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前言

绿水洞井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绿水洞煤矿矿部设在华蓥市天池镇。井田位于华蓥山背脊脊部地带,南北长9.7~6.6km,东西宽3.2~2.2km,面积23.5km2。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井田范围内还有剩余地质资源量57.086Mt,可采储量39.96Mt。

绿水洞矿井划分为+790m、+6 60m、+528m、+350m等水平,开采标高为+999~±0m,自1981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初期投产的+790m生产水平现已开采结束,+660m水平仅剩643、615两个采区。+528m水平打锣湾背斜区域的工作面亦只能采5年左右,目前已延深部分工作面到+528m水平以下开采,+528m西翼南已经采完,西翼北急倾斜采区受开采技术限制暂未布置采区,+528m东翼南北适合综采,已布置两个采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Mt/a,现有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综采工作面均采大倾角煤层,炮采工作面为残采,根据矿井生产安排,预计5~6年后,+528m水平适合进行综采的区域将全部采完,+528m水平只能作为辅助生产水平,矿井急需进行+350m水平延深工作。受业主委托,我院编制了矿井+350m水平延深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字[2002]6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年7月4日第6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0号);

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14号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1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12、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14、《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年原煤炭部制定;

15、《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

16、《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

17、《煤矿救护规程》;

18《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及反风规定》;

19、《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试行);

20、《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原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

21、《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3、《矿山电力设计规程》;

24、《矿井抽放瓦斯工程设计规范》MT5018-96;

25、《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MT654;

26、《煤炭工业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MT/T5031-2003;

27、绿水洞煤业公司提供的《+350m水平延深地质说明书》及有关区域的测量资料;

28、我院编制的《绿水洞煤业有限公司矿井+350m水平初步设计》;

29、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及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国家颁布的有关煤矿安全

方面的法律、法令、规程、规范及条例为依据,建立煤矿各系统、各环节完善的的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确保矿井在投产后能够安全生产,并且一旦有灾变事故发生,矿井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三、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安全评价

(一)矿井开采

矿井在+350m水平仍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并设一个专用排矸斜井,通往地面的井口有两个,与+528m、+660m、+790m水平及+999m 回风系统联通后,共形成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六个,安全出口数量符合要求。

采区巷道采用沿煤层和煤层底板布置方式。设计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采煤工作面顶板,实现一个矿井三个采煤工作面生产,为在南方建成高产高效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

设计将采煤工作面顺槽到溜煤眼的煤炭运输全部采用胶带输送机,从而实现了煤炭从采煤工作面到煤仓的连续化运输。大巷采用14t架线式机车配3t底卸式矿车运输原煤出井。

设计按各类巷道的服务时间和岩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主要运输大巷及采区巷道准备巷道、硐室及煤仓为裸体巷道不支护为主,部分软弱、破碎围岩采用砼砌碹,以便有效地控制矿压显现对巷道造成的破坏。

延深与生产同时进行,延深是正常生产的接替需要。

(二)矿井通风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通风网络系统简单。井下设置有完善的通风构筑物,确保通风风流按照设计拟定的路线流动和安全生产。主通风机和井下局部扇风机均选用高效、节能、运行可靠的风机,保证各用风地点的稳定供风需要。主通风机可直接反转反风,反风方式简单可靠。根据矿井巷道布置的特点,设置了明确的避灾线路,具有较强的防御灾害能力。矿井配备了足够的通风与安全仪器仪表,为及时掌握和调整通风参数提供了保证。

(三)瓦斯及煤尘爆炸的预防

矿井配备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井下消防洒水管网系统、工作面喷雾防尘设备。配备了通风及瓦斯检测设备及瓦斯断电仪、粉尘防护设备等,建立了隔绝煤尘爆炸系统,制定了详细的防止瓦斯及煤尘爆炸措施和管理办法。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瓦斯聚积、煤尘浓度,防止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且一旦有爆炸事故发生,可将灾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四)矿井防灭火

针对矿井可能引发的外源火灾,矿井在井上下均设置了消防材料库,并配备了足够的消防器材;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其通道中和硐室间均按规定设置了防火门和密闭门,在硐室内配备

有达到要求数量的灭火器材;井下设有完善的消防洒水管网系统。针对矿井曾发生过煤层自燃,设计考虑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完善矿井现有的黄泥灌浆管路防灭火系统。

(五)矿井防治水

矿井本水平采用平硐开拓方式,设计对大气降雨、地表水体、地下水、断层水等方面作了相应的分析,采取探、封(留设煤柱)、堵、排等综合防治水措施,并配备探放水仪器设备,可有效地防止井下突水(泥沙)灾害的发生。

区内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丰沛,在工业场地四周设有防洪截水沟,可有效地将暴雨后的洪水引入工业场地北部的低洼冲沟排泄,确保矿井安全。

