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中西文化交流的开端

了解文化交流历史的意义:

中外交流是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需要。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克服自卑、自傲:每一特定人群的主体意识都具有局限性;了解他人、尊重事实、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有交流才能有真正的认识,?文明的勃发‘ 源于交流、兴于冲突!

中西的“西”

―西”是个方位词,也是个文化词。

西域最早指帕米尔高原东西两侧的中亚;后来逐渐包括了南亚次大陆、西亚的波斯、东罗马帝国以及西南亚的阿拉伯;郑和时代又包括了非洲东海岸;明清时期,“西”又扩至欧西,并称之为“秦西”、“远西”;晚明盛清时期,“西洋”特指欧洲。

大航海之前,人类重要的文明区域,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外,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圈、西亚北非(伊斯兰)文化圈和欧洲(基督教)文化圈,都属于“西”的范围。

“西”=中国人心目中的异域文化

什么是“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1872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Culture is defined as: a completed system including knowledge, faith, art, law, morality, custom, and all the abilities and habits from which a social member would acquire.

由此,文化可以理解为:

(1)广义:人类从长期经验中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内容

(2)狭义:指学术思想等精神层面的活动及其成就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

中华文化的起源

西来说:安特生,瑞典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创始人。安特生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华北,气候适宜必有人类的栖息,所以没有发现是因为华北原有的文化是渔猎文化,迁徙频繁,少有定居。在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以彩陶和尖底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入华北,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彩陶扩散的同时,也可能导入了高级的农业技术。

怀疑说:顾颉刚对尧、舜、禹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疑问。就禹而言,在《诗经?商颂》中,禹被视为开天辟地的神,在《诗经?鲁颂》中,禹开始被看作是最早的人王,在《论语》中,禹更具体地被描绘成一个耕稼的人王。尧舜的传说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诗经》和《尚书》(除了起首数篇)中没有提到尧和舜,《论语》开始论及他们,但语焉不详;而在更后起的《尧典》中,其德行政事才逐渐具体化。至于伏羲、神农、黄帝等等,尽管他们在传统的历史系统中居于前列,但在文献记载中却是晚出的人物。由此,顾颉刚对传统的古史系统作出了如下概括:这种传说系统是层累地造成的。所谓层累地造成,是指,第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越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中原说:

---黄河文化起源:黄河边有星罗棋布般的各具地域特色的多个文化中心,大致可分为北方文化、南方文化、长城沿线文化、西北文化、东北文化等五部分。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与东西文化过渡带的交汇区,如同一个大大的十字,形成了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带,这便是今日之西安——洛阳——开封一带的史前文化区,也就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长江文化起源:位于上游地段的主要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在第三纪末期时,海拔仅一二千米,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后来,这一地带隆起升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变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属典型的高寒区,气候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史前时期更是如此,人口稀少,因而没有成为中国文明起源之地。

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遗址所出规模宏大的铜器物群,表明三星堆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三星堆文化的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生产工具数量增加,种类也有所增多。锄形器出现,表明了当时已进入锄耕农业阶段。成堆的兽骨和大量和陶塑铜制动物,表现出畜牧业发展很快。众多铜制陶质酒器的出土,既反映了酿酒业的发展,也表明粮食有了剩余。

多种形制纺轮的出土,说明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青铜大立人像身着的长襟“燕尾”服饰,显示了当时缝纫和刺绣织锦技艺之高超水平。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门类齐全,铜器、玉石礼器和陶器的数量具有相当规模,其加工制作技艺更胜一筹,且拥有独立的制造加工作坊和一大批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技术非常熟练的工匠,说明当时已完成第

三星堆遗址还出土数量众多的海贝、铜贝和玉石璧瑗说明商品交换、货币经济已经出现。

三星堆遗址东、南、西三面为人工夯筑城垣,北面以鸭子河作天然屏障而形成的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大型古城,古城南宽北窄呈梯形状。东城墙由主城墙、内城墙和外城墙三部分组成。城内发现大量的建筑遗迹,已发掘房屋40多间。有面积仅10平方米的平民小房,也有面积超过60平方米。最大的一间进深8.7米,面阔23米,面积达200平方米,且数间相连,并具有木构梁架的大型宫殿式建筑。房址间有散水设施和引水出城的沟渠。这表明它是上层统治者集团活动的处所。

这时的三星堆已是一个规模宏大,功能设施齐备,具有了国都性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雏形期:炎黄——夏商周

形成时期:春秋战国

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

转型期:自鸦片战争至今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

西方文化

习惯上,学者将古希腊文明视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精神、基督教文明三条支流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发展成了现代西方文明。

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基督教的道德的结合。

爱琴文化

所谓爱琴文化是指爱琴海区域公元前3000后半期—公元前12世纪出现的青铜文化。克里特和迈锡尼是爱琴文化的两大中心,是目前已知的欧洲古文明的渊源。

克里特文化较少受宗教和王权束缚,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观;是一个温和的民族。

迈锡尼文化深受克里特文化的影响,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尚武。

爱琴文化的特点:爱琴文化还没有形成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王权也没有东方强大,所以受宗教和王权的束缚较小,支配自然和人间的主要是人类自身需要,生产和生活方式开放,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自然,有更开阔的眼界。

古希腊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来自小亚细亚的移民进入希腊,为希腊带来了新石器时期的耕作技术。

公元前2600年前后,希腊地区的人们学会了铸造铜器。

公元前2000年,即青铜时代中期,有一个印欧人种的分支来到这里,他们被人类学家称为“爱奥尼亚人(Ioniens)”,是最早的希腊人。

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希腊地区开始迈向繁荣,特别是克里特岛的米诺斯(Minos)王国。

