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孔孟语录读后感

1.学习了《孔孟论学习》后,我感到收获颇多,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日常的学习有了深刻的启发。我认为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最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的目的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事实上也正是真正爱好学习的人,为学习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记得小学时有一个同学调皮异常,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多不注意听讲,有一次老师让他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居然十个错九个,而且笔画笔顺错误甚多。老师就让他在黑板上抄写三遍。要平时,在本子上抄他根本没有自觉性给它抄完。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共同监督下,他很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抄写着。并再次对他进行听写,效果比第一次好。以后他学习一偷懒,老师就叫到黑板上去听写,他居然每次都欣然同意,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比起以前让他在练习本上自己去抄写的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同学就有些不明白,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喜欢到黑板上写字”。后来逐渐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几次考试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地重要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兴趣的,特别喜爱的学科总会学的很好,而兴趣不大或反感的学科自然成绩会很

不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那样,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爱好学习的人,一个学习成功的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先提出一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意志来决定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论有四则,告诉了我们一些学习的道理:少年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矗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学习要勤奋,不耻下问;学习要坚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废。有人曾讲过:少年时期学习,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阳走路;中年时期的学习就像头顶着正午的太阳跑步;老年时期的学习,就像提着灯笼在黑暗笼罩的迷宫中寻路。这些都充分说明少年时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学习时间段。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还要会思。只学而不思考则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学,则因无新知识的不断汲取,此思就成为空想。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学习中要做到勤学、善思、多问,要学会谦虚,不要觉得向别人请教就是不如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虚心好学,勤奋好学的人,成功才会眷顾与他。学习中遇到挫折与障碍,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在最后一次失败之后出现,切不可半途而废,在学习上就是要坚持学到一点就是一次进步。

从《孔孟论学》的两篇文章中可知,学习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在读书与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批评与怀疑的精神。

孔孟语录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

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

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孟子语录】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12、【孟子语录】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13、【孟子语录】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4、【孟子语录】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5、【孟子语录】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6、【孟子语录】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7、【孟子语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8、【孟子语录】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9、【孟子语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20、【孟子语录】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倪萍姥姥语录_经典语录

《倪萍姥姥语录》 1、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着自我,最后你就只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就使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2、一个只剩下一颗牙的人还说笑掉大牙,多可笑呀。 3、:日子得靠自我的双脚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儿走多了,再上直道儿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 4、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我。 5、自我不倒,啥都能过去;自我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6、一个人一个脑子,不好把自我的脑子往人家脑子上套。 7、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 8、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多贵的东西都赶不上人贵。 9、人不可贪财啊,财是个狼,你贪他他就贪你,你吃他他就吃了你。 10、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不怕,多黑的天到头儿了也得亮。 11、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儿疤。 12、父母帮着儿女,仨人都笑了;儿女帮着父母,仨人都哭了。 13、吃了一辈子小亏,占了一辈子大便宜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 14、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我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15、看它们嬉皮笑脸的样儿,鬼精鬼精的,不会说话,脑子可都有数哇! 16、人哪,就是穿着棉袄盼着裙子,穿着裙子又想着棉袄。要不是这些人在家看着你,你在电视上兴许就不会说人话了。 17、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可得掂量掂量。有时候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一辈子抬起来。 18、聪明的婆婆对媳妇要比对儿子好

