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总和称为该地区的植物区系。为什么此地是这样一些植物聚集,彼处又是另一些植物组成?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汇合到一起的?这些地区之间(通过植物)有过哪些联系?这些问题要在了解植物种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它们虽然仅直接反映该区域环境特性的一个侧面,却常关联着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演变。

(一)植物区系成分分析——以中国为例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可按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为若干地理成分。凡是自然分布区大体一致,或现代分布中心相近的所有类群均能合并为一种地理成分。前面列举的各种分布区类型都是不同地理成分划分的依据。

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若干发生成分。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生叶虎耳草和仙女木都是北极-高山式地理分布(成分),但前者起源于高山,第四纪冰期才向北极扩展,应属高山型发生成分,后者则属北极发生成分。划分区系的发生成分需要研究各类群的分化进化和历史植物地理。

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一个地区内通常有一些较古老的和较年青的区系成分混合生长,但起源古老的不一定很早就在该地区出现,也可能是后来从其他地区移来。确定历史成分要依靠古植物学资料和孢子花粉分析。

我国种子植物共有301科,2980属,24550种(连同蕨类可达27150种),它们的分布区类型十分复杂,根据吴征镒、王荷生(1983)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全世界分布的科在中国有47个,每科种类很多,生态类型丰富,因而适应性广,许多是发生上较年青的类型。世界分布属在中国有108个,占全国属数的3.7%,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淡水和沼泽地区。这些世界分布类型很少反映当地的区系特点,在进行区系成分分析统计时常予以扣除不计。

1.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

我国约有一半的科即168科属于热带分布类型,包括1467属和8300多种(占种数1/3以上)。它们分布的北界可以渗入各个气候带,但以热带为主要分布中心。例如樟科我国约有20属370种,广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云南最多约18属170—180种,江南各省亦多在20种以上,个别种如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可北达晋南、山东或辽东。热带科中许多属于古老的类型,如樟科、肉荳蔻科、龙脑香科、五加科等、以及分类学上孤立的单种科和单属科,如苏铁科、买麻藤科、红木科等。这些表明中国植物区系起源久远,并在漫长地质时期内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成分:

1)泛热带分布我国约372属,有的除见于分布中心外,还分布到亚热带,其中樟科的厚壳桂属(Cryptocarya)、豆科的黄檀属(Dalbergia)、梧桐科的苹婆属(Sterculia)、大风子科的嘉赐树(Casearia)、使君子科的榄仁树属(Terminalia)等均为我国热带亚热带主要树种。有些属的少数种类扩展分布到温带地区,绝大部分为草本类型,如禾本科的白羊草属(Bothrichl-oa)、白茅属(Imperata),单子叶植物鸭跖草属(Commelina)、薯蓣属(Dioscorea)、菝葜属(Smilax),双子叶植物中的马兜铃属(Aristolochia)、牛皮消属(Cynanchum)等。枣属(Zi-zyphus)、朴属(Celtis)、柿属(Diospyros)、牡荆属(Vitex)、卫矛属(Evonymus)等少数木本植物延伸到北方温带地区,是为热带残遗成分。

2)旧大陆热带分布在我国约有163属,其中限于热带的有肉荳蔻属(Myristica)、血桐属(Macaranga)、山姜属(Alpinia)等,分布到亚热带的有芭蕉属(Musa)、橄榄属(Canariu-m)、合欢属等。只有极少数分布到温带,如楝属(Melia)、野桐属(Mallotus)、天门冬属(As-paragus)等。本类多为古老而保守的成分。

3)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多呈热带亚洲与热带澳大利亚间断分布。我国约有150属;包括桃金娘科的岗松属(Beackea)、桃金娘属(Rhodomyrthus)、以及樟属(Cinnanmom-um)、五桠果属(Dillenia)、蒲葵属(Livistona)等。而臭椿属(Ailanthus)、荛花属(Wikstr-oemia)可分布到华北。山龙眼科等南半球分布科亦伸展到我国。以上亦可能起源于古南大陆。

4)热带亚洲至热带美洲分布在我国有89属,如楠、木姜子(Litsea)、柃木(Eurea)、泡花树(Meliosma)等。

5)热带非洲至热带亚洲分布约151属,其中约74属限于热带,如木棉属(Bombax)、刺茉莉属(Azima);分布可北达长江流域的有铁籽属(Myrsine)、香茅属(Cymbopogon)、水团花属(Adina)等;少数可达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如杠柳属(Periploca)、荩草属(Arthraxon)、菅草属(Themeda)等。这种现象可能由于亚非间直接联系时间较久的缘故。

6)热带亚洲(印度-马来亚)分布种类最丰富,共542属(占全国总属数19%)。其中单型属及少型属竟达263属,约占本类成分的一半,表明它具有古老的或原始的性质。例如龙脑香科的青梅属(Vatica)、无患子科的荔枝属(Litchi)、漆树科的杧果属(Mangifera)、桑科的波罗蜜属(Artocarpns)等皆为热带重要树种。扩展到亚热带的有木兰科的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樟科的润楠属(Machilus)、胡桃科的黄杞属(Engelhardtia)、榆科的白颜树属(Gironniera)、金缕梅科的蚊母树属(Distylium)等乔木,以及山茶属(Camellia)、柑桔属、南五味子属(Kadsura)等灌木和藤本植物。少数向北分布到温带,如蛇莓属(Duchesn-ea)、金粟兰属(Chloranthus)。

2.温带或以温带分布为主的科属

我国温带分布的科约有77科1209属4600多种,比其他温带地区要丰富得多。其中最重要的分布类型有以下几种。

1)北温带分布我国有29科,296属(占全国属数的10.3%)。几乎囊括广布北温带的所有乔木属,如柏、桧、松、冷杉、云杉、落叶松、紫杉(Taxus)等裸子植物,桦、鹅耳枥(Carpinus)、栗、栎、山毛榉、胡桃、桑、梣(Fraxinus)、杨、柳、椴、槭、榆等落叶乔木(其中有些属在南方尚有常绿种类)。灌木中可举出榛、忍冬、杜鹃、蔷薇、绣线菊、山梅花(Philadelphus)、胡颓子(Ela-eagnus)等。至于草本就更加多样,如蒿、凤毛菊(Sausurea)、委陵菜(Potentilla)、乌头(Aconitum)、金莲花(Trollius)、马先蒿(Pedicularis)、鹿蹄草(Pyrola)、舞鹤草(Maiant-hemum)、百合(Lilium)、柳兰(Epilobium)、报春花等,干旱地区的优若藜(Eurotia)、棘豆(Oxytropis)、冰草(Agropyrum)、针茅(Stipa)等,湿地的海乳草、菖蒲(Acorus)、泽泻(Ali-sma)等。这一成分丰富多样的现象不仅说明北温带植物区系的整体性,也显示中国是保存这一类型最完整的地区。

