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裴休集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

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秖是历劫柱受辛勤耳。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回。著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秖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秖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秖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秖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秖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秖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秖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秖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

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秖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既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著。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著。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现在心不可得。是现在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者里生解。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者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甚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甚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甚么实法。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秖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秖拟学取。有甚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并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秖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秖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秖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秖如目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师云。甚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底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元来秖是影像。何关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拨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

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

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秖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往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水学禅学道。佛法有甚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秖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生阿难三十年为侍者。秖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黄檗山际禅师传心法要终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裴休集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

有关八大山人与禅门关系的几个问题

有关八大山人与禅门关系的几个问题 萧鸿鸣 〔摘要〕八大山人不仅皈依过禅门,而且身兼曹洞临济两宗。本文以详实的资料,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阐释了八大山人的禅门灯统、世系、禅门思想以及他逃禅,还俗等问题。 〔关键词〕八大山人;皈依;禅门。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画僧之一(另三位为髡残、石涛、渐江),?又是四画僧中唯一一位在禅门做过住持的僧人。但是,八大山人在禅门中的灯统、世系、思想等问题,却在历年的研究中,语焉未详者甚多。其实,自1960年的江西奉新奉先寺发现《个山小像》以后,八大山人的逃禅时间,师从等关系即已明朗,只是后人未能对此加以认真对待和研究,从而使这一问题一直未见论及。今应《江西省宗教志》主编何明栋先生之请,故将八大山人与禅门的关系等几个问题,写成此文,以释八大山人在禅门三十多年之诸多缺疑。 一、八大山人的禅门灯统 八大山人,法名传綮,法号刃庵,字个山等。在《个山小像》的正中央,有一八大山人释门兄弟饶宇朴的跋文曰:“个山綮公、豫章王孙……戊子现比丘身,癸已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诸方藉藉,又以为博山有后矣……”这段文字,即为八大山人自甲申国变于清顺治五年(1648)戊子逃禅后的灯统及师从记载。文中所及“耕庵老人”即先在进贤介冈,后在奉新芦田创建耕香禅院的释门长老颖学弘敏,(又作“颖学宏敏”)。据道光三年朱楣、贺熙龄编修的《进贤县志》卷二十三·仙释·三十二载:“国朝宏敏,字颖学。天资高朗,机锋迅彻,而随分接引,多所拯拔,嗣博山、雪关和尚法,天界浪杖人,以祖席属师提唱,师坚谢不就,种田博饭,隐居介冈之灯社及奉新芦田。字畊庵老人(2)。……法嗣传綮,号刃庵,能绍师法,尤为禅林拔萃之器。”县志中所说“博山”乃指江西广丰县博山,因该山为曹洞宗寿昌支脉,无明慧经的首座弟子无异元来在此设道场能仁寺而名,故世称元来为“博山禅师”,又叫“博山元来”,或直接称其为“博山”。雪关即为道,又称智。曾主法于广信府嬴山寺,并兼任博山能仁禅寺首座。崇祯三年(1630)元来圆寂后,受请入住博山执掌法席。此外,有关颖学宏敏参博山嗣席雪关的记载还有:《五灯全书》卷百十六:“洪都奉新头陀颖学弘敏禅师,宜丰陈氏子。……参博山,,入侍寮。……随往浙主大慈,掌记宝……夏自武林还瀛山,师为第一座,印以偈。……是冬,涅……头陀开法。”另有超永《续灯存稿》卷百十六(字续藏第140册)载:建州松溪弘恩(瑞昌王氏)投博山来,落、次参瀛山。末注:“雪关嗣”。信州瀛山成峦(饶州余氏子)投博山,末注:“雪关关(嗣)。”洪都奉新弘敏(宜丰陈氏)参博山,,末注:“雪嗣”。这些史载文献,都说明了八大山人业师颖学弘敏是曾尝参过雪关的弟子,所以注称:“雪嗣”。雪关的事载如下:“信州瀛山雪关禅师,上饶傅氏子。……依景德寺傅公和尚出家。一日,见坛经…火烧海底?句,疑之。乃参博山来,来令究船子藏身公案,急切提斯。……六载,大彻源底,开法瀛山(3)。?”从博山元来以下的世系二十字:“元道弘传一,光普照通。祖师隆法眼,永播寿昌宗(4)。”亦可知道“元来”、“道”、“宏(弘)敏”、“传綮”为其支脉所出无疑。 由此,可列八大山人禅门世系如下:曹洞宗寿山法系廪山常忠(1514-1588)嗣传无明慧经(1548-1618);博山元来(1575-1630)嗣其衣钵乃为曹洞宗二十七世;雪关·道(1584-1637)嗣为二十八世;松溪弘恩,瀛山成峦,奉新颖学弘敏·耕庵老人(1607-1672)嗣为二十九世;传綮·八大山人,饶宇朴当为曹洞宗第三十世弟子(5)。?饶宇朴跋中“博山有后”之说,当即指八大山人嗣席曹洞宗寿昌法系博山的门庭(6)。 二、八大山人逃禅原因分析 有关八大山人逃禅的原因,?邵长衡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在南昌北兰寺与八大山人相晤后撰写的《八大山人传》中说:“八大山人者……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发为僧。”邵长衡文中的“遭变”即指的是1644年的甲申国变。对于国变,邵长衡又写道:“山人胸次汨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予与山人宿寺中,夜漏下,雨势益怒,溜潺潺。疾风撼窗扉,四面竹树怒号。如空山虎豹声,凄绝几不成寐,假令山人遇方凤、谢翱、吴思齐辈。又当相扶携恸哭至失声,愧予非其人也。”这记载虽是明亡四十七年后的情景,但多少还能从叙述的这三位亡宋遗民中,体悟出八大山人是因为有“郁结”在心之故而出家的,这个“郁结”便是对故国的哀思。这种思想,亦在后来

