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

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

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

二、控制黎明现象

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

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

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

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

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

(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

(或速效胰岛素,在晚餐前应用预混制剂.既能控制晚餐后的高血糖,还可以控制黎明现象.但是在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其中效胰岛素的作用高峰时间是6~8小时,正好在凌晨2~3点,此时应监测该点的血糖,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原则,保持此点的血糖在4以上,再观察空腹血糖能否达标,如果空腹血糖仍高,而凌晨2~3点的血糖不高,此时不能将晚餐前预混胰岛素加量,需改为一天4次胰岛素注射,应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控制黎明现象.

三、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1型DM在应用胰岛素治疗中,有些患者应用的剂量比较大,但是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波动大、再加量后又会引起血糖偏低,过后又出现高血糖.对于出现该情况的年轻患者,建议用胰岛素泵治疗.

对于成年患者,尤其是LADA(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餐时加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有禁忌证者不能用).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加用短效的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对餐后或空腹血糖升高者,可以应用长效的二甲双胍. 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法与注射时间

1;餐前血糖<2.8应减少短效或预混胰岛素2~3U并立即进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10g以上;

2:餐前血糖2.8~3.9应减少胰岛素用量1~2U,立即开始吃饭;

3:餐前血糖3.9~7.2继续保持原餐前胰岛素用量;

4:餐前血糖7.2~8.3增加餐前胰岛素1U;

5:餐前血糖8.3~11.1增加餐前胰岛素2U;

6:餐前血糖11.1~13.9增加餐前胰岛素3U,并延迟就餐15分钟(胰岛素注射45分钟进餐);

7:餐前血糖13.9~16.7增加餐前胰岛素4~6U,并延迟就餐20~30分钟(胰岛素注射40~60分钟进餐);

8:餐前血糖16.7~19.4增加餐前胰岛素8~12U,并延迟就餐30分钟.尿酮体阳性者,应增加液体摄入量,必要时改用胰岛素小剂量持续静滴;

9:饮食计划改变者,应酌情增减餐前胰岛素用量;

10:餐前活动增加者,应加餐和(或)减少胰岛素1~2U、餐前活动减少者,应考虑增加胰岛素1~2U.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理想4~6.1 可接受 6.1~7 不理想 >7

餐后一小时理想 4.4~11.1

餐后二小时理想 4.4~7.8 可接受 7.9~10 不理想 >10 餐后三小时理想 3.9~6.1

睡前理想 5~6 可接受 6.1~10 不理想 >10 餐后三小时越接近空腹,说明血糖越平稳、波动小.

血糖达标是其基础,是糖尿病控制的首要目标.

空腹血糖如在4mmoI/L左右时,请您注意夜间是否有低血糖,要监测夜间血糖,餐后血糖不要控制太低,防下餐前出现低血糖.如睡前血糖不高,而空腹高,应注意鉴别是''黎明现象''还是Somogyi现象.(两种现象处理方法不同)

应强调血糖达标,越接近正常越好(尤其是餐后血糖,因餐后血糖占全天的3分之2以上).

达到血糖控制标准,有小部分同学不论使用那一种药物会出现低血糖,有的呈严重的低血糖,应注意预防.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标准

理想可接受不理想

总胆固醇(TC) <4.5 4.5~6.0 >6.0

甘油三酯(TG) <1.5 1.5~2.2 >2.2

HDL >1.1 0.9~1.1 <0.9

LDL <2.5 2.5~4.4 >4.4

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大于等于11.3mmoI/L可以是高乳糜微粒血症的表现,有发生胰腺炎的危险,这些患者需要立即将甘油三酯控制在<4.5mmoI/L水平,再进一步达标.

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标准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能减少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一种表现,

二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是包括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冠心病在内的综合症一部分.

糖尿病合并肾病时的血压要控制在120/70mmHg

血压控制标准

理想 <130/80 可接受130/80~160/90 不理想>160/90

糖尿病患者体重控制标准

理想可接受不理想

M<25 M25~27 M>27

F<24 F24~26 F>26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M,男性;F,女性

控制体重和肥胖,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能减轻高血压、高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

理想 <6.6%~8% 不理想>8%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3个月左右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说明血糖持续、稳定地被控制.

(但有些患者低血糖现象多次发生,所查验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看似正常,但不能反映该患者在三个月内的血糖变化).

尿微量蛋白控制达标

通过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使尿徵量白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

分类 24小时量(mg) 阶段尿(ug/min) 即刻尿(ug/mg肌酐) 正常 <30 <20 <30

尿微量白蛋白 30~300 20~200 30~300

临床白蛋白尿 >300 >200 >300

因为尿白蛋白每日排泄量可有明显差异,所以需要在3~6个月内检测3次标本,其中至少2次升高才可确定微量白蛋白尿.并应排除发热、锻炼、感染、明显高血糖、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引起的蛋白尿

(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徵量白蛋白检测试条''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检测方式,在家也可以了解患者本身是否有尿微量白蛋白尿,能更好地治疗与控制糖尿病肾病).

