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 复习大纲

公共政策 复习大纲

公共政策 复习大纲
公共政策 复习大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公共政策》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根据政策协调社会和人们之间关系的不同影响,公共政策可分为()。

A. 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B. 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C.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

D. 人口政策、环保政策、治安政策、社会保障政策

2.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是()。

A. 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进展》

B. 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

C. 林德布洛姆的《政策分析》

D. 安德森的《公共决策》

3.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得到详尽论证,使政策科学趋于完善而形成的传统被称为()

A. 拉斯韦尔-拉纳传统

B. 拉斯韦尔-德洛尔传统

C. 德洛尔-林德布洛姆传统

D. 林德布洛姆-安德森传统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 拉斯韦尔

B. 西蒙

C. 伊斯顿

D. 戴伊

5.“政策是领袖按自己的偏好作选择,而政府不过是执行领袖们做出选择的机构;政策是自上而下由领袖提出并自下而上产生于群众的要求。”这种公共政策研究途径是()。

A. 系统途径

B. 过程途径

C. 团体途径

D. 精英途径

6.在政策环境当中,被作为一国或地区的政府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的因素是()。

A. 国际环境

B. 制度或体制

C. 民族关系

D. 社会经济状况

7.在政策系统中,高度融合并且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的是()。

A. 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

B. 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

C. 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

D.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

8.在政策系统的子系统中,()是政策系统的核心。

A. 决断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执行子系统

D. 监控子系统

9.在政策系统的子系统中,()是政策系统运行的实践环节。

A. 决断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执行子系统

D. 监控子系统

10.西方国家政策失误的一个重要根源是()。

A. 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党派之间政策主张出现矛盾

B. 总统在进行立法和政策领导方面的权威过于强大

C. 迎合选民需要的政策倾向导致了出现“短视效应”

D. 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原则行事

11.非官方政策主体中,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组织被称为()。

A. 非政府组织

B. 大众传媒

C. 思想库

D. 利益集团

12.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

A. 总统

B. 议会

C. 法院

D. 行政机关

13.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公共政策遵循()的群众路线。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为人民服务

D.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4.西方国家所谓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立法权

B. 行政权

C. 司法权

D. 大众传媒

15.同级政策组织之间构成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被称为()。

A. 纵向结构

B. 横向结构

C. 矩形结构

D. 功能结构

16.美国的公共决策体制是()。

A. 总统-议会制

B. 内阁-议会制

C. 委员会-议会制

D. 总统-部长制

17.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最大特点是()。

A. 党政合一

B. 三权分立

C. 议行合一

D. 高度自治

18.宣布在多数票投票规则下,投票悖论无法避免,公共决策无法保证民主性的定理是()。

A. 帕累托定理

B. 博尔达定理

C. 孔多塞定理

D. 阿罗不可能定理

19.英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 总统-议会制

B. 内阁-议会制

C. 委员会-议会制

D. 总统-部长制

20.研究途径从政策工具本身转向政策系统、政策网络、决策系统和执行过程的是()。

A. 工具主义

B. 过程主义

C. 权变主义

D. 建构主义

21.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并且客观上也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市()。

A. 民营化

B. 用者付费

C. 合同外包

D. 内部市场

22.创造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但是存在不公平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是()。

A. 民营化

B. 权力下放

C. 放松管制

D. 产权交易

23.充分激发个人积极性和主动性,成效更是立竿见影,尤其适用于地方政府的工商管理技术政策工具是(

A. 战略管理技术

B. 绩效管理技术

C. 顾客导向技术

D. 目标管理技术

24.以顾客满意作为政府机构的考察量度的工商管理技术政策工具是()。

A. 全面质量管理技术

B. 标杆管理技术

C. 顾客导向技术

D. 企业流程再造技术

25.最具有创新性的社会化政策工具是()。

A. 社区治理

B. 志愿者服务

C. 公私伙伴关系

D. 决策听证制度

26.属于行动程序并且具体、明确,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这一()。

A. 政府议程

B. 系统议程

C. 外部议程

D. 内部议程

27.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是()。

A. 政治领袖

B. 政治组织

C. 代议制

D. 大众传播媒介

28.在当代多数国家中,建立政策议程的最主要、最正式的途径是()。

A. 选举制

B. 全民公决

C. 代议制

D. 大众传播媒介

29.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被称之为()。

A. 政策制定

B. 政策建议

C. 方案择优

D. 方案规划

30.政策执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

A. 政策宣传

B. 物质准备

C. 政策试验

D. 政策分解

31.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

A. 政策执行

B. 政策制定

C. 政策过程

D. 政策变通

32.政策执行中最基本的原则要求是()。

A. 坚持政策的原则性

B. 灵活运用政策

C.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D. 解决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矛盾

33.政策变通在行政学中也被称为()。

A. 行政自由

B. 自由裁量

C. 政策裁量

D. 行政自由裁量

34.按照政策对社会与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

A. 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B. 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C.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和文化政策

D. 人口政策,环保政策,治安政策,社会保障政策

35.西方政策失误以及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根源是()。

A. 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党派之间政策主张出现矛盾

B. 总统在进行立法和政策领导方面的权威过于强大

C. 迎合选民需要的政策倾向导致了出现"短视效应"

D. 政治家或立法者在政策过程中是以"经济人"原则行事

36.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社会组织被称为()。

A. 非政府组织

B. 大众传媒

C. 思想库

D. 利益集团

37.政策评估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判断。

A. 利益

B. 价值

C. 事实

D. 可行性

38.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所做的分析。

A. 效果

B. 过程

C. 方案

D. 目标

39.主要任务是判断预定的政策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以及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的政策评估模式是(