2)东亚-北美东部分布前面已谈过,不再重复。我国共有117属(占总数的4%)。

3)东亚分布(喜马拉雅到日本)是我国另一最重要的分布类型。这种分布的科在我国有15个,其中如银杏科、昆栏树科、杜仲科、珙桐科、钟萼树科、水青树科、大血藤科等均为起源古老,我国特有的科。这种分布类型的属在我国有298个,占全国总数的10.4%,且种类丰富多样,分布不仅限于温带而向亚热带乃至热带延伸。分布于全区的木本属多为灌木和小乔木,如枫杨(Pt-erocarya)、枇杷(Eriobotrya)、四照花(Dendrobenthamia)、油杉(Keteleeria)、粗榧(Ce-phalotaxus)、毛竹(Phyllostachys)、棕榈(Trachycarpus)、猕猴桃(Actinidia)、领春木(Euptelea)等。在此地区内有些属的分布偏于西南部(中国-喜马拉雅式变型),如栾树(Koel-veuteria)、溲疏(Deutzia)、梧桐(Firmiana)、木(Loropetalum)、台湾杉(Taiwania)等古老成分和在喜马拉雅山地上升时产生的较年青成分(如箭竹Sinarundinaria)。另一些属则偏东北部分布(中国-日本式变型),如泡桐(Paulownia)、黄蘖(Phellodendron)、锦带花(Weigela)、化香(Platycarya)、柳杉(Cryptomeria)、地黄(Rehmannia)等以及竹类6属(箬竹Sasa、苦竹Pleioblastus等)。

4)地中海西亚-中亚分布曾占有古地中海大部,因第三纪以来强烈旱化,形成独特的区系。在我国计有166属(占全国5.8%),主要归属于菊科、十字花科、藜科、豆科、紫草科、伞形科、禾本科等。假木贼(Anabasis)、梭梭、沙拐枣、琵琶柴(Reaumuria)、霸王(Zygophyllum)、白刺等属均为常见优势植物。但本分布类型中很多属的某些种可以见于澳洲、北美、南美、特别是非洲,表现出与这些地区曾有多种联系。

5)旧大陆温带分布在我国有157属,以草本植物为主,如石竹(Dianthus)、麻花头(Se-rratula)、糙苏(Phlomis)、百里香(Thymus)、芨芨草(Achnatherum)、隐子草(Cleistoge-nes)等。

6)亚洲温带分布在我国有63属,如锦鸡儿、杏、线叶菊(Filifolium)等。

7)中亚分布在我国主要见于西北地区,共112属,如兔唇花(Lagochilus)、苦马豆(Sp-haerophysa)、合头草、沙冬青、沙蓬等。

3.中国特有分布

我国特有属共计196属,占全国属数的6.6%,归入74科。其中单型属多达142个,而云南一省就分布50多属,并且将近一半又为云南省特有,且集中在滇西北。在四川、贵州各约25—30个特有单种属。特有的少种属共48属,亦大部分(约40多属)产于西南,其他地区很少。从起源上看,我国的特有属中一部分为古老的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后裔或残遗,另一些则为第三纪以后发生的进步类型。

这些古老的特有属中可举出喜树(Camptotheca)、串果藤(Sinofranchetia)、珙桐(Dav-idia)、杜仲(Eucommia)、青钱柳(Cyclocarya)、青檀(Pteroceltis)、独叶草(Kingdonia)、文冠果(Xanthoceras)等。

植物区系还可以分出更详细更具有地方性的类型,如欧洲西伯利亚成分,东北成分、华北成分等地理成分。

(二)地区间植物区系比较分析

各地区植物区系之间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又有独立发展的一面,具体情况可以反映地区间的共同性程度或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此需要进行植物区系间的比较分析。

植物区系的统计资料提供最基本的数据,可用来剖析区系的组成特征。因为对种的概念理解不同,各家划分的种有大小、多少的差异,不便比较种的数目。而属是较为清楚和稳定的分类单位,一般用来进行区系类型统计,但通常将世界属排除不计。

地区间植物区系的相似程度可使用简单的计算求出,设甲乙两地各分布有A与B 属植物,其中共有C属植物,按不同的计算方法,均可获得相似性

值有异,但同样反映共有属数所占的比重,从而说明两地植物区系相互关系是否密切。

表3-2 非洲北部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相似性系数

表3-2清楚地指明撒哈拉中部植物区系与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和摩洛哥更相似,而苏丹植物与属于古热带植物区的刚果比较接近。

科的相似性系数常用于更大地理范围植物区系分析。对世界被子植物比较后发现,有3个科一级的相似性中心,即亚洲热带、西亚地中海和中美洲。

我们曾对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种类与外围地区作过比较,得知它与东北南部的种相似性系数为70%,与山东半岛为35%,与朝鲜为75%,与苏南为27%。故本森林区木本植物组成与南侧各地已有较大差别。

前面曾经指出,如果某地拥有特有科属较多,则可以推断该地与周围地区脱离地理(生态)联系和区系交流的时间较久。这里再举一例说明。达尔文曾考察过的南美西边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拥有较多特有种和少量特有属。智利西部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的植物种类不多,却有着许多特有属,甚至有一个特有科。就它们与南美大陆植物相似性来说,前者的属相似性指标高达98%,而后者与智利植物几乎没有甚么亲缘关系,却和新西兰等地植物近似。大陆漂移学说创始人魏格纳据此认为,南美大陆只是在晚近时期才向西漂移接近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后者仍然保持南极植物区系成分。

二、岛屿植物区系分析

大陆架上的大陆岛曾与大陆或主岛直接相连,所生植物应彼此基本一致,只是在被海水隔断后才有所特化。孤立的海洋岛上植物区系特征则取决于岛的形成历史和地理条件。岛屿生物孤立性很强,岛屿面积小时植物种类少变化较快,对定量研究很有利。而且岛屿概念经外延后可扩大到各种孤立地理景观,如平地上的山峰,草原内的林斑等,亦适用此规律解释。

(一)岛屿隔离的影响

岛屿形成后,植物由大陆或其他陆地向此散布,因而其间的距离远近和植物跨越海洋的传播能力直接制约此岛植物种类组成。除大陆岛外,在距种源近的海洋岛上植物种类也较多样,种子传播方式以海流和鸟播为主(表3-3)。

表3-3 海洋岛屿植物区系特征(据沙菲尔,1956)

李德莱提出,岛屿植物种子的传播特点是:1)海流传播的种子可抵达很多海洋岛屿。2)粘附鸟类体表的种子传播较近,在大陆岛常见,在远洋岛屿较少。3)通过鸟体内传播的植物在一切岛屿都有大量生长。4)由哺乳动物传播的植物一般仅出现在该动物能到达和生活的大陆岛上。5)新出现的岛屿上,首先到来的是风播植物,稍迟为海流携带植物,然后是鸟播植物。

喀拉喀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侧,1883年火山猛烈爆发后有2/3消失,1886年维管束植物已恢复到26种,其中风播16种,海播10种;1897年总数达64种,风播与海播各增至28与30种,另有动物传播6种;1934年时三类方式分别为112、76、68种,人播植物亦达15种,共计271种。与上述传播顺序相符。因其属于大陆岛,植物种类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海洋岛。后者通常更多倚赖鸟类实现种子传播,离大陆越远风播的成功机会越小。

(二)岛屿面积差异的影响

面积小于9ha的小岛,半径在160m以下,不会有淡水保存,主要是海滩生境,容纳植物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当岛屿面积扩大时植物种类随之有所增加。阿连纽斯(Arhenius,1921)与格莱森(Gleason,1922)先后研究种数和面积关系并建立经验模型,其表达式为S=CA z,或logS=logC+zlogA,式中S为种类总数,A为其所占有的面积,C为种类密度(单位面积内的种数),z为统计指数,在对数形式表达式中为回归直线斜率。z的性质较复杂,取值可从0.05增至0.37,全球陆生植物z值平均为0.22。当z为0.5时,意味着种数增至2倍面积需增至4倍,而z为0.14时,则面积需增至140倍,才能增加一倍种数。

在太平洋一些岛屿,被子植物属数与面积呈近似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4(除去比较孤立的群岛),而且岛上大陆鸟类和淡水鸟类属数也有近似的特点(表

3-4)。

但应指出,由于各地生境结构的差异,随岛屿面积扩大,可容纳植物种数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

