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仁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并且亲亲的核心是孝悌。儒家道德以孝悌说仁爱,又把孝悌建立在返本的自然情感上,而把仁从外部的规范变为人性的本能。在亲亲基础之上,孝梯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把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两方面构造起来。孝移于君,便有了“忠”,悌移于尊,便有了“义”。然而,墨家兼爱的核心却是爱无差等,是一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爱, 要求人们抛弃儒家所说的血缘等级等因素, 做到爱人如己。就是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由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在墨子看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二,“兼爱”与“仁爱”的本质不一样

儒家道德讲“爱人”,归根结底是爱己、为己。儒家道德的修己安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利己这一目的的方法。这种行为在本体上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由此可见,儒家之仁爱是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推的人情法则作用下,达到利己、为己的目的.然而,墨家兼爱却是一种利人、为人之爱。墨子把是否‘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准则。墨子认为,讲兼爱必须给人以实际的利益。关于爱人和爱己的关系,墨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第三,“兼爱”和“仁爱”的产生起点不一样

儒家的的“爱”不是由外向内强加于人的, 而是自发的。它以人性向善作为其哲学起点, 孔子“爱人”的观念是对人性的信赖和人格的尊重。儒家注重伦理,认为首先要作为一个尽“孝”道的人, 才有可能去爱其它的人, 这是行仁之道的基本条件。提倡“亲亲”之爱, 乃是发之于人的本性, “父子”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儒家的爱是由特殊性到普适性的, 由“爱亲”产生而推至“爱众”、“爱民”。墨子则认为“爱”是自外向内的, 由于现实的需要而存在。他的政治思想以“天志”为本。面对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崩坏了的道德规范,墨子从“天志”出发推出“兼爱”, 让“爱”成为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墨子的学说中, “爱”是外在产生的, 作为人们生存必需拥有的一项品质而强加。

第四,“兼爱”与“仁爱”实现的方式不一样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礼坏乐崩”的时代, 因此, 他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内容的“礼乐”思想。反过来“,礼乐”成为其“仁爱”的实现方式, 即内乐而外礼的人的标本。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 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认为, 实现了忠恕之道, 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泛爱。与孔子相比, 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墨子之“兼爱”思想的实现, 就体现在他的“尚贤”、“交相利”、“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兼爱”则以“交相利”为准则, 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且将“兼爱”的实现寄希望于王侯将相,不易为人所实施, 就难免流于空想。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

墨家“兼爱”观与儒家“仁爱”观之比较 内容摘要:先秦时代,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本文着力探讨两种关于爱的观念的异同,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兼爱仁爱墨子孔子 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时代背景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重士的风气,使得一时间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受到赏识的如苏秦、张仪之辈,合纵连横,于乱世之中施展雄图大志,位极人臣,青史留名。也有的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转而著书立说,广招门徒,潜心研究,将想法转化为思想理论的高度深度。将思想传于后世,造福百世万世。培养门徒,携弟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主张,以图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在思想的交流争锋中逐渐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是却产生了尖锐的思想对立。以至于儒家亚圣孟子在其《孟子·滕文公下》写到:“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尖锐批评来痛骂讽刺墨家“兼爱”思想。为了弄清孰是孰非,我们必须先弄清儒、墨两家在思想上有何本质区别,导致它们核心虽同属关爱人,却产生了尖锐对立。然后再透过两家的争论交锋,看清它们思想上又有何殊途同归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