A. 目标达成模式

B. 附带效果模式

C. 无目标模式

D. 综合模式

40.在政策评估过程的准备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

A. 确定评估对象

B. 制定评估方案

C. 挑选和培训人员

D. 综合分析政策信息

41.按照政策监控的时间分布分类,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 政策制定监控,政策执行监控,政策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监控

B. 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C. 自我监控,逐级监控和越级监控

D. 立法政策监控,行政政策监控,司法政策监控

42.按照政策监控的层次分类,政策监控可以分为()。

A. 制定监控,执行监控,评估监控和终结监控

B. 事前监控,事中监控和事后监控

C. 自我监控,逐级监控和越级监控

D. 立法政策监控,行政政策监控,司法政策监控

43.政策控制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是()。

A. 间接控制

B. 直接控制

C. 前馈控制

D. 反馈控制

44.听取和审议预算是()进行政策监控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A. 行政机关

B. 司法机关

C. 立法机关

D. 社会舆论

45.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政策终结的真实原因是()。

A. 财政困难

B.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C. 行政管理理论的变化

D. 政策系统自我更新的特性

46.政策终结中阻力最大的终结类型是()。

A. 计划的终结

B. 政策的终结

C. 功能的终结

D. 组织的终结

47.政策终结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

A. 计划的终结

B. 政策的终结

C. 功能的终结

D. 组织的终结

48.政策终结中的(),就是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渐地减少政策的功能,降低政策的效力,减少政策的投入的控制与宣传。

A. 分解

B. 替代

C. 废止

D. 缩减

49.政策分析过程的首要步骤是()。

A. 问题界定

B. 方案搜寻

C. 结果评估

D. 未来预测

50.在政策问题界定过程中,勾勒问题边界的目的是为了考虑政策问题的()。

A. 动态性

B. 关联性

C. 主观性

D. 客观性

51."我们能够做什么"是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

A. 价值分析

B. 可行性分析

C. 超理性分析

D. 创造性分析

52.在备选方案的搜寻和发现阶段中,通过会议产生创造性思维得出政策方案的方法是()。

A. 文献评论法

B. 头脑风暴法

C. 快速调查法

D. 类比法

53.在经济学中,指各个微观主体都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术语是()。

A. 平均人

B. 理性人

C. 社会人

D. 行政人

54."有限理性"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卡尔·马克思

B. 马克斯·韦伯

C. 林德布洛姆

D. 赫伯特·西蒙

55.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 被管理者

B. 对立者

C. 被统治者

D. 伙伴

56.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秘书

B. 助手

C. 领导者

D. 外脑

5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58.在政策环境当中,政府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国际环境

B. 制度或体制

C. 民族关系

D. 社会经济状况

59.比较来看,更加贴近现实政治生活的政策思维模式是()。

A. 理性主义

B. 有限理性主义

C. 非理性主义

D. 渐进主义

60.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二、多选题

61.政策法律化与政策合法化的关系是()。

A. 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普遍形式

B. 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C. 政策合法化的政策处于执行阶段而不是制定阶段

D. 政策法律化的政策处于执行阶段而不是制定阶段

62.政策科学的基本特征是()。

A. 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新研究领域

B. 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 政策科学不仅是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

D. 政策科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63.团体途径的基本观点是()。

A. 将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妥协的产物

B. 利益集团是由某些具有共同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利益的个人所构成的集合体或组织;它向其他社会团体

并向政府反映它的利益和要求

C. 利益集团架通个人与政府之间联系的桥梁

D. 政治系统通过确立集团之间的游戏规则、协调各种冲突的利益、以公共政策加以干预等来处理各种利益集

64.政策系统是由()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A. 政策主体

B. 政策客体

C. 政策环境

D. 政治家

65.根据西方学者对于政策内涵的表述,政策的主要含义有()。

A. 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和规划

B. 政策是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过程

C. 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不是自发或盲目性的行为

D. 政策是对社会所做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66.政策的本质是()。

A. 政治家个人的意志反映,是政治家个人对社会的看法和期望

B. 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或手

C. 政策作为执政党、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的工具或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D. 政策作为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67.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A. 导向功能

B. 控制功能

C. 协调功能

D. 象征功能

68.政策客体包括()。

A. 社会问题

B. 目标团体

C. 人民群众

D. 政策本身

69.所谓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

A. 立法机关

B. 执政党

C. 行政机关

D. 利益集团

7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A. 具体性

B. 权威性

C. 补充性

D. 强制性

71.我国官方政策主体相比西方国家,在主体的内容上、地位上和作用上具有的优点有()。

A. 在我国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家机关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真实代表;而西方的国家机器及

利益以及利益集团利益的代言人

B. 中国共产党直接对政策过程起核心领导作用,其他民主党派也积极参与政策过程之中;而在西方,政党必

后才能对国家或政府政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C. 我国党和政府在政策过程中指导思想和工作相一致,所以它们的职能和起作用的方式也是一致的

D.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人民政府是我国的政策制定主要机关

72.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民决定或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主要途径有()。

A. 直接投票决定公共政策

B. 选出自己的代表者制定或修改并执行公共政策

C. 使用各种威胁性方式(如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等)去反对某些政策

D. 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

73.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有()。

A. 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相对独立性

B. 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

C. 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D.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手段

74.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有()。

A. 决策者

B. 决策权力

C. 决策程序

D. 决策规则和方式

75.议会制是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的决策体制。但它没有真正实现主权在民的真实原因是()。

