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问题

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总分数=总数量÷平均数

总数量=总分数?平均数解题关键:找准“总数量”相对应的

“总分数”。

常用方法:作图法、假设法

1、五(1)班一次数学竞赛考试,全班的平均分数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

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这个班的男生有多少人?

2、小明参加数学竞赛,请两次的平均成绩是87分,后三次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明后5

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四(2)班共有40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名同学缺考,平均成绩是89分,缺考的同

学补考后各得了99分,这个班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4、有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54,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

是68。第五个数是多少?

5、8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5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5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

第4人和第5人的平均分是多少?

6、有人问我们一起游玩的四个人的年龄。他们说,我们中每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的平均年

龄分别为17岁、24岁、18岁、21岁。这四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

7、次选出其中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

分别得到以下四个数:86、92、100、10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8、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

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9、小刚上学期语文得78分,地理得了82分,历史得了80分,物理得了60分,又知数学

成绩比平均分多12分,外语成绩比平均分少4分,小刚上学期这六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0、六位同学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5分,他们的成绩是互相相等的整数,最高的

99分,最低的76分,那么按分数从高到低排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

11、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

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的平均分比前三次的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多少分?

12、车间买来单价为0.5元的橘子若干千克,如果将这些橘子只分给女工人,平均每人

可得15千克;如果将这些橘子只分给男工人,平均每人可得10千克,那么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全车间工人,每人应付多少元?

13、一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4人调整为二

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多少分?

四年级数学上册 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数学上册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案青岛版 五年制 7、8号两名队员的得分数据。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哪名队员的得分占优势”的问题,引入对较简单平均数的学习。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下一个该派谁上场”这一问题,需要先求一下7号、八号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发争论。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你能告诉大家你都喜欢那些体育运动吗?(学生可能说出多种体育运动)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体育运动。奥运会结束了,你能告诉大家你心目中的体育明星是谁吗?(课件出示姚明照片)师生交流师:一支出色的球队里

除了要有优秀的运动员,还要有一名什么优秀的角色?师:你想不想当回小教练?老师很喜欢打篮球,发现同学们也很喜欢打篮球,下面有学校组织了一场比赛大家来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篮球比赛片段:蓝、红两队比赛异常激烈,比分在交替上升,正打到关键的时候,蓝方的一名中锋受伤了,急需换人。蓝队中只有两名替补中锋:7号和8号,换谁上场呢,作为小教练的你会怎么样去选呢?(学生讨论的基本要点)学生可能会做出下面的一些回答: 1、选身材高的能得分的队员上场。 2、选一个投篮准的 3、选一个状态好的 4、换一个得分多的师:看来换谁上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就从“运动员的得分”角度上考虑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好吗??(课件出示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7号911138号713128师:仔细分析7号和8号的得分情况,思考一下应该换谁上场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讨论基本要点)设计意图:新课开始,创设一个情境,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围绕“你认为应该派谁上场”这一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用7号和8号队员的平均分来比较比较公平,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活动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学

EXCEL求平均数的的几种用法[1]

EXCEL求平均数的的几种用法 求平均分是Excel里再平常不过的操作了。使用EXCEL,不仅可以求简单的平均分,即使要去掉几个最高分、最低分再求 平均分,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一、直接求平均分 如果要对指定的数据直接求平均分,那显然是最简单的。如图1所示,假定要求平均分的数据在B2:B20单元格,那么我们只要在B21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B2:B20),回车后平均分就有了。 二、去掉指定分数再求平均分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要求。 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再求平均分为例。 我们可以在B2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B2:B20)-LARGE(B2:B20,1)-SMALL(B2:B20,1))/(COUNT(B2:B20)-2),回车 后即可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 其中,SUM(B2:B20)求到的是所有数据的和;LARGE(B2:B20,1)返回的是B2:B20单元格数据中的最大 值;SMALL(B2:B20,1)则返回B2:B20单元格数据中的最小值;而COUNT(B2:B20)返回的是B2:B20中数值的个数。这样,用这个公式自然就可以求到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了。 如果要扣除的高分和低分更多,那么,只需要增加上式中LARGE和SMALL函数的数量就可以了,不过需要把公式中的“1”换成“2”或“3”等,以求得第二高(低)分或第三高(低)分。当然,COUNT函数后的数字也应该做相应改动。 这个方法思路固然简单,但公式实在是有点麻烦。在EXCEL中,其实是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的。那就是利用TRIMMEAN 函数。如图3所示,在B2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TRIMMEAN(B2:B20,0.2),回车后即可得到结果。 TRIMMEAN函数可以求得截去部分极值后的数据的平均值,即TRIMMEAN先从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除去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然后再求平均值。而上面公式中的“0.2”,即我们所规定的要去除数据的百分比。

