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17)

(征求意见稿)

特色效益农业是指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特征,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市场特征,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特征,以及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组织特征;形成完整产业链、安全生态链、灵敏需求链、快捷供应链的现代农业。立足万州实际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促进万州农业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

为促进万州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依照《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万州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委四届二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好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总任务,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体系的原则,按照“扩果蔬、攻草畜、突特色、强标准、拓功能”的总体发展思路,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把万州建成渝东北地区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

——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形成“一圈二园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主导优势产业,选择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力培育营销大户、农产品经纪人。

——拓展产业功能。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等多种形式的城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休闲旅游和高山避暑胜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引进、示范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支撑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现“816”目标。到2017年,全区农业增加值突

破80亿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年均增长15%。

——建成五大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重庆最大的无籽柠檬基地,保持世界最大的古红桔基地。建成三峡库区最大的名特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渔业观光旅游基地。

——实现一个领先。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渝东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二)具体目标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总产量52万吨以上。

——新建城市保供蔬菜基地2万亩,播种面积18万亩,商品蔬菜总产量27万吨;建成以榨菜、辣椒、萝卜为主的加工蔬菜基地40万亩,产量73万吨;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个菌袋(包),商品产量达到3万吨。新建晚熟柑橘10万亩,总面积达20万亩,产量30万吨;新建柠檬基地5万亩,总面积达10万亩,产量15万吨;完成古红桔综合改造10万亩。

——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山羊20万只、肉牛5万头、肉兔100万只、肉鸡450万只,蛋鸡年末存栏200万只。

——中药材总体规模达到20万亩。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0.3万吨。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万吨,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达

到1.5万吨。新建名优水产标准化繁育及养殖基地7000亩。

——新建农产品综合市场1个,专业批发市场4个,产

地交易市场31个,蔬菜农超对接10个,蔬菜城区直销店50

个和配送中心5个。在华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建设

万州特色农产品展销分中心。

——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0 家、区级龙头企业30家;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社100个;全

区农产品有效注册商标突破900件,新增“三品一标”(即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6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地理标志商标达到8件;重庆

市著名商标达到20件;万州区知名商标达到30件。

——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0个。

第二章规划布局

一、区域布局

实现“一圈二园三带”的产业格局。

“一圈”即城区近郊圈,重点培育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二园”即孙家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和甘宁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集中力量,集成技术,集约项目,打造万州特色效益农业样板区。

“三带”即沿江生态农业带、浅丘高效农业带和山区特色农业带。沿江生态农业带,重点发展蔬菜、柑橘、笋竹及其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浅丘高效农业带,重点发展渔业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山区特色农业带,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茶叶、反季节蔬菜,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林果和中药材,建设草食牲畜基地,有条件的高山区域发展高山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

二、结构布局

全区重点发展粮油、蔬菜(食用菌)、柑橘、畜禽、名优小水果、渔业、中药材、林木花卉、茶叶、烟叶10个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各镇乡街道要按照全区统一部署,立足资源优势,合理确定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大力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以按照“一村一品”带动“一乡一业”。坚持示范带动,抓

好示范户、示范点建设,以点连线,串线成片,整体发展。

第三章特色种植业发展

以“三个提高”、“三个突破”为重点,加快特色种植业发展。即优质产品生产率提高20%、商品率提高20%、生产效益提高10%;农业集约化生产有新突破、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有大突破、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有较大突破。

一、区域布局

——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在全区均能适应,要积极稳定播种面积。重点发展特色薯类、饲料玉米和菜玉米。

——沿江生态农业带重点发展柑橘、葡萄等优势和特色水果,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笋竹、花卉苗木。

——浅丘高效农业带重点发展早熟梨、桃等特色水果和优质粮油、榨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

——山区特色农业带重点发展茶叶、烟叶、反季节蔬菜、中药材、猕猴桃等特色产业。

二、重点项目

(一)粮油

1. 15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重点布在甘宁镇、龙沙镇、分水镇、孙家镇、白羊镇、太安镇、罗田镇、白土镇、柱山乡、恒合乡等镇乡。围绕大米加工,建原料基地。

2. 分水镇1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

3. 白土片区5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

4. 2万亩饲料(草)玉米生产基地。在余家镇、白土镇、

恒合乡、普子乡、龙驹镇、走马镇等中高山地区和畜牧业重点发展区域,引进推广粮饲兼用型高产玉米品种,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水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专用粮。积极发展青贮饲料玉米,促进畜牧业尤其是草食牲畜的发展。

