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脐部是新生儿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连接了新生儿的身体和外界,新

生儿刚出生不就,脐带断端尚未愈合完善,就成为了开放式创口,通过这一介质,很多病菌和微生物都会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同时新生儿免疫能力比较差,一旦

体内进入了病菌和微生物,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对新生儿的生长发

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新生儿的脐部就需要开展有效

的护理措施,本文就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脐带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新生儿极

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脐部感染,一旦发生脐部感染就会出现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脓性分泌物以及异味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没有

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就可能会经脐部入侵到患儿的血液循环,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在临床中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

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1.脐带结扎的时间和方式

1.脐带结扎的时间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的时间是有

标准和规定的,脐带结扎必须在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两分钟或三分

钟左右完成,在完成脐带结扎过程后,新生儿的脐带会在未来的七

天左右逐渐的失去供血逐渐的干枯并脱落[1]。而脐带残端也会在干枯后逐渐的

愈合,这一期间,胶质分泌物减少,而这也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如

没有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岂不感染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脐炎,严重甚至还会导致败血症的出现,威胁到

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脐带结扎的方式在脐带结扎时,分别会用到脐带夹、棉线和气

门芯等医疗用品,在结扎时,将距离脐根0.5cm处进行结扎操作,

然后等待脐带自然脱水后脱落。

2.脐带的护理方式

2.1传统护理法这一护理措施是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方法,

主要会用到纱布和绷带等医疗用品来包扎新生儿的脐部,虽然可以短暂的起到包

扎的效果,但是纱布和绷带不透气,新生儿的脐部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状态,在

这一状态下,如果新生儿排泄没有及时的将纱布和绷带进行更换,就会滋生细菌,潮湿闷热的环境是细菌最适宜的温床,细菌通过脐带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就可

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感染或严重,甚至会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

2.2清洁干燥法清洁干燥法是在传统护理法基础上进行优化的一种护理措施,主要是注重细菌的隔离,在分娩和剪切脐带时,都需要保持干净的服装、手

术仪器和所使用的医疗器械等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如有污染或错误操

作的情况,就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服装和器械等。在为新生儿垫尿布时,也需要

避免污染的出现,采取正确的操作流程,将尿布放置在新生儿的脐部以下,不要

盖住其脐部,避免大小便对新生儿的脐部造成感染或导致脐部的潮湿[3]。

2.3二次断脐法二次断脐法具有较高的便捷和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的原

理就是减少新生儿的脐部和外界病菌接触的时间,尽量的将新生儿脐带脱离和愈

合时间缩短,将感染的发生几率降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脐静脉置管的护理

脐静脉导管置管术通常在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群体中比较常见,这一手

术不仅可以避免对新生儿进行反复的静脉穿刺,还可以通过脐静脉导管来进行药

物的输注,提升新生儿的抢救效果,也可以长时间对新生儿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效果比较理想。

3.1操作前脐部准备在开始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提前准备,对患儿的脐

部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全面消毒。

3.2置管期间脐部护理在置管期间,对患儿的脐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

进行脐部护理前,首先需要将患儿以正确的体位放置在操作台上,确保新生儿的

保暖,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监测,将患儿的肢体进行固定后,在会阴处放置

尿袋。然后对脐部进行消毒后,清洁血痂,最后给脐带根部打活结后避免出血[4]。在手术后的24小时要定期对导管和脐部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密切观察脐部情况,如有感染要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定期更换尿布。

1.结语

综上所述,脐部是新生儿最敏感脆弱的部位,一旦在脐部护理时,有错误操作或不注意就可能会导致感染情况的发生,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就需不断的提升护理工作有效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郭云云,王晶,范玲.不同脐部护理方式对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与脐带脱落时间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36(10):95-98.

[2]孙玲燕,李姜,严泓.脐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20,39(35):125-127.

[3]杨白梅,陈妹玲.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对比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50-351.