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即低血糖后高血糖,是指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在夜

间(也有的人在傍晚即下午3~4点低血糖,而晚餐前又高血糖)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到清晨出现明显的空腹高血糖.

''苏木杰现象''的诱因是不适当地应用过量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造成午夜时出现低血糖,致使我们身体本身反应性的增加胰岛素拮抗激素的释放,而出现清晨(有的人晚餐前)的高血糖. ''苏木杰现象''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可持续数天至十余天。多见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多由于胰岛素过量后诱发低血糖,机体自身的负反馈调节,促使体内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分泌增加,故每次从而使血糖回升,以致出现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苏木杰现象''大多见于胰岛素用量不当,或没有按时加餐,或病情控制较好时体力活动增加。临床上有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很大,常有低血糖反应,但尿糖很多;有的患者夜间尿糖很少,次日早晨血尿糖显著增加且尿酮体阳性;有的患者夜间发生不自觉的低血糖,而次日早晨尿糖阴性,仅表现为尿酮体阳性;还有的糖尿患者在家里发生低血糖时,不能立即到医院查血糖,等到医院检查时血糖总是很高。对以上种种情况,医生若不认真分析产生血糖增高尿糖增多的原因,而只盲目加大胰岛素的用量,结果则使病情更为恶化。

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dawn Pheomenon,DP)是指糖尿病经治疗后夜间血糖控制良好,并且没有低血糖发生,而在黎明期间出现高血糖的现象.血糖升高从凌晨3点左右,持续至上午8~9点.''黎明现象''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一:代谢因素

有实验证实,凌晨3时左右肝糖原的分解和肝糖异生增加,葡萄糖利用减少,内源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都是导致内源性血糖波动的因素.

二:循环中激素对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它们的昼夜节律作用很重要.生长激素夜间分泌峰的延绶和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黎明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在成年发生的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测定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休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可呈阳性,胰岛素分泌缺乏,此种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其表现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可以是轻度特异性症状、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等.多数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症状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甚至危及生命.有些成年患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似2型糖尿病,可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阶段,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展为需要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在肥胖患者中亦有此类型患者.LADA患者的胰岛功能从发病开始呈进行性减退,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发生酮症,防止长期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高血糖毒性作用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一、糖尿病酮症的治疗

由于LADA(成人晚发型)同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多数同学存在酮症倾向,如果一发病就出现酮症酸中毒,需住院按照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处理;

有酮症无酸中毒的同学,要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

(一)、能进食的同学

每天能保证食入的总热量的同学,就不要输入过多的液体,通过喝水补液,可以先静脉补充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和酮症,待酮症消失后,改为胰岛素泵治疗或每日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

(二)、进食少的同学

通过静脉补液补足一天所需的热量.

开始先给预生理盐水加普通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可改输葡萄糖溶液,补充热量.

(三) 糖尿病酮症控制后

通过输液,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酮体消失,能正常饮食的同学,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血糖得到平稳控制后,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在LADA初始治疗阶段,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胰岛素总量在20U以下的同学,如有时有血糖偏低或低血糖发生,应根据血糖波动的特点,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

1、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同学

(1)、应用每日2次胰岛素预混制剂

预混制剂中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所占的比例少,约70%~75%是中效胰岛素,可以控制空腹血糖,午餐后血糖高者,可以在午餐时加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等非胰岛素促泌剂.

(2):应用每日一次长效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哪一餐后血糖高,可以在哪一餐前加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

2: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治疗.

(具体用量视各人而定).

二、无糖尿病酮症的治疗

有部份LADA同学,在初发病的时侯,还有部份胰岛功能,也可能不发生酮症,不能明确诊断分型.但是只要是初发糖尿病、胰岛素(或C-肽)分泌曲线低平,血糖升高明显的同学,都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如果开始分型不明确,在应用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或每日1次胰岛素治疗后,在短时间内血糖不易控制,则需要改为每日2次或3次以上的胰岛素治疗.

病程长,胰岛功能衰退的同学,需要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如果每日应用胰岛素量较大,可以加服''二甲''或拜糖平等非胰岛素促泌剂.

