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XX车间

2013年2月16日编制 2018年1月27日修订

目录

1、冻伤事故概述

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2.1什么是冻伤事故

2.1.1冻伤事故的成因

2.1.2冻伤的易发时机

2.1.3冻伤的临床表现

2.2如何预防冻伤事故

2.3冻伤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3、冻伤的主要症状

4、冻伤急救与治疗

5、预防措施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应急组织机构

6.2应急组织职责

7、应急处置

7.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7.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7.3应急处置措施

7.4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附件: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1、冻伤事故概述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有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在极端寒冷,特别在高原地区可发生肢体的冻伤,若核心体温低于正常,即使体温过低尚未出现,可加重冻伤。冻伤一般表现为耳廓、手、足等处发红或发紫、肿胀,严重时会出现肢体坏死,甚至死亡。

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冻伤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冻伤工作。

1、什么是冻伤事故

(1)冻伤事故的成因

<1>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

寒冷是发生冻伤的主要原因,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局部热量散失增多,当局部温度降低至组织冰点以下时,即可发生冻伤。潮湿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衣服、鞋袜潮湿或被水浸渍,即使环境温度并不很低,也可因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而引起冻伤。大风也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加剧了热的散失,风速愈大,身体受冷愈重。身体局部与极冷的金属、石块、地面、墙壁等冷物接触时,因为它们导热性强,能使局部强度急剧下降或发生冻结,以致产生冻伤。

<2>机体因素的诱发作用

所有能导致温热调节障碍、循环障碍和与产热有关的内分泌障碍等都能诱发冻伤。吸烟或饮酒过量、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手脚多汗、有冻伤史等都能诱发冻伤。

(2)冻伤的易发时机

<1> 极冷:突然遇到暴风雪,骤然受严寒侵袭;涉水后鞋袜不能及时更换;拂晓最冷时行动;赤手射击、填弹、搬炸药包等。

<2> 静止:潜伏、伏击、昼夜据守阵地、负伤等情况下,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3> 出汗:大量出汗后在冷环境下静止停留过久或打瞌睡。

<4> 装备缺损:防寒装备破损、鞋袜或手套狭窄或丢失;求战心切,过早地轻装。

<5> 疲劳:过度疲劳、掉队迷路、饥饿、全身抵抗力下降。

(3)冻伤的临床表现

冻伤一般分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另一类称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的低温所造成,分局部冻伤或全身冻伤。

<1> 非冻结性冻伤

①冻疮:多于初冬和早春低温或潮湿条件下发生,好发部位为手、足、耳和面部。初时皮肤发绀、水肿,出现红斑、感觉异常、灼痒与胀痛感。如果水肿突出,可发生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表面溃疡,渗出浆液。如由继发感染,则会出现脓和炎症。

②战壕足:是战时长时间立于湿冷的战壕内所引起的。其症状和冻疮类似,初期仅双脚感觉寒冷,继而麻木,有时脚底有刺痛或钝痛感。

③浸渍足:是下肢在不太低温的水中长时间浸泡而由缺乏运动时发生的。开始时局部呈缺血现象,足背发凉肿胀,有沉重及麻木感。继则出现充血现象,血管扩张,由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及感觉,有时发生水泡,重者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2> 冻结性冻伤

①局部冻伤,伤员皮肤苍白、冰冷、肿胀、疼痛和麻木,重者

感觉丧失。

②全身冻伤,先感寒冷、疲倦、嗜睡、步态不稳,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检查可见皮肤苍白厥冷,口唇及手指青紫,呼吸、脉搏徐缓,瞳孔反射迟钝或消失。体温的下降程度是衡量全身冻伤轻重的重要标志,当直肠温度降至35℃时,代谢开始减弱。直肠温度降至33℃-30℃时,战栗停止,出现肌僵状态。直肠温度降至25℃-24℃时,可因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2、如何预防冻伤事故

(1)加强防寒教育,普及冻伤知识

一线员工由于户外活动频繁,尤其是夜班,在防治冻伤方面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需要对寒冷进行科学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寒是一项群众性工作,要领导重视,安全人员积极努力,更需要广大员工积极行动,共同做好防寒工作,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重视,懂得道理,明确方法。具体教育方法内容,应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有行之有效的经验,必须大力宣传,并针对具体情况,督促付诸实施。

(2)做好防寒保障,搞好物质供应

在入冬前,对个人冬装应进行检查,冬装必须合身,鞋子要求稍大一些,能防水,有鞋垫。居住场所必须注意保暖,取暖设备要完好,室内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8℃,最低也不能低于13℃。冬季长时间野营时,必须考虑取暖问题。注意膳食调配,适当增加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证供应热食。

(3)做好预防工作,制定防冻措施

公司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应当了解冻伤发生的规律和条件。熟悉气温、风力、湿度以及环境条件于冻伤发生的关系,加强管理教育。特别是在冬季长时间户外时,个人应扎紧服装袖口、裤脚和腰带,戴口罩、手套,放下帽耳。工作要注意“两头慢、中间快”。小休息时间宜短,大休息场所选在避风、向阳、无雪处,最好选在室内,休息时勿解衣扣和席地坐。

(4)进行耐寒锻炼,积极开展预防

在寒冷条件下,通过适当的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以炼胜寒”是我们一线员工多年来防冻工作的宝贵经验。其方法有局部耐寒锻炼和全身耐寒锻炼两种,包括体育锻炼、增加冬季室外活动时间和综合性寒锻炼等。