[4]周丹,丁小容,李美佳.自然干燥法与乙醇消毒法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9,5(08):686-691.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脐部是新生儿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连接了新生儿的身体和外界,新 生儿刚出生不就,脐带断端尚未愈合完善,就成为了开放式创口,通过这一介质,很多病菌和微生物都会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同时新生儿免疫能力比较差,一旦 体内进入了病菌和微生物,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对新生儿的生长发 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新生儿的脐部就需要开展有效 的护理措施,本文就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脐带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新生儿极 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脐部感染,一旦发生脐部感染就会出现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脓性分泌物以及异味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没有 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就可能会经脐部入侵到患儿的血液循环,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在临床中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 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1.脐带结扎的时间和方式 1.脐带结扎的时间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的时间是有 标准和规定的,脐带结扎必须在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两分钟或三分 钟左右完成,在完成脐带结扎过程后,新生儿的脐带会在未来的七 天左右逐渐的失去供血逐渐的干枯并脱落[1]。而脐带残端也会在干枯后逐渐的 愈合,这一期间,胶质分泌物减少,而这也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如 没有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岂不感染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脐炎,严重甚至还会导致败血症的出现,威胁到 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脐带结扎的方式在脐带结扎时,分别会用到脐带夹、棉线和气 门芯等医疗用品,在结扎时,将距离脐根0.5cm处进行结扎操作, 然后等待脐带自然脱水后脱落。 2.脐带的护理方式 2.1传统护理法这一护理措施是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方法, 主要会用到纱布和绷带等医疗用品来包扎新生儿的脐部,虽然可以短暂的起到包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 标签: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结扎;二次剪脐;原因;护理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将危及生命[2],死亡率达18.06%[3]。为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国内护理同仁在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护理技术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1.1 产前因素在子宫内已感染,脐带水肿、糜烂,出生后未做预防感染治疗措施。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细菌感染发生脐炎[4]。 1.2 产时因素产时并发胎膜早破及产程延长,均有利于细菌上行污染羊水而致脐带污染;分娩过程消毒不严、断脐器污染、脐残端接触消毒不彻底的手或敷料,是致脐部感染的重要因素;脐带结扎位置太高(结扎部位距脐根部0.5~1.0 cm),不能直接结扎脐根处血管,使结扎处与脐根之间较长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故坏死晚。脐带长时间游离,使脐窝潮湿分泌物增多,引起细菌繁殖。如果脐带粗大,结扎位置过高,接扎下方容易出现血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 产后因素产后脐部护理不当是造成脐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新生儿父母对脐部护理知识缺乏,或对脐部卫生保健认识不够,不及时更换尿布或更换不合要求,脐部皮肤常被尿液、粪便污染,延缓了脐部创面的愈合;而粪便污染又增加了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机会。新生儿沐浴时,脐残端浸泡在非无菌水中,沐浴后仅对脐部表面做了消毒处理,忽视了脐窝底部的消毒,引起脐窝分泌物增多,脐周红肿感染;另外,带菌的护理者及照顾者,对新生儿传播细菌也是致脐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1.4 环境、卫生因素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定植率在新生儿为50%~69%,也有达89%的;定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自于新生儿周围环境,包括空气、日用品、医护人员、产妇等。如果分娩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没有彻底执行清洁、消毒、监测制度,医护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没有严格洗手,就会增加新生儿医院感染机会。另有研究提示:在妇幼保健网络健全的城市中心地区,新生儿脐部感染率相对较低,且主要来自于医院获得性感染;而在经济状况较落后的农村、郊区,新生儿脐部感染率较高。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生局部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 者占66%-87.5%。因此,脐带结扎是新生儿护理的重中之重[1]。现将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 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脐带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脐带内含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 脉和两条管壁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胚胎 结缔组织,称为华通胶,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2]。正常脐带的横断面直径约为11.5- 21.0 mm。脐带是供胎儿与母体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3]。 2 脐带结扎的时间 新生儿断脐的时间目前还存在争议,临床常规断脐是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及娩出 后30s内)。