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建议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作为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动物胰岛素(1代胰岛素)、人胰岛素(2代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3代胰岛素);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推荐采用人胰岛素;费用许可时,可以胰岛素类似物;尽量不用动物胰岛素临床试验证明,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时,需教育患者规范注射步骤,胰岛素注射器和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注射部位轮换,胰岛素治疗方案简介: 1. 起始胰岛素治疗: (1)基础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多种口服降糖药充分治疗,血糖仍未达标时,应该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在睡前用中效/长效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单位/公斤体重,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剂量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如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空腹血糖目标可定为5.6mmol/L。 (2)预混胰岛素在多种口服降糖药充分治疗后血糖仍未达标时,可以加预混胰岛素治疗,当使用每日2次注射方案时,应停用胰岛素促泌剂。具体方法有2种:

1) 每日一次预混胰岛素:多于晚餐前注射,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单位/公斤体重/日;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2)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0.4 单位/公斤体重/日,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根据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和晚餐前后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2.强化胰岛素治疗 强化胰岛素治疗有4种方法: 1)基础-追加方案:基础胰岛素治疗血糖仍未达标者,应该改为基础-追加方案,即睡前中效/长效胰岛素+任一餐时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监测空腹和注射餐时胰岛素后下一餐前血糖。睡前中效/长效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单位/公斤体重,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剂量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餐前胰岛素一般首剂给予4U,根据下次餐前血糖水平调整上一餐前胰岛素剂量, 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血糖达标。 2)餐时+基础胰岛素为目前常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即:三餐前短效/速效+睡前基础胰岛素(中效/长效);根据三餐前及睡

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用胰岛素治疗

所有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用胰岛素治疗。根据病情的需要,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次数也各不相同。现谨向您介绍胰岛素的十种用法: 1.一天用一次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其药效持续的时间约为12小时,故一般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两次。但若患者的胰岛功能损害较轻,仅仅是白天三餐后的血糖较高,而夜间不进食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控制得较好,可于早餐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相反,若患者白天的血糖控制的较好,仅空腹血糖高,如肥胖、晚餐进食过多或清晨时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在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注射的剂量按每公斤体重0.2单位计算。患者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可使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正好出现在早餐前。这有利于患者控制清晨高血糖。 2.睡前用一次中效胰岛素,白天口服降糖药:身体超重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容易发胖。此类患者若血糖不太高,白天可口服3次双胍类降糖药,以降糖、降脂、降体重,然后睡前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以对抗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清晨高血糖。 3.一天用两次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患者。这样使用胰岛素后,若患者的空腹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餐后血糖仍然高,可改用诺和灵30R,一日注射两次。 4.一天用两次诺和灵30R或50R:此用法适用于大部分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该制剂为人胰岛素,其优点是:吸收性能好,作用强。患者可根据餐后血糖的高低,适当增减胰岛素R的比例,一般该制剂一天只需注射两次。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即对午餐后的高血糖控制不佳,故午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在使用诺和灵的同时,还需加用一次口服降糖药。 5.一天用3次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血糖很高且初次使用胰岛素、或出现严重感染及刚做过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其优点是:患者可根据餐前血糖和进食量来调节胰岛素的用量,且用药后患者较少出现低血糖;其缺点是:对夜间和清晨高血糖控制不佳。 6.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此用法适用于一天使用两次诺和灵30R的血糖控制不佳者。此用法的优点是: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提高疗效,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早餐、中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可控制两餐后的血糖,用诺和灵30R来控制晚餐后和夜间的血糖比较符合人体分泌胰岛素的生理状况。 7.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此用法适用于老年或劳动强度大、饮食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或早餐前和午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用诺和灵30R的清晨血糖控制不佳者。三餐前用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睡前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因重组胰岛素(甘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一: 晚餐前用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液,早餐前用全天总量的2/3,晚餐前用全天总量的1/3。若经胰岛素调整后上午血糖仍较高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症(多在凌晨3—4点钟)。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二: 病人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若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糖尿病的下采用胰岛素泵等等这些方法经临床验证对于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三: 早餐前仍注射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注射中效胰岛素后宜进少量餐,最好为蛋白质类食物。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四: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五: 对1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诊疗中最关键的一步。 上述就是全军重点糖尿病治疗中心专家对1型糖尿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相关介绍。专家提醒:1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外还可以选择科学有效的疗法。在此推荐: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临床上运用干细胞进行微创操作,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如糖尿病。由于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所以胰岛素量分泌不足或不能分泌导致血糖升高,继而全身性器官受损和代谢功能紊乱,随之产生各种并发症。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糖尿病临床康复。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方案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需要每天至少三次胰岛素治疗. 一: 三餐前应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升高,仍处于低水平,不能控制餐后的高血糖,所以要在每次进餐前注射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短效胰岛素包括诺和灵R、优泌林R、甘舒霖R等,由于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1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20~30分钟注射.首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1.: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如果餐后血糖达标(6~8),也要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低于(4.5),是由于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所致,这就需要更换为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因为速效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效胰岛素短,很少引起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如果经过三餐前的短效胰岛素治疗后,餐后血糖一直较高,这时需要酌情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每次在餐前酌情增加.剂量的调整一定要在控制饮食和相对固定每餐进食量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优泌乐等)皮下注射后在半小时左右起作用,所以要在餐前5~15分钟注射,由于速效胰岛素起效快,如果在餐前忘记注射,可以在进餐时注射,也可以在进餐后即刻注射. 首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餐后血糖调整餐前胰岛素的用量,使餐后血糖达标. 二、控制黎明现象 有些1型患者在三餐前应用胰岛素后,餐后血糖控制较理想,但是在清晨时出现血糖升高,这就是黎明现象.黎明现象主要是升糖激素在清晨时分泌所致的清晨高血糖. 在诊断黎明现象时,要排除夜间低血糖后清晨高血糖(Somogyi现象),监测凌晨2~3点的血糖可以明确清晨高血糖的原因.控制黎明现象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一) 一天四次胰岛素治疗 1: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睡前应用中效胰岛素: 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在晚上10点左右注射中效胰岛素(NPH),因为中效胰岛素的峰值时间为6~8小时,正好能控制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先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此时是否有低血糖)和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计算) 2:三餐前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 三餐应用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每日应用一次甘精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至今尚末得到有关妊娠期间使用的确切资料、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评估,)根据凌晨2~3点的血糖与清晨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早餐前应用,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还能够减少三餐前胰岛素用量,也可以在晚餐前应用,控制空腹高血糖的效果更明显,注意:要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注射,以符合长效胰岛素的作用,持续24小时的特点. (具体用量视个人年龄、体重、身体素质、病情轻重等方面来确定) (二):一天3次胰岛素治疗 为了控制黎明现象,同时不增加胰岛素注射次数,可以在早、中餐前应用短效