(六)矿山救护

本矿设置专职矿山救护中队。该中队由3个救护小队组成,每个小队为9人,主要装备有矿山救护车2辆、指挥车1辆、装备车1辆,以及同救护中队相匹配的全套救援救护装备仪器及工器具,可独立承担矿井发生灾变时的及时抢险救护任务。

四、矿井安全设施及装备投资

矿井安全专项投资概算为1096.37万元,矿建工程208.42 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393.23万元、安装工程422.99万元、其它费用71.72万元。

五、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地质勘探工作对破坏煤层的断裂构造及其含水性的查明尚显不足,给矿井开采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生产中加强补充勘探工作。

2、井田范围内,由东至西有高压线走廊共有两回线路,矿井生产期间存在“三下开采”问题,项目业主应高度重视,开采中加强观测,采取局部加固等保护措施。

3、地质报告提供的煤层瓦斯含量较高,但矿井由南向北为倾覆状,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对比临近矿井,生产期间瓦斯的实际涌出量增加的可能性较大,项目业主应高度重视瓦斯事故的预防。建议矿井在施工揭露煤层后时,投产生产期间,对矿井的瓦斯情况进行测试和鉴定,为今后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确切的依据。

一、矿井概况安全条件

㈠井田概况

1、交通位置

绿水洞井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绿水洞煤矿矿部设在华蓥市天池镇。井田位于华蓥山背脊脊部地带,南北长9.7~6.6km,东西宽3.2~2.2km,面积23.5km2。地理坐标106°52′32″~106°56′15″,北纬30°22′50″~30°27′30″。

本区交通方便。国铁襄渝铁路从井田西侧通过,矿井拥有3.5km的铁路专用线及完善的精煤和动力煤储装系统,邻(水)广(安)公路东西横穿井田,西接渝(重庆)达(达县)公路。1998年建成的广渝高速公路从井田南部由西向东穿过,距广安市25km,南距华蓥市9.4km,北距襄渝线广安火车站16km,均有公路联通。矿区交通位置见插图1-1-1。

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华蓥山脉的中段,华蓥山脉为川东北北东向延伸的平行山系的一支,山脉海拔一般为500~1700m;矿区地势为一组北东向长矩状的山岭与谷地,山地与谷地平行排列,最高峰为高登山,海拔1704.1m,绿水洞井田就位于高登山的北侧,谷地海拔500m,为中山和低山山地。其中绿水洞矿区海拔在713~1191m之间,由两侧向中心山体高程增大,岩溶糟谷,岭脊交错排列,山顶为区域的第四级夷平面。区内最低为一

级侵蚀基准面,高程为500m。

矿区地貌为溶蚀构造地貌,分为岩溶山地和岩溶糟谷。华蓥山中部高程1000m以上为垄脊状岩溶中山,500m以上至1000m地段为垄状岩溶低山,高登山附近有少量海拔达1500-1704.1m的高山山峦。脊状岩溶中山体浑厚,脊线与构造线方向一致,脊线处无明显棱角突起,两侧山坡形成大斜坡,坡面平缓具轻微起伏,分布小的溶蚀洼地及落水缝隙,横向冲沟发育;垄状岩溶低山则分布于脊状岩溶中山外围,山体横向宽度大,内部呈浑圆形山峦,局部形成陡崖,山峦沿构造线方向排列呈垄状溶沟发育;岩溶糟谷普遍发育于山体三叠系中统、下统灰岩出露带,其走向与构造线相一致,横向上宽度受地层产状及灰岩露头宽度限制,岩溶糟谷地带是岩溶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糟谷内地表溶沟、溶槽、溶芽、溶蚀裂隙及小型溶蚀洼地发育,地下落水洞、溶洞、暗河、伏流等屡见不鲜。其中绿水洞矿区以西的天池湖则是发育于岩溶洼地内的季节性岩溶湖。

绿水洞矿区处于华蓥山岩溶山地,其中部高程均在1000m以上,为岩溶中山,两侧山体高程500~1000m,岩溶低山。绿水洞矿区中部岩溶中山范围小,两侧为较宽阔的岩溶低山。

3、河流

井田内无河流,流经井田外西侧的桂兴河及邻近的天池湖是附近较大的地表水体。

4、气象、地震

本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风力小。年平均气温1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5600℃,无霜期306-328d。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根据四川省地震局和华蓥市地震办公室提供资料,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

5、经济状况

本区工业以能源、建材、食品工业为主,农业以粮、油、生畜、茧、果为主,经济较为活跃。

6、煤田开发历史

区内煤炭开发历史悠久,煤层浅部废窑残渣遍布,多采用土法开采。目前矿区除绿水洞煤矿外,还有北侧的沙坝坪煤矿,南侧西边的天池煤矿,东边的石堰口煤矿等较大煤矿,以及其他曾经开采的近20处小煤矿(见表1-1-1),主要分布于矿区外围或区内煤层露头附近。由于资源枯竭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其中大部分已停止开采或关停,现矿区周边尚有年产10万t以上的矿井2个,年产3~6万t的民营小矿3个,小煤矿的采深较浅,一般位于大矿的浅部,主要采掘大矿边角残煤。矿区煤矿多采用炮采方式进行开采,区内煤矿年开采量160万t左右。

