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

血糖过低是噩梦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慌、饥饿感,另外还有虚弱、头昏、烦躁、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但是夜间的低血糖,往往是在睡梦中,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肚子饿,而是表现为多梦、做噩梦,大声惊叫。

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合成加快。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兴奋更为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二、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吃得太少

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消耗能量较多,由于天黑得早,晚饭时间可能提前,又由于夜长昼短,早饭时间可能推后,因此晚饭后和早饭前这一段时间间隔会较夏季长一些,如果进食量和运动量还是和平常一样,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秋冬季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能比夏天为高。

2、运动太多

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这一段时间较长,如果晚餐进食较少,晚饭后活动过多又未补充食物,或者胃肠功能不好,大便次数多,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较多,就会造成体内储备能量不足。

3、治得不太好

PDCA-低血糖综合征预防改善持续质量改进

低血糖综合征预防改善持续质量改进 中国重汽医院内分泌科 什么是低血糖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目前胰岛素应用广泛,血糖不达标的患者,只要经过6个月的多种降糖药联合应用,就可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越严格,越容易产生低血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地转变,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血糖可以诱发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使临床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持续质量改进的低血糖管理正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病人的要求、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的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原则 一、过程改进:质量改进的根本是过程的质量改进,质量改进通过改进过程而实现。 二、持续改进:是以现有质量过程为基础,对病人不满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提高质量。 三、预防性改进:质量改进的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仅仅是事后的检查和补救,只有事前质量控制,才能达到永久性的、根本性的质量改进。 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专案改善主题主要内容 一、选题理由 二、确定改善主题 三、成立小组 四、制定活动进度表

五、现状调查 六、原因分析 七、确定目标 八、改进措施 九、效果评价 十、发现问题 一、选题理由 住院病人多因血糖过高或出现急性、慢性并发症而住院,住院后一般多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或联合口服药治疗来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保护靶器官。在降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低血糖,低血糖除了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可以造成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不信任,甚至决绝应用胰岛素,重者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低血糖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目的意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低血糖危害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我科糖尿病住院患者中,低血糖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影响患者后续治疗。 经查阅文献发现,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 二、确定改善主题:积极寻找原因,制定对策,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三、成立小组: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班底。

低血糖诊疗常规

低血糖症 【病史采集】 1.低血糖症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致饥饿感、恶心呕吐、心悸、出冷汗、手足震颤,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精神异常、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 2.低血糖症发作特点:空腹抑或餐后出现症状,进食能否缓解,发作时间、程度、缓解情况; 3.有无诱因:剧烈运动、长期饥饿、腹泻、大量饮酒; 4.特殊用药史:降糖药、水杨酸等; 5.重症肝病史、肾衰及手术和某些内分泌疾病史: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6.有无上述疾病的症状:乏力、纳差等; 7.有无血糖检查结果; 8.体重有无变化。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 2.可能病因及相应体征:皮肤、毛发、甲状腺等异常变化。 【辅助检查】 1.空腹血糖:<2.8mmol/L; 2.葡萄糖耐量试验呈低血糖曲线; 3.血清胰岛素及C肽测定:如为胰岛素瘤所致,胰岛素释放指数>0.4(血浆胰岛素μIU/ml/血浆葡萄糖mg/dl); 4.肝、肾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测定; 5.腹部脏器B超检查,胸部X线片。 【诊断标准】 1.低血糖诊断: (1)空腹、运动致使低血糖症状发作; (2)发作时血糖<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2.病因诊断: (1)胰岛素瘤:胰岛素释放指数、胰腺B超、CT定位有助诊断。 (2)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1)午餐后低血糖,可自我缓解,非进行性发展; 2)OGTT:服糖后2~4h血糖降至空腹水平; 3)能耐受72h禁食; 4)胰岛素释放指数正常。 【鉴别诊断】 1.癫痫:检查血糖可区别。 2.脑血管意外:血糖可因应激而升高。 3.Ⅱ型糖尿病早期表现:常在下次进餐前出现低血糖,OGTT及IRT峰值延迟。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1)胰岛素瘤:手术切除。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预防

