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设计

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设计

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设计
苏州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设计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魅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 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2012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 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

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背景 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传统风貌、历史文脉尤存。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要求,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古城街坊改造的实践,迫切需要在宏观上有控制、在微观上有指导的规划,以促进古城的保护更新建设。为此,苏州市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主要内容 一、在总体原则指导下,依据各个街坊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不同的规划重点和方法。古城控规按照道路、河道等自然地物划分为54个街坊,并分街坊进行了规划编制。 古城控规突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总体规划中已划定为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的街坊按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地区要求编制规划,其它街坊中则依据具体情况,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段。 古城控规贯彻了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完善古城的职能,发挥古城的活力。街坊中现有工业企业原则上根据“三个三分之一”和“退二进三”的方针进行调整,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居住街坊遵循“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保持街坊原有的格局、空间形态。 二、注重保护、重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搞好古城控规,细致深入的调查是工作的基础。对每栋建筑的调查、评判,按以下四方面进行: 建筑质量: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风貌:分Ⅰ、Ⅱ、Ⅲ、Ⅳ四类; 建筑年代: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建筑高度:分1-2层、3层、4-5层、6层以上四类。 在编制古城控规中,编制了“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评析表”,以建筑风貌、质量、层数三个因子综合确定每栋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整饰和更新的类别。 三、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 建筑保护与更新方式综合评定是根据建筑的质量、风貌和层数等因子综合确定建筑的保护、保留、改善、更新和整饰的类别。 保护:指文保、控保建筑和古建民居。规定它们的外观除了修缮复原外,根据文物保护等

苏州古城

苏州古城,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苏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50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多处控制保护古建筑、800多处古构筑物。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世界物质和非物质“双遗产”集于一身的城市,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街区有平江历史街区、拙政园历史街区、怡园历史街区、西中市历史街区等;传统风貌地区有盘门地区、观前地区、十全街地区等;历史地段共有45个。其中平江历史街区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进入国家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苏州古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列古城22.6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截至2008年: 1 云岩寺塔五代虎丘 2 瑞光寺塔北宋盘门内 3 苏州文庙及宋代石刻南宋~明人民路 4 拙政园明清东北街 5 留园明清留园路 6 太平天国忠王府 1860-63 东北街 7 玄妙观三清殿南宋观前街 8 网师园清阔家头巷 9 环秀山庄明清景德路 10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迹北宋定慧寺巷

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第17卷第1期铁 道 师 院 学 报Vol.17No.1 2000年2月Journal of Suzhou Railway Teachers College Feb.2000对苏州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思考 王颖洁,许京怀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苏州215009) 摘 要:笔者就古城苏州的历史价值、基本空间变化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以表达对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 关键词:古城保护;城市格局;吴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5201(2000)0120027205 今年4月上旬,我国和欧洲24座历史城市市长国际会议在苏州市召开,这是继去年12月4日我市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的又一件大事。在苏州国际会议上诞生了一部历史性文件———《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它标志着就“加强历史城市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问题,已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作为会议东道主的城市公民,看到以家乡命名的一部世界性文件,不仅深感自豪和鼓舞,而且也唤起笔者对苏州古城的前景作进一步思考。 1 古城文化遗产要珍惜 1.1 古典园林:世界级文物 苏州古典园林是苏州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十分悠远,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在史书上记载就有数百处之多,“象天女撒下仙花,分在苏州大街小巷”。(安怀起,《中国园林艺术》)由于历史沧桑,全国各地的古典园林至今大多已经湮没,唯有苏州保存得最多、最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童 两位教授为《苏州古典园林》作序,指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荟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正因为如此,去年12月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理事国表决确认,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世界上,园林遗产多以单体为申报项目,象苏州古典园林至今仍保存在古城内外,以反映宋、元、明、清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群体而申报成功的,这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 世界公认的苏州古典园林具有光辉的历史文化价值,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 收稿日期:1999209204 作者简介:王颖洁,本校1997届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现工作于苏大园区附中。该文在海峡两岸大学生论文苏州赛区获唯一一等奖。

