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

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辊筒体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准备好,使后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它”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轴承盖左堵头内孔φ100f8。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具体方案:

方案一:(1)铸造

(2)粗车两端面

mm (3)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

mm (4)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

(5)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mm

-0.443

mm (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386

(7)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mm

-0.311

mm

(8)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0.363

(9)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mm

-0.363

mm (10)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131

(11)钻孔6*Φ8

方案二:(1)铸造

(2)粗车两端面

(3)钻孔6*Φ8

mm (4)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

mm (5)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

mm (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443

(7)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mm

-0.386

mm

(8)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311

(9)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mm

-0.363

mm (10)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0.363

(11)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mm

-0.131

方案三:(1)铸造

(2)粗车两端面

mm

(3)粗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203

mm

(4)粗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0.176

(5)钻孔6*Φ8

mm

(6)半精车外圆端面φ130 -0.043

-0.443

(7)半精车外圆端面φ100 -0.036

mm

-0.386

(8)粗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mm

-0.311

mm

(9)粗镗内圆端面φ85 -0.013

-0.363

mm

(10)粗镗内圆端面φ90-0.013

-0.363

mm

(11)半精镗内圆端面φ70 -0.011

-0.131

论证:为使加工出一个符合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取一个最为合适的方案作出下列论证:

方案一:先加工出组成零件的各部件,可同时加工出各部件,且精度能达到零件要求,但最后进行钻孔,使工件发生扭曲变形,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而未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所以,此方案设计不合理。

方案二:为了使零件在加工后不发生应力变形,先对零件进行钻孔,然后对其整个零件进行粗加工、精加工,但这样在对零件整体进行加工时,由于零件体积较大,使加工变得更加复杂化,且浪费时间。因此,此方案设计不合理。

方案三:此方案在同时进行粗加工后,进行钻孔,在焊接后对零件各表面进行精加工,即满足了设计要求又节省了时间。因此,此方案为最佳方案。

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该辊筒体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万用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

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设备:C6140 卧式镗床立式铣床

2、工艺装备:通用、专用车刀、专用镗刀、专用铣刀、专用夹具等等。

(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工序Ⅰ铸造

工序Ⅱ粗车轴承盖两端面

工步一

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σ

b

=170~240MPa,铸造;工件尺寸: l=25mm 加工要求:粗车轴两端面,加工余量2mm;

机床:C6140车床

刀具:YG6硬质合金端车刀。铣削宽度a

e ≤90,深度a

p

≤6, ,

故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后简称《简明手册》)表3.1,取刀具直径d

=125mm。根据《切削用量手册》(后简称《切

削手册》)表3.16,选择刀具前角γ

0=0°后角α

=8°,副后角

α0’=10°,刃倾角λs=-10°,主偏角Kr=60°,过渡刃Krε=30°,副偏角Kr’=5°。

2. 切削用量

(1)确定切削深度a

p

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

p

=2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

(2)确定每次进给量f

z

由于本工序为粗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车,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车刀加工,机床功率为4.5kw(据《简明手册》表4.2-35,C6140车床)

f

z

=0.6~0.9mm/z

故选择:f

z

=0.66mm/z。

(3)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

根据《切削手册》表3.7,车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

由于车刀直径d

=125mm,故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据《简明手册》表3.8)。

(4)计算切削速度v

c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1查取:V=100m/min

N s=1000v/3.14d=1000*100/3.14*130=245.0r/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实际转速为25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

V c =3.14d N

/1000=3.14*130*250/1000=102.1m/min

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2mm,f =0.66mm, n =250r/min, V =102.1m/min。

t

m

=L/ nf=(65+1.6)/250*0.66=0.40min

工步二

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2mm,f =0.66mm, n =250r/min,

V =102.1m/min。t

m

=0.2min

工序Ⅲ粗车轴承盖φ130外圆表面1.选择刀具:

与粗车端面刀具相同

2.确定切削用量

(1)确定背吃刀量

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为2.5mm,一次走刀,a

sp

=2.5/2=1.25mm。

(2)确定进给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4得f=1.0~1.4mm/r。再由《简明手册》表4—1—2查取f =1.02mm/r。

(3)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后刀面磨钝标准为0.8~1.0,耐用度为T=60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1查取:V=100m/min

N s=1000v/3.14d=1000*100/3.14*130=245.0r/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实际转速为25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

