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

10——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

171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

——76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停止加热。

学生实验四(学生实验与活动)

物质燃烧的条件P——P 8180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

2、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实验用品: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酒精灯、火柴、烧杯、镊子、石块、木片、小煤块、蜡烛。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镊子分别夹一小块石头和一块木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2、各夹蜡烛、木炭和小煤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哪种物质易点燃,哪种不易点燃。

3、点燃两段蜡烛,一支敞放在空气中,另一只用烧杯罩住。

学生实验五(学生实验与活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P136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了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橡胶塞、烧杯、集气瓶、火柴、铁架台、导气管、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如图5-10,点燃烧杯里的蜡烛,把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观察。

2、取一支试管注入2mL-3mL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察。

3、向盛有2mL-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1-2滴石蕊试液,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变化。

4、将(3)中的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变化。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学生实验六(学生实验与活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检验P138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2、练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橡胶塞、烧杯、集气瓶、火柴、铁架台、导气管、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检验气体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气体。

学生实验七(学生实验与活动)

金属的化学性质P——P172171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某些金属分别与酸溶液,某些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3.认识化学实验在发现化学原理和反应规律中的意义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用品:

1 镁片、锌片、铁钉、铜片、稀盐酸、试管

2 铝片、铁钉,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取几支试管加入稀盐酸,在分别向试管中加入打磨过的镁片、锌片、铁钉和铜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将打磨过的铝片和铁钉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八(学生实验与活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P 207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量筒(10mL)、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氯化钠、蒸馏水、细口瓶。

实验步骤和方法: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5%氯化钠的溶液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4、装瓶贴签。

学生实验九(学生实验活动)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PP112

——211实验目的:

1、练习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操作

2、了解混合物的分离。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托盘天平、砝码、粗盐、滤纸、剪刀、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溶解:、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将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在溶解为止。

2、过滤:将食盐水用玻璃棒引流,注入过滤器,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倒入蒸发皿里,边加热边搅拌,当有大量的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其蒸干。

4、计算产率。

学生实验十(学生实验活动)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P220

实验目的:

1、学习区分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学习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用品:

1、盐酸溶液,石灰水、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食醋、石灰水、洗涤剂、橙汁、PH试纸、表面皿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4支试管取盐酸溶液,石灰水各两份,然后分别取石蕊溶

液、酚酞溶液滴在不同的试管中,观察颜色

2/、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食醋、石灰水、洗涤剂、橙汁滴在点滴板上,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数值

学生实验十一(学生实验活动)

酸的化学性质P230

实验目的:

探究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白色点滴板、胶头滴管、烧杯、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镁带、锌粒、小铁钉、氧化铜、铁锈(锈铁钉)、碳酸钙溶液、碳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和方法: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2、酸与金属的作用;

3、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4、酸与碱的反应;

5、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学生实验十二(学生实验活动)

碱的化学性质P 233实验目的:

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试管、胶头滴管、水槽、氢氧化钠溶液、两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将两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一支倒插入水中,一支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摆动试管,观察现象。

2、用澄清石灰水分别与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十三(学生实验活动)

认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P 236实验目的:

1.认识酸跟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用品: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试管、滴管。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取一只试管向其中滴入2mL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

2、向试管中继续滴入稀盐酸溶液,直到溶液红色退去。

学生实验一(探究活动)

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P 21实验目的:

通过对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实验用品:

酒精灯干布试管橡胶塞试管架坩埚钳铜片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铜片的颜色。铜片冷却后用干布轻轻擦一擦,观察

2、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在试管中,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3、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放在试管中,塞紧试管塞,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4、

学生实验二(探究活动)

我们的呼吸作用P—P36

35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目的:

1、了解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实验用品:

水槽、集气瓶、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3、向一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对比。

学生实验三(探究活动)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PP112

111——实验目的:

1、学习用定量法研究化学变化;

2、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管、气球、酒精灯、小试管、烧杯、NaOH 溶液、CuSO溶液、白磷4实验步骤和方法:

1、取一只小试管,向里面加入3∕4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

2、取一锥形瓶,向里面加入约20mL的硫酸铜溶液;

3、将小试管小心地放入锥形瓶中,药品切勿流出,盖上橡胶塞;