赵香芝〔4〕对536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已了解断脐时间早晚对新生儿Apgar评 分五项指标的影响。将新生儿娩出至断脐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311例为1min钟以内完成断脐,B组225例为1min中以外完成断脐。其中,最短为6s,最长时间为4.8min。经研究对 比后发现在出生后1 m in内结扎脐带, 其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中皮肤颜色、呼吸两项指标 的评分均高于晚结扎者( P < 0.01)。而出生后较晚结扎脐带者( 即>1 m in), Apgar低评分( ≤7分), 即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P < 0.05)。张相方[5]选择374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1min 内将残留于新生儿端的脐带举起,从远端开始逆时针或顺时 针转动,使脐静脉内的残余血完全流入新生儿体内; 而对照组新生儿则行常规断脐,常规处理脐带残端。2 组新生儿出生后1h和24h 各取静脉血1 次查Hb 及红细胞压积( HCT) 。观察组 新生儿出生1h 和24hHb、HCT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分钟内靠近胎盘断脐并将残余脐静脉血输入新生儿体内,可提高新生儿Hb 水平。研究证明 新生儿1min内断脐既增加新生儿Hb 水平又不影响第三产程的管理和新生儿复苏。 3 脐带结扎的方式 3.1 丝线常规断脐法[6]: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cm脐带处,用无菌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上0.5~l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上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0.5%碘伏消毒断面,断面待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护脐带包扎。丝线 打结松紧不易掌握,特别是对于水肿的脐带结扎时,结扎过紧会引起脐带断裂,过松又易引起出血,脐带脱落时间7~10d,最长半个月,增加了感染机会。李妍[7]选用此方法对80例新生儿进 行脐带结扎时发生了残端出血6例,残端炎症7例,滑脱6例。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 究发现使用此方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8例,5-6天24例,7-8天36例,9-10天20例,>10天12例。发生感染11例,脐出血3例,脐息肉4例,其他并发症1例。目前 临床已很少使用此方法,仅在临床研究中作对照试验使用。 3.2 气门芯断脐法:在新生儿出生给予触觉刺激后用0.5% 碘伏消毒脐带及脐周,将宽 3mm、直径2mm带有丝线作牵引线的双气门芯环套在止血钳上, 在距离脐轮0.5cm 左右处夹 住脐带, 用剪刀在止血钳上0.5cm 处剪断脐带, 拉住丝线牵引气门芯使之套在脐带与皮肤交接 处(脐根部, 勿结扎皮肤), 挤去残脐内余血, 用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 待脐带断面干后, 用一块 无菌纱布覆盖残脐并用绷带卷缠绕腹部包扎固定〔9〕。当气门芯套扎在距脐根部0. 5 cm-1. 0 cm 时, 脐带根部与气门芯之间有脐静脉、脐动脉血液残留, 容易形成小血肿, 血肿机化吸收时 间较长, 滲液较多, 容易发生新生儿脐炎〔10〕。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究发现使用此方 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14例,5-6天30例,7-8天32例,9-10天18例,>10天 6例。发生感染9例,脐出血1例,脐息肉1例,其他并发症0例。气门芯结扎脐带血管可 能因未完全阻断血流而发生渗血,并且常导致气门芯以下脐部淤血,延长残端干燥时间,增 加感染机会;但气门芯体积小,对新生儿脐周皮肤不会造成刺激,且成本低,所以其对细小、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浅议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浅议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总结5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脐带牵拉组,分别观察各组脐部护理的出血率、局部潮湿率、肉芽形成及愈合天数,比较分析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脐带牵拉组出血率及脐部潮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脐部愈合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不论是采用何种脐部护理方法,应注意脐带根部结扎及暴露残端促进其干燥。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目前主张脐带根部结扎,可缩短脱脐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和促进脐部愈合。如何能安全有效的促进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减少患儿的不良刺激,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科采用了脐带牵拉法的脐部护理方法,并与常规护理方法对照,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新生儿580例,入院时脐带未脱落,日龄≤1天。其中早产儿42例,足月儿368例;新生儿窒息30例,病理性黄疸8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脐带牵拉组。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脐带根部结扎,即在脐轮上方0.1 cm 处用气门芯或丝线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0.5 cm处剪断脐带,挤除残血,再用2%碘伏消毒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脐绷带固定[2]。 对照组:每天按常规做脐部护理,75%酒精应用脐部护理效果较好。每天擦洗、清洁皮肤后做脐部护理(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拆除脐部的纱布、绷带,用棉签蘸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黏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保持肚脐干燥。清洁后把提过的结扎线、残端也用酒精消毒,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 脐带牵拉组:出生第2天起,每日脐部护理前,提起脐带残端,使脐根部突出脐轮,分别向腹部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牵拉后并旋转2周,然后按常规做脐部护理,护理结束后不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嘱家属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小便和水污染。 2 结果 脐部愈合标准为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两组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情况比较,脐带牵拉组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