7、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绿水洞矿区内主要小煤矿统计

表1-1-1

矿井所处地区地下水丰富,开采产生的井下水可满足全部生产及辅

助生产用水,水源可靠。

目前,绿水洞煤矿的供电电源主要是国家电网的分水岭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50MVA)和华蓥山广能集团自备电厂(容量2×6000KVA+2×3000KVA),电源可靠。

电信线路到达矿井工业场地已有保证。另外,移动通信的信号目前已能覆盖井田全区,且信号较强。

㈡安全条件

1、地质特征

华蓥山煤田(中段)出露地层最老为寒武系上统,最新为侏罗系上统,其间缺失志留系上统及石炭系。各地层带状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伏。

本井田位于华蓥山煤田之中部,共有二迭系至三迭系地层出露,由

新至老分述见表1-2-1。

从新至老出露地层表

2)地质构造

绿水洞井田位于川东新华夏系中的宝顶背斜隆起带。

本井田构造复杂,最显著的构造是以走向大致北30度东方向延伸的褶曲轴面、逆断层,以及走向大致北30度西方向延伸的斜交断层所组成。其中以北30度东方向的构造形迹为主。

(1)褶曲的构造

本井田主要褶曲构造形态是以龙洞背斜为主体,次一级褶曲为田湾向斜及打锣湾背斜,再次一级为大坳坪向斜和大坳坪背斜。现分述如下:

①龙王洞背斜:

贯穿全井田,为本井田最高分水岭及东西的分水岭,背斜核部由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地层组成。该背斜为一东缓西陡的不对称褶曲。东翼倾角13~37°,西翼13~84°。该背斜轴面倾向南东,倾角60~87°,走向北37~50°东左右。背斜轴部以9~8°的倾伏角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逐渐倾伏。龙王洞背斜除受F1断层破坏外,亦受F12、F14、F15、F16等断层切割而失去完整性。

②打锣湾背斜:

位于井田西部,自1勘探线往北贯穿全井田,组成西部较高山岭。该背斜在浅部略为对称,一般东翼倾角10~40°,西翼倾角15~55°。总的趋势西缓东陡,南缓北陡,轴面有扭转,轴面倾向在1线南略偏北西,1—2线近于直立,2线以北倾向南东,轴部以北25°东的方向由

西向北东方倾伏。其倾角1线以南为18~10°,1线以北为5~2°。该背斜西翼南被F18断层破坏已不完整。

③田湾向斜:

位于井田中部,形成较低的槽带。该向斜由北东向南西翘起,经仰天窝至1—2勘探线附近消失。该向斜为一不对称向斜,东翼倾角50~75°,西翼倾角10~40°,其轴面倾向南东,倾角77~87°,向北近于对称。走向北27~35°东。其枢纽以7~24°倾角由北东向南西方向跷起。田湾向斜东翼受F20小断层破坏,西翼受F12断层的破坏,已不完整。

④大坳坪向斜、大坳坪背斜:

位于打锣湾背斜西翼5线附近,为表层的牵引褶曲。出露长约600m、宽200m,从幅度上仅影响到飞仙关组,影响深度300m。

(2)断裂构造

本井田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走向逆断层F1、F2、F13、F17、F18、及F1派生的小断层、正断层F12等为主。斜交平推逆断层F5、F6次之。主要断层特征见表1-2-2。

主要断层特征表

(3)、陷落柱及其他地质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本井田陷落柱比较发育,主要分布在龙王洞背斜东翼+790水平以

上,向下水平逐渐减弱,其展布方向大致分两个带:一个带的方向以北40°东左右,延展长度约为800m;另一个带的方向是以北50°西,其延展长度为500m。这两个陷落带,共发现陷落柱54个:最小者8×8m,最大者100×60m,一般60×20m。由于存在陷落柱,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掘进巷道和采煤影响甚大,甚至造成回采工作面搬家。故矿井的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布置和回采更应避免陷落柱影响。

3、煤层及煤质

1)煤层

本井田为上二迭系乐坪统龙潭组煤系。含煤2—3层,其中1煤为主要开采煤层,在F1断层以东和打锣湾背斜西翼该煤层有分岔现象。分岔后上分层称12煤层;下分层称11煤层(以11、12煤层间距≥0.5m 者为分岔,<0.5m者为合并,合并后称1煤层)。

⑴1煤层:

1煤层厚0.87~7.76m,平均3.53m,纯煤厚0.38~6.84m,平均2.23m,属中厚煤层至厚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2层,夹矸为泥岩,炭质泥岩或粘土泥岩,厚0.02~0.50m。