4、称量反应前锥形瓶的总质量

5、缓慢倾斜锥形瓶,让小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倒出,充分反应。在秤质量。

学生实验四(探究活动)

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P181

实验目的:

探究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止钢铁锈蚀的原理

实验用品:

试管铁钉蒸馏水植物油稀盐酸稀硫酸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加稀硫酸溶液浸没铁钉,1分钟后倒掉酸液,放置。观察现象

2、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一团棉花上,观察现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3、铁钉浸入迅速冷却的沸水内,塞紧试管塞。观察现象

4、试管内放干燥剂,在一团干棉花上放铁钉,塞紧。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一(实践活动)

用pH试纸检验生活用品P223

实验目的:

学习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与生活活动的影响

实验用品:

pH试纸番茄汁橘汁糖水牛奶肥皂水汽水自来水洁厕精洗洁精

实验步骤和方法:

将以上溶液滴在点滴板上,将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片刻后观察现象,与比色卡比较

学生实验二(实践活动)

从植物花叶中提取酸碱指示剂的方法P225

实验目的:

1、学习用花、水果、蔬菜、或其他植物作材料制备酸碱指示剂。

2、学习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用品:

各种花瓣、叶子、果皮、蔬菜、食醋、澄清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烧杯、研钵、纱布、量筒、胶头滴管、试管。

实验步骤和方法:

1、分别取一些花瓣、叶子、萝卜等,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约5mL酒精溶液,搅拌。

2、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得到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装在试剂瓶内备用。

3、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食醋、澄清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入石蕊试液。

4、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食醋、澄清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入酚酞试液

5、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食醋、澄清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入自制指示剂

学生实验三(实践活动)

学习用碱溶液制作“叶脉书签”P234

实验目的:

学习用碱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用品:

氢氧化钠溶液树叶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实验步骤和方法:

5、选叶:选用有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

6、碱煮: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叶,加热煮沸数分钟,当叶肉绿色褪去并变黄即可取出。

7、清刷:把煮过的叶片用清水漂去碱液,再把叶片平铺在玻璃上,用软毛刷轻刷叶肉,留下叶脉。

8、美化:根据自己的喜好,染色并装饰,制成漂亮的“叶脉书签”。

学生实验四(实践活动)

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P251

实验目的:

学习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制

实验用品:

2—3片番茄(或黄瓜、萝卜、青菜)幼苗、硝酸铜、硫酸镁、硝酸钾、硫酸铵、磷酸二氢钙。

实验步骤和方法:

1、配制营养液;

2、选取幼苗并挖出;

3、将幼苗移入装有营养液的瓶中并置于室外阳光处;

4、观察生长情况。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科学探究之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证据】⑹解释与结论⑺反思与评价⑻表达与交流(迁移与知识的拓展) 。作为探究题,一般并不需要完全具备以上八个步骤,通常因题目的需要而选择其中重要的步骤呈现。 2. 3. ⑴不要答非所问: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是有关系的。同时,探究过程方案的设 计,也是与探究目的紧密相关的。 ⑵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我们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否则就 是无源之水。 ⑶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要弄清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要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正确选择装置。

知识点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 ⑴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 ⑵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⑶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⑷简约性: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⑸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2.实验方案的内容: ⑴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⑤实验现象及结论;⑥问题与讨论。 ⑵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 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 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⑶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3.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4.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 ⑴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综合设计: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设计 ⑴原则: ①制取干燥纯净的气体应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 ②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 ③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④制气实验: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 器→其它处理等(制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均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气体在点燃之前一般应进行纯度的检验)。 ⑤加热操作: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一是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 铜、CO还原Fe2O3等);二是保证产品纯度。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撤后灭”的原则。 ⑵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①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②进行易爆、易燃实验时要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应该下通氢气,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等); ③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进行等); 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①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物质组成或结构 充分了解二者关系 物质的性质验证或探索物质性质 反复推敲、深挖细找 ②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性质探索性实验方案: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或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程序:物质→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性质验证性实验方案: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程序:物质→性质推测→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⑶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 ⑷混合物中某成分的验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九年级:李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实验题目:盐酸的化学性质微型实验学校名称:卢龙县潘庄镇中学 实验教师:何秀芳