A. 代议制民主存在缺陷

B. 一般公民不具备科学判断的能力

C. 议会制是间接民主模式,议员不代表人民的意志

D. 选举规则的局限

76.投票规则中的全体一致规则的决策缺点有()。

A. 多数人的意见强加给少数人

B. 要达成一致,决策成本过高

C. 虽然全体一致,但决策结果未必可靠

D. 会鼓励策略行为,使决策结果不科学

77.需求显示过程的作用在于()。

A. 鼓励投票者正是表达自己偏好

B. 保证投票者的偏好次序都是“单峰值”的

C. 避免人为增加决策成本,提高了决策效率

D. 减少“策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78.我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在结构上进行的调整主要是()。

A. 在横向结构上,一方面越来越趋向于决策与执行的相对分离

B. 在纵向结构上,分权成为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趋向

C. 信息咨询部门和政策分析部门越来越受到重视

D. 地方获得更多的决策权,中央的权威被削弱

79.决策者采用各种手段来控制自己的决策权力。最常见的手段是()。

A. 说服

B. 威胁

C. 欺骗

D. 交换

80.在我国,利益团体和作为个人的公民拥有的公共决策权力可以定性为()。

A. 正式公共决策权力

B. 权威公共决策权力

C. 非正式公共决策权力

D. 非权威公共决策权力

81.在全体一致规则的条件下,人们来争取自己所偏好的方案的胜出的策略行为有()。

A. 讨价还价

B. 弃权

C. 改变偏好

D. 投否决票

82.政策工具从类别上可以分为()。

A. 市场化工具

B. 工商管理技术

C. 战略管理技术

D. 社会化手段

83.市场化工具包括()。

A. 民营化

B. 用者付费

C. 分权与权力下放

D. 产权交易

84.可以使政府获得更多财政资金来源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有()。

A. 民营化

B. 用者付费

C. 放松管制

D. 合同外包

85.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包括()。

A. 政策目标

B. 工具的特性

C. 工具应用的背景

D. 意识形态

86.问题要想成为或达到系统议程的程度,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问题必须在社会上流传并受到广泛注意,或者至少也必须为公众所感觉

B. 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

C. 公众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是某个政府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而且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

D. 政策制定者注意和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列入议事日程

87.综合评估模式的优点是()。

A. 民主

B. 客观

C. 完整

D. 全面

88.政策监督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 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

B. 监督者与监督对象之间应保持时时沟通

C. 在机构设置上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D. 对监督对象有影响权

89.西方政策监控机制的特点有:()

A. 分权与制衡原则

B. 社会舆论在政策监控中起着显著作用

C. 司法审查对公共政策的有效监控

D. 中央政府权力的扩张与政策监控手段的更新

90.政策终结的三个本质特征是:()

A. 法律性

B. 强制性

C. 更替性

D. 灵活性

91.政策终结的基本作用表现在()。

A. 节省政策资源

B. 提高政策绩效

C. 避免政策僵化

D. 优化政策

92.对政策方案进行筛选时可以选择的标准包括()。

A.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B. 是否符合全面利益

C. 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衡量

D. 是否具备可行性

93.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基本经验有()。

A. 注重政策宣传

B. 重视政策实验

C.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统一

D. 抓中心工作、以点带面

94.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A. 合并

B. 替代

C. 革新

D. 分解

95.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应当包括()。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终结

三、判断题 (对的选A,错的选B)

96.政策是一系列法律的总称。()

97.政策客体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98.政策系统的运行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和政策终结等环节所组成的过程,这些环节构期。()

99.政策的象征功能是指政策仅具有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后果,主要发挥象征性作用。()

100.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的一个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这一政治系统()

101.在我国,国务院是我国的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

102.政府部门制定出的政策具有如下两个特征:具体性和补充性。()

103.利益团体的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增进共同利益和共同态度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其职责是履行利益聚合功能成员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

104.大众传播媒介对政策制定的作用极为显著。()

105.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有:(1)决策权力;(2)决策程序。()

106.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其纵向结构就呈尖型形态。在这种尖型形态的纵向结构中,权力集中,控制有力执行。()

107.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其纵向结构就呈扁型形态。在这种扁型形态的纵向结构便于下级决策组织因地制但是由于分权过大,则可能政令不行,削弱最高决策的权威性。()

108.在市场化条件下,中央将在一定权限内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以使地方因地制宜对本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制定以提高决策权。()

109.我国以往公共决策体制的尖型纵向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向扁型的纵向结构发展。()

110.公民、大众传播媒介等政策活动者拥有非正式的决策权力或非权威的决策权力。()

111.官方的政策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机构和法院拥有正式的或权威的公共决策权力。(

112.我国其他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对我国的公共决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决策权力分或缺的部分。()

113.在我国,利益团体和作为个人的公民拥有正式的或权威的公共决策权力。()

114.与西方相比,我国人民群众所拥有的非正式决策权力,在实质上更加真实、广泛和协调。()

115.西方的代议制民主真正实现了主权在民。()

116.人民代表大会制较之西方的代议制决策体制有很大的优越性。()

117.所谓全体一致规则(unanimityrule),是指所有投票人都对某项表决的方案投赞成票,一致同意的规则。

118.在我国,决策方式的改进应主要集中在对投票机制的坚持、发展与完善上。()

119.社会化手段是指政府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来实现政策目标,如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私伙伴关系等。()

