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七(附参考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七(附参考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七(附参考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七(附参考答案)

高考冲刺卷(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间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回答1~3题:

1.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 )

A.0时17分

B.11时43分

C.12时31分

D.23时43分

2.推测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

B.7月22日

C.12月1日

D.12月22日

3.S市位于W市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我国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云南缺油、气、钾、宝石和铁等矿产,而磷等较丰富;中南半岛各国缺磷等资源,而油气、钾盐、铁、稀土及宝石等资源丰富。目前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经济合作已经开始。据此回答4~6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矿业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迅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消费市场广阔

C.廉价的劳动力

D.靠近中南半岛

5.在云南矿业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中,云南能够( )

A.减少环境污染

B.获得充足资金

C.引进先进技术

D.扩大消费市场

6.目前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南半岛各国( )

A.矿产资源增加

B.劳动效率上升

C.投资壁垒减弱

D.基础设施完善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米)分布图”,回答7~9题:

7.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下列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

A.海风

B.陆风

C.山风

D.谷风

8.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图1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图2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图1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B.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黄河河口流速变快

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11.造成图2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各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共56分)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德国森林覆盖率近1/3,农村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草坪和树木,农业生产较少受旱涝灾害影响。德国90%以上的农户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专一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农场很少。

平原地区发展农业往往以种植业为主,但德国北部平原却以畜牧业为主,谷物种植业集中在南部高原、山地中的河谷地带。近年来,德国种植业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提高,但整体上南部地区复种指数比北部高,下图为德国矿产资源和农业分布图。

(1)分析德国农业生产较少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原因。(6分)

(2)分析德国南部地区复种指数比北部高的原因。(6分)

(3)分析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的好处。(6分)

(4)德国不仅农业发达,也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试分析德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

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并含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下游地势低洼,年

均降水量不足100mm。

科罗拉多河曾经狂野不羁(流量大,流速快),每年春末夏初,河水携带近亿吨泥沙流入墨西哥境内的加利

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的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该河被驯服,但下游径流量锐减,三角洲沦为沙漠。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简析科罗拉多河狂野不羁(流量大,流速快)的原因。(6分)

(2)推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8分)

(3)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水量锐减对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8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四川省为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大省,其位于中国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利地促进了四川旅游的发展。从2013年开始,四川省“自驾游”就全面击败“跟团游”,四川省目前正在大力建设30个自驾游基地,

该地已经成为青藏高原自驾游的首选出发地。

分析四川省成为青藏高原自驾游首选出发地的原因。(10分)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棘手问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长,不能降解,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分积累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和动物。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表 比较玉米和遏蓝菜对土壤Zn的移除效果

作物类型

产量

(t/hm2)

茎叶中的锌

(mg/kg)

嫩芽上的锌

(kg/hm2)

灰分中的锌

(%)

占土壤锌

(%)

正常

玉米

20250.50.0050.025受毒

害玉米

10500 5.00.0250.5遏蓝菜属

植物

515 000125.00.6225.0

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并描述利于植物修复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10分)

高考冲刺卷(七)

1.C

2.B

3.D 第1题,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可推知日出是当地地方时为11时43分,因为使用莫斯科时

间(东三区),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12时31分。第2题,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

明,就是极夜结束的第一天,那么半年后则是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结束日期大约是7月10日,

四个选项中7月22日与7月10日最接近。第3题,1月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W市和S市分

别于当地时间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W市比S市昼长短,W市在S市的北方,从时间看,同时刻W地

方时比S地方时早,说明W市在S市的东方。由此判断S市位于W市的西南方向。

4.A

5.D

6.C 第4题,云南有铜矿等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展较早,矿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

的发展。市场广阔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本地矿产丰富,如果是进口矿产则不会促进当地技术及

装备产业进步,A项正确。第5题,两地之间资源互补性强,两地合作有利于矿业经济发展,可以扩大产品和原

料的消费市场,但不会减少环境污染。两地的矿业合作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矿产资源,而不是获得资金与技术,中南半岛除新加坡外,大多发展不如中国,因此资金、技术相对中国而言不是优势,D项正确。第6题,根据材

料信息,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而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壁垒减弱,C 项正确。随着开发进程,矿产资源会减少,A项错;劳动效率上升有可能,但这是产业内部效率、装备问题,一

般与对外投资环境关系不是很大,B项欠妥;中南半岛矿业发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本身完善,D项错误。

7.C 8.D 9.B 第7题,由材料可知,下降风的成因和山风相似。第8题,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

降风最为典型。第9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晴朗的

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小;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出现下降风时,近地