V c =3.14d N

/1000=3.14*130*250/1000=102.1m/min

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1.25mm,f =1.02mm/r, n =250r/min, V =102.1m/min。

t

m

=L/ nf=(15+2.7)/250*1.02=0.07min

工序Ⅳ粗车φ100f8外圆面

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1.25mm,f =0.76, n =320r/min, V =100.5m/min。

t

m

=L/ nf=(10+2.7)/160*0.67=0.12min

工序V半精车轴承盖φ130外圆表面:

1.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σ

b

=170~240MPa,铸造;工件尺寸: l=25mm;

加工要求:半精车外圆表面,加工余量1.8mm;

刀具:车刀形状,刀杆尺寸都与粗车相同。刀牌型号为YT15, K R =45°, K R’=5°, Y0 = 90°, a0 =8°

2.确定切削用量

(1)确定背吃刀量

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为1.8mm,一次走刀,a

sp

=1.8/2=0.9mm。

(2)确定进给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4得f=1.0~1.4mm/r。再由《简明手册》表4—1—2查取f =1.02mm/r。

(3)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后刀面磨钝标准为0.8~1.0,耐用度为T=60min。

(4)确定切削速度V

C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1查取:V=100m/min

N s=1000v/3.14d=1000*100/3.14*130=245r/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实际转速为25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

V c =3.14d N

/1000=3.14*130*250/1000=102.1m/min

综上,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0.9mm,f =1.02mm/r, n =250r/min, V =102.1m/min。

t

m

=L/ nf=(15+2.0)/250*1.02=0.07min

工序VI半精车轴承盖φ100f10外圆表面:

此工步的切削用量为:a =1.25mm,f =0.76, n =320r/min, V =100.5m/min。

=L/ nf=(10+2.7)/160*0.67=0.12min

t

m

工序VII 粗镗Φ70孔

机床:T68卧式镗床

单边余量,

a p0.1=

z=mm

0.1mm

由《简明手册》4.2-20查得取

=

.0

52

r

mm

f/

由《简明手册》4.2-21查得取

200r

n=

/

min

= 3.14Dn /1000=3.14*70*200/1000=43.96m/min

V

C

计算切削工时

t

=L/ nf=(6+2.0)/200*0.52=0.08min

m

工序VIII粗镗Φ85孔

机床:T68卧式镗床

单边余量,

a p0.1=

z=mm

0.1mm

由《简明手册》4.2-20查得取

.0

=

52

r

mm

f/

由《简明手册》4.2-21查得取

n=

200r

/

min

= 3.14Dn /1000=3.14*85*200/1000=53.4m/min V

C

计算切削工时

=L/ nf=(10+2.0)/200*0.52=0.12min

t

m

工序IX粗镗Φ90孔

机床:T68卧式镗床

单边余量,

a p0.1=

z=mm

0.1mm

由《简明手册》4.2-20查得取

.0

52

=

f/

r

mm

由《简明手册》4.2-21查得取

n=

200r

min

/

= 3.14Dn /1000=3.14*90*200/1000=56.5m/min

V

C

计算切削工时

=L/ nf=(9+2.0)/200*0.52=0.11min

t

m

工序Ⅹ半精镗Φ70孔

机床:T68卧式镗床

a p5.0=

单边余量,

5.0mm

z=mm

由《简明手册》4.2-20查得取

.0

=

52

f/

mm

r

由《简明手册》4.2-21查得取

200r

n

/

min

=3.14Dn /1000=3.14*70*200/1000=43.96m/min

V

C

计算切削工时

Tm=L/fm=6+2/200*0.52=0.08

工序ⅩI 打Φ8孔:

1.刀具选择

高速钢麻花钻头,其直径8mm,双维修磨横刃。

2.选择切削用量

(1)决定进给量f

<1> 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据《简明手册》铸铁的强度小于等于200HBS,d=8mm时,f=0.47~0.57mm/r

由于l/d=25/9=2.8,所以不用乘孔深修正系数。

<2> 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据《简明手册》钻头强度为640Mpa,d=8mm钻头强度允许的进给量f=1.0mm/r

<3>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据《简明手册》强度小于等于640MPA,d小于等于10.2mm,f=2.25mm/r。