苏州古城区河道的历史变迁

苏州古城区河道的历史变迁 苏州市北枕长江,西临太湖,东连吴淞江,南达杭嘉湖。运河绕城而行,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自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斯城,凿斯水”,营建阖闾大城开始,苏州城市河道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盘门外城河 经过一代代人千百年锲而不舍的努力,至唐宋时,苏州古城内河道体系就已相当完备。这从唐代诗人咏唱苏州的诗篇中能得到有力的佐证。白居易有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唐朝时期苏州河道“河如缎带,桥似繁星”的盛况。据宋《平江图》测算,当时城内河道长达82公里,除内城河一环外,有主干河道横河14条,直河6条,尤以城北河道最为密集,整个城区河街并行,几乎是一街一河,即前门是街,后门是河,呈著名的“双棋盘格局”。明吴中水利全书载“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下,如经如纬者数以百计。皆自西趋东,自南趋北,历唐、宋、元不湮”。纵横交错、如网似织的城市河道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充满灵气,小桥流水的风貌更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这是我市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风貌,是一个具有高度城市建筑科学和文化艺术相互交融并有着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遗产。苏州古城构筑了功能上科学合理、使用上方便适用、形态风貌上秀丽柔雅、空间环境上亲切宜人的水城格局,实现了适用、方便与美观的统一和“人、城市、水(自然)之间和谐融合”。 苏州市河道管理处在2003年2月份启动了古城区“一河一档”调查工作,测量统计得出古城市河道约长35公里(不包括护城河),“三横三纵”主河道约长18公里,平江、南园、阊门支流约长17公里。历史上各个时期河道数据见下表。 历史各个时期河道情况表

苏州古城风貌

苏州古城风貌 1.背景资料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目前仍然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格局没有太大变迁,其城市空间布局、河网道路体系、建筑传统和城市景观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环绕古城有一条古代人工开凿的护城河,与整个城池同时建成,是整个水城城体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护城河呈长方形,全长17.48km,水面30~150m不等,东西南北内侧共设8座水城门,外侧连接航道,构成四通八达的航运干线。但是长期以来,苏州护城河两侧充斥着杂乱无章的工厂、仓库、码头以及交易市场,船只随意停靠,河道沿线一派脏乱破败的景象。作为“十五”期间苏州市重点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于2002年5月正式启动,投资约40亿,是一项集城市交通、生态绿化、景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也是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建项目,对于保护古城风貌、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缓解交通矛盾、发展旅游事业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构筑了更为完善的黄金旅游、交通走廊和防洪屏障,营造了具有苏州水乡特色的景观精品、历史画卷、绿色项链。 2.实习目的 (1)通过对工程的了解,学习古城景观更新的理论与方法。 (2)学习滨水绿地的景观处理手法,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营造来体现地域文化。 3.实习内容 3.1空间布局 环城绿带以传统风貌、自然生态、一流设施形成水上旅游、陆路交通、绿色生态三大系统,分为四大功能区,西部为金阊十里、盘门水城;北部为吴门商旅、都市驿站;东部和南部为城南山林、枕河人家;东南一线为宝带长桥、运河风光。整条风光带由水系和城墙体系串接,除了保存下来的古城墙残段、古桥等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外,沿途设有南园春晓、双桥烟雨、金门流辉、气通阖闾、古津帆影等48个景点,这些景观节点依据历史文化和地貌各有特点,平均500m左右就能欣赏到不同景致,舟漂湖面,位移景换,目不暇接,营造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传统苏州景观。 3.2重要地段与节点设计 3.2.1西段 该段是整个环古城工程的精华地段。按照总体规划中对该段的定位,规划重点突出历史文化遗存,充分挖掘金阊十里和青门遗迹的传统精华,进行整体空间与环境整合,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局部恢复和再现历史原貌,突出整体环城水系中该段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商业与旅游特色。水系和城墙并列的形态是环古城地区的空间构图要素和景观控制原则。为了完善古城现状的城市格局,采用空间梳理的办法,例如百花洲公园,向南拓展,空间上与盘门地区相互联系;向西拓展,空间上向城河及对岸区域敞开,充分展现古城墙、城门等景观。 (1) 阊门节点设计 恢复阊门,再现历史风貌。在五龙汇阊的西侧,布置旅游服务中心及便利的水陆交通设施,将山塘历史街区和预备申报的西中市历史街区相互联系.成为一个龙头和纽带,集中展现姑苏的繁华景象。长船湾与南浩街、北码头与北浩弄的沿河建筑隔水向望,保持较为连续的界面,只在间门及古城墙遗存前敞开视线。南浩街地区远期控制高 度,适当减少住宅层数,形成阶梯状向新区过渡。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学生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使苏州古城这一充满力的富有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区在发展中永葆活力与风采,为了使小桥流水、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的苏州古城在管理与保护的更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更能成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品质环境。特发此调查问卷,向同学们征求苏州古城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共同构建美丽的苏州古城。本调查不用填写您的姓名,答案也无正确错误之分,就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在每题的选项面前打钩即可,例如您选择a选项就在a选项面前打钩。 衷心感谢您们的支持和合作。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城市管理专业 xx年10月10日 一、选择题 1、您喜欢苏州古城吗。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太喜欢 d、不好说 2、您认为苏州古城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a、经济的发展 b、便捷的交通 c、文化氛围与人文形象 d、丰富的娱乐商业公共服务设施 e、其他 3、您认为苏州古城消费场所最需要改善的是。 a、注重古城的文化特色,改善现在商业化购物环境 b、提供丰富的餐饮娱乐设施