孔孟语录翻译

孔孟语录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

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

儒家经典语录有感

读儒家经典语录有感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正统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读书人,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而正因为其在中国人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使得其很多经典的著作能历经岁月的磨难却仍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照耀世人! ------------题记 今天我就把自己读过并深有感触的相关儒家经典语录罗列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语出《周易坤》,此语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古代贤者对于善恶因果的理解,《周易》提出这一个观念不仅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一些观点,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醒世人要注意积善行德,正如佛家所宣讲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联想到《周易》的时代背景,可以很好的发现这一点。虽然史学家对于《周易》的具体写作时间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是在战国晚期,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万物萧条的时代,不难发现作者是如此的希望人们可以积极行善,哪怕只为“积德”,但只要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又有何不可呢!?由此可以发现,经典能流传这么久,并不是因为人为的推动,而是因为其本身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引人向善,引人向前,此语被我放在第一位无它,只是我感觉它很好地契合了儒家的思想精髓---仁!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词语的大致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君子等有良好品德的人的鼓励了吧!儒家经典中有很多鼓励君子奋勇向前的语录,孔夫子曾经说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对于君子理想人格的一种解读,也是期望。有人说过《论语》一问,纵观全篇,就是为了教人学为君子。虽有偏颇之处,但却也可看出孔子对于君子之道的重视。“德不孤,必有邻”一语更是说出了孔子对于“世人皆为君子”的一种向往吧!生处在最为动乱的时代,无力更改当权上位者的施政纲领和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对于民众的欺压,渴望君子之道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了,可是这种悲哀却使得中国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那种为了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儒家代表。至今还记得苏武北海持节牧羊十八载,宁死不屈,无怨无悔;至今还想起文天祥宁死不降金的英雄气节;还有戊戌变法中“甘愿做为变法流血第一人”的谭嗣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是孟子在见到齐宣王时对他宣讲自己的施政纲领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提出的一个关于仁政的观点或者是表现。这句话也代表着儒家对于“仁”的不懈追求。“仁”一直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情形,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美丽啊!?可是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有点困难,世人实在难以做到孟子提倡的那样。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因此就否定孟子关于这一点的论述。不论其他,仅仅因为其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就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理想或许永远没法实现,但是我们却不可失去梦想!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语出《礼记?曲礼上》。大致意思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毫无疑问,这句话也是孔子对于看待他人,约束自身,如何更好的是自己成为君子而提出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有着引人向善,友好相处的意味儿。在孔子的观念里,是否永远都不该去轻易的看轻一个人,去看第低一个人。孔子确实不愧为儒家之圣,即便是一句简单的话也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谈其他,这句话本身就暗含着处世之道,如何与他人更好的相处,从此间我们便可得出一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1】 《姥姥语录》是这么饱含作者对姥姥的爱以及对姥姥的孝心的一本书,有那些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让心变得柔软酸楚的话语。使人心为之动容。这位99岁的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总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非常巨大的启迪。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位99岁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终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主持人、演员,她用她真挚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朴,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一生。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难时刻,姥姥总会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姥姥平凡质朴才是她最美的特点。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

握和运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不只是一份高学历,更是要有一颗对热爱生活的心。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 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开心一点,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这件事可见倪萍是费尽心思让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乐乐。从此可见作者倪萍十分爱姥姥,也体现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姥姥这个农村妇女不太正确的见解,但这话语十分朴实,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启发。这也许就是作者倪萍怀念姥姥的方法。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2】 看见这本《姥姥语录》,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赶上假期,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倪萍通过文字转述着姥姥的话,渗透着她对姥姥的爱。书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样,但我隐约间感受到——一个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读完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页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蔼、可近的倪萍,在经过了生活中的风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润的临家大姐,而是为一大