比较可以看出加工要求进给量是工艺要求,f=0.47~0.57mm/r,根据转床说明书f=0.48mm/r。

由于是加工通孔,为了避免孔即将通是钻头容易断,故在即将通时改为手动进给。

(2)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和寿命

据《简明手册》,d=8mm,最大磨损量取0.6mm,寿命为35min (3)决定切削速度

强度为200MPA的铸铁5类

当为5类f=0.27mm/r,双维修磨横刃,d=7mm时据《简明手册》V t =16m/min

修正系数为ktv=1.0,kcv=1.0,k1v=0.85,k0v=1.0

V=vt*kv=16*1*1*0.85*1=13.6m/min

/3.14D =1000×13.6/3.14×9=481.2r/min

n =1000×V

C

据《简明手册》转床最接近481.2r/min的转数为545r/min

(4)计算基本工时

t

m =L/ v

f

,L=l+ y+Δ,l=15mm.

查《切削手册》表3. 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y+Δ=6mm,则:t

m

=L/ nf=(15+6)/0.48*545=0.08min。

该零件需要钻6个相同的孔,每60度钻1个,T=3t=0.48min

参考文献:

邹青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艾兴,肖诗纲主编,切削用量简明手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曾志新,吕明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理工出版社,2001年7月

王明珠主编,工程制图学及计算机绘图——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

谢家瀛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刘友和主编,金工工艺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周增文主编,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张木青、宋小春主编,制造技术基础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

轴承端盖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 (零件工艺设计部分) 姓名: 学号:20090.................. 班级:机械工程学院09级工业工程班指导教师:李方义、查黎敏 2013年1月17日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端盖的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的主要外部零件。 端盖的一般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的防尘和密封(除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的端盖,主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的作用,使主轴箱的转动平稳。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的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须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主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组成,其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于一般的盘盖类零件。端盖主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的Φ7的通孔。要求其Φ7孔的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的Φ47外圆面与基准A的同轴度误差为0.03mm,其次就是均布的φ7孔的加工端面要求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要求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φ7通孔的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要求。其余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的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的时效处理 对于毛坯为铸件的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的铸造内应力,容易造成变形等缺陷,因此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对于本端盖,其精度要求一般,则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自然停放和运输时间,得到自然时效处理的效果。其自然时效处理的时间越长越好,否则会影响端盖配合精度的稳定性。 对于特别精密的端盖,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间还应安排一次人工时效,以消除铸造内应力,提高精度稳定性。 (2)加工工艺的顺序应先面后孔 作为端盖上主要的两类加工表面——平面和孔,从定位稳定可靠的角度上分析,平面比孔要优越得多,同时还可以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从加工难度上分析,平面比孔容易加工;从有利加工的进行上分析,采用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分布在平面上的孔,由于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夹砂等缺陷已被切除,大大有利于孔加工的进行。

轴承端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1.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冲压模方案确定 工件名称:端盖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F 08 材料厚度:2mm 零件图

1.1 冲压工艺性分析 (1)冲压件为F 08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2)该工件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因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各圆角尺寸R=1mm ,满足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由φ24+00.23mm 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可知它的尺寸精度为IT13级,满足拉深工序对工件的公差等级的要求。 (3)该零件的外形是圆形,比较简单、规则。工件中间有孔,且孔在平面上,。这部分可以用冲裁工序完成. (4)零件图上未标注尺寸偏差的,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参考文献[1]中表7.14,各尺寸为: 6.1-00. 36mm R10036.0-mm R7036.0-mm 3.005+φmm 48435.0±mm 。 1.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根据工件的工艺性分析,可知冷冲压要完成的基本工序有:拉深、落料、冲孔和整形。由此制定两套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再拉伸,三个简单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周期短,但是需要三道工序,三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而且工件尺寸的累积误差大,所需要的模具操作人员也比较多。 方案二: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此方案模具结构紧凑,工序集中,对压力机工作台面的面积要求较小,且内外形相对位置及零件尺寸的一致性非常好,制件面平直,并且制造精度高。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试和维修不方便,制造周期长。由零件图可知,圆筒件部分的拉深尺寸不大,亦可一次拉成,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模;又由于产品批量较大,工序分散的单一工序生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应考虑集中的工艺方法。经综合分析论证,采用拉深、落料、冲孔复合模既能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模具的合理性,故采用方案二。 2 模具的设计 2.1 落料模设计计算 2.1.1毛坯尺寸及排样 根据公式 D=rd dH dp 44.34)2(2-++δ 计算出展平后φ38mm 所变化成的直径大小。 D=20144.31.4204)638(??-??++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轴承端盖工艺说明书

