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3026.6

(22)申请日 2019.04.16

(71)申请人 新乡医学院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

道601号新乡医学院

(72)发明人 高庆贺 邱培勇 刘兆敏 杨利敏 

吴曼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代理人 路宽

(51)Int.Cl.

C07D 487/04(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3-氨基吲唑类生物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高效,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一锅串联反应一步直接制得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避免了由于多步反应中多种试剂的使用以及对各步反应中间体的纯化处理等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成过程操作方便,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同时以三乙胺为原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

本。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CN 109912606 A 2019.06.21

C N 109912606

A

1.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3,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1为苯基、取代苯基、2-萘基、1-萘基、吡啶基或噻吩基,该取代苯基为3,4,5-三甲氧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2,4-二氯基苯基或一元取代苯基,一元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叔丁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或硝基,R 2为氢、甲氧基、氟、氯、溴、碘或硝基,溶剂为氯苯、甲苯、1,4-二氧六环、乙腈、N -甲基-2-吡咯烷酮或N ,N -二甲基甲酰胺,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氧气或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三乙胺、NH 4I与氧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3,芳香醛类化合物1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或氧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所述氧化剂为空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或敞开条件下进行。

4.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和三乙胺溶于溶剂氯苯中,再加入NH 4I,然后于12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吡啶并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5,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3为氢或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三乙胺与NH 4I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苯甲醛1a与溶剂氯苯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12606 A

多芳基脒类化合物的合成

多芳基脒类化合物骨架的合成 郭小玲,王继涛,孟凡超,蒋继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摘要]【目的】合成多芳基脒类化合物无骨架;【方法】三头脒骨架:由均苯三酚在氮气保护下以及碳酸钾存在的条件下与对氰基苄溴进行偶联得到;四头脒骨架:由季戊四醇四对甲苯磺酸酯与对氰基苯酚偶联得到;【结果】合成了以苯环为核的三头芳基脒骨架以及以季戊四基为核的四头芳基脒骨架,并且利用重结晶方法纯化了产物,数据表明,所采用的合成方法产率高、纯度好,为下一步的成脒反应以及活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季戊四醇四对甲苯磺酸酯,1,3,5-三(4-氰基苯甲氧基)苯,季戊四醇四对氰基苯基醚,合成 近年来,人们在活性寡糖的研究中发现,将母体活性寡糖小分子(α-Gal monomer)制成寡聚物(α-Gal polymers)后,其活性有时可大大增加[10,11],但活性提高程度会有所不同。聚合结构中母体寡糖小分子数目的比例越高,其活性提高程度越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受体)与配体(ligand,内源性活性物质或者外源性小分子药物)[12]由于几何互补性而靠近,并主要在几何互补作用下,蛋白质构象受到诱导,以匹配性更好的亚稳态构象进行初步结合。继而在调整结合期,氢键、疏水作用等短程精细作用开始表现并最终使二者微扰调整到合适的构象结合,这就是所谓的“诱导契合”[13]。根据多效价效应原理,多效价能够引起一些蛋白受体的聚合,受体聚合后与配体也将产生诱导契合的效果,从而使它们之间结合力增强,表现出多效价效应。多效价配体可和受体上的主要结合点作用,也可和结合亚点作用结合靶标酶的结构信息,利用多效价效应来发现高效、安全的新型农药分子,可看作是一种基于结构的合理设计。 在生物体系中,多位点结合比单位点结合更具优势。首先,多位点结合更牢固,高亲和性的多效价化合物作为一些防治对象靶标部位的抑制剂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其次,多效价作用能提高受体的选择性。 农药活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靶标结合程度的增强。有的防治对象可能存在多个作用位点,如一些杀虫剂既有第一作用位点乙酰胆碱酯酶,也有第二作用位点腺苷酸三磷酸酶(A TPase)。在设计聚合物时也可充分考虑这些靶标的特点,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开发出能与多靶标结合的化合物,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4]。近几年,日本Kagabu Shinzo等报道了以不同链长的亚甲基、烯基、炔基等连接体合成对称的烟碱类化合物的二聚体,并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15]。 Pang等针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设计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二效价他克林聚合物,旨在目标化合物能同时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位点和外周位点。结果发现当聚合物的链长为7个亚甲基时活性最好,是其母体的1475倍。 芳基二脒类化合物能够实现与DNA小沟的紧密结合而芳基单脒化合物则不能,这也可以利用多效价效应来解释。这容易使我们想到,更多头的芳基脒类是不是同样具有多效价作用而有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于是本文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决定设计并合成以不同化学结构为核的具有多个芳基脒头的化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见图1。

嘧啶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2010年 4月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嘧啶胺类杀菌剂是嘧啶胺类化合物的一种。嘧啶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农药合成中,本文对嘧啶胺类杀菌剂在医药和及农药上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嘧啶,杀菌剂

Abstract: pyrimidine amine fungicides is a pyrimidine amines. Pyrimidine amines are a class with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itroge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n vivo physiological role of a very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and pesticide synthesis, this paper pyrimidine amine fungicides and pesticides in medicine and The application is briefly described. Key words: pyrimidine, fungicides