平均数测试题及答案

28 30 31 32 34 37 4 6 5 用水量/吨 1 2 3 一、填空题 1、 如果一组数据8,9,,3的平均数是7,那么数据=x . 2、如果一组数据 n x x x ΛΛ,,21的平均数为3,那么数据ΛΛ,1,121--x x 1 -n x 的平均数为 . 3、如果数据 n x x x ΛΛ,,21的平均数为4,那么数据ΛΛ,12,1221--x x 1 2-n x 的平均数为 . 4、某个工程队正在修建道路,有4天每天修5米,有2天每天修7米,有3天每天修10米,有1天修11米,这10天中这个工程队平均每天修 米道路. 5、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孔明笔试成绩90分,面试成绩85分,那么孔明的总成绩是 二、选择题 1、数据a ,1,2,3,b 的平均数是2,则数据a ,b 的平均数是 ( )A.2 B.3 C.4 D.0 2、如果数据x1,x2,……x3的平均数为a ;数据y1,y2,……,yn 的平均数为b ;那么数据3x1+y1,3x2+y2,……,3xn+yn 的平均数为 ( )A.3a+2b B.2a+3b C.a+b+5 D.3a+b 3、某居民 院内 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每户用电( ) A .41度 B .42度 C .45.5度 D .46度 4、某居民小区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对该小区200户家庭用水情况统计分析,3月份比2月份节约用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节水量(立方米) 1 1.5 2 户数 20 120 60 则3A. 1.5立方米 B. 2 立方米 C. 1.8立方米 D. 1.6立方米 5、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 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 30吨. (B) 31 吨. (C) 32吨. (D) 33吨 三、简答题 1名同学的捐款情况如下表: 捐款(元) 5 10 15 20 25 30 人数 11 9 6 2 1 1 ⑴问这个班级捐款总数是多少元?

《“平均数”是块大磁铁》阅读答案

《“平均数”是块大磁铁》阅读答案 《“平均数”是块大磁铁》阅读答案 “平均数”是块大磁铁 ①美国某心理学家曾经征得加州300户家庭的同意,对他们每周的用电量进行记录。第一周,研究人员在记录了各家的用电量之后,会在每户门前挂个小牌,写上这户人家与其他住户平均用电量的比较。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研究人员发现,知道自己用电量超过平均线的用户们,后来的电表走速降低了,这是合乎情理的;但是那些原先用电低于平均数的家庭,他们的用电量反而增加了。 ②从这个试验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的行为会受“平均数”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人们原先的做法是否值得提倡,当他们得知大多数人的常态之后,都会努力缩小与平均线的差距,朝中间标准靠拢。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就叫“社会常态吸引力”。 ③或许,这种向社会常态靠拢的本能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远古时候,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抵御灾害、野兽的能力都很低下,势单力薄的个体只有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才能提高存活率。于是,跟随大多数人的方向行走、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便成了人类的一种心理。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 ④在美国亚利桑那石化森林公园里,游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告示:“您继承的遗产每天都在减少,每年有14吨硅化木失窃,尽管一次只捡一小片。”原来,经常有游客把公园里的硅化木捡回家,这严重威胁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公园因此竖起了告示。但科学家猜测,这样的告示反而向人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很多人来偷硅化木。看到这个告示的游客,只要不是圣人,都会“自觉”偷盗。 ⑤为了验证这个想法,科学家们制作了两种告示:一种是负面性的告示,上面写着“很多游客偷拿了硅化木,破坏了公园内的自然景观”,文字旁还配有几位游客弯腰拿木片的图片;另一种告示只是单纯告诉人们偷拿木片是不对的,上面写着“为保护本公园的自然环境,请不要带走硅化木”,配图则是在游客偷