公元前16—13世纪(青铜时期晚期)希腊进入了迈锡尼(Mycenes)时期。

迈锡尼的城墙高大坚固,他们的墓葬非常豪华。在荷马史诗中,荷马常用“多金的”、“黄金的”词语来描写迈锡尼的富有与辉煌。

公元前1230—1220年,希腊发生了特洛伊战争。

公元前8-6世纪史称古希腊历史的“大移民时代”

公元前6-4世纪是古希腊世界的全盛时期,称为“民主时代”。这段时期。这一时代,各城邦都得到繁荣的发展,而地处海湾、交通便利的雅典在工商业方面日益发达,并建立了奴隶主民主制。在雅典,国家不设国王,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公民大会,大会由公民抽签产生,共同对国家事务进行商议。

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文明到达鼎盛时期,其在政治、民主、文学、哲学、历史、数学、地理等领域产生了无数辉煌的成果,塑造了后世欧洲人的知识体系和世界观,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希腊,并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希腊文明的中心也逐渐由雅典迁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史称希腊化时代。

公元400年之后,住在北方边界处的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毁灭。

公元3-4世纪,基督教基本统治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文化处处彰显着交流的历史:

中国文化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多元融合与交汇的态势,而并非单因子文化;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更是多元融合与交汇的结果,直到现在还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故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就是与他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弃浊扬清,取长补短,已达到发展进程中的良性状态。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总是相互的,双向的,相互影响的.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元文化的成分,别具一种厚度、强度和融化力。

轴心时代(Axis Time)及其特点: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中国的东周/春秋战国前770-前256),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

主体意识的局限性:

每一特定人群的主体意识都具有局限性,这可在如下几种观点中得到验证:华夏的―天下中国观‖:-- ―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古希腊的―非希腊他者观‖ –类波斯人;古罗马的―世界中心论‖ –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华夏:

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人群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两族最初居住在河南,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在涿zhuō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的九黎族首领蚩chī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

华夏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华北文化从华族与夏族融合成为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渐形成同一种文化。―诸夏‖就是华夏的复数。

汉语书写系统、夏历、礼乐制度。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

中央之国:华夏的“天下中国观”

华夏疆域辽阔:解释―东渐于海,西被pi于流沙,朔(北)南暨(达到)声教,讫([qì]终了)于四海‖ 。(北:河北-

山西-蒙古草原;南:江西广东崇山峻岭。华夏较早从史前文化进入文明社会,因此华夏人相信―方国天下华贵夷贱‖,

蛮、夷、戎、狄

蛮夷戎狄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随着历史的演变,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混居,不断融合,共同组成今天的中华民族。

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知名的柏拉图学院。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生活了20多年,在许多领域都留下广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文化最主要的包括了古希腊战争、古希腊艺术和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

希腊神话中的神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但神祇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

古希腊艺术:

建筑、瓶画、雕塑

《掷铁饼者》《马尔西亚与雅典娜》《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

神人同性”,以人为本;表达人类的美好理想;希腊艺术属于全人类。

古代希腊为西方文化奠定了两个基础——理性成分、浪漫成分。

对希腊的崇拜主要是对希腊文化的崇拜,崇拜希腊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古罗马文化

罗马留给后人是孟德斯鸠所说:“法的精神”

罗马法通常是指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它是世界各国法律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

罗马留给后人最多的是实物,如公共建设、民用建设。

古罗马城市拥有豪华市场和淋浴设施,

从山间溪流或山泉引水的自来水管,

排污水渠,

长距离道路网,

高度发展的手工业,

城市和农村有供暖设施的住房,

园艺、栽培技术,如葡萄种植法

日耳曼语中军事、采石技术、建筑、园艺、贸易和交通等领域的许多词汇都可溯源于罗马语。

日耳曼文化

日耳曼人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尔曼人普遍金发碧眼,身材高大。北欧日耳曼人被看作是最纯种的日耳曼人。

民族大迁徙后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意志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

4到7世纪间,匈人(Huns)入侵欧洲大陆,触发一连串民族迁徙运动;这段约四百年的时期,称为“民族大迁徙时期”(The Migration Period)。

匈人入侵东欧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匈奴西迁,在地理及时间上吻合;惟学界一直对匈人与匈奴人是否同源,尚然未有定论。

无论匈人来源为何,因其入侵欧洲,包括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伦巴底人、法兰克人和其他日尔曼及斯拉夫等“蛮族”(由自诩文明进步的罗马人角度而言)被迫西迁,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在欧洲历史上称为“蛮族入侵”(The Barbarian Invasions)。

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前,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以外的势力强大的日耳曼诸民族中,没有一个信奉基督教的;

但在476年以前即已进入帝国各行省的日耳曼人,则在30、40年之内就皈依基督教了。

基督信仰是西方文明的基础

古希腊文本中的他者观“中西的对立”

西方对于东方认识的?谱系‘: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荷马史诗、维吉尔的作品、希罗多德的《历史》等出现了东西方决战的想像。

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关于东方人的资料文件(以希波战争的悲剧为背景,barbarian是希腊想像东方的他者形象,渐具贬义:野蛮人,原始人;异邦人;粗野的人;无教养的人)

类波斯人(波斯以及其他非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沿着东西方对立的模式,非希腊人都是蛮族人,即希腊与非希腊构成一种模式。其中埃及人也被归结到类波斯人里面了。

罗马:世界中心论

在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帝国的公民都认为只有罗马才是世界的中心。其实罗马原来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古罗马帝国与大汉帝国的交往

中国与罗马相隔万里,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的条件下,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必然受到许多局限,还会有不少错误的地方。拂菻,又作蒲林,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这个名字来自拜占庭人对拜占庭的称呼―城‖(Polin),是音译。到东汉前期,中国与罗马帝国还未有直接交往,但各自都流传着对方许多生动有趣的风土人情方面的故事。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即丝绸之国的意思。

古罗马继承古希腊的文化,对中国有一种带有想象性质的的认识:

古希腊著名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58—公元21年)约在公元前20年移居罗马,他写的《地理志》一书多处提到了赛里斯人:大夏国王们始终不断地把自己的领地向赛里斯和富伊人的地区扩张。……也是出于同一原因(气候的酷热),在某些树枝上生长出了羊毛。尼亚格说,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羊毛纺成漂亮而纤细的织物,马其顿人用来制造座垫和马鞍。

有人声称赛里斯人比能活一百三十岁的穆西加尼人还要长寿。……,甚至超过二百岁。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著名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Pline L'Ancien,公元23—79年)在其著作《博物志》(Naturalishistoria,又译《自然史》)中就曾叙述过中国的情况:―赛里斯人即处此。其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

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由锡兰前往罗马的使节们介绍说,锡兰岛的一侧朝东南方向沿着印度延伸,有一万节之遥;这些使节们曾在赫摩迪山以外地区见过赛里斯人,并与他们保持着贸易关系;使团长拉西亚斯的父亲曾到过赛里斯国;赛里斯人欢迎旅客们,他们的身材超过了一般常人,长着红头发,蓝眼睛,声音粗犷,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诗人鲁康(Lucan)在他写的史诗《法尔萨利》中写到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Cleopatra)穿的丝绸服装:克里奥佩特拉Cleopatra的白腻酥胸透过西顿的罗襦而闪闪发亮。这种罗襦是用赛里斯人的机杼zhù织成,并用尼罗河畔的织针编出粗大透亮的网眼。

从东方向西方的最初交流:

与西域的交流(胡风)

与西域以西更广大地区的交流(张骞凿空)

与西方(欧洲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

新疆的地理形式(不同的地理环境构成不同的政治形态):

沙漠绿洲、草原绿洲、高山绿洲

绿洲路上的东西文化交流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

“胡”:

原本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即―胡人‖。所以,―胡‖物多半来自所谓―西域‖。

西域的概念: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中国和西域交通很早。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便通了西域,以后又有丝绸之路,中亚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除了胡麻、胡葱、胡桃、胡豆、胡椒、胡萝卜,还有胡食(抓饭)、胡饼(烧饼)、胡茄、胡琴、胡箜篌(也是一种乐器)。

还有一些双音词也是从西域来的,比如苜蓿、葡萄、石榴、琥珀、狮子。它们很可能是当时外来语的音译。比如苜

匈奴: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由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秦:蒙恬北筑长城而守匈奴,秦王朝与匈奴可以说是敌对,处于守势。(蒙恬中国秦朝名将,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

西汉:刘邦白马之围,被冒顿所败。文景时期采取与匈奴和亲。武帝时期,西汉进入极盛,对匈奴作战,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击匈奴。汉元帝时期采取和亲,有昭君出塞。

东汉: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北匈奴,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第一大战役:河南、漠南之战:公元前1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西经高阙,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取得河南之战的胜果,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

第二大战役:河西之战: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歼灭浑邪王的部队,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获得陇西,设置凉州四郡。

第三大战役:漠北大决战:公元前119年春由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再也不敢南下,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受到的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宁。

张骞vs班超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和―休养生息‖后,到汉武帝时,国家财力达到鼎盛,汉武帝一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武将打击匈奴,另一方面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让西域归附汉朝,以摆脱匈奴的控制,削弱匈奴的力量。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9年,目的是想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虽历尽艰辛,辗转到大月氏,但他们已西迁,不愿再同匈奴打仗,这次出使目的没有达到。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19年,是劝说乌孙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以―断匈奴右臂‖,虽预期的目的没达到,但张骞出色地完成了一大任务,那就是增进了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此后,汉使往来不断,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打下了基础。

超出使西域发生在公元73年东汉明帝时,此时匈奴已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并且一度控制了西域各国,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

为攻击北匈奴,重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班超曾立豪言壮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终用少数人马战胜了占人数优势的匈奴人,恢复了对西域的管辖。班超出使西域,副使甘英远至波斯湾。与此同时,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东来汉疆,带来了他们的物产,换回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绿洲之路‖(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就是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之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相互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启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打下了基础。

张骞“凿空”使中国人开始第一次注视西方,知道西域天地广阔、国家众多,物产新奇,民情殊异。同时,西域各国也得到了中国的信息。汉时,西域一些民族仍称中国为―秦‖。此外,在希腊和拉丁文献中,又有关于―赛里斯‖(丝国或丝国人)的记载。在这个开拓时期,中西之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业已发端。丝绸成为西域各国最受欢迎的中国产品。罗马时代的上层人士,尤其是妇女,喜着丝绸服装,这在造型艺术中有明显反映。罗马时代的老普林尼称,罗马帝国每年向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输出的货币,最低也达到一亿赛斯泰(sestertii古代罗马的货币单位,sestertius的复数)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年,使东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得以继续和发展,捍卫了―丝绸之路‖,巩固了我国西部边疆,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班超在出使西域期间,还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没有成功,

昭君出塞,完成胡汉和亲:

昭君出塞发生在西汉。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派遣昭君出塞和亲。昭君出塞―圆满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伟大使命,对于促进当时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昭君作为"民族友好使者"出塞之后,胡汉之间50多年友好相处,北国边疆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做为历史上一种文化现象,创建了"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变"血染沙场"为"交欢玉帛",实现民族之间"双赢对话"的中国方式。(汉初和亲与汉元帝和亲的比较)

南北朝时

佛教的传入

大约在两汉之际(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汉朝。8年,王莽篡位,西汉结束。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220年,三国时期开始),公历纪元前后,佛教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到新疆克孜尔,再到甘肃敦煌,然后至中国内地。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被视为神仙方术图谶chèn(宣扬迷信的预言、预兆的书籍)之类;最初只在社会上层的皇室贵胄和地方豪强中流传;在汉地最先传播于洛阳、彭城、下邳、广陵、豫章、会稽、交广等地。