3、冻伤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1)急救复温

急救和复温是重度冻结性冻伤的重要急救措施。复温包括自然复温、体表复温和中心复温。

(2)局部治疗

<1> 一般治疗

一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数日后可治愈;二度冻伤经过复温、消毒后,创面干燥者可加软干纱布包扎,较大的水疱者可将疱内液体吸出后,用软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创面已感染者先用抗菌药温纱布,随后再用冻伤膏;三度、四度冻伤多用暴露无遗疗法,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坏死组织边界清除时予以切除。若出现感染,则应充分引流;对并发复温性者常需截肢。

<2> 药物应用

冻肢融化之后的1-3天之内最重要,可用40℃的0.1%氯已定(洗必泰)盐酸盐或醋酸盐溶液浸泡,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应用5-6天。冻疮局部可涂1‰呋喃西林霜剂、呋喃唑酮、呋喃丙胺等。用灭菌纱布包扎,一度、二度冻伤每天涂1-2次,一周左右即可治愈;三度冻伤,则涂药厚度1mm左右,每日换药1-2次,约2-3周时间方能治愈。

<3> 水疱的处理

较小的水疱应防止破裂,较大的水疱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出水疱液或在低位切开排出疱液,感染的创面可用0.1‰苯扎溴铵盐水溶液或0.02‰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无感染且痂皮较薄者勿需过早去除。较厚的痂皮或痂下积脓者应及时剪除,但剪除厚,需注意保护创面。在冻伤时,深层组织与浅层组织的损伤程度不一致,所以在切除痂皮、坏死组织时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仍有生机的组织。

(3)全身治疗

注意全身和局部的保暖,早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肿胀消退。重度冻伤病人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对可能并发感染的人,应及时应用抗感染的化学药物或抗生素治疗,病人一般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尤其是冻伤破溃者。在没有其它外科疾病或战伤合并症时,可在组织融化后24小时之内,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

酐,每日500ml,连用7-10天,以改善冻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保存率,水肿消退后,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3、冻伤的主要症状

多发生于末梢血循环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颊等处。患部皮肤苍白、冰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局部表现和烧伤相似,但局部肿胀一般并不明显。按其损伤深度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为皮肤浅层冻伤。局部皮肤初为苍白色,渐转为蓝紫色,继之出现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无水疱形成。约1周后,症状消失,表皮逐渐脱落,愈后不遗留瘢痕。

二度冻伤:为全层皮肤冻伤。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可于24~48h内出现水疱,如无继发感染,经2~3周,水疱干涸,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盖,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遗留瘢痕和发生痉挛。

三度冻伤: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被冻伤。皮肤由苍白逐渐变为蓝色,再转为黑色。皮肤感觉消失,冻伤周围组织出现水肿和水疱,并伴较剧烈的疼痛和灼痒。坏死组织脱落后留有创面,易继发感染。愈合缓慢,愈后遗留瘢痕,并可影响功能。

四度冻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冻伤。伤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患处呈暗灰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疱。2~3周内有明显的坏死分界线出现,一般为干性坏疽,但有时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以及继发感染,形成湿性坏疽。

往往留下伤残和功能障碍。

某些冻伤患者可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局部创面坏死组织的继发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较严重的则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败血症,此外,尚有少数并发肝炎、心包炎、肾盂肾炎和关节炎等。

当人体在极低温度环境下过度停留,可导致全身冻伤,此情况称为冻僵,罕见。早期精神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皮肤苍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战。当体温降至35℃以下时,各种生理功能由兴奋转为抑制;体温降至32℃以下时,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错乱,呼吸、心率均减慢,肌肉强直;当体温降至29℃以下时,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血压下降;当体温降至26℃以下时,可发生心室颤动,最后心跳、呼吸停止。

4、冻伤急救与治疗

1、急救和治疗原则:

(1)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防止继续受冻;

(2)抓紧时间尽早快速复温;

(3)局部涂敷冻伤膏;

(4)改善局部微循环;

(5)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6)应用内服活血化瘀等类药物;

(7)二、三度冻伤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冻伤治疗;

(8)冻伤的手术处理,应尽量减少伤残,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

存活能力的肢体功能。

2、急救要点与方法

(1)急救要点

<1> 将患者移到暖和的地方,并將衣服解开,用毛巾、毛毯让全身保温,不可搓揉冻伤部位。

<2> 患者呼吸停止时,立刻将气道开放,并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停止跳动,则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3> 只有手脚冻伤时,可在患者稳定后,将手脚泡在溫水中(3 7~40度),也可给予温热的饮料,但不可用热水浸泡或是火来取暖。

<4> 冻伤部位恢复后,要消毒患部并包扎起來,送医治疗。

(2)急救方法

迅速而稳妥地将病人移入温暖环境,脱掉衣服、鞋袜,采取全身保暖措施,盖以棉被或毛毯,并用热水袋,水壶加热(注意用垫子,衣服或毯子隔开,不要直接放在皮肤上以防烫伤)放腋下及腹股沟,有条件用电毯包裹躯开,红外线和短波透热等,也可用温水,将病人浸入40~42°C温浴盆中,水温自34~35°C开始,5~10分钟后提高水温到42°C,待肛温升到34°C,有了规则的呼吸入心跳时,停止加温。