第一章概述 1.1杀菌剂的起源 早期的杀菌剂都是无机化合物,其中如硫磺粉和铜制剂(见波尔多液)至今仍在使用。1914年德国的I.里姆首先利用有机汞化合物防治小麦黑穗病,标志着有机杀菌剂发展的开端。1934年美国的W.H.蒂斯代尔等发现了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杀菌性质,此后有机杀菌剂开始迅速发展。在40~50年代开发的有三个主要系列的有机硫杀菌剂:福美类、代森类(如代森锌)和三氯甲硫基二甲羧酰亚胺类,此外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也有发展。这些杀菌剂大多是保护剂,应用上有局限性。60年代以来,更多化学类型的杀菌剂不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内吸性杀菌剂的问世。1965年日本开发了有机磷杀菌剂稻瘟净,1966年美国开发了萎锈灵,1967年美国开发了苯菌灵,1969年日本开发硫菌灵,1974年联邦德国开发了唑菌酮,1975年美国开发了三环唑,1977年瑞士开发了甲霜灵,1978年法国开发了三乙磷酸铝。以上述为代表的内吸剂已成为70年代以来杀菌剂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农用抗生素也有较快的发展。有机汞、有机砷和某些有机氯杀菌剂因毒性或环境污染问题而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内吸剂由于防治效果提高而使杀菌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到80年代,杀菌剂的品种已超过200种。据调查,1985年全世界杀菌剂销售额达到25.4亿美元,占农药总销售额的18.4%。1984年杀菌剂中内吸剂的销售额已占44.2%,非内吸剂占55.8%。近半个世纪以来,杀菌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防治真菌病害的药剂方面,而对于防治细菌和病毒引起病害的药剂还研究开发得很不够。 中国自50年代起主要发展保护性杀菌剂,7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内吸性杀菌剂和农用抗生素,并停止使用有机汞剂。由于杀菌剂的应用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发展速度不如杀虫剂快,但是杀菌剂对农业的增产保护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农民所认识,随着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杀菌剂的发展必将加快。 嘧啶类化合物一直显示出很高的生物活性,就此类化合物而言,它广泛存在于人 体及生物体内,如生命所必需的核酸中最常见的5种含氮碱性组分就有3种含嘧啶 结构(尿嘧啶、胞嘧啶和胸腺嘧啶)。此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医药和农药界的 重视。嘧啶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备受关注.将不同 基团引入嘧啶结构中,经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菌活性的嘧啶衍生物,它 在新型农药创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的研究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第一章嘧啶结构和性质

1_2_4-三唑的制备

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综合与设计性化学实验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题目:1,2,4-三唑的制备 班级:轻化1101班学号:11140131 姓名:徐得欢实验日期:

1,2,4,-三唑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 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和应用 了解无取代三唑环的合成和应用; 了解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一,前言 1.2.4一三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lll、消炎l 2l、抗癌_3j等。Catheyl4j指出,含有C—C—N—N骨架的有机分子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Pathok等指出1.2.4一三唑硫醚类的抗菌性比硫醇类高[5I。考虑到羟基等基团能增加分子水溶性及负电性、有可能提高药物活性。 二、实验原理 1,2,4-三唑环中有两个相邻的氮原子,在合成上可以由NH2NH2来提供,通过和其他带有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如甲酰胺缩合而成。甲酰胺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1,2,4-三唑常有的方法。另一类方法是通过1mol的甲酰胺和1mol甲酰胺环和而成。但用这种方法,甲酰肼尚有需要由甲酸甲酯肼来制备,路线较长,成本较前类方法为高。用肼的衍生物(如酰肼)代替肼,可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取代的三唑化合物,。3HCONH2 + NH2NH2 .H2O + 2H2O + HCOOH + 2NH3 N N HN 180℃(甲酰胺沸点:210℃水合肼的沸点118.5℃)。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带机械搅拌回流装置(尾气吸收),蒸馏装置等。 2.试剂 水合肼(C.P.80%或工业品),甲酰胺(C.P.99.5%或工业品),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 1、1,2,4_三唑制备 将86g(1.9mol)甲酰胺和5.22g(0.1mol)甲酸加入四颈瓶,加热至180℃,保持温度170-185℃边搅拌边滴入63g(1.0mol)85%的水合肼(当温度低于170℃

