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j教学设计)公开课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j教学设计)公开课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j教学设计)公开课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j教学设计)公开课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 (2)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 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 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探究方法】

1、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交流评价

2、创造条件采用实验加分析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做好氢氧化变质探究的有关实验。 【课型】探究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围绕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1、 它是否变质?

2、 如何检验烧碱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教学过程】

附:

【板书】

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技巧

一、完成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

1、提出问题

2、假设,猜想

3、设计方案

4、实验验证

5、分析得出结论

6、交流评价

二、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

三、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

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 碱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其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最重要的碱,关于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问题有些学生容易混淆。我们把这几个点归纳在一起,对比记忆,就比较容易解题了。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Na 2CO 3 + 2HCl = 2NaCl + CO 2 ↑+ H 2 O ; NaOH + HCl = NaCl + H 2 O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 + 2NaOH ; NaOH + Ca(OH) 2 ≠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者氯化钡溶液)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钙 不反应,无明显现象。Na 2CO 3 + Ca Cl 2 = CaCO 3 ↓ + 2NaCl ;NaOH + CaCl 2 ≠ 3、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 Cl 2 溶液,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原理: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 2CO 3 + BaCl 2 = BaCO 3 ↓ + 2NaCl (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 + 2NaOH )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练习及答案

专题六探究氢氧化钠变质 1.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 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2.(不定项)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A.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蒸发结晶 B.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测定纯度: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常温) D.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3.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小明同学以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静置,分层。(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若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的猜想】 猜想①:全部是NaOH 猜想②:全部是Na2CO3 猜想③: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 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 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 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 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 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至不

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 CaCl 2溶液换成 Ca(0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3?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 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 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 我认为是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如何除去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 4?在实验室中,用于配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没有及时清洗,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上会 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请你参与探究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成分。 [提出假设]A 、白色固体可能是 B 、白色固体可能是 [联系实际](1)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 C 、白色固体可能是 [实验步骤]先将烧杯内壁的白色固体刮下, 后续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 。 1 白色 分成两份。 /固体\ Y \ [实验现象] 甲试管中有红色出现;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加稀盐酸 甲 乙 ' ①加适量的水,振荡 ②加无色酚酞试液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教案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和转化关系的认识,并且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教学重点】会选择不同的试剂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教学难点】会选用不同的试剂来证明氢氧化钠部分 ..变质。 【实验准备】六组分组实验 三支小试管(放在一个烧杯中) 教学环节: 一.课前学生自己练习连线中招部分,教师在课前批改 【导入】在这“小草吐嫩芽,杨柳发绿枝”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春天。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走近的,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中招。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想很多同学已经在心里为自己制定好了迎接中考的计划。在走向中招的这段旅途中,我愿成为大家的一名旅伴,为同学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今天的学习方向是----------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 【板书】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 【过渡语】我给大家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同学们要有学习的目标啊!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请每位同学大声读一遍。 【学生朗读】 【过渡】昨天印发的导学案,我收起来批改后,发现有些同学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做得不太好!请同学们看《连线中招》部分,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请小组内同学互帮互助,解答疑难,共同进步! 二.(8人小组)交流下列1、2、3题,用时15分钟 1. (2008年18题)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 ①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酸、碱两类物质中各选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________碱_________ 思考:你还可以用其它试剂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吗? 2.延伸思考: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1)能否用稀盐酸?为什么? (2)能否用CaCl2溶液?为什么? (3)能否用石灰水?为什么? 3.(2009年23题)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单元十酸和碱 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何志琼 一、课的内容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常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这一专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分类的方法,找出运用同一类物质的共性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处,有利于学生物质转化观的建立。 二、课的关键学习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加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联系碳酸盐的性质,加深对物质转化关系的认识,建立物质转化观。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进一步学习用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树立实验观;通过碳酸盐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小结的方法;认识探究物质成分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感受归纳,实验等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作用。 三、课的教学过程 【课的导入】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这节课,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掌握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二是认识到探究物质成分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 【创设问题情景】 展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试剂瓶,让学生观察瓶口的白色固体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呢? 【教师讲解点拔】 [知识回顾]: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2NaOH+C02==Na2CO3+H2O , [提出问题]: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要证明溶液中有什么物质呢? [讲解]:如果氢氧化钠变质了,样品中就会有碳酸钠的存在,所以,我们只需要检验样品中是否有碳酸钠,就知道样品是否变质了。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呢? [分析]:应该从碳酸钠性质入手,寻找可以与碳酸钠反应,并伴有明显现象