本煤层全井田均有分布,除龙王洞背斜7、8线附近为变薄带外,其余均为可采,1煤层在井田东翼分岔合并变化频繁,无一定规律。

⑵11煤层:

分布于井田东部,厚0.57~2.62m,平均1.59m。纯煤厚度0.55~

2.30m,平均1.42m,由南向北变薄。614采区及其以下11煤层有薄化区域,7—8勘探线附近为一薄尖灭带外,其余均为可采,含夹矸0~5层,岩性为泥岩,厚度0~0.8m。

⑶12煤层:

分布于井田东部,厚0.48~1.58m,平均0.98m。纯煤厚度0.48~1.14m,平均0.89m,6线以北变薄,614采区及其以下有一块不可采区,其余均为可采。局部夹矸1~2层,厚度0.11~0.37m。

2)顶底板

本矿井煤层伪顶为粘土泥岩,直接顶为钙质泥岩,老顶为泥岩、硅质灰岩,厚10~15m。其上为灰岩。煤层伪底为粘土泥岩,直接底为砂、泥岩互层,老底为页岩,厚5~7m,其下为铝土岩,顶、底板岩石遇水易变软,抗压强度变低。

3)煤质

⑴煤质特征

井田内煤层的成因类型属焦煤和焦肥煤,都为中变质阶段的烟煤。煤的肉眼类型以半暗半亮型为主。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质较坚硬,F=2~

2.5。

①煤种牌号及赋存情况

本井田1、11、12煤层皆属焦煤和焦肥煤。煤种分布:F1断层以西以焦煤为主,仅在1—2线间,打锣湾背斜轴部为焦肥煤;F1断层以东,

初设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1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3 其他设计依据,如地质勘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等。 2. 工程概述 2.1 建设工程基本概况 简明叙述矿山地理位置、设计范围、开采方式、设计规模、采选工艺,开拓、提升、运输、排水、通风系统、矿区总平面布置、工程概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4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 2.5 存在问题和建议。 3. 地质安全影响因素 3.1 简述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构造带(断层、破碎带)的分布,矿区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2 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喀斯特地貌(溶洞)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3.3 高硫矿床和其它有自燃、自爆倾向的矿床对矿山安全的影响。 3.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4.1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岩层破碎、水害严重的矿床。 3.4.2开采深度大,有岩爆发生的矿床。 3.4.3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矿床(如氡气等)。 3.4.4有放射性元素的矿床。 3.4.5矿区老硐、采空区、塌陷区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 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5.1地震。 3.5.2雷电。 3.5.3海啸。 3.5.4台风。 3.5.5暴风雪(雨)。 4. 矿床开采安全评述 4.1 选用的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 矿块构成要素,采场整体稳定性,顶板管理,充填及采空区处理等。 4.2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工作帮坡角选择、防止边坡坍塌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4.3 坑内通风系统设计特点,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原则,矿井风流和风量的控制方法,风门、风墙、风桥等通风建筑物配置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矿井防尘措施:入风质量、凿岩防尘、爆破防尘、装卸矿时防尘、井下破碎防尘、水帘降尘、风量和风速排尘等安全可靠性分析;深凹露天矿爆破通风及防尘措施的可靠性分析。 4.4 露天矿和坑内矿排水系统特点、水泵排水能力、防水闸门设置

安全专篇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规程》(2016); 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 4.《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2009); 5.《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 6.《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 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8.《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9.《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 11.《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810-2012); 1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3.《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14.《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1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1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规范》(AQ1020-2006); 17.《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标准》(AQ1021-2006); 18.《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19.《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2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安全管理规范》(AQ1029-2007); 21.《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 22.《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 23.《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AQ1097-2014); 24.《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2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 26.《煤矿防治水细则》; 2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8.《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2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30.其他国家关于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排土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排土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第一章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采矿许可证; 2、企业营业执照。 1.2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4、《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 6、《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7、《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 2、《机械防护安全规程》(GB12265-90); 3、《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70);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J16-87);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1年修订版,GB50057-94); 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0、《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L52-83); 11、《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1.4 其他设计依据 1、南矿排土场设计任务书; 2、《南矿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矿山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 建设工程基本概况 2.2排土场附近的气象及自然条件 区内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势较高,表现为雾多、霜季较长,冬季较寒冷、夏季较凉爽。据冷水江市气象局1949~2002年气象统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1.6mm,最大年降水量2125mm(1996年)、最小降水量为1047.3mm(1978年),月最大降水量425.8 mm(1990.6),日最大降水量156.8 mm(1974.7.12)短时间最大降雨量65.3 mm(1986.6.26),一次过程降雨量最大值327.4 mm,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年蒸发量1136.9~1687.6 mm,多年平均