c、提供更多停车位和改善步行系统 d、其它 4、您认为苏州古城城街道最需要改善的因素是。 a、通行交通 b、街道两侧的商业和生活氛围 c、绿化景观 d、道路设施 5、你希望该地区体现什么样的城市面貌。 a、完全传统 b、以传统为主 c、以现代为主 d、完全现代 6、选择居住地点时,您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临近主要道路或车站,出行与上下学方便 b、离工作地点近,上下班花时间短 c、有较好的景观环境,受人文气息熏陶。 d、临近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活方便。 7、你认为苏州古城区的道路宽度怎么样。a.合适b.比较宽敞c.过窄d.不确定 8、你认为苏州古城的城墙与建筑需要怎么发展。 a、大规模重修复古,还原历史的面貌 b、小规模修补,不要使其破坏即可 c、不需要改变,任由其发展 d、大规模拆迁城墙和改变为现代建筑 二、简答题 谈谈你对苏州古城管理与保护的大体看法(100字左右) 第二篇: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现状调查问卷

苏州古城的保护

苏州古城的保护 夏驯 10081720125 苏州,古称吴,又叫阖闾大城,姑苏,平江,茂苑,吴门,东吴等,广义指苏州,狭义仅指苏州古城区 中国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是古代江南的大城市之一。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城至今,2500多年,城址未变为世所罕见。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为春秋吴国,三国东吴(前期),元代农民政权周等政权都城。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政治中心;西汉武帝时为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称之为“江东一都会”(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陆游称“苏常(州)熟,天下足”(陆游《奔牛水闸记》),宋人进而美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则“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乃红尘中第一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

世界上是罕见,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古城目前还承担着大量工业生产和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职能。工业企业方面:上世纪90年代初,古城区工业企业最多时有286个,用地共达172公顷,占古城总用地12.2%,工业门类齐全,涉及纺织、医药、工艺美术、电子、机械、丝绸、轻工、设备制造八个行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地位。这些工业企业多数因陋就简,就地改造发展,与住宅、园林、文物古迹等犬牙交错,布点混乱,带来了工业三废和噪音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古城的环境质量和居住质量,也给古城保护与更新及文物保护带来障碍。教育方面:古城区共有小学40所,在校学生26122人;用地面积17公顷,生均用地6.5平方米,有限的用地却承担着全市小学教育总份额的30%。古城内共有中学19所,在校学生22000人,用地面积43.6公顷,生均用地14平方米,承担着全市28%的中学教育量。古城内中小学数量偏多,规模偏小,用地紧张,距国家生均20平方米用地标准差距较大,也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医疗卫生方面:古城区共有医院5座,占全市医院的40%。医院总体布局不合理,两座市级医院相距仅1公里,