学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端盖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建筑大学 2014年12月12日

目录 序言 (3)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1 零件工作原理 (4) 1.2 零件工艺分析 (4) 1.3 零件的技术要求: (6) 二、毛坯的选择 (6) 2.1 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6) 2.2基面选择 (7)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8) 3.1精基准的选择 (8) 3.2粗基准的选择 (8)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8) 4.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4.2加工阶段的划分 (9)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9) 5.1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9) 5.2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1) 5.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的计算 (11) 5.3.1 工序一车大端面,车外圆φ214 (11) 5.3.2 工序二车φ140,切槽 (12) 5.3.3 工序三车两端面 (14) 5.3.4 工序四镗Φ129: (15) 5.3.5 工序五镗Φ108: (15) 5.3.6 工序六镗Φ128,136: (16) 5.3.7 工序七切槽Φ128: (16) 5.3.8 工序八划线: (17) 5.3.9 工序九钻8xΦ15: (17) 5.3.10 工序十锪8xΦ15孔面: (17) 5.3.11 工序十一钻8xΦ9孔: (18) 5.3.12 工序十二钻4xΦ5孔: (19) 5.3.13 工序十三攻螺纹M6: (20) 5.3.14 工序十四精车两端面 (20) 5.3.15 工序十五精车Φ214h7: (20) 5.3.16 工序十六热处理: (20) 5.3.17 工序十七磨Φ140g6: (20) 六、设计心得 (21) 七、参考文献 (21)

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序言……………………………………………………… 三、零件工艺分析…………………………………………… 四、确定生产类型…………………………………………… 五、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 六、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七、工艺路线的制定………………………………………… 八、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九、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十、心得与体会………………………………………………十一、参考资料书目……………………………………………

蚌埠学院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层次:本科专业:2011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 6

任务书审定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6 月 3 日学生(签字) 1轴承盖的工艺性分析 1.1轴承盖用途 轴承盖的主要作用是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轴承盖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Ra12.5。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表1 轴承盖零件技术要求表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mm 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Ra/μm 形位公差/mm

机械设计 轴承端盖说明书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轴承盖零件,材料为HT200。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轴承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轴承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

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轴承盖的轮廓尺寸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轴承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轴承盖材料为HT200。 3.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轴承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轴承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6.3μm。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轴承盖轴孔φ100f8和轴承盖右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100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轴承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轴承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轴承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轴承盖轴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轴承型号含义说明

滚动轴承型号含义 现在网络上一般所写的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都为介绍的滚动轴承型号含义的文章,滚动轴承型号含义一般有3部分组合: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关于这部分内容航五瑞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一篇“”,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基本代号构成,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在这里补充一下常见的滚动轴承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含义: 常见轴承前置代号含义 ?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 ?R:不带可分离内圈或外圈的轴承(滚针轴承仅适用于NA型) ?K:滚子和保持架组件 ?W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轴圈 ?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 ?F:凸缘外圈的向心球轴承(仅适用于内径小于等于10mm) ?KOW-:无轴圈推力轴承 ?KIW-:无座圈推力轴承 ?LR:带可分离的内圈或外圈与滚动体组件轴承 轴承后置代号含义 轴承的后置代号一般表示轴承的内部结构、密封、外部形状变化、保持架结构、轴承材料改变、公差等级、游隙代号、配置等内容,下面分别介绍。轴承内部结构代号含义

轴承保持架代号含义,包括了保持架材料、结构等内容。 1,轴承保持架材料 ?F:钢、球墨铸铁或粉末冶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F1:碳钢; ?F2:石墨钢; ?F3:球墨铸钢; ?F4:粉末冶金。 ?Q:青铜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Q1:铝铁锰青铜; ?Q2:硅铁锌青铜; ?Q3:硅镍青铜; ?Q4:铝青铜。 ?M:黄铜实体保持架。 ?L:轻合金实体保持架,用附加数字表示不同的材料。 ?L1:LY11CZ ?L2:LY12CZ ?T:酚醛层压布管实体保持架。 ?TH: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保持架(筐型)。