佛教被广泛视作与道家清静无为之道,以及民间神仙方术一样的东西。

东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社会上,特别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广泛的影响。成为足以与儒道相鼎立的一种理论势力。

汉译佛经

从佛教进入中国的汉代即已开始, 盛于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宋以后即告衰竭。经历千年构成为规模宏大的“大藏经”。翻译以“得意”为宗旨:“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竺道生传》)鸠摩罗什及其弟子所翻译的佛典,大致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对于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南朝梁代僧人僧和宝唱曾撰集过一部佛经故事梗概大全《经律异相》,计收录故事669则。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

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石窟艺术、吴道子著名的宗教画家

对中国语言的影响:一尘不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规戒律、现身说法、菩萨心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事不登三宝殿、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庙小菩萨大、临时抱佛脚、不见真佛不烧香等等。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东晋南北朝时期儒佛的冲突与融合

1. 佛也有“报恩父母”、劝人为孝的教导,佛教以立身行道,永光其亲,因而是最根本的孝道等等,以此来证明佛教的出家并不违背传统在家的孝道。

2.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声称,出家僧人虽“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慧远的说法是以实际上的服从王者,换得免去形式上的“形屈之礼。”

在中国,王权始终是高于教权的。以上两方面基本上都是以佛教的妥协或迎合传统而告终的。这也正是佛教能在中国站住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人们竭力寻找各种资料,以趋附、证明佛教轮回报应和神不灭等教理。都竭力将传统文化牵合于佛教理论,从而扩大佛教在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的影响。

南宋孝宗赵眘shèn: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东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只要在不危及其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一般都认为儒释道三者在思想文化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采取三教兼容的政策。

“三武”灭佛运动(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

北魏是拓跋Tuòbá族建立的政权。公元386年,拓跋硅定国号为魏,称道武帝。不久,北魏攻灭夏国和北凉,而这两国的佛教都非常活跃,为北魏的佛教发展到高峰作好了准备。当时寺庙和僧尼的增多,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损害了国家利益。北魏太武帝(408~452年)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公元446年3月,太武帝下《灭佛法诏》,规定:“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 (543―578年),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周皇帝。南北朝时期,佛教过于兴盛,从北齐始,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四万所,僧尼三百万人,占全部人口的七分之一还多,给国家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国库收入骤减。武帝从天和至建德年间(566年-578年),曾先后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建德三年五月始议禁佛,下诏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予王公。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周武帝入邺城,在原齐境内推行禁佛之令,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多逃奔江南。自建德三年(574年)始,至其驾崩(578年),灭佛时间共五年。

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唐武宗李炎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只赐给道士紫衣,并下令僧人不得穿着。会昌二年(公元842)唐武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会昌三年,唐武宗下“杀沙门令”;会昌四年,尽拆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会昌五年,勒令中国东西二都可以留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天下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留僧从5人-30人不等。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人,拆寺4600所。

但这些所谓灭佛运动并未能遏止佛教对中华文化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南朝(公元420年—589年)

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

梁武帝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皆由国家出钱赎回。他建立了大批寺辽,亲自

讲经说法,举行盛大斋会。

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

人。

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北朝虽然在北魏世祖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发生过禁佛事件,但总的说来,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

北魏文成帝在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后开始营造龙门石窟。都是这

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规模巨大,空前绝后

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尼约200余万人。北齐僧官管辖

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

教宗派创造了条件。

在南北南明,有大批外国僧人到中国弘法,其中著名的有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真谛、菩提流

支、勒那摩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徒去印度游学,如著名的法显、智猛、宋云、惠生等曾去北印

度巡礼,携回大批佛经。

中国丝织技术及古代文化西传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丝绸之路发展至3条----南、中(原来的北道)、北

埃及玻璃制造技术传来中国

550年波斯僧侣偷运蚕卵至罗马皇帝

茶叶出口

在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

公元475年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中蒙边境开始以茶易货贸易。这是我国茶叶出口的最早记载。——美国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

隋朝时期文明581-618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隋朝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自秦汉以后的又一大统一的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创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等都对中国的政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大运河的开挖也为南北的沟通与经济繁荣。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下诏举―贤良‖。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隋朝科举制刚刚开始实行,录取的人还不算太多,但已有房玄龄、孔颖达等考取,后来他们有的成为唐初明相,有的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由于倡导科举制度,读书人大增。加上儒家典籍广泛流传,使人们迫切需求一种快速复制图文的方法,这就激发了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孙中山:―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到清光绪27年止,共实行1300多年。

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自中国的科举制。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或实行个人赡拘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导致任人唯亲,带来结构性的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因此,西方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因为科举制度体现―机会均等‖原则,这正适合了在资本主义启蒙时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比起贵族等级制、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科举选士无疑具有优越性。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北方和南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隋政府在文化上大力提倡佛教,尊重儒学。

唐朝时期文明618-907

公元618年,李渊篡隋自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

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隋唐时代,中国通过欧亚内陆交通线和南海航路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北非都发生过接触与联系,隋唐文化也由此而西传。不过,由于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和地理上的差距较大等因素,中国文化对西部世界的影响远不如东亚那样强烈,西传的隋唐文明成就主要是物质与科学技术,隋唐时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也在这些方面。

《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隋唐文明"泽被zépi远西"

儒家思想和中国化佛教,中原地区的律令制度,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传播于邻近的日本、朝鲜、越南,构成了东亚文明的基本特征。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向东亚地区幅射扩散最为强烈。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到中亚。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我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唐化

公元645年,唐文化大规模移植日本。日本掀起了一场以―唐化‖为目标的改革运动。

在经济上,推行班田制、租庸调制;

在官制上,从皇帝的年号、谥法、陵寝制官八省制,都是直接照搬唐制。京城设立太学,郡国设立国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甚至也分大经、中经、小经,也仿唐制进行考试。公元718年颁布的法律《养老律令》,其中有关官制、兵制、田制、税制、学制的规定,几乎都是唐制的翻版。―大化革新‖后,日本仿照唐长安的布局营建首都,先后建成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