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2——4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的平均数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我们今天来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比一比一分钟之内哪个同学做对的口算题目最多! 2、出示口算题目,孩子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3、同桌交换批改 4、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做对的数量,评出个人前三名。 5、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班**同学的口算最棒,那么6个小组那个小组在本次口算比赛中表现得最优秀呢?这个怎么来评比,谁来出个主意?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从矛盾冲突中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是比较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总数。(6个小组的人数不完全一样) 2、师:大家赞成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吗?为什么?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组织汇报:得出结论,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 5、师:哎呀,看来当人数不相等时,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组做得最好不公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每个小组本次比赛的总体水平了吗? (二)探索问题,从实际生活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1、师:我们可以算出每个小组平均每人做对了多少道题目,也就是求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数,然后再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 2、学生同桌交流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是反应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的数。 (三)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 1、师:怎么样计算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平均数呢?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求平均数

五年级求平均数练习题(难)

求平均数 1、 根据统计表填空。 某起重机厂2006年下半年各月产量统计表 (1)在上表填上合计数,并在右侧的图 中画出条形图。 (2)该厂平均每月产量为( )台, 请在图上用一条线段表示平均数。 (3)平均每季度产量为( )台。 (4)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平均月产量 ( )产了( )台。 2、 甲种酒每千克30元,乙种酒每千克24元。现在把甲种酒13千克与乙种酒8千克混合卖出,当剩余1千克时正好获得成本,每千克混合酒售价多少元? 3、 甲乙丙三人各拿出相等的钱去买同样的图书。分配时,甲要22本,乙要23本,丙要30本。因此,丙还给甲13.5元,丙还要还给乙多少元? 4、 小荣家住山南,小方家住山北。山南的山路长269米,山北的路长370米。小荣从家里出发去小方家,上坡时每分钟走16米,下坡时每分钟走24米。求小荣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5、 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85.13分。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经重新计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85.31分。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月份 合计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产量(台) 420 405 450 465 510 540 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550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月份产量(台)

6、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全程需要10小时。已知这条河的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往返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小华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分? 9、有六个数,其平均数为8.5,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2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第四个数是多少?

二年级上平均数和最大填几精典练习题

[知识要点] 1.“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条件,即分东西时一定要知道分多少东西和分成几份;3.“平均分”的方法,用除法计算。 [范例解析] 例1看图6-9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分析这是一个平均分的问题,根据题意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的个数; 第二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按6个为一堆,,求它的堆数。 解 24÷4 = 6(个) 24÷6 = 4(堆) 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是,都用除法计算,且算式中的被除数都是24; 不同点是,第一种分法是知道要分的数和平均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而第二种分法是知道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是多少,去平均分的份数。 1.填空: ⑴母鸡捉到20条虫,分给5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条; 如果分给4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条? ⑵“30÷5 = 6”表示把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 __________。 “30÷6 = 5”表示把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 __________。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有一堆饼干,把它平均分成6份,正好分完。这堆饼干最少是多少块? 4.买两个布娃娃的钱可以买3盒积木,或4只小熊猫。每个布娃娃6元,每盒积木多少元?每个小熊猫多少元? 5.一堆积木,比10个多,比20个少,少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积木有多少个? 6.把10个小木块平均分成几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8.有一堆苹果,把它平均分给4个同学,正好分完,这堆苹果最少有几个?24.⑴同学们种了9棵松树,每行3棵,共种了4行,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种的?最大能填几? 题目:最大能填几? 3 + ()< 8 1、一年级的学生碰到此题,往往很头大。家长、老师辅导此题的方式也往往不得其法。 2、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刚刚习惯3 +()= 8,就让他们做3 +( ) < 8,有些强人所难。 3、不是这种这类题型学生掌握不了,而是过早地引入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抽象关系对学生学习数学不利,容易让好学生误入歧途,让学弱生产生厌学。 4、随着孩子认知的不断提升,到高年级后这类题型不学也会,没有必要做这类题型。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测试题及答案-用卷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 1.在某公司的面试中,李明的得分情况为:个人形象89分,工作能力93分,交际能 力83分.已知个人形象、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权重为3:4:4,则李明的最终成绩是() A. 分 B. 分 C. 分 D. 265分 2.某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 日加工零件数45678 人数26543 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A. 5、6、5 B. 5、5、6 C. 6、5、6 D. 5、6、6 3.关于一组数据:1,5,6,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均数是4 B. 众数是5 C. 中位数是6 D. 方差是 4.某班学生军训射击,有m人各打中a环,n人各打中b环,那么该班打中a环和b 环学生的平均环数是 A. B. C. D. 5.歌唱比赛有二十位评委给选手打分,统计每位选手得分时,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 个最低分,这样做,肯定不会对所有评委打分的哪一个统计量产生影响() A. 平均分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极差 6.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并组织了“生活中的全等”的比赛,全班同学 的比赛结果统计如下表: ?得分(分)?60?70?80?90?100 ?人数(人)?7?12?10?8?3 则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 70分,70分 B. 80分,80分 C. 70分,80分 D. 80分,70分 7.一组数据5,2,6,9,5,3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A. 5,5,6 B. 9,5,5 C. 5,5,5 D. 2,6,5 8. 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232341 则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 A. 、 B. 、 C. 、 D. 、 9.我市某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为:28°,27°,30°,33°,30°,30°,32°,这组数据的 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A. , B. , C. , D. ,