机械设计轴承改错题

例:轴承改错题精选 (1)轴的右端面应缩进带轮右端面1~2mm且应有轴端挡圈固定带轮; (2)带轮与轴间应有键联接; (3)带轮左端面靠轴肩定位,下一段轴径加大; (4)带轮两个槽中没有线; (5)取消套筒(若保留套筒对带轮定位也可,那么套筒应穿过透盖顶到轴承内圈右端面); (6)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且还应有密封毡圈; (7)应改为喇叭口斜线,用角接触球轴承; (8)与轮毂配合段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小1~2mm;

(9)轮毂与轴之间应有键联接; (10)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 (11)箱体上端盖接触面之外的外表面应低一些; (12)轴承端盖外圆外侧应倒角。 一、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 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二、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三. 试指出图中结构不合理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1、此处应有垫片; 2、轴肩太高; 3、键太长; 4、安装齿轮处的轴的直径应小于齿轮宽度; 5、套筒直径太大,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6、轴承端盖此处的直径太大; 7、此处应有密封圈; 8、轴承左端没有定位 9、此处轴太长,轴的端面与轴端挡圈应相隔2-3mm ; 10、联轴器结构不合理,; 11、两个键的位置应布置在同一方向,而且轴的画法有误 1 3 4 5 6 2 7 8 9 10 11

轴承盖文档 (3)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e 2 =5~10mm s=10~15mm m 由结构确定 D 3 =D+e 2 , 装有 o 型圈的,按 o 型圈外径取整 d1、 b1等由密封尺寸确定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do =d3 +1mm , d3—端盖联接螺栓直径,尺寸见右表。D1=D+2.5d3 D2 =D1 +2.5d3 e=1.2d3 e 1 ≥ e m 由结构确定 D4 =D- ( 10~15 ) mm b1、d1由密封尺寸确定 b=5~10mm h=(0.8~1)b 轴承外径 D 螺栓直径 d 3 端盖上螺栓数 目 45~65 70~100 110~140 150~230 6 8 10 12~16 4 4 6 6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第七章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7.1轴承种类的选择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吴宗泽罗圣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P62 滚动轴承由于采用两端固定,采用深沟球轴承。型号为6303和6300。 7.2深沟球轴承结构 深沟球轴承一般由一对套圈,一组保持架,一组钢球组成。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轴承。 该类轴承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负荷,但也可承受一定量的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当在一定范围内,加大轴承的径向游隙,此种轴承具有角接触轴承的性质,还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 深沟球轴承装在轴上以后,可使轴或外壳的轴向位移限制在轴承的径向游隙范围内。同时,当外壳孔和轴(或外圈对内圈)相对有倾斜时,(不超过8~—16~根据游隙确定)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然而,既有倾斜存在,就必然要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深沟球轴承与其它类型相同尺寸的轴承相比,摩擦损失最小,极限转速较高。在转速较高不宜采用推力球轴承的情况下,可用此类轴承承受纯轴向负荷。如若提高其制造精度,并采用胶木、青铜、硬铝等材质的实体保持架,其转速还可提高。

深沟球轴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生产批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轴承,主要用以承受径向负荷。当轴承的径向游隙加大时,具有角接触球轴承的性能,不承受加大的轴向负荷。此类轴承摩擦系数小,震动、噪声低,极限转速高。不耐冲击,不适宜承受较重负荷。 深沟球轴承一般采用钢板冲压浪形保持架,也可采用工程塑料、铜制实体保持架。密封轴承内部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添加相应的轴承专用润滑脂。 可大批量的生产外径小于260mm的普通级深沟球轴承。应用于各类汽车的变速箱、发动机、水泵等部位,并适合其它各种机械上采用。根据用户的要求,可制造高级精度(P6、P5、P4级),各种游隙组别,特殊振动,噪声要求(Z1、Z2或V1、V2)的深沟球轴承。 A.深沟球轴承60000型; B.外围有止动槽的深沟球轴承60000-N型; C.一面带防尘盖的深沟球轴承60000-Z型,两面带防尘盖的60000-2Z型; D.一面带防尘圈(接触式)的深沟球轴承60000-RS型,两面接触密封60000-2RS型; E.一面带密封圈(非接触式)的深沟球轴承60000-RZ型,两面非接触式的深沟球轴承60000-2RS型; F.双列深沟球轴承40000型; G.有装球缺口的深沟球轴承200、300型或200V、300V型。 7.3轴承计算 高速轴轴承 Ft1=1095N Fa2=Fr1tanαsinδ1=370N

