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年心理学开始论述题

历年心理学开始论述题

历年心理学开始论述题
历年心理学开始论述题

历年心理学开始论述题

1、琪琪比小薇差半岁,认字却比她少很多,几乎不会认,担心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琪琪父母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幼儿来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而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具体而言(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2、张老师教念古诗,小朋友不认真学(用心理发展主观因素原理分析)

一、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饮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的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的说包含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等。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赶奔原因和动力。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两方面,心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张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古诗,古诗的内容对幼儿来说太难,不符合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也超过了儿童的能力掌握范围,因而小朋友吵吵闹闹,不愿学习。

3、佳佳妈妈告诉她你再哭小狗就不回来,反而哭得更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的特点)

理解发展的趋势:(1)从对个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相关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3从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从情绪性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能够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4、方明和李强的例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没有道理。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儿童在成长中,除了受到遗传、生理成熟、社会环境、教育的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者动力。不能否定儿童心理发展中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5、分析小南的我行我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亲子关系)

这是由于小南的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小南的妈妈采用的是放任型、小南的爸爸采用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小南出现了自我中心、胆大妄为、蛮横胡闹、没有礼貌、自私自利等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

6、幼儿回家说今天肖邦来学校了,还弹钢琴呢。(想象的基本原理)

这个案例体现了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幼儿经常把想象与现实想混淆,把想象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主要是由于:幼儿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对幼儿想象的影响、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7、红红最喜欢玩小鸭子,打碎了之后的情绪(儿童情绪发展原理情绪自我调节)

这个案例体现了幼儿情绪发展的趋势的情绪发展的自我调节化。幼小儿童的情绪冲动强,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来得快,去的的也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的冲动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8、强强对积木自言自语(儿童言语功能发展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

强强的第一段话时儿童言语中的问题言语,第二段话是游戏言语,这是儿童出声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游戏言语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问题言语比较简单、零碎,常常在出现困难时出现。成人对儿童的出声的自言自语要正确对待,不要斥责、阻止或嫌孩子,而应该帮助和引导他发展成为真正的内部语言

9、观看不会哭的幼儿打针的表现

这样做有道理。模仿是幼儿的重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可以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利用模仿这种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不花钱、不花时间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10、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心理在互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并转化的3、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11、禁止小明和别人交往(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作用)

小明爸爸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同伴交往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4)同伴的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12、环境和遗传大约一半对一半吧,宝宝的爸爸妈妈说(遗传和环境论、相互作用)

.第一种说法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第二种说法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第三种说法是两因素论的观点。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看待心理发展中的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关系:(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与成熟(2)遗传素质以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了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和综合的分

13、外国媒体说中国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玩了学各种兴趣班(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父母的这些看法与做法是错误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形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14、农村留守儿童心里消极的影响(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了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而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由于农村宏观社会环境与教育相对落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农村,其宏观社会环境相对不利,现在其父母与他们长期分离,其微观的社会环境也不好。这将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与后果。

15、小亮在幼儿园搭积木老说自己的最漂亮(自我评价的特点)

这体现了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的独立评价。(2)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幼儿初期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幼儿初期的孩子往往不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而是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出现小亮的这种情况。

16、东东打人没发到花老是问我今天表现怎么样以求的老师表扬(自我意识及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是关于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及自己对周围的人货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以后)抓药表现在自我评价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这是幼儿自我评价的的特点.(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的独立评价。(2)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幼儿初期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幼儿期的孩子往往不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而是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因而出现东东的这种情况。

17、3岁的婷婷还不会3+5 妈妈说她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解

这体现了幼儿理解发展的特点.(1)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是固定的或极端的,不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或中级状态。幼儿理解发展的趋势(1)从对个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相关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3从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4)从情绪性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18、幼儿看见勺子就想到喂饭,看见汽车就想玩开汽车看见书包相当学生(想象的特点)

幼儿的想象主要属于无意想像。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想想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随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画小人又画螃蟹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总之,幼儿想象就是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 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 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 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 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 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 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