如病人意识存在,可给予温热饮料或小量酒,静脉滴入加温10%葡萄糖水(可将输液管加长到5~6米,浸泡在38~40°C水浴中),有助于改善循环。

除体表复温外,也可采用中心复温法,尤其是那些严重冻僵的伤员。可采用体外循环血液加温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在一般医院都能进行,可用加温到49~54°C的透析液悬挂在3~4尺高度,通过在43°C水浴中保温的导管,灌入腹腔内,进行腹膜透析,每次约20~30分钟,可连续透析5~6次。每小时可使肛温升高2.9~3.6°C,有助于改善心、肾功能。

其它治疗,包括纠正心律紊乱和酸中毒,注意并发症(肺炎,心肾功能不全、脑、肺水肿)的防治等。如伴有局部冻伤,应先抢救冻僵后,再按冻伤治疗原则处理。

3、治疗

(1)轻度冻伤的治疗方法

<1> 用温水(38~42℃)浸泡患处,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软的干布进行局部按摩,切忌用火烤和用雪水摩擦。

<2> 用花椒或辣椒秸煮水浸泡患处或用生姜涂擦局部,也有治疗作用。

<3> 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洁尔灭消毒,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疮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4、严重冻伤的治疗方法

<1> 对于全身冻僵者,要迅速复温。先脱去或剪掉患者的湿冷的衣裤,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30℃的温水进行淋浴或浸泡10分钟左右,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应防止烫伤。冻伤的肢体应迅速

在温水中使之温暖,水的温度要护理人员的手能忍受(不超过40. 5℃),要小心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

<2> 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若可能应全身保暖。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核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3> 预防感染很重要,若坏疽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湿性坏疽,像浸泡足一样,可能被感染;应该应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种不是最近进行的,则应给予破伤风类毒素。

<4> 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气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内科疗法并不一致,但目标是恢复循环,使细胞损害减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异丁洛芬和丁咯地乐(buflomedil)。较强力的动脉内或静脉内给药以及化学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现已很少应用,但对晚期灼痛还是有用的。

<5> 营养和精神状态需要特别关心,手术应尽可能推迟,因为黑色硬壳常可脱落而留下活的组织。“正月冻伤,七月手术”是一句正确的

格言。最好的长期治疗是漩涡浴及浴后轻轻擦干并休息。对冻伤后长期持续存在的症状(如麻木对寒冷过敏)尚无治疗办法

5、预防措施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4、经常进行抗寒锻炼,用冷水洗脸、洗手,以增强防寒能力。

5、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6.2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

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7、应急处置

7.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目击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7.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7.2.1 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7.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

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7.2.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7.2.4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报告流程见图一:

事故发生

现场第一目击者呼喊,向岗位一操报告

岗位一操向班长报告

班长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

车间主任向生产部和公司领导报告

事故程度判定

重大

公司领导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

7.3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冻伤现象,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响应防冻伤应急预案。

2、发生冻伤事故后,用温水(38℃~42℃)浸泡患处,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软的干布进行局部按摩。

3、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在局部用65%~75%酒精或1%的新洁尔灭消毒,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疮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4、对于全身冻僵者,要迅速复温。先脱去或剪掉患者的湿冷的衣裤,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 30℃的温水进行淋浴或浸泡10分钟左右,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应防止烫伤。

5、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料,使伤员的体温尽快提高。同时将冻伤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不宜超过45℃,浸泡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6、发生冻僵的伤员已无力自救,救助者应立即将其转运至温暖的房间内,搬运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僵直身体的损伤。然后迅速脱去伤员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将伤员放在38℃~42℃的温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冻结在伤员的肢体上,不可强行脱下,以免损伤皮肤,可连同衣物一起时入温水,待解冻后取下。

7、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

7.4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7.4.1 报警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波及范围、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7.4.2 报警电话

生产部调度室:2169111 车间主任:2169089

车间安全员:2169321 急救电话:120

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

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范例

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范例 提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应急预案范本《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免费下载,Word模板,DOC格式,下载后请用MicrosoftOfficeWord打开即可学习参考: 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冻伤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冻伤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根据《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及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特制定《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冻伤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内容为指导,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概况 2.1室外气象参数 电厂厂址处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9.0℃;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8℃;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4.7℃;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5.0℃;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4.8℃年; 多年年平均气压为1008.3hPa; 多年逐月月平均气温如下(统计年限为1951年~20xx年): 月份34567891011 气温(℃)-8.4-5.11.69.817.221.524.323.818.611.21.7-5.6 3应急预案内容 3.1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 XXXX 3.1.2日常管理办公室 主任:副总工程师 副主任:安监负责人设备工程部负责人发电部负责人维护项目部负责人培训负责人、工会专职医院院长 3.1.3领导小组职责 (1)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听取日常管理办公室针对防寒防冻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案及安排,在发生冻伤人身安全事件后,接到事故报告根据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2)负责向集团公司和分公司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善后处理工作的物资和车辆供应 3.1.4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及日常检查工作。 (2)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前,制订防寒防冻预防措施方案及进行安排。 (3)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后,掌握每天的天气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寒防冻措施。 (4)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后,掌握每天在室外作业的作业组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冻伤人身伤亡事故。 (5)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6)根据事故报告宣布启动本预案。 (7)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8)负责发生事故后(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1.5应急通讯 领导小组组长XX办公室电话XX手机6001