在文学方面,日本人特别喜爱唐代诗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最受欢迎。许多日本人也能作律诗,留赠结交人是空海仿汉人草书制定平假名,吉备真备取汉字偏旁制定片假名,假名与汉字混合使用,奠定了文字的基本格局。

辜鸿铭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

日本也出现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如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及四月八日浴佛、端阳龙舟竞渡等。

中国化的佛教也传入口本,并广泛传播开来。

唐与西域

639年,出兵高昌,意图收复西域

641年,公主入藏。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643年,网玄策出使印度,647年,第二次出使

657年,第三次出使

中西交通的新通道---中印藏道

643年,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又称东罗马帝国)派使臣谒见唐太宗,试图联合抗阿拉伯。

唐与波斯

波斯文明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公元3世纪,波斯帝国出现在历史舞台,全盛时期领土东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欧洲的马其顿、色雷斯,西南至埃及。

公元626年,波斯人联合阿瓦尔人,包围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用大型战舰进攻金角湾,但是被拜占庭的火攻击败。同时,从陆地上进攻的阿瓦尔人也被守军击退。围城以失败告终。阿瓦尔人从此一蹶不振,而拜占庭人则趁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可萨突厥可汗哲别尔和亲,联合入侵波斯帝国的领土。多年来的无休争战,为这两个原本实力强大的文明敲响了丧钟。公元628年,在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际,波斯方面发生了政变,太子卡巴德杀死沙皇库萨和二世登上皇位,向拜占庭求和。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这之后,被战争极大削弱的波斯帝国被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军团攻占了。公元651年,穆斯林势力征服了波斯帝国并完全占有了波斯帝国的领土。

《旧唐书》记载,阿拉伯人在入侵波斯时,卑路斯的父亲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分别向当时统治中国的唐朝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都被当时的唐朝皇帝唐太宗拒绝。

卑路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逃到吐火罗(大致区域为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受到当地部落酋长保护,得到些许的喘息机会。卑路斯意欲东山再起,于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一如唐太宗以路途太远为由,拒绝出兵。

661年,卑路斯再次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特使王名远入西域中亚,成立波斯都督府,设于今日阿富汗的Zaranj,立卑路斯为当地都督,662年唐又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后在阿拉伯军队的不断威逼下,卑路斯又沿着丝绸之路东逃,最终于675年初抵达长安。唐高宗授予他右威卫将军,又专门为他在长安城内修建了一座拜火寺。677年,卑路斯在长安去世。

卑路斯去世后其子泥涅师承袭―波斯王‖称号。并被封为左威卫将军。最终病死在长安,终未能复国。

630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国,

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中亚的阿富汗(Afghanistan)地区,然后分作两路,北路军侵入中亚,直到在帕米尔(Pamir)高原遇到中国(唐朝,618~907)军队才停下脚步。

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占领坦桑尼亚的桑格几布群岛。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与中国唐朝军队在中亚城市怛罗斯进行了小规模交战,阿军出动了15万人,唐军也出动了约三四万人的精锐部队。本来唐军在高仙芝的指挥下节节胜利。由于葛罗禄部落的背叛,阿军取得了全胜。但此时的阿拉伯人不敢再向东进攻,因为这是阿拉伯近百年的扩张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阿军在此战中损失将近4万人。唐帝国本来也可以重整旗鼓,再与阿拉伯人一战,可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国力大减,无力西征。

《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

基督教

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立教派,最初出现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耶稣出生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小城伯利恒,生在马槽中,长在木匠家,终身贫困、劳苦,未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三十三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宽容敕令)》,承认基督教存在的合法性。

392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关闭一切异教神庙,基督教正式被定为帝国国教。

基督教在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指包括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在内的以基督耶稣为救

主的宗教。狭义则指新教,或曰更正教、反对教等。

本课指的是广义的基督教。

基督教的传统认为多马(“印度使徒”)或巴多罗买是最早将基督福音带到中国的人。

正史记载

历史上基督教大规模传人中国,主要可分为四个时期,即:

第一个时期在唐朝,时称―景教‖,该教乃基督教中被视为异端的聂思脱里派;

第二个时期为元朝,由于蒙古军队驰骋于欧亚大陆,进一步打通了东西方交通渠道,当时不仅重

新传入了流行于西亚地区的景教,也同时传入了罗马的天主教,元朝人称之为―也里可温教‖,又

名―十字教‖,信徒多为蒙古贵族;

第三个时期是明末清初时期,时称天主教(旧教)。此时是天主教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时期,发展较

快,教徒较多;

第四个时期是近代,随着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传教士纷纷来华,主要为天主教(旧教)和基督

教(新教,即耶稣教)。

景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大秦国(指波斯而非古罗马)有大德阿

罗本带来经书到长安,由历史名相房玄龄迎接,获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此时进入中国的是聂斯托留派,

来华后被称为景教。他们的主要工作有:兴建修道院、翻译圣经还有出版一些信道基要的书籍。唐太

宗御赐―阿罗本‖名号,意思是―神所差遣来的‖。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大秦国大德

曰阿罗本者,来长安(即今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

深知正真,特令传授。‖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大秦国教士佶和来京行道。唐肃宗令灵武等五郡,重建教堂。

西医已于此时随景教输入——『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

景教的宣教士的服饰、称呼等等各样的名词都是采用佛教的术语。故而被人认为是佛教的一个流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景教在儒教的框架中用佛道的砖瓦构建基督教的楼宇。景教过度本地

化,完全丧失它自己的特色,变成了三不像。

唐朝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笃信道教,下旨禁止佛教等其他宗教,从而结束了景教在唐代中国传