轴承端盖设计精编版

5.7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 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图 5.9 穿通式轴承端盖 由于端盖多用铸铁铸造,所以要很好考虑铸造工艺。例如在设计穿通式轴承端盖图 5.9 时,由于装置密 封件需要较大的端盖厚度(图 5.9a ),这时应考虑铸造工艺,尽量使整个端盖厚度均匀,如图 5.9b )、 c )所示是较好的结构。 2 .轴伸出端的密封 轴伸出端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处的润滑剂流出和箱外的污物、灰尘和水气进入轴承腔内,常见的密 封种类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接触式密封有毡圈密封、 O 形橡胶圈密封、唇形密封,非 接触式密封有沟槽密封和迷宫密封。 下面主要介绍毡圈密封和 O 形橡胶圈密封。 ( 1 )毡圈密封 将矩形毡圈压入梯形槽中使之产生对轴的压紧作用而实现密封,如图5.10 。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端盖说明书

目录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2)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2) (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2) 二、毛坯的选择: (2) (一)选择毛坯: (2)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3)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一)精基准的选择: (3) (二)粗基准的选择: (3)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3) (一)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4) (三)加工顺序的安排: (4)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 (5) (一)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5) (二)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6) (三)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 (6) 六、参考文献: (14)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零件的技术要求: 1、端盖零件,材料为HT200,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二)确定端盖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一)选择毛坯: 由于该端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端盖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宜采用模铸方法制造毛坯,毛坯拔模斜度为5°。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1、公差等级: 由端盖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铸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端盖材料为45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级。 3、铸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端盖的形位特点,选择零件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4、零件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可知,该端盖的各加工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等于3.2μm。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精基准的选择: 根据该端盖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该端盖轴孔φ52f8和辊筒体下端面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轴孔φ52f8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和端盖外圆表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端盖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选用辊筒体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端盖的右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二)粗基准的选择: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该端盖的外圆表面、右堵头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机械设计---轴承计算题

1. 图4所示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轴系,轴承正安装(面对面),已知两个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F r 1=2000N ,F r 2=4000N,轴上作用的轴向外载荷K A =1000N ,轴承内部派生轴向力S 的计算式为S =0.7F r ,当轴承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之比F a /F r >e 时,X =0.41, Y =0.87;F a /F r ≤e 时,X =1,Y =0,e =0.68;载荷系数f p =1.0.试计算: (1)两个轴承的轴向载荷F a 1、F a 2; (2)两个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 1、P 2 1. 解 (1)S 1=0.7F r1=0.7×2000=1400N S 2=0.7F r2=0.7×4000=2800N S 1、S 2方向如第29题答案图。 Θ S 1+K A =1400+1000=2400N==9.02000 1800 11 ∴N F Y F X f P a r p 2386)180087.0200041.0(0.1)(11111=?+??=+=…(3分) Θ e F F r a >==7.04000 2800 22 ∴N F Y F X f P a r p 4076)280087.0400041.0(0.1)(22222=?+??=+= 2.下图所示为一对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的轴系,轴承正安装(面对面),已知两个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1R F =2000N ,2R F = 4000N ,轴上作用的轴向外加载荷X F =1000N,轴承内部附加轴向力S F 的计算为S F =0.7R F ,当轴承的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之比 A R F F >e 时,X=