表3-4 西南太平洋群岛面积与生物属多样性间的关系

(据Cox和Moore,1979)

(三)岛屿年龄的影响

夏威夷群岛在上新世出露海面,约有500—1000万年历史,上面生长的有花植物约95%为特有种,20%为特有属,但无特有科。面积与它相近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上则有5个特有科,100个特有属,这可能是由于早自第三纪中期就已构成地理隔离状态。陆地上孤立的高山与海岛的情况类似,生物长期独立进化可以形成一些特有种类。

(四)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

1967年麦克阿瑟(R.MacArther)与威尔逊(E.Wilson)阐述生物向岛屿拓殖速度与岛上种类绝灭速度趋于平衡的规律。

按照这个理论解释,生物向岛屿移入(拓殖)的速率开始时很高,凡能适应散布条件的种类都很快到达新生岛屿,此后因后来的个体和岛上已立足的个体间的种类重复程度不断增加,移入的新种数目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每种生物需要一定的生境和其他条件才能生存,岛上生境和资源数量均有限,需求相同的种间必然发生互斥性竞争,最后造成失败者在此绝灭;在某个生境中适生的种类也不可能保存较大规模的种群,而较小的种群遭受绝灭的机会较多,于是岛上生物绝灭的速率随新种的增加而增加。拓殖和绝灭两速率的平衡点便是岛上现存的种数,但种的组成仍不断转换。

岛屿和生物散布源地的距离越远,新种移入速率就相应越慢,物种绝灭速率增长也随之减缓;如果岛屿面积较大时生物种数增多,种的绝灭速率就变慢。4条曲线交叉点便是岛屿面积大(L)与小(S)、距种源近(N)与远(F)的4种联合

(SF、LF、SN、LN),表明相应的平衡状态下生存种数()和种的转换率()。由此可知,岛屿间面积相同,则近者较快达到平衡(/FONT>SN或LN高于SF或font>LF),保留种数也多。

上述平衡理论曾在一些岛屿动物区系的变化中得到证实。例如喀拉喀托火山岛的爆发使生物完全毁灭,1908年有13种鸟类栖居,1912—1921年采集时,其中2种已不见,而另新增20种。1932—1934年又消失曾有过的5种,总种数仍维持30种。这些数字表明,本地在1920年,已达平衡,绝灭速率为每年0.2—0.4种,或每2—5年有一个种绝灭,与按此理论预报的每年0.8—1.6种的绝灭速度相差不是很大。

这一理论应用到植物方面较少。Riebesell(1982)在美国纽约州阿迪罗达克山,对13个孤立山峰的植物种数、各自占有的面积、物种迁移需要的距离和山峰高度做了系统调查后,曾获得更细微的定量指标,验证了迁移源地与终点间的距离、源地面积大小和植物群体大小、繁殖体扩散方向对实现均衡的影响。

总之,虽然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但它在传统区系地理和现代生态学间却起着良好的桥梁作用,并为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形状、布局的设计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三、世界植物区系分区

(一)植物(区系)区划的原则

利用上述各种植物区系分析方法研究有关地区的植物区系,并把那些植物区系成分的性质和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是植物(区系)区划。前面曾经指出现代分布区的形成不仅受现代地理环境制约,还深受古地理演变、植物进化特点因素限制,分区单位越高,植物区系独立发展历史越久,特有程度越高。

最高分区单位是植物区(Kingdom)。划分区的标准是含有高比例特有种和特有属,此外还有较多特有科。区内根据次要差别可分为亚区、植物地区(Region),划分的重要标志是特有属和植物科属的组成特点(分类结构)。再下一级单位即植物省(Province)的特有属比例较低,仍含

有一定的特有种。最小单位植物小区主要根据区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划分。

植物区和亚区的划分情况,各家学者意见大同小异。“大同”表现在德鲁特(1890)与狄尔斯(1908)先后划分的六个植物区被后人承认接受下来。它们是全北区(泛北极区)、新热带区、古热带区、澳大利亚区、好望角区、南极区。“小异”表现在各区具体界线、亚区和地区的划分粗细程度等方面的调整。古德(Good,1974)的区划方案包括6个植物区,3个植物亚区、37个植物地区和

121个植物省。塔赫他间1978年提出自己的新分区系统,包括6个植物区,8

个植物亚区、34个植物地区和142个植物省,其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Ⅰ.泛北极植物区(全北植物区)

大体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是面积最大的植物区。特有科30多个,典型的有银杏科、粗榧科、珙桐科、悬铃木科、腊梅科、杜仲科、五福花科、连香树科等,以及桦木科、胡桃科、槭树科、蓼科、毛茛科、十字花科、杨柳科、蔷薇科、报春花科、龙胆科、百合科、石竹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榆科、茶科等科的许多植物。

A.北方亚区

1.环北方植物地区:这是受第四纪大陆冰川覆盖和强烈影响的地方,包括地中海沿岸以北的欧洲和俄罗斯、加拿大、阿拉斯加的大部,其总面积是所有植物地区中最大的,却没有特有科,而且特有属也不多。特有种则大多集中在本地区南部山地。

2.东亚地区:植物种类(尤其是树种)丰富程度居非热带地区首位,有14个特有科和300多个特有属,如杜仲科、云叶科、连香树科、昆栏树科、伯乐树(钟萼木)科、南天竹科、木通属(Akebia)、泡桐属(Paulownia)、石蒜属(Lycoris)、腊梅属(Chimonanthus)、青荚叶属等,大量古老(或原始)的单型科属在此保存表明本地区是高等植物发展中心之一,且未受第四纪冰期严寒的强烈摧残。

3.大西洋-北美地区:有1个特有科和100多个特有属,特有种非常多,保存许多第三纪古老植物,与东亚植物区系极为相似,说明两地植物曾有过密切交流。

4.落基山地区:这里植物区系很接近环北方地区的植物区系,没有特有科,但有数十个特有属。

B.古地中海亚区本亚区植物区系主要是在北方区系和热带区系的交接处——干涸的古地中海由迁移而发展起来的,但大多具有北方的根源。

5.马卡罗尼西亚地区:特有属30多个,特有种所占百分比极高。

6.地中海地区:特有科仅1个,特有属可达150个,年青的特有种数量超过第三纪孑遗植物数量,与环境干旱化有关。

7.撒哈拉-阿拉伯地区:1969年塔赫他间曾将它划归古热带区,因发现此地1500种植物中以泛北极成分为主而改动,特有种不少于310种。

8.伊朗-土兰地区:气候干旱,无特有科,特有属和特有种很多,大部来自藜科、伞形科、十字花科、玄参科、石竹科、蒺藜科等。

C.马德雷亚区

9.马德雷地区:有5个特有科和许多特有属(如红杉)。加利福尼亚的特有程度高达30—50%。

Ⅱ.古热带植物区

由旧大陆各热带地区组成,植物区系种类异常丰富,含40个特有科,如龙脑香科、芭蕉科、猪笼草科、露兜树料、姜科等。

A.非洲亚区

10.几内亚-刚果地区:原称西非雨林区,植物区系极为丰富,有6个特有科,几十个特有属。

11.苏丹-赞比西地区:有特有科3个,特有种很多。

12.卡罗-纳米布地区:位于西南非洲的干旱区,百岁兰科为单种特有科,特有种百分率很高。

13.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地区:为大西洋中两个火山岛,但特有种比例非常高。

B.马达加斯加亚区

14.马达加斯加地区:8特有科、约300特有属。6500种有花植物中几乎90%为特有,特有种约1/4与非洲种亲缘较近。

C.印度-马来西亚亚区

15.印度地区:约有100多个特有属,但缺乏原始科的特有属,表明植物区系发展历史较为晚近。

16.印度支那地区:无特有科,特有属超过250个。

17.马来西亚地区:植物区系非常丰富,但特有科很少。几个较大岛屿和马来半岛上各拥有10—60个特有属,在新几内亚更多达150个。种的特有化很高。引人注目的马来西亚山地区系包含北温带典型属,如毛茛属、悬钩子属和堇菜属,据推测温带类型800种分别从马来半岛与台湾南下迁移而来,另一路线则自澳大利亚北上。