大学语文文学史复习材料1

勾践雪耻《国语》 《国语》,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分国记事,但以记言为主,因称《国语》。全书21卷,上起公元前967年,下至公元前453年,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国的片断史。《国语》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期激烈的阶级矛盾和复杂的政治斗争,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其中有不少篇章,揭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艺术上长于记言,语言大多朴质而简括,并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战国策》约成书于秦汉间,文章出于各国史官或战国后期纵横家之手,有《国事》《修书》《长书》等名,后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按国分为12策,共33篇,并正式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杂史著作,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的言行,表现他们的“奇策异智”。它又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汇编。具有辩丽横肆,铺张扬厉的文风;辞采富丽,论事透辟,写人传神,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隽永的文学趣味。 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反对战争,斤责暴虐;宣扬性善论,重视后天教育。提出了“民贵君轻”的重要思想,并设想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措施。 《孟子》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编撰。《孟子》散文巧妙灵活地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表现出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尤其善于举例取譬,形象生动地说明抽象事理。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辞锋犀利,精练简约,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 逍遥游(节选)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曾为漆园吏。他不满现实,蔑视礼法,言辞尖锐激烈,行为乖张怪诞。他是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无是非、齐生死、等物我、任其性等观点,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一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其弟子和后人所作。庄子散文多为寓言故事,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幽默深刻。其语言风格汪洋恣肆,变化多端,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离骚(节选)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善于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举贤授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因遭保守势力排挤,被疏远流放江南。他痛感国势危迫,理想又无法实现,最后自

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四篇

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四篇 【篇一】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 一口气读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之所以一口气读完,放不下,是因为真的像倪萍说的一样,这个老太太是家家都有的老太太,老太 太的话每一句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比一些哲学家的话更通俗, 更易懂,更能滋养人的灵魂。更主要的是我们家也有个这样的老太太,也是小脚,也活到了将近100岁,也是一辈子很少生病,她也是我的 姥姥,一个满头银发,连睫毛、眉毛都白了的寿星一样的老太。 姥姥说的话,姥姥做的事情,多么智慧,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 是智慧真的和学识无关,和心灵相关,更关乎灵魂深处的东西。 “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去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他还要上 山顶。”姥姥这句话是不是提醒了时下很多人,说这些话的我们是在 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找借口不奋斗,找借口不努力!和 姥姥相比,一些教育家,一些所谓的读书人,都相形见拙。 “我”偷了公家一篮子麦穗,姥姥知道,但什么都没有说,几天 之后,我问怎么还没有吃到麦穗做的馒头,姥姥问我:“你是从哪里 捡到的麦穗,怎么发布开,蒸不熟呀?”“我”不敢说,姥姥也不急,过个几天,打开碗柜,那面团已经发黑了,长毛了。我哭了,说出了*。姥姥说:“怪不得蒸不熟,偷的东西是蒸不熟的,不能吃。”在那个 少粮寡食的岁月里,姥姥竟然用那么一大团面来教育一个五岁的孩子,不急于揭穿,不去训斥,不去用过多的语言教育,不过这样的教育多 么有成效啊!我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搞教育的又有几个有如此的智 慧呢? 还有很多……

我决定买一本放在床头,因为文中姥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朴素,又是那么富含哲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学支撑着姥姥走过 了漫长的一个世纪,滋养了一个朴素的,大众喜欢的倪萍。 【篇二】姥姥语录读后感600字 放假在家,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心里满是感动,书中回忆了倪 萍与姥姥的相伴生活,五十年风雨的守护与关爱使人无不深深的感动 与敬佩,感动那山东老人一辈子真实淳朴的人生智慧,感动倪萍与姥 姥间那饱满真诚的爱与情。 书中并没有姥姥的照片,而我却似乎从倪萍的文字中看到了她的 模样,一个活的明明白白的老人。 她是一个没上过学的小脚老太太,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的教育, 却把人生的哲理看的透透彻彻,她从生活小事中告诉我们如何体会人生,面对生活。姥姥的每句话都让我感受深刻,她的话语富含着对生 活的热爱。我喜欢她那句“快乐你别嫌她小,一个虽小,可两个三个 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人不能一天总想着一百个快乐,你这个辈子 又能遇上几个一百个快乐呢?是啊,知足者常乐,乐就是福。她是个 平凡的人,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她没有什么烦恼忧愁,是她教会了我 如何乐观面对生活。 想想书中姥姥的语重心长,那些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理一直回荡在 我的脑海里,这不禁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姥姥,我同样也是姥姥一手带大,十四年的成长与关爱,她一直陪在我身边,如今我长大了,可在 她老人家眼里我依旧还是个孩子,今年冬天下了场大雪,那天放学时 见姥姥一个人在风雪里张望着,我握紧她冰冷的手寻问她来干什么, 却只听她说了一句”雪大天黑不放心,来看看你回家了没有“我鼻子 一酸也没再说些什么,仅仅紧紧的握着她的手,像小时候她紧紧拉着 我的手一样,和她慢慢的一起回家。回忆自己的姥姥,书中倪萍姥姥 对倪萍的关爱我更是感同身受,更加觉得亲情的美好,姥姥年纪大了,我会即时的爱我的亲人。