实验方案 实验内容:在教学中酸的化学性质是以实验的形式分散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知识缺少系统性,实验较多操作较麻烦,改进后把酸的性质系统化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一、改进实验名称:盐酸化学性质微型实验 二、改进实验目的: 1、将初中化学课标实验教材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实验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具体化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简化实验步骤,使学生获得鲜明突出的印象。 实验创新点: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一个100毫升洗净的盛放过氯化钠注射液的玻璃瓶、用输液器和输液管改进的导管、五个洗净的盛放过青霉素的玻璃小瓶、带铁圈的铁架台、、药匙、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石蕊指示剂、硝酸银溶液、锌粒、氧化铁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如图所示,此装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铁架台及铁圈:对装置起固定作用。 2、对输液器进行改进,利用三通做成连通 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输 液管往下流,通过简易的连通器流到各个 不同的反应容器中,避免做多个实验多次 添加药品的麻烦。 3、在干路导管和支路导管间都安装了控制 器,可以根据反应得需要打开不同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整控制器,控制滴入液体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

4、该装置还可以用于部分液体与固体反应的对比试验,比如通过金属与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时,在大玻璃瓶中加入稀盐酸,在小玻璃瓶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打开控制器,就可以同时进行几个反应,节约实验时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5、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支路导管的条数,如果拔掉一个三通就可以减少一组反应,由五组变成四组。 五、实验操作: 1、连接反应仪器并添加反应物,注意要使导管保持通畅,在开始实验之前要关紧控制器,在盛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预先滴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红色。 2、打开干路控制器和支路一的控制器,使液体流下来滴入到盛有石蕊指示剂的小玻璃瓶中。观察到溶液变红,验证了盐酸可以使石蕊指示剂变红这条酸的通性。 3、顺次打开各个支路控制器,使盐酸滴入不同的反应器中,观察现象,验证盐酸不同的性质 六、装置改进的意义: 1、缩短了反应时间,操作简单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反应的个数 3、把零散的实验集中在一起,复习物质的性质时更具有直观性,加深印象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 10——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 171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 ——76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九年级化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3:给物质加热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的复习策略

中考化学实验设计的复习策略 在中考中,试验设计与实验探究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探究性试题一般以研究性小课题作为试题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课试题展开研究。试题通常按问题情景、知识视野和探究过程构建。此类试题往往具有三个特征:开放性(体现在探究主题视角的多样性、探究过程或研究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研究结果表述的多样性)、过程性(探究过程强调模拟科学研究过程,对课题实行猜想与假设、研究与论证、评价与应用等)和综合性(综合使用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解决探究的问题) 实验设计与探究题的命题热点主要有: 1、利用给出的一些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验装置,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连接仪器、叙述现象、说明理由,或要求根据实验现象和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和化学反应。 2 、给出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完整的实验或补全部分实验步骤。 3、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实行的条件,选择适当的药品、仪器(或使用指定的仪器)完成次指定的实验操作。 4、利用限定的仪器装置、药品,融气体制备、除杂、收集、检验等设计操作程序、仪器连接、定量计算于一体。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水平。 5、针对题目所给出的小题目,自主设计探究方案;针对题目所

给的情景,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猜想,并设计方案对该问题或猜想实行探究;对题目所给的探究方案或猜想实行改进或评价;从探究过程中得到有用的启示或将探究的结论推广与应用。 解答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是: 明确目的原理,即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所给的新信息。 选择仪器药品,即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设计实验步骤,即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记录现象数据,即全面而准确地及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即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度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准确结论。 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是: 分析题给信息,即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给的明确的信息,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 提出合理假设,即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尽可能多的有一定依据的合理的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记在假设和猜想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知识与技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指定研究计划、展开研究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观察与记录、收集证据、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2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

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全院师生进入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确保教学、科研有序进行,经研究决定,成立滨州市技师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如下: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实验技术管理人员:--- 指导教师:---、---、--- 二、工作职责 1、组长:严格执行学院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全面负责我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具体工作。组织制定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指导、监督、控制各实验室落实安全制度及日常安全管理等相关事宜。 2、副组长:督促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安全检查,做好安全记录,发现隐患漏洞,及时处理。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和贵重仪器设备、材料,进行分类贮存。遵照有关规定使用危险物品,严格审批制度。发生事故,要认真追查,分清责任,及时上报处理。 3、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危险物品的化学性质和仪器设备的性能,严格遵守本室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做好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和教育,严格执行危险物品领用保管制度,确保安全。掌握一般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4、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共同遵守实验室各项安全管理规则,认真检查所需仪器和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中,认真检查操作情况,发现违章操作的应及时纠正。学生实验完毕,指导学生及时整理仪器设备和清理杂物,危险物品应按规定交回,专人收管,并认真检查实验所用的电,气,水源关闭情况。一旦发生事故,协助保护现场,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应急措施,以免事故扩大,并及时上报。