低血糖 一、概述: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低血糖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尤其是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是致命的,也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主要障碍,应该引起特别注意和重视。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水平小于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严重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以及GLP-1激动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其他降糖药物和上述药物合用也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二、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 1、交感神经兴奋(如视物模糊、、心慌、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 2、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三、低血糖分类 (一)严重低血糖:常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纠正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二)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 (三)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称可疑症状性低血糖),也应该及时处理。 四、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防治对策 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调整剂量。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 3、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及低血糖的防治

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及低血糖的防治 随着社会发展,饮食结构改变,营养过剩,加之体力活动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糖尿病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今胰岛素注射已是糖尿病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这就需要充分掌握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而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但有时其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应引起重视。 一、胰岛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胰岛素的安全保存 1.未使用的胰岛素应冷藏,储存于2~8℃的冰箱内,但是千万要注意胰岛素决不可以冷冻 2.使用中的胰岛素,只要放在室内阴凉处就可以了。开瓶使用中的瓶装胰岛素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约3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要和胰岛素笔一起放回冷藏室中,注射后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如果针头未取下,胰岛素药液热胀冷缩就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造成注射量不准。所以胰岛素笔每次注射后,只需将针头取下(防止气温的变化导致药液从针头外溢)室温保存即可。 3.如果外出旅行,可以将胰岛素装在专用的盒子里,到达目的地后再放入冷藏箱中,若没有冰箱则应放在阴凉之处。 (二)胰岛素的注射 1.注射部位 绝大多数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会因注射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总的来说,腹部对胰岛素的吸收最快,其次是上臂,然后是大腿和臀部。由于身体不同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当改变注射部位时就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 2.注射部位的轮换 (1)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进行,或者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2)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要求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应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3.注射方法 (1)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接近室温,以避免过低的温度造成注射时的不适。(2)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应等到表皮上的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注射,否则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刺痛。 (3)将针头以90°或45°角、捏起皮肤的方式,快速地插入皮下层进行注射。4.胰岛素笔的使用 (1)每次注射前将笔排气并检查笔和针都完好。 (2)让完整剂量的胰岛素流出针头,注射完后等待5秒后再拔针。 (3)防止空气进入笔芯,不要将针套在笔上保存。 (4)正确地保养笔。 5.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 (1)疼痛: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②如果在某次

(完整word版)低血糖怎样处理

遇到低血糖该如何处理 一.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 二.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①方糖或果糖1-2粒 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 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 ④饭、粉、面一小碗 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 三.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 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 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 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 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注:为了防止突发状况下的昏迷,自己最好要随身携带一张“病人卡”,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疾病信息,还有联系人信息。 四.低血糖怎么预防 ①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②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③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④运动量恒定 ⑤常测血糖 ⑥随身带糖果以备用 五.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4、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怎样预防低血糖(补充) 1、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适量运动 ◎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注意随身携带食物和急救卡片 ◎警惕夜间低血糖 2、夜间低血糖的症状: * 噩梦 * 出汗,汗湿衣服 * 晨起头痛 * 晨起乏力 夜间发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有的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命。怀疑有夜间低血糖存在时,应该在次日午夜2~3点检测血糖。证实低血糖后可做以下处理:睡前少量加餐或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3、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主讲人:林华英 2012-06-28 一、低血糖的定义: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L,糖尿病患者血糖≤L者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的症状: 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2、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或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3、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三、低血糖的危害: 1、低血糖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2、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损害。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 3、低血糖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注:一次性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四、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无关): 1、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 2、情绪不稳或骤变 3、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4、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和哺乳期 五、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有关: 1、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2、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 3、合用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 六、胰岛素与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的因素: 1、注意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持续时间 2、胰岛素剂量过大 3、进食减少而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4、不适当运动导致胰岛素吸收加速,使肌肉组织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5、合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 七、运动与低血糖: 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可在运动前、或用血糖仪测血糖,以了解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对血糖的影响 3、外出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低血糖急救卡” . 八、低血糖贵在预防: 1、与医生沟通自己的低血糖现象,以便医生谨慎的调整剂量,选择低血糖发生效率较低的药物或胰岛素 2、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3、注意预防运动和夜间低血糖: 就寝之前,血糖维持在5.5~7.8mm01/L水平,可以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4、限制酒精摄入,杜绝空腹饮酒 九、如何处理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