液氩、液氮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氩气、氮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危险性分析 (1)氩气的危险性 氩气是一种白色、无味的在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当空气中氩气浓度超过33%,就有窒息危险。浓度超过50%,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超过75%,能在数分钟内死亡。皮肤接触液氩可引起冷烧伤,液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 (2)氮气的危险性 氮气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当空气中的氮气含量过高时,回事人吸入的氧气降低,引起窒息缺氧。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皮肤接触液氮可引起冻伤。 (3)当盛装液氩、液氮的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气瓶爆炸。 事故判断 (1)当各密封连接处开始冒气或有明显的漏气的声音时,说明氩气、氮气已经有少量泄漏,若不控制很有可能造成氩气、氮气的大量泄漏。 (2)当液氩、液氮杜瓦罐的压力表指示压力迅速上升时,说明罐体已经处于高压运行的状态,若不控制很有可能发生罐体爆炸事故。 2、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3)当现场人员能力不足以控制事故时或者人员受伤较严重时,应当立即请求外部支援(集团公司支援或社会支援)。 3、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其组织机构及成员如下:

现场应急处置机构职责: (1)负责本公司《氩气、氮气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更新,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本预案的应急救援演练培训和演练。 (2)事故发生时,调动应急预案队伍,现场指挥应急援救工作的开展。 (3)保护事故现场,协同事故调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 (4)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1)总指挥: 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通讯联络组:事故发生时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外部救援机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援。 (3)现场警戒组:事故发生时,现场拉起警戒线,协调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 (4)现场救护组:负责将事故现场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等待专业救护;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必要时对伤者进行简单施救。 (5)现场抢险组:负责控制液氩、液氮泄漏,不能控制时,负责转移泄漏的液氩、液氮杜瓦罐至空旷地点。 4、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液氩、液氮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当班人员在检查或生产时发现氮气、氩气管道有冒气泡或者听到有漏气声音时,应及时报告车间负责人,立即关闭供气氩气杜瓦罐后加固该处连接螺栓,并检查是否牢固紧密,当液氩、液氮杜瓦罐初级阀门损坏(无法关闭)漏气严重时,应立即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将该泄漏的杜瓦罐转移至空旷地点。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冻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XX车间 2013年2月16日编制 2018年1月27日修订 目录 1、冻伤事故概述 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2.1什么是冻伤事故 2.1.1冻伤事故的成因 2.1.2冻伤的易发时机 2.1.3冻伤的临床表现 2.2如何预防冻伤事故 2.3冻伤事故怎样处置和救治 3、冻伤的主要症状

4、冻伤急救与治疗 5、预防措施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应急组织机构 6.2应急组织职责 7、应急处置 7.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7.2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7.3应急处置措施 7.4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附件: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1、冻伤事故概述 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冻伤的发生除了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有关,还与潮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关。一般将冻伤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冻僵三种。在极端寒冷,特别在高原地区可发生肢体的冻伤,若核心体温低于正常,即使体温过低尚未出现,可加重冻伤。冻伤一般表现为耳廓、手、足等处发红或发紫、肿胀,严重时会出现肢体坏死,甚至死亡。 2、预防冻伤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冻伤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冻伤工作。 1、什么是冻伤事故 (1)冻伤事故的成因 <1>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 寒冷是发生冻伤的主要原因,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局部热量散失增多,当局部温度降低至组织冰点以下时,即可发生冻伤。潮湿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衣服、鞋袜潮湿或被水浸渍,即使环境温度并不很低,也可因长时间暴露于潮湿环境而引起冻伤。大风也是促进或加重冻伤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加剧了热的散失,风速愈大,身体受冷愈重。身体局部与极冷的金属、石块、地面、墙壁等冷物接触时,因为它们导热性强,能使局部强度急剧下降或发生冻结,以致产生冻伤。 <2>机体因素的诱发作用 所有能导致温热调节障碍、循环障碍和与产热有关的内分泌障碍等都能诱发冻伤。吸烟或饮酒过量、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手脚多汗、有冻伤史等都能诱发冻伤。 (2)冻伤的易发时机 <1> 极冷:突然遇到暴风雪,骤然受严寒侵袭;涉水后鞋袜不能及时更换;拂晓最冷时行动;赤手射击、填弹、搬炸药包等。 <2> 静止:潜伏、伏击、昼夜据守阵地、负伤等情况下,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冻伤急救

冻伤急救 冻伤是低温袭击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引起冻伤的原因主要是低温、身体长时间暴露、潮湿、风、水所造成的大量热量流失。 1.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脚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2.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零下8摄氏度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3.冻伤的预防 (1)在冬季寒冷环境中活动时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穿着一定要暖和。多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冬季户外锻炼,这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养成用冷水洗漱的习惯;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 (2)在高寒地带,不要把易受冻的部位暴露在外面,如手、脸部、耳朵。戴一双暖和的皮手套,要扎紧手套、衣服和裤子的袖口,防止风雪侵入衣服内,脸上可戴上专业护脸套,耳朵也要戴上耳罩,这样才能防止这些敏感的部分发生冻伤。 (3)不要站在风比较大的风口处,切记不要在疲劳或是饥饿的时候坐卧在雪地上,否则有可能对雪地产生疲劳的感觉,时间久了是很危险的。 (4)被冻伤的局部,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刺痛感或是某种现象,因此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易被冻伤的部位,也可以叫同伴观察自己是否有冻伤症状。 4、冻伤的救护措施 冻伤救护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尽可能将冻伤人员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护。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辣椒、艾蒿、茄秆煮水熏洗、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3)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4)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5)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两片去痛片治疗。 (6)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7)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8)确保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9)全身体温过低的伤员,为促进复温,可采用全身浸浴法,浴水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至42摄氏度之间。