论墨子的“兼爱”与孔子“仁爱”思想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并且亲亲的核心是孝悌。儒家道德以孝悌说仁爱,又把孝悌建立在返本的自然情感上,而把仁从外部的规范变为人性的本能。在亲亲基础之上,孝梯通过纵横两个方面把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两方面构造起来。孝移于君,便有了“忠”,悌移于尊,便有了“义”。然而,墨家兼爱的核心却是爱无差等,是一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爱, 要求人们抛弃儒家所说的血缘等级等因素, 做到爱人如己。就是墨子所说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由此达到“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盗贼无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的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而在墨子看来,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行得通的。 第二,“兼爱”与“仁爱”的本质不一样 儒家道德讲“爱人”,归根结底是爱己、为己。儒家道德的修己安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利己这一目的的方法。这种行为在本体上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在行为上表现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人者王。”由此可见,儒家之仁爱是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推的人情法则作用下,达到利己、为己的目的.然而,墨家兼爱却是一种利人、为人之爱。墨子把是否‘中万民之利”作为评价人的行为善恶的准则。墨子认为,讲兼爱必须给人以实际的利益。关于爱人和爱己的关系,墨子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他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第三,“兼爱”和“仁爱”的产生起点不一样 儒家的的“爱”不是由外向内强加于人的, 而是自发的。它以人性向善作为其哲学起点, 孔子“爱人”的观念是对人性的信赖和人格的尊重。儒家注重伦理,认为首先要作为一个尽“孝”道的人, 才有可能去爱其它的人, 这是行仁之道的基本条件。提倡“亲亲”之爱, 乃是发之于人的本性, “父子”血缘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和起点。因此,儒家的爱是由特殊性到普适性的, 由“爱亲”产生而推至“爱众”、“爱民”。墨子则认为“爱”是自外向内的, 由于现实的需要而存在。他的政治思想以“天志”为本。面对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崩坏了的道德规范,墨子从“天志”出发推出“兼爱”, 让“爱”成为天下太平的工具。在墨子的学说中, “爱”是外在产生的, 作为人们生存必需拥有的一项品质而强加。 第四,“兼爱”与“仁爱”实现的方式不一样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作“礼坏乐崩”的时代, 因此, 他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内容的“礼乐”思想。反过来“,礼乐”成为其“仁爱”的实现方式, 即内乐而外礼的人的标本。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 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认为, 实现了忠恕之道, 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泛爱。与孔子相比, 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墨子之“兼爱”思想的实现, 就体现在他的“尚贤”、“交相利”、“非攻”、“非乐”、“节用”、“节葬”等。“兼爱”则以“交相利”为准则, 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且将“兼爱”的实现寄希望于王侯将相,不易为人所实施, 就难免流于空想。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论语》中的天命观,儒家文化 中华文明自盘古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积淀期,至春秋战国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论语》作为其中代表流派儒家的经典被流传下来。

公元一九九八年,当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三分之二在世者于巴黎聚会时,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若生存于21世纪,必须回首2500年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里所说“孔子的智慧”应该主要是指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其代表当然首推《论语》。比如其中的“畏天命”、“和为贵”、“过犹不及”、“其生也荣”、“节用而爱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无不闪烁着浓郁的生态思想。下面我们根据《论语》原文,并结合有关材料,对其蕴涵的生态思想进行阐释。 秦代由于历史原因而采用了法家的思想,儒家思想并未得到重视。至汉代高祖安邦定国,经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及汉武帝的推动,儒学成为治理国家的典范理论,从而形成了封建社会历代沿用的儒外法内的治世模式。自此,由于儒家的特殊地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论语》作为儒家的代表著作,其意义更为重大。 天本身是在人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决定性,人顺天之性,回应天命,是人之为人的生存意义和天职,对天命的认同和领悟,意味着天人之间积极,亲和关系的建立与确认。这是对天命之性的承接与顺从,是人对其自身使命的自觉。孔子将天命与人为的结合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将天命意义的昭显体现为圣人道德智慧的昭显,这种统一是通过“知”的体认和“畏”的实行来实现的。“知”,不仅是认知之知,而且是实践之知。“知天命”即体现天命蕴涵,因为知的转换,天命才能由外在的他律化为内心的自律,踏踏实实在人心寻一个安置处。换言之,天命即人生,天命的意义便体现为人生的意义,天人合一即天命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 爱思想的异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儒家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先秦诸子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文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异彩纷呈、硕果累累、学术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当时涌现出的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一个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个为墨子开创的墨家。《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从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上来看,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虽然两者都强调“爱”,但这个爱却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要分析这两个爱的异同,我们就先来看看仁爱和兼爱的具体内容。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仁呼哉?”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仁了。 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性质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其特点是突出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做到仁。对于统治者,孔子鼓吹所谓的“使民”、“利民”、“安民”、“教民”等等,其实质是强调统治者只有这样全面驾驭人民,才可以稳定地长期地巩固贵族的统治秩序,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到了仁的标准。孔子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 孔子将恢复和巩固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的,所以他非常注重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孔子推崇仁爱的首要心理动因是“报恩心”和“同情心”,报恩心主要是指孝道,孝就是爱父母,这是人最真实、最基本的情感,也是其他一切感情的基础。因为人一出