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10.D 11.D 第10题,若图1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

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第11题,图2时期黄

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错误;此时没有冰川,不存在冰川侵

蚀作用,B错误;该地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对。12.解析:第(1)题,首先从降水角度分析,该地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季节变化小;其次,从植被分析,该地森林

覆盖率高,调蓄径流能力强。最后从水源条件和水利设施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纬度位置分析气温差异,

再结合主要的农业活动分析南北复种指数差异。第(3)题,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

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户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回答。第(4)题,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矿产资源、科技力量、市场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季节变化小;森林覆盖率高,调蓄径流能力强:河渠众多,排灌条件好:经济发达,水利设施完善。(6分)

(2)德国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较北部好;北部混合农业中畜牧业比重较高,放牧范围广、时间长;

南部山地多,耕地少,耕地利用率高。(6分)

(3)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减少投资风险;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维护农

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户合理安排农事活动。(6分)

(4)德国地处南欧与北欧、东欧与西欧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优越;临海,河流、运河众多,水运便利;矿

产资源较丰富;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6分)

13.解析:第(1)题,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科罗拉多河狂野不羁(流量大,流速快)的原因,可以从地形、

降水、河流流域面积等方面回答。第(2)题,可从内外力作用以及地形、流速落差等方面分析。第(3)题,科罗

拉多河下游水量锐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差,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缩小,湿地减少。

答案:(1)上游降水量大;地势高,气温低,积雪量大;春末夏初气温回升,积雪迅速融化,河道流量大增;中上游

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汇入干流水量大;河流中上游落差大,河水流速快。(6分)

(2)首先是外力搬运的物质在低处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由于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形成科罗拉多高原;进而导致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差加大,河水流速加快,下切侵蚀能力增强,最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8分)

(3)下游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缩小;湿地减少,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动物的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8分)

14.解析:四川成为青藏高原自驾游首选出发地的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分布、客源市场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四川省邻近青藏高原;四川和青藏地区交通较为便捷;四川和青藏地区交通沿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四川省地理位置优越,离全国客源市场距离较为合理;四川省基础设施较为优越,可进入性强。(10分)

15.解析:从污染的途径分析对人的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阅读表格内容,可以看出遏蓝菜属植物吸收大量重金属,所以可以种植有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部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答案:污染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生产力(或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种植有效吸收重金属的植物,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部分进行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10分)

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

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六(含答案)

高考冲刺卷(六)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据此回答1~3题: 1.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 A.品质优良 B.技术先进 C.成本低廉 D.品牌知名度 2.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 ) A.加工环节 B.营销环节 C.物流环节 D.宣传环节 3.该加工厂的建立,对延边州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 A.缓解人地矛盾 B.促进城市化发展 C.提升城市知名度 D.繁荣商贸服务业 下图为辽东湾北部的双台子河口调查站分布图和R2、R5、S5、S6、S8依次五个站点悬沙浓度图。读图,回答4~6题: 4.据图可知,双台子河悬沙浓度大致为( ) A.河口>河道>海区 B.海区>河口>河道 C.河道>河口>海区 D.河道>海区>河口 5.S5站点悬沙出现一个较高值,其原因是( ) A.入海口处河道拓宽泥沙来源增多 B.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

C.河心岛边缘沉沙多,易形成悬沙 D.潮水顶托河水,发生剧烈的扰动作用 6.根据材料推测夏季( ) A.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B.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C.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 D.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回答7~9题: 7.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8.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

【地理专项备考】02 等温线图-2019年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原卷版)

考向1等温线图上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季风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A.①以上河段 B.①②之间河段 C.②③之间河段 D.③以下河段

1.根据图中“黄河”“洮河”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非季风区,排除B、D项;该流域年均温随纬度增加而增大,与纬度因素影响下的气温分布规律相反,排除A项;读图可知,年均温等值线数值由小到大的变化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相同,而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因而可推断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选C。 2.由上题可知,地形地势影响年均温的分布,故年均温等值线密集的河段,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由图可知,①②之间河段年均温等值线最密集。选B。 1.C 2.B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安徽省皖南八校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冬季风B.太阳辐射 C.海陆位置D.地形 2.相对于a、b、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A.纬度更低B.海拔最高 C.光照更充足D.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届高三期中联考)读某地某月份7℃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完成3—5题。