苏州市姑苏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中心关于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公开招标中标公告(2020)

苏州市姑苏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中心关于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公开招标中标公告(2020) 江苏宏润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受苏州市姑苏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中心的委托,就其所需的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进行公开招标,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开标、评审、定标,现就本次采购的中标结果公布: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 项目编号:JSHR2020-GS-G-004 二、采购项目的简要说明: 1、标的物名称: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 一标段:苏州古城历史地段划定研究及保护整治规划 二标段:苏州历史地段保护与整治示范性研究 2、采购单位:苏州市姑苏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中心 三、采购公告媒体及时间: 公告媒体:江苏省政府采购网、苏州市政府采购网 公告时间:2020年3月27日 四、评审信息: 评审时间:2020年4月28日13:30时整 评审地点:苏州市平泷路251号城市生活广场西楼五楼,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评审委员会名单:蒋超君、周承炎、秦永、王骎骎、钱嫣婧(采购方代表) 五、中标信息: 一标段:苏州古城历史地段划定研究及保护整治规划 中标单位: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标单位地址:苏州市十全街747号

中标金额(人民币):壹佰壹拾捌万元整(¥1,180,000.00) 中标内容:苏州古城历史地段划定研究及保护整治规划 六、中标服务费 收费标准:由中标人在领取中标通知书时,按预算金额的下列比例(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向招标代理机构一次性付清; 预算金额100万元以下部分,费率为该部分预算金额的1.5%; 预算金额100万元(含)-500万元部分,费率为该部分预算金额的1.1%。 说明:代理服务费以项目总预算金额为基数依据,按以上规定的标准和差额定率累进法进行计算后收取,由各标段中标单位按标段预算金额进行分摊。 收费金额: 一标段:人民币壹万伍仟捌佰陆拾柒元整(¥15,867元) 二标段:人民币柒仟玖佰叁拾叁元整(¥7,933元) 七、本次采购联系事项: 1、采购人 名称:苏州市姑苏区自然资源规划研究中心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竹辉路158号 联系人:王军 电话(略) 2、采购代理机构 名称:江苏宏润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金枫路216号东创科技园D栋6楼 联系人:韩珍、葛登高 电话(略)