糖尿病治疗心得(土中)-前言

糖尿病治疗心得(土中)-前言 糖尿病治疗心得 郭永增 QQ:826874341 2008.03-

前言 我有了一个脾气古怪、终身陪伴我的朋友。我善待“她”,“她”就远离我;我虐待“她”,“她”就缠着我不放。 我也感谢这位朋友。是“她”,让我成了半个糖尿病“专家”;是“她”,让我学习中医,知道了人体经络、人体穴位和按摩,了解中成药和研究中草药;是“她”,让从不讲究吃的我研究怎么吃;是“她”,让我从“工作狂”懂得锻炼身体。 也是这位朋友,让我开始写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进行自我治疗总结,与糖尿病友交流,或许对糖尿病友有所帮助。我前后编成了《糖尿病治疗中成药的选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成药的选用》、《糖尿病经络穴位的按摩治疗》、《糖尿病治疗中草药的选用》。 我用了×年的时间,以身试药,总结、编写了这本《糖尿病治疗心得》。欣慰的是,我用食疗的和按摩的方法,指导好多病友治疗糖尿病,完全可以不吃降糖西药就可以控制糖尿病。所谓食疗,是选用食、药同用的食物,达到长期食用而没有副作用的方法。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是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营养成分)的食品。然而,还有另一类食物,叫天然食物。“天然食物”是指具有以下特点的食物: ——除营养成分外,均含有一种或几种天然活性成分。

——这些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能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治病、防病功效。 ——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适合于人体保健。 天然食品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这些含有天然活性物质的食品常被人们叫做药用食品(Pharm foods)、健康食品(Healthy foods)或功能食品(Functiondl foods)等多种名称。 西方医学的始祖、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你的食物就是你最好的医药”。这些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如一些慢性疾患(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老年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的功效。它们能调整人体机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能使预防疾病出现病理性的改变;或者能使疾病病理性的改变逐步趋于正常,并能与食品一样长期服用,基本上没有毒副作用。用天然食物补充营养素的方法即营养调理的方法帮助身体祛病,与药物治疗的根本区别是,营养素不是像药物那样直接给病人祛病,而是帮助恢复人体的机能,然后机能恢复后的身体自身就会消除疾病和各种不健康状态。这既是治标阻止症状发展,又是治本,并从根本上清除生病原因,全面恢复身体机能的方法。 郭永增QQ826874341 2008.03

糖尿病小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糖尿病小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感悟很深,首先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参加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这段时间,是紧张忙碌、充实而又兴奋的,在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糖尿病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三个月的培训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们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很快,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4千万,预计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6千万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在学习期间,我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着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对病情不管不问,有的病人盲目服药,听信传言,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不会主动复查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检查;也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按时监测血糖。而医务人员忙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导致出院后很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将在未来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加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的指导和教育。用预防大于治疗的指导思想把全程护

理的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不断努力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 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我院的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 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完整word版)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