18.斐济地区:有一单型的特有科,15个特有属。斐济群岛本地约1250个自然种中,约70%是特有,新赫布里底群岛特有种亦达35%,萨摩亚群岛较少。

D.玻利尼西亚亚区

19.玻利尼西亚地区:无特有科,各群岛约有25%的特有种。有人认为区系亲缘关系近于美洲。

20.夏威夷地区:无特有科。自然区系包括216属(约20%特有)1729种和变种(约95%特有)。单子叶植物种类不足总数的1/5,然而灌木特别发达,像堇菜属(Viola),老鹳草属(Geranium)、蝇子草属(Silene)及菊科、半边莲科等在别处几乎均为草本,在此却成乔木。其区系的发生是由各方面偶然迁来的,主要部分起源于西方的印度-太平洋,与美洲关系较少。

E.新喀里多尼亚亚区

21.新喀里多尼亚地区:有5个特有科,约100个特有属。2600个种中90%特有。木本种类占优势,草本种类很少,茜草科、桃金娘科、兰科和五加科最盛,而菊科、禾本科和豆科只很少几种。所以有人认为从第三纪中期本区就已孤立。

Ⅲ.新热带植物区

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科25个,如美人蕉科、旱金莲科、巴拿马草科、凤梨科(仅一种在西非)等。未分植物亚区。

22.加勒比地区:2个特有科、500个以上特有属。特有种比率很高。

23.圭亚那地区:特有属接近100个。在8000种植物中一半以上为特有种,起源古老。

24.亚马孙地区:1个特有科,500个特有属,最少有3000个特有种。为巴西橡胶、可可(Theobroma cacao)、甘薯、木薯、花生等重要经济植物原产地。

25.巴西地区:约400个特有属,但没有特有科。

26.安第斯地区:1个特有科,可能有数百个特有属。原产经济植物很多,如金鸡纳树、烟草、番茄、马铃薯、菜豆等。

Ⅳ.开普植物区

27.开普地区:面积不大却拥有7个特有科。为地中海式气候,生有7000种以上植物,大多是特有种。美丽花卉超过1000种。

Ⅴ.澳大利亚植物区

拥有许多特有科,570个特有属,如桉属包括300多种。但却没有广布的竹类、山茶科,杜鹃花科、木贼科等。

28.东北澳大利亚地区:为森林气候,有4个特有科,特有属200以上,4395种植物里有29%特有。

29.西南澳大利亚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有4个特有科,125个特有属,全部2841种中特有种达2472个。

30.中澳地区:为干旱气候,特有属约85个。特有种占90%以上。

Ⅵ.泛南极物植区

拥有10个小的特有科和较多特有属。

31.费尔南德斯地区:1个单型特有科,约15个特有属,143种植物中70%为特有。

32.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7个特有科,许多特有属和特有种。

33.亚南极群岛地区:仅2个特有属。

34.新西兰地区(古德等划入澳洲区):无特有科,特有属45个。

海洋植物区系以藻类为主,被子植物仅有眼子菜科与水鳖科,共12属30余种。因水体环境较为均一,故仅分为三个植物区。北方海洋植物区与南方海洋植物区各以一些褐藻为代表,种类较多,热带海洋植物区则多红藻。

(三)植物区的形成和演变

植物分布在地质时期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强烈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很多,例如板块漂移、海陆形势变化(海侵与海退)、古气候变化、植物类群分化与进化等。它们之间又通常相互联系,错综复杂,不少情况尚未查明。所以许多学者根据古植物和古地理资料做出的推断,往往差别较大。尽管如此,植物分布的历史变迁轮廓仍然比较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1)侏罗纪时统一的大陆已分裂为南北两块,南方的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发生断裂移动,全球海洋性气候居于优势,比现代要温暖些,而且气候带间变化不很显著。北半球银杏类分布甚广,混生松科与杉科植物(其后又出现柏科植物),多处形成大片森林。南半球银杏稀少,以南洋杉科与罗汉松科为主。低纬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以本内苏铁与苏铁类比较繁盛。真蕨类生于各地林下。此时有没有被子植物繁生,目前尚无定论。

2)被子植物化石最早见于早白垩世(1.3亿年前)的热带地区(或认为在山地),至今这里(主要是东南亚)保存有许多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科属,如木兰科、金缕梅科、三白草科等。这时气候仍很温暖,但由于山地抬升使部分内陆转为干燥环境。在中白垩世(1.1—1.0亿年前)的岩层中发现有木兰科、水青树科、无患子科、山龙眼科、小蘖科、毛茛科、防己科、以及类似樟科、莲科的化石或花粉。到晚白垩世(8000万年前)裸子植物已居劣势,苏铁类只残留少数,而被子植物约有六、七十科,跃居植物界首位。

白垩纪期间板块运动有所加剧。南美南部与非洲南部在早期就已分离,中期时它们的北部亦失去直接联系,印度板块则由南向赤道方向移动。这些变化对各地区间植物种类交流和进化带来明显的影响,如开普植物区(好望角)便是在长期孤立的形势下发展的。

3)早第三纪始新世时全球气候较暖,气候带界线难划清楚。这期间被子植物科数又增加一倍左右,并有许多现代属。南北纬25°之间为早第三纪赤道热带植物区系,与现代湿润热带植物很相似,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与东南沿海地带,并斜向西北,最北界延伸到英格兰(50°N)与阿拉斯加(62°N),形成古地中海第三纪植物区。

在35°N以北(在北美到60°N,欧亚到55°N,斯匹次卑尔根为80°N),广泛分布喜暖湿环境的第三纪植物,偏北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南部混生常绿种类。此时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平地,分布着水青冈、栎、胡桃、朴、榆、昆栏树、臭椿、栾树、黄檗、枣等,杂有樟、钓樟、五味子、金合欢。山地生有水杉、雪松、铁杉、柳杉、榧、银杏和松树。最引人注目的是这里曾有现代只保存于北美的红杉、香蕨木(Comptonia)、弗特吉(Fothergilla,金缕梅科)及沼泽中的落羽杉(Taxodium)。

早第三纪极地寒温带植物区系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北美西北沿岸的一些岛屿。据研究,这里当时无霜期长达5个月以上,年平均温度不低于-5℃,年降水量800—1000mm,具海洋性气候特征,但有半年阳光不足,落叶的针叶树很多。

早第三纪期间南方古陆冈瓦纳继续分裂移动。但南温带植物区系广布于南美南部、新西兰、澳大利亚东南部。其中八个科包括山龙眼科、鼠刺科、五桠果科、帚灯草科等亦见于南非,证明它们之间尚有联系。南美与非洲的中部拥有许多泛热带植物科,两地共有12个热带科,而南美与东南亚、澳大利亚只共有8个热带科。印度板块向北运动中一度位于非澳之间,可能有一些被子植物通过它进行传播交流。但现代印度植物区系缺乏特有科,更多地近似于东南亚植物区系,被认为是在始新世末与亚洲板块碰撞连结后才由后者移入的。澳大利亚板块亦在此时(4900万年前)与南极板块分离北移,由于新西兰与它早在8000万年前便已分开,两地共同成分较少。南极板块向南方高纬移动,至渐新世时因气候过冷而种子植物在此绝迹。