2019年最新高考文综地理高考考点分析

2019 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一、地理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7 年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选修地理部分从"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 即: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过去式现在式 二、文综地理高考试卷分值分析 第一部分:单选题 文综试卷第1 题——第11 题为地理单选题,共11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44 分。 第二部分:综合题 文综试卷第36 题——第37 题为地理综合题,共2 个大题,每道大题有3-4 的小题,共46 分。 注意:36题与37题分值不固定,一般为(24 +22 或22 +24)分。 第三部分:选考题(二选一) 文综试卷第43 题——第44 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3 题 44 题为环境保护试题(10 为旅游地理试题(10分),第 分)。从中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一道题作答。

三、文综地理高考试卷考点分析 一)近6 年高频考点分析 如上图所示, 第一大高频考点:考查区域地理问题。 第二大高频考点:为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大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大气运动 注:高考试题贴近生活,考察与现实有关的地理热点问题。 (二)全国课标一卷地理考点分析 1、单选题考察的重点和难点文综地理高考试卷的单选题一般有4组题(每组2-3 个小题),主要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1)地球和地图部分: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

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及应用。 (2)地球运动部分: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3)地表形态部分: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形成地貌的条件、成因和过程。 (4)大气运动部分:气候(气温、降水)的变化对区域经济活动(农业、交通等)的影响;天气系统示意图的判读及应用。 (5)水循环、洋流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7)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资源对生存与发展意义。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1)人口与环境部分:人口迁移对城市、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城市化部分: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3)农业部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生产活动(农业)的影响及意义。 (4)工业部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生产活动(工业)的影响及意义。 (5)交通部分: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 (6)区域差异及联系:区域发展与差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届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总复习常见主观题常规思路

2019届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总复习 常见主观题常规思路 沼泽形成的条件 (降水、冰雪融水、流域面积补给)河流流量较丰富;(纬度高或海拔高引起)气温低、蒸 发弱;产生凌汛、积水(可能);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多冻土 或土质黏重,下渗弱等。 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降水丰富,多暴雨;土质疏松或地质条件差(如地震造成岩石破碎等)坡度大;植被问题:如天然植被稀少、人为樵采、农垦、放牧、开矿、开山取石等引起的植被破坏等。 影响下渗量的条件 降水量和强度:多强度小的降水利于下渗;土质:多疏松土质利于下渗;地形:平缓地形利于下渗;植被:多植被利于下渗 水资源(一般是淡水)多少条件分析 降水情况:降水量大利于增加水资源;冰川冰雪融水情况:融水利于补充水资源;地表径流情况(河湖、沼泽等情况):水资源的直接来源,直接衡量水资源多少;蒸发、下渗情况: 蒸发下渗越多,水资源越少;植被等影响的涵养水源能力的情况:涵养能力越强,水资源情 况(包括水量和水质)越好;人口量、经济发展需求量、工业生产和类型、农业生产情况的耗水情况:耗水量越大,水资源越短缺;利用技术越低、浪费越大,水资源越短缺;水利工程情况:调畜水资源。 河流开发方向条件分析 1、航运有利条件:水量大,流量变化平稳;地势平缓,河道开阔,流速慢;含沙量小,结冰期短;流域面积广,腹地广;沿线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商品经济发达等社会经济条件 2、水能(水电)开发有利条件: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距离消费市场近、市场广阔。 农作物品质优良条件分析 热量条件引起的生长期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产生糖分;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积 水源充足;热量条件引起的病虫害少;土壤肥沃或使用有机肥,化肥使用量少;农药使用量少;开发时间晚或人口稀少,环境污染少;题中信息提到的农产品所需要的条件…… 地理位置特点描述 1、纬度位置:①处于南、北半球情况;②分布于低、中、高纬的特点;③纬度(或热量带)跨度的大小 2、经度位置:东、西半球分布情况 3、海陆位置:①是否临海、(什么方位)临什么海、海岸线长短及曲折情况;②是否内陆、 内陆相邻地区或国家情况 4、相对位置:与重要地理事物的相邻情况; 5、可能还需要描述的: 经济:邻近什么重要的经济区,或与重要经济区的方位关系 交通:邻近哪些重要交通线或处于哪些重要的交通枢纽 政治位置:是否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如首都、省会、宗教活动汇集地等) 地形特点描述: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总结对2019年备考的启示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总结对2019年备考的启示 地理:试题“深而广”,选项迷惑性强 试卷概况 2018年全国一卷试题难易区分度较大,选择题选项有较大的迷惑性,学生很容易纠结半天都选不出答案。综合题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考查各占“半壁江山”。 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 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 由2017年与2018年考查的模块对比可看出,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 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运动、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备考建议 1、加强信息提取能力训练,注意信息与知识点的联系 “审题——获取文字提示——获取图像提示——答题模板——结合材料和区域背景分析”是解答地理试题的思维主线。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要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地结合,以获得完整的、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在审题目和材料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关键词”,如时空概念,新概念,地理术语等等,思考关键词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能否进行类比和知识迁移。读图时应注意图名、图例等信息,尤其是图例,全国卷与广东卷相比,图例数量大幅减少,意味着提示范围进一步缩减,所以我们更应该琢磨图例给我们带来的提示。 2、“以不变应万变”,着重主干知识的梳理和重构 教材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应多钻研教材,落实课本知识。尤其注意透彻理解书本上案例所反映的基本原理以及结论的推理过程,高考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会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把握多种地理要素、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内在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分析地理问题。 3、善于利用地图册,锻炼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学科能力。很多地理命题都以区域地图为载体,将地理问题置于具体的区域中,考查我们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论证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需要不断锻炼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我们要熟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再者,我们要利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框架对书本上和地图册上典型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背景进行梳理;最后,我们还需要提炼其中的典型思路,整理到笔记本当中,在以后做题的时候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专题”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水土流失”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措施等,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其他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 4、注重能力培养,积累“地理术语” 高考答题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所以需要在复习备考中重视地理能力培养。例如,计算能力、等值线的判读、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通过新情景和新材料,不断练习和提高对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做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地理术语的积累,以减少答题的文字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复习指导] 本章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复习时应紧紧把握住这两个方面。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 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 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七(附参考答案)