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

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20T15:17:47.77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作者:许永兵杨阳郭岸峰[导读]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针对苏州古城区保护及发展的问题,文章以地下空间开发的理念对苏州古城区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研究,以地下空间开发的手段促进古城的综合发展。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5) 【摘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针对苏州古城区保护及发展的问题,文章以地下空间开发的理念对苏州古城区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研究,以地下空间开发的手段促进古城的综合发展。【关键词】地下空间;苏州古城区;需求预测;规划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指城市地表以下的地层空间,对地层空间加以有序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则,其结果主要表现在城市中构筑了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各种地下空间设施。因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就是以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为基础,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城市地下空间实体所开展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规划。 苏州是全国特大城市,随着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地上开发资源逐步被消耗,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苏州古城区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其历史保护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城区社会环境承载面临严峻考验,地下空间规划和建设正是保护古城发展古城的突破口。 1.地下空间开发相关理论城市地下商业开发、地下交通工程建设、市政设施、城市人防、防灾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 1.1地下商业开发: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是缓解城市地面和空中商业空间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地下商业开发会利用传统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规模优势和服务优势,在比较短时间即可获得丰厚的收益,并在进一步丰富城市商业和城市服务数量和种类的基础上,综合发展出体系更加合理的、层次更加多样的城市商业空间,,激发城市商业发展活力,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 1.2地下交通设施: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主要是指交通设施如轨道交通系统,地下车行系统、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和地下交通枢纽等在地下进行连续建设所形成的地下交通体系和网络。 1.3地下市政设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包括给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管等市政管网和设施。随着市政设施地下空间的开发,集多种管线为一体的综合管廊逐渐成为市政管线地下综合开发的一种新的形式。 2.国内外地下空间发展案例 2.1日本:日本地下空间开发为以地铁交通线为发展轴的“轴向滚动”发展模式,以轴向滚动发展为主体,建设星罗棋布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其地下空间主要通过城市道路下的公共通道连接区内各建筑与地铁车站,到达其它用地无须穿越相邻用地。据统计,截止目前日本已至少在近30个城市共计建造地下街近200处处,每天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 2.2 杭州钱江新城:杭州钱江新城在其核心区进行了规模打200多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形成以波浪文化城和地铁1、2号线换乘站为主轴线集商业、文化娱乐、交通疏散、停车、人防、市政设施等于一体的地下城。整个波浪文化城主体平面呈“T”字型共两层,一层是步行街,两侧布满各色商店,二层是公交、私家车、出租车的交通街,并与地铁站口相接。 3.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 3.1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现状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开发主要为地块配建停车场以及部分商场地下一层的附加商业,地下空间开发比较分散,且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够。市政管线种类繁多,敷设形式不一,大多管线沿道路敷设于古城地下浅层,受空间限制和道路维修等因素影响较大,其服务功能和效益有待提升;部分市政设施分布于古城地面,市政管线及市政设施地下空间开发无系统规划和控制。 3.2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发展需求预测 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与地上开发规模紧密相关,一般按照地上建筑规模的一定比例进行预测,主要结合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交通枢纽用地、轨道交通设施用地进行。 苏州古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约为1370万平方米。根据各用地组成比例及计算,古城区预测的地下空间总规模约为398.1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与地面建筑规模的比例约为29%。 3.3苏州古城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 3.3.1商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一心两翼多点”的商业空间规划布局,其中一心主要以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6号线及观前商业街为边界,规划形成苏州古城区核心地下商业开发模式,商业开发主要依托轨道交通及现有的商业步行街,升级打造苏州古城区核心商业体系;两翼分别是北部和南部副中心,北部商业副中心以市域S1线为主要依托,结合轨道交通4号线形成“两站一区间”开发模式,打造古城区北部地下商业中心的同时,促进区域土地升级;南部商业副中心以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换乘站为中心,打造以轨道站点为中心的地下空间商业模式。 3.3.2交通设施布局: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人民路商圈、临顿路商圈、桃花坞大街商圈、南门商圈等地下步行道交通系统;结合古城用地开发状况,结合公园绿地及相关开敞空间规划新增地下公共停车场,缓解古城区停车难的同时,还原绿色生态的地面空间。 3.3.3市政设施布局:主要形成以干线管廊为内环,支线管廊发射型的综合管廊布局,其中由养育巷-十全街-凤凰街(临顿路)-白塔路围合成古城区干线管廊,人民路、东北街、景德路、新市路等主要道路为支线管廊。最终形成覆盖古城区大部分区域的古城综合管廊系统。此外,建议对齐门变、干将变、竹辉变进行地下变电所改造,集约发展古城用地,并提高周边土地的价值。 3.4地下空间开发实施策略