5. 1万亩菜玉米生产基地。在高梁镇、长滩镇、白土镇、茨竹乡、陈家坝街道、五桥街道等蔬菜基地进行套(间)种菜玉米,满足市民需求。

粮食生产布局一览表

(二)柑橘

1.晚熟柑橘基地:完成新建晚熟柑橘基地10万亩,总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建成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布局在长江两岸、万忠路沿线、普里河片区海拔400米以下区域。包括新田镇、溪口乡、燕山乡、新乡镇、长坪、瀼渡镇、甘宁镇、龙沙镇、余家镇、弹子镇10个镇乡。

2.柠檬基地:完成新建柠檬基地5万亩,总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建成重庆最大的柠檬基地。布局

在白羊片区海拔600米以下区域。包括白羊镇、太龙镇、黄柏乡、太安镇4个镇乡。

3.古红桔基地综合改造:完成古红桔基地综合改造10万亩,保持世界最大的古红桔基地。布局在长江二桥以下的长江两岸红桔集中产区。包括黄柏乡、太龙镇、陈家坝街道、小周镇、大周镇、钟鼓楼街道、熊家镇等7个镇乡街道。

(三)小水果

2万亩猕猴桃基地,重点布臵在响水镇、孙家镇、小周镇、铁峰乡、黄柏乡等乡镇海拔600米以上区域。1万亩龙眼基地,重点布臵在武陵镇海拔350米以下区域。1万亩葡萄基地,重点布臵在瀼渡镇、新田镇。0.5万亩杨梅基地,重点布臵在燕山乡、铁峰乡、溪口乡。2万亩清脆晚熟李基地,重点布臵在分水镇石碾片区。0.5万亩四季草莓基地,重点布臵在九池乡、高梁镇。2万亩优质梨基地,重点布臵天城镇、熊家镇、陈家坝街道、双河口街道。

(四)蔬菜

1.标准园和专业村建设

在高梁镇庙垭村、甘宁镇永胜村建设2个蔬菜标准园,规模各1000亩。按照“十个一”的标准求打造10个蔬菜专业村(高梁镇庙垭村,甘宁镇大山村、桐平村、永胜村,李河镇福寺村,余家镇回龙村,九池乡凤凰村,长岭镇凉水村,白土镇丁家村、人头村):即配套建设一片标准化菜地、一个育苗场、一个检测点、一处集散地、一个放心农资销售点、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信息采集发布平台,落实一名技术指导员,办一个技术培训点,打造一个品牌。

2.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在高梁镇庙垭村,钟鼓楼小岩村,甘宁镇大山村、桐平、帅家、永胜新建以钢架大棚为主的蔬菜设施栽培基地3000亩,配套防虫网、遮阳网、微(滴)灌等设施。

3. 加工蔬菜基地建设

在熊家镇、太龙镇、天城镇、龙沙镇、甘宁镇、郭村镇、小周镇、弹子镇、余家镇、五桥街道10个榨菜生产重点镇乡(街道),新发展一批以榨菜为主的加工蔬菜基地10万亩,扶持新建榨菜初加工池2万立方米,扶持2个榨菜精加工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

4.食用菌基地建设

在高峰镇、太龙镇、甘宁镇、郭村镇、九池乡、双河口街道等地新增食用菌2000万袋,在孙家镇、高峰镇、太龙

镇扶持3个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以生产鸡腿菇、茶树菇、杏鲍菇等中高档食用菌及深加工为主;在郭村镇、天城镇、甘宁镇、九池乡、双河口街道等地扶持5个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生产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品种为主;扶持建设1个食用菌良种培育中心,从事食用菌菌种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广大菌农生产需求。

(五)中药材

1. 8万亩青蒿、菊花、金银花、麦冬、桔梗等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布在郭村镇、甘宁镇、龙沙镇、武陵镇、李河镇、后山镇、新田镇、新乡镇、溪口乡等镇乡,在退耕还林区域进行林下种植。

2. 20万窝天麻生产基地:重点布在天城镇、后山镇、弹子镇、长岭镇、长滩镇、白土镇、普子乡等地。

(六)茶叶

1.长江生态屏障茶区:以新乡镇为中心,辐射长坪乡、燕山乡、溪口乡、新田镇、茨竹乡、长岭镇等长江沿岸镇乡,规划新发展茶叶面积1.3万亩,区域内建设5个茶叶专业村。

2.铁峰山生态茶区:以分水镇为中心,辐射孙家镇、李河镇、高梁镇、铁峰乡等乡镇,规划新发展茶叶面积0.7万亩,区域内建设2个茶叶专业村。

3.齐岳山富硒茶区:以太安镇为中心,辐射恒合乡、白土镇、梨树乡、长滩镇、龙驹镇等乡镇,规划新发展茶叶面积1万亩,区域内建设3个茶叶专业村。

第四章特色林业发展

按照“生态为旗,保护为先,产业为重,特色发展”的思路,建基地,搞加工,加快特色林业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在新田河、泗步河、瀼渡河、普里河等江河河谷地带和长江两岸低海拔地区种植麻竹、撑绿竹等为主的笋竹基地;在铁峰乡、高梁镇、新田镇、溪口乡、燕山乡、地宝乡等镇乡栽植以山胡椒、香桂等为主的香料基地;在燕山乡、甘宁镇、九池乡、百安坝街道等乡镇、街道建立以银杏、香樟、桂花、腊梅、黄桷兰、红叶石楠、红叶杨等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