液氧站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

液氧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1、事故类型:冻伤、中毒、火灾、爆炸。 2、健康危害:常压下,氧气浓度超过40%,可发生中毒。吸入40%-60%,轻咳,进而胸闷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发生肺水肿。吸入80%以上,面部肌肉抽动、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吸入40%左右的氧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3、危险分析:液氧沸点极低(-183℃),可引起冻伤。不可燃,但能强烈助燃,与易燃物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液氧积存于封闭系统中且不能保温,温度升高且不泄压即可导致物理爆炸,积存于两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 4、事故征兆或条件:阀门或管道锈蚀、管道受到撞击、阀门或管道破损、操作失误、人员有中毒的迹象、安全阀泄压、其他不可预见性因素等。 二、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特殊岗位、实操培训,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定时巡检,确保相关设备及安全附件稳固可靠,定期检验。 3、对液氧充装等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安全告知,严格执行充装规程。 4、站区内各部位设置标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站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及相关工具等完好有效。 6、液氧站内及站外1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质,尤其是油脂类物

质。 7、站内严禁烟火,如需维修动火作业,要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作业。 8、站内凡是能与氧接触的工具、手套等确保无油脂。 9、每年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组织与职责 1、应急组织:站长、当天班组作业人员。 2、各成员职责 2.1站长:负责组织氧气站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及上报工作。 2.2班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站长,并服从站长的统一指挥,做好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现场处置 1、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当事人或现场人员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钢构厂办公室及股份公司安环部报告。 2、遇到不同的突发状况时,应采取如下处置方式: 2.1 泄漏 (1)充装软管泄漏: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立即关闭槽车及储罐充装阀门。 (2)储罐有砂眼或裂缝泄漏:将储罐泄压,用浸水的棉纱、抹布放在泄漏处,利用液氧气化吸热,让其结冰延缓泄漏。 (3)管道、法兰或阀门泄漏:关闭泄漏点两侧的阀门,若前端无阀门或阀门已坏,用浸水的棉纱或抹布放在泄漏处,让其结冰延缓泄漏。

各类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各类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处置方案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破坏。救护人员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5)触电者未失去知觉时,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救治,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呼吸及心跳,让其舒适地平卧,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周围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救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6)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切记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如身体烧伤立即拨打“120”急救。 2、注意事项 (1)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使用的电工钳必须有绝缘柄,木柄斧头必须是干燥的,以免发生间接触电。 (2)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版)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版) 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 冻伤的一般症状 患处刺痛并逐渐或发麻、皮肤感觉僵硬,呈现苍白或有蓝色斑点、患处移动困难或迟钝。初期,是皮肤或深部冻伤,很难分辨出来,其症状相差不大。此外,冻伤可能伴随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若只有冻伤现象,应慢慢地温暖患处,以防止深层组织继续遭到破坏。 急救措施 尽快将患者移往温暖的帐篷或屋中,轻轻脱下伤处的衣物及任何束缚物,如戒指、手表等,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温

暖患处,或以温水将患处浸入其中,冻伤的耳鼻或脸,可用温毛巾覆盖,水温以伤者能接受为宜,再慢慢升高。如果在1小时内患处已恢复血色及感觉,即可停止[加温]的急救动作。其次,抬高患处以减轻肿痛。以纱布三角巾或软质衣物包裹或轻盖患部。除非必要,尽可能注意不可磨擦或按摩患处,亦不可以辐射热使患处温暖。 温暖后的患处不宜再暴露於寒冷中,也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LNG冻伤现场处置方案

LNG冻伤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冻伤事故是由于 LNG 泄漏引起的人身冻伤事件。 事件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lO0C 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1.2及危害程度分析 冻伤对脑功能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会造成体温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1.3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公司一门站LNG卸液处。 1.4事前征兆 LNG 槽车或卸液系统发生泄漏。 2应急工作职责 2.1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加气站站长 成员:当班值班人员 2.2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

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成员在组长的指挥下开展应急行动。 (3)现场值班人员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3应急处置 3.1应急处置程序 (1)冻伤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组长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汇报。 (2)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人员冻伤严重时拨打 120 求助。 3.2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冻伤事故后,用温水(38℃~42℃)浸泡患处,浸泡后用毛巾或柔软的干布进行局部按摩。 (2)患处若破溃感染,应在局部用 65%~75%酒精或 1%的新洁尔灭消毒,吸出水泡内液体,外涂冻疮膏、樟脑软膏等,保暖包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3)对于全身冻僵者,要迅速复温。先脱去或剪掉患者的湿冷的衣裤,在被褥中保暖,也可用25℃~30℃的温水进行淋浴或浸泡 10 分钟左右,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应防止烫伤。 (4)如有条件可让患者进入温暖的房间,给予温暖的饮

冻伤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冻伤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寒冷时工作人员室外作业或人员操作氨气、液氯、二氧化碳、氮气等化学低温液体、气体而引起的人身冻伤事件。 事件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lO℃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多发生在冬季,特别是液化气泄露处。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 冻伤对脑功能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

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会造成体温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液化气等化学低温液体气体容器、管道发生泄漏。 1.4.2冬季进行室外作业。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 应急组织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 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 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

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 事故报警程序 冻伤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XXX报警求救。 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