最全飞花令原版

史上最全的飞花令——花 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薛道衡 4.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春江花月夜/杨广 5.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催花诗/武则天 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 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李峤 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2.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3.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4.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6.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17.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度大庾岭/宋之问 18.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宴城东庄/崔惠童 19.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2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2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22.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送陈章甫/李颀 23.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长干行/崔颢 2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2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李白 26.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四时歌·夏歌/李白 27.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忆东山二首/李白 28.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塞下曲其一/李白 2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李白 30.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李白

【必备】2020年每日一句早安问候语语录锦集36条

【必备】2020年每日一句早安问候语语录锦 集36条 【必备】2020年每日一句早安问候语语录锦集36条 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该放手时就放手,你才可以腾出手来,抓住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一时的犹豫,留下的将是永远的遗憾。若幸福不在路的转角,那它一定在路的尽头。早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每日一句早安问候语36条,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负担,挑得起就是礼物,挑不起就是包袱;压力,撑得住就是成长,撑不住就是苦难。早安! 2、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早安! 3、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早安! 4、感情其实不相信眼泪,真爱你的,不舍得让你哭,没感

情的,你哭瞎了眼也没用。所以别妄想用眼泪去打动一个人,或绑架一段感情。爱,需要的是拉近两颗心的技巧和智慧。早安! 5、生命不是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注重结果,而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早安! 6、不管你说我赖皮也好,孩子气也罢,反正我就撂下这一句:我赖上你了。早安! 7、有缘可相见,有分可再见。早安! 8、聪明的人,总在找找好心情;成功的人,总在保持好心情;幸福的人,总在享受好心情,现在的我,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早安! 9、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早安! 10、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早安! 11、没占下风,先放弃,然后就输了。没试过,先胆怯,然后就败了。没拥有过,先说不要,然后就错过了。没争取过,先回避,然后就再也没有了。青春是挺胸抬头无所畏惧,即