二、重点项目

(一)笋竹产业

种植麻竹、撑绿竹等各类笋竹10万亩,主要布局在新田镇、新乡镇、走马镇、余家镇等镇乡。

(二)香料产业

栽植以山胡椒、香桂等为主的香料基地6万亩,主要布局在铁峰乡、高梁镇、新田镇、溪口乡、燕山乡、地宝乡等镇乡。

(三)苗木花卉业

建立以银杏、香樟、桂花、腊梅、黄桷兰、红叶石楠、红叶杨等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主要布局在燕山乡、甘宁镇、九池乡、百安坝街道等乡镇街道。

第五章特色畜牧业发展

围绕“增量保供给,提质保安全,治污保环境”的宗旨,坚持“稳生猪、突牛羊、上禽兔”的思路,整合资源,着力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循环“六型”畜牧业经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布局

以万忠公路、万云公路、老318国道为主线,建设生猪生产基地;以齐岳山、铁峰山、方斗山等山脉为主线,建设以山羊为重点的草食牲畜生产基地;以万忠公路为主线,建设家禽(肉鸡、蛋鸡)生产基地;以余家镇为中心建设肉兔生产基地,以走马镇为中心建设毛兔生产基地;以长滩镇、白羊镇、分水镇、高梁镇、李河镇、恒合乡、武陵镇、后山镇、普子乡中心,建设养蜂基地。

二、重点项目

(一)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1.种公猪站及供精站建设:在高梁建设2个常年存栏50头以上原种公猪的标准化种公猪站,在新田、长滩、分水、甘宁、高梁等建设5个良种猪供精站,覆盖全区能繁母猪养殖户。

2.祖代猪场及扩繁场建设:以高梁镇为中心建设3个祖代猪场,辐射李河、分水、天城、大周、小周、柱山、九池、高峰、铁峰等镇乡;以五桥街道为中心建设1个祖代猪场,辐射长岭、太龙、黄柏、白羊、新田等镇乡;以龙驹为中心建设1 个祖代猪场,辐射长滩、白土、梨树、地宝、罗田等镇乡。分别在太龙、黄柏、白羊、分水、后山、李河、柱山、甘宁、龙沙、武陵、走马、普子等镇乡建设20个生猪扩繁场。

3.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后山、新田、普子、长滩、郭村、钟鼓楼街道、柱山、高梁、响水、白羊、甘宁、分水、罗田、太龙、武陵、白土、走马等镇乡建设20个。

(二)山羊养殖基地建设

在燕山、郭村、熊家、天城、长滩、新乡、分水、弹子、普子、龙驹、太龙、白羊、茨竹等镇乡建设10-15个良种山羊扩繁场,引进和扩繁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大足黑山羊、金堂黑羊、沧州黑羊等良种山羊,每个场常年存栏能繁母羊200只以上,年提供商品羔羊500只以上。燕山、郭村、熊家、天城、长滩、新乡、分水、弹子、普子、龙驹、太龙、白羊、茨竹、小周、高梁等镇乡建设50个标准化山羊养殖场。

(三)肉兔养殖基地建设

在余家、高梁建设2-3个肉兔种兔繁育场,每个种兔场存栏种兔1000只以上,年提供商品仔兔30万只以上。在余家、高梁、长岭、孙家、黄柏、白羊、普子等镇乡建设10个标准化肉兔养殖场。

(四)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在余家、弹子、武陵、小周、熊家、普子、长滩、后山等镇乡建设10个年出栏500头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

(五)种禽场建设

在响水、瀼渡、龙沙、后山、高梁等镇乡建设标准化种禽场5个,建设标准化规模养禽场20个。

(六)种养结合示范场建设

在高梁、熊家、余家、响水、甘宁、龙沙、黄柏、白羊、走马、太龙、白土、孙家等镇乡建设20个“猪(鸡、兔、羊、牛等)-沼-菜(果、林、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6000亩循环农业沼液管网还田(林、地)系统。

(七)养蜂基地建设

在长滩、白羊、分水、武陵、李河、普子、恒合等镇乡建设常年保有300群种蜂的中蜂养殖基地7个,在后山、高梁镇建设常年保有500群种蜂的西蜂养殖基地2个。

第六章特色渔业发展

突出发展名特渔业、集约化渔业、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着力建设三峡库区名特鱼类繁育中心,建成三峡库区最大的名特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渔业观光旅游基地。