丙烷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丙烷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ISO45001-2018) 一、事故特征 1、事故类型:冻伤、中毒、火灾、爆炸。 2、健康危害: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短暂接触10%以下浓度,可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3、危险分析:沸点较低(-42.1℃),能导致冻伤。与空气混合遇热源或明火易燃烧爆炸。比空气重,能在低处扩散到远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4、事故征兆或条件:燃气报警器报警、管道受到撞击、阀门或管道破损、操作失误、人员有头晕等中毒迹象、有烟气或烧焦的味道、其他不可预见性因素等。 二、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特殊岗位、实操培训,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定时巡检,确保相关设备及安全附件稳固可靠。 3、对丙烷充装等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安全告知,严格执行充装规程。 4、站区内各部位设置标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站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及相关工具等完好有效。 6、站区内电气、避雷静电接地、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测。 7、每年必须由资质单位对丙烷站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8、丙烷站内及站外1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质。 9、站内严禁烟火,如需维修动火作业,要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作业。

10、每年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组织与职责 1、应急组织:站长、当天班组作业人员。 2、各成员职责 2.1站长:负责组织丙烷站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及上报工作。 2.2班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站长,并服从站长的统一指挥,做好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现场处置 1、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当事人或现场人员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钢构厂办公室及股份公司安环部报告。 2、遇到不同的突发状况时,应采取如下处置方式: 2.1 泄漏 (1)管道、法兰或阀门泄漏:关闭泄漏点两侧的阀门,通过旋紧法兰或阀门螺栓制止泄漏;若泄漏点前端无阀门或阀门已坏,封闭现场,等待救援。 (2)储罐轻微泄漏:将储罐泄压,用浸水的棉纱、抹布放在泄漏处,利用液态丙烷气化吸热,让其结冰延缓泄漏。 (3)储罐大量泄漏:泄漏点位于罐顶,无法倒罐且罐内储量很大时,需采取主动点燃(交由专业人员处置)的措施,使泄漏口燃起火炬而控制其泄露。(4)气液分离器或气化器泄漏:关闭其介质进口阀门,排除残液,检查原因,等待修复。 2.2 火灾 (1)管道、法兰或阀门泄漏处着火:关闭着火点两侧的阀门,火源就会自动熄

液氧站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液氧站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1、事故类型:冻伤、中毒、火灾、爆炸。 2、健康危害:常压下,氧气浓度超过40%,可发生中毒。吸入40%-60%,轻咳,进而胸闷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发生肺水肿。吸入80%以上,面部肌肉抽动、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吸入40%左右的氧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3、危险分析:液氧沸点极低(-183℃),可引起冻伤。不可燃,但能强烈助燃,与易燃物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液氧积存于封闭系统中且不能保温,温度升高且不泄压即可导致物理爆炸,积存于两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 4、事故征兆或条件:阀门或管道锈蚀、管道受到撞击、阀门或管道破损、操作失误、人员有中毒的迹象、安全阀泄压、其他不可预见性因素等。 二、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特殊岗位、实操培训,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定时巡检,确保相关设备及安全附件稳固可靠,定期检验。 3、对液氧充装等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安全告知,严格执行充装规程。 4、站区内各部位设置标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站内配备的消防器材、应急设备及相关工具等完好有效。 6、液氧站内及站外10米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质,尤其是油脂类物

质。 7、站内严禁烟火,如需维修动火作业,要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作业。 8、站内凡是能与氧接触的工具、手套等确保无油脂。 9、每年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组织与职责 1、应急组织:站长、当天班组作业人员。 2、各成员职责 2.1站长:负责组织氧气站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及上报工作。 2.2班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站长,并服从站长的统一指挥,做好相应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现场处置 1、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当事人或现场人员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钢构厂办公室及股份公司安环部报告。 2、遇到不同的突发状况时,应采取如下处置方式: 2.1 泄漏 (1)充装软管泄漏: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立即关闭槽车及储罐充装阀门。 (2)储罐有砂眼或裂缝泄漏:将储罐泄压,用浸水的棉纱、抹布放在泄漏处,利用液氧气化吸热,让其结冰延缓泄漏。 (3)管道、法兰或阀门泄漏:关闭泄漏点两侧的阀门,若前端无阀门或阀门已坏,用浸水的棉纱或抹布放在泄漏处,让其结冰延缓泄漏。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编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编版)

户外冻伤急救方法(新编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或者接触冰雪,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 冻伤的一般症状 患处刺痛并逐渐或发麻、皮肤感觉僵硬,呈现苍白或有蓝色斑点、患处移动困难或迟钝。初期,是皮肤或深部冻伤,很难分辨出来,其症状相差不大。此外,冻伤可能伴随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若只有冻伤现象,应慢慢地温暖患处,以防止深层组织继续遭到破坏。 急救措施 尽快将患者移往温暖的帐篷或屋中,轻轻脱下伤处的衣物及任何束缚物,如戒指、手表等,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温暖患处,或以温水将患处浸入其中,冻伤的耳鼻或脸,可用温毛巾覆盖,水温以伤者能接受为宜,再慢慢升高。如果在1小时内患处已恢复血色及感觉,即可停止[加温]的急救动作。其次,抬高患处以减轻肿痛。以