禅宗对艺术的影响

[摘要]禅宗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自性论”、“于相而离相”等主张对中国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令“以意为主”的艺术理论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而且致使“意境”这一审美范畴的产生,从而赋予中国传统艺术以独特的特征和意韵。 [关键词]禅宗;中国传统艺术;诗歌;绘画 一、禅宗的定义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 (图一),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 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 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 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 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 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 真正认识自我。 二、禅宗与“以意为主”的艺术思想 图一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像,日本白隐慧鹤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不断地吸收儒、道思想而进行着汉化的过程,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禅宗。虽然人在尘世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只要去除杂念就可以让心灵处于空灵清澈的状态,达到“自心”“自性”的彻悟,一旦达到本心的自悟,则“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自性论”的提出使“心”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瞬间顿悟中去发现“自心”,进入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这种思想对同时期乃至以后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唐宋时期如王维、宋之问、苏轼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学、绘画的集大成者,使其对内心情感的表现成为主要的创作准则。 三、禅宗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早在初唐,宋之问被贬衡阳就曾到韶州参拜禅宗六祖慧能,有《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一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 能藏 闽南佛学 禅是在生活中当下体悟我人本来面目的一种活泼泼的智慧。蝉宗讲究“活泼泼地”,就是解粘去缚,对任何东西都不可执著。 一、由真起妄 黄檗的弹法首先建立“一心”,用心佛众生平等平等,丝毫没有一点差别,来显示心体的相貌。妄虽依真心而起,但它是无体的,是无根的,是虚幻假象的。要追逐它也迫不着,捉拿它也拿不到。对妄心无体,《楞严经》、《金刚经》都有不同的解释。《楞严经》是就空间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金刚经》是就时间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二部经的共同点,都说妄心无体,妄心无处,认识到妄心无体,真心当下显露。我人的心体虽在万缘俱寂当中,却具有森罗万象诸法的生起的功能,一者诸佛菩萨,繁兴大用,大慈大愿,建立佛国,庄严国土,接引一切众生。二者众生迷妄为真,失本真心,心外求法,起惑

造业,六道升沉不已。 二、迷妄为真 凡夫由真起妄,把妄当真,妄虽是无体的,但其力量很强,有轮回的作用,也有转凡成圣的功能,想当初妄心炽盛,几十年挥指一瞬间。妄的作用,不能否定,做好的事愉快做坏的事满身大汗.没有妄想时,一心是一佛果。有妄想时,一心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佛果。要不以心生心,则心心人空,念念归静,从一佛果,至一切佛果。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净,念念归动,从—地狱,历—切地狱,若—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也无天堂地狱.百丈禅师的不落因果,不昧因果,正是阐明此理.黄檗告诉我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且都是本具的如来,不加修证的。一心本无名字可取,它如同虚空—样,无处不遍的,因为众生无始以来妄习成性,执有、执无,执大,执小。执你,执我,执名执义,只要有一个名言概念的出现,便有一个实体存在,不知以虚妄攀心,去缘无生无减的法体,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如说.耳能观色,那是毫无相干的,黄檗老婆心切,为了显示一心的体相,又用木云比喻,内如枯木不被七情六欲所动,夕恤虚空不被生减诸法所障.告诉人们不要心驰外境,皆属虚幻不实,一心为真实。如能无心,外境即非存,就象我们吃饭时,忽然想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卷。唐·裴休编。又作《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传心法要》、《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断际心要》。系集录唐·黄檗希运禅师于洪州钟陵龙兴寺说法之要旨,于大中十一年(857)付序成书。卷首有裴休所作之序文,其次收录黄 壹

檗希运禅师前后三次之说法、答弟子问之六段说法、简短之上堂语及三段问答等。 此外,裴休所集希运禅师之语录,除本书外,尚有《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一卷,系由裴休与黄檗之问答十五段,及上堂语一段所组成,内容为对在家居士所阐示之禅门要谛,其中包含颇为高深之教理与思想,故被视为是理解黄檗禅风之重要资料。其与《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合称为 贰

《传心法要》,一并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佛百]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 叁

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 肆

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 伍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种提要 禅宗典籍562种提要 1.【肇论】 2.【宝藏论】 3.【善慧大士语录】 4.【心王铭】 5.【无心论】 2.【宝藏论】 3.【善慧大士语录】 4.【心王铭】 5.【无心论】 6.【观心论】 7.【二入四行论】 8.【少室六门集】 9.【第六门血脉论】 10.【绝观论】 11.【信心铭】 12.【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13.【王梵志诗集】 14.【寒山诗】 15.【最上乘论】 16.【楞伽师资记】 17.【传法宝纪】 18.【修禅要诀】 19.【大乘无生方便门】 20.【大乘五方便】 21.【真妄颂】 22.【大乘北宗论】 23.【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24.【乐道歌】 25.【六祖坛经】 26.【曹溪大师别传】 27.【永嘉证道歌】 28.【证道歌注】 29.【禅宗永嘉集】 30.【永嘉禅宗集注】 31.【神会禅话录】 32.【神会和尚遗集】 33.【显宗记】