一、规划布局

(一)区域布局

以城郊环线、万忠公路、万云公路、老318国道为主线,重点抓好名特渔业发展、三峡库区的增殖放流、渔业基础设施的改建和新建等工作。

(二)产品布局

在抓好常规养殖品种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大鲵、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胭脂鱼、岩原鲤等特色渔业品种。

二、重点项目

(一)三峡库区生态渔场名特水产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及改造鱼苗鱼种繁育池740亩:新田镇新建鱼苗鱼

种繁育池140亩;双河口街道、甘宁镇、李河镇、高梁镇改造鱼苗鱼种培育池600亩。引名特鱼亲本2万组、虾蟹亲本2万组、大鲵亲本1000组。年繁育鱼苗鱼种1亿尾、虾2亿尾、蟹100万只、大鲵15万尾。

(二)大鲵发展项目

万州大鲵繁育及养殖基地占地2000亩,养殖车间3万平方米(含隧洞养殖)、仿天然生态溪流500亩,年产商品大鲵500吨。建设地点为长滩镇、新田镇、熊家镇、双河口街道及沱口片区等。

(三)虾蟹发展项目

在新田镇建虾蟹核心养殖示范标准池750亩,建工厂化虾蟹养殖车间1万平方米,建虾蟹技术培训中心5000平方米,建休闲渔业观光配套设施,在区内相关镇乡推广稻田养虾(蟹)1万亩。

(四)增殖放流项目

放流鲢鱼、鳙鱼、草鱼、胭脂鱼、岩原鲤、青波等鱼种2500万尾。建设地点在万州区主城南滨公园、大周镇大周溪、瀼渡镇库汊等。

(五)名优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名优水产标准化养殖池3000亩。建设地点在新田镇、长滩镇、甘宁镇、龙沙镇、高梁镇、李河镇等渔业重点镇。

第七章产业链条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一、农产品加工

(一)中药材、柑橘、榨菜等加工业

进一步扶持三牧集团、三峡果业集团、鱼泉产业集团、飞亚实业公司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建设“三牧”国家级中兽药生产基地,年产成品中药材3万吨,处理中药材1万吨,产出中药提取物500吨。三峡果业集团100万吨柑橘深加工项目,鱼泉产业集团5万吨榨菜、萝卜、雪菜、竹笋、魔芋等“鱼泉牌”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飞亚实业公司“土鸡精”加工项目。扩大红桔酒与桔皮油产品,柠檬酒与柠檬干等系列产品,猕猴桃酒与果汁饮料,青蒿、菊花、金银花、麦冬、桔梗等中药材加工项目。

(二)粮油加工业

进一步做大做强宁兰花生、家穗米业、太白酒厂、粮油集团等市区级粮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2万吨宁兰花生奶加工项目、家穗米业公司2万吨大米加工项目、诗仙太白(集团)3万吨系列白酒生产项目、万州粮油(集团)5000吨食用油项目。

(三)畜禽加工业

壮大蓝希络等肉食品加工企业,使之成为出口创汇的龙头。发展肉兔产业化,年出口冻兔肉9000吨。发展肉鹅及

鹅肥肝加工业,年生产白条鹅700万公斤,鹅肥肝60万公斤。

(四)茶叶加工业

在规划的三大茶区,做大做强重庆市新天地高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渝云峡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瑞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茶叶加工企业。在有条件的基地村扶持新建10-15家茶叶初加工厂和10-15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茶农种茶的经济效益。

二、冷链物流

(一)果品

在董家物流园新建容量1万吨的果品冷藏库一座;在果品集中产区建设100—500立方米的冷藏库10座。

(二)蔬菜

1.产地冷库建设。在10个蔬菜专业村,配套建设一个容量100吨,以预冷和临时冷藏为主的产地冷库。

2.市场冷库建设。在城区主要蔬菜批发市场建设5000吨级市场冷库1个,并具备冷藏、冷冻和蔬菜加工能力。

3.冷藏运输车建设。支持蔬菜物流企业购臵配送冷藏车,使全区冷藏配送能力达到蔬菜基地生产规模的5%以上。

(三)生猪

在城区建设2家屠宰场,推行冷链加工、冷链配送、冷链销售,向“冷鲜肉、小包装”方向发展,万州市民将吃上更加安全放心、营养美味的猪肉。

三、市场体系

(一)万州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项目选址董家市场物流园区内,规划占地360亩,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交易区、仓储区、物流加工及配送区、冷冻储藏及冷链物流区、信息网络平台、商务办公和商品展销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区,以及道路和基础配套设施。

万州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交易区是市场的主体,整合城区现有农产品批发业态资源,引导其进入市场内经营,综合市场内共分十大专业批发市场。

1.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含20000吨蔬菜保鲜气调库)

2.粮油专业批发市场

3.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含20000吨果品保鲜气调库)