渐新世初北方气温剧降,北美西北沿岸在100—200万年内年平均温度由27℃降到12℃,年较差则由5℃增到25℃,致使温带植物区系向南迁移分布,此地原有的常绿种类逐渐消失。

4)晚第三纪时喜马拉雅运动强烈,高山隆起,大陆面积扩大,内地大陆性气候更趋旱化。大气环流形势发生变化,全球普遍降温,气候带变化与界线明显,全世界植物区系和现代已很接近。

在中新世(1700万年前)北非与中亚植物因陆地相接获得交流条件,经过选择与适应的变化逐步形成地中海西亚-中亚植物区系。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仍然分布较广,但在更北面更凉湿的地区,北方植物区系获得迅速发展,它以裸子植物中的云杉、冷杉、落叶松等为代表,并夹有一定数量的桦、榛、赤杨等。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区系起源于中纬高地,在气候变冷时向低地移动并扩大分布。到15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主体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高压带形成大面积干旱的荒漠,它的东南部还保留一些南极成分,北部通过新出露水面的伊里安岛接受一些东南亚热带区系成分。

上新世期间(1200万—200万年前)北半球中纬地区植物区系变化很大。以西欧一些地方植物化石资料为例,上新统底层的化石中中国-北美成分占到64%,中期降到31%,上层只有16%,而顶部仅仅0.74%。绝灭的和以后在本地消失的种类则分别为94%、64%、40%与4%。此时已出现几乎所有被子植物的现代属和大部现代种。

600万年前南北美间海峡消失,植物得以沟通交流。

5)第三纪末与第四纪初造山运动剧烈、气候大幅度降温,使第三纪植物区系受到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分布变化极大。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多次交替出现,造成植物大规模迁移。

当某种植物分布区北部气温下降对该地种群生长不利,可能导致死亡,但南部降温相对地有利于该种向南传播定居时,会出现北退南进的植物迁移。没有阻障的平原有利于远距离迁移时,称为走廊式迁移。迁移去向的前方若有地峡等不利的地理条件存在,可能只容许部分种类通过,其余则被阻滞时,称为过滤式迁移。当迁移前方遇到不能逾越的障碍(高山、海峡等)或生态条件包括生物竞争条件使该种植物无法适应时,迁移可能根本不能进行或半途而废。最后还有一些原有植物在新环境中能够逐渐适应,或转化为新生态型(变种),参加当地新的区系组成。

中欧和西伯利亚的第三纪植物区系成分在冰期被南部山地和干旱区阻挡,未能南下避难而大部绝灭,所以现代区系种类贫乏。北美亦仅在东南部和西海岸保存部分第三纪植物区系,与东亚遥遥相对构成间断分布。在中美地峡则只能进行过滤式迁移。近期研究表明,高纬地区巨大冰盖发育时,引起世界性大气环流变化,西风带气旋转向低纬移动,现代干旱的北非等地区变成多雨环境。此外海进海退、湖泊消长、山地起伏等影响使这一变化更趋复杂化。

更新世气候及它引起的生境变化,使各个种的不同种群经受多种自然选择压力,并使它们之间或孤立或接触,从而出现一些新种或变种。一些学者指出,第三纪植物区系中古老而原始的类型常进化缓慢,而比较进化的类型却分化很快,新种较多。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使海平面上下变动约300m,使白令海峡等植物传播阻障数次消失,为动植物交流提供方便,欧亚与北美的高纬地区共有种类因而较多。此时期中国大陆与台湾岛的植物也有多次交流。

6)距今11000年前最近一次冰期结束,气候回暖,海面上升,大陆架又被海侵没入水下,岛屿植物与大陆联系中断,大陆植物逐渐向中高纬地区迁移。距今7000—5000年前气候最为温暖,喜暖植物分布比现代更偏北。其后出现波动式降温,有几次降温幅度很大,引起植物分布的相应变化。但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影响已很重要,特别是对栽培植物和杂草的传播作用更为突出。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特有现象研究进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植物区系特有现象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文章回顾了植物区系特有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简述了特有现象的类型,分别从历史角度、遗传角度、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对特有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假说。介绍对比了植物特有现象的一些研究方法,认为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有现象明显的较大的类群,综合运用形态―地理学方法、细胞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位酶技术等手段来研究,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结果。在综述了我国对植物特有现象的研究之后,认为我们应当对我国特有植物进行编目、确立特有中心、加强重要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为更好的保护珍稀特有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论文网/2/view-13088545.htm 关键词:植物;植物区系;特有植物;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77-4