高考冲刺卷(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间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回答1~3题: 1.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 ) A.0时17分 B.11时43分 C.12时31分 D.23时43分 2.推测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22日 B.7月22日 C.12月1日 D.12月22日 3.S市位于W市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我国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云南缺油、气、钾、宝石和铁等矿产,而磷等较丰富;中南半岛各国缺磷等资源,而油气、钾盐、铁、稀土及宝石等资源丰富。目前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经济合作已经开始。据此回答4~6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矿业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迅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消费市场广阔 C.廉价的劳动力 D.靠近中南半岛 5.在云南矿业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中,云南能够( ) A.减少环境污染 B.获得充足资金 C.引进先进技术 D.扩大消费市场 6.目前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南半岛各国( ) A.矿产资源增加 B.劳动效率上升 C.投资壁垒减弱 D.基础设施完善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9年高考备考计划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如何处理好地理学科内容繁多与时间紧迫的关系,做到高效备考,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而言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本学年,按照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要求,同时借鉴上届高三老师备考的经验指导,我们新一届高三地理备课组将严格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复习。 一、高考备考的阶段划分 高考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两本选修 二、各阶段高考备考的思路 一轮复习是“画龙”,二轮复习是“点睛”,三轮复习是“锦上添花”。无论是一轮、二轮,还是三轮复习都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抠”一些难题的做法不可取。 (一)第一轮复习:知识要落实到位,到根。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梢,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复习时,根据不同的内容,选

择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必须是精讲精练,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同时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B、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难度 较小但不易住抓住重点,要求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 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 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 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二)二轮复习:重构体系,突破主干。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归纳、综合等的过程,从而把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是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1)通过专题复习,突破主干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等。 近年来的地理试卷,在考查的知识面上,一是既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不追求章节的高覆盖率,这似乎已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潜规则”。二是主干知识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且常考常新,近年来有

2019高考地理必识记知识点

2019高考地理必识记知识点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 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④对植被的破坏 (7)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8)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9)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

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图上重庆到上海距离是16厘米,实地距离约是1 6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万B.1∶100万 C.1∶10万D.1∶1万 答案 B (2016·金华调研)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据此回答2~3题。

2.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 A.1 000米B.1 200米 C.1 800米D.2 000米 3.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 )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答案 2.B 3.D 解析第2题,根据汽车当前位置与百货大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大约路程。第3题,前方左转弯后,汽车将向西南行驶,指向标将朝向右下。

(2016·桐乡质检)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区域的地形是(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5.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答案 4.A 5.B 6.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 ) A.越小 B.越大 C.不能确定 D.一样 答案 A (2016·杭州选考模拟)古代地名有时包含方位信息,古代地图方向设置则具有多元化特点,原则上尽量方便用图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洛阳因紧靠洛河而得名,据此可以判断洛阳古城遗址位于洛河( ) A.以东 B.以西 C.以南 D.以北 8.古代海防图,最可能设置为“上南下北”方位的地点是( ) A.广西北海 B.福建厦门 C.河北秦皇岛 D.山东威海 答案7.D 8.A 解析第7题,北半球,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阳”是指能被阳光照射到的一侧,根据城市名称中的“阳”,判断洛阳位于洛河北岸。第8题,读图时有把“面对方向设在上方,背对面设在下方”的习惯,广西北海人们面对大海设海防,面对南方,符合题干要求。 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跖点,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回答9~10题。 9.与乙地最接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019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2019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1讲《地球》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 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 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 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 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 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 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 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 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 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 度计算公式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 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