4.肉类专业批发市场(含5000吨肉食冷冻冷藏库)

5.水产专业批发市场(含5000吨水产品冷冻冷藏库)

6.冷冻品专业批发市场(含5000吨火锅材料冷藏库)

7.活禽、禽蛋专业批发市场

8.干果副食品专业批发市场

9.腌腊制品专业批发市场

10.茶叶茶具专业批发市场

(二)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

1.果品产地交易市场。在新田、溪口、燕山、新乡、长坪、瀼渡、甘宁、龙沙、余家、弹子10个镇乡晚熟血橙集中产区各建设1个交易市场;在黄柏、太龙、陈家坝、小周、大周、钟鼓楼、熊家等7个镇乡街道红桔集中产区各建设1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制定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在报请审批之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和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总体规划中包含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二、重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一)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1946年4月,完成了现代重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二)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重庆于1960年编制完成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重庆加大投入特色效益农业助农增收等10则.doc

重庆加大投入特色效益农业助农增收等10则 作者: 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08期 近日,重庆市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意见》,计划通过系列资金扶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到2017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在西部地区领先。 台湾甜柿在大陆有了首个生产标准 近日,由福建省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莆田市气象局、莆田市农科所、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等4个单位共同参与起草制定的《甜柿标准综合体》地方技术规范通过专家组审定。这是从台湾成功规模引种莆田的台湾甜柿,在大陆的首个规范性生产技术标准,对规范莆田市甜柿种植,提高甜柿产量及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水平等,均有重要意义。 全国森林消防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委会成立 近日,全国森林消防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在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林业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新兴领域标准空白,一些现行标准质量不高、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八成不会农活 据安徽省合肥市十多名人大代表不久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显示,80%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不会农活,38%的人从来没有务农经验。此外,“较之父辈,他们生活优越,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什么概念”,但“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山东平度培育出“拇指西瓜” “这种小西瓜种在花盆里,椭圆形的形状与普通西瓜无异,还有着和大西瓜一样的网状斑纹,但直径只有2厘米左右,类似常见的大枣。”山东省平度市大黄埠村党支部书记范再森说,“拇指西瓜”的学名叫“佩普基诺”,是一种源自南美洲的野生水果,荷兰一家食品生产商发现它后,将种子带回荷兰进行温室栽培,后引入我国。 安徽试水农业物联网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3月19日 201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展区的定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123”总体思路,狠抓“五个一批”重点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80万人。常住人口160.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038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死亡人口9799人,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公安口径)。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万州生产总值7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国、全市分别高3.7和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92.0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0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万州生产总值48201元(7847美元),比上年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 7.4:51.5:41.1调整为7.1:50.8:42.1,第三产业占万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7个。城镇就业培训954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7209人。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就业5129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7995人。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要义,是符合重庆农业农村实际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原则 (一)总体思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为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品种结构、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城乡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优质名牌农产品,力争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特色效益农业高地。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力争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城乡一体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

现代化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农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土地综合产出率提高50%,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左右,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三)主要原则。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市场导向,农民主体。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力,生产优质、安全、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引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主体能动性,依靠农民群众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优化结构,效益为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科技支撑,强化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用现代科技支撑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突出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比较效益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 ――尊重规律,保护生态。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 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万州府发〔2008〕95号 江南新区管委会,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2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08〕45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土地补偿费不分地类,按被征收土地面积计算。城市规划区(2003版万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81平方公里范围,下同)内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每亩13000元,城市规划区外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每亩12000元。安置补助费按转非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个转非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26000元(附表1)。 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获得的补偿,土地补偿费总额的80%首先统筹用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其余20%支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 安置补助费的支付按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不同年龄确定。对未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其安置补助费全额支付给个人;对年满16周岁及以上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其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应缴纳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总额的50%,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其安置补助费中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专项用于该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安置补助费的其余部分支付给个人,用于安排其生产、生活。 土地补偿费80%部分和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之和尚不能满足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需要的,其差额部分由征地单位补足。 二、征地农转非人数的确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全部征收的,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全部由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简称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部分征收的,农转非人员的人数按被征收耕地面积(园地、牧草地、农业灌溉水面和养殖水面面积按耕地面积计算,下同)与0.5倍其它非耕地面积之和除以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均耕地面积计算确定。人均耕地面积为征地时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耕地面积(同上,不含已被征收的耕地面积)除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人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部分征收时,被征地农户的承包耕地被征收后,其剩余的耕地面积以户为单位计算人平不足0.5亩的,除按照上述规定计算农转非人数外,被征地农户可以户为单位另行申请增加农转非人数,直至该户剩余耕地面积达到人平0.5亩及以上为止。被征地农户未申请农转非,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备条件的,应调整其承包耕地。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17) (征求意见稿) 特色效益农业是指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特征,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市场特征,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特征,以及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组织特征;形成完整产业链、安全生态链、灵敏需求链、快捷供应链的现代农业。立足万州实际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促进万州农业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 为促进万州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依照《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万州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委四届二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好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总任务,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体系的原则,按照“扩果蔬、攻草畜、突特色、强标准、拓功能”的总体发展思路,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把万州建成渝东北地区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 ——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形成“一圈二园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主导优势产业,选择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力培育营销大户、农产品经纪人。 ——拓展产业功能。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等多种形式的城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休闲旅游和高山避暑胜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引进、示范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支撑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现“816”目标。到2017年,全区农业增加值突