心理学论述题整理1

论述题: 1、如何促进大学生学习迁移?(2016)/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教学(2017)/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促进迁移(2014)答:“为迁移而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不同的情景都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了解迁移条件,也要以此根据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教师的具体做法是: 1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2积极进行心理准备;3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4合理编排教学内容;5改进教材呈现方式;6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2、简述教师威信形成的主客观条件(2017)/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2012) 答:主观条件 第一、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第二、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第四、具有正确的学生观;第五、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3、试论述教学、学习、发展的关系 区别:1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2三者主体不同,教育主体是教师,后两者主体是学生 联系:(1)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2)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4、试论述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2017) (1)自我认知全面,自我同一性得到发展;(2)智能结构健全,创新能力得到提高;(3)情绪情感饱满适度,生命意义得到提升;(4)社会适应较好,社会化程度得到增强。 5、试论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015)/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2017) 答:灵活运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等多种直观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三种直观形式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1、强度率,根据感知地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的感知到,教学中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当,教师板书的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不要太小,线条不能太轻太细,赢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 2、差异率,根据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教学中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以及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学生能够清晰感知。 3、活动率,运动对象更容易被知觉,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活动教具,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4、组合率,根据知觉的组合率,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被感知,教学中板书应该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5、对比率,凡是在性质或强度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他们同事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使得学生对他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6、试论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2017)/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2015) 答: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促进关系,而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习动机以增强学习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另一方面,所学到的知识引起的愉快感,成就感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1在一般的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2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3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越高。 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2013)/学习动机的激励措施(2015) 答:(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5)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2、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感受性是()。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空气振动 (B)物体振动 (C)空气 (D)声源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 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 (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 (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 12、根据()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 (B)思维的结构 (C)思维的方向 (D)思维的创造水平 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1

济宁医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心理学论述题.

论述题 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三部分。 社会心理。人是社会的实体,又是社会的一名成员,人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由于这些关系存在,于是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团体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2.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临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 (5)同域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3.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如垂直水平错觉、月亮错觉。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这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4.试述加工水平理论和相关的实验证据。 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克雷克与洛克哈特 提出的著名的加工水平理论认为,作用于 人的刺激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 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 的、抽象的和意义的分析。针对一个刺激 的加工水平或深度会对记忆效果产生很 大影响,更深水平的加工比浅水平的加工 产生更精细、更持久及更强烈的记忆痕 迹。在证明加工水平理论的研究中,克雷 克等人让被试完成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 任务,但并不要求他们记忆。待任务完成 后,出乎意料地对他们进行记忆测验。结 果发现,之前的加工水平越深,随后的再 认成绩也就越好,其中语义加工水平的成 绩最好,这证明记忆痕迹是加工水平的函 数,支持了加工水平说。 5.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中,感觉记 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 答:记忆的三个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 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 感觉登记。感觉记忆是指在物理刺激不 再呈现时,信息以一种相对原始的、未 被加工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的 过程。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虽然十分短 暂,但它保证了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 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 可能,所以感觉记忆对知觉活动本身和 其他高级认知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人 的每种感觉通道都有感觉记忆,目前得 到关注较多的是视觉和听觉。 短时记忆系统是外部刺激进入感觉记忆 后,信息很快就会消退,没有消退的信 息会进一步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系 统被看做记忆系统中的一个工作系统。 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长时记忆系统是指学习材料经多次复习后 长久保持在头脑中的记忆。容量大和保存 时间长是长时记忆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6.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答: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分为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选择策略和检验策略四 个阶段。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从提出问题 开始,分析问题的阶段是确定目标的阶 段,选择策略的阶段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 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 段。检验策略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 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 要求相对照。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 题解决,说明原有的策略是正确的;如果 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选择策略。 7.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 理论。 语言获得的阶段: 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人类个体发展过 程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婴儿由一个生物 学上的个体转换为社会中的一员,语言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获 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 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 开始发出一些人类语言中存在的音节。 单词语阶段,开始使用只有一个音节的 单词语。电报语阶段,开始使用由两个 或更多词语组成的电报体语言。语言胜 任阶段,开始学习掌握语法规则,并逐 渐学会使用符合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子。 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后天学习论。这类学说强调后天 学习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是后天模 仿、学习强化和纠正的结果。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 的语言获得的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 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联系系统的 形成和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 习原理来结实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 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二)先天因素说。与后天学习理论截 然不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个体 语言的获得,主要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 决定的。他提出了一个语言能力获得的 公式:最初的语言材料-语言获得装置- 语法能力。他还指出,人类的语言分为 两个层次:语言表现和语言能力。语言 能力是天生的,由LAD获取,语言表 现是以前者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中学 习的。由于有了先天的语言能力,我们 才能够学会所听到的任何一种语言的 特定语法。总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先 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普通心理学填空题