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糖耐量状况、胰岛功能衰竭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可将糖尿病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糖尿病晚期。 大量医学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前期,主要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机体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维持平衡,迫使胰岛β细胞代偿性过度分泌,因而此期的患者血中胰岛素水平并不低甚至还略高;以后随着病情的发展,β细胞功能由盛而衰直至失代偿,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到了糖尿病晚期阶段,患者胰岛功能趋于衰竭,并陆续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由此不难看出,在糖尿病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而β细胞功能则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换言之,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其致病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就为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低减期,此阶段是正常人向糖尿病患者过渡的中间期,所涉及的人群包括年龄在45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巨大儿分娩史者、糖耐量低减者以及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者。这一阶段的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日后有很高的糖尿病发生率以及高度的心血管病危险性,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本阶段的治疗,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包括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也可酌情选用药物,其目的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胰岛功能失代偿之后就进入了糖尿病期。此阶段应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级治疗方案首先针对胰岛素抵抗这一关键环节,选用一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本方案适用于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的早期患者,如无效可进入2级治疗方案。 2级治疗方案联合应用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和餐后血糖调节剂(拜糖平、倍欣等),无效后可选择3级治疗方案。 3级治疗方案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餐后血糖调节剂,再配以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或非磺脲类),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2的患者。无效后可进入4级治疗方案。 4级治疗方案胰岛素补充疗法,即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最常采用的方案是白天服用降糖药物,晚上睡前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该方案适用于胰岛功能降低至正常人1/3的患者。 5级治疗方案停用一切促胰岛素分泌剂,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适用于胰岛功能完全衰竭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一日数次(2~4次)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必要时注射SGLT-2治疗各种并发症。 我们出于保护胰岛功能及减少药物副作用的考虑,当一种药物用至最大治疗量的一半时仍不能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时,建议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而不主张将一种药物加至最大量。以磺脲类药物美吡哒为例,其最大治疗量是30毫克/日(两片,3次/日),临床上一般是用5毫克(一片),3次/日,倘若效果不佳,则采取联合用药。

1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

1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 文章目录*一、1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二、六种情况需调整胰岛素*三、调整胰岛素剂量的4个注意事项 1型糖尿病胰岛素用量1、健康人胰岛素需求量一般每天不 超过每公斤体重1单位,大多数病友为每日40~50单位胰岛素。 2、初诊1型糖尿病病友每日胰岛素剂量可考虑从0.5~0.8单位/体重(公斤)起始。以体重60公斤为例,每天胰岛素治疗剂 量约为30~48单位。 3、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达标者联合胰岛素(尤其是基础胰岛素),可考虑从0.1~0.2单位/体重(公斤)开始,以体重60公斤为例,每天胰岛素治疗剂量约为6~12单位。一般可根据病友起 始胰岛素治疗时的血糖水平确定。糖化血红蛋白8 0=“” 0=“”1=“”8.0%者从0.2单位/体重(公斤)起始;也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确定,如空腹血糖为10.0mmol/L者,起始基础胰岛素为10单位。 4、血糖很高或重症糖尿病患者,如每日2次诺和灵30R血糖不降,可增加次数,改为:①早餐、中餐前用诺和灵日,晚餐前用诺和灵30R,用同样剂量,血糖达标。②睡前用长效来得时胰岛素, 三餐前用速效胰岛素诺和锐。③三餐前和睡前4次短效胰岛素: 适用于初次用胰岛素或发生酮症而又暂时不能住院的患者。④- 日6次短效胰岛素:适合于1型糖尿病或有特殊需要的患者。

六种情况需调整胰岛素1、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最近两三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首先要控制在7%以下,进一步达到6.5%以下。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说明治疗方案需要进行调整。 2、空腹血糖异常 建议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0毫摩尔/升左右。若空腹血糖异常往往需要调整睡前的胰岛素剂量。 3、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 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应控制在8.0毫摩/升左右。餐后血糖升高大多与进食过多或餐前胰岛素剂量不足有关。 4、发生低血糖 若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出冷汗、心悸等),有条件的话,应及时检测血糖并进食,在饮食与运动规律的情况下,应减少胰岛素的 剂量。 5、饮食和运动变化 糖尿病患者规律饮食和运动是很重要的,饮食和运动发生变化,就需要相应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特别是在减少进食或运动量 增加时应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6、合并其他疾病 当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时,血糖常会有波动,需通过血糖检 测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特别是在合并感染的情况下,血糖会难