平均数(特级教师吴正宪)

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分析】 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从孩子喜欢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乒乓球!”…… “呦,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有!” “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快乐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课伊始,趣已生。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问题提出,同学们马上有办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比赛。比赛开始,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吴老师宣布“快乐队”为胜。男生马上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比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

第12讲 简单的平均数问题201611

难题点拨①同步练习① 36

3、某商场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3天的平均营业额是67万元,这个商场星期六的营业额是77万元,星期天的营业额是83万元,那么星期一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4、小娟的数学成绩是97分,小冰的语文、数学、科学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语文和科学都是93分。他们俩谁的数学高?高多少分? 难题点拨② 学校开展捐书活动,前2天共捐书214本,后3天共捐了176本。平均每天捐书多少本? 拓展1:王叔叔在工厂做一种零件,前5天平均每天做64个,为了赶任务,他在后3天共做了232个。问:王叔叔平均每天做多少个零件? 同步练习② 1.学校开展捐书活动,前4天共捐书116本,后3天共捐了59本。平均每天捐书多少本? 2.小芳学写毛笔字,他在2天时间里写了47个,后来在4天时间里写了127个。问:她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了226千米,司机算了一下,以这样的速度不能按时到达乙地,所以在后面的路程中以平均每小时61千米的速度行驶了5小时,在规定的时间刚好到达乙地。问: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小明去爬山,他2分钟爬了46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再用23分钟就可以爬到山顶。山高多少米? 难题点拨③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3,甲与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75.那么丙是多少? 拓展1:有A、B、C三个数,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7,中间数是9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同步练习③ 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2,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43。甲数是多少? 2、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12,A、C 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4。B是多少?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练习题

1、丽丽在学期末的5门功课测验中分别得分是95、87、9 2、98、93。求丽丽这5门功课的平均分。 2、5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5千米,问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3、合唱队里有18位男生,平均年龄是15岁,有12位女生,平均年龄是10岁。合唱队成员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4、某同学一次测验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后来英语考了92分,科学考了90分。他这4门功课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5、某服装厂,上半年一共制衣4800套,下半年每个月制衣700套。这一年中平均每月制衣多少套? 6、王师傅做一批零件,3小时完成,前1小时做46个,后2小时共做74个,他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

7、某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一个星期中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125个,到第6天时,平均每天生产127个,第6天生产了多少个? 8、汽车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是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千米。求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9、小红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89分,外语的平均分公布后,平均分提高2分。小红外语考了多少分? 10、宁宁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分91分,外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分降低了2分。宁宁外语考了多少分? 1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与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 12、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五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1。问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13、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0岁,其中甲和乙的平均年龄为19岁。乙为多少岁? 14、有七位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五个数的平均数为34.求第三个数。 15、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16、有5个数,其平均数是38,若划去其中两个数,这划去的两个数的和恰好是124,求剩下数的平均数。 17、小丁参加了4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再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5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的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到多少分? 18、甲、乙两数的和为176,如果加上丙数,这时三个数的平均数比甲、乙两数的平均数多3,求丙数是多少?