2019版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地理习题

第38讲 世界重要地区 一、一个大洲(亚洲) 亚洲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3)人文地理特征。 ①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文化类型多样。 ③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二、五个地区(东南亚、西亚—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 1.东南亚 读东南亚简图,回答问题。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十字路口:位于亚洲与a 大洋洲、太平洋与b 印度洋之间咽喉位置:c 马六甲海峡 ②范围:包括d 中南半岛和e 马来群岛两部分。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①人口特征: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2.西亚—北非 读西亚—北非简图,回答问题。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印度洋、A大西洋。 ②“三洲”——亚洲、B欧洲、非洲。 ③“五海”——C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湖泊)。 (2)自然环境。 ①丰富的石油资源。 a.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b.三条海上石油输出路线: c.主产国——E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②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

2019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二轮复习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3月11日--3月17日专题一:地图、等值线、地球运动 2、3月18日--3月25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大气、水) 3、3月26日---4月1日专题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整体性与差异性) 4、4月2日----4月8日专题三:人口与城市 5、4月9日----4月15日专题四: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工业、交通) 6、4月16日----4月22日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7、4月23日----4月29日专题六: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8、4月30日----5月6日专题七:地理信息技术专题八:自然灾害 9、5月7日----5月13日专题九:区域地理(中国、世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500个必考知识点汇总(精品)

人教版高中地理500个知识点汇总 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6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7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5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6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27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8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29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0 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1 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2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3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4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5 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精准提分练:大题规范练(八) (13)

仿真模拟练(八) (限时50分钟) 一、选择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 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 2.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 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 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3.上海是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B.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C.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 D.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答案 1.A 2.C 3.B 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有利于产品销售;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劳动力数量少,从而加大就业压力;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第2题,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不能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后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不需要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第3题,由题干材料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互换和通讯。由于延伸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这就要求该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提供丰富的物品,用创新的制度打造差异性的信息交换和通讯;资金、技术、交通、高素质劳动力等对物联网建设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2019年高三地理复习总结与反思

2019年高三地理复习总结与反思 一、高三复习时间安排和内容 1、总体复习计划 遵循以往的经验做法:三轮复习。我们的第一轮复习时间应该更长,根据以往的教学中出现的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的实际情况,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又是高中地理中重点、难点、考点最多的自然地理,因此我们的复习目的很明确:打好基础,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顺利的完成综合复习,才能有信心迎接高考,而也会使二轮专题复习的重点性、难点性,更加突出。这种复习计划特别适合平行班。 我们把高三这一年的时间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8月1日-次年3月初 内容:第一轮复习 要求: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查漏补缺,争取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

统化。同时配以课前小考,既巩固复习知识又能提升应试能力。内容的确定主要以前一天复习的基础知识为主,综合内容所占比重较小。 要求学生基础知识一定要精准,能使用地理语言。在教学中我们 尤其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法论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其答案的知识落脚点都必然落在基本内容或理论范围内。本阶段每单元结束后做一套单元检测题。训练答题方法和答题的规范性,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别是综合题的答题要具有条理性,注意语言表达的层次。 本阶段复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基础知识欠缺。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同学跟不上,知识欠缺很多。这部分同学的问题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通过答疑解决。 2、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现在复习的自然地理难度较大,既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又需要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而这又是文科生的弱势,解决的途径是:强化训练+个别辅导。 【第二阶段】

2020高考 地理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点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下左图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上图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2.图左中甲自然带为图右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5-6题。

5.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6.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7-9题。 7.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8.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9.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测试试题卷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测试试题卷 1、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右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答案:(1)作图(无论是曲线或折线,只要形状大体正确就给分。) (2)随着温度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或:37℃时,粘附力最大…… (只要合理均给分) (3).[公众]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 或[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只要合理均给分) (4)(1)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 (2)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粘度迅速减小; (3)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只要合理均给分) 2、(15分)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 答: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答案:(1)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加工成本高(3分)(2)东北大豆生产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4分)(3)建立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每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8分) 3、根据下列材料:①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 ②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洞)或塑料薄膜③一盆热水④一盆冰块⑤一束香⑥火柴;分析回答问题。 ⑴用以上材料可做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的实验,这个实验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