化学专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知识积累: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2NaOH + CO2=Na2CO3+ H2O 所以,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 (1)全部是NaOH(一点都没变质); (2)全部是Na2CO3(全部变质); (3)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检验剩余物成分的方法: 第一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检验剩余物中没有Na2CO3。具体做法是: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稀盐酸,如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碳酸钠,(因为有碳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 + Na2CO3=2NaCl+ H2O+CO2↑会产生气泡) 第二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检验剩余物中有Na2CO3而没有NaOH。具体做法是:取少量固体,往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含有Na2CO3;另取少量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除去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呈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是:Na2CO3 +CaCl2= CaCO3↓+2Na Cl),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氢氧化钠。 第三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上一种检验方法中酚酞变红,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2、检验是否有碳酸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1)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2HCl + Na2CO3=2NaCl+ H2O+CO2↑ (2)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 (3)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Na2CO3 +CaCl2= CaCO3↓+2Na Cl 练习: 1、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小王认为烧碱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所以保存氢氧化钠必须。 (2)小王认为这瓶烧碱的可能组成有:A、全部是烧碱;B、全部是碳酸钠;小李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性,请你说出。 (3)对于第三种可能性,小李设计了一下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完整版)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试剂选择 现象化学方程式 酸 碱 盐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 水,滴加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②取①所得的上层清 液滴加___________。 提纯变质的氢氧化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滴加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即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只含Na2CO3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不成立. (2)进一步他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的BaCl2溶液的原因是; 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 A.CuCl2溶液B.KNO3溶液C.CaCl2溶液D.NH4Cl溶液2.(2016?衡阳)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氢氧化钠变质习题(二)

氢氧化钠变质习题(二) 1、小强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酚酞指示剂变色,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试验探究,小强得到的结论应是: 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得出的结论是H2O 使酚酞变色,实验(2)看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Na+离子.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 2、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猜想Ⅱ:全部是NaOH.猜想Ⅲ:部

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X是B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__ (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B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 .

3、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A实验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2)C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①小明通过实验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水、氯化钠、指示剂和_________ (写物质名称);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明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东认为:只有氢氧化钠 小刚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评课记录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评课记录 龙舟坪镇中心学校覃丹 覃丹老师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想法: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是在学完酸碱盐的教材内容之后,我设计的一节专题实验课,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没有作为一节课进行设计,其中氢氧化钠的性质是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的内容,物质检验与除杂又是复分解反应应用的知识。为什么要设计成一节专题实验课,因为一直以来,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知识都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不易突破的难点,考察的知识多,对于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加上教师平日教学也较偏重理论讲解,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本节课旨在使学生在复习上述已学知识之外,通过专题讨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参与形象的动态实验过程进而突破本课题的难点,并增强学生应用零散知识解决强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亲历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探究,参与到实验原理的推敲,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中,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懂得有关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处理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试剂的选择和选择的原因。 (2),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使组内每个学生服从组长安排,分担不同的操作任务,合乎规范的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修正不足,养成善于反思自己不足,学习他人长处的习惯。 (3),体验化学实验的奇妙,增强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具备乐于学习、敢于探究、勇于表现自我、善于合作的品质。 3、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知道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性质及检验,对于复分解反应的应用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于应用酸碱盐及复分解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特别是针对关于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问题这样的不易突破的难点应用时,更是没有清晰地思路。已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一定的分组实验时分工合作的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分组实验探究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尽量让生生参与,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金波老师评课: 优点:1、对于图片的分析,创设了真实情景; 2、通过小组讨论收集问题,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具体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学生的探究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参与的积极性高,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对于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问题也有了系统的认识; 3、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再次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端正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分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具备乐于学习、敢于探究、勇于表现自我、善于合作的品质。 不足:课前对于离子检验及复分解反应中不共存的离子对,让学生多加复习,可一定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2.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C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 固体乙 甲 ①加适量的水,振荡 加稀盐酸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CaCl 2溶液换成C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⑴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⑵ 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⑶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写出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⑷如何除去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 4.在实验室中,用于配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没有及时清洗,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上会附有一层白色固体。请你参与探究该白色固体的化学成分。 [提出假设]A 、白色固体可能是 ; B 、白色固体可能是 ; C 、白色固体可能是 。 [实验步骤]先将烧杯内壁的白色固体刮下,分成两份。 后续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有红色出现;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联系实际](1)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j教学设计)公开课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j教学设计)公开课-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 (2)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 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 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 题。 【探究方法】 1 、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 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交流评价 2、创造条件采用实验加分析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做好氢氧化变质探究的有关实验。 【课型】探究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围绕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 1、 它是否变质 2、 如何检验烧碱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附: 【板书】 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技巧 一、完成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 1、提出问题 2、假设,猜想 3、设计方案 4、实验验证 5、分析得出结论 6、交流评价 二、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 三、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氢氧化钠的性质是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内容,碳酸钠的性质是第十一单元课题1的内容。物质检验又是复分解反应应用的知识。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是在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运用。也为后面复习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的鉴定提供了思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说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写出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及程度的简单方法。 3.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的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运用酸碱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重点、难点: 重点: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2、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其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 1.学生已经具备了氢氧化钠以及酸碱盐的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 2.对酸碱盐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能力分析 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障碍分析 在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和变质的程度中涉及较多的酸碱盐的反应,不易吃透,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上还比较缺乏。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多媒体辅助法:增加课容量,同时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 2、引导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法