开题报告 论文名称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析及护理 作者姓名 所在单位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在发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中只有24%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同时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严重时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低血糖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糖症也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尤显重要。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诱因,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性,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主要由药物、饮食、运动及并发症引起。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介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生活指导,促使其进行自我保护,有效防治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关键词及定义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四、文献回顾 [1]袁中元,杨光然.低血糖症[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15,25(1):72. [2]冷一梅.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管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6(5):85-86.

[3]郭业新,吕冬梅.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28例临床分析[J].社区 医学杂志,2014,2(4):66. [4]徐红叶,高惠莲.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2,2(2):332. 五、研究设计类型 本论文研究设计类型为研究报告 六、研究对象 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因夜间低血糖住院的和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其中因发生夜间低血糖住院的患者37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夜间低血糖的73例,其中男40例,女60 例,30例口服糖尿病药物治疗,4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还有30例是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8岁。 七、研究工具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 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 原因分析,(1)药物因素,血糖反应是应用降糖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所引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例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好转,有效预防老年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与非糖尿病老年患者比较,前者常有低血糖发生,特别是不易察觉的夜间低血糖,如未及时发现,持久的严重低血糖未及时纠正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夜间发生低血糖8例资料及预防、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年龄61~87岁,平均7 2.3岁。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史4个月至30年,平均18.2年。其中初诊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肾病3例。 1.2 临床特点:3例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烦躁、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4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含糊、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异常症状,查血糖 2.8~ 3.9mmol/L;1例无症状,于3:00血糖监测中发现。以上患者均发现及时,立即给患者进食糖果、点心。口服50%葡萄糖液处理后,血糖恢复正常。 2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器官老化和退行性改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造成药物半衰期延长,胰岛素的降解及药物排泄减慢,易发生低血糖. 2.2 对糖尿病知识缺乏,未按时进餐。患者由于食欲差,不愿进食或存在血糖高一定是吃得过多的错误概念,三餐仅进食少量的流质饮食或青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出现餐后低血糖。 2.3 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医生未及时根据患者状况调整药物的用量,致使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老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及护理设计方案

郑州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 摘要: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的最新资料,并保持对病人的动态观察,从心里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 目录. 第一章低血糖的概念及症状 1.1概念:。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1.2症状: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1)肾上腺素能神经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个体差异。 第一章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分析 (1) 1.1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1) 1.2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 (1) 1.3各种并发症药物的大量使用 (1) 1.4老年人身体状况差 (2) 1.5情绪的变换 (2) 1.6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2) 1.7其他外观原因 (2) 第二章.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预防 (2)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2.2监测血糖 (3) 2.3加强宣教 (3) 2.4饮食治疗 (4)

低血糖应急预案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一)评估原因: 1.过量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以及GLP-1 激动剂。其他降糖药物和上述药物合用也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 3.剧烈活动。 4.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5.糖尿病严重肾病致肾功能减退时或其它合并的可引起血糖降低的系统疾病如严重肝病、恶性肿瘤等。 (二)风险预案 1.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怀疑低血糖时立即通知医生,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3.9mmol/L时2.一旦确认患者发生低血糖,应遵医嘱尽快协助患者补充糖分。神志清醒者,遵医嘱口服糖类食物(葡萄糖为佳),或用糖水、饮料、方糖、果汁糖、蜂蜜、饼干、牛奶等代替。意识障碍者,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液静推或胰升糖素肌注。 3.遵医嘱及时复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遵医嘱继续给予葡萄糖口服、摄入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葡萄糖静脉注射等处理。 4.血糖未纠正遵医嘱继续给予葡萄糖注射或加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4.意识障碍者加强基础护理,保证安全。 5.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遵医嘱调整用药,必要时行动态血糖监测。 (三)预防措施: 1.观察患者有无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和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2.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做好用药指导,保证服药到口,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更改和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 3.告知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漫谈夜间低血糖症的认知及其护理处置