1,2,3-三氮唑的制备

三种1,2,3-三氮唑的制备 目录 三氮唑的制备 (1) 第一章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的合成研究 (2) 1.1 前言 (2) 1.2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的制备 (2) 1.2.1 反应原理 (2) 1.2.2 实验步骤: (3) 1.2.2.1 氯苄为原料制备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 (3) 1.2.3 1-苄基-4-苯基-1-H-1,2,3-三氮唑结构表征: (4) 1.2.4 结论 (4) 第二章 2-(4-苯基-1,2,3-三氮唑-1-亚甲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研究 (5) 2.1 引言 (5) 2.2 反应原理 (5) 2.3 实验部分 (6) 2.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 2.3.2 实验步骤 (6) 2.3.2.1 合成路线: (6) 2.3.2.1.1 2-氯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9] (6) 2.3.2.1.2 2-(4-苯基-1,2,3-三氮唑-1-亚甲基)-1-H苯并咪唑的合成 (6) 2.4 结果与讨论 (7) 2.4.1 结果 (7) 2.4.2 讨论 (9) 2.5 结论 (9) 第三章 9-[2-(4-苯基-1,2,3-三氮唑)-1-乙基]-9H-咔唑的合成研究 (10) 3.1 引言 (10) 3.2 反应原理: (11) 3.3 实验部分 (11) 3.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11) 3.3.2 实验步骤 (12) 3.3.2.1 9-(2-氯乙基)-9-H-咔唑的制备 (12) 3.3.2.2 9-[2-(4-苯基-1,2,3-三氮唑)-1-乙基]-9-H-咔唑的制备 (12) 3.4 结果与讨论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 【摘要】具有特定结构和实用价值的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主要研究的课题是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甲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丙酰氟乙酸甲酯,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一系列的5位氟代的嘧啶化合物。用红外光谱仪,熔点测定仪等对所取得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 【关键词】氟嘧啶;酰化反应;环合 引言 近年来,5氟嘧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它们为基础的5-氟尿嘧啶、伏立康唑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5氟嘧啶环的合成、氟嘧啶C2、C4和C6位的烷基化及其卤代一直是合成上的难点和热点。鉴于嘧啶环的药用活性及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在嘧啶环上引入氟原子已成为合成新药物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主要进行的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工艺研究,综合考察各相关反应的产率、反应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中间体的纯度、性状等各方面因素。 1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目前5氟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从氟乙酸乙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另一类是直接对现有的氟嘧啶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a-卤代烷基化以及基团的取代反应;还有一类就是从2,3,3,3-四氟丙酸甲酯出发,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得到产物。具体的合成方法举例如下: 1.1从氟乙酸乙酯出发6-(1-溴乙基)-4-氯-5-氟嘧啶的合成[1][2]。本方法采用工业原料氟乙酸乙酯,以丙酰氯与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α-氟丙酰乙酸乙酯(2),再与甲脒乙酸盐缩合,采用适当比例的混合溶剂提取得(3),再用POCl3使化合物(3)的羟基氯化、NBS溴代得目标化合物(1)。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该合成路线工艺简单、反应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保持了较高的产率,总收率为41.7%[1]。原料氟乙酸乙酯价廉易得,除第一步反应收率较低以外,其余各步收率较为良好。其合成条件对设备要求不高,只要用脲和胍来替换第二步反应中的脒,就可以分别得到不同的反应中间体及产物。 1.2从氟嘧啶类化合物出发2,4-二氯-6-乙基-5-氟嘧啶的合成[3]。本合成方法以2,4-二氯-5-氟嘧啶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而得。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本实验的格氏试剂的制备中常用碘或碘钾盐作催化剂,然后采用1,2-二溴乙烷作为反应引发剂。导致本反应对溶剂要求高,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纯化,去除其中的过氧化物,水,醇,酸等杂质。有副反应产生,产物纯化较为困难。且反应中的原料2,4-二氯-5-氟嘧啶本就是5位氟代的嘧啶类化合物之一,原料难得昂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2005届本科毕业(学位)论文河西学院化学系 第一章: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1.引言:根据杂原子在环数目很多。的五元环体系叫唑含有两个杂原子且其中 一个杂原子为N,的化合物是噁唑类化合O3-唑。五元环中杂原子为N、中位置不同,有可分为1,2-唑和1,4)等。(物,其种类较多,有噁唑(1)、噁唑啉(2)、噁唑烷(3)、噁唑酮、苯并噁唑111OOOONNNNH4312ONnNO5 [1]。噁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具有噁唑环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2]。同时它们在中间体、药物合成中也具氨基噁唑具有杀真菌、抗菌、抗病毒作用例如2-[345][6],,。5)是耐高温的高聚物有广泛的用途。分子结构中含有噁唑环的聚苯并噁唑(噁唑(1)是1,3位含有O、N原子的五元环,为有像吡啶一样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液体,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在热的强酸中很稳定,不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不参与任何的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二氢和四氢杂环化合物叫做噁唑啉或4,5-二氢唑啉(2)和噁唑烷或四氢噁唑啉(3)。 [1]年确定的,但一向没有人作过大量深入的在1887虽然噁唑环这个名称还是Hantzsch研究,因为这个环系不常见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制备也相当困难。直到青霉素的出现,才推动了噁唑的研究。青霉素本身虽没有噁唑环,但它最初是疑为是属于这个环系的。青霉素实际含有一个噻唑环,而噁唑是噻唑的氧的类似物。因为青霉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药品,研究的范围也由噻唑推广到了噁唑。下面我们就将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 2.合成方法 噁唑类化合物可由提供N,O原子的化合物来合成。 页37共页1第 2005届本科毕业(学位)论文河西学院化学系 法合成噁唑环2.1.Cornforth[7] 1947年由。其过程如下:Cornforth等人首次合成第一个含有噁唑环的化合物NHCCHEtO222)HN=CHOCH(CHCHOH + HClHCN + (CH) 23223ClNCCEtO 2HC(OEt)3AcOH)EtOCCH-N=CHOCH(CH2232)CHOCH(CHHCKOEt23加热KO HOOCCEtO2NNN水解喹啉加热CuO, OO O[7]羧酸乙酯的路线如下据此设计合成噁唑-4-。 EtCO 2ClNH2NHEtOCCH N222PrOi Et EtOKHCO2OiPr H57%EtCOEtCO22NN AcOH OiPr OKO34%82% 2.2. 碱催化酰氨基磺酰烯关环合成法[8]-1-苯磺酰烯在碱催化下关环可得到噁 唑化合物。用3-酰氨基-2-碘HNPhSOMeNNH2Na IPhSONaOH22PhOSHCMeMe 22aq ,EtAc hv 80℃℃THF 0HOOOI94%38%