苏州古城保护

(1) 苏州是一座有着2520年历史记载的古城。苏州是一座2520年没挪过窝的古城。2520年的岁月积淀,苏州古城里的古典园林、古城墙、古河道、古街巷、古塔、古桥、古建筑群星罗棋布,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留下了保护的重任。为了保护好这座古城,使之“传之后世,永续利用”,苏州市有关部门不断地探索、创新古城保护之路,在全国连创了六个率先:率先实施城市紫线管理,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率先将文保工作列入各市(县)、区政绩考核指标,明确一把手政绩与当地文化遗产保护挂钩;率先颁布政 府资金奖励引导办法,加快形成文物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率先建立古建筑评估体系,使文物保护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化;率先出台文物维修工程准则,进一步规范文物维修行业;率先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和控制保护古建筑完好率测评办法,并对各级文物和控保古建筑进行完好率测评。 法制化撑起了古城保护伞 【镜头】苏州古城保护令专家最为满意的是,苏州古城内没有高大建筑,登上北寺塔眺望,苏州古城风貌一览无余,视线未被阻挡。这得益于苏州坚定地控制了古城区内建筑的层高。按照保护规划,苏州古城区限高24米,在古城14.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十层以上的高楼。近年来,古城区内的新建筑,檐高更被限制在9米。 【理念】立法在先,依法行政。 【实践】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行“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原则。保护整个古城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区河道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苏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与现行文物保护大法相配套的、符合苏州实际的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苏州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公布了首批控制保护古建筑。2002年10月,苏州市出台了第一部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主要适用于控制保护古建筑的保护管理,针对性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四个特点:一是正式确立了古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二是加强了古建筑保护措施;三是加大了古建筑保护管理的奖励力度;四是对古建筑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予以积极的政策扶持。2003年12月又出台了《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文物遗存划定城市紫线,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化文物保护的权威地位。苏州市专门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市长等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为切实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责任,苏州市政府与各市、区政府,市文物局与各文物保护责任单位分别签订了保护管理责任书,明确保护要求和保护责任。每年年底,由分管副市长带队,对各市、区的文物保护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苏州市

苏州古城风貌建设之历史文化保护调查问卷

山塘街景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调查问卷 1.您对于苏州历史文化遗产是否有所了解? A. 比较了解 B. 了解 C. 听说过但不了解 D. 不了解 2.您最看重山塘街的什么特点? A悠久的历史文化B深厚的人文气息C特色美食D其他 3.您喜欢山塘街哪种美食? A.秘制臭豆腐 B.鸭血粉丝 C.海棠糕 D.梅花糕 4.您了解山塘街哪个著名建筑? A.古戏台 B.老苏州茶馆 C.玉涵堂 D.其他 5.您对山塘街的保护发展措施了解吗? A非常了解B听说过但不太了解C不是很了解D不了解也不关心6.您认为政府对山塘街的保护有意义吗? A值得重点保护B基本维护即可C没有保护价值D无所谓 7.您认为以下哪些方式最能有效保护文化古迹?(多选,最多2项) A加强法律保护力度B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监督机制C科学规划开发与保护并重D培养市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E控制游客数量F其他 8.您觉得山塘街现存的意义是什么? A.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历史的缩影,能唤醒人们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B. 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是现代苏州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及文化符号 C. 仅是城市环境的一个装饰,通过它来衬托新建筑的魅力 D.没什么大的意义 E. 其他 9.您对山塘街的下列情况哪些比较满意?(多选) A.宣传力度 B.商业开发 C.周边交通 D.基础设施 E.景观效果 F. 遗址保护 10.您希望山塘街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什么? A.历史文化宣传场所 B. 商业区 C. 大众休闲场所 D. 其他, 11.您觉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A通过悠久的历史沉淀,激发游者的爱国情怀B 还原历史真貌C 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多样化进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D促进旅游产业大发E 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相结合F其它

314-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苏州古城交通规划研究

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苏州古城交通规划研究 樊钧 李锋 潘铁 李新佳 王昊 范巍巍 【摘要】把握苏州市成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机遇,在苏州名城保护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构建起苏州古城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现代绿色交通的展示区,从“公共交通、人本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可控交通和特色交通”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名城保护;城市交通;综合交通体系 1 古城交通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发展沿革,苏州古城集聚了大量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医疗、教育、会场、商业、旅游、居住等;吸引大量进出古城交通出行,周边路网交通拥挤水平较高;同时,由于古城居住环境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绝大多数古城就业人员也居住在古城外,增加古城通勤交通压力。古城区旅游资源集中,特别是节假日集聚效应尤其明显,对于古城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 2 古城总体保护格局 苏州是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30多年来,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方针的指导下,古城保护取得较好的成绩。姑苏区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设立,改变了古城三区分割的局面,为古城谋求整体保护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历史城区保护方面,苏州提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转型发展,提升宜居环境,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两环、三线、九片、多点”的保护结构,实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保护和示范目标;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完善名城保护机制,使苏州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区。 3 古城交通发展战略 3.1规划目标 合理协调交通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关系,从“公共交通、人本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可控交通和特色交通”等方面入手构建起苏州古城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现代绿色交通的展示区。 3.2发展策略 (1)公共交通 确立公交优先的整体交通发展格局,加大对于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投入,加密站点覆盖率,其中轨道交通站点的500米站点覆盖率不少于60%,常规公交站点300米站点覆盖率