练习题一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

第十章酸和碱专题一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他会看到实验1和 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的现象相同: (1 )两个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是_________; (2)解释澄清石灰水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实验1: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做如下探究: (1)猜想:①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 ②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碳酸钙和碳酸钠 (2)判断: ①氢氧化钙、碳酸钙、碳酸钠投入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判断猜想②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下同). ②操作④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①_________. ③综合①、②的结论判断该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_. 3、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也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明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想设计的实验步骤可能的现象和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 氢氧化钠溶液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溶 液. 若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 若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二:可能是 硫酸钠溶液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稀 _________酸,然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 想成立.若和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和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2)小明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时设计的实验中加入的是稀_________酸.如果小明的猜想二成立,则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你认为该样品溶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 4、生活中的食品包装内常附带有一小包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可小明买回食品打开包装后却发现食品内的干燥剂结成了小块,对此他产生疑问:此干燥剂是否依然还能起到干燥作用?并对此做出猜想如下: 猜想一:此干燥剂没有变质,仍能起到干燥作用. 猜想二:此干燥剂变质已经失效; 猜想三:此干燥剂可能部分变质; 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 教学内容: 本课为专题课,通过对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问题的实验探究,复习巩固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相关性质,体验探究活动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相关性质; 2、掌握物质鉴定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教学组织模式:活动探究,分组活动 教学准备: 药品:氢氧化钠样品、Na2CO3、NaOH、Ca(OH)2、稀HCl、BaCl2、酚酞、石蕊等。 器材:小试管、烧杯、钥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NaOH能否与BaCl2反应,不能,为什么?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可是小明却不这样认为,小明你起来说说怎么回事。(小明把BaCl2

溶液滴到了NaOH溶液中,却看到生成了沉淀)。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 结论,可能所用NaOH溶液已经变质。 展示小明昨天用过的一瓶氢氧化钠溶液。 提出问题:真的是NaOH溶液变质了吗? 二、引导学生思考: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发言总结,并写出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三、启发学生对上述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做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溶液中只含NaOH) 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含NaOH与Na2CO3) 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只含Na2CO3) 四、要想进行探究,我们必须了解NaOH与Na2CO3这两种物质的相关性质。 NaOH易溶,溶液显性,能使酚酞能使酚酞, NaOH+2HCl= + ,现象: Na2CO3易溶于水,溶液显性,能使酚酞,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 Na2CO3+Ca(OH)2=2NaOH+CaCO3↓,现象:,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吗? Na2CO3+CaCl2= + ,现象:,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吗?