120.用者付费是指政府对某种物品、服务或行为确定“价格”,由使用者或行为者支付这种费用,其主要目的是入。()

121.管制所需的信息较少,容易实施管理,成本较低,效果具有直接性,适应于作为实施政策的工具。(

122.调节性政策与限制与约束加之于个人和团体的行动有关,它减少那些受调节者的自由和权利,如征收个人收()

123.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24.政策环境就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125.集权制是指决策权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只能根据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

126.美国的行政权由总统掌握,这也是一种首长制。()

127.议会制是建立在西方人民主权论和代议制理论基础上的决策体制()

128.公共决策体制就是政治-行政体制。()

129.全体一致规则是指所有投票人都对某项表决的方案投赞成票,一致同意的规则。()

130.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这一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131.民营化是为了弥补政府的预算缺口,实现对公共部门资源的再分配。()

132.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属于自我调节性政策。()

133.政策系统是由政策的主体、政策客体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134.官方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

135.决策权力则是指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自己的控制力、制约力和影响力。()

136.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权,上级机关无权加以干涉的一种决策体制。()

137.过半数规则是指对一项表决方案,需要超过二分之一的投票人赞同方才通过的规则。()

138.民营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使资源能够流向使用效率更高的部门。()

139.政策效率是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140.渐进主义模式把政策制定看作是对过去的政策进行变革和创新的过程。()

141.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两种形式。()

142.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地位和作用。()

一、单选题

1.A

2.B

3.B

4.A

5.D

6.D

7.A

8.A

9.C 10.C

11.D 12.A 13.B 14.D 15.B

16.A 17.C 18.D 19.B 20.D

21.B 22.D 23.B 24.C 25.B

26.A 27.B 28.C 29.D 30.A

31.D 32.C 33.D 34.A 35.C

36.D 37.B 38.A 39.A 40.B

41.B 42.C 43.D 44.C 45.D

46.D 47.A 48.D 49.A 50.B

51.B 52.B 53.B 54.D 55.D

56.D 57.B 58.D 59.D 60.A

二、多选题

61.B D 62.B C 63.B C D 64.A B C 65.B C D 66.B C D 67.A B C D 68.A B 69.A B C 70.B D 71.A B 72.A B C D 73.A B C D 74.B C D 75.A C 76.B D 77.A C 78.A B C 79.A B D 80.B D 81.A B 82.B D 83.B C D 84.A B 85.B C D 86.A B C 87.B C D 88.A B C D 89.A B C D 90.B C D 91.A B C 92.A B C D 93.A B C D 94.A B C D 95.A B C D

三、判断题 (对的选A,错的选B)

96.B 97.B 98.A 99.A 100.A 101.B 102.A 103.A 104.A 105.B 106.A 107.A 108.B 109.A 110.A 111.A 112.A 113.B 114.A 115.B 116.A 117.A 118.B 119.A 120.B 121.B 122.A 123.A 124.A 125.A 126.A 127.A 128.A 129.A 130.A 131.B 132.B 133.B 134.A 135.B 136.A 137.A 138.A 139.B 140.A 141.A 142.A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所持有的共同意见、态度,指的是()。 A.时尚 B.价值观 C.舆论 D.性格 2.提出“5W传播模式”的美国传播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香农 C.布雷多克 D.麦库姆斯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B.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C.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为公众 D.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4.在组织形象地位的测定中,属于最佳公共关系状态的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C.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5.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A.标准字 B.标志 C.标准色 D.企业选型 6.在充分搜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并且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的是()。 A.宣读演讲 B.提纲式演讲 C.即兴演讲 D.背诵演讲 7.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作法,主要是想发挥舆论的()。 A、制约作用

B、监督作用 C、鼓动作用 D、指导作用 8.“我选择,我喜欢”属于()。 A.观念广告 B.实例广告 C.信誉广告 D.响应广告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错选或未选全匀不给分。)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C.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D.尊重人的需要和情感经营 2.组织凝聚力主要表现为( )。 A.员工的满意度 B.员工的归属感 C.组织内部的价值观 D.组织内部的世界观 3.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 )。 A.主题突出 B.内容丰富 C.简明扼要 D.生动活泼 4.“公共关系就是百分之九十靠自己做得好”这句话意味着( )。 A.要以实际行动获取公众的了解和好评 B.在扎实的服务基础上搞好宣传建立形象 C.行动比空谈更有力 D.公关不必使用任何宣传手段 5.有些学者将手势分为( )。 A.固定手势 B.指示手势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一、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中国名牌》杂志社会组织策划了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活动,产生了深刻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创意如下:一、背景:项目调查1、历史:香港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2、立场: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属于“殖民地”范畴。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表示1997年要收回香港。 3、结论: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回归,使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聚升华。二、项目策划1、目的:高扬爱国主义旗帜。2、切入点:倒计时(让它分分秒秒叩动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3、规模:每字高度不小于1米,总面积150平方米,可视距离1000米以上。 4、焦点:倒计时牌建在祖国心脏——首都北京。具体建在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中。 5、层次:报呈新华社领导、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澳办,直到中央领导。 6、时间:启动在199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10周年)至1997年7月1日,运行925天。三、项目实施1、高层公关:中央支持;2、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关:热情赞许;3、横向公关:全国人导振奋。四、项目评估1、中央领导高度评价;2、925天中,参观率最高,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世界之最:面积、时间、目睹、参与人数、新闻报道。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此案例主要体现了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个知识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形成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而自觉、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又必须在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1、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动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这一公关活动就通过项目调查、项目策划和项目实施等公共关系操作实务,紧紧围绕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这一主题策划并实施了这次公共关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中国名牌》杂志社的这一公关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从1994年12月19至1997年7月1日这925天中,倒计时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创造了数项世界之最。公众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引导、规范组织行为不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此次活动的策划人员正是通过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和服务观念,策划并实施了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二、1036——传情五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员工为台庆五周年设计了一个方案:立足将城市之声5周年台庆与申办奥运活动相结合,通过电子传播媒介,传达“城市人盼奥运”的城市之声电台的时代强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公地悲剧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公地悲剧是哈丁于1968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公地悲剧》中提出的。哈丁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 有限理性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只有在非常例外的情况下,才是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这并不是因为决策者头脑糊涂,一个富有理性的人,如果能够同样顺利求优的话,就不会止步于满意;如果能够做到最好,就不会安于次好或比较好。但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客观条件充满局限,人们根本无法求得最优解和准确解,不得不转而求其次,寻求足够好的解。 群体狂想症 在决策小组中存在一种寻求一致的行为模式,这种现象在面对面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小组成员趋向于怎样更好地达成一致,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方面了,从而忽略了如何去寻求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布里丹毛驴效应