我所了解得孔子与孟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案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走进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世界,亲身体验和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综合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1)阅读教材,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 (2)师生结合实际增删整合学习内容和要求。 2、时间安排:15天。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二、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因为教师提供的书籍和网上下载的内容文字浩繁,学生又只能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阅读量难以达到要求;二是由于学生文言文

的阅读能力不强,很多原文即使有白话解说,也很难读懂。为此,教师首先应尽可能多的熟悉资料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查阅和作笔记。有条件的,还可把学生带到孔庙、孔府、孔林等实地进行参观访问,作访问笔录、写观察日记等。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五位主持人(总主持人一名,其余四人可由组长担任。)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三、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便是让大家走近这两位先哲,让他们美丽的光环也闪耀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点评:教师导入看似多余,实属必要。因为这则导语简要概括了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重申了学习目的、过程,交代了成果展示的意义,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动力,让读者明确学习过程和展示目的。) 2、学生主持人1: 同学们,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的奇迹,孔子和孟子便是这些奇迹中两颗耀眼的明星,他们超人的智慧、深邃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两个星期来,我们通过阅读、上网查找和请教老师,搜集了有关孔子、孟子的大量资料,并精心编排,今天在这里展示我们的成果,请老师多多指导。和我一起主持这个活动的是四位小组长。首先,大家欢迎“孔、孟小档案甲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 (点评:学生主持人再次强化孔孟二人的思想及其影响、交代学习途径、过程与成果,并简介其他主持人,引出下面的展示内容。) 3、第一组展示: 主持人2:我们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孔子、孟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弟子和门人的资料。下面由三名同学展示我们的成果: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和墨子观念的几点比较 孔子把《仁》摆在了重要位置,而墨子则把《贤》和《义》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秩序虽然摆放的位置有所不同,颠来倒去,都没有逃离封建主义的藩篱。本质上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是为了封建主义好的,只是在各自的具体思想方法上有所区别。他们的社会伦理观念和治国理政的思想都属于空想的封建社会 主义,是不会被统治阶级所采纳的,孔子,墨子有些相同的地方,他们的一些想法有谁能听,又有谁去能实行,都不过是活动活动心眼,都是空想的封建社会主义者,只不过有些东西符合封建统治也只能算是不谋而合的。现在,把三千年前腐朽的封建主义的货色当做所谓文化精华来抵御资本主 义的价值观,就显得十分可笑,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反封建的,不过,摆个封建主义的地摊,赚点资本主义的小钱,想法到也不错,也是可行的,但是要想占什么领道德高地那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相对封建主义是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进步。不反对封建主义哪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而用封建的东西比什么都 幼稚可笑。 墨子《非儒》,认为儒生教学能力不咋地,把聪明的教

傻了,好学生都教坏了,还乱收束脩,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是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搞个文艺活动的还勉强凑合,做工务农,保家卫国也指不上他们,所以参政议政的事,绝不能让儒生瞎参和。孔子:“仁者爱人”,其实质是爱君子,不爱小人。分别亲疏远近,不平等。 墨子揭发批判了儒家的假仁假义: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又曰:“君子循而不作。”又曰:“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 又曰:“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等都属于错误的言行。 孔子阴谋策划颠覆齐国和吴国的活动。孔子到了齐国得不到重用,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树鸱夷子皮”来谩骂田常的,在道德行为上纯属小人一个。借机会报复搞破坏活动,孔子的行为属于贩卖情报,挑拨离间,制造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导致战争,“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在这一点上现在某些文化人与当年孔子何其相似乃尔。 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非命,非儒,非乐。 尚同,其实也是掩盖着矛盾的,在同中是在存异的。制