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嘧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抗癌等。本文主要对嘧啶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的发展现状做了分类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嘧啶类杀菌剂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趋势 前言 嘧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嘧啶类化合物自开发以来一直显示了很高的生物活性。嘧啶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了农药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研究应用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抗癌等,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得到很多研究应用的重视。 1历史 自1968年英国英国卜内门公司首次开发了具有杀菌活性的嘧啶类化合物乙嘧酚以来,国外的一些农药公司相继成功地开发了数十个嘧啶环的杀菌剂,如艾格福公司开发的甲基嘧菌胺,对灰葡萄孢产生的各种病害均有较高的防效,且作用方式独特,通过对病原体抑制蛋白质的分泌,降低某些水解酶的含量,然后渗透到寄主组织中并使之坏死;2000年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报道的内吸性杀菌剂氟嘧菌酯,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有效的防治禾谷类作物、马铃薯、蔬菜、和咖啡等作物中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七十年代,又开发了几个新的嘧啶环的杀菌剂。除了对六十年代产品进行结构改造外,又开发了新的含嘧啶环的化学结构作为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商品化的产品出现,广泛应用于农田中。由于嘧啶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作用方式独特等优点。其分子设计、分子合成、与生物合成与应用研究仍然是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现就对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简单的阐述。 2分类 一般的将嘧啶类杀菌剂按照其结构特点分为以下七大类:嘧啶酚类、嘧啶醇酮类、含嘧啶丙烯酸酯类、二芳基嘧啶类、嘧啶胺类、苯胺嘧啶类。 2.1嘧啶酚类:嘧啶酚类杀菌剂是嘧啶类杀菌剂中最早商品化的,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其代表品种有甲菌啶(dimethirim01)及己菌啶(ethirim01)。近几年由日本组氏学研制的化合物和具有很好的防治灰霉病及稻瘟病的活性,它对苯并坐类等抗性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并扩大了这类药剂的防治谱。嘧啶硫醚类化合物,由日本三井东压和德国拜耳报道,对稻瘟病、卵菌病显示良好的防效。 2.2嘧啶醇酮类:主要用于防治苹果黑星病、小麦锈病及白粉病。嘧啶醇酮类化合物多用于防治苹果黑星病、小麦锈病及白粉病等,代表品种有氯苯嘧啶醇(fenarim01)氯苯嘧啶酮(nuarimoI),它们主要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达到杀菌的作用。氯苯嘧啶醇主要用于防治苹果、葡萄、花卉等的各种种病害:氯苯嘧啶酮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自粉病,用于防浓果树白粉落、黑星菌弓l超的病害‘5“。嘧啶酮类化合物同样具有很好生物活性,可以完全保护小麦不受细球壳菌属的侵染,如东洋曹选公司报道的化含物在200ppm时对预萄霜霉病防效大予90%。 2.3含嘧啶丙烯酸酯类:含嘧啶的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多由ICI开发,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稻瘟病、黑星病、早疫病等。对已有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仍有高效,且活性谱广。代表化合物为ICIA5504(64),此类化合物来自天然B,有独特的作用方式,通过阻碍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间的电子转移,限制线粒体的呼吸,因此对已有的杀菌剂产生抗性的病菌仍然有效,且杀菌谱广。此类化含物已引起世界许多公司的关注。 2.4二芳基嘧啶类:主要用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稻瘟病、纹枯病、及灰葡萄孢,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十分活跃。二芳基嘧啶类杀菌剂是住友及赫斯特公司近几年开发的,主要用于防治已产生抗性的稻瘟病菌、纹枯病菌及灰葡萄孢。其结构特点是嘧啶环的2或4位由两个不同或相同的芳基取代,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十分活跃。 2.5嘧啶胺类:嘧啶胺类化合物是嘧啶类杀菌剂中近年来有较大进展的一类,嘧啶胺类化合物是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发的一类作用机制独特的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属所致的各种病害有特效。目前有4个品种商品化:甲基嘧菌胺、嘧菌胺、环丙嘧菌胺和氟嘧菌胺。甲基嘧菌胺和嘧菌胺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蛋白质分泌,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现有的众多杂环化合物中,三唑类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三唑类衍生物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颇受人们青睐。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三唑类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农业医药材料 前言:含氮杂环化合物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毒性低,内吸性高,常被用作医药和农药的结构组成单元,在医药和农药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含氮杂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三方面的应用,对新型三唑化合物的研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在农用化学品中,三唑类化合物己经被开发成为一类引人注目的超高效农药,其中已有几十个商业化的品种。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仍很活跃,其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目标是通过保留三唑环的分子结构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饰,以求达到进一步扩大杀菌谱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减少用药量。 1.杀菌活性 危害动植物而使动植物致病的有害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对植物而言,植物的主要病害是真菌病害。近30年来,三唑类杀菌剂以其高效、低毒、广谱而备受青睐。 三唑类化合物的高效杀菌活性引起国际农药界的高度重视,各大公司先后