从决策思维的角度来说,当几种选择方案具有同等的吸引力时,它本应当是最容易作出决定的。因为无论选中哪一个都会带来愉快的结果。但是为什么这样的决定又如此艰难呢?问题就在于决策者不得不放弃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一般来说,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将获得某种利益或某样东西时,方案的吸引力就会发生递减;而一旦要放弃某种利益或某样东西时,方案的吸引力就会发生递增,选择的烦恼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霍布森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霍布森选择其实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所以,意思是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邦尼人定定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是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邦尼人定定律首先反映在合作者之间的负面作用上。这种负面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相互推诿上,另一方面表现在相互掣肘上。邦尼人定定律其次强调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合作产生力量,协调是提高合作效率的不二法门。 法益均衡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行政权力的行驶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公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即把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必过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 )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 B、系统性 C、层次性 D、超前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ABCD )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

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 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A.客观引导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 D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

公共关系实务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1、公共关系(公众关系):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的过程。 2、掌握公共关系定义的五个要点 ①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②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③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④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 ⑤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公共关系职业的产生 ①最早产生于美国。通过美国“便士报运动”引发“报刊宣传活动”,经过“报刊宣传活动”的酝酿和“清垃圾运动”(19世纪末开始)的催化,公共关系在美国逐渐形成一门职业。 ②报刊宣传活动是公关职业化的雏形。报刊宣传员为日后公关人员的前身。 ③艾维.李1903-1906年与朋友开办了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为客户提供了许多有成效的传播沟通服务。他的“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原则宣言,奠定了现代公共关系职业行为和职业准则的基础,他被称为“现代公关之父”。 4、公共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 ①前期 特点:朴素、自发的公共关系思想,没有明确的公关意识,未达到理论化的程度。 ②孕育期 特点:孕育着职业化的公共关系传播思想,是一种对公众不负责任的单向宣传。 代表人物:巴纳姆(观点:凡宣传皆好事) ③产生期 特点:由单纯的“报刊宣传”向公共关系转化(以艾维.李公司的《原则宣言》为标志)代表:艾维.李(观点: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其诚实传播的原则奠定了整个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基础) ④发展期(以伯内斯为代表的公关学科化时期) 特点:开始形成双向传播的观念 代表人物:爱德华·伯内斯(观点:“投公众所好”;著作:1923年出版《公共舆论的形成》或称《舆论之凝结》第一次从学科的角度使用了“公共关系”一词,同年在纽约大学首先开设公共关系课程,1925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1928年写成《舆论》一书。爱德华·伯内斯以其杰出的理论贡献成为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⑤成熟期 特点:“双向传播与沟通”开始成为公关界的共识 代表:卡特利普和森特(在被称为公共关系“圣经”的《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和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双向对称”模式的确立,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公共关系思想演变的一个基本脉络:即从单纯的单向传播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 5、公共关系的发展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1986年7月,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成立。 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公共关系在国内已得到正式的确认和接受。