漫談夜間低血糖症的認知及其護理處置
譚健民
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
前言 據 1970 年當時媒體的報導,當年僅三 十五歲罹患糖尿病的蔣孝文,在一次酩酊 大醉後,因血糖過低而被緊急送醫,雖然 最後撿回一條命,但其中樞神經系統也因 而受損,並導致其智力僅存四、五歲小孩 左右的程度。 在臨床上亦有為數不少的糖尿病罹患 者,在接受降血糖藥物甚至胰島素注射治 療過程中,因而衍生低血糖急症;且低血 糖狀態一旦出現在夜間罹患者熟睡後,即 所 謂 的 夜 間 低 血 糖 症 (nocturnal hypoglycemia),若無法及時自我察覺或是 被家人發現,而在無法自救或求救的情況 之下,延誤搶救的第一時機,使得生命瀕 臨死亡,甚至衍生無法回復的中樞神經障 礙的後遺症更不得了。 夜間低血糖症的原因 根據生理學的研究,個體在正常生理 作用之下,其夜間所分泌的生長激素 (growth hormone)、升糖素(glucagons)、兒 茶酚胺(catecholamines)以及腎上腺皮質類 固醇激素(corticosteroid hormones)等胰島 素 拮 抗 性 調 節 荷 爾 蒙 (counter-regulatory hormone)的濃度會處於較低的濃度狀態, 同時夜間所需要的胰島素亦較日間為少, 因此容易衍生「夜間低血糖」的病症。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0 年 12 月會訊
而絕大部份糖尿病罹患者,其之所以 會衍生「夜間低血糖」的常見主要誘因可 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情況: 一、 使用磺脲類藥物(sulfonylureas)治療, 由於磺脲類藥物本身作用強、吸收 快、持續作用時間長,一旦服用方法 不當或藥量過大,則易衍生低血糖的 不良反應。 二、 注射胰島素後,罹患者未能及時進餐 或延遲進食時間。 三、 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常伴隨不等 程度的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功能 的障礙或不全,也因而容易導致降血 糖藥及胰島素在其體內長時間的囤 積。 四、 某些罹患者或許在對糖尿病認知不良 的情況下,而誤以為應避免在晚餐中 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更不敢增加 適當的睡前小點,也因而導致熱量攝 取不足,夜間低血糖於焉產生了。 五、 有些病患在白天進行過於劇烈的運 動,到了晚間會產生延遲性低血糖 (delay nocturnal hypoglycemia) 。 夜間低血糖症的臨床症狀及表徵 有些糖尿病罹患者認為「糖尿病治療 就是降血糖,只要血糖不高,便可達到控 制血糖的目的」 。事實上, 「低血糖」甚至
1