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防效较差;胺草唑是一种有丝分裂抑制剂,它在植株内不移动,主要通过触杀分生组织而起作用,芽前使用可使阔叶杂草不发芽,芽后使用使植株逐渐停止生长,直至生长点死亡,幼株枯死。 三唑磺 王振军、刘斌、李永红[3]等以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为模板, 应用“生物等排原理”设计了 1,2,3-三唑甲酰胺类具有等排结构的化合物, 从丙炔酸出发合成丙炔酰胺后, 利用 Cu(I)催化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使其与叠氮化合物反应, 快速合成了 17 个结构新颖的1-取代-1H-1,2,3-三唑-4-甲酰胺类化合物. 当使用 Cu/C 催化时, 中间体 N-(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丙炔酰胺(4a)与2,2,2-三氟乙基叠氮(14)在三乙胺作添加剂的条件下, 可以获得中等收率的偶联的 1,2,3-三唑化合物 17. 所有目标化合物都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的确认, 并测试了其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虽无明显的杀菌活性,但在 100 μg/mL 测试浓度下, 化合物 6a, 6e, 6k 和 6l 均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抗癌作用 含 1, 2, 3 三唑基的化合物、三氮唑糖苷衍生物, 都已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类固醇类C17苯并三唑能够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4, 5, 6,7 tbro mo 1H benzot riazole 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能够抑制蛋白激酶 CK2, 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由此说明, 苯并三唑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性。 孙婕、谭珍一、瞿斌[4]等将合成的3( 1H 1, 2,3 苯并三唑) -1 -( 4 氯苯基)- 1- 氧丙酮- 2 ,2, 4- 二氯苯甲酸酯( Bz) 作用于小鼠乳腺癌细胞系,

【CN109912606A】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3026.6 (22)申请日 2019.04.16 (71)申请人 新乡医学院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 道601号新乡医学院 (72)发明人 高庆贺 邱培勇 刘兆敏 杨利敏  吴曼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代理人 路宽 (51)Int.Cl. C07D 487/04(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3-氨基吲唑类生物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过程简单高效,通过无过渡金属催化的一锅串联反应一步直接制得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避免了由于多步反应中多种试剂的使用以及对各步反应中间体的纯化处理等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合成过程操作方便,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同时以三乙胺为原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 本。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8页CN 109912606 A 2019.06.21 C N 109912606 A

1.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再加入NH 4I和氧化剂,然后于110-15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3,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1为苯基、取代苯基、2-萘基、1-萘基、吡啶基或噻吩基,该取代苯基为3,4,5-三甲氧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2,4-二氯基苯基或一元取代苯基,一元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叔丁基、甲氧基、氟、氯、溴、三氟甲基或硝基,R 2为氢、甲氧基、氟、氯、溴、碘或硝基,溶剂为氯苯、甲苯、1,4-二氧六环、乙腈、N -甲基-2-吡咯烷酮或N ,N -二甲基甲酰胺,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氧气或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醛类化合物1、3-氨基吲唑类化合物2、三乙胺、NH 4I与氧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3,芳香醛类化合物1与溶剂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甲亚砜或氧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所述氧化剂为空气时,合成过程在密封或敞开条件下进行。 4.一种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和三乙胺溶于溶剂氯苯中,再加入NH 4I,然后于120℃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吡啶并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5, 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 3为氢或甲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醛1a、3-氨基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4、三乙胺与NH 4I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苯甲醛1a与溶剂氯苯的投料配比为1mmol:4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嘧啶并吲唑类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12606 A

论文 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化 学 年 级 2008 级 姓 名 XXX 论文(设计)题目 2-羟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讲 师 2012年5月5日 学号: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引言 (2) 1实验部分 (3) 1.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3) 1.2 4,6-二甲基嘧啶-2-酮盐酸盐的制备 (3) 1.3 N,N-二甲胺基苯甲醛的制备 (3) 1.4 最终产物的合成 (4) 2结果与讨论 (4) 2.1对反应机理的探讨 (4) 2.2 反应时间的选择 (6) 2.3柱层析淋洗济的选择 (6) 3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附注 (8)