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 李留霞 关键词:消渴;2型糖尿病;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3.01.086 文章编号:1003- 8914(2013)-01-0162-02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综合内科(商丘47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现在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我们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医特色的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和辨证论治思路,现总结如下。1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口干、乏力等,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委,北大医学院高妍教授说:“糖尿病一旦发生,病情不可逆,任何治疗只能延缓进程, 但IGT 阶段(糖尿病前期)不一样,尽管这时也表现为糖耐量受损,但它是不稳定的,可以进退 [1] 。”说明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会使糖尿病发展 的必然进程发生逆转, 甚至能治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及使其康复的关键,对于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素体肥胖(尤其腹部肥胖)者、中老年人出现阴虚征象的易感人群,应接受中西医监测,对于防止本病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 1.1 生活方式干预 至于早期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三 点:一是体育运动, 二是控制饮食,三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主要是调整饮食, 少食肥甘厚味、煎炸烧烤、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食用粗粮, 多食绿色蔬菜;适当运动以减轻体重5% 10%,可每周至少150min 中等强度(如步行)体力活动。1.2 辨证论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 “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场,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 龟甲、旱莲,一以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以救心肺之阴,而下顾真液。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即用河间之甘露饮,生津清热,润燥养阴,甘缓和阳是也。至于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则有六味之补三阴,而加车前、牛膝,导引肝肾。斟酌变通,斯诚善 矣”[3] 。 胸膈热郁证:症见胸膈烦热、胸闷,兼见汗出,失眠纳差乏力,大便干结等,治则:清泄郁热,方选栀子豉汤合玉女煎加减。 热盛津伤证:症见出汗,心烦口渴等。治则:清热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症见烘热汗出、心烦,兼见眠差纳呆等,治则滋阴清热,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减。2糖尿病期 糖尿病属于中医“脾瘅”、“消瘅”、“消渴”等范 畴 [4] ,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症状,发展至中晚期 可能出现 “三多一少”,此时属“消渴”范畴,病久则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确诊糖尿病的患者, 治疗时首先根据其体质分为肥胖型或者消瘦型,再根据糖尿病发展的郁、 热、虚、损4个主要阶段,以及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辨证分型治疗。2.1 注重个体化诊疗 个体化诊疗是基于以人为本, 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 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这也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根据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将药物的特异性用于改变病症的偏性,则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个体化医学思想强调的是中医在治疗疾病上辨证施治的个性化。糖尿病患者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要考虑诸多问题:肥胖型还是消瘦型;糖尿病期还是并发症期;病情在何阶段;郁、 热、虚、损辨证分型如何?在治疗上,不同的患者对药物反应也是不同的。根据患者不同辨证,应选用不同的方药、不同的剂量进行治疗。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是提高中医疗效,保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2.2 辨证诊治 首分胖瘦,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核 心病机为中满内热, 治疗应清热泄火、苦寒直折,并注重消膏降脂化浊以治肥。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转为消渴阶段,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治疗应注重虚实并治。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因禀赋不足,体质薄弱,加之因 · 261·光明中医2013年1月第28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13.Vol 28.1

糖尿病讲座心得体会

糖尿病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摘要】对如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发表一些自己的感言,重点关注糖尿健康教育、患者等内容。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只是引起患者血糖慢性升高,但真正对人体有影响的,实际上是糖尿病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危害。由于糖尿病求医过程短,治疗康复过程长,多需在医院外进行,故开展和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于XX年1月~9月,对50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实施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糖尿病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糖尿病教育的目的通过教育让病人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对糖尿病有正确认识。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糖尿病病人和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意义避免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糖尿病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教育方式可设立宣传栏、开展讲座、向病人发放教育手册、个别讲解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其意义 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意义、目的及重要性,希望家属积极配合。 运动疗法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向患者讲明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口服降糖药的注意事项。 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讲解胰岛素的药理作用,消除认为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或成瘾的观点,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 消除加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心理护理 做好自我监测指导 (1)定期查血糖、尿糖,以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2)经常监测血压。(3)2~3个月测定一次HbAlC。(4)经常检查足部。(5)定期检查眼底、尿微量清蛋白、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 3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糖尿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胰岛素的治疗 一、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 2)口服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 3)处于应激状态时 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5)糖尿病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或合并症 6)老年2型糖尿病,消瘦明显、营养不良或精神抑郁 3、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糖尿病 4、某些继发糖尿病 5、临床类似2型糖尿病但血液ICA或ADA阳性 6、临床暂时难以分型的糖尿病患者 二、胰岛素使用原则 1、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主要控制三餐后的高血糖;中、长效胰岛素主要控制基础和空腹血糖 2、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剂量分配原则:早>晚>午 3、开始注射胰岛素宜使用超短效或短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宜小,以免发生低血糖 4、全日胰岛素剂量〉40U者一般不宜一次注射,应分次注射 5、长效胰岛素与短效动物胰岛素混合使用时,短效胰岛素剂量应大于长效胰岛素的剂量 6、调整胰岛素用量应参考临床症状与空腹血糖、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时测定凌晨3时血糖及尿糖 水平 7、调整胰岛素剂量不要三餐前的剂量同时进行,应选择餐后血糖最高的一段先调整,若全日血糖都高者应先 增加早、晚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8、每次增减胰岛素以2---6U为宜,3---5天调整一次 9、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应个体化 10、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1、当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短效胰岛素同时使用时,应分别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并注射在不同的部位 三、胰岛素治疗方案(一般需10----20d 完成如下过程:1、初始剂量的选择2、餐前剂量分配3、剂量缓慢调整4、最终治疗量)。 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量为24----32U,空腹平均分泌0.5---1U/h ,进餐后分泌水平上升为基础值的 8----10 倍,高达1.5---4U/h ,因此将24U作为胰岛素的基础量,餐后作为追加量。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开始必须用普通胰岛素,经反复调整满意后,为减少注射次数需配合NPH或PZI,正规胰岛素与N混合后,各 自起作用,与P混合后剂量比例发生变化。(早餐前或夜间高血糖,胰岛素〉50U/d,应睡前加注少量胰岛素, 有酮症者增加液体,必要时小剂量胰岛素维持静点)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共10页word资料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 杨国庆,母义明 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为家庭、国家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但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为达到尽早、有效、持久的血糖达标,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生活方式指导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均至关重要。由于近年来大量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CDS根据最近研究成果特别是大量基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循证医学数据,针对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做了大量修改和补充,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可能均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目标血糖水平[4]。现就新版指南中,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做一解读。 1 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 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糖尿病治疗指南确立了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指南推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当生活方式干预加1种口服降糖药(OHA)血糖控制不佳时,加用基础胰岛素是最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在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指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2种或2种以上OHA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未达标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相对较轻,及时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是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自身特点的治疗策略。基础胰岛素不仅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进而实现血糖全面达标;更重要的是,可最大限度保留更多β细胞功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目前临床应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人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NPH)和长效胰岛素