古城保护

苏州古城保护论文 建筑1112 1120101205 王叶飞

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及措施 摘要:古城苏州凭着独具的特色,吸引着全世界。她以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格局、秀丽的水城、精美的园林、众多的文物、优美的风景综合构成美丽的天堂之城。使千百万人为之神往而慕名而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事业都极有价值的这些珍贵财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而认真做好古城保护规划是重要前提。关键词: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对策 一、古城保护的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化是城市的规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促使城市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城市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一巨大推动力使城市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保护、经济与文化等矛盾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古城保护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越不过的一道坎,城市发展又是古城保护不可避免的压力。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至今,苏州古城保护的探索和实践已进行了20多年。这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是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古城保护力度最大的时期。每次掀起城市发展的高潮,苏州市委、市政府都同步认真思索,谨慎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而且这种认识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深化:苏州不仅是苏州人的苏州,也是中国的苏州、世界的苏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更紧迫,古城保护的任务更繁重。 (一)保护古城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一座伟大的令人尊敬的城市一定是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城市,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往往是这种城市特色和风格的集中表现。实践告诉我们,保护古城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将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努力做到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互动并进,使古城伴随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保持永恒的魅力。 (二)保护古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条件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的繁荣,还包括环境的不断改善、文化的持久传承。古城是历史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形态,其内涵丰富精深,价值弥足珍贵,只要得以充分挖掘和运用,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保护古城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城市发展要满足这些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改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的物质形态。但是这种改善和改变必须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心理需求为前提,以促进人与人的理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人与环境的协调为目标,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对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应保持敬畏和尊重,在建设城市时要努力为未来留下良好的示范,使古城这一宝贵财富传之后世,这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苏州古城保护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从交通方面看:苏州古城路网的特点是街巷窄(一般宽2-3米)、密度高(巷与巷间距平均100米左右)、桥梁多(古有390桥之称),多弯道、卡口,行车视距普遍不足。停车场缺口达11000个车位,占地须40公顷左右。为了保持传统的河街相邻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尺度,古城内道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升古城交通通行能力。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机动车正以每天130多辆的速度迅速增加,其中私家车日增100多辆。目前古城承担的交通量是上世

苏州古城怡园历史保护区规划文本

苏州古城怡园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整治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1-0-1为确保苏州怡园历史文化保护区得到切实的保护,为使保护区内的各项实施管理工作能科学、合理、有效进行,而提供技术立法依据,受苏州市规划局的委托,特制定本规划。 1-0-2 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制定,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1-0-3本规划所指怡园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范围是景德路以南,干将西路以北,新春巷以东,人民路以西。面积约为16.08ha。 1-0-4本规划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修订本,须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规划依据 2-1-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1-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1-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2-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2-1-7《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1-8《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 2-1-9《苏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性修复整治消防管理办法》 2-1-10《苏州市城市紫线管理办法》(试行) 2-1-1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2-1-12《苏州古城25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1998) 第二节规划原则 2-2-1原真性:保护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价值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 2-2-2整体性: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整体格局和风貌,保护区内所有历史文化遗存及其所属的环境,保护全面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 2-2-3可读性:保护不同历史时期遗存的反映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各类文化遗产。 2-2-4 可持续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长期的的事业,要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第三节规划指导思想 2-3-1全面保护区内古典园林;保护修复文物古迹、古建筑;保护河道、街巷空间格局;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建筑。 2-3-2注重整体功能和环境提升,延续古城风貌特色,完善内部功能。 2-3-3按照传统街巷肌理组织交通,保持区内原有格局,疏解人口密度,完善消防等市政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2-3-4合理组织旅游景点和线路,展示历史文化保护区独特风貌,以保护带动旅游和社区的发展。