2-羟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姓名:XXX 学号:20085051159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 指导老师:XXX 职称:讲师 摘要:2-羟基嘧啶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二羟基嘧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关键词:2-羟基嘧啶;衍生物;合成;反应机理 Abstract: Dihydroxy pyrimidine derivative has an unique two-photon absorp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nthesis and their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dihydroxy pyrimidine derivatives. Key Words: Dihydroxy pyrimidine;Derivatives;Synthesis ;Mechanism 引言 2-羟基嘧啶衍生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嘧啶类产品的合成中。在农药的发展史中,嘧啶类化合物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此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一直受到医药和农药界的重视。近几年,作为农药的嘧啶类化合物层出不穷,如作为杀菌剂的嘧啶胺类,嘧啶腺类及嘧啶丙烯酸酯类,除草剂的嘧啶磺酰脲类,嘧啶水杨酸类及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嘧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于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均有很好的活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谷物、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其良好的杀菌活性,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而2-羟基嘧啶是合成嘧菌酯的重要中间体。众所周知,一些有机化合物的荧光或吸光性质随pH的变化可用来指示目标介质中酸碱性的改变。这种基于光学信号变化而建立的pH测定方法,可弥补玻璃电极所存在的上述不足,并得到 长足的发展。其中,荧光法测定pH具有灵敏度高、可以采用缓和模式操作(这种技术特别适合研究混浊和非均匀体系),分析仪器的几何设计更加灵活等特点。此外,利用各种荧光参数(如荧光强度、荧光寿命等)的变化来测定pH值,不仅便于荧光显微学研究,而且可实时检测细胞内pH的动态分布和区域变化,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现有的众多杂环化合物中,三唑类衍生物对过渡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三唑类衍生物由于其广谱的生物活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直颇受人们青睐。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三唑类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唑化合物农业医药材料 前言:含氮杂环化合物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毒性低,内吸性高,常被用作医药和农药的结构组成单元,在医药和农药合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三唑类化合物作为含氮杂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三唑类化合物在农业、医药、材料三方面的应用,对新型三唑化合物的研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在农用化学品中,三唑类化合物己经被开发成为一类引人注目的超高效农药,其中已有几十个商业化的品种。目前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仍很活跃,其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目标是通过保留三唑环的分子结构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饰,以求达到进一步扩大杀菌谱和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减少用药量。

1.杀菌活性 危害动植物而使动植物致病的有害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和病毒。对植物而言,植物的主要病害是真菌病害。近30年来,三唑类杀菌剂以其高效、低毒、广谱而备受青睐。 三唑类化合物的高效杀菌活性引起国际农药界的高度重视,各大公司先后开发出一系列商品化的杀菌剂,如羟菌唑主要用于谷类作物防治矮形诱病、叶诱病、以及壳针孢、镰刀菌等病害;丙环唑主要对担子纲和子囊纲和半知纲中许多真菌有活;粉唑醇主要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的真菌有活性,如白粉病、诱病,对谷物白粉病有特效;酰胺唑具有保护、治疗作用,防治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纲引起的谷、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的真菌病害;糠菌唑能防治谷类作物、葡萄、水稻、果树和蔬菜上的由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菌类病原菌引起的病害。 近几年来新研制的三唑类杀菌剂的结构出现以下几个特点:以多取代的三唑为母核,并对其它结构进行修饰,如以多个卤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分子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形成稠杂环等多个方法来达到提高活性或专一性的目的。 三唑苄胺类化合物具有高效、广谱抗真菌活性,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三唑类化合物的 R1为 2, 4-二氯或 2, 4-二氟取代基时抗真菌活性较好。冯志祥、张万年、周有骏[1]等人改进了 1-[2-(N -甲基)氨基-2-(2, 4-二氯苯基) 乙基] -1H-1, 2, 4-三唑的合成方法, 降

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_任青云

2005年第25卷有机化学V ol. 25, 2005第12期, 1530~1541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12, 1530~1541 * E-mail: he1208@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307633.html, Received November 16, 2004; revised March 3, 2005; accepted April 20, 2005. 吡啶并[2,3-d]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啶并[2,3-d]嘧啶及其氧代衍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 学和药理学活性, 该类化合物是人们合成和研究得最多