某煤矿初步设计

某煤矿初步设计

第一章序言 为了初步了解XX勘查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及地质构造情况,为后期资源评估开发提供依据,受宁夏庆华煤化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承接了该区二维地震勘查工程。 2009年8月,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对该区进行踏勘,并进行了相关试验,此后根据试验情况在认真分析甲方提供的该矿区文字说明和部分技术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前期二维地震工作经验,参照原煤炭部颁发的《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编制了本次二维地震勘探设计。 第一节地质任务 参照《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 897-2000及甲方要求,拟定本次二维地震勘查的地质任务如下: 1、控制测线上煤层隐伏露头,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2、控制测线上落差大于50m的断层,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150m; 3、控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 4、初步控制边界断层的位置。

第二节 勘探区范围 根据矿方提供图纸,控制勘查区范围的拐点坐标如下: 表1-2-1 拐点坐标一览表 拐点 X Y 1 4120461.1060 36387186.3506 2 4120431.5646 36389406.0747 3 4121356.5306 36389418.2609 4 4121351.8895 36389788.1757 5 4122276.7127 36389800.3160 6 4122272.2349 36390170.1927 7 4123659.6079 36390188.3378 8 4123693.8564 36387599.6776 9 4123231.2941 36387593.4861 10 4123236.2533 36387223.6235 图1-2-1 勘探区范围示意图 N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设计依据 (1)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1.2 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 (1) 1.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程、规范、标准 (1) 1.4 其他设计依据 (1) 2 工程概述 (1) 2.1 矿山概况 (1) 2.2 设计概况 (1) 2.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 2.4 初步设计对安全预评价提出主要意见的落实情况 (2)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2) 3.1 矿区地质特征 (2) 3.2 矿区水文地质特征 (2) 3.3 岩土工程特征 (2) 3.4 矿区地质灾害 (2)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2) 4.1 矿山开拓系统 (2) 4.2 选用的采矿方法 (2) 4.3 通风与防尘系统 (3) 4.4 井下排水及排泥系统 (3) 4.5 矿山运输系统 (3) 4.6 矿山充填系统 (3) 4.7 爆破作业 (4) 4.8 井下爆破器材分库 (4) 4.9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4) 4.10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4) 5 矿山安全避险系统 (4) 5.1 矿山监测监控系统 (4) 5.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4) 5.3 紧急避险系统 (5)

5.4 压风自救系统 (5) 5.5 供水施救系统 (5) 5.6 通信联络系统 (5) 6 总平面布置安全可靠性分析 (5) 6.1 矿床开采错动范围圈定 (5) 6.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5) 6.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5) 6.4 排土场 (5) 7 矿山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6) 7.1 提升系统 (6) 7.2 带式运输机 (6) 7.3 其它设备 (6) 8 矿山供配电安全可靠性分析 (7) 8.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7) 8.2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 (7) 8.3 提升机控制系统 (7) 9 矿山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7) 9.1 井下及地表供水系统 (7) 9.2 地表防排水系统 (7) 10 矿山安全管理 (8) 10.1 矿山安全机构及安全教育培训 (8) 10.2 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8) 10.3 矿山保健辅助设施 (8) 10.4 矿山救护 (8) 10.5 矿山安全设施投资 (8) 11 存在问题和建议 (8) 12 附图 (8)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 一、设计原则 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 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 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

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 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冶金企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1.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等。 1.3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1.4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备案文书。 1.5其他设计依据及有关说明文件等。 2.建设项目概述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2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建设项目性质,是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 2.3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特种设备及主要安全附件; (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项目用地,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 (3)建设项目主要原料、辅助料的数量与来源,主要产品、副产品数量; (4)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如土建、供排水、污水处理、供配电、供汽、供气、供冷、消防、防雷、采暖通风、仓

库、堆场、厂内运输等工程,特别是涉及到项目安全保障的工程)的能力及来源; (5)建设项目厂内外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6)建设项目总投资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施工队伍要求等。 (7)建设项目其他特殊要求。 2.4改、扩建项目利用原有设施的情况 (1)简述原有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与流程、总平面布置、运输等情况; (2)简要说明利用原有场地、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对其是否满足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安全预评价的结果,对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分析。 3.1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有害程度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副产品的种类、数量、贮存、输送、使用情况,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有害程度,如高温液态金属、燃气、酸碱、放射源等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等。 3.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包括正常操作、控制,以及故障、检修等情况