平均数

一、平均数的定义 1、某糖果专归专柜把甲、乙、丙三种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甲种糖用了7千克,每千 克14元;乙种糖用了10千克,每千克20元;丙种糖用了5千克,每千克16元。 请你算一算,要买1千克这样的什锦糖要多少钱? 注意:分清总量和总的份数。 2、一个食堂在四月份的前10天每天烧煤340千克,后20天中每天比原来节约30千克,这个月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六个数的平均数是8,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这六个平均数是7。改动的数原来是 几? 随堂练习: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为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问: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甲、乙、丙三人一共买了9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五个面包的钱,乙拿出4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吃完后乙算了一下,丙应拿出5。4元。那么甲应收回多少钱? 军军前几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为86分,这次要能考到100分,就能把平均分提高到88分,那么你知道这是军军的第几次测验吗? 每次考试满分是100分,小明四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4分(或更多),他至少再考()次。 有两组数,第一组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2。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6,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初以第二组数的个数所得的商是() 有四个不同的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3。75,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平均数是12,如果第二大的数是奇数,那么它是() 有四个不同的数,他们的平均数是14,三个大数的平均数是15,三个小数的总和是12,如果第二大的数是奇数,那么它是() 四(1)班共有学生41人,数学期中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因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分。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100分、96分和85分。这时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一次期中考试,小红的语文分比三门的平均分少6。5分,数学的平均分比三门的平均分高8。5分,问英语和数学相差几分? 暑假期间,小强每天都坚持游泳,并对所游的距离做了记录。如果他在暑假的最后一天游670米,则平均每天游495米;如果最后一天游778米,则平均每天游498米。如果每天想平均每天游500米,那么最后一天应游多少米?

dB换算表

对于无线工程师来说更常用分贝dBm这个单位,dBm单位表示相对于1毫瓦的分贝数,dBm和W之间的关系是:dBm=10*lg(mW)1w的功率,换算成dBm就是10×lg1000=30dBm。2w是33dBm,4W是36dBm……大家发现了吗?瓦数增加一倍,dBm就增加3。为什么要用dBm做单位?原因大致有几个:1、对于无线信号的衰减来说,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对数关系衰减的。用分贝更能体现这种关系。2、用分贝做单位比用瓦做单位更容易描述,往往在发射机出来的功率几十上百瓦,到了接收端已经是以微微瓦来计算了。3、计算方便,衰减的计算公式用分贝来计算只用做加减法就可以了。以1mW 为基准的dB算法,即0dBm=1mW,dBm=10*log(Power/1mW)。发射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信号强度dBm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最小通信功率dBm≥路径损失dB+接收灵敏度下限dBm 射频知识 ?功率/电平(dBm):放大器的输出能力,一般单位为w、mw、dBm。dBm是取1mw 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 ?换算公式: 电平(dBm)=10lgw 5W → 10lg5000 = 37dBm 10W → 10lg10000 = 40dBm 20W → 10lg20000 = 43dBm ?从上不难看出,功率每增加一倍,电平值增加3dBm 1、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纯粹的比值,只表示两个量的相对大小关系,没有单位,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og (甲功率/乙功率),如果采用两者的电压比计算,要用20log(甲电压/乙电压)。