No. 12 任青云等: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531 的一类吡啶并嘧啶类衍生物. 综合近二十年来各类文献, 其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1)从吡啶环出发关环; (2)从嘧啶环出发关环. 本文即依此作为此类化合物合成的主要分类依据. 1.1 从吡啶环出发. 1.1.1 含α,ω-二腈的吡啶环在卤化氢作用下关环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α,ω-二腈在卤化氢作用下环化反应历来是制备杂环化合物的一条有效途径[20](Eq. 1). 1995年, Victory 等[21]利用该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吡啶并[2,3-d ]嘧啶化合物, 并发现随卤化氢酸性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化合物. 如Scheme 1, 当HX 为氯化氢时生成化合物1, 当HX 为溴化氢或碘化氢时则同时生成两种异构体1和2. 后来, 发现不同溶剂对反应的选择性也有很大影响, 如采用甲苯作溶剂, 加热或室温条件下分别与氯化氢或溴化氢反应, 结果都只得到一种关环产物1, 且收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当HX 为溴化氢时1的收率大于 75%. Scheme 1 1.1.2 由氨基烟碱腈在酸或碱作用下关环 1988年, Hosmane 等 [22] 报道由2-氨基烟碱腈与原甲 酸三甲酯在催化剂三氟乙酸作用下生成N -(3-氰基吡啶基-2)-甲脒(3), 再与稍过量的甲基肼反应, 关环生成4-β-甲基肼基吡啶并[2,3-d ]嘧啶(4), 收率为46%. 后来发现在适当的条件下, 氨和肼一样能使甲脒关环(Eq. 2). 采用原甲酸三甲酯生成脒中间体再与各种亲核小分子关环, 这是制备杂环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 该方法经过改进后在合成步骤与收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在 烟碱腈亦可与盐酸胍在丁醇钠催化下发生Michael 加成关环, 生成吡啶并[2,3-d ]嘧啶化合物5, 收率为61%[23] (Eq. 3). 1997年, Quintela 等[24]合成了具有抗组胺活性的吡啶并[2,3-d ]嘧啶类化合物8, 采用氨基吡啶6与富电碳原子合成子N ,N -二甲基二氯亚甲基亚胺氯(7)反应, 经分子内关环得到目标产物, 收率为80%~90% (Scheme 2). 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活性高、收率好, 反应中提到的富电合成子亦可以应用到其他相关合成反应当中 . Scheme 2 2001年, Kumar 等[25]采用硫脲与氨基烟碱腈加热反应, 得到4-氨基-5,7-二取代吡啶并[2,3-d ]嘧啶-2-(1H )-硫酮(9) (Eq. 4), 该系列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 1.引言: 含有两个杂原子且其中一个杂原子为N的五元环体系叫唑,数目很多。根据杂原子在环中位置不同,有可分为1,2-唑和1,3-唑。五元环中杂原子为N、O的化合物是恶唑类化合物,其种类较多,有恶唑(1)、恶唑啉(2)、恶唑烷(3)、恶唑酮、苯并恶唑(4)等。 恶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具有恶唑环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1]。例如2-氨基恶唑具有杀真菌、抗菌、抗病毒作用[2]。同时它们在中间体、药物合成中也具有广泛的用途[3,4,5]。分子结构中含有恶唑环的聚苯并恶唑(5)是耐高温的高聚物[6]。 恶唑(1)是1,3位含有O、N原子的五元环,为有像吡啶一样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液体,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在热的强酸中很稳定,不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不参与任何的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二氢和四氢杂环化合物叫做恶唑啉或4,5-二氢唑啉(2)和恶唑烷或四氢恶唑啉(3)。 虽然恶唑环这个名称还是Hantzsch在1887[1]年确定的,但一向没有人作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个环系不常见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制备也相当困难。直到青霉素的出现,才推动了恶唑的研究。青霉素本身虽没有恶唑环,但它最初是疑为是属于这个环系的。青霉素实际含有一个噻唑环,而恶唑是噻唑的氧的类似物。因为青霉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药品,研究的范围也由噻唑推广到了恶唑。下面我们就将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 2.合成方法 恶唑类化合物可由提供N,O原子的化合物来合成。 法合成恶唑环 1947年由Cornforth等人首次合成第一个含有恶唑环的化合物[7]。其过程如下: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本科毕业论文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 学 年 级 2009 级 姓 名 罗红辰 论文(设计)题目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指导教师 张玉霞 职称 教授 2013 年 5月 16日 学号: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3) 1试验部分 (3) 1.1 主要仪器和实验试剂 (3) 1.2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3) 1.3 产物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4) 2结果和讨论 (4) 2.1溶解性及熔点 (4) 2.2红外光谱 (5) 2.3 紫外光谱 (7) 2.4荧光光谱 (9) 3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学生姓名:罗红辰学号:20095051109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 指导教师:张玉霞职称:教授 摘要:乙酸在浓盐酸的催化下与氨基硫脲反应生成脂肪族类2,5-二取代-1,3,4-噻二唑,取代苯甲醛与氨基硫脲在六水合氯化铁的催化下关环生成芳香族类2,5-二取代-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荧光分析。 关键词:噻二唑;取代苯甲醛;氨基硫脲;合成 Abstract:Under the catalysis of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etic acid react with thiosemicarbazide and generate an aliphatic 2,5 - disubstituted -1,3,4 – thiadiazole.under the catalysis of ferric chloride hexahydrate,the product of substituted benzaldehyde reacting with thiosemicarbazide synthesize Aromatic 2,5- disubstituted-1,3,4- thiadiazole compounds.And,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analysis were done after synthesis. Keywords:thiadiazole;substituted benzaldehyde;thiosemicarbazide;synthesize 前言 20世纪末以来,化学工作者发现l,3,4-噻二唑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工业方面,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主要被用作润滑油脂抗磨极压剂,也用作钼、石墨等矿石的浮选剂[2]。在农业方面,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主要用作除莠剂、灭草剂、杀菌、抑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用来防治水稻百叶枯病、柑橘溃疡病、蕃茄青枯病等[3]。在医药方面,l,3,4-噻二唑是一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常作为药物中间体主要用来合成具有抗菌,抗焦虑,抗癌活性的药物[4-12]。噻二唑化合物的“碳氮硫”结构作为活性中心已引起广泛关[13-17],含有3个杂原子的1,3,4-噻二唑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因该类化合物具N-C-S毒性基而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其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以下是脂肪族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和芳香族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