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前言 绿水洞井田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绿水洞煤矿矿部设在华蓥市天池镇。井田位于华蓥山背脊脊部地带,南北长9.7~6.6km,东西宽3.2~2.2km,面积23.5km2。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井田范围内还有剩余地质资源量57.086Mt,可采储量39.96Mt。 绿水洞矿井划分为+790m、+6 60m、+528m、+350m等水平,开采标高为+999~±0m,自1981年底建成投产以来,初期投产的+790m生产水平现已开采结束,+660m水平仅剩643、615两个采区。+528m水平打锣湾背斜区域的工作面亦只能采5年左右,目前已延深部分工作面到+528m水平以下开采,+528m西翼南已经采完,西翼北急倾斜采区受开采技术限制暂未布置采区,+528m东翼南北适合综采,已布置两个采区。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2Mt/a,现有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炮采工作面,两个综采工作面均采大倾角煤层,炮采工作面为残采,根据矿井生产安排,预计5~6年后,+528m水平适合进行综采的区域将全部采完,+528m水平只能作为辅助生产水平,矿井急需进行+350m水平延深工作。受业主委托,我院编制了矿井+350m水平延深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监—字[2002]65号文“关于印发《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3年7月4日第6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9、《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0号); 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14号文《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1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12、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冶金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 提纲 1.设计依据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性证明。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等。 国家、地方政府、行业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备案文书。 其他设计依据及有关说明文件等。 2.建设项目概述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性质、任务及范围 建设项目性质,是指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特种设备及主要安全附件; (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选址,项目用地,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 (3)建设项目主要原料、辅助料的数量与来源,主要产品、副产品数量; (4)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如土建、供排水、污水处理、供配电、供汽、供气、供冷、消防、防雷、采暖通风、仓库、堆场、厂内运输等工程,特别是涉及到项目安全保障的工程)的能力及来源; (5)建设项目厂内外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6)建设项目总投资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施工队伍要求等。 (7)建设项目其他特殊要求。 改、扩建项目利用原有设施的情况 (1)简述原有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与流程、总平面布置、运输等情况; (2)扼要说明利用原有场地、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对其是否满足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无益因素和危险、无益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安全预评价的结果,对建设项目的危险、无益因素以及危险、无益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进行分析。 主要物料危险、无益因素、无益程度分析 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副产品的种类、数量、贮存、输送、使用情况,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险、无益程度,如高温液态金属、燃气、酸碱、放射源等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放射性等。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对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存在的各类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包括正常操作、控制,以及故障、检修等情况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并列出危险、无益因素的类别及存在的部位。 (1)主体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2)辅助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无益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公用和辅助设施 生产性公用和辅助设施是否与主体生产工艺相配套,发生异常时对安全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析。

杨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作用、原则和编制依据: 由于矿区围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储量丰富,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井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水平和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本设计在严格执行《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等有关规程、规的基础上,根据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矿井资源储量和矿井现有条件和状态,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因地制宜,生产环节简单,工程量小,投资省、见效快。 编制依据 1、省煤矿2011年6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2、省煤矿2011年7月编制《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编》。 3、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2010]134号文);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7、《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 8、《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9、《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 50554-2010);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GB 50383-2006); 1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GB 50451-2008; 12、《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GB50417-2007; 13、《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14、《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GB50399-2006)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二、矿井及改扩建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上栗县岐乡杉窝煤矿位于上栗县城南东125°方位,直距约9km,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在南源相连,至上栗县城14km,至市30km,该矿井由省煤矿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采用平硐开拓。利用现有+480m平硐为回风平硐,利用矿区围已施工的+428.91m平硐为主平硐,开采矿区+430m标高以下煤层。由于矿井煤层大多赋存在+400~+200m标高,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采,初期自+428主平硐开口布置主、副暗斜井至+270m标高作井底车场及相关硐室。主暗斜井兼作采区轨道上山、副暗斜井兼作采区回风上山,通过+430m运输石门将主暗斜井与主平硐连通,通过+430m回风石门及+430~+480m回风斜巷将副暗斜井与+480回风平硐连通,形成生产系统。后期在2煤底板布置轨道下山及回风下山至+200m标高,开采+270m~+200m标高煤层。 主暗斜井及后期轨道下山倾角28°,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担负矿

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_

附件 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1.3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1.4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2. 工程概述 2.1矿山概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矿山开采现状等。 2.2设计概况 包括设计范围(给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方法、

矿井提升、矿井通风、矿山供排水、矿岩运输、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2.3安全设施投资 说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列出安全设施明细表。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3.1矿区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层、主要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2矿区水文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或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涌水量等对矿床开采 安全的影响。 3.3矿区工程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工程地质岩组、岩体结构、岩体分类特征等, 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4矿区地质灾害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矿区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为加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已势在必行。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108文批复精神,由主体企业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县龙潭沟煤矿、####家村煤矿等二座煤矿及新增区兼并重组整合为一个矿井,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家村煤矿整合后不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采10号煤层,整合后生产能力为45万t/a,为了满足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的需求,矿方委托克瑞通实业补充勘探并编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及主要地质依据: 1、《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 2、《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DZ/T0215-2002); 4、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 5、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发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报告的主要地质任务、技术要求:

1、详细查明井田及周围较大的构造形态的发育情况,查明断层、褶曲的性质、延伸方向及长度,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详细查明含煤地层特征,查明组及组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可采情况。 3、详细查明井田各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确定煤类、化学组成、工艺性能,评价其工业利用方向。 4、详细查明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评价水文地质条件类型,预计矿井涌水量。 5、详细查明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力学性质,说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6、查明老窑、采空区及生产矿井的开采情况,查明采(古)空区围及其积水量、积气、火区情况。 7、详细查明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等基本情况,并对整合后矿井的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8、估算各可采号煤层资源/储量。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与围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县川镇太寨、寺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县川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1°31′50″-111°33′11″,北纬34°53′37″ -34 °54′58″。 2009年12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C49873号采矿许可证批复############煤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证明项目合法的相关文件。 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第32条的规定,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施工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矿区范围是采矿权人从事开采活动、履行法律授予的权利和义务的空间区域范围。因此,矿区范围的划定是申请人从事矿山建设前期工作(包括设计)的前提。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企业自主投资的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矿山建设项目已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其他矿山建设项目实行备案制。所以,项目实施之前应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取得相关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10号)规定:对于未经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受理其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1.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分层次列出。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国家主席令、国务院令、地方人大公告或地方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发布,有明确的施行日期,引用时应标注施行日期,部门规章和地方行政规章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发布,发布时标有唯一的公文文号,引用时应标注其文号。 所列法规文件应与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相关,具有针对性,并为现行有效。 1.3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准号。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说明】 本条款要求列出设计依据的技术性标准、规范、规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标注其标准代号,所列标准应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或安全生产相关,并为现行有效。 1.4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说明】 其他设计依据指安全专篇所依据的技术性文件,包括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还可包括相关的经省、部级以上鉴定的试验、研究成果、安全论证报告等。 2. 工程概述 2.1矿山概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

煤矿安全专篇内容

安全专篇是指在煤矿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设施和条件的设计,包括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 3基本规定 3.1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以下资料基础上编制: a)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 b)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 c)国土资源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d)安全预评价报告。 3.2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必须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政策、法规、标准要求。 3.3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及其安全专篇应由同一个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设计资质。 4编制内容 4.1概况 4.1.1矿区开发情况。包括矿区总体规划,现有生产、在建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属于非新建项目的,要介绍其建设、安全生产情况。 4.1.2项目设计依据。包括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4.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的组成、主营业务、煤炭建设与生产业绩、近年安全生产状况。

4.1.4设计概况 4.1. 5.1地理概况。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附: 交通xx。 4.1. 5.2主要自然灾害。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4.1. 5.2工程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4.1. 5.3井田开拓与开采。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工期等。 附: 井筒特征表。 附插图: 开拓方式平、剖面图。 4.1. 5.4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4.1. 5.5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地面铁路、公路及其它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4.1. 5.6供电及通讯。供电电源、电压、电力负荷、送变电方式、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讯及铁路信号等。 4.1. 5.7地面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原煤进仓装车、洗选加工、矸石排放,以及供排水、污水处理、井口降温采暖等系统。 4.1. 5.8地面设施。工业场地及周边用于生产生活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附: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煤矿初步设计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山西潞安集团华润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扩区初步设计 说明书 工程编号:C1787 矿井规模:1.20Mt/a 院长:徐忠和 总工程师:耿建平(兼) 项目负责人:李涛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总论 (1)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井田概况 (13) 第二节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21) 第三节矿井资源条件 (23) 第四节井田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82) 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6)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86)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93) 第三章井田开拓 (96) 第一节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 (96) 第二节开拓部署 (113) 第三节井筒 (118) 第四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121) 第四章井下开采 (125) 第一节采区布置 (125) 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工艺 (129) 第三节“三下”采煤及村庄搬迁规划 (141) 第四节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142) 第五章井下运输 (147) 第一节煤炭运输方式及设备 (147) 第二节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153)

第三节矿井车辆配备 (163) 第六章通风与安全 (165) 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 (165) 第二节瓦斯抽采 (166) 第三节矿井通风 (184) 第四节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193) 第五节矿井火灾防治 (196) 第六节矿井粉尘防治 (218) 第七节矿井水害防治 (222) 第八节矿井热害防治 (230) 第九节矿井冲击地压灾害防治 (231) 第十节井下安全监控设备选型、自救器的配备 (232) 第十一节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232) 第十二节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33) 第十三节矿山救护 (246) 第七章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250) 第一节提升设备 (250) 第二节通风设备 (267) 第三节排水设备 (270) 第四节压缩空气设备 (273) 第五节制氮设备 (276) 第八章地面生产系统 (278) 第一节煤质及煤的用途 (278) 第二节煤的加工 (278) 第三节主、副井机械设备及布置 (283)