重庆市万州区房地产市场调研

万州区住宅房地产市场调研 第一章万州区分析 一、万州区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1、地理位置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07°55’22~108 53 25 ,北纬30°24 25~31°14 58 。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县和梁平,北与开江和开县接壤,东西广97.25 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 万亩,其中田58.49 万亩;大于25 度坡地50.14 万亩,其中旱地32.49 万亩),城市面积32.5 平方公里,直线距离重庆市228 公里。 万州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 米、1266.8 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

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 (1)地理位置优越 万州位于重庆“一圈两翼”的渝东北翼,是渝东北翼的经济中心。万州同时也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距重庆水路327公里,陆路328公里,位于三峡库区中部,是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长江上游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2)环境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 万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 小结:区域位置极其优越,主城区以长江沿岸发展及独特的山地地貌,导致主城内形成几大板块式发展。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11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编制,以及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实施建设的,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 临时建设、城镇房屋解危等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在本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重庆市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并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 ―1 ―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四条(用地分类)本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其详细规划编制应当符合本规定主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一)和远郊区县(自治县)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二)的规定。 第五条(用地功能混合)鼓励居住用地(R)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功能混合布局。用地性质编号排在首位的为主要用地性质,其后的为次要用地性质。 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建设地块中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非居住用地不得用作住宅功能; (二)居住为主要用地性质与其他性质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70%;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B)等为主要用地性质与居住混合布局的用地,居住计容建筑面积不得大于总计容建筑面积的40%。 第六条(零星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应当符合集约利用、整体实施的原则。零星用地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禁止实施经营性居住、公建项目,可以实施解危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实施绿地、广场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实施其他建设项目的,应当先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依据―2 ―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4500字)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宜宾县委党校课题组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创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降低问题和在城市化进程中防止农村凋敝问题的重要对策。也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宜宾县强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示范带动和机制创新,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融入全国、全省看宜宾县,跳出农业看产业,宜宾县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影响还较小,市场份额还较低,差距还较大。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特色效益农业,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宜宾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状宜宾县是全国改革名县、商品粮、瘦肉型生猪、对欧盟出口肉兔生产基地县,也是全省首批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牧百强县”。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在经济发展处于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化的工业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跨入了西部经济百强县行列。近年来,宜宾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宜宾县林竹、蚕桑、茶叶、畜牧、果蔬、粮食等特色产业分别向优势产区和最佳适宜区集中,形成了山区茶叶经济带、平坝河谷果蔬经济带、浅丘林竹经济带的布局和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以及各具特色的畜禽养殖小区。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沿金江两岸的柏溪镇、安边镇、普安乡等为代表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产业带;以高场、李场、观音镇、柳嘉镇等为代表的生猪、肉兔养殖产业带;以蕨溪镇、古柏乡、泥溪、泥南乡为代表的特色晒烟产业带;以隆兴乡、古柏乡、双宜乡等为代表的油樟产业带;以永兴镇、白花镇、孔滩镇、双谊为代表的莲藕、芽菜产业带,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二)产业基地快速发展。2010年,宜宾县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1.0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粮油、生猪、肉兔、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和发展壮大畜禽、水产、养殖专业村26个。万亩优质粮油基地、万亩香料基地、万头无公害瘦肉型生猪基地、万亩蚕桑基地、万亩茶叶基地、万亩土豆基地、万亩莲藕基地、优质蔬菜基地、优质水果基地和优质晒烟基地十大农产品基地进一步壮大。其中,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4.8万亩,实现产量48.9万吨,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宜宾县是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享有“全国最大天然油樟植物园”的美誉。全县油樟种植面积达27万余亩,形成了大规模的油樟生产基地,樟油年产量达4000吨,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全省90%以上,产值达2.1亿元。三是生猪肉兔产业规模壮大,宜宾县是国家确定的瘦肉型生猪基地县,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136.5万头,生猪出栏排名全省第八。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50个,年出栏500—1000头的规模养猪场100余个。同时,宜宾县又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肉兔基地,肉兔年产量达591.7万余只,肉兔出栏排名全省第一。四是永兴镇莲藕凸显特色,有“川南藕乡”的美誉。永兴无公害绿色莲藕生产基地是川南最大的莲藕生产基地。全镇莲藕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年总产量275万吨,年总产值达4840万元以上。以永兴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及毗邻的荣县、富顺县等农户种植莲藕2万余亩,远销成都、绵阳、重庆、昆明、新疆等多个省内外大中城市。五是优质水果(柑橘、荔枝、龙眼、茵红李)、茶园、蔬菜栽培、蚕桑种植等得到了长足发展。(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从县委农工办了解到:宜宾县为了培育龙头企业,制定和完善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三十七条优惠政策,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龙头企业制度。2010年,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72万元。目前已培育和发展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8户,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57户。18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64亿元,实现利税1.11亿元。汇宝食品、富康芽菜等57户县级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合同契约、订单收购等方式直接带动农户19.6万户,比上年度增加1.8万户,约占全县农户数的76.6%;带动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225个90万亩,养殖基地95个,规模达405万头(只)。龙头企业联结的优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2010年5月17日) 在全市经济进入全面加速和三峡库区进入后续发展的新阶段,为更好发挥万州在全市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和在三峡库区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特作出以下决定。 一、深入认识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意义 万州是我市规划建设的第二大城市,是渝东北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经济中心,是三峡库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万州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胜利完成移民搬迁安臵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渝东北地区“一马当先”,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总体上看,目前万州经济规模还不够大、财政实力不够强、金融支撑较弱,综合交通枢纽尚未形成,集聚辐射能力亟待提升,与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的定位和万州应发挥的功能作用还有较大差距。 在新形势下,加快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构建起多级支撑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城镇体系;有利于强 1