1H_1_2_3_三氮唑合成新工艺

2011年第1期广东化工 第38卷总第213期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1307633.html, · 65 · 1H-1,2,3-三氮唑合成新工艺 成兰兴,师传兴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以水合肼,盐酸羟胺,乙二醛为原料,经肟化、腙化、脱乙酰基三步反应制备医药中间体1H-1,2,3-三氮唑,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0~40 ℃,反应时间4~6 h,催化剂加入量CHL-A5 %,CHL-B10 %,全部采用工业原料,价格低,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总收率达69 %以上。1H-1,2,3-三氮唑含量99.6 %(色谱法)。 [关键词] 1H-1,2,3-三氮唑;合成;水合肼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1)01-0065-01 Preparation of 1H-1,2,3-triazole Cheng Lanxing, Shi Chuanxing (Henan Province Chemicai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ngzhou 450052, China) Abstract: High-purity 1H-1,2,3-triazole was obtained by resction of hydrazinehydrate, hydroxylamine with glycoxal follow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for three steps to give 69 % yield 1H-1,2,3-triazole. Keywords: 1H-1,2,3-triazole;synthsis;hydrazinehydrate 1H-1,2,3-三氮唑,分子式C2H3N3,分子量69.09,1H-1,2,3-三氮唑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β-内酰胺抗生素泰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泰唑巴坦属青霉烷砜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最早是由日本大鹏公司开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它具有毒性低、稳定性好、抑酶活性强的特点,在国内国外被广泛使用。1H-1,2,3-三氮唑作为制备泰唑巴坦的关键中间体使用量在不断增大,市场供不应求,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 1H-1,2,3-三氮唑的制备方法文献报道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以对甲基苯磺酰肼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搅拌下与40 %乙二醛反应,然后通入NH3,放热使温度自然升温至55 ℃,待温度开始下降后,停止通NH3,继续搅拌18 h,过滤,蒸发回收溶剂,减压精馏的产品1H-1,2,3-三氮唑,收率63 %[1]。(2)在丙酸溶剂中,对甲基苯磺酰肼与乙二醛15 ℃反应1 h得到的中间体用NH3-甲醇溶液在22±5 ℃反应2 h得产品1H-1,2,3-三氮唑,收率50.50 %[2],(3)以对甲基苯磺酰氯为原料,经缩合、闭环反应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53.80 %[3]。国内还有报道以苯并三氮唑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采用微波法脱羧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可达64.7 %,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备方法有创新[4]。 文章以水合肼、盐酸羟胺和乙二醛为原料,经肟化、腙化反应、闭环、脱乙酰基等步骤制备1H-1,2,3-三氮唑,总收率达69 %以上,且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较其它的制备方法有更强的竞争力。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各步的反应方程式为。 1.1.1肟化腙化反应 NH2NH2+HONH2+CHOCHO→HO-N=CH-CH=NNH2 1.1.2闭环 cat HC-N HO-N=CH-CH=NNH2+(CH3CO)2O →‖‖ + HC N \/ NCOCH3 CH3COOH 1.1.3脱乙酰基 HC-N cat HC-N ‖‖ + CH3OH →‖‖ + CH3COOCH3 HC N HC N \/\/ NCOCH3 NH (1H-1,2,3-三氮唑) 严格控制各步的反应条件和物料配比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2 实验 1.2.1 仪器与原料 反应瓶,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精馏塔(成套装置),密度计,气相色谱仪GC900B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水合肼(80 %工业进口),盐酸羟胺(工业一级,99 %昆山),乙二醛(40 %,新乡),甲醇(工业99 %),乙酸酐(CP),催化剂CHL-A(自制),催化剂CHL-B(自制)。 1.2.2 实验步骤 1.2.2.1 乙二醛单腙肟的制备 在1000 mL反应瓶中,加入220 g水合肼,搅拌下加入111.2 g盐酸羟胺,完全溶解后,在严格控制规定温度下,缓慢滴加232 g乙二醛,滴加速度以温度可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宜,加完后,继续搅拌15 min,反应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收集有机相干燥,蒸出溶剂,过滤得到结晶132.1 g,收率87.3 %。 1.2.2.2 1-乙酰基-1,2,3-三氮唑的制备 取乙酸乙酯200 mL,加入94.4 g 1.2.2.1中得到的产品搅拌溶解,加入5 g自制催化剂CHL-A,搅拌下滴加乙酸酐15.3 g,滴加速度控制在使反应温度不超过30 ℃为宜。加完后升温至规定温度,继续搅拌3 h,析出结晶,过滤干燥得产物108.2 g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收率92.8 %。 1.2.2.3 1H-1,2,3-三氮唑的制备 取1.2.2.2中产物50.5 g加入反应瓶,加入240 mL甲苯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7.5 g个自制催化剂CHL-B,冷却至规定温度,滴入甲醇95 mL,滴入速度使温度不超过40 ℃为宜,滴完后继续搅拌4 h时,蒸馏回收溶剂,减压精馏收集42~44 ℃馏分(0.25 mmHg)得到1H-1,2,3-三氮唑26.5 g,收率85.8 %,密度 1.182 g/mL,含量99.61 %(气相色谱,面积法)。总收率69.5 %。 2 结果与讨论 (1)由水合肼、盐酸羟胺、乙二醛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可以制备医药中间体1H-1,2,3-三氮唑,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制备成本低。 (2)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后处理简单,易于工业化,反应温度20~40 ℃,反应时间4~6 h,反应温度过高,会使肟化和腙化的位置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产品收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69.5 %。 (3)产品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含量可达99.6 %,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用于抗生素泰唑巴坦的生产。 (4)该实验中两步采用的催化剂均为自制,催化剂的活性高低对反应的选择性影响明显,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下转第71页) [收稿日期] 2010-10-16 [作者简介] 成兰兴(1965-),男,郑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研究和开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