播发展的210年历史。

宋代文化的辉煌

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统一了中原地区,使辖区内社会基本稳定,经济由恢复步入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宋代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

宋代虽然在军事武力上不如汉唐,但在文化和学术上都超过汉唐。―词‖这种新体诗歌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李清照作品的忧伤,辛弃疾作品的壮怀,陆游对统一的渴望,是当时民族矛盾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反映。

宋元两代的对外文化交流,较之唐代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宋元时期的民间贸易较前代更为发达。更有意义的是,中国这一时期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影响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对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李约瑟博士曾指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特别是中国各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四大发明中的后三项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均是在宋代得以完善和广泛应用并传出域外的。

李约瑟之谜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他倾注了全身心血的―旷世巨著‖,15卷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使得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的科学与文明。更重要的是,李约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科学传统曾如此发达的中国会在15世纪以后一蹶不振,没有发展出可与西方分庭抗礼的现代科学?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李约瑟之谜”。

四大发明之印刷术

在公元前,中国已懂得印章捺印的方法,后来又会拓印碑石,至隋遂发明雕版印刷之技术。雕版印刷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至于活字印刷,更由宋代毕升所发明,是为印刷术之一大革命。中国之雕版印刷术在发明后不久,即传至日本,后来又在十二世纪传入埃及。欧洲大约在十四世纪才有木版印刷的图像,现行之木版水印画依然采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术则在大约十四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复由中亚传至小亚细亚与埃及,并影响于欧洲。欧洲最早用铅、锑、锡合金所制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腾堡(J.G.Gutenberg)所创,距毕升之发明已四百余年了。四大发明之火药

四大发明的另一项是火药。中国之始制火药初与炼丹术有关,唐孙思邈的《丹经》已记载有原始火药的配方。天祐元年(904年),杨行密部将郑璠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曾使用「飞火」,飞火就是用火药制成的火炮之类,这是中国首次将火器用于战争的记录。宋开宝二年(969年),冯继升等改进火箭法,试验成功。及至宋辽金元的战争中,人们多方使用火器,如霹雳炮、铁火炮等。宋人制造火药、火器的技术,通过战争而传给契丹人(辽)、女真人(金)和蒙古人(元),并随蒙古之西征而辗转传给阿拉伯人乃至于整个欧洲。

四大发明之指南针:

在宋代,中国也已将司南/指南针利用于航海。指南针在战国时已出现,称司南,到了北宋开始用作海上导航,称罗盘。阿拉伯人将罗盘技术传到欧洲。以前不少西方人认为首先用指南针航海的是阿拉伯人,其实中国之用罗盘见于文字明确记载的至少比西方早八十至一百年。因此,用罗盘导航系由中国通过海上的交通、贸易,传给阿拉伯人,再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乃至全世界。

罗盘技术和海运的发展为宋代开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通道,正是宋人积极开辟国际通道的努力实践才创造了宋代文化的辉煌。宋朝中国人率先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中国海上贸易达到了鼎盛。

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项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在人类历史特别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都是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欧洲人自己承认,没有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而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没有欧洲的近代化。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样评价:

―(中国人发明的)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务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产生了无数的新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宋朝时期的海上贸易

古典时期,亚欧大陆商路两端的大罗马帝国和大汉帝国的贸易通过―丝绸之路‖ 在进行之中,促进了中西交流的全面发展。中世纪时期(公元600年——1500年),伊斯兰教帝国和蒙古帝国的相继出现,又使这种以贸易再

度兴盛,并达到了新的高度。

伊斯兰教穆斯林帝国的征服(8世纪),统一了整个中东地区,而中东是所有横贯亚欧大陆的商路的枢纽;这里既有通往黑海和叙利亚各港口的陆路,又有穿过红海和波斯湾的水路。其中渡过阿拉伯海,同印度西南部马拉巴尔沿海地区的贸易尤为繁荣。大批穆斯林商人,多数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各港口定居下来,用船将马匹、白银、铁器、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从西方运到东方,以换取丝绸、宝石、柚木和各种香料。

穆斯林商人继续航行,从印度和锡兰到达马来亚沿海的卡拉巴尔(吉打),由此,一部分人南下,到达苏门答腊和爪哇,另一部分人则穿过马六甲海峡,然后北上,抵达中国南方的坎富(广州)。

宋朝东南沿海城市的发展vs.藩客进驻

宋朝(960-1127年)时,中国的港口(广州、福州、泉州等)再次对外开放。大批外国人进入中国,中国人称它们为“蕃客”。

8世纪中叶,在中国出现的蕃客、蕃商中,阿拉伯穆斯林所占比例最大。在沿海通商城市如广州、泉州和杨州等地形成的―蕃商‖聚居居民区,称为“蕃坊”(商业区称市)。

北宋时侨居在广州的蕃客大量增加,南宋和元代居住在泉州的蕃客居多,还增加了杭州、明州。地方当局允许他们自治,于是,他们选举出自己的首领,负责维持其居住区的秩序。有些穆斯林家族的后裔,成为土生藩客。藩客可以象后来的马可·波罗一样,在中国行政机构中任职。

宋元时代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交往

阿拉伯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伊斯兰教的在华传播。唐代已有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在华定居,他们的后代,即土生蕃客,是中国最早的穆斯林。但是伊斯兰教还是在侨民中作为外国的宗教。

宋时商业贸易发达地区的穆斯林已不少,他们还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宋文献中开始称其为回回。伊斯兰教真正开始在华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了中国的穆斯林民族(中国化但并非汉化)和中国的伊斯兰文化(元时回回遍天下)。