仁爱与兼爱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征。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当时涌现出的诸多学派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在怎样对待人的问题上,两家均以爱为出发点,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的人道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提倡”兼爱”,两种人道思想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独特之处。本文扼要阐述了仁爱与兼爱的内涵。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 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穿珠之线,贯穿“非攻”、“天志”、“明鬼”、“节用”等思想。亦如梁启超《墨子学案》所言:“墨学所标纲领,虽说十条,其实只从一个基本观念出来,就是‘兼爱’”。关于“兼爱”,甚至曾批评墨子“无父”、“禽兽”的孟子亦言:“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思想的精义在于“兼爱”,“兼爱”是墨家的重要理论思想,而“兼爱”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兼”。 墨子倡导“兼爱”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着眼于实利。“兼爱”论的提出,其普遍性、彻底性、平等性的特性,迅速吸引世人的眼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潮。 孔子的仁学观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发展形成的诸多成果,用“仁”概括了“德目”的众多内容,将“仁”的观念系统化,铸造起以“仁”为核心的哲学范畴——即“仁学观”,成为儒学和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根本观念导向。“仁”,即“爱人”,这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它既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通联系与相互关照,又是一种主体内在

孔子孟子的思想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doc

孔子孟子的思想_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孟子思想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之后回到鲁国,开设私人讲学,打破了当时教学垄断制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晚年,孔子开始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成为《论语》。孔子被后世尊奉为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孔

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张列国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反对道家和墨家。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宗师。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向列国君王游说儒家仁政的思想。但最终无人采用,他回到家乡,和弟子一起著述讲学。著有七篇《孟子》传世,南宋时期《孟子》称为四书五经之一。死后,后世人称他为亚圣。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_孔子仁的思想概述 孔子仁的现实意义 孔老夫子的仁学,对当代有什么价值意义,或是实用价值,就是往人上活,这是孔老夫子指出的人生道路,活成人,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来,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这就是孔子的仁学对我们当代人的实用价值和现代意义。只有往人上活,才能活出人的尊严,才能体验到人生的情趣,才能实现人生的根本意义。拿夫妻来说,丈夫走正确的夫道,妻子走正确的妇道,各尽各的职责,真诚相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夫妻情感,夫妻的真情,反之,都讲各自的权利,男的在外面撒欢找,女的也自由开放,这样的夫妻,注定一辈子也不会体验真正的夫妻情义。兄弟之间要兄良弟悌,当哥哥的要善待弟弟,弟弟要敬让哥哥,才会体验到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否则就认得钱,为了爹妈留下的几间房,吵吵嚷嚷,甚至闹上法庭,钱有了房子有了,可兄弟的血缘手足之情却没了。 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醇,按照非正道去交朋友,以利益为核心为标准,一辈子也交不下真正的朋友,患难之时,也就别指望有真正的朋友帮你的忙。像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友谊,是千古佳话,管仲说,我和鲍叔牙一起当兵,一交火我就往后撤,但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

“仁爱”与“兼爱”之比较 周理平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要:“仁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点,“兼爱”是墨家学派思想的要旨所在。“仁爱”思想与“兼爱”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标志着儒墨两家的分野与对立。二者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各自的差异和独特之处。然而,“仁爱”与“兼爱”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仁爱”是“兼爱”的基础和来源,“兼爱”是对“仁爱”的延续、扩展和创新。因而,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仁爱;兼爱;儒家;墨家 中图分类号:B222;B224文献标识码:A 任何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提出,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制约。一种思想和理论的形成,如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的反映和体现。“仁爱”和“兼爱”学说便是儒墨两家各自对其所处时代所进行的精神把握。春秋战国时代,即儒墨两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烽火连天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征。与这种社会动荡相对应的是,思想界同样是不安静的,史称“百家争鸣”。正是在此种环境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仁爱”和“兼爱”的思想诞生了,两者应社会问题而生,都蕴含着民本主义的济世思想。以“爱”作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立场和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这就注定了此二者之间既有相通性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异和对立之处。 一、“仁爱”与“兼爱”的同一性 (一)基本内涵一致 “仁爱”与“兼爱”,和西方的基督教的博爱具有某种相似性,因而,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体现了“仁者爱人”的伦理品格。虽然说“仁爱”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但是其最终指向,却是面对全社会的,是一种针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不分贫富、贵贱、愚智的普世的爱。无论是孔子的“泛爱众”,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不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同样地,墨子的“兼爱”在这一点上与“仁爱”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对孔子泛爱一切人的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所谓兼就是圆满周遍之爱,兼爱即尽爱,“尽,莫不然也。”(《墨子·经上》)因此,兼爱是以泛爱天下之人为目的,而不是只爱其亲人、爱其家人、爱其国人,不是局限于部分的人,而是泛爱天下之人。“爱人必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墨子·小取》)这就说明爱人必须普遍圆满才是“兼爱”。但不爱人则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爱才是不爱人,只要不是普遍圆满的爱,甚至对极少数的人不爱,也就是不爱人。墨子倡导的是“天下之人皆相爱”,“爱人者此为博焉”。兼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平等、普遍地爱,主张“兼而爱之,从而利之”。 《淮南子·要略》说墨子曾受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不苟儒家礼仪形式烦琐,自创学派。这种渊源关系,使得其二者在尚仁这一点上相通相融,都遵循“仁”的要求,秉承“仁”的