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 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糖尿病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糖尿病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onclusion Stepped-nursing model is useful in overal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improves the condition of BMI , SBP levels , HbAlc, FBS ,TG, HDC-C and increases the command of diabetic knowledge.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 of stepped- nursing intervention;Metabolic indexes; Self- management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9.7%[1],且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人群的健康。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普遍采用强降糖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但显著增加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饮食习惯进而改善体质量、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代谢指标控制,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首要方案。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严格的行为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体质量、血糖。因此合理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措施[2]。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疾病管理模式,通过为患者制定灵活的、个体化的、阶梯式行为干预方案,有效改善行为干预的耐受状态,提高患者疾病控制能力。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个体化阶梯式疾病管理,并进行1年的随访,探讨该疾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

学习糖尿病后的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学习糖尿病后的总结 篇一:糖尿病小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糖尿病小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感悟很深,首先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参加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这段时间,是紧张忙碌、充实而又兴奋的,在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糖尿病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三个月的培训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们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很快,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XX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4千万,预计20XX年我国 糖尿病患者将突破6千万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在学习期间,我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着对糖尿

病知识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对病情不管不问,有的病人盲目服药,听信传言,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不会主动复查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检查;也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按时监测血糖。而医务人员忙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导致出院后很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将在(:学习糖尿病后的总结)未来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加强对糖 尿病病人进行全程的指导和教育。用预防大于治疗的指导思想把全程护理的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不断努力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我院的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篇二: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20162型糖尿病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A)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D.亚莫利 2.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 A.胰岛素增敏剂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 磺脲类药物 3.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 糖尿病肾病 4.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 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D)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 以上均是 6.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B)。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7.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C)。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

岛素增敏剂 8.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 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 A <140/90 B <130/80 C <135/90 D <130/90 9.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A)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D. 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10.世界糖尿病日是(C)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 11月15日 11.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A.短效() B.中效() C.长效() D. 预混() 12.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C.2岁以下幼儿 D. 以上均是 13.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 的比例是(A) A.小于等于 6.5% B. 大于等于 6.5% C. 小于等于7.5% D. 大于等于7.5% 14.I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A) A.胰岛素缺乏 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 C.胰岛素抵抗 D. 胰岛素分泌延迟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饮食;锻炼,合理用药。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继发型糖尿病。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动态血糖检测技术,以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结日间及日内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检测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观察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水平的的优劣,评价糖尿病并发症情况,调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危害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等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成熟。[1]本文就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概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方法-糖尿病的强化疗法 糖尿病的强化疗法强调强化降糖,广义上指应用胰岛素或其他降血糖药物,结合全天多次血糖监测,在短时间内将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消除葡萄糖毒性,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预防及延缓各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2] 2 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补充铬、镁和抗氧化剂实例 糖尿病治疗中的替代疗法几乎是文化选择和个人情况的反应因此,保健工作者必须考虑这些情况,从而使他们的患者达到最好的代谢控制。铬、镁和抗氧化剂是胰岛素作用和能量代谢中的必须的元素,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由于必需微量营养素可被胰岛素增强。故在糖尿病治疗中为达到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口服补充策略可能有特别的意义。[3] 3 临床情况 3.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6-38岁;96例患者中均属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均属非胰岛素依赖型。 3.2 治疗方法以健脾疏肝,固本涵木为治则,自拟降糖饮,方药组成:黄芪、生山药、玄参,知母、苍术、茯苓、黄连、僵蚕、甘草、葛根、偏肥胖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急躁易怒、肝气不舒者加川楝子,佛手:口干多饮者加石膏、麦门冬、天花粉。 4 结果 临床疗效本组病例服药25天为一个疗程,用药均为1个疗程以上。显