姥姥语录全文在线阅读

姥姥语录全文在线阅读 面包树上的天堂: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 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运用做 人的道理。那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智慧,那些优雅得体的待人接物之礼,不知道当今这个 时代,还有多少人懂得并且能够做的周全。 读这本书,一直想到自己的姥姥,也是裹着一双小脚,也是没有受过教育,也是把全 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了子女和后人,默默无闻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她象大树一样的无私、无言,作为后人的我们,又怎能不敬重和感念呢? 关于我们这些平凡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姥姥们用她们质朴的言行给我们建立 起了一座灯塔,那些寻常的小事、琐事中,却闪动着大智慧的光芒;而生活的路,不就是 寻着这些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走过去的吗?这些细微的小事却又时刻考验着我们的头脑和 灵魂,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不一定获得世俗价值观“成功”的标签,不一定 对社会作出惊人的贡献,只要能象姥姥那样,把自己做好、真正活得体面,我以为就是最 好的了。 狗剩殿下:没读过书的姥姥用她承继和累积的生活经验指导自己的处事为人,并将其 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儿孙辈。这些经验是老人一生智慧的结晶,在作者时而泣诉、时而轻呼、时而淡淡讲述的文字里渐渐升华,使我们能够读懂并得以分享。 我一直认为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就形成了文化。古今建筑物风格、式样、设计方 法的流传,也是文化中的一种吧。故而,愚以为姥姥是个极有文化的人,她与诸子唯一不 同的地方,是她不能退而修书成一家之言,但她却又有着厚实的中国儒家的修养。 有句俗话称人老成精。活了千年的蛇能修成,养了千年的树亦能修成,人同样也会能 修成;人若活个千儿八百年的,准比那低等些的活物更精!向姥姥致敬,向那些智慧致敬! 怡然自足:我读书,自己归结为好书的大致有这么几类:虽不是教科书,却能从中汲 取知识营养的。《红楼梦》无疑是这方面的顶峰,堪称生活与美的百科全书;再就是能让 自己在书里面轻松自在地“薰”着、怡养性情的。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汪曾褀笔下的苏北、老舍笔下的北平,都悠然地把我带到那个时代的人与自然中,感受无处不在的惬意与美好;还有就是引起内心强烈共鸣、直至拷问到灵魂深处的。前两类书无疑会带来很多愉悦感, 第三类却时常读得苦痛,但却能帮助我直往内心的层面去开掘,成为无可替代的良药。 《姥姥语录》就是这样的。 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 一碗,那叫人家帮你。”第一次读到这里,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哗”的一下被撕开了。 怎么才算是做好事、善事?怎样的品德才禁得起掂量?平常引以为自得的那些行为,放在姥 姥这句显微镜一样的话语里观照一下,到底是些什么呢——把不喜欢、不再想留的旧衣服

儒家经典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新鲜出炉,欢迎围观。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儒家经典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