化万州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直辖市的区域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三峡库区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有利于发挥万州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其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优化库区空间开发结构,减轻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的承载压力,从根本上保障库区生态环境安全。 市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依靠万州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万州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二、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市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线,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把万州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大城市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渝东北地区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和库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到2012年,努力建成特大中心城市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小时经济圈”平均水平。到2015年,基本建成三峡库区特大中心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主城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力争城市 2

黔江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研究

黔江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董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3期 黔江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选择回乡创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但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中面临着原材料供应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品牌提升难度大等问题。以重庆尝必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 一、黔江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重庆尝必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围绕土家传统特色食品进行链式开发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集产品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主要产品有土家渣海椒、盐菜、豆豉等,拥有“送饭宝贝”、“尝必乐”2个自主品牌,获得渣海椒、盐菜等产品发明专利5项。一直以来,公司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以品牌求突破”的经营理念,坚持从源头著手,严格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移栽、营养块漂浮育苗、动物粪便发酵等绿色技术,所有原材料达到无公害标准。 1、原材料供应不足。公司每年对辣椒、儿菜原材料的需求量是上千万吨,但是根据目前公司在白石的种植基地数据看,白石的产量完全达不到公司的需求,为了产品的正常供应,公司每年都需要从乡外甚至是区外采购辣椒、儿菜等原材料。区外采购一方面会增加相应的运输费和人工费,另一方面在运输途中,因长途运输,原材料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耗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损失。造成本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老百姓局限于传统辣椒种植模式,普遍缺乏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虽然公司会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种植失败的现象,导致优良品少、残次品多,效益不高;二是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孺,发展农业产业的劳动力有限,同时认为辣椒、儿菜带来的效益本身并不是很高,积极性不高。 2、基础配套设施滞后。企业当前的发展趋势较好,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生产链的优化,发展中却出现容易融资难、配套设施滞后等为难题。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融资难。原建设初期,因对相关政策的不熟悉,厂房建设用地为农用地,没有工业用地指标,造成固定资产投资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押资产,进而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二是环保设施滞后。公司厂房在前期建设时,未提前开展环评和环保备,未按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排污系统、废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据了解目前废水处理站虽已建,且已申请验收,但目前验收的最终结论还未下达。三是交通不便利。尝必乐公司位于白石乡中河社区,白石距黔江城区53公里,贯穿石黄片区的两条道路主要是S202、X090,公司若从外地购买原材料和将成品销往市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第一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推进江津区域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特编制《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条规划原则 (一)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综合效益。 (二)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江津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全方位促进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江津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原则。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又照顾现实的发展要求和近期实施的可行性,又好又快推进城市健康发展。 第四条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四)《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六)《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七)《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八)《一小时经济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江津区的行政辖区,面积32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几江街道办事处、德感街道办事处、支坪街道办事处和双福镇的全部行政辖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343平方公里。 第七条规划适用范围 在重庆市江津区行政辖区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各种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文本中带有下划线和加黑字体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1--5节) 第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规划目标及发展战略 第八条区域发展目标 至2020年使江津成为“1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物流基地和“1小时经济圈”辐射川南和黔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对外实现区域协调,对内实现城乡统筹,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居环境优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期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健全和均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公共安全、公共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解读