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演示着生物多样性各方面的特殊性。特有现象是物种遗传分化的结果,种系分化促使物种适应不同的生境,而生境的多样性亦使种系分化。这种连续的、不连续的分化导致物种演化过程中发生间断,进而发生遗传分化使种系繁衍多变。特有现象分化有内因和外因,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普遍性,又具特殊性。例如包括地貌因子、地壤因子、气候因子、边缘效应、岛屿隔离以及自然杂交等(张宏达,1997)。特有现象的发生有明显区域性,反映生物历史地理演化的途径(蒋有绪等,2002)。特有现象无疑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特有现象的研究为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1 特有现象的概念 特有现象是相对世界广泛分布现象而言的,一切不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属或种,都可以称之为其分布区内的特有属或种。“特有”这概念最早是由瑞典植物学家de. Candolle 于1855 年在其著作《Geographie Botanique raisonnee》(植物地理纲要) 中提出,指局限分布于某一自然地区或生境内的分类学单位;Engler 将其分为新特有和古特有,现在仍然沿用。至1937 年,波兰植物地理学家Szymkiewicz才严格使用了“特有”这个词。Braun- Blanquet(1923) 曾强调指出:一个地区的特有现象的研究和精确解释,构成了一个极高的标准,为了获得有关地区植物居群起源及年龄的任何结论,这种标准是不可缺少的;这个标准使我们更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总和称为该地区的植物区系。为什么此地是这样一些植物聚集,彼处又是另一些植物组成?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汇合到一起的?这些地区之间(通过植物)有过哪些联系?这些问题要在了解植物种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它们虽然仅直接反映该区域环境特性的一个侧面,却常关联着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演变。 (一)植物区系成分分析——以中国为例 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可按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为若干地理成分。凡是自然分布区大体一致,或现代分布中心相近的所有类群均能合并为一种地理成分。前面列举的各种分布区类型都是不同地理成分划分的依据。 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若干发生成分。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生叶虎耳草和仙女木都是北极-高山式地理分布(成分),但前者起源于高山,第四纪冰期才向北极扩展,应属高山型发生成分,后者则属北极发生成分。划分区系的发生成分需要研究各类群的分化进化和历史植物地理。 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一个地区内通常有一些较古老的和较年青的区系成分混合生长,但起源古老的不一定很早就在该地区出现,也可能是后来从其他地区移来。确定历史成分要依靠古植物学资料和孢子花粉分析。 我国种子植物共有301科,2980属,24550种(连同蕨类可达27150种),它们的分布区类型十分复杂,根据吴征镒、王荷生(1983)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全世界分布的科在中国有47个,每科种类很多,生态类型丰富,因而适应性广,许多是发生上较年青的类型。世界分布属在中国有108个,占全国属数的3.7%,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淡水和沼泽地区。这些世界分布类型很少反映当地的区系特点,在进行区系成分分析统计时常予以扣除不计。 1.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 我国约有一半的科即168科属于热带分布类型,包括1467属和8300多种(占种数1/3以上)。它们分布的北界可以渗入各个气候带,但以热带为主要分布中心。例如樟科我国约有20属370种,广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云南最多约18属170—180种,江南各省亦多在20种以上,个别种如三桠乌药(Lindera obtusiloba)、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可北达晋南、山东或辽东。热带科中许多属于古老的类型,如樟科、肉荳蔻科、龙脑香科、五加科等、以及分类学上孤立的单种科和单属科,如苏铁科、买麻藤科、红木科等。这些表明中国植物区系起源久远,并在漫长地质时期内较好地保存下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成分: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第13卷第6期1998年1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 NCES Vol.13 No.6 Dec.,1998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植物区系地理学(Floristic Geography)在国内是一薄弱学科,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出现研究热潮,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区系地理学。本项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植物区系地理的理论方法。《植物区系地理》(1992)一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该学科专著,以地理学和进化发展的观点,系统总结了该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以植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为中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植物区系地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各种学说和重要事实等,如科、属、种不同等级的分布区类型,分布区的形成和植物区系起源的各种学说,气候、地史变迁与植物分布和发展的关系,植物分布的生态学原理;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及比较研究各种世界区系分区等。特别着重新的理论学说、信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区系地理学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高度综合和深入发展的新趋势。 (2)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区系地理研究。研究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主要内容是特有属(含种)的多样性、区系特性、地理分布及规律、分布型、区系的起源和散布途径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科学结论和新发现。得出的重要结论是:①秦岭以南亚热带至热带山地是中国大多数特有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或发源地;②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隆起对特有属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有重要影响;③中国特有被子植物古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白垩纪及第三纪各时期,新特有属多发生于晚第三纪及其以后,第三纪是中国特有属积极发生和发展的时期等;④提出中国特有属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建立了特有属的分布型系统、间断和替代分布式样;⑤揭示了特有属分布不平衡和明显方向性的规律,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秦岭—大别山—长江下游以南,以西南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分布,有4条主要散布路线,8个分布多度中心,地质—地貌接触带和气候过渡带对区系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等。 (3)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华北植物区系地理》(1997)是我国第一部区域性植物区系地理专著,填补了华北区系研究空白,特别是突出地理性和综合性,把区系与环境(包括古环境)、区系与植被、现代区系与古植物区系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于“种”级区系地理的详细研究,提出种的分布型系统,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华北产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中心、分布梯度变化规律及与各植物地区间的相互渗透关系等;据植物区系与植被、地理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提出“地区级”以下(3~5级)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指标,建立了具体的区系分区基层单位和华北区系分区系统方案,提出了从区系地理角度处理森林草原过渡带分区的新见解和方法,比较准确地修订了华北植物地区的北界,这是东亚植物区系与欧亚草原—中亚荒漠区系间的重要区系地理界线,这些结果已被新的中国区系分区(1996)采用。首次整理提出华北第三纪—全新世古植物名单,运用古植物和现代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结合古环境变迁探究了华北区系的起源和演变,得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结论,提出了华北现代种子植物区系的4个来源。上述工作为促进我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作用;在实践中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的利用与保护,自然、农业等区划,环境保护整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王荷生)

青城山植物区系分析_论文

青城山植物区系分析 【摘要】青城山植物,根据《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记载,初步估计约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8种6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分布广泛,特有和珍惜濒危植物种类丰富,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相互交错,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青城山;种;植物区系 一、前言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2007年记载,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仅为28.98%,全国排名第16位。而青城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青城山自然资源对其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对该地区进行植物区系分析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同时也对西南地区山地植物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具有积极地意义。 二、青城山环境概况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54′N和103°35′E。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全境周围120km,保护面积1522hm2.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一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数据由成都市气象局提供)。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纵横其间。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景点。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

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题目:植物区系分析 所修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 所修课程时间:2015 年 9 月至 2015 年 12 月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考查日期: 2015年 12 月 考查成绩: 考查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四川省兰科植物的区系分析 李琰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显示,四川省兰科植物共有3亚科77属311种,特有种类稀少,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90%;单种属和寡种属合计60属,占四川省兰科植物总属数的77.92%,表明属内种的数量贫乏是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的突出特点之一。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在中国种子植物属的50个分布区类型中,四川兰科植物具有18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高,达22.08%。热带分布型的属、种分别占总属数的50.66%和总种数的37.94%,说明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关键词: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兰科(学名:Orchidaceae):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最大和最进化的家族之一,全球约有700属20 000种[1-4],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是在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兰科植物是起源古老而进化不同步的分类群,种类极为丰富,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兰科植物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观赏和医药等方面,是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特别是兰花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兰花文化。由于适生环境的破坏,使许多野生兰科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分布区缩小、生境破碎化、加上人们对其野生资源的过度挖掘和利用,兰科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到了濒危或即将灭绝的程度[5]。目前,全球野生兰科种类均被列入《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占该公约应保护植物种数的90%以上,是应保护植物中的“旗舰”类群[3]。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四川省兰科植物的资料收集整理,对四川省兰科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四川省兰科植物后期的资源保护和利用、资源监测及栖息地评估提供研究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南,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介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东邻湖北,湖南,北接陕西,甘肃,南通贵州、云南,西接青藏高原,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地势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

【生物科技公司】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生物科技行业)第三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十一章生物分布与生物区系 第一节生物分布区 一、分布区概念 1、分布区的概念 生物种的分布区,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具有某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决定分布区的内部结构。 2、分布区表示方法 分布区在地图上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点、圈等符号直接标出生物的栖居地点-点图法;另一种是先在地图上标出某种生物分布的边界点,再把各个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密闭区域-周界法。把同一属或科各个种的分布区用线连起来,可得到属或科的分布区。 二、分布区形成 1形成理论 1.1单境发生论植物种形成的理论之一。即认为种是在一个地点一次发生,然后逐步传播出去。初始发生地称发生中心(起源中心). 1.2多境发生论即认为一个种可以在多个地区同时或不同时发生。 1.3稳健的多镜发生论如德—康多和恩格勒等,认为种以下(变种)的分类单位可以多境发生,而种以上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单境发生的。他们的观点被称为稳健的多镜发生论。 1.4泛境发生论认为植物旧种的进化达到质变阶段,新种就在旧种的背景上于整个分布区中一次发生。

2影响分布区的主要因素 2.1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时间因素) 2.2人类因素 3分布区的扩展 3.1主动扩展 正常扩展:有发生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新地区。有规律、逐渐、缓慢进行。是种扩展的主要方式。 先锋扩展:迁移、漫游、爆发三种形式。 3.2被动扩展(水、风、生物携带) 第二节分布区与分布区的形成 一、植物分布区的静态特征 1.种分布区 一个物种由若干植物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构成该种的分布区。 描绘种分布区的方法: 点图法所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但它不能清晰地表示植物种的分布范围和边界。 轮廓法是在点图法基础上用封闭曲线勾绘出种的分布轮廓,便于分析和比较,是常用的方法。有时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性的边界线,或者在同一图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 种分布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分布区结构。植物种的个体并不是布满该种的分布区的所有空间,实际上它们仅仅有选择地分布在适宜的生境。分布区内生境的差异使分布区内部带有