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

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周末休息,我待在家里哪里也没有去,坐着、躺着看了一遍倪萍的新书《姥姥语录》,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说实话,过去我是不看名人出的这类书的,尤其是娱乐界名人出的书。我认为那是名人们凑热闹的事。这几年名人们出了很多的书,我都不去看,包括倪萍出的上一本书,也就是宋丹丹小品里说的《日子》,我也没有看过。有时间我宁愿去翻翻女儿小学时的《脑筋急转弯》。但上周我去倪萍的博客上逛了一圈儿,感觉还行,几篇博文都像准备着上《读者文摘》杂志似的,挺温润煽情。恰好又去席殊书店里看到了这本新出的《姥姥语录》,不暇思索就买了来。当时没有顾上浏几页文字,只看上了书内朴拙的插图,心里就觉得应该是一本可以翻翻的书。 我看书有些不好的毛病。拿到一本新书,一是看出版社,相当于买衣服看牌子。倒不是名牌的衣服就好,只是很通常地觉得大的牌子下的货物质量应该有一定的保证。此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首先就从心里认可了。二是看印数。此书第一次印刷就印了20万册,这让我暗暗称奇,心里的认可度又增强了几分。须知名人出书当然要靠名人效应,但单靠名人效应也不一定卖出这么多的册数。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不都是白吃干饭的,他们即使都是倪萍的粉丝,也不可能出一堆卖不出去的书,拿真金白银开玩笑,赔本赚吆喝。三是看字数。倪萍的这本书不到10万字,愣让编辑们鼓捣成这么厚厚的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纸质印刷都很精美。这本书的字数不足贾平凹新书《古炉》字数的六分之一,但也是印的一样大的开本,说明出版社和编辑们是很看好这本书的。所以我放心地第一次买了名人之书,准备在累了的时候让自己轻松一下。 然而此书让我拿在手里就没有再放下,坐着、躺着几小时看完了这本书。看完了,揉揉眼,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不消说,我首先是着了倪萍的道了。这本书平淡真实的情感和语言营造出的如天籁之声的意境让我久久都没有走出来。荣成是我去过的,和荣成的朋友一起吃过海鲜,喝过大酒。那时听到的荣成话感觉有些发笑,觉得荣成人的舌头有点硬。可现在看这本书,竟感觉就像听到了过去倪萍和她姥姥的对话似的,影影绰绰,听不清楚,但分明是听到了。那声音和在荣成成山角酒店里听到的山东话一个味儿。 在这本书里,我觉得倪萍延续了她当主持人时的风格:煽情。她把她与她姥姥的那份亲情煽乎的让你热泪盈眶。她在书中写道,她主持风格形成的老师就是她姥姥。她姥姥教育她要说人话。我的理解是,她姥姥是教育她要说人话,就是要说能让人听懂了的话。这要比某男主持人一脑门子官司似的崇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外语,和一些外国要人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要强的多。倪萍用一个女人的细心,回忆了她和姥姥五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姥姥生前“闲着没事说的那些没用的话”,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的穷日子,读后感《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我相信除了书中所写的,倪萍的心中这样的对话和场景还有许多许多,写出来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些写出来的、印出来的,应该是最经典的,也应该是倪萍心中分量最重、最难忘的。姥姥的这些语录,乍一看似曾相识,我们小时候在老人们的口中大多听过,虽然内容不一,但大意相同。可是你仔细咂摸倪萍姥姥的语录,却会有豁然天门中开的感觉。姥姥的语录是什么?大实话,大智慧,大道理!真真正是:与平凡处见真情,与细语处听惊雷!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倪萍写的《姥姥语录》,感觉写的很平实、很感人,还有些风趣。 姥姥虽然没上过学不识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劳善良、精明能干,是个让人爱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说毛主席语录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我看姥姥语录也可堪此评价,往往真理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们中国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代表,她勤俭持家、朴实善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劳,也经过一些磨难,但姥姥的晚年的过得非常幸福、子孙也非常有出息,这些都证明姥姥是个有大智慧、大福气的人,可亲可爱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读了《姥姥语录》更是深有体会,《姥姥语录》让姥姥成了我们大家的宝,她的话朴实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记住她的话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益处。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二) 一本倪萍撰写的《姥姥语录》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倪萍姥姥;;一个99岁的农村小脚老太太简直是太棒了!太可爱了! 当我这个还算年轻的姥姥走进99岁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质朴