低血糖概述

转自:《生物学通报》 2004年第39卷第5期 低血糖概述 郑云郎 (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台州 318000) 血糖是指血液中各种单糖的总称,包括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等,但主要是葡萄糖。正常人清晨空腹时静脉血糖浓度为3.89-6.11 mmol/70-110美国/dL)。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很重要,全身各组织细胞都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特别是脑组织、红细胞等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取得自身生存、代谢和功能所需要的能量。由于血糖浓度具有一定的生理性波动和正常人群对血糖的耐受力有差异,临床上将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 mmol/L(50 mg/dL)称为低血糖。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生化异常的表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糖浓度过低,影响各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能量供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血糖症状,如饥饿、疲倦、乏力、精神不集中、头晕、心悸、脸色苍白、出冷汗、手颤等.严重时出现幻觉、躁动、惊厥、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低血糖休克)、死亡。其反应程度高低与不同原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有关。低血糖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超过6 h,则会造成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即使以后血糖恢复正常。也常会遗留痴呆等症状…。对低血糖患者的处理,可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其他糖类如糖水或糖果等,必要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和升血糖药物,以快速提升血糖浓度.供给基本能量需要。当症状改善后应询问病史,查明原因和诱因,进行对因治疗。引起低血糖的原因颇多,其发生机制复杂。兹概述如下。 1 饥饿性低血糖长时间饥饿或不能进食时,外源性血糖来源断绝,内源性的肝糖原贮备有限,约为70-100g,10多小时即被耗尽,此时主要靠糖异生来维持血糖浓度。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当出现“供不应不求”时即发生低血糖。不吃早餐的人易发生低血糖,影响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效率。 2 运动性低血糖持续的剧烈运动或运动以后,由于能量消耗大,葡萄糖氧化分解迅速而量大,此时若未及时补充糖类食物,则可引起低血糖。 3 酒精性低血糖空腹大量饮酒后,由于酒精在肝内氧化,使NAD+过多地还原为NADH,造成乳酸转变为丙酮酸的反应受到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弱。当有限的肝糖原被动用以后,即可发生低血糖。 4 反跳性低血糖是一种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而引起的低血糖。其机制可能是输注高渗葡萄糖液,刺激胰岛素的大量分泌,其浓度可高出正常的4-6倍。若突然停输高渗葡萄糖液,由于胰岛素的持续作用而使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出现低血糖。 5 特发性低血糖多见于神经质的中年妇女。主要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为非器质性疾病,餐后2-3 h发作,系血糖利用过度性餐后低血糖。 6 药源性低血糖主要见于糖尿病治疗时,常因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如磺酰脲类等使用过量、使用后活动增加或饮食配合不合理引起。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利用、减少血糖来源而降低血糖,其作用环节有: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细胞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内;2)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3)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4)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5)促进糖转变为脂肪。口服降糖药以磺酰脲类为例,其作用机理是:磺酰脲类药物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阻滞了钾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外钙内流。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增加,触发了胞吐作用,并促进胰岛素释放…。长期服用且胰岛素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的情况下,其降血糖作用仍然存在,这可能与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也可能与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有关。有一些药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糖尿病预防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 1亿 2千万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国约占 1/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年龄构成的日益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据1994年 19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患病率达 2%以上,是 10年前的 25倍,估计到 2000年,我国将有 3 000 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可引起许多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劳动力丧失,寿命缩短;糖尿病又是一终生性疾病,一旦患病,难以治愈,常需终身治疗,因此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医疗费用高达 900亿美元,估计我国有关糖尿病的医疗费也是十分巨大的。 1 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等,都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让全民了解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特别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 2 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致残、致死率:积极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预防,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 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治疗, 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延长寿命。 3 有利于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加强糖尿病预防,进行糖尿病早期防治,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人民。糖尿病预防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二、糖尿病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初级预防, 是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 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简述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低血糖的处理