初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高春民、高建全 一、实验目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是氧气重要性质的实验之一。以前有很多对该实验的改进,有的改进为密闭容器中进行,但是装置变得复杂,操作也不简便,成功率很低。所以我本次改进试着从实验的微型化入手,以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集气瓶、橡胶塞、注射器、燃烧匙、酒精灯、火柴、玻璃棒。 2.药品 硫粉、NaOH溶液、氧气。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1.仪器装置图(见附图) 2. 组装说明 将燃烧匙插进橡胶塞固定好,将燃烧匙铁丝上部分弯曲以便于控制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再将玻璃棒如图穿过橡胶塞(玻璃棒上涂有少量凡士林);塞紧胶塞。 四、实验操作部分 1.先将燃烧匙旋转,将玻璃棒向下移动,使燃烧匙和玻璃棒分开,向燃烧匙中加入少量硫粉,再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左右。 2.迅速旋转燃烧匙,燃烧匙底部和玻璃棒正对,将胶塞塞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3.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火焰熄灭后,再将热的玻璃棒下移,使玻璃棒下端与硫粉

接触,再将玻璃棒上移,可再次观察到玻璃棒下端硫的燃烧。(此实验可反复观察现象) 4.反应完毕后,用空注射器抽取集气瓶中少量气体,闻气体气味。 5.反应完毕后,用注射器吸取少量NaOH溶液,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NaOH溶液震荡,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 注: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换成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用同样的方法实验,可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对比试验。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装置简单,并且实验中减少了硫粉的用量,且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并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使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用生活中废旧注射器,变废为宝,使物品再利用。

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3~6(2014第一学期)

三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朱彤刘秉儒赵欣彤王新怡李锐 2 王永贵郑颖王建新高枫杨万里 3 张晶苟婧张玉凤杨玉嫣彭泓淼 4 卢家豪丁启钊徐剑华张雅蓉王润琪 5 邹静怡王世闯修子阳汪永洋王栋 6 杨瀚马玉强汪永祥毛嘉宁李梦园 7 王婷薇吕蓉石晓倩李世路尹晓婷 8 高丹阳毛哲王继萍潘文婷杨丽娜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三年级(2)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曹文倩曹川露吴自涛马由奴四王健叶俊 2 王成志陈源刘雪梅刘亚敏李阳黄家明 3 余丹丹马文静黄之朝陈钰铭唐怡菲朱玉银 4 周国疆杨依帆朱阳贺奕龙刘雅慈刘雪融 5 黄娜魏其田王瑞祝文娟叶升杨得乐 6 孙诗琪黄月涵田润颖薛福全王兆航孔健鹏 7 王晓雪王建琦王梦颖黄之蓉杨雅雯曹家乐 8 高昱冬韩昌岩马丽娜王琪田瑞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三年级(3)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薛哲高珅国茹一楠牛文琦周梓萌马伟军 2 王元杰彭彩霞刘学圣王海婧高雅娴扁旭 3 王瑞青黄继烨王红艳刘文杰高翔钱雅蓉 4 张钰李佳睿陈海涛黄家兴张悦屈晓云 5 郭彪李义张玉玲柴万翰曹萌萌王旭 6 任子怡王立兴闫明阳周欣冉罗瑞敏 7 许文丽周永彪周洪远陈婧婕马金卓 8 马钰陈壮玉司晓甜左文娜陈文轩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四年级(1)班科学实验学生分组名单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 组别学生姓名 1 肖鸿王鸿宇曹梦琪张艾琳贺锋年 2 贾雅茹王丹奇马玉霞张洋陶练庆 3 任莉舒锦波梁爱萍刘德兴田梦瑶 4 马凯刘璇德马晓君融婷茹睿云 5 张同盛李姿含刘文静范婧雯 6 李靚玉王玉玲李旭东高晶明 7 闫向楠徐晓红王思蓉钱旺王莹 8 何佳莉穆阳瑞许致阳高春梅 注:每组第一人为本组组长。