无华的人生智慧时,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满快乐的,是极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没念过书,却那么崇尚念书人,那么明事理,那么有哲理,那么有心气,那么有骨气!怪不得养了那么一大群成功的后辈儿孙! 倪萍的文笔是平实的,朴素的,没有太多的修饰,完全是质朴的白话儿,却让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勤劳善良,胸怀博大,充满智慧的姥姥跃然纸上,仿佛就在身边。之所以那么打动我的缘故,读着倪萍的《姥姥语录》,我想起了自己没有文化的小脚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可能这就是没有文化却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们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进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对她的深刻影响,想想自己的言行将对后辈儿孙的潜移默化,姥姥深感责任重大。 倪萍姥姥说:“心闲着闲着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床躺着,躺着就是心脏有病了。”我虽然退休了,没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懒。我很佩服倪萍为了不让姥姥闲着,给姥姥安排了整理报纸和嗑瓜子儿出口的“挣钱工作”,看到此我哑然失笑。 姥姥我可别让心闲着,好书还是要经常读读,好戏也要经常看看才不致于落伍呀!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三) 从朋友那里偶然得到《姥姥语录》一书,随手一翻,不过十几页,便潸然泪下。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性之人,很少会为一本书动容。于是合上书“清醒”片刻。哪曾想再翻书,不多时便又泪流满面。道理

儒家经典论语心得感悟范文-论语读后感500字5篇

儒家经典论语心得感悟范文-论语读后感500字5篇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最熟读恐怕就是《论语》。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论语读后感5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读后感500字1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论语读后感500字2 《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王权,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王权,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帮助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发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意见应该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接受!“信”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诚信。从我们的先祖开始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 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论语读后感500字3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

《姥姥语录》读后感

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有感 小时候只知道有毛主席语录,印象里那都是一些分量很重、哲理颇深的言语,因此一直认为只有伟人说的话才能成为语录。没想到倪萍把她姥姥说的话也敢称之为语录,心想她姥姥肯定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用了两天时间把《姥姥语录》读完了。没想到的是她姥姥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而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小脚老太。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既真实又可亲、既包容又豁达、懂得感恩的中国农村妇女,读罢,总有一些语言潜入心底,发人深省,让人感动。 没上过学的姥姥并不代表她没学问,学历与学问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智慧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静心细品,姥姥不经意间的一些话,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比如:“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哪儿的皮肉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掉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疤”,“孩子你记住,人说话,一半儿是用嘴说,一半儿是用心说。用嘴说的话你倒着听就行了,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这些话,听来平常,却很耐品,句句蕴藏着一位智慧老人对爱的执著、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对人生最真切的感悟。 姥姥对家是眷恋的,对亲人的深爱没有丝毫做作。当倪萍问她“姥姥,有多少家人、有多少孩子,最后走时还不是孤身一人?谁能携家带口地走啊?”姥姥笑了:“分批分个儿地走啊,就像分批分个儿地来一样,早早晚晚地又走到一块儿了。”这位历经岁月磨砺的老人,何尝不知道生离死别的痛?她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啊! 现代社会,人们总是行色匆匆,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了他人的存在,甚至忽略了呵护自己的身心。早已对世事洞明的姥姥于是说道:“人的两条腿不能走太快,太快了魂儿跟不上,没有魂的人就常做错事、傻事。”这分明是在告诫他人,无论做什么都要用心,都要给自己留有思考的时间,不能一味直前。只知低头赶路,不知回头反省,也许走得越快,离自己的内心就会越远。 姥姥还时常告诫孩子要自强不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她说:“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在言谈举止方面,姥姥也有她独特的见解,她说:“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可得掂量掂量。有时一句话就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一辈子抬起来。” 倪萍说,姥姥早年体面地过着自己的穷日子,晚年则安享儿孙之福,虽然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却是一天一个。姥姥的一生可谓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数。姥姥的包容、豁达、感恩与执著,给他人带来挚爱的温暖。 在姥姥看来,教育其实很简单。而再回看当前的教育,是不是把教育变得复杂多了,功利化思想已经泛滥。而教育本不该如此。平实与质朴,以心育人,以情育人,应该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身教重于言教以及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我要像姥姥那样,润物细无声,让我的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