(整理)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一、中国植物区系特点 我国现代植物区系的形成和特点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和植物界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其特征主要可归纳以下五方面。 1、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4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 另有50科在中国含有100~1000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共有1.97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2.起源古老 根据古地理研究,我国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大部地区气候暖热。第四纪冰期,也仅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或一些地方受到山地冰川影响。由于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加之地形复杂,便成为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具有许多古老的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 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980属中,单型属(只含1种)422属、少型属(含2—6种)713属,合计占全国属数的38%。我国特有的190多属中,单型属和少数型属的比例更高达97%。只含1属1种的科也有16个之多。这些种类多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或更古老的成分。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号称活化石。此外还有银杉(Cathaya argyrophyli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柳杉(Cryptomeria,2种)、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2种)等古老的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中钟萼树(Brctuhneidera,1-2种)、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槭(Dipteronia2种)、杜仲(Eucommia ulmoides)、马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ense),等等。它们主要产于我国亚热带、热带森林中。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也残存着一些古老成分,如木兰(Magnolia)、五味子(Schisandra)、猕猴桃(Actinidia)、南蛇藤(Celastrus)、鹅耳枥(Carpinus)、梣(Fraxinus)、胡桃(Juglans)、黄檗(Phellodendron)、以及葡萄等属的个别种。西北荒漠植被中,也保存许多古地中海或古南大陆的古老或孑遗成分,如蒺藜科的白刺(Nitraia)、骆驼蓬(Peganum)、油柴(Tetraena)、木霸王

植物地理学期末复习经典题

第一章 1.物种P6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P6 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3.植物的命名原则P8 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 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 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 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第二章 1.植物区系P26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世界种P30 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3.成对种P35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 4.替代种P35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5.生物入侵P71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P29 (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 (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37-42 (1)气候演变 (2)地形变化 (3)板块运动 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P45-46 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生态成分 10.我国植物区系分属哪两个植物区?P59-60 中国植物区系区分为两个植物区(七个亚区)。 泛北极植物区(欧一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旧热带植物区(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1.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划分出哪些植物亚区?P60 Ⅰ、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Ⅱ、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Ⅲ、欧一亚草原植物亚区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曾宪锋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066600)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世界或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的组成、现代和过去的分布以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科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广义植物地理学中的植物科属地理学、植物分布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3个部分。 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植物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探究植物的起源、演化、时空分布规律及与地球历史变迁的关系;另一方面,从植物分类学和系统学角度研究植物区系的组成、起源和演化。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是以植物分类学、植物分布学、生态学、历史植物地理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 中国植物区系十分丰富,不但起源古老,而且历史上的迁移、分化融合也很复杂,是研究世界特别是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演化的关键地区,久为世界植物学界所关注。 中国近代植物区系地理的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一些外国植物学家对于中国植物区系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地区做了些研究(王荷生,1992)。他们分别发表了有关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区系的起源和历史、与北美或中亚等植物区系的关系以及中国一些地区,尤其是东南部森林区和西北部干旱区的植物区系成分和特征的著作。 中国最早的近代植物地理学家,首推胡先马肃、刘慎谔和李惠林3人,胡先马肃于1926年最早研究中国东南森林植物区系和全国植物区系的性质与成分,比较研究中国和北美东部木本植物区系的关系等。刘慎谔于1934~1936年第一次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先后发表对于华西北、西南及东北植物区系的看法。李惠林于1944年特别根据五加科的分布提出中国植物地理分区,以后对中国、东亚及东亚-北美植物区系做过不少研究报道。以上中外学者的工作,为中国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直到1957年以后,才陆续发表较多的有关中国植物专科,专属、地区性或全国性植物区系地理的论著。如钱崇澍等(1956)的《中国植被区划草案》、陈嵘(1962)《中国森林植物地理》、1964年吴征镒划分中国种子植物属(约2980个)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35个变型。1979年吴征镒做了“论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题”的报告,把青藏高原、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做为与亚洲荒漠、欧亚草原并列的植物亚区。吴征镒、王荷生的《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1983)和王荷生的《植物区系地理》(1992)两部著作,是中国现代植物区系地理学的一个开端。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1991)将中国3116个属的分布区概括为15个类型和31个变型。张宏达发表了《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和发展》(1980),他根据古植物、地质历史,特别是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大陆漂移、板块学说,论述华夏植物区系与被子植物起源的地点与时期。另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及地方植物志工作的进展和开展系统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科属和地区性地理研究成果,如关于毛茛科、樟科、胡桃科、蔷薇科、唇形科、杜鹃属、人参属和天南星属等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演化和分区等的研究。中国植物染色体核型变化及与植物的演化关系,也开始有所研究。 自1990年始,“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重大项目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全部项目业已完成。该项研究在理论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将我国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将影响对东亚乃至世界温带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对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 — 2 —生 物 学 通 报 1998年第33卷第6期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华北温带森林草原区植物区系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 张洪军编写 该实习区域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干旱-暖温带半湿润区,实习区域横跨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分区。途径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和阴山山脉,实习地点由西到东,分别在大同、阳原、坝上、北京、天津、秦皇岛等行政区划内,其植被-土壤的空间分异规律介绍如下: ●华北植物区系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 ●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 ●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 科、914 属,约3925 种(含460 变种,未包括秦岭)。 华北植物区系概况 一、华北现代植物区系简介 华北植物地区位于甘肃武山以东秦岭—淮河—苏北盐城海滨,向北至固原—安塞—吴堡—管涔山—恒山—燕山—辽东半岛,包括太行山脉等华北山地、华北大平原和晋陕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沿海比较湿润,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据最近研究统计,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51科、914属,约3925种(包含460变种,下同)(未包括秦岭)。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32种,双子叶植物125科710属3104种,单子叶植物21科193属789种,约为全国同类科属种数的44%、29%和11.3%,居中国北方各植物地区之首。平均每科含6属26种,包括不同进化程度的类群,其中菊科(388种)、禾本科(293种)、蔷薇科(276种)、莎草科(181种)、毛茛科(174种)、豆科(170种)、百合科(138种)、唇形科(129种)和伞形科(110种)9科最发达,各含100种以上,多是进步及较进步的草本或含草本科。大多数科(92科)含10种以下,其中有20几科是单种、单属、单科,主要是古老及原始的类群,如麻黄科(Ephedraceae,1属,华北5种)、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芍药科(Paeoniaceae)等。木本科和草本科几乎同样发达,分别具有79科和72科,乔灌木主要是落叶型,有17科水生草本,组成各式各样的植物群落。它们的地理成分是各种热带分布的59科,占56.2%(不包括世界分布科,下同),其中泛热带分布的46科,表明华北区系的热带渊源。其次是各种温带分布39科,占37%,而为全国同类科属的过半数(52%),其中北温带分布29科,几乎包含所有温带木本科,是本地区森林的主要组成,如松科、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等等。东亚分布5科(Cephalotaxaceae,Eupteleaceae,Actinidiaceae,Cercidiphyllaceae,Tetracentraceae)和中国特有的杜仲科。另外,世界广布的46科,含599属约2690种,如前面指出含100种以上的诸大科等,在华北区系中也占重要地位。 植物属往往具有共同祖先和演化趋势,古植物资料也常常到“属”级,植物种则是区系存在的实体。因此,它们对于探究区系的起源和演变更有意义。华北种子植物914属的大小平均每属约4.3种,含40~91种的仅6属,即世界和北温带分布的苔草属(Carex,91种)、蒿属(Artemisia,70种)、柳属(Salix,60种)、蓼属(Polygonum,58种)、萎陵菜属(Potentila,44种)和堇菜属(Viola,43种),而含5种以下的有730多属。其中单种属和只有2~5种的少种属共203属,它们代表植物属演化的两端,即演化终端只有少数残遗种的古老属和尚未充分分化的新属,主要是东亚及中国特有的85属。全部属的地理成分与全国属的分布区类型比较,有15个类型20个变型,以温带性质属占显著优势,包含各种温带分布549属和东亚分布89属,合占66.8%(不包括世界广布属)。前者为全国同类属71%,其中北温带分布251属,为全国同类属数83%。热带性质属也占相当比例,共197属占24%,为全国同类13%,以泛热带成分最多,有105属。其余是古地中海成分37属占4.5%,中国特有40属占4.9%,低于全国特有属水平(8.5%),其中华北特有仅12属,如文冠果(Xanthoceras)、蚂蚱腿子(Myripnois)、太行菊(Opisthopappus)、太行花属(Taihangia)等。因此,现代华北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且具有与热带的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植物是生产者 ②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③植物能够影响环境,净化环境 ④植物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植被,研究容包括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 第二章 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指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极为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且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后代,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系统发育即生物种族的发展史。可以只一个类群形成的历史,也可以指生命在地球上起源和演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个体发育指某种生物从它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孢子、合子、种子)开始,经过一些发展阶段,再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形态和生殖上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互联系: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对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有着很大的作用,二者促进了生物的演化。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单叶和复叶的区别及联系? 单叶是在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片。复叶是在叶柄上着生两片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所生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即为小叶柄。 区别:叶轴的顶端没有顶芽,而小枝常具有顶芽;小叶的叶腋一般没有腋芽,芽只出现在叶轴的腋,而小枝的叶腋都有腋芽;复叶脱落时,先是小叶脱落,叶脱落,最后叶轴脱落;小枝上只有叶脱落;叶轴上的小叶与叶轴成同一平面,小枝上的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叶序:叶在茎上都有一定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常见类型 ①互生:每节着生1片叶,如樟树 ②对生:每节相对着生2片叶,如女贞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植物区系分析摘要: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覆盖七十余科,一百六十余属,二百八十余种。以樟科、忍冬科、百合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菊科为优势科,种内及属内分化程度一般.科、属的区系分析结果表明, 泛热带和温带性质的科约占70%,本地区与东亚- 北美间断、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地中地区、西亚- 中亚、中亚- 喜马拉雅、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中国- 日本等分布区联系紧密。区系特点是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热带性质。高校校园是城市植物区系组成的一部分,研究它的区系成分可以为校园规划、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城市植物区系的内容。鉴于此,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关键词:四川师范大学植物种类区系类型区系成分多样性 植物区系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植物分类单位的总和,它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1]。因此,在植物区系的构成中蕴含着大量历史、地理、生态和系统进化的信息,对某一地区的植物区系的调查研究是研究该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高校校园是城市植物区系组成的一部分,研究它的区系成分可以为校园规划、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丰富城市植物区系的内容[2-3]。鉴于此,作者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植物区系进行研究。 1 研究地概况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占地面积约为2100亩。学校后山是狮子山,,连同校园一起收集引种了大量植物种类。学校介于东经103度,北纬31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2 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马丹炜的《成都地区园林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王文国等的《成都地区园林种子植物属区系分析》、钱平等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木本植物区系分析》、李仁伟等的《四川种子植物区系组成的初步分析》、吴征镒等的《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谷海燕等的《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和冉茂玉、马丹炜的《四川省汗牛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科、属的统计:首先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统计出科、属的数目。然后根据《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和吴征镒的《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统计出科、属的分布区类型。最后在根据一些论文、文献修正和补充统计结果。 3 校园植物多样性分析 根据实地观察和相关文献,目前狮子山校区七十七科,一百六十余属,二百八十四种。以樟科、忍冬科、百合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科、禾本科、菊科为优势科。就株型而言,其中乔木143 种,占总数50.3%;灌木114种,总数40.2%;藤本植物27 种,总数9.5%。 科的多样性分析