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异同

在儒家学说中,孟子向来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在治道观上也是如此。治道即治理之道,为政之道。在治道观上,孔子主张施行德政;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相同点: 1、孔子德政和孟子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伦理秩序。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讲“正名”; 孟子讲不“遗其亲”、不“后其君”, 讲“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矣”。《中庸》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伦为“天下之达道”。在儒家理念中, 五伦既是每个人, 也是家、国、天下共同的存在方式, 从个人到家、国、天下, 离开这五种伦理关系都不能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社会伦理秩序的建 构和维护从孔孟开始就是儒家治道一贯的根本问题。 2、在孔孟思想中,仁即德的内涵,因此二人都把仁德视为“为政”的根本要素,这是二者之所同。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的“政”是指法制禁令, “刑”指刑罚, “政”、“刑”都是强制性的规范, 只能制约民众外在的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耻心、价值观, 人们不违背规范, 只是规避可能受到的惩罚, 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可耻的,“道之以德” , 是通过为政者道德人格的魅力与其德行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向善的心志, 在内在心志的驱动下,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齐之以礼”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规范功能, 使社会推崇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内心, 养成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孟子说: “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他认为“以力服人”只能是暂时的, 并且还会在人们心中积聚不满情绪, 一旦有机会, 就会爆发为反抗行为, 破坏社会秩序。“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无论力之大小强弱, 都会自觉自愿地效法为政者的价值导向,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 孔孟一致认为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和稳定不能靠外在强制, 只有在人们内心道德意识的自觉驱动下养成的、自动自发的行为习惯才是最可靠的, 在位者的德行则是全社会道德意识自觉和伦理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之源。 不同点: 1、在为政方法上,孔子强调一个字“正”,他说:“政者,正也。”“正”主要表现在“正名”和“正己”两个层面。“正名”是对社会规范的明确和恪守, 即明确社会秩序中不同角色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同时按“名”的标准和要求选择、规范处在相应名位中的人及其行为, 尤 其要求为政者本人的资格和行为要符合相应角色的规范。孔子认为为政的第一步是正名, 但要实现正名的目标, 为政者先要正己。为政者“正”, 才能“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才有令行禁止之效, 所“正”的伦理规范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遵循。遵循礼的规范既是为政者自身仁的自觉和充分展现的根本途径, 也是激发全天下人仁德自觉的根本方法。 孟子最为看重的为政之德是“居仁由义”, 仁德主要体现为“义” , 他说: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居仁由义”在为政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发政施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孔子“仁爱”与墨子“兼爱”之异同分析 [摘要]孔子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墨子提倡“兼爱”,两种爱人的思想既具有相别的地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具体内容不同,实施要求不同。但是两者都主张“仁”,都提倡公利,反对私利,都注重践行。对孔墨的“仁爱”和“兼爱”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如何做到真正爱人,如何修身具有重要妁参考作用,甚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一、“仁爱”与“兼爱”的相异之处 孔子和墨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家,孔子提倡“仁爱”,而墨子提倡“兼爱”。虽说这两种思想都是一种爱人的思想,都注重“仁”,但是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异的地方。比如,两者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及两者实施的要求不同。 1产生的阶级基础不同。春秋末年为社会大变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奴隶的反抗斗争和大规模的流亡,使部分奴隶主贵族失去了往昔的天堂,他们无力维持原有的生活,内部也发生了重大的分化。有的贵族失去了世袭祖业,形成流民。当时流民大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昔日做官,如祝、宗、乐、士,而后失业者,或者是失势的贵族,这些上等的流民多成为儒士;一种是农工下层失业者,或刑徒苦役,这些流民多成为侠士。儒家出自儒士,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大儒士。孔子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这就注定其思想主张必然强调封建礼仪、宗法制度和等级差别,这就决定了其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这种仁爱是推己及人的爱,先爱自己的亲人,再爱别人,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而墨家出自侠士,来自于农工失业流民和刑徒苦役,墨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更能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与艰辛,这就决定了墨子的思想主张更多反应劳苦大众的要求,要求博爱,爱无差等。 2具体的内容不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墨子所提倡的“兼爱”也称之为“仁”,从表面上来看,孔墨都注重“仁”,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别。孔子提倡的“仁爱”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孔子的“仁爱”强调宗教程度、血缘尊卑、亲疏贵贱,是一种由亲而疏,由近及远的爱,是“爱有差等”。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衰公问》)。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从爱亲人开始的,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之事,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之上的,是“爱有差等”。而