儒家经典语录

儒家经典语录(1) 道德篇: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3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总则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旨在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实际水平,以选拔出合格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段继续学习。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学科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三、考试内容 根据指定教材和教学大纲拟订的学习篇目,考试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蒹葭》 1、关于《诗经》的基本常识。 2、风、雅、颂、赋、比、兴。 3、《蒹葭》的朦胧意蕴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特色。 (二)《国殇》 1、《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上的比较。 2、屈原的悲剧。 3、《国殇》的场面描写与其豪放悲壮的审美意蕴之间的关系。 (三)《东门行》 1、汉代文学: A、汉赋(代表作家)。 B、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C、《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内容。 2、《东门行》的戏剧特色。 (四)《饮酒》 1、如何看待陶渊明之“隐”? 2、陶渊明田园诗的特色。 3、《饮酒》一诗“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境界。 (五)《咏怀诗》 1、从阮籍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越礼看魏晋的时代风云。 2、分析本诗以实写虚,寄景抒情的手法。

(六)《春江花月夜》 1、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2、《春江花月夜》结构上的特点。 3、《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的境界。 (七)《将进酒》 1、盛唐气象的内涵。 2、关于李白:侠、道、儒(盛唐时世造就的积极入世与怀才不遇以至消极悲观两者结合的诗人人格)。 3、李白诗歌的风格:以气驭诗、雄奇飘逸。 A、手法:夸张、想象。 B、诗歌形式:以乐府为主的诗体。 C、情感:强烈的自我意识,情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D、语言:清新自然。 4、《将进酒》一诗如何体现李白诗歌风格? (八)《登高》 1、关于杜甫和他的诗:“诗圣”和“诗史”的由来。 2、《登高》赏析:古今七律第一。体会第三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九)《锦瑟》 1、李商隐诗歌的特色。 2、《锦瑟》中典故的运用。 (十)《山园小梅》 1、林逋之“梅妻鹤子”。 2、赏析《山园小梅》。 (十一)《浪淘沙》 1、掌握宋词概貌。 2、李煜前后期词风及其变化。 3、赏析本词(白描手法、对比手法)。 (十二)《浣溪纱》 1、理解这首词“情中有思”的艺术特色。 2、领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妙处。 (十三)《苏幕遮》 1、苦难的生活经历对范仲淹成长成才的影响。 2、本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的特色。 (十四)《江城子》 1、苏轼的人格:“不合时宜”、正直旷达。

儒家经典读后感

儒家经典读后感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成为宋国贵族,孔子出生于鲁国,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为士。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学无常师,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礼仪制度,以恢复周初的“德政”为自己的理想,并很早便以博学知礼而名闻遐迩。 “儒”在甲骨文中作“ ”,象形字,本义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为人相礼,祭祖祀神为本质的人。因相礼前他们必须沐浴斋戒,故称之为“儒”。 说到了儒家经典,就自然要提到《论语》。“论语”二字的解释有很多。《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说法有很多很多,现代人一般皆从《汉书》之说,将其理解为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论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

此中,“仁”出现过109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 说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 说到为政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 总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统帅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的潮流相背离的,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对妇女、劳动的轻视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的。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有着练,晓畅雍容和顺,迁徐含蓄的风格。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要了解《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以及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成为宋国贵族,孔子出生于鲁国,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为士。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学无常师,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礼仪制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