④颜色_______。 14.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为5.7g,则样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15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熄灭酒的科学方法是 16.家用管道煤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0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阅读回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7.填空:⑴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⑵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 __________,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 18.学化学要经常做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1)量取7.2 mL 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2)过滤中,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 是。 19.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如右下图所示是液体药品取 用的操作示意图,由此你对液体药品取用想到了哪些注意事项: (1) _ ;(2) ; (3) 三、简答题:20.加热固体引起试管破裂,你能说出可能的原因吗? (至少答3条) 四、实验题:21.下列是化学实验的一些常见仪器:用仪器名称填写下列空格: 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是,仪器C的主要用途是从广口瓶中取出碳酸钠粉末需要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最新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 __,宽为__(50-2x)cm 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 =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学案-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3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8-1],并完成下表 1.通过观察[表8-2]你得出什么结论? 2.通过上述现象及结论总结纯金属与合金性质有何不同?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 (一)实验部分 一、常用的仪器 1、试管 2、烧杯 3、锥形瓶 4、集气瓶 5、漏斗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液体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盘,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中称量。 9、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以下,形成“液封”,(防止) 10、分液漏斗:用来制取气体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1、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或扑盖。 二、基本操作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的气味,不得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固体只要。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5、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夹取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 6、液体药品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在仪器的正上方,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 (2)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在桌上,向着手心(防止)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A、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保持水平。俯视读数,仰视读数。 6、物质的加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A:给液体加热主要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角,先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切不可 B: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防止产生

2019-2020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 ,宽50 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 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 __,宽为__(50-2x)cm 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 2-75x +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 -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 2+bx +c =0(a ≠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 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 ≠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完整资料).doc

第1课时Unit 1 Section A 1a-2c 【Le arning objectives】 1 Knowing:flashcard,aloud,pronunciation,skill,voice 2 Habit-forming: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3 Communicating:Talk about how to study freely 【Important leaning points】 运用by doing 谈论学习方式 【Learning process】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Task1:Talk about how to study for the test 1、完成下列短语 和朋友一起学习制作抽认 卡 看课本制作词汇 表 听磁带向老师寻求帮 助 2、理解下列对话,并利用上面词组练习: A: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B: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A:How does Bob study for a test? B:I study by marking flashcards. 3 、听录音,完成1 b Task2: Talk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1、小组练习,利用下列句型谈论怎样学习英语. A: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B:I learn by ...... A:Do you learn by.........? B:Yes,I do. /No, I don't. 2、理解2a、2b中的句子,找出下列短语: 看英文光碟和朋友连交 际 大声读练习发 音 小组学习说的技 能 做.........太难 3、听录音,完成2a、2b 4、根据听力内容,练习上面对话。 5、读听力材料,理解以下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学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 2.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理解) 3.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明确保护空气的必要性(掌握) 我能自学 阅读教材: 完成下列各题 1.法国话化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 和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1/5。 2.空气的组成按计算,为78﹪,氧气为, 稀有气体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3. 纯净物由组成。混合物由组成,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4.你知道下列有什么用途吗?请各举一例。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5.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举出2个造成空气污染的例子: (1)。(2)。 我能参与 一、情景: 当桌上有一个空烧杯时,小强同学说:“烧杯中什么都没有”;而小亮同学 却说:“烧杯中有物质”。你认为哪位同学说得对,理由是什么?;能用实验证明吗? 二、同步学习 (一)实验探究:空气的主要成份? 1、【提出问题】:空气是一种物质吗?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设计方案】 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红磷、水、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导管、弹簧夹、双孔塞、酒精灯、火柴等。 4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师生备注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 内剩余气体 5、【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③、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评价与反思】此实验如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在此实验中能否用木炭、硫等代替红磷做此实验? 【阅读教材】:P27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体积分数————————————————————————————————————————————————————————————————————————————————————————————————————————————————————。 (二)自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阅读教材】:P28-30 【归纳】:污染源:——————————————————————————————————————————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通用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导学案集