氢氧化钠变质试题汇总

1.(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实验与探究】 (1)实验如下: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又提出了一个定量实验方案,通过测定产生沉淀的质量来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实验如下:准确称取m克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n克,若猜想Ⅱ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为(用含m和n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下同);若猜想Ⅲ成立,则m与n的关系式又为。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猜想与假设】猜想Ⅲ:NaOH和Na2CO3 【实验与探究】 2.碱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3.n=197m/106( 或n=1.86m或m=106n/197或m=0.54n) 0

2.(201 3.荆州市)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 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1) 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 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CO2 + 2NaOH =Na2CO3 + H2O (2)BaCl2 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无色酚酞 (3)CuSO4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3. (2013.乐山市)(7分)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讨论】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1)(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思】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1)溶液显碱性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习题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习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请你和该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如下实验探究:[作出猜想]猜想Ⅰ: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Ⅱ:____;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10.0g溶于50mL 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现象____结论____;②将①中反应溶液过滤后,取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现象____结论____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是正确的。 探究过程: 问题一:这瓶NaOH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这瓶NaOH固体已经变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NaOH固体易潮解,然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____) 问题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已变质? 设计实验:学生方案①: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向其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学生方案②: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学生方案③:取少量久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固体氢氧化钠已变质。 交流讨论完成实验方案:方案①不可行,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一样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方案②③可行。 得到结论:从实验现象上分析固体氢氧化钠变质了。加盐酸只能说明已经变质。 问题三: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由于只是放置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是部分变质,但也可能是全部变质。 此时学生很迷茫,因为据以前所学题型均为一步鉴别氢氧根。根据前面的课程学习,知道一步鉴别不可行。 教师引导:因为只是部分变质,即部分NaOH固体变为Na2CO3,因而瓶中的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只要通过实验证明其中含有NaOH即可。 引导学生分步鉴别,进行实验探究。经讨论:第一步,完全除去某一离子,选择的试剂应选择能除CO32-,而不影响OH-的Ba2+,或Ca2+;第二步,证明是否还有OH-存在。 设计实验:(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完成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后分析总结:根据实验现象,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全

酸碱盐计算题、氢氧化钠变质题训练

酸碱盐计算题、探究题训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Mg 24 Ca 40 Fe 56 Zn 65 Cu 64 1、右面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课题研究的记录 [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根据生成的CO2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填下表:(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Na2CO3的质量/g 变质NaOH的质量/g NaOH的变质的质量分数 [继续探究]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他的杂质)进行如 下实验: 取100g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所取混合液中HCl的质量 (2)所取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3.我国北方某盐湖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碳酸钠由种元素组成,俗称. (2)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化学式). (4)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 4.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有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简案)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 执教:三星中学李广祥 一、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氢氧化钠固体或溶液变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派生出“它是否变质?变成了什么的物质?如何检验烧碱固体或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通过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及变质原因; (2)初步学会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的探究思路; (3)能用较准确的化学语言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与设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与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评价能力;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难点: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导致变质情况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 探究方法:创设情境、兴趣引导、实验探究。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猜测两瓶无标签溶液(其中一瓶用橡皮塞),哪一瓶是NaOH溶液?

【引入课题】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情况 归纳1:氢氧化钠的保存 密封——防止吸收二氧化碳变质 【探究活动一】 请设计实验用三种不同类别物质验证氢氧化钠已变质 23 【探究活动二】 探究实验台上现有一瓶放置了两年的NaOH溶液,设计实验探究其变质情况实验猜想: Ⅰ. Ⅱ. Ⅲ. 实验分析: 若猜想Ⅰ正确,溶液中溶质只有(没有) 若猜想Ⅱ正确,溶液中溶质既有也有 (没有)若猜想Ⅲ正确,溶液中溶质只有 3 设计实验: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以上猜想,并将有关内容填写在以下实验报告的

九年级化学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题目是:《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说课程内容:本节内容是分别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了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钙等多种物质性质和物质间转化关系。包含了物质变质、物质检验、物质除杂和物质保存等多方面知识;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说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己积累了一些对氢氧化钠成分分析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是将物质的检验、除杂、保存浓缩到一节课中,学生不仅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更要在学习中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获得结论的艰辛和快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及如何除杂的讨论、实验,归纳小结,培养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因;2、离子的鉴定方法;3、混合的分离及除杂。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重情境创设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实验操作等课堂活动,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NaOH溶液样品稀盐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试管架氯化铵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