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

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 本文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对标本和资料的整理,对江西省野生兰科植 物种质资源种类、资源丰度、地理分布、区系的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运用距离和聚类分析对比了省内7个自然保护区之间及与周边6省之间兰科植物的关系。旨在为江西野生兰科植物的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结果如下:江西省有野生兰科植物58属149种,以地生兰为主,共35属90种;其次为附生兰,有17属49种;腐生兰分布较少,只有9属10种。其中虾脊兰属异钩距虾脊兰为新变种;萼脊兰属(Sedirea)、线柱兰属(Zeuxine)、无叶兰属(Aphyaorchis)和盆距兰属(Gastrochilus)等4属,为新分布属;此外,还有大花无柱兰(Amito stigma pinguiculum)、单唇无叶兰(Aphyaorchis simplex)、泽泻虾脊兰(Calanthe alismaefolia)、银带虾脊兰(C. argenteo-striata)、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绿花斑叶兰(Goodyera viridiflora)、小小斑叶兰(G. yangmeishanensis)、白肋线柱兰(Z. goodyeroide)、罗河石斛(Dendrobium lohohense)、广东石斛(D. wilsonii).始兴石斛(D. shixingense)、江口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等14个新分布种。 兰科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广泛,在水平分布上,兰科植物在罗霄山脉、南岭山脉、武夷山脉上分布个体数量较多且相对集中;在垂直分布上,主要分布在海拔 400-1200 m的地段。江西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共有11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区系组成中热带成分的属占总属数的63.8%,说明江西兰科植物区系为热带 性质。

植物地理学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1.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领域与范围的总合,称为生物圈。 3.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4.原核植物:植物体由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包括蓝藻和细菌。 5.真核植物:植物体由真核细胞组成的植物。 6.高等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内发育胚的植,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7.低等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无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 8、物种:种是起源于共同祖先,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具有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特性。 9.植物分布区:分布区是一个种系或任何分布单位(种、属、科等)在地表分布的区域。 10.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11.植物区划:利用各种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方法把那些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地理成分与起源、不同等级的特有性与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便是植物(区系)区划。 12.生物入侵: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另一新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13.环境: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4.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15.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 16.生境: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17.限制因子:那些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 18.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耐受上限与耐受下限,上

植物地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生物圈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植被。 植物地理学的基本任务:阐明地球上植物和植被的分布的基本规律。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上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分布区和植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岛屿植物为主的拓展和灭绝等。 1.2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植物地理学与植物学: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和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植物学是植物地理学的基础。 植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生态学研究植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特别关注环境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植物是生产者; 2.植物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植物为大的某些生物提供的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和物质基础。 4.植物是环境的构造者。(表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土壤的形 成、群落的演替、净化环境等方面。) 第二章植物形态结构与基本类群 2.2细胞类型: 原核细胞:直径为0.2~10μm,没有核膜将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隔开,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具有细胞器和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 古核生物: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名称,表示一类生活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 2.3.细胞器:是在细胞基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 2.4植物的组织

1分生组织(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泌组织。 2.3植物的器官 器官(organ):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在外形上有显著形态特征和特定功能、易于区分的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器官的类型 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根、茎、叶 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organ): 花、果实、种子 根的类型 一株植物根的总体称为根系,包含主根及它分支的各级侧根、或不定根或它分支的各级侧根。 花的组成:花柄;花托;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果实的类型:真果;假果;单果;聚合果,坚果;翅果;颖果;双悬果。 2.4繁殖是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 繁殖的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植物的生活史: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产生下一代又重现该阶段的现象称为生活周期或生活史。 2.5植物命名 每一种植物统一使用科学名称,称为学名。用拉丁文命名。 以林奈1753年创立的双名法为依据,由两个拉丁字组成。第一个字是属名(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是种名(形容词)。 2.6种的概念: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如果种内个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可分为亚种、变种和变型等。 亚种、变种和变型的区别 亚种是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由于受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的种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