1.简述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低血糖的处理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严重的饥饿感,发抖,出虚汗,肌无力,肢冷,头晕,嗜睡,心跳加快,,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焦虑不安,情绪不稳,神智不清甚至昏迷等。 发生低血糖时,轻症者,一般经口喂食糖果、糖水等食物即可缓解,疑似低血糖患者,应立即抽血做相关检查,并马上供糖,不必等检查结果。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150Ml,多数能立即清醒继而进食,未恢复者反复注射直至清醒;若神智仍不清者,可给以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推注后看情况给予100mg加入500ml葡萄糖中静滴。或给以高血糖素0.5—1ml肌肉注射。 2.患者的权利内容 平等的医疗护理权利;知情同意权;要求守密权;监督医疗护理权;因病休息和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了解医疗费用支配情况的权利;投诉的权利 3 医疗事故的内容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事故 4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分几级 分四级一级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2级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3级造成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4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5 防范医疗事故的道德要求 1做到主动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利益和安全,保护病人的隐私等;2善于助人为乐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3崇高的道德情感同情责任事业情感;4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刻苦学习积极进取6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几方面 物理性损伤;1机械性2温度性3压力性4放射性化学性损伤;由于化学药物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用药次数过多用药配伍不当等引起的损伤生物性损伤:微生物昆虫造成的伤害。医源性损伤;义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的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7.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 a.在保留灌肠前,对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了解清楚,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及插入肛管的深度;b灌肠前嘱咐患者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液量要少,压力要低,使灌入的药物能保留较长的时间;c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的患者及排便失禁的患者不宜保留灌肠。8.急性尿潴留导尿时的注意事项 A导尿时应使尿液慢慢排出,防止膀胱内压迅速降低而引起膀胱内出血;b导尿应遵守无菌操作;c前列腺曾生病人导尿有困难时采用弯头导尿管;d如估计排尿功能一时难以恢复,应留置导尿管;e导尿管留置期间应每日清洁尿道口,引流系统应每日更换。 9.使用青霉素最严重的反应及其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有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性哮喘、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惊厥、昏迷等。 10. 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

女生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女生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 导语:一个人如果有低血糖的现象,那么平时反应能力可能变差,并且心情烦躁不安。女性低血糖之后,还容易影响到心情,会因为小问题而哭泣,并且身 一个人如果有低血糖的现象,那么平时反应能力可能变差,并且心情烦躁不安。女性低血糖之后,还容易影响到心情,会因为小问题而哭泣,并且身上无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惊厥,甚至使得呼吸暂停。女性低血糖后,第一要注意积极做检查,找出具体的疾病,第二就是要注意,适当的补充糖分。 低血糖的症状:(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归因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可发生于肾上腺切除病人)。(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 低血糖怎么办?通常急性肾上腺素能症状和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食物时能够缓解。胰岛素或磺脲药治疗病人若突然出现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建议饮用一杯果汁或加3匙糖的糖水,应告诉病人家属这些处理办法。一杯牛奶亦可奏效。建议胰岛素治疗病人随时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磺脲药治疗病人,尤其是长效药和氯磺丙脲,若饮食不足,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反复低血糖发作。当口服葡萄糖不足以缓解低血糖时,可静脉推注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 另外,有一种低血糖现象是正常的,比如说早上不吃饭之后,出去跑步锻炼身体,此时由于没有吃早餐,身体经过了一晚上的消耗之后,糖分的储存减少,再加上早上锻炼身体又大量消耗,这个时候是短暂性的低血糖,只要回家吃一顿早餐马上就能缓解。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宋杰 摘要:目的深入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的低血糖情况,从而总结出这种临床症状的发生的原因及其临床特点,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方案,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的约9个月时间内,医院总计接受带有夜间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16位,医院对老年患者发生这种状况的诱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制定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帮助老人改善相关的病情。结果以上描述的16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之后,其并没有再次发生夜间低血糖问题,这表明医院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结论医院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积极加密了对患者的夜间观察,进而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最终,最大程度上降低夜间低血糖状况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夜间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预防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节点为2016年6月到2017年的3月之间,这一间段,医院总共接受了46位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主要的病情表现为夜间低血糖。为了方便调查,46位患者中男女各占50%。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85岁这一区间,平均年龄在73岁左右。这部分病人均得到医院的确认为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为5-40年不定,平均患病时间约为18年左右。我们对这46位糖尿病患者随机取样,并进一步进行分组对照试验,每组23人,两组护理资料进行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的案例共46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夜间低血糖症状以后表现出了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25例患者在出现夜间低血糖的症状后在情绪和心理转哪个台方面不显出了异常,具体说来有对周围事物态度漠然、对周围的人事反应冷淡、患者四肢无力、甚至语言表达思路不清楚的情况,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出现了神经功能障碍方面的问题。另外有14名患者表现出了全身乏力,情绪烦躁以及无缘无故大汗淋漓、心慌心悸等症状,部分严重的额患者还伴随有面色苍白甚至身体震颤等症状。此外有7例患者表现出了更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出现了无自觉的反应,在医护人员的夜间血糖测试过程中发现,这些患者在夜间的血糖值严重偏低。在上述的46例老年病糖尿病患者当中,夜间血糖的测量值都在2.8~3.9。护理人员在觉察出患者出现低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论文