阿拉伯的天文和历法等科学技术也对元朝有影响。据《元史》记载,波斯著名的天文学家札马鲁丁曾应召于1267年向朝廷呈献了7件天文仪器(浑天仪、方位仪、斜位仪、地球仪、平律仪、天球仪和观象仪),同时还进献了新的纪年法《万年历》(自元到清初,中国沿用回回历达400多年之久)。中国的数学也吸收了阿拉伯的历算、代数、几何和三角的一些成果。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通过阿拉伯人的介绍传入,成了宋元时代中国数学家的命题和解算理论。受阿拉伯数学的影响,中国数学家开始采用阿拉伯数码,并且用0表示空位。

阿拉伯的医学、建筑艺术也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代阿拉伯地区的药物输入中国的数量是很大的,当时大食使臣向宋赠送的方物中,香药占了很大的比例,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增设了专为回回同胞及阿拉伯、波斯等国来华之兵民服务的医药机构。回回药物和回回医术在元代享有很高的威信,在民间广为流传。建筑方面,阿拉伯世界对宋元建筑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各地的清真寺建筑上,如宋代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扬州仙鹤寺等,都采用阿拉伯或者中亚风格。此外,各地的回回高层居宅和穆斯林墓葬也明显具有阿拉伯建筑的特点。

元代的音乐也受到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元代宫廷中设有回回乐队,达达乐(蒙古乐)中演奏有回回乐曲,如《清泉当当》等。元朝使用的回回乐器多种,其中火不思、七十二琵琶、兴隆笙,均为新传入的阿拉伯波斯乐器。西亚音乐的东渐,使中国音乐得乐器编配和使用发生了变化。许多传入中国的西亚乐器,经过改制变化以后,逐渐成了中国民族乐器。

公元900年:一个标志性的时代

1)佛教的传播告一段落:西去取经和东来传经结束。(开元三大士,指唐代开元年间到中国弘扬密教的三位印度密宗大师: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藏)

2)878年黄巢起义,在广州杀死大批藩客(据阿拉伯文字记载有15万),对穆斯林商人造成巨大打击。此后他们改用东南亚作为中介与中国进行间接贸易。

3)公元900年,阿拉伯帝国开始从鼎盛走向衰弱,更西边的法蒂玛王朝印度变得比他们更加富有强盛。因此经商之路改道红海。

4)在西亚发生变故的同时,东方的中国也在变化。首都从唐朝的长安迁到了开封,之后到了南宋时又迁至杭州,

周围都是敌对国家(西夏、回鹘等),丝绸之路上的陆路贸易变得愈加困难,甚至一度被西夏阻断,海路变得越发

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

东西两方的变化,加之中间地带阿拉伯帝国的衰弱以及黄巢起义对穆斯林商人的影响,海路开始慢慢取代陆路成为交流的主要通道,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的一条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Maritime Silk Route)。从前穆斯林时代公元900年到穆斯林时代的1500年,航海变得意义非凡。

宋以前的商人们就可以花几十天时间从泉州和广州到达马六甲:这条航线以徐闻、合浦为起点,沿着海岸前行穿过马来半岛,到达黄支(印度东海岸)。这条路线随后不断延伸,到宋代已经发展成一条漫长的远洋航线:商人们由泉州或者广州出发,穿过南海到达中南半岛,随后穿越马六甲海峡,再由此出发,到达包括印度、东非、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在内的整个印度洋沿岸地区,再经过分支商路,抵达北非和近东。

宋朝港口城市的繁荣

宋朝出现了一系列的港口城市,海上贸易促进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加快了这些城市建设的步伐,其中最著名的有杭州、明州(宁波)广州和泉州。

历隋、唐、宋数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已发展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当时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有6条定期航线,这些航线都集中在广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航线叫―广州通海夷道‖:广州起航,穿越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和欧州,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在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中,相对其他沿海港口,广州被认为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在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从泉州到渤尼(今文莱)航线的开通,与菲律宾群岛的一些古国开展交往才有可能。

从此,远距离贸易从一个高价值小体积的昂贵商品(如宝香料来丝绸)转变为较便宜大体积、重分量的商品,如瓷器可大量出口,社会人口受惠面积大大提升。瓷器因此成为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商品,所以这条路又被称之为“陶瓷之路”

宋代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程中,除了贸易范围和贸易规模扩展、贸易路线更为便捷、技术条件更进步等以外,还有一点是应该要充分重视的,那就是在宋代对外贸易重心转移。在海外贸易繁荣的推动下,南海贸易体系逐步形成了,成为元朝和明清东亚经济贸易运行的基本形态。

因此,公元900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被称为“前穆斯林时代”(900-1500是“穆斯林时代”)。

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条件:

1)中国人海域知识的不断增加,对南海有东西洋航道的划分(西洋:沿东南亚大陆海岸线,经印度支那半岛一直西行的海域。东洋:从中国大陆穿越台湾海峡,经菲律宾、文莱、印尼群岛,到苏门答腊与西洋海域线相汇)。2)造船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宋朝的船板技术发达(榫接、铁钉、桐油、尖底船、水密隔舱12/船、指南针)。宋代造船技术最有代表性的进步就是水密隔舱的出现。水密隔舱就是将船舱分割成若干相互密闭的部分,它增加了船只的抗沉能力和横向强度。

3)罗盘技术:近海航行靠陆标。北宋海船已普遍配备指南针测定航向。于是,更多的远海航线得以开发。

4)远航航线辨别技术:之前需在印度半岛西岸换成阿拉伯船只,否则难过印度洋西边的两处险滩。但是宋末元初

开始直航波斯湾。

从宋元到明朝,中国的远洋航行在南海和印度洋两大海域使用的导航技术是不同的。在熟悉的南海使用罗盘技术;在印度洋使用阿拉伯波斯人熟悉的天文导航(见郑和下西洋)。这也说明了中西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交流与应用。对中国来说这段时间是航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对其的检验和总结便是之后到来的另一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1405郑和下西洋!