34.【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35.【顿悟入道要门论】 36.【了元歌】 37.【潭州沩山灵佑禅师语录】 38.【沩山警策】 39.【沩山警策句释记】 40.【沩山警策注】 41.【沩山警策指南】 42.【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 43.【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44.【曹溪宝林传】 45.【百丈丛林清规】 46.【百丈清规证义记】 47.【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48.【临济录】 49.【赵州和尚语录】 50.【兴化存奖禅师语录】 51.【四家语录】 52.【原人论】 53.【禅源诸诠集都序】 54.【禅门师资承袭图】 55.【庞居士语录】 56.【船子和尚拨棹歌】 57.【北山录】 58.【十玄谈】 59.【洞山悟本大师语录】 60.【洞山五位显诀】 61.【宝镜三昧歌】 62.【宝镜三昧玄义】 63.【宝镜三昧本义】 64.【宝镜三昧原宗辨谬】 65.【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66.【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67.【雪峰义存禅师语录】 68.【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69.【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70.【宗门十规论】 71.【禅月集】 72.【五家语录】 73.【祖堂集】 74.【宗镜录】 75.【万善同归集】 76.【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77.【注心赋】

近代汉语基本语料讲课讲稿

近代汉语基本语料

一、文集、筆記、小說、隨筆、雜著之屬 汪辟疆校録:《唐人小說》(包括唐人小說37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 唐·谷神子:《博異志》(中華書局,1980年) 唐·薛用弱:《集異記》(中華書局,1980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中華書局,1979年) 《遊仙窟》(有川島點校本,汪辟疆校録本。)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韓愈:《昌黎集》(四部叢刊集部) 唐·李肇:《國史補》 唐·高彥休:《闕史》 唐·張固《幽閒鼓吹》 唐·劉肅:《大唐新語》(中華書局1984年) 唐·孟棨:《本事詩》 唐·崔致遠:《桂苑筆耕集》 唐·趙璘:《因話録》 唐·範攄:《雲溪友議》 唐·孫棨:《北里志》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華書局1981年) 唐·蘇鶚:《蘇氏演義》 唐·劉餗:《隋唐嘉話》(中華書局1979年) 唐·李商隱:《義山雜纂》(宋蘇軾、王君玉有續作)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 唐·顏師古:《匡繆正俗》√ 唐·李冗:《獨異志》(中華書局1983年) 唐·張讀:《宣室志》(中華書局1983年) 唐·李匡乂:《資暇集》√ 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録》 五代·何光遠:《鑒戒録》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宋·王讜:《唐語林》(周勳初《唐語林校正》,中華書局1987年)√宋·劉斧:《青瑣高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張端義《貴耳集》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華書局,1983年)√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 宋·張邦基:《墨莊漫録》√ 宋·袁文:《甕牗間評》(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重印本) 宋·佚名:《南窗紀談》 宋·王君玉:《國老談苑》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彧:《萍洲可談》 宋·王明清:《揮塵録》 宋·蘇軾:《東坡志林》(中華書局,1981年)√ 宋·趙輿旹:《賓退録》 宋·莊綽:《雞肋編》(中華書局,1983年)√ 宋·歐陽修:《歸田録》(中華書局,1981年)√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録》(中華書局,1981年) 宋·岳珂:《桯史》(中華書局,1981年)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中華書局,1979年)√ 宋·吳自牧:《夢梁録》√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鄧之誠注本,中華書局,1982年)宋·羅燁:《醉翁談録》 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 宋·周密:《齊東野語》√ 《武林舊事》(西湖書社,1981年)√ 《癸辛雜識》√ 《南宋市肆記》√ 宋·周煇:《清波雜誌》√ 宋·佚名:《西湖老人繁勝録》√ 宋·馬永卿:《懶真子》 宋·吳曾:《能改齋漫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宋·趙彥衛《雲麓漫鈔》√ 宋·徐度:《却掃編》 宋·朱翌:《猗覺寮雜記》 宋·葉廷珪:《海録碎事》√ 宋·洪邁:《容齋隨筆》√ 《夷堅志》(中華書局,1981)√ 宋·沈括:《夢溪筆談》√