护理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第一章.引发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 (1) 1.1因调整胰岛素剂量 (1) 1.2因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 (1) 1.3各种并发症药物的大量使用 (1) 1.4老年人自身各脏器的严重损害 (2) 1.5情绪从一直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2) 1.6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2) 1.7其他外观原因 (2) 第二章.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预防 (2) 2.1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2.2监测血糖 (3) 2.3加强宣教 (3) 2.4饮食治疗 (4) 2.5运动疗法 (4) 2.6健康教育 (5) 2.7注重心理护理 (5) 2.8药物治疗的护狸 (5) 2.9重点交接 (5) 2.10加强宣教 (5) 2.11指导合理饮食建议 (6) 第三章. 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疗 (6) 3.1一般治疗 (6) 3.2静脉推注 (6) 3.3手术治疗 (7) 3.4物理治疗 (7) 第四章.小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前言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及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病健康的疾病。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它需要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的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因胰岛素相对或者是绝对不足或者是靶细胞素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引起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电解质紊乱.以血糖增高尿糖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疾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严重者会造成尿毒症,糖尿病人应注意护理及预防,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低血糖反应

患者,女,71岁,已婚,退休工人。 因“2小时前发作神志恍惚1次”入院。 患者今晨起床后未进食,家属为其皮下注射诺和龙50R(具体用量不详)后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睁眼不语,四肢可见自主活动,在家人扶持下上厕所小便一次,尿清亮,家人急送患者至我院急诊室,查随机血糖3.1mmol/l,给予5%糖盐水静滴后共约1小时患者神志转清,诉畏寒、全身抖动,否认发病前头痛、头晕、恶心、冷汗、心悸、胸闷、气短等症,未见呕吐、抽搐、昏迷、尿便失禁、发热、呼吸困难等症,行头颈部CT提示“颅内多发腔梗,脑动脉硬化表现,脑萎缩,颈椎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以“腔隙性脑梗死”收入我科。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精神欠佳,未进食,睡眠可,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大便未解,小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有青霉素过敏史。 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吐词尚清,双瞳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眼震(-)双侧眼球活动无受限,左侧鼻唇沟浅,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可,双上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上肢指鼻稳准,双下肢跟膝胫试验不合作,双侧痛觉对称,双侧腱反射对称性活跃,双上肢Rossolimo症(+)病理征阴性,颈软,克布氏症阴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50分。 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58bpm,齐,未及明显

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门诊资料:头颈部CT提示“颅内多发腔梗,脑动脉硬化表现,脑萎缩,颈椎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随机血糖3.1mmol/l。 入院诊断:脑梗死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2型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诊断依据:老年人,急性起病,病史体征支持,影像学证实。 鉴别诊断:脑出血:起病急骤,多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脑部CT可见高密度血肿影。 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追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2.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脑细胞,对症治疗。 3.告病重,视病情变化完善治疗方案。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李福连 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低血糖的预防和急救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一定水平而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昏迷。早期及时补充葡萄糖可使之声速缓解。时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患者先有饥饿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头晕,呕吐,心慌,胸闷等。严重时,大淋漓,皮肤湿冷,吐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抽搐,惊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声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水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预防措施: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