公共关系学经典案例分析

广州有家五羊城酒店,店内设施属于中档,收费又不高,但服务水平却达到上乘,他们热情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来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同此,这家酒店受到了顾客高度赞扬。 这家酒店是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的呢?他们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处理好同顾客的关系,为顾客着想,提供服务要热情、周到,富有人情味。他们是这样做的,如只要顾客来投宿,不管当时是否已经客满,都尽量安排居住。顾客住下后,服务员马上递上一块香巾让顾客净面,沏上一杯热茶让顾客解渴去乏。服务员每天都认真打扫房间,让顾客生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顾客离店时,服务员则帮助提着行李送到门口…… 一次,湖南湘潭市3位女同志深夜来到五羊城酒店投宿。当时已经客满,值班服务员马上把会议室整理出来安排她们居住,并说明可以降低收费标准。部门领导也来到临时客房,亲切的问候。服务员又立即递上香巾,沏上热茶,让她们好好休息。她们住了几天后,临走时,服务员帮助提行李到门口,表现出恋恋不舍之情。她们很受感动,—齐说道:“我们下次来广州,一定再住你们店!” 凡是在这里住过的顾客,都对五羊城酒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温州个体户中跑广州做生意的比较多。许多温州个体户,每次来广州都喜欢投宿五羊城酒店,因为这里的服务周到、热情。于是,在五羊城酒店的客人中,“回头客”占很大的比重,而这批老顾客又常常带来许多新顾客,使该酒店客源不断。 ?问:1、指出本案例的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形象要素、传播媒介要素、环境要素。 ?2、本案例体现出哪些现代公共关系观念? 要点:1、本案例的主体要素是五羊城酒店;本案例的客体要素是湖南湘潭市3位女同志;本案例的形象要素是凡是在这里住过的顾客,都对五羊城酒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每一位员工都处理好同顾客的关系,为顾客着想,提供服务要热情、周到,富有人情味;本案例的传播媒介要素是如只要顾客来投宿,不管当时是否已经客满,都尽量安排居住。顾客住下后,服务员马上递上一块香巾让顾客净面,沏上一杯热茶让顾客解渴去乏。服务员每天都认真打扫房间,让顾客生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顾客离店时,服务员则帮助提着行李送到门口……;本案例的环境要素是广州五羊城酒店,店内设施属于中档,收费又不高,但服务水平却达到上乘,他们热情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来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同此,这家酒店受到了顾客高度赞扬。2、本案例体现出的现代公共关系观念有塑造形象的观念,提高信誉的观念,服务公众的观念,互惠互利的观念,沟通协调的观念,全员公关的观念,立足长远的观念,注重效益的概念。 ?中外管理》1998年第1期载文《3517厂常盛不衰的奥秘》,奥秘之一是访问用户活动。厂供销处在接待来厂客户中,不仅如实地介绍产品,而且对客户的意见一丝不苟。1996年元月,厂办收到湖南连源县朱梅乡水竹村一位姓蒋的农民来信,说他买的一双3517牌解放鞋,穿了不久就脱胶。对于这件事工厂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派人寻找写信人,几经周折找到水竹村,可是这位写信人到镇上打工去了,在一位热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在工地上找到老蒋,当即将一双崭新的防滑解放胶鞋送到他手中。经验证老蒋买的那双鞋是山东邻城一家乡镇企业出产的冒牌产品。千里换鞋这件事,很快在工地民工们中传扬开了,从此工地上工人们都成了3517厂的“铁客户”。 ?问题:1.请结合案例,阐述在沟通顾客关系中树立“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要点: ?首先,“服务意识”是处理顾客关系必须具备的公关意识,它是指企业组织及其成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观念。3517厂的销售人员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时时刻刻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千里换鞋”,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和推广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在公众中的美誉度。 ?第二,“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是沟通顾客关系中强化“服务意识”的重要体现,树立“服务意识”必须把“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贯穿于企业营销的全过程。在处理与顾客的纠纷时,一定要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1

Ch1.公共政策学 ●案例1-1(书P4-6)辨析是否属于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功能(单选/简答P157) (1)引导功能:正向与负向 (2)管制功能:对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管制与约束。 如《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消极性管制,还有突出正激励原则的积极性管制。(3)调控功能 公共政策不仅需要指明人民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还需指明人民应该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Eg: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 (4)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分类(了解) 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 程序性政策只涉及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 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分配性政策一般只产生得利者,而没有明确的受损者; 再分配性政策涉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中财富、收入和权利的转移分配。 例如,累进收入税、养老退休金额度的重新分配),美国的“反贫困”计划。 3、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 如广播、电视、煤炭、电力等特殊行业兼具自我管制政策的性质。 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 最低工资标准、经济适用房政策、农民收入补贴政策等 设立教师节、环境政策 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 国防是典型的涉公政策 而垃圾收集、邮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也带有一些私人物品的特征。 Ch.2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与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A**过程模型(P235): 1.公共政策的阶段性 2,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

B渐进模型: 1. 林德布洛姆: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的局部调整。 2. 渐进模型有以下特点(P238): (1)政策具有承继性,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有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C团体模型: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之间的平衡。 ●公共政策的系统 1.公共政策的主体 直接主体: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领袖权威人物 间接主体:利益集团/大众传媒/公众/非执政党/思想库 2.公共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问题(政策问题) 概念: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者属其权限范围内的事物,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必要者。社会问题如何转化为政策问题:公共权威当局趋同(+概念) 目标群体:公共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目标群体理解、接受、服从政策的程度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3.公共政策环境(了解) 自然环境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经济环境(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经济利益) 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模式) Ch3公共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工具的内涵:指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目标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总称。 ●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简答) 公共政策工具分类: 三分法(按国家干预程度分) 自愿性工具(非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 混合型工具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问题详解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答案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2009—2010上) 题型:单选(20题*1分)多选(10题*2分)判断改错(5题*2分)名解(4题*3分)简答(3题*6分)案例(1题*20分) 注:简答题答要点,可自己酌情添加文字。论述题要结合案例分析,在第八讲出题。 题目为“了解”的会做选择题即可,“掌握”的就重点看一下。用红字标明的是根据老师的话推测出来的,大家重点记一下。大家好好复习,加油啦! 第一讲公共关系概述(选择、判断改错) 1.何谓公共关系(PPT)?何谓公共关系三要素(P14—P15)?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名解) 三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选择) 2.了解公共关系定义表述的不同流派(P2—P5) 五种流派:1、管理职能论2、传播沟通论 3.社会关系论 4.现象描述论 5.表征综合论 3.何谓组织形象?试述其构成要素。P6 所谓组织形象就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名解)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1.组织的总体特征与风格。2.知名度与美誉度3.组织形象定位 4.了解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PPT)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 第一种:高知名度、高美誉度,最理想 第二种:高知名度、低美誉度,危机状态 第三种:低知名度、低美誉度,原始状态 第四种:低知名度、高美誉度,稳定和安全的状态,有很好的发展前程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日常公共关系活动:热情服务、礼貌待客以及大量的例行性业务工作和临时性琐碎的工作等 专门性(专项)公共关系活动:新闻发布会、产品展示会、社会赞助、广告制作与宣传、市场调查、危机公关等 3.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服务意识 4. 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5.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P12—P13) 1、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2、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3、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学科。 6.如何科学合理地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学(P13—P14)? 1.掌握基本原理 2.理论联系实际 3.分析公共关系案例 4.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7.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如何?(P28—P32、PPT) 1.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报刊宣传员巴纳姆 “便士报运动”、“报刊宣传活动” 2.艾维·李时期 “现代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提出“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原则宣言。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公共政策复习资料(2014)