《论语》中的天命观

《论语》中的天命观 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贯注"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论语〉〉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尚书·商书·盘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1] 在殷商时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2] 天的本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一大。"[3]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在注释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周人的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周人的新构建与其重视天文学,重筮占,重农业的传统息息相关,共同养成了对天的考查,思考,认识和崇拜,同时又塑造了周人深厚的理性精神。他们对天的新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尚书·周书·召诰>>)

_仁爱_与_兼爱_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仁爱”与“兼爱”的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杨丽娟 (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仁爱”与“兼爱”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学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真正分歧在于两者的出发点、依据、侧重点、“爱”的性质、爱与利的关系以及体现的主体性的不一致。但是同为爱人之道,它们还是有相通之处,对它们两者的理解,对现当今的社会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仁爱;兼爱;区别;现实意义 先秦诸子百家当中,儒家与墨家的爱人之道是值得称赞的。儒家的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但是墨子批评孔子的仁爱是“亲亲有术、爱有差等”,而孔子反过来攻击墨子是“无父也”、“是禽兽也”,实质上他们所爱的对象以及最终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都把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墨的真正分歧在于他们学说的依据、出发点、侧重点等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因此,对它们异同点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仁爱”、“兼爱”学说。在分析“仁爱”、“兼爱”的异同点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一、“仁爱”与“兼爱”的涵义 孔子的“仁爱”学说,根据对象的先后次序不同,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爱亲”,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6对它的最好的诠释。“爱亲”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指属于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的相亲相爱。第二层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7里的“人”泛指相对于己而言的他者。从而在进一步扩大了的社会关系交往中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仁爱”的第三个层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 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4,“兼爱”即对天下之人不分远近亲疏,兼而爱之,“为彼犹为己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5如“兼爱”学说真正实施,则“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6最终达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理想境界。 二、“仁爱”与“兼爱”的区别 (1)两者的起点不一样。“仁爱”重私德,而“兼爱”重公德。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儒家认为,只有先“修身”,也即“修己”,才能“齐家”,而后齐家才可以治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儒家是先将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兼爱”是与“独善其身”相对立的,它主张“兼善天下”,即“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7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重视个人的“独善其身”的私德。而墨家“兼爱”重视的“兼善天下”的社会公德。 (2)侧重点不一样。“仁爱”学说对仁的推行侧重于己,行仁先从己开始,然后再推己及人。由根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子之爱而推至“爱人”,最后达到“泛爱众”的最高境界,体现了“爱”由远而近、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这种推己及人贯彻的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学说侧重于视人若己,“为彼犹为己也”,也就是彼此利益不别,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要像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别人的国家;要像爱自 831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NO.11.2009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摘要:孔子、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两位颇具盛名的学者,墨子主张“兼爱”,孔子主张“仁爱”,两位圣贤的这两种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本文将对孔子“仁爱”以及墨子的“兼爱”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出孔子“仁爱”和墨子“兼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两种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仁爱墨子兼爱