《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要点 一、中国1型糖尿病(T1DM)患者生存状况 (一)中国T1DM患者血糖达标率低 (二)中国1型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 (三)中国T1DM患者寿命短 二、中国T1DM胰岛素治疗方案与国外差异 中国3C研究发现,国际倡导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我国应用率低,接受调查的 764例T1DM患者,仅34.7%使用每日注射4次的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而有45.0%采用每日2 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且使用每日2次注射方案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广东省T1DM转化医学研究对1 270例入组患者的分析显示,仅有12.5%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34.3%的患者使用每日注射4次的基础加餐时胰素治疗方案。西太平洋地区T1DM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胰岛素治疗以每日2次方案者居多(占67.9%),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使用率较低(4.7%),与西方国家相比有显著差距。

三、规范中国T1DM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 规范我国T1DM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和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胰岛素类型 一、按制剂来源分类 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 二、按作用时间分类 1. 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也称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2. 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谷赖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目前国内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常规胰岛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注胰岛素剂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静脉输注,但评估和注意事项较多,未被广泛推荐。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只能用于皮下注射,不能用于静脉输注(表1)。 T1DM胰岛素治疗 一、T1DM胰岛素治疗原则 1. T1DM患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完全或部分需要外源性胰

个人治疗糖尿病的心得

治疗糖尿病的心得 自从行医以来,也治疗过几个糖尿病,下面,谈谈个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 我遇到的这几位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干部出身,即使不是干部,也在单位是领头人。整天喝酒吃肉,大约是工作使然罢。这样有十来年,医院一查体,就查出了糖尿病。说糖尿病是“富贵病”,真果如其然。首先,这酒啊肉啊,都是好东西,中国人把能天天吃上这些东西叫做“享福”。关键是,这种享福得有个限度,过卯了,就不是享福了。 这些好东西,难消化,人的脾胃是管消化的,你要是吃这些东西总是很多,脾胃为了消化他,就总是处于慢性“疲劳状态”,你不让他休息,慢慢地他就会病了,不好好的工作了,甚至罢工。 按中医理论说;“饮食入胃,上归于脾,脾气散精……”意思就是说,吃下去的这些东西,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变成了“精微”,(精微就是把食物变成自身直接可以利用的东西,像西医上讲得葡萄糖),精微必须到达机体的每一个部位,(这就像山西产煤,但是,要把煤运到全国各地发挥热量)这就需要脾的“散精”功能。 因为,患者的脾的功能低落,也就是运化功能低落,一方面,吃下去的东西无以“化”,一方面,即使“化”了的东西无以“运”。不不能化生精微,就会变成“痰饮”糟粕,这些痰饮糟粕,一方面积聚在脾胃里,破坏加重脾胃功能,成为恶性循环;一方面阻滞在脉络里,导致气滞血瘀,损坏血管,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即使化成精微,又不能运散到全身发挥作用,就会从脾直下膀胱,导

致“糖尿”的出现。这就像山西的煤,多的当泥土,而全国各地都还是处于缺煤状态。 西医的降血糖药物,只看到了糖的局部的“相对过剩”,而没有解决糖的全身的“绝对不足”。所以,用西医西药治愈糖尿病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当前是不可能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关键是“恢复脾的运化功能”。 就像解决全国缺煤这种状态,关键是“运输”。把山西的煤运到全国各地发挥热量,山西的煤就不会被当成泥土铺路了。 现在《中医内科学》讲糖尿病这一课,把糖尿病说成阴虚火旺什么的,我觉得不妥。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脾虚了,气血生化无源,就会导致气血亏虚,特别是阴血的亏虚,阴虚则阳亢。而后导致“阴虚火亢”。滋阴之法,首先健脾,脾健阴液自然恢复。选择滋阴的药物,应该避免伤脾的滋腻之品,必不得已而用的,宜加陈皮砂仁等醒脾之药。 我根据这种理论,结合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祝甚予教授的治疗经验,自拟一方,效果不错。 黄芪苍术这两味药主要就是健脾,醒脾。还可以加太子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山药 生地黄玄参这两位要主要就是滋阴泻火,必要时还可以加天花粉麦冬石斛黄精等 丹参葛根这两味药活血化瘀,减轻并发症的发生。葛根可以升津,对于改善口干很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