1、(西方公共政策学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内容):1、起步阶段(20世纪50- 60年代):拉斯韦尔使用了政策科学这术语,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内 容作了详尽论述。出现了第一批公共政策研究所。2、发展阶段(20世纪70- 80年代):在政策系统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取得了成就,在职业化方面政策分析师已成为正式的职业。3、最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这阶段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对原有研究主题的深化; 另一种是对新研究方向的拓展。 2、(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概念的重要标志)。 1主体:权威的国家机构及公共团体2本质:公共目的性3环节:决定和实施过程 3、(公共政策的特征):1、公共性1)内容上,面对社会公共问题 2)制定上,代表全民的公共机构 3)阶级上,民主化带来公共化 2、价值性3、 权威性1)国家政府在享有决策资源方面权威性地位,2)政府机构对一些政策实行强制执行4、动态性1)任何公共政策必定有一个生命周期2)本身不断完善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4、(公共政策的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 2、法律规制功能 3、利益协调功能 4、政治象征功能 5、社会发展功能 5、(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中影响范围最大已经成为特定地区公众都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征:1、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2、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3、为 广大的公众所觉察4、带来利益价值的冲突5、公众中产生受剥夺感强烈到非采取行动程度6公众和政府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 6、 (公共政策价值):人民对政策的愿望的反映,是政策对于人的意义。它伴随着政策的产生发展。伴随着政策的制定,实施。公共政策价值类型: 1、公共政策的管理价值 2、公共政策的文明价值1)政策促进和保护物质财富的增长2)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理性价值 7、(公共政策价值的意义):1、合理确定公共政策的目标2、规范公共政策价值导向3、协调公共政策利益关系 8、(公共政策价值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自由、平等、宽容、民主、效率、秩序、发展是公共政策价值内涵1、正义:公共 政策必须以维护社会正义为价值取向2、效率:公共政策是否以最小的工作量和成本解决政策问题3、平等:处理各种关系必须遵循对等原则和平衡原则4、民主:民主的价值观反映在公共政策上和公共领域中的公开性5、秩序:政府的政策目标就是要提供安全和秩序6、发展:强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发展7、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内容包括:维护,增进和分配8、形态:独享和共享 9、(公共政策价值的冲突):1、效率与公平的冲突2、民主与科学的冲突3、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冲突 10、(公共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1、公平是公共政策的本质体现2、公平是公共政策功能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3、公平是民主政治的内在体现4、公平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诉求 11、(试述政策环境和公共政策的关系):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公共政策和政策环境形成的输入输出系统,两者相互影响,辩 证统一。1、政策环境是公共政策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2、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3、政策环境的改变是公共政策变革的压力和动力4、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政策环境包含哪些):1地理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1)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提供了政策系统运行所需资源3)影响政策系统的经济目标取 向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3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直接影响因素1)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系统性质2)政治环境的政治文化的行为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3)环境影响政策的民主化程度4社会文化环境5国际环境6工作环境 13、(转型期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转型期的政策环境不同于一般的政策环境,变异性和流动性的特征 1公共政策的周期缩短,政策风险增大2 转型期政策环境使公共政策在短期终结3公共政策执行阻力增加,政策的实效削弱4政策环境的变化使公共政策缺乏稳定,过渡政策增多5转型期政策环境变化呈现多元化特征,公共政策的价值体系受到影响 14、(决策体制划分为五大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系统、监督系统 15、(宏观政治决策体制)1议会制度(总统议会制.内阁制.英国,日本.联邦委员会制) 2独裁制3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中国公共决策的政治梯 子。特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中的领导作用体现为:第一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有党首先提出建议再有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第二政治局的常委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三党培养优秀干部到人民代表大会等机关去工作。 16、(政策终结的含义是什么):由政府组织的政策评估之后,政策决策者采取一定措施,将过时的无效的政策计划功能或组织予以终止或结束 17、 (政策议程):指那些引起深切关注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列入商讨,研究的议事程序,以决定政府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何时行动,采取什么 行动的政策过程 18、(政策工具特征):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1、有效性2、公平性3、适应性4、可操作性5、合法性和政治可行性 19、(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现在:1)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民主共和政体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权的 组织形式3)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具有全权性4)在法理上具有至上性,高于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 20、(我国现行公共决策体制存在哪些弊端,应该如何改进):1公共决策系统存在缺陷2决策未实现从经验到科学决策转变3科学理论滞后于决策实践 4研究人员素质不高。改进: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民主和法制化1公共决策优化前提是更新观念2决策优化的根本是完善决策机制3决策优化的基础是扩大民主参与4决策优化的关键提高决策者的素质5决策优化的保证是健全法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必须深入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形成与市场机制配套的宏观调控机制 21、(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何区别?简述公共问题的种类有哪些):任何社会中存在社会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这就是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是 当人们价值观利益受到威胁出现的问题,是大众问题,一般超越个人特定的环境范畴,指人类社会存在的危机的困境。特征:1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具有影响的非排他性和不可分性。种类:1公共问题所属的不同领域划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人口问题、教育问题。 2公共问题的意义划分:过失性公共问题和结构性公共问题 3公共问题性质不同进行划分:管制性公共问题、基础性公共问题服务性公共问题和保障性公共问题 22、(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1、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的产生2、公众议程3、政府议程形成4、政策认定议程 23、(政策制定的模式):1、理性决策2、有限理性决策: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式3、渐进决策:美国林德布洛姆构建的,现有政策基础上实现渐进 变迁,对它进行局部的调适,并于比较以往政策,不断适合环境变化,就可作为新的政策被采纳。特征:1)要求决策者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注重研究政策的缺陷。3)着意于目标与备选之间的调适4)在面对同一社会问题不同解决方案时不注重目标的重新改进和手段4、系统决策 5、精英决策:精英模式揭示了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6、博弈决策24、(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特征与存在的问题):特征:1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调查研究是政策制定 过程中必须的工作 5坚持群众路线 6坚持循序渐进政策制定,问题:1决策系统有待改进 2智囊系统的作用有待发挥 3政策制定的合法化有待完善完善政策的建议1关于科学的纵向政策制定权限的划分 2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的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 3进一步改进政策规划和政策合法化的途径 25、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中国政策工具主要缺陷):1政策工具的选择缺乏科学化的依据2政策工具运用缺乏法制化规范3政策工具的运用缺乏 程序化指导4政策工具的运用受功利意识驱使5政策工具的运用缺乏稳定性,6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 26、(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它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政策执行者通过组织形式运用政策资源,以实 施服务和宣传将政策观念转化为现实效果,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过程。政策执行的意义(作用):1是制定政策的目的归宿2决定着政策方案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3检验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 27、(简述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基本因素):1政策规划障碍2政策认知障碍 3政策体制障碍4政策资源障碍5外部环境障碍 28、(增强中国公共政策执行效能的思考):1、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和能力2、提高政策执行对象的认同感3、有效利用政策执行的资源4创建良好的公 共政策执行环境5规范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体系6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体制 29、(什么是公共政策评估,政策评估的意义何在):评估主体依照一定标准,运用特定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综合后作出的价值判 断,决定政策继续终结的依据。政策评估的功能和意义:1科学的检验政策效果2、作为决定政策继续调整或制定的依据3、有效的检测政策效率和效益4、政策评估是政策迈向科学和民主化的必由之路5、政策评估是提高政策水平的重要途径6、政策评估是改善执行不力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保障