冻伤的应急处理

冻伤 冻伤是低温袭击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引起冻伤的原因主要是低温、身体长时间暴露、潮湿、风、水所造成的大量热量流失。 (1)最常见的冻伤部位 冻伤多发生在手指、脚趾、手背、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2)最容易发生冻伤的时机 冬季夜间温度很低,经常在零下8摄氏度以下,若夜间行走也容易发生冻伤。 (3)冻伤的预防 1)在冬季寒冷环境中活动时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穿着一定要暖和。多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冬季户外锻炼,这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养成用冷水洗漱的习惯;增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 2)在高寒地带,不要把易受冻的部位暴露在外面,如手、脸部、耳朵。戴一双暖和的皮手套,要扎紧手套、衣服和裤子的袖口,防止风雪侵入衣服内,脸上可戴上专业护脸套,耳朵也要戴上耳罩,这样才能防止这些敏感的部分发生冻伤。 3)不要站在风比较大的风口处,切记不要在疲劳或是饥饿的时候坐卧在雪地上,否则有可能对雪地产生疲劳的感觉,时间久了是很危险的。 4)被冻伤的局部,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刺痛感或是某种现象,因此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易被冻伤的部位,也可以叫同伴观察自己是否有冻伤症状。 (4)冻伤的救护措施 冻伤救护原则: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尽可能将冻伤人员送往专业医院进行救护。 1)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可用辣椒、艾蒿、茄秆煮水熏洗、热水(不能太烫)浸泡,再涂以冻疮膏即可。 2)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处理。 3)三度冻伤,应尽快脱离低温环境,保暖,促进肢体复温,不可用雪擦、火烤或温水浸泡,否则会加重冻伤。 4)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就要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然后速去医院。 5)多喝热饮料(姜糖水、感冒冲剂),如疼痛可服两片去痛片治疗。 6)除去湿的衣服,进入羽绒睡袋保暖。 7)用温水轻轻地清洁伤处,由于解冻的伤处很疼,并且皮肤及肌肉有可能失去知觉,所以要格外小心。 8)确保伤处完全干燥(包括趾间)。有创面的用消毒棉花,无创面的用干净、松软的棉垫子包裹保护伤处并保温。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对冻伤的紧急处理办法 如果仅为手指脚趾冻伤,可以用与提问相同温度的水浸泡冻伤部位。如果是在野外手指冻伤,可将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如发现有起泡或者红肿溃烂等情况,要用干净纱布包裹患处,并去医院治疗。 如果出现全身冻伤,体温降到低于身体温度属失温状态,很容易发生危险。此时失温者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让自己处于活动状态; 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属严重失温,此时同伴要用身体直接接触的方法,把失温者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使失温者的体温回升。必要时可采取心肺复苏的方法,让失温者保持心跳和呼吸。待失温稍微恢复后,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处理冻伤时应该注意 禁止把冻伤部位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烘烤,这样会使冻伤加重。如果冻伤发生红肿、起泡或溃烂等情况,不要用手揉搓或按摩,这样容易使冻伤部位引起感染; 用茄子梗或辣椒梗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冻伤的急救处理二:冻伤是身体表面受低温损害后,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其发生除了受到冷冻作用,

还与潮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通常冻伤可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又称冻僵)三种。有些人可同时发生两种损害。 冻疮多发生在耳壳、手、足等处。常有复发现象。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泡,尔后结痂。预防冻疮要注意保暖,在好发季节,用茄秸煎水浸泡,或生姜切片涂擦易患处,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发病。治疗除应加强保暖外,还可在局部涂冻疮膏;糜烂处可用含抗菌药、可的松类的软膏。 局部冻伤大多比冻疮严重。按病情轻重可分为三度。一度冻伤:仅损伤表皮,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有紫红色红斑。二度冻伤:损伤深达真皮层。局部红肿更明显,出现水泡,疼痛较剧烈,感觉迟钝。三度冻伤:损伤达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出现皮肤坏死、组织溃破。全身冻伤,病情多危重,患者寒战、四肢发凉、发白、昏迷、呼吸微弱、血压下降。 当发生了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首先,应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寒冷的衣服、鞋袜,给以保温处理。可给病人吃些温热的食物或饮少量酒。但如未脱离寒冷环境时不宜饮酒。对局部冻伤者,可将患部浸浴在约37℃温水中,约5-7分钟,可迅速恢复局部血液循环。但不要让患部直接烤火或一开始就用较热的水浸泡,亦不能用冰雪擦伤处。若一时无法获得温水,可将患者置于救助者怀中或腋下复温。对已复温的病人,不能再用热水浸泡,否则会加重组织损伤。一度冻伤复温后要轻轻地活动患部,并进行适当的按摩。二度冻伤复温后,有条件者可用1%新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号:SM-ZD-44703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 处置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有效控制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并由此可能引发的低温冻伤、中毒窒息事故,特针对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制订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泄漏的程度不同,分别设定为二种情况:1)小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轻微和少量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2)大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大量泄漏。 1、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设有低温液体储罐2个,用于储存液氮和液体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若大量泄漏,作业场所的空气中氮气、

冻伤的急救措施

冻伤的急救措施 冻伤的急救措施 1、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局部冻伤的急救时要一点点、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2、全身冻伤时,如果体温降到20℃以下就很危险!此时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活动很重要。 3、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要渐渐使身体恢复温度,保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然后速去医院。 冻伤的病因 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1.气候因素 寒冷的气候,包括空气的湿度、流速以及天气骤变等。潮湿和风速都可加速身体的散热。 2.局部因素 如鞋袜过紧、长时间站立不动及长时间浸在水中均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3.全身因素

如疲劳、虚弱、紧张、饥饿、失血及创伤等均可减弱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和适应能力,使局部热量减少导致冻伤。 冻伤的临床表现 1.局部冻伤 (1)反应前期系指冻伤后至复温融化前的一个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受冻部位冰凉、苍白、坚硬、感觉麻木或丧失。由于局部处于冻结状态,其损伤范围和程度往往难以判定。 (2)反应期包括复温融化和复温融化后的阶段。 (3)反应后期系指一、二度冻伤愈合后,和三、四度冻伤坏死组织。 2.手冻伤 (1)一度冻伤最轻,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 (2)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疱,疱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 (3)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觉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 (4)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3.脚冻伤 (1)冻伤皮肤局部发冷,感觉减退或敏感。 (2)对冷敏感,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苍白或青紫。 (3)痛觉敏感,肢体不能持重等。