煤矿安全专篇

贾家沟煤业安全专篇相关责任划分 一、矿井开拓方式 1、主斜井设架空乘人器安全距离不足。 存在问题: 责任人:高寿祥 措施及完成时间: 2、副斜井管路铺设及改造 存在问题: 责任人:高寿祥 措施及完成时间: 3、消防材料库和无极绳绞车硐室 存在问题: 责任人:王志明 措施及完成时间: 4、井下急救站 在等候室通路一侧设医疗急救硐室,为矿井及时救护提供方便。配备有急救药品、止血设备、骨折固定用具及担架等。 存在问题: 责任人:贺双平 措施及完成时间: 5、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类仪表、设备配置

主要的矿山压力观测设备有:顶板下沉速度报警仪、超声波围岩裂隙探测仪、光学经纬仪、测枪等。详见表2-9-1。 表2-9-1 矿山压力观测设备表 存在问题:

责任人:扬国栋 措施及完成时间: 二、瓦斯灾害防治 2 1、选用微机在线监测装置,风机运行中能准确地反应和记录风机运行曲线、风量、风速、轴承和定子温度、风压、电流、电压等参数,并能记录存档和故障报警,确保风机安全可靠运行。KJ78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对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和通风机轴承温度进行集中监测,保证通风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存在问题: 责任人:王志明 措施及完成时间: 2、通风机的值班控制室与配电室联建,在值班控制室设风机监测装置一套,保护与监测采用微机型综合保护装置。 存在问题: 责任人:王志明 措施及完成时间: 3、设立全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对全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风量、瓦斯浓度、风门开启状态、主通风机工作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报警。 存在问题:风门开启状态监控 责任人:贺永旺 措施及完成时间: 4、采煤机附近积聚的瓦斯处理方法是在采煤机上安装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一旦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1. 井田位置 门克庆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境内,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的中部,行政区划分别隶属乌审旗图克镇、伊金霍洛旗台格苏木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25′35″~109°31′00″ 北纬: 38°52′21″~ 38°59′00″ 井田范围:按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总体规划,门克庆井田境界由原门克庆井田和陕汉毛利井田合并后范围为准,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1-1-1)。井田北与葫芦素井田毗邻,西与梅林庙井田相接,南与母杜柴登井田为邻,东与二号勘查区西部边界相接。井田东西宽约7.6km,南北长约12.3km,井田为一规则的长方形,面积约94.95km2。 2. 井田交通 井田交通方便,东部有包(头)~神(木)铁路、正建的新包(头)~西(安)铁路和210国道(包头~南宁)呈南北向通过;紧邻井田西部边界外有规划的矿区铁路、矿区公路呈南北向通过。井田距210国道约23km,有乡村公路相通。沿210国道向北约130km可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向南约60km 可达陕西省榆林市。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通信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门克庆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主要的铁路和公路均在此交汇,南北向有210国道(北京~南宁)、213省道(包头~府谷)、包神铁路(包头~神木)、拟建的包西铁路(包头~西安)通过,东西向有109国道(北京~拉萨)通过。东胜区北距包头市108km,南至包神铁路大柳塔车站78km,西距乌海市360km,东抵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45km。 表1-1-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 本井田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为煤炭外运及生产所需设备、材料物资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井田交通位置见图1-1-1,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东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为毛乌素沙漠的东北边缘地带。井田内地形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

山西方山金晖瑞隆煤矿8+10#煤层初步设计(前言)

3334 分类号__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 UDC ________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姓名 谢立华 学 号 2010002463 所 在 院 系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 专 业 班 级 采矿1006 指 导 老 师 刘正和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10日

编号: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谢立华学生所编写的毕业设计(论文) 92 页,字数38950 ,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 经审查:该生已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设计电子文档最后一稿已交,准予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相关材料 指导教师:(签名) 院长(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山西方山金辉瑞隆煤矿8+10号煤层开采初步设计,是在金辉瑞隆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其它相关原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参考《煤矿开采学》、《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在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非浅。此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国家煤炭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遵照采矿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设计的。 通过本次设计,我看到了许多以往自己欠缺的地方,提高了综合能力,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本人的初次设计,错误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本次设计的指导老师为刘正和老师,他在许多方面给予了我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学生:谢立华 2014年6月10日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附件1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合法性证明文件 列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相关合法性证明文件,并标注发文单位、日期和文号等。 1.2 法律、法规及规章 列出建设项目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性文件,宜按法律-法规-规章顺序排列,并标注发布机构、文号和施行日期。包括但不限于: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防震减灾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1.3 标准规 列出建设项目引用的主要标准规,名称后应标注标准号和年号,宜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外标准-企业标准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专业进行排序。注意引用标准规的适用围,其中国外标准和企业标准仅作为参考标准,如需引用,必须说明原因及具体引用条款,且容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冲突。包括但不限于: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25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25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GB 50183);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GB 50423);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GB 50459); 《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 《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GB 5047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