轴承端盖零件工艺部分课程设计样本

专业课程设计(零件工艺设计某些)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引教师: 3月2日

一、零件工艺分析 1、端盖用途 端盖是应用广泛机械零件之一,是轴承座重要外部零件。 端盖普通作用是:轴承外圈轴向定位;轴承工作过程防尘和密封(除自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也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作用);位于车床电动机和主轴箱之间端盖,重要起传递扭矩和缓冲吸震作用,使主轴箱转动平稳。因而该零件应具备足够强度、刚度、耐磨性和韧性,以适应其工作条件。该零件重要工作表面为左右端面以及左端面外圆表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必要重点考虑。端盖加工工艺可行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零件质量、生产成本、使用性能和寿命等。 2、端盖工艺性分析 该端盖重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孔系构成,其构造简朴、形状普通,属于普通盘盖类零件。端盖重要加工表面有左、右和凸台等三个端面,Φ47和Φ80两个外圆面,Φ34和Φ16两个内圆面,密封圈内槽以及六个均布Φ7通孔。规定其Φ7孔右端加工平面对于基准A垂直度公差是0.03mm,端盖Φ47外圆面与基准A同轴度误差为0.03mm,另一方面就是均布φ7孔加工端面规定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偏斜以保证孔加工精度。 其中,端面和内外圆面均规定车削加工,可以采用半精车和粗车,并且粗、精加工应分开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规定;φ7通孔加工采用钻铰来达到精度规定。别的非配合表面加工精度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办法加工出来;此外,该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该端盖零件工艺性能良好。 (1)工件时效解决 对于毛坯为铸件盖类零件,因其各部位厚度不均匀,存在较大锻造内应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端盖

·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 设计者: 郑四成 学号: 33 指导教师: 郭强 : ; 齐齐哈尔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

机电091班 2012年12月02日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端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一、设计前提:中批生产 二、设计内容: 1.零件图一张 、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 三、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周一:绘制零件图 周二: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草稿 周三:修订并完成科技设计说明书 周五:答辩 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目: ¥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启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 !

年月日 : 目录 1端盖的零件图 (5) 2 零件的分析 (6) 零件的作用 (6) 零件的工艺分析 (6) 3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 ( 4端盖的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8)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选择毛坯 (13) 毛坯材料的分析 (13) 毛坯的结构简图 (13) 端盖的技术要求 (13) 该端盖的各项技术要求 (13) 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14) ~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粗基准的选择 (14) 精基准的选择 (14) 工序顺序的安排 (15) 机械加工工序 (15) 热处理工序 (15) 辅助工序 (15) 确定加工的设备、刀具、和夹具 (15) ] 6、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 (17) ? ,

轴承箱使用说明书

轴承箱 安装使用说明书 中国·河北 河北同心风机配件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 (1) 二、结构形式 (1) 三、产品安装 (2) 四、风机的安装调试和操作 (5) 五、风机的维护与保养 (6) 六、风机运转中的故障及消除 (6) 一、用途 轴承箱体广泛应用在通风机及其他机械产品的传递功率之用,对于风机而言介质不超过80℃时应采用油冷式,超过此温度应采用水冷方式,高温风机应采用高温轴承箱。 二、结构形式 轴承箱体按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分为整体式(简称为箱体),另一类分为分体式(简称为瓦盒)。按风机的传动方式通常可分为D(双通)、F(一通一闷)二种。按润滑方式也可分为脂润滑(黄油)和油润滑(稀油)两种方式,根据使用风机的转速和机号大小而选用。 1、整体式(箱体)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其中实物箱体上标识“G”为固定端箱体,“F”为非固定端箱体。

2、分体式(瓦盒) 通常有轴承盖、轴承座、侧盖和压盖组成,按风机介质不同可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类。 放油孔放水孔 本图为水冷式 三、产品安装: 1、安装前,先检查轴承箱外观有无碰裂等问题,如有碰裂不再安装;无碰裂的轴承箱方 可拆卸下两端侧盖,进行尺寸检验;检测轴承孔尺寸合格的,方可进行安装。 2、拆掉合箱螺栓,把轴承座上盖卸去,用干净的棉纱把轴承座上盖与底座的轴承位擦净,上盖、底座的结合面擦净,不得有污物。 3、把预装好的轴承与轴的组合件安放在轴承座上,固定端轴承顶紧。打胶:在轴承座的合箱面上,在螺栓孔的内部,均匀涂敷一层宽5~7mm的机械耐油密封胶,两端必须打到边,晾10分 钟,扣好上盖,安装紧固合箱螺栓。打胶参见照片。

轴承端盖设计教学内容

轴承端盖设计

5.7 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图 5.9 穿通式轴承端盖 由于端盖多用铸铁铸造,所以要很好考虑铸造工艺。例如在设计穿通式轴承端盖图 5.9 时,由于装置密封件需要较大的端盖厚度(图 5.9a ),这时应考虑铸造工艺,尽量使整个端盖厚度均匀,如图 5.9b )、c )所示是较好的结构。 2 .轴伸出端的密封 轴伸出端的密封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处的润滑剂流出和箱外的污物、灰尘和水气进入轴承腔内,常见的密封种类有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大类,接触式密封有毡圈密封、 O 形橡胶圈密封、唇形密封,非接触式密封有沟槽密封和迷宫密封。 下面主要介绍毡圈密封和 O 形橡胶圈密封。