普通心理学填空题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语言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具体思维阶段, 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物理学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11.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及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 1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3.大脑皮层主要分为颞叶、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枕叶是视觉中枢。 14.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 15.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 16.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两种。 17.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构成的。 18.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19.注意具有如下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信息的整合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预测与预见功能等。 20.注意的品质特性有:注意广度(或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 21.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A)。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心理我和社会我 C、身体我和心理我 D、生理我和社会我 2、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B)。 A、实物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互动游戏 D、规则游戏 3、(B)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A、自我提升 B、自我否定 C、自我贬抑 D、自我接纳 4、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B)。 A、类比 B、组织 C、归纳 D、复述 5、(B)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A、婴儿早期 B、幼儿期 C、婴儿期 D、童年期 6、优先注视范式(D)。 A、也称习惯化范式 B、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技术 C、是一种研究婴儿动作发展的技术 D、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7、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A)。 A、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B、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 C、心理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D、心理发展是指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华生 B、达尔文 C、高尔顿 D、施太伦 9、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B)。 A、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B、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C、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D、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1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C)。 A、个人经历、社会环境 B、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C、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D、生活事件、人格、社会环境 11、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B)。 A、是事物的运动性特征 B、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C、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 D、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12、强化说运用(C)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模仿学习 B、语言获得装置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3、亲社会行为是指(C)。 A、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B、侵犯行为 C、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D、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 14、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C)。 A、情感波动越来越大 B、越来越外向 C、越来越成熟 D、和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15、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C)。 A、个性化 B、外化 C、社会化 D、内化 16、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C)。 A、4种水平和6个阶段 B、2种水平和4个阶段 C、3种水平和6个阶段 D、4种水平和8个阶段 17、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C)。 A、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B、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按照_____________ 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记忆过程理解为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 ,它有两种表现:其中积极而能够实现 的我们叫理想;消极而不能实现的我们叫空想。 4 ?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_ 。 5?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客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 的_______________ 。 6.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7.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典型稳定的__________ 特征。 8?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不善交际,神经过敏,他们具有分裂气质,易患的精神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o 9?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 ___________ 、意志特征和____________ o 10. 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其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1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2?你对骑自行车的记忆是________ ___ 记忆。 13 .表象是从___________ 过渡至y _________ 的中间环节。 14 ?认知心理学界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三种状态,即_________________ 、中介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 5 .人的原始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 ________ 、愤怒和 ______ o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人本主义学派。 3.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4.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5.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6.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7.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量度。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选择性__、_理解性__、_整体性_、_恒常性_。9.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2.想象具有预见、补充、代替等功能。13.思维的特点是___间接性 ___、__ 概括性 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A )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刺激和反应”。 A.行为主义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格式塔学派 2.( C )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试验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3.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4.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5.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A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7.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8.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B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9.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B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觉阀限 D.绝对感受性10.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A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 1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B )。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医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题库 1、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1)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①教员——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②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③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等角色; ⑤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 (2)以前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由学生自己发挥 2、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认识活动受情感和意志的制约。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的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为又丰富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1)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①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②但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 ①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②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普通心理学论述题68620

论述题 1、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的心理实质 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②脑是心理的器官,脑产生心理的方式是反射 ③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a.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 b.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c.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2.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质 *良好的注意品质:范围适当;比较稳定;善于分配; ①注意广度较高,打字速度较快,阅读速度较快,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快速阅读或是精细阅读; ②在思考高数问题或是阅读时可以长时间保持注意,比较稳定,不易被外来事物分心; ③在平时的生活及学习中,可以根据需要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合理分配注意,比如上课时看着老师板书的同时也可以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进行思考。 ④先上某一门课,再上另一门课,能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运用发展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③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习创造性行为 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4、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和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气质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胆汁质热情而急躁; 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多血质活泼而好动; 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粘液质沉着而稳重; 弱型(抑制型)——抑郁质情感深厚而沉默。 气质对教育教学的意义:①认识学生的气质②因材施教③教育学生分析自己的气质 5、试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和他人、对工作和学习、对自己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强度、情绪稳定性、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特征)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感知方面、记忆方面、想象方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6、简述并略评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①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操作有六种:认知、记忆记录、记忆保持、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 ②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有五种:视觉、听觉、符合、语

普通心理学 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习题3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心理是()和()的总称。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实质:心理是()的机能,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4、情绪的外部三种表现是()表情;()表情;()表情。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过程和()—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及()。 6、反射可分为()和()()两种。 7、感受性是()对()的感受能力。衡量人的感受性高低的叫()()。 8、表象的两个主要特征是()()和()()。 二、单向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性心理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罗杰斯D.冯特 3.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是()。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C.反射 4.大脑皮层上的额叶是()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5.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思维 B.记忆 C.知觉 D.想象 8.从注意特征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9.无预定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0.一边看,一边唱的注意特性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1.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需要 B.态度C.动机 D.感觉 12.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突表现?() A. .多重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 趋避式冲突 D 双趋式冲突 13.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4.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新生儿出生时身高约为()。 A.30cm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大肌肉 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 作 5、下列哪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6、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7、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 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8、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9、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10、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A. 1岁半—2岁—5岁—6岁—4岁 11、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12、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13、()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A.遗传 B.遗传素质 C.生理成熟 D.生理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