各类平均数的简单定义

各类平均数的简单定义 一、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设一组数据为X1, X2,...,Xn,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X1+X2+...+Xn)/n 例如,某销售小组有5名销售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元) 计算结果表明,元旦一天5名销售员的平均营业额为570元。 拓展:一组数据X1,x2...Xn在数a上下波动,则,原数据分别减掉a,得到一组新数据 X1'=X1-a X2'=X2-a .......Xn'=Xn-a 所以X1=X1'+a X2=X2'+a........Xn=Xn'+a 所以:平均数=(X1+X2+....+Xn)/n 将上面的 X1'=X1-a X2'=X2-a .......Xn'=Xn-a 代入 得到了:(X1'+X2'+....+Xn')/n+a 即=x'拔+a 所以:x拔=x'拔+a 2.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设原始数据为被分成K组,各组的组中的值为X1,X2,...,Xk,各组的频数分别为f1,f2,...,fk,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X1f1+X2f2+...+Xkfk)/(f1+f2+...+fk) 二、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 调和平均数是给定数据的倒数之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简单平均式) (加权平均式) 三、几何平均数 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有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且均大于0,则几何平均数Xg为:[1] 四、位置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 1、算术平均值:有样本标志值的总和除以样本数据个数得出。它是描述样本集中区是最常用的统计量。它的指标仅适用于定比数据和定距数据。 2、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 得影响,有时也会成为优点。在奇偶数中:第、项分别是中位数。 3、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九年级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练习题 同学们在九年级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学习上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九年级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练习题目【基础知识训练】 1.如果一组数据5,x,3,4的平均数是5,那么x=_______. 2.某班共有学生50人,平均身高为168cm,其中30名男生平均身高为170cm,?则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________. 3.某校八年级(一)班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为:100分的3分,90分的13人,80?分的17人,70分的12人,60分的2人,50分的3人,全班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 结果保留到个位) 4.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六位评委对某位选手打分如表:77、82、78、95、83、75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________分. 5.(2005,宁波市)在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_______分. 【创新能力应用】 6.如果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那么另一组数据x1,x2+1,x3+2,x4+3的平均数是( )

A. B. +1 C. +1.5 D. +6 7.有m个数的平均数是x,n个数的平均数是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为( ) A. 8.x1,x2,x3,,x10的平均数是5,x11,x12,x13,,x20的平均数是3,则x1,x2,x3,,x20的平均数是( ) A.5 B.4 C.3 D.8 9.某居民院内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每户用电( ) A.41度 B.42度 C.45.5度 D.46度 10.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在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 A.6.7元 B.6.8元 C.7.5元 D.8.6元 11.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某初中八年级(二)班的50名学生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表: 每户丢弃旧 塑料袋的个数2 3 4 5 户数6 16 15 13 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1)50户居民每天丢弃废旧塑料袋的平均个数是______个.

数学中的几大平均数

数学中的几大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 的一项指标。 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几何意义我们知道算术平均数,(a+b)/2,体现纯粹数字上的关系,而根号ab,称为几何平均数,这个体现了一个几何关系, 即过一个圆的直径上任意一点做垂线,直径被分开的两部分为a,b, 那么那个垂线在圆内的一半长度就是根号ab,并且 (a+b)/2≥√(ab) ! 这就是它的几何意思,也是称之为几何平均数的原因。 定义和公式 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有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且均大于0,则几何平均数Xg为:

主要用途 计算几何平均数要求各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它的主要用途是: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其中:样本数据非负,主要用于对数正态分布。 调和平均数 解释 定义: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称倒数平均数。