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

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批准部门】8;810;81001; 【批准日期】2017.12.02 【发布部门】苏州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7.12.02 【实施日期】2018.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 (2017年10月23日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制定2017年12月2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古城墙的保护,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苏州历史城区内古城墙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古城墙,是指始建于1949年前现存的砖石城墙(含城门)、土城墙及其遗址、遗迹。

古城墙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古城墙保护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城墙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将古城墙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工作: (一)指导开展古城墙资源普查,拟定分类保护等级,推荐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 (二)组织划定古城墙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 (三)组织开展古城墙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 (四)依法对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建筑的古城墙的保护工程实施审核管理; (五)对古城墙保护、利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 (六)对破坏古城墙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古城墙保护规划,将其纳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国土资源、园林和绿化、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市政(城市管理)、旅游、环境保护、水利(水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墙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姑苏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苏州历史城区内古城墙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古城墙的使用、管理单位为古城墙的保护管理责任人;没有使用、管理单位的古城墙,由姑苏区人民政府确定管理单位,管理单位为保护管理责任人。 保护管理责任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古城墙的巡查和保洁等日常工作;

高福民: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及逐步重点恢复

高福民:苏州古城墙的保护及逐步重点恢复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同志最近指出:“古城‘申遗’有利于加强古城保护,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古城‘申遗’工作的认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创造条件,争取古城‘申遗’能成为现实”(2010年11月14日在市吴文化研究会《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回顾和建议》的批示)。 古城保护和“申遗”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保护就涉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及控保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古河道水系的保护和疏浚,以及古城墙的保护和逐步恢复等。由于历史的原因,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墙拆毁后,苏州就形成了一座没有完整城墙环绕着的古城,这对其形象和外在观瞻,都留下了负面影响。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历史上苏州城墙屡毁屡建,每次毁后不出数年又都能重新修建而恢复古城风貌。现提出恢复修建古城墙,不仅需要不言而喻的理念认识和城市财力,更要看是否具备城墙恢复的空间这一先决条件。正是苏州环城的护城河,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苏州城墙遗址,使苏州城墙的恢复修建,具备了最可贵也最基本的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苏州城墙的恢复修建工作实际已在进行,如盘门东段城墙、南园段城墙、阊门城楼及城墙等,共计1772.5米,社会反响很好。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教授,近年来在市科技、文物部门的支持下,率领其团队坚持不懈从事苏州城墙的调查考证,《苏州城墙逐步恢复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分析》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表于2010年10月19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调研通报》增刊第2期)。其分析如下: (一)苏州古城墙周长15204.31米(依20世纪30年代测绘图城墙中线位置量算)。 (二)苏州城墙现状 1、现有城墙 1A、现有较完整老城墙(含旧城墙基础上修复的)共1249.98米,分布于盘门、胥门、金门及阊门等处; 1B、近年于原址上恢复的城墙204.42米,有阊门新城楼及城东南“旧城堞影”东西向段; 1C、有砖石墙体保护,但顶部裸露,多生长树木杂草的不完整城墙,分布于古城西侧的盘门北、新市桥南、姑胥桥北、干将桥北、阊门北等处,长度为618.19米。 以上三者合计2072.59米,占古城墙周长的13.63%。 2、现有城墙残余土体遗址 2A、城墙残余土体保存较为完好者分布于北园、东园、苏州大学、桂花公园和南园西侧等处,长度2359.3米。此类土体大多位于公园内或有大型企业环绕,因而得以基本保全; 2B、城墙残余土体受侵扰比较大的,主要位于以禹川里为代表的阊门南北侧,共长161.04米。主要问题是民居杂陈,有平毁城基的建筑住房等现象。 城墙残余土体共长为2520.34米,占16.58%。 3、已成为绿地、景观的城墙区域原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