主轴承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2011 年7月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主轴承盖)的工艺过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加工工艺方案,完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形成规范解决问题的理念,为今后的毕业设

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指导老师的指点加上自己努力都一一解决,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和错误之处请老师多加指导。 目录 任务介绍 (4) 主轴承盖工艺分析 (4) 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 (5) 3.1、确定主轴承盖毛坯的形式 (5) 3.2、基准选择 (5) 3.3制订工艺路线 (5) 3.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8)

3.5、各种机床与道具选择 (10) 3.6、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10) 3.7、计算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简介 (15) 3.8、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16) 4、小结 (16) 5、参考文献 (17) 6、附件 (17) 1、任务介绍 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我的题目是“主轴承盖工艺规程设计”。材料为HT200,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其他要求要求及零件参数见主轴承盖零件图,要求设计该主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体要求内容为:(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3)、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并计算工序的工时定额; (7)、填写工艺文件; (8)、撰写设计说明书。

轴承端盖设计

?? 绝大多数中、小型减速器均采用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标准件,设计时只需要选择轴承的类型和型号并进行轴承的组合设计即可。 ????滚动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主要考虑轴承的支承结构型式、支承刚度、以及轴承的固定、调整、拆装、密封及润滑等。下面就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轴承的润滑与密封等方面作一介绍。 1 .轴承端盖 ??? 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 ???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 ?? 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1 。 ? 凸缘式轴承端盖安装、拆卸、调整轴承间隙都比较方便,密封性能也好,所以应用广泛。但缺点是外廓尺寸大,又需一组螺钉来联接。其结构和尺寸见表 5.2 。 表 5.1 嵌入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尺寸 表 5.2 凸缘式轴承端盖的结构和尺寸

D2 =D1 +2.5d3 e=1.2d3 e 1 ≥ e m 由结构确定 D4 =D- ( 10~15 ) mm b1、d1由密封尺寸确定b=5~10mm h=(0.8~1)b 70~100 110~140 150~230 8 10 12~16 4 6 6 ????当端盖与孔的配合处较长时,为了减少接触面,在端部铸出或车出一段较小的直径,但必须保留有足够的长度 e1,一般此处的配合长度为e1= ( 0.10~0.15 ) D , D 为轴承外径,图中端面凹进δ值,也是为了减少加工面。如图 5.8 所示。 图 5.8 轴承端盖端部结构

端盖铸造工艺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端盖铸造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及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 7 月 7 日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完成产品零件图、铸件铸造工艺图各一张,铸造工艺图需要三维建模(完成3D图)。 2.完成芯盒装配图一张。 3.完成铸型装配图一张。 4.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15~20页),并将任务书及任务图放置首页。 二、设计内容为2周 1. 绘制产品零件图、铸造工艺图及工艺图的3D图(2天)。 2.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确定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确定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确定型芯、芯头间隙尺寸。(1天)。 3. 绘制芯盒装配图(1天)。 4. 绘制铸型装配图、即合箱图(包括流道计算共2天)。 5. 编制设计说明书(4天)。 三、主要参考资料 1. 张亮峰主编,材料成形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丁根宝主编,?铸造工艺学上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铸造手册编委会,铸造手册:第五卷[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4. 沈其文主编,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第三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本设计是端盖的铸造工艺设计。端盖的材料为QT400-15,结构简单,无复杂的型腔。根据端盖的零件图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确定浇注位置、造型、造芯方法、铸造工艺参数并进行浇注系统、冒口和型芯的设计。在确定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设计模样、芯盒和砂箱,并利用CAD、Pro/E等设计软件绘制端盖零件图、芯盒装配图。 关键词:铸造;端盖;型芯

轴承盖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3-10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26孔专用夹具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 1张 (2) 生产类型: 50000件/年 三、上交材料 (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1张 (2) 工件的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张 (5) 夹具装配图 1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参考) (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 (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 3天 (5) 准备及答辩 2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 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 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 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 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