是平均数的一种。但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不同。在数学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都是独立的自成体系的。计算结果前者恒小于等于后者。因而数学调和平均数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但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则与之不同,它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附属于算术平均数,不能单独成立体系。且计算结果与加权算术平均数完全相等。主要是用来解决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的情况下,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应的标志总量,而需要求得平均数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数据方法。 计算公式 缺点 根据定义可知待求平均值各数之倒数和=0或待求平均值各数有0 时调和平均数求不出来;n个正数里只要有一个小于1且极接近0的,不论其余n-1个数有多大,此n数调和平均数极接近0。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平均数》习题.docx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平均数》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题。 ( 1)为了表示得更清楚,可以把数目填在()表中。 ( 2)甲 18 岁,乙 24 岁,甲乙的平均年龄是()岁。 ( 3)每班平均有42 人, 3 个班共有多少人? ( 4)幼儿园把360 朵花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朵,幼儿园共有()个小朋友。 ( 5)( 5+ 9+ 8+ 6)÷ 4=() ( 6) 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 7)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b,那么这六个数的和是()。 二、综合题 1.四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大合唱,其中一班男生 6 人,女生 10 人;二班男生和女生都是 5 人;三班男生 2 人,女生 4 人;四班男生 3 人,女生 5 人。把各班参加大合唱的人数, 填入下面统计表。 班别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计 人数 ( 1)哪个班参加的人数多? ( 2)哪个班参加的人数正好是哪个班的 2 倍? 2、小明 4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 分,第 5 次测验得了94 分,求 5 次测验的平均成绩? 三、提高题 1.求平均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应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必须灵活应用。如:有三个修路队,甲队有20 人,每天可修200 米 , 乙队有 17 人,每天修

路136 米,丙队有 17 人 , 每天可修路 204 米。 提出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 1)统计( 2) 21( 3) 126( 4) 90( 5) 7 ( 6)(a + b+ c) ÷ 3( 7) (a +b) × 3 二、综合题 1、 班别一二班三四班合计 班班 人数16106840(1)四(一)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2)四(一)班人数正好是四(四)班的2倍。 2、解:(89×4+94)÷ 5 =( 356+ 94)÷ 5 =450÷ 5 =90(分) 答: 5 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 分。 三、提高题 (1)我们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00+ 136+ 204 = 540 (米) 540÷ 3 = 180( 米 ) (2)我们也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 200+ 136+ 204 = 540 (米) 20+ 17+17 = 54 (人 ) 540÷ 54 = 10 ( 米)

平均数问题专项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姓名---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4、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5、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3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6、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7、四(1)班有52人,四(2)班有51人,四(3)班有49人,他们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8、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9、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0、一堆马铃薯6025千克,已经装了40袋,每袋装85千克,剩下的平均每袋装87千克,还要装多少袋? 11、图书馆要把一批新书放在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放300本,需要40个书架。如果每个书架放250本,需要多用多少个书架? 12、商店上午运来桔子43筐,下午运来桔子28筐,平均每筐桔子重52千克,这个商店共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13、三年级2个班,每班有45个同学,一共割菜810千克,平均每个同学割菜多少千克? 1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平均数专项练习题

平均数问题练习题 牢记:平均数=总数÷个数 类型一: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已知平均数求总数。(总数÷个数=平均数) 1、小红上学期共参加数学竞赛测试五次。前两次的平均分数是93分,后三次的平均分数是88分。小红这五次测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0,甲数是48,乙数与丙数相同,求乙数。 3、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4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3吨,平均每次运料多少吨? 4、甲乙丙三人在银行存款,丙的存款是甲乙两人存款的平均数的1.5倍,甲乙两人存款的和是2400元。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存款多少元? 5、小丽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常识四科平均分数是89分,其中语文比数学少4分,数学比英语多5分,英语比自然常识少6分,问这四科成绩各是多少分?

类型二:连续数的平均数 1、5个连续双数的和是70,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 2、5个连续单数的和是35,求这5个数分别是多少? 类型三:重叠问题中的平均数 1、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和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那么乙是多少? 2、十名参赛者的平均分是82分,前6人的平均分是83分,后6人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第5人和第6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5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这5个数排成一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42,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41,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

4、五个数排一排,平均数是9,如果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7,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第一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5、在一次身体的体检中,小红、小强、小林三人的平均体重为42千克,小红、小强的平均体重比小林的体重多6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类型四:平均产量、平均年龄、平均速度(平均产量=总产量÷总时间)(平均年龄=年龄总和÷总人数)(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新光机械厂,上半年一共生产4800台冰箱,下半年每个月生产冰箱700台.这一年中平均每月生产冰箱多少台? 2、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驶170千米,后4小时共行驶2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平均数(一)课件

平均数(一)课件 篇一:平均数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2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 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 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 A: 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 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 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 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生:不是 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 际收集了12个。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 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 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 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 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 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