含起的成语64个,带解释例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含起的成语64个,带解释例句 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例句:你看,他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背山起楼bèishānqǐlóu 成语解释: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成语出处:宋·胡仔《茹溪渔隐丛话前集·西崑体》:“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长眠不起chángmiánbùqǐ 成语解释:死亡的别称。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郑友过一冢,驻马而吟,久不得属,冢中人续之曰:‘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沉疴难起chénkēnánqǐ 成语解释:沉疴:重病或老病。久患重病,不能下床。沉滓泛起chénzǐfànqǐ 成语解释:已经沉底的渣滓重新浮上水面。 坐言起行zuòyánqǐxíng 成语解释: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成语出处:《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此起彼伏cǐqǐbǐfú 成语解释: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例句:此起彼伏,似有万人响应。(华而实《汉衣冠》四)

起根发由qǐgēnfāyóu 成语解释: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大有起色dàyǒuqǐsè 成语解释: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例句: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肃然起敬sùránqǐjìng 成语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例句: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兔起鹘落tùqǐhúluò 成语解释: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 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

尘劳迥脱事非常

1、尘劳迥脱事非常 尘劳迥脱事非常①,紧把绳头做一场②。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③。 词语注释 ①尘劳:尘念劳心。迥脱:超脱。 ②紧把:紧紧握住。 ③争得:怎能。 作品译文 摆脱尘劳事非寻常, 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是经过彻骨寒冷, 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作品鉴赏 唐代著名僧人黄檗禅师所作的一首无题诗。该诗用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发出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从而表达了诗人劝诫世人为人做事应有梅花这般品性的思想。 这首诗出于《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黄檗禅师(?一850),闽(今福建)人,幼于黄檗山出家,因人启发,参谒百丈禅师而悟道。此后住洪州(今江西南昌)大安寺,参者云集。裴休镇宛陵时,建大禅苑,请师说法。因希运酷爱家乡黄檗山,以此名其禅苑,世称黄檗希运。《五灯会元》有唐宣宗为沙弥

问法于希运之记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出之门下。希运卒谥断际。示寂后,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裴休收集其语录,编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法心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各1卷传于世。 2、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悟道诗

悟道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士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八五○),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包含-”浪”-字的成语

1▲长风破浪△chángfēngp?làng △典故: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例子: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乘风破浪△ch?ngfēngp?làng △典故: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例子:轮船在~,汽车在驶过原野。(茅盾《子夜》五) 3▲大风大浪△dàfēngdàlàng △典故: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 争。 △例子: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高阳《母 子君臣》) 4▲大浪淘沙△dàlàngtáoshā △典故: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 选。 △例子: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保留下来的精华。(粟裕《激流 归大海》) 5▲放浪形骸△fànglàngxínghái △典故: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例子:惟有与宝 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却自己的身份,~,领略“人贵适意”的真趣。(高 阳《玉座珠帘》上册) 6▲风吹浪打△fēngchuīlàngdǎ △典故: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五出:“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例子:不管~,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7▲风口浪尖△fēngkǒulàngjiān △典故: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 8▲风平浪静△fēngpínglàngjìng △典故: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例子: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9▲浮花浪蕊△fúhuālàngruǐ △典故: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出处: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10▲浮踪浪迹△fúzōnglàngjì △典故: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 的人或生活。△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 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11▲赶浪头△gǎnlàngt?u △典故: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12▲后浪推前浪△h?ulàngtuīqiánlàng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上) (注:檗bò 木名。也写作:蘗、檘。著名的“黄檗禅师”,常被误写做“黄蘖禅师”。)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卷上】 唐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耀,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运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锺陵,自山迎至州,憇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太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何如也?时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序。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