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

异常低温及防止人员冻伤应急预案 1 总则 1.1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冻伤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冻伤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根据《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及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特制定《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冻伤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内容为指导,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 概况 2.1室外气象参数 电厂厂址处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9.0℃;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8℃;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4.7℃;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5.0℃;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4.8℃年; 多年年平均气压为1008.3hPa; 多年逐月月平均气温如下(统计年限为1951年~2000年): 3 应急预案内容 3.1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XX XX 成员: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3.1.2日常管理办公室 主任:副总工程师

副主任:安监负责人设备工程部负责人发电部负责人维护项目部负责人培训负责人、工会专职医院院长 3.1.3领导小组职责 (1)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听取日常管理办公室针对防寒防冻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案及安排,在发生冻伤人身安全事件后,接到事故报告根据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2)负责向集团公司和分公司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善后处理工作的物资和车辆供应 3.1.4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及日常检查工作。 (2)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前,制订防寒防冻预防措施方案及进行安排。 (3)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后,掌握每天的天气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寒防冻措施。 (4)在进入冬季或室外环境温度降低到0℃以下以后,掌握每天在室外作业的作业组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冻伤人身伤亡事故。 (5)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6)根据事故报告宣布启动本预案。 (7)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8)负责发生事故后(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1.5应急通讯 领导小组组长 XX 办公室电话 XX 手机 6001 副组长 XX 办公室电话 XX 手机 6008 XX 办公室电话 XX 手机 6006 XX 办公室电话 XX 手机 6007 XX 办公室电话 XX 手机 6005 日常管理办公室安监部办公室电话 XX 安监部部长:XX 手机6061 公司火警电话社会火警电话 0119 市医院急诊电话 0120 公司值班电话(值长)

冻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例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冻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3410冻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Template for site treatment plan for frostbite accident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冻伤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冻伤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 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冻伤伤亡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害程度分析和事件类型 冻伤事故是由于天气寒冷时工作人员室外作业或人员

操作氨气、液氯、二氧化碳、氮气等化学低温 液体、气体而引起的人身冻伤事件。 事件类型分为两类: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lOoC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另一类 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氨气、液氯、二氧化碳、氮气等容器和存放地点,室外场地、生产现场。 2.3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冻伤事故多发生在冬季。 冻伤对脑功能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影响。会造成体温降低,甚至造成死亡。 2.4事前征兆, 氨气、液氯、二氧化碳、氮气等化学低温液体气体容器、管道发生泄漏。.

冬季进行室外作业。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厂长。 成员:事发部门负责人、值长、现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安监人员。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冻伤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事发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的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现场工作人员的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冻伤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2.5医护人员的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3.2.6安监人员的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 冻伤的急救处理一:对冻伤的紧急处理办法 如果仅为手指脚趾冻伤,可以用与提问相同温度的水浸泡冻伤部位。如果是在野外手指冻伤,可将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如发现有起泡或者红肿溃烂等情况,要用干净纱布包裹患处,并去医院治疗。 如果出现全身冻伤,体温降到低于身体温度属失温状态,很容易发生危险。此时失温者一定不要睡觉,强打精神让自己处于活动状态; 当全身冻伤者出现脉搏、呼吸变慢的话,属严重失温,此时同伴要用身体直接接触的方法,把失温者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使失温者的体温回升。必要时可采取心肺复苏的方法,让失温者保持心跳和呼吸。待失温稍微恢复后,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处理冻伤时应该注意 禁止把冻伤部位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烘烤,这样会使冻伤加重。如果冻伤发生红肿、起泡或溃烂等情况,不要用手揉搓或按摩,这样容易使冻伤部位引起感染; 用茄子梗或辣椒梗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 冻伤的急救处理二:冻伤是身体表面受低温损害后,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病变。其发生除了受到冷冻作用,

还与潮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通常冻伤可分为冻疮、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又称冻僵)三种。有些人可同时发生两种损害。 冻疮多发生在耳壳、手、足等处。常有复发现象。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红或发紫、肿胀、发痒或刺痛;一部分可起水泡,尔后结痂。预防冻疮要注意保暖,在好发季节,用茄秸煎水浸泡,或生姜切片涂擦易患处,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发病。治疗除应加强保暖外,还可在局部涂冻疮膏;糜烂处可用含抗菌药、可的松类的软膏。 局部冻伤大多比冻疮严重。按病情轻重可分为三度。一度冻伤:仅损伤表皮,局部发痒、刺痛、感觉异常,有紫红色红斑。二度冻伤:损伤深达真皮层。局部红肿更明显,出现水泡,疼痛较剧烈,感觉迟钝。三度冻伤:损伤达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出现皮肤坏死、组织溃破。全身冻伤,病情多危重,患者寒战、四肢发凉、发白、昏迷、呼吸微弱、血压下降。 当发生了上述情况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首先,应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寒冷的衣服、鞋袜,给以保温处理。可给病人吃些温热的食物或饮少量酒。但如未脱离寒冷环境时不宜饮酒。对局部冻伤者,可将患部浸浴在约37℃温水中,约5-7分钟,可迅速恢复局部血液循环。但不要让患部直接烤火或一开始就用较热的水浸泡,亦不能用冰雪擦伤处。若一时无法获得温水,可将患者置于救助者怀中或腋下复温。对已复温的病人,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