(共4套)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导学案集 Unit 11Sad movies make me cry.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Target Navigation【目标导航】 Key words and phrases: drive,drive sb. crazy/mad,the more…the more…,lately,be friends with(sb.),leave out,friendship Key sentences: (1)Sad movies make me cry. (2)I'd rather go to Blue Ocean because I like to listen to quiet music while I'm eating. (3)Waiting for Amy drove Tina crazy. (4)The more I got to know Julie,the more I've realized that we have a lot in common. (5)It makes Alice unhappy because she thinks Julie is now better friends with me than with her. Skills:初步学会谈论事情如何影响你,并表达个人主观感受。 Emotion:通过互相谈论“周围的环境或事情如何影响你”,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内心需求和烦恼,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methods【学法指导】 通过听、说等一些活动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和能力,再通过独学和小组合作,学会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善于抓住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Learn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学习重难点】 学会运用make sb. do sth./make sb.+adj.的结构表达“某事使某人怎么样”。 Teaching Steps【教学过程】 Autonomous Learning Scheme【自主学习方案】 ?预习指导与检测 (一)预习指导 1.预习Page 81、82的生词,根据音标会读知意。 2.朗读Page 81、82的句子,能英汉互译。 (二)预习检测 Ⅰ.完成下列短语。 1.使某人发疯/发狂________________ 2.不完全是________________ 3.与……玩的开心________________ 4.(性格、爱好等)有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 5.越……越……________________ 6.忽略,不包括,不提及________________ 7.是某人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 8.听轻音乐________________ 9.一起度过更多时光________________ (Keys:1.drive sb. mad/crazy;2.yes and no;3.have fun with…;4.have…in common;5.the more…the more…;6.leave out;7.be friends with sb.;8.listen to soft music;9.spend more time together) Ⅱ.完成书中第81页1a的练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标准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篇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学案及答案】 教师寄语: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1.艾青(1910~1996),原名,浙江金华人。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作品有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等。

2.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湖南衡阳人。现居。主要作品有《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 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二、理解探究 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 抒发了;《乡愁》咏叹 了。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 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 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三、合作释疑 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我爱这土地》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我爱这土地》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5.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四、课内精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导学案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学习内容】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Section A 1a-2d ( Period 1 )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textbook; conversation; aloud; pronunciation; sentence; patient; study with a group; have conversations with; read aloud; give a report等。 2.学习并掌握含有特殊疑问词“how”的问句以及by+动词ing的用法。 3.通过交流和表达,进一步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与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含有特殊疑问词“how”的问句以及by+动词ing的用法。 【自主学习案】Task 1. 翻译下列短语。 1.study for a test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tudy with a group____________________ 3.make word card___________________ 4. read textbook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ive a repor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word by word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声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练习发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sk 2. I study for a test b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learn English b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案】e g. A: How do you study for s test? / learn English? B:I study for a test / learn English by... ①—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②We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 ③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by的意思是“通过……的方式”时,后接;当表示“乘坐”时, 后跟;它还可以表示 , 用于被动语态,引导出动作的发出者。 ( ) 1. He goes to school bike. A. by B. on C. in D. At ( ) 2. — H ow do you study English so well? —By lots of books. A. read B. look C. watching D. reading ( ) 4.—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_______working with my classmates.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本 学校 ——————————————————班级 ——————————————————学科 ——————————————————教师 ——————————————————

导学须知 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 二、导学“六要素” 1. 教材要让学生读 2. 问题要让学生提 3. 过程要让学生说 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 三、导学“五原则”: 1. 胸中有纲 2.心中有书 3.脑中有题 4.目中有人 5.手中有法 四、学习“三方式” 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导学过程。 也就是说指学习者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把导学过程变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追寻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好“十时刻” :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印在第一页的背面) 导学案设计本检查记录 (至少每半学期检查一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