《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9年9月25日经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就条例相关规定作如下解读: 一、《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出台背景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属性。温家宝总理指出,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镇和乡村规划工作,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两个地方性法规制定时间较早,诸多内容已难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和村庄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作了很多新规定,亟需通过地方性法规予以落实,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的一些授权性和原则性规定进行细化。 此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加快建设“五个重庆”,对新时期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直辖以来,我市根据特殊市情实施的城乡总体规划的制定、

建设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实践经验,也迫切需要在地方性法规中作进一步规范。 重庆市规划局作为《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的起草部门,从2005年开始进行相关调研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后,于2008年6月起草完成了《条例》(送审稿)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府法制办主持下,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论证、修改,《条例》于2009年5月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09年5月、7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分别对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2009年9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并于9月25日审议通过。 二、《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包括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城乡规划的实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七章八十一条。 (一)第一章总则 1、紧扣城乡规划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的本质,突出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等原则,凸显城乡规划的综合性。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城乡规划体系,以城乡总体规划统揽全局,各层次、各类别规划层层落实、逐步深化。明确了在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必须纳入规划管理。实现宏观把握、中观控制、微观管理。涉及条款: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实施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4) 一、总则 (5) (一)评估工作的意义 (5) (二)评估范围 (5) (三)评估对象 (6) (四)评估期限 (6) (五)评估依据 (6) 二、万州区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综述 (7) 三、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9) (一)03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9) 1、城市性质 (9) 2、城市规模 (9) 3、城市结构 (9) (二)局部调整后(07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10) 1、调整的原因及理由 (10) 2、调整的要点 (11) 四、评估主要内容 (13) (一)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 (13) 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分析 (13) 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实施评价 (16) 3、小结 (1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7) 1、建设用地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17) 2、建设用地空间实施分布评估 (18) 3、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实施评估 (19) 4、小结 (26)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评估 (27) 1、重大产业项目 (2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0) 3、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1) 4、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1) 5、环境生态与景观建设项目 (31) 6、小结 (32)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2) 1、“三证一书”核发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2、已发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33) 3、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4) 4、小结 (36)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 (36) 1、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8)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9) 4、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39) 5、环境与景观建设项目 (39) 6、小结 (40) (六)其他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分析 (40) 1、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40) 2、生态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执行情况 (41) 3、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情况 (42) 五、实施绩效分析 (43) (一)总规实施起到的积极作用 (43) 1、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3)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明显加强 (43) 3、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 (43) 4、指导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二)总规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44) 1、城市拓展速度较慢 (44)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一、规划策略 1、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3、“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 4、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5、新区拓展与旧城更新相结合策略 6、交通适应及引导发展策略 二、城乡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 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二)都市区空间层次 都市区在空间上分为主城区和郊区两个部分。主城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是主城建设的主要区域和旧城所在地,范围为1062平方千米。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千米。 (三)城市主要拓展方向 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 (四)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主城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十六个组团和八个功能区。 三、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20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635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580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8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865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3平方米。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401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7.1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为5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89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布局 (一)片区 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 中部片区为中梁山以东、铜锣山以西,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区域。主要为现状建成区。重点加强和提升城市中心品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疏解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以及都市区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重钢搬迁为契机,提升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分担杨家坪城市副中心的部分职能。 北部片区为嘉陵江以北,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区域。以北部新区、江北城现代商务区为重点,

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实施办法

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实施办 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概算调整管理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55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概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82号)和《重庆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1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渝府发〔2014〕24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各级财政性资金,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资金,政府及政府投融资平台筹集的债务资金及政府接受捐赠的资金。 第三条区发展改革委作为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负责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参与概算审批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经审批的概算应作为项目建设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政府投资项目按照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实行概算、预算和决算管理。 第二章概算的审批

第五条政府投资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审批。经审批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的依据。项目单位应当依据批准的项目可研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初步设计原则上不得超过可研报告批复的建设规模、标准和内容。 第六条初步设计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权限进行审批。项目单位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后,应向区发展改革委申请投资概算审批。申请投资概算审批应提交以下申请资料: (一)申请投资概算审批的请示;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三)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及相关设计图纸; (四)项目投资概算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区发展改革委在收到项目单位概算申请后,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初步设计概算审查。概算审查机构在接受委托后,原则上应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的项目,经区发展改革委同意,可以适当延长审查时间,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4 个工作日。 第八条概算审查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对项目投资概算开展审查,在征求项目单位意见后,向区发展改革委出具项目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审查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7月7日九龙坡政府便一口气推出34宗近7000亩土地 【重庆市政府网】本文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814941.html,/today/news/417076.htm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814941.html,/experience05/experience05090922035_all.htm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2009年07月31日来源:网络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