目录 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2) 1.1阶级基础 (2) 1.2内容不同 (2) 1.3具体要求不同 (2) 2“仁爱”和“兼爱”的相同之处 (4) 2..1 两种思想都主张“仁” (4) 2..2 倡导公利,反对私利 (4) 2..3注重实践 (4) 3启示 (6) 参考文献 (7)

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比较 1“仁爱”和“兼爱”不同之处 孔子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子倡导的“兼爱”。这两种思想都注重对他人的关心,但两位圣贤的思想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在阶级基础,具体内容及两者实施要求有许多不同之处。 1.1阶级基础 春秋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社会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关系内大幅度的调整。奴隶的斗争使一些奴隶主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甚至无力维持生活。孔子就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庭背景决定了孔子强调等级差别,宗法制度和封建礼仪的思想主张,这就决定了孔子“仁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的一种爱,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他人,“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墨子与孔子不同出自侠士,和很多农工失业流民以及刑徒苦役有很多的接触,墨子是这些贫苦百姓的代表人物。因此,更能体会老百姓的艰辛和疾苦,墨子的背景决定了其思想更多的反应社会底层的诉求,即博爱。 1.2内容不同 由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建立在亲人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他的思想强调亲疏贵贱,血缘尊卑,宗教程度,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爱。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出自《中庸》)。从孔子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仁爱”的思想的出发点是爱亲人,爱亲人为其思想最重要之事 ,是“爱有差等”。墨子的“兼爱”却不分轻重薄厚,亲疏贵贱,血缘尊卑,是爱无差等,是博爱。是普天所有人同等享受的爱。墨子云:“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可见墨子的“兼爱”要求人人平等享有爱,人人无私奉献,爱无差等。是一种远、近,无亲、疏,无高、低,贵、贱的爱。同时,墨子的“兼爱”不是单向的施舍,是一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互动的、双向的爱。墨子有云:“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可以看出,墨子提倡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必须要付出自己的爱。 1.3具体要求不同 孔子有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白话文就是:要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他人,如果自己有什么要求,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这样的要求,在想法设法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满足他人的要求。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的“仁爱”倡导达人先达己,欲人先欲己, 爱人先爱亲,由近及远,最终达到“仁者爱人”这个高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之异同 来自《中国图书商报》 孟子的儒家 首先,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就是规定君臣、父子、夫妻主 次关系的三纲在孔子思想里是找不到的。因为孔子思想符合人性 的绝对光速宇宙观。在这样的宇宙观中,空间是完全相对的,没 有哪一个空间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空间可以主宰其他 空间。于是,没有哪一个人比另一个更特殊,也没有哪一个人可 以主宰其他人。而儒家的三纲却在君臣、父子、夫妻关系中规定 了一方主宰另一方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君为臣纲似乎来源于 孔子思想中的“忠”,但是通过对《论语》里“忠”的分析,可 以看出《论语》里的“忠”并不是忠君这样狭隘。《论语》中有 一段话可能与儒家的三纲有些瓜葛,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意思的是,这段话不是描写君臣、父子关系的。这 段话出自于《论语》第十二章: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从政。孔子说:“要做到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对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虽然有足够的粮食,我又能给谁吃呢?” 可见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 很显然属于“礼”的相对性,它在强调每个人尽管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有约束自己的准则。孔子在这里没有涉及到君臣、父子的关系。但是100年后的孟子和荀子将这个“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演化成了君臣、父子。如《孟子·滕文公上》中的“父子 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孟子·尽心上》中的“仁之于 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 于天道也,命也”。于是孔子思想在孟子手里转了个弯,从孔子 重点强调“君、臣、父、子”各有自身的界限到孟子重点研究君 与臣、父与子的关系,历史的发展似乎注定要发生这样的偏离。 尽管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 君臣也”对父子、君臣的关系描述得不清不楚,但是,这种对父 子、君臣、夫妻之间关系的关注最终导致了儒家“三纲”的诞生。 儒家的“五常”来源于孟子的脉络则更为清晰。《孟子·尽 心上》中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到孟子对“仁、义、礼、智”排比。 有意思的是五常之中唯一具备基本道德特点的“信”并不在孟子所列的基本道德之列,孟子仅举“仁义礼智”四德,而“信”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