九年级化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

化学分组实验教案 时间:班级:教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化学分组实验教案 时间:班级:教师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化学分组实验教案 时间:班级:教师 实验名称3:给物质加热 实验目的:掌握给物质的加热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器材: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集锦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合集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Ca(HCO3) 2 Mg(HCO3)2 Ca(OH) 2 Mg(OH )2 CaCO3 MgCO 3 溶解 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 不 溶 微 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 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 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 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化学式),理由 是 。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 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 置)。 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最新九年级化学全册分组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 2 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 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 4 个、玻璃片 4 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 瓶空气和 1 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Q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给物质加热 实验目的:掌握给物质的加热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器材: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火柴、水 实验步骤: 1、点燃一盏酒精灯后,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 2、其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大约1-3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3、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分别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外焰、焰心三处加热,记录水沸腾时所用时间。 4、用10mL量筒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用滴管向该试管 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其现象 5、用试管夹夹住该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其现象 实验现象: 1 、、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 2、外焰最先碳化、焰心无碳化现象。 3、水沸腾用时、外焰最少。 4、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滚摆 演示目的 1.通过滚摆的滚动运动演示机械能守恒; 2.演示滚摆的平动转动动能之和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 实验原理 滚摆滚动下落的重力势能变为滚摆饶过质心的轴转动的动能和质心平动的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滚摆的重力势能与滚摆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操作说明 1.将滚摆轴保持水平,均匀使悬线绕在轴上,待滚摆到达一定高度,使轮在挂绳悬点的正下方,放手使其平稳下落; 2.在重力作用下,重力势能转化为轮的转动动能。轮下降到最低点,轮的转速最大,转动动能最大,然后又反向 卷绕挂绳,转动动能转化为重力 势能,轮的转速减小,位置升高。 如此可多次重复。 注意事项: 切勿使滚摆左右摆动或扭转摆 动。 实验拓展 1,试分析滚摆下落速度(平动) 与位置高度的关系。 2,试分析滚摆上下平动运动的周 期与轴径的关系。 3,试分析滚摆上下平动运动的周 期与滚摆质量的关系。 4,试分析滚摆上下平动运动的周 期与滚摆转动惯量的关系 实验静电滚筒 演示目的 本实验是演示尖端放电而产生的力学效应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演示尖端放电而产生的力学效应。可绕中轴转动的绝缘塑料筒(矿泉

水瓶),表面粘有一些横条形导体箔,作为演示滚筒,滚筒两边与滚筒中轴平行安置放电电极杆,在杆上设置若干垂直于电极杆但指向滚筒切线方向的尖针作为放电的尖端。当两个电极杆之间加上高电压时,放电将通过电极杆、尖针和筒上横条,在滚筒附近发生,尖针放电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冲击滚筒而产生力矩使滚筒转动。 操作说明 1.将静电高压电源输 出端接到两个电极杆 上,将接地线接触地 板; 2.开启高压电源,调 节高压输出电压V (15~20KV),两电极 杆分别带上正、负电 荷后, 绝缘塑料筒在 静电尖端放电形成电 风的作用下转动; 3.断电后,绝缘塑料 筒也将随之停止转 动。 实验锥 体上滚 演示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原理 锥体与轨道的形状,它们配合起来巧妙地利用了质心运动定理,而给人以向上滚动的错觉。实际上锥体的质心由轨道的开口端向闭口端是逐渐升高的,大家实际测量一下就明白了 操作说明 1.把双圆锥体放在V字形轨道的低端(即闭口端),松手后锥体便会自动地滚上这个斜坡,到达高端(即开口端)后停住。 注意事项:

人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 九年级: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之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1.化学原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这种作用是平衡的,使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就确定了。当不同物质混合后,由于其他分子的渗入,改变了分子之间的这种平衡,分子之间的作用改变了,使分子间距发生了改变,从外观上看,就使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化。一般来说,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种物质的体积和,但也有少数物质混合物,体积反而增大了。 2.实验仪器:量筒、烧杯、滴管、玻璃棒等。 实验药品:酒精、水等。 3.探究方案: ⑴ 取一去200 mL量筒,向其中倒入接近100 mL刻度的水。视线平线100 mL刻度线,用滴管慢慢向其中加水至正好到100 mL刻度线为止。如图9-1。 用同样的方法量取100 mL酒精,待用。 将酒精倒入水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静置,观察读数。总体积为193 mL(室温下)。 4.探究评价: 该实验仅就混合溶解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200 mL 量筒口径较大,总体积仅减少7 mL左右,不易观察。准确

平视液面凹液面的最底点也不易做到,误差较大。这为实验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资源开发: 在小型饮料瓶(颈部尽可能细些)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晶体(视饮料瓶大小而定),缓缓注入冷水直接完全加满为止。盖上瓶盖并旋紧,上下颠倒若干次,到白糖完全溶解为止。静置片刻,小心打开瓶盖,观察液面下降了。 该实验可安排学生家庭实验,很方便,且现象不难观察到。 6.创新思维: 在水中滴入少量红墨水,使其变红色,用量筒量取此液体50 mL。倒入100 mL烧瓶中,再缓缓加入酒精直到加满为止,塞紧带长玻璃管的单孔塞。用橡皮圈记下玻璃管内液体的高度(如图9-2A)。 用手堵住玻璃管口,将烧瓶颠倒多次,待液体呈现均匀的红色时,静置观察,玻璃管内水位高度明显下降了(如图9-2B)。 玻璃管的管径小,体积减少后形成的高度差较大,更方便观察。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设计

黑石渡中心学校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 教学设计 2013——2014年度执教教师:悠悠闲鹤执教班级:九(1)(3)

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一、实验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实验用品: 铁架台、水槽、试管、酒精灯、集气瓶、坩锅钳、木炭、带导管的橡胶塞、火柴、棉花、烧杯、玻璃片、细铁丝、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b.实验装置 c. 实验步骤: a).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 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 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b). 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实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目标: 1.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2. 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3.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学会气体制取的过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学生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 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实验用品: 锥形瓶、集气瓶、试管、导管、长颈漏斗、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双孔橡皮塞。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

初三化学实验设计、探究 【考点1】实验方案设计 一、考查内容 物质的制备实验设计、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测定物质的组成实验设 计、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实验设计、测定混合物的成分实验设计 二、解题思路和方法 1、明确目的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给的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而又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的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 处理,得出正确结论 【题型讲解】 【题型1】实验方案的设计 1、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I)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80℃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

溶剂质量50g 50g 10g 10g 10g 10g 10g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 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_________________;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2】实验装置的设计 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 推广使用纸制食品袋.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纸袋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 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于是他们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实验中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分别吸收纸袋充分燃烧的产物,并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 全,以上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填 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4)将实验装置正确连接之后,确认气密性良好.充分燃烧16.2g纸袋样品,测

初三化学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具有试题思维量大、综合性强、题目提供的信息和情景新且陌生度高、设计的问题不固定等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同学们对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能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并提高思维能力。 处理实验设计是一般思路是:根据题中提出的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药品,选择实验装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一、对教材实验进一步深化的实验设计 此类题目往往是课本上探究实验的变形,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教材上的实验。在处理这类题目时,充分联系教材内容、基本理论(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和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等,进行实验设计。 例1(2020年·咸阳)某同学在一段旧的铜导线上发现一些绿色物质,查阅相关资料知道是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322CO OH Cu 。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拟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提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假设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氧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方案】 【问题讨论】(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_(填编号)试管中光亮的铜丝最先生锈。 (2)B 试管中光亮的铜丝不生锈,是因为它只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要使其生锈,还应加入_________。 (3)C 中NaOH 的作用是_________,从而使铜丝只与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 (4)上述实验还不够完整,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用文字叙述或用图表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对铁生锈探究实验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很容易想到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探究此问题时,应对其中的条件逐个进行隔绝加以实验,B 中铜丝不生锈是因为它没有与水接触;C 中铜丝不生锈,是因为铜丝没有与二氧化碳接触;很显然该题中没有对隔绝氧气这一条件进行探究。 答案:(1)A (2)氧气 二氧化碳 水(3)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水 氧气(4)在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放入光亮的铜丝,通入二氧化碳并塞紧橡皮塞(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二、联系新信息进行的实验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