宋元两代(960-1368)航海技术的辉煌在明朝得以总结验证并发挥至极致,即郑和前后共7次下西洋(1405-1433 ),持续时间近30年之久。但是1500年之后南海航行权就从中国人手中转到了欧洲人手里。(中西航海交易和交流续见―马可波罗游记‖和―郑和下西洋‖)

蒙古帝国的兴衰与元朝的建立: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蒙古帝国是指于1206年由铁木真建立的蒙古族政权. 蒙古帝国(1206~1635),曾建立了地跨亚欧的空前规模的大帝国,陆路同波斯、阿拉伯、俄罗斯、欧洲,海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交往的范围比宋代更广。原来的中国西部边界完全出于开放状态,中原地区同中亚的阿拉伯、波斯、伊斯兰世界联成一片。蒙古帝国瓦解后的一部分成为其孙忽必烈Kublai Khan的一个汗国,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这才是元朝,它是中国的疆域,但是不包括蒙古帝国其它汗国。但是由于其与其它汗国的密切关系,元朝凸现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中外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

蒙古帝国三次西征

蒙古帝国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西征的影响:蒙古帝国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由此可见,蒙古西征确实对中国史有极深远的影响。

蒙古帝国的瓦解

蒙古帝国分为元+四大汗国

元= 中国现有疆土+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泰国、缅甸北部的一些地方。面积相当于今天中国疆土的两倍

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

窝阔台汗国= 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

伊尔汗国= 伊朗+伊拉克,

钦察(金帐)汗国=乌克兰+波兰+匈牙利+俄罗斯

察合台汗国= 吉尔吉斯斯坦

四大汗国及其与中原的关系:

四大汗国虽然先后都与蒙元帝国相分离,但作为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他们彼此之间依然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驿站制度Standing -- Station

蒙古语叫站赤(jamuci),“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藏文的jam或vjam均系蒙古语jam的音译(汉文典籍中初音译为―蘸‖),即汉语的―驿‖之义。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

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蒙元时期整个欧亚大陆交通无比通畅。形成近代以来唯一100年(1250-1350)的“前现代世界体系”。而中国正处于其中的核心部位。以前须经多无数贸易中介才能够完成的贸易,现在2-3个贸易圈就可解决。这大大推动了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吸收。

元代的历史特点:

文化多元。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

大批中亚\西亚的穆斯林以军人、商人、技术人员、传教士、蒙古人的侍者的身份迁入中原,构成色目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几大地改变了宋时迁入的穆斯林的人数、结构和分布区域(从沿海到内地),构成了回回人的主体‖。景教也随之传入内地。虽然聂思脱里教(基督教)一直存在,但是唐武宗灭佛时对其发展打击很大。

元朝时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每天不仅有大量商品涌入,而且来自亚、非、欧各国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泉州是元朝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元代地跨亚欧,规模空前,西部完全开放,有利于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宗教继续东传,“元时回回遍天下”,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并逐渐华化,奏响交流乐章,凸显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辉映的时代特色。

此外,元朝时陆路交通枢纽“丝绸之路”又一次得到蓬勃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两条丝路殊途同归:这时的罗马才知道南边的“支那China”和北边的“契丹Kitay”同为一个国家。东西交往的繁荣使得欧洲人更渴望了解东方,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不断地来到亚洲及中国,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定居下来,马可波罗也带着教皇的信来到了中国,成为当时―色目人‖的一分子,为中西文化交流奏响了新的乐章。

色目人

色目人(「各色名目item之人」)即外国人,是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也是元朝人民的四种位阶之一,一切非蒙古、汉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传统的说法认为,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汉人和南人之上。

马可波罗来华与《马可波罗游记》

东西交往的繁荣使得欧洲人更渴望了解东方,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不断地来到亚洲及中国,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定居下来,马可波罗也带着教皇的信来到了中国,成为当时―色目人‖的一分子,为中西文化交流奏响了新的乐章。

东西交往的繁荣,宗教信仰的宽松,使得欧洲人更渴望了解东方,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和旅行家不断地来到亚洲及中国,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定居下来,马可波罗也带着教皇的信来到了中国,成为当时“色目人”的一分子,为中西文化交流奏响了新的乐章。

元朝时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Marco Polo

马可·波罗(Marco Polo)是元朝时来中国的一位意大利旅行家。1293年,马可·波罗一家从波斯启程回意大利,途径君士坦丁堡,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

《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

1298年,威尼斯与热那亚发生战争,热那亚舰队围攻威尼斯,马可·波罗受伤被俘入狱。同狱小说家鲁恩蒂谦劝他把在东方的见闻写出。于是由他口述,鲁思蒂谦笔录,写成了《马可·波罗游记》。最初的译名为《寰宇记》、《东方见闻录》。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II Milione(Marco Polo的家族名);

The Book of Wonders;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冯承钧:《马可·波罗行记》1936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47年2月第三版,建国后中华书局曾于1954年重印。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马可·波罗游记》的主要内容

《马可·波罗游记》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游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

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

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

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

第四卷记君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及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

全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古亦作―步‖)的繁荣景况。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此书引起强烈的轰动,在意大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久即传遍欧洲,欧洲的知识界人士几乎人手一册,被视为―世界一大奇书‖。

正因如此,《马可·波罗游记》自成书以来,被反复传抄,并被译成各种欧洲文字,共被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出现了一百四十多个抄本,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119种各种文字的版本。。

A Book of Wonder―世界一大奇书‖

在本书中,马可·波罗不是以一个意大利商人的身份,而是从一个游历者的视角记叙了他往返于中国和意大利威尼斯之间的沿途见闻,其中的重点是讲述当时正处于元朝的中国,给西方人描绘了一个天堂般富庶、美好的国度,一种迥异于西方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它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马可·波罗游记》的意义:一个时代的象征

在《马可·波罗游记》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中亚这座桥梁间接地联系着。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一条从中国经中亚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出现了,中国对西方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了。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而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间接接触上,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因而欧洲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一个中西直接交流新时代的开始.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从此,中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