公共政策概论.docx

公共政策概论 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 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 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 出的。 5、(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 的部分。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 经济利益的手段。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 形式。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尔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 常状态)的失效。

14、(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15、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浴盆模型)。 16、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要认 真考虑的。 17、人们把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 同与(内化)。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 一起的。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 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 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22、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公事公 办”,)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 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23、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 思维过程指的是(灵感思维)。 24、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行动是或 者应当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 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2012下半年)(1)

华师公共政策主干课考试复习提纲(2012下半年) 单选题 1.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C)。C、等级决定制 2.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B)。B、极端和绝对 3.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 )。B、组织与实施 4. 前评估是指(B)。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 )。C、林布隆 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D、目标取向 7.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B、传统经济学 8.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9. 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C、委托评估 10.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C)。C、确定政策目标 1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B)。B、分解 12.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典型地运用于下列哪种方法中(C)。C、对演法 13. 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A)。A、简单多数方法 14.“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体现了哪种效应(C)。C、颂歌效应 15.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B)。B、政策议程的建立 多选题 1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BCD)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 1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8.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CDE)。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 19. (ABC)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 20.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BCDE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AB)。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2.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BCD)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 23.下列选项中不代表小组意识现象的是(ABDE)。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童话《皇帝的新衣》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指鹿为马 24.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25. 政策执行中应坚持下列哪些原则( ABCD )A、计划周密B、执行准确C、灵活创新D、全局与局部兼顾 综合分析题 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D乡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速度较其它乡快了许多,D乡的党委书记还被提拔到县里任职。 尽管D乡在县里和各项评比中获得“卫生乡镇”、“现代乡镇建设之星”等奖项,但绝大部分楼房闲置在街道两旁,无所用途。该县本来就属于贫困县,D乡又是其中较为贫困的乡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可想而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整齐漂亮的楼房只成为街道的装点。 然而更为不幸的事也发生了D乡,就在各街道建设完毕后不到两年,其中一条街道太窄,无法与国道衔接必须加宽,否则全市的交通规划就无法实施。这样,新建的长达1公里的楼房被迫拆除,甚至许多楼房到拆除的那一天也未曾被使用过。 一时间,民怨沸腾,议论不断,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D乡仍旧处于贫困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D乡党委书记被提拔到县里,体现了哪种效应的作用? (2)从整体情况看,D乡的政策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3)D乡之所以能够获得县里的各奖项说明该县的评估存在什么问题? 答:(1)颂歌效应。

公共政策概论04任务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04 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 A. 利益 B. 权力 C. 公共 D. 权威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 公共政策主体 B. 公共政策客体 C. 非官方决策主体 D. 执政党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A. 权威 B. 重要 C. 次要 D. 枢纽 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 A. 效果评估 B. 可行性评估 C. 风险评估 D. 价值评估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