论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及护理进展 (2)

论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及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结扎的最佳方法及技巧。方法:将20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脐带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脐带结扎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情况,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情况,第15至第20天脐窝完全愈合、残脐血肿及脐带扎断的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第15至第20天脐窝完全愈合和残脐血肿例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脐带扎断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脐带结扎方法利于残脐干燥和脐窝愈合,避免修剪残脐出血及残脐血肿,只要注意操作技巧,方法简单,使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标签:新生儿;脐带结扎;护理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当胎儿娩出母体的一刻,脐带就成了一个废弃物。新生儿抵抗力差,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感染易发生于产后前3d,感染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14%,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杆菌,各占12.93%,感染表现为: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有异味,进一步发展可致腹壁蜂窝组织炎,感染还可沿脐静脉进入血流,导致门静脉炎、门静脉栓塞,亦可向邻近腹膜扩散而引起腹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拒乳,严重者导致新生儿黄疸直至败血症的发生[1]。因此做好新生儿脐部结扎与护理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也一直在研究、探索更好的脐部结扎方法,现将脐部结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由同1名护士结扎脐带的新生儿共200例,根据分娩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所有新生儿健康无异常,胎龄30+2~40+3周,平均孕38周,新生儿体质量2000~4000g,平均体质量3120g;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25岁。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用改良式脐带结扎法胎儿娩出后先用2把止血钳在距脐根15~20cm 处夹住脐带,并从2把止血钳中初步断脐,用1把套有2个带尾线气门芯(每个气门芯宽约3mm)的止血钳在距脐根部1mm处以不夹住脐根周围皮肤为宜,轻轻地扣上止血钳的1个扣以防夹断脐带,用剪刀在止血钳外上0.8~1cm处剪断脐带,用纱布挤尽残端血后,将纱布包绕在脐根周围保护皮肤,用10%浓碘充分消毒残脐断面,左手固定止血钳,右手轻轻牵拉气门芯的尾线,使气门芯越过脐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现状综述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现状综述 【摘要】随着越开越多的医疗护理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脐带护理 措施及理念正在不断更新。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预后更好。出生时的使用脐带夹 在距离脐跟部0.5cm进行脐带结扎,且结扎后采用自然干燥法更有利于避免脐带 感染,促进脐带更早脱落。工作坊模式的健康宣教,能让产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知识。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结扎技术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纽带,胎儿出生后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此时的脐 带呈开放性的,病原菌群极易入侵并引发局部感染。脐部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危 险因素[1],也是最常见症状之一,所以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包括新生儿的 脐带护理。临床上的脐带护理形式多样化,在出生时脐带结扎、日常护理方法以 及出院后的宣教护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的脐带护理质量,全面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临床新生儿的脐带护 理开展进行综述。 1 出生时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 1.1脐带结扎的时间关于脐带夹持的时间有所不同,早期或即时脐带夹持通 常在出生后60s内完成,而晚期或者延迟脐带夹持则在出生后1分钟以上或者脐 带搏动停止进行。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则提倡在等待1-3分钟脐带搏动消失后 再进行断脐[2]。张宏玉等人做了新的研究,在胎盘娩出后不钳夹脐带等待搏动消 失后剪断脐带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的健康[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临床上的早断 脐并没有使新生儿获利,反而增加了贫血等疾病的感染风险,相较于早断脐,晚 断脐不但可以预防新生儿贫血还有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4],也能有效提高胎儿血 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含量[5]。也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延迟断脐的时间不但对于 足月儿而且对早产儿都能明显增加血流量以及铁的储备[6]。因此晚断脐对于新生 儿利大于弊,而且有利于减少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也并不会因此造成新生儿红细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与新生儿健康密切相关。若脐部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为提高临床新生儿护理质量,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最佳方法,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及保障患儿健康安全,结合相关文献,现将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系统综述 脐带是母体和胎儿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其中分布有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血管间由胶样胚胎结缔组织相连,该结缔组织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失去水分,脐带自然脱落并愈合收缩成为脐部。若脐部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败血症中有60%以上是由于脐部感染所导致[1]。因此进行科学的脐部护理,对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新生儿脐部护理包括:断脐时间、断脐方法、日常护理等,现结合相关文献将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断脐时间 断脐包括早断脐和延迟断脐两种观点。早断脐指新生儿在出生后15s内断脐,有研究表明过早断脐会使新生儿血容量减少,导致呼吸困难、贫血等发生;过早结扎脐带会导致血液聚集在胎盘中,加之残留脐带的少量血液致使胎盘剥离困难,给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大多数学者提倡延迟断脐。WHO建议:新生儿在娩出1min后或脐带停止搏动后进行断脐;相关研究显示:延迟断脐能增加新生儿血容量,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不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风险;不会增加产妇出血及延长第三产程;不会增高颅内出血发生率;不会增加HBsAg阳性产妇HBV母婴传播风险。[2-5] 1. 断脐方法

目前,临床脐带断脐通常采用气门芯断脐法,这样脐带脱落时间短,无残端出血及感染现象,安全可靠[6]。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1~2 min, 用75%乙醇消毒脐周, 用气门芯在消毒处理的脐部 0.1cm处结扎,再于结扎0.5 cm处剪断脐带,采用0.5%碘伏对剪断部位消毒,取消二次断脐方法,有助于脐部干燥脱落,有效避免脐炎发生[7-8]。 3.脐带日常护理 3.1断脐消毒方法 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娩出断脐后,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部[9]。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可放出新生态的氧,具有较强消毒防腐作用,同时放出二氧化锰和蛋白质结合产生收敛作用,从而使脐带干燥[10]。有研究[11]表明:可用75%乙醇消毒脐部,其挥发性强,是临床普遍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研究表明:新生儿脐部消毒应联合使用消毒剂,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脐部,再用0.5%活力碘消毒;过氧化氢对脐带有氧化作用,消毒脐带后能使脐带表面很快被氧化,脐带变得干瘪,动静脉断端受到挤压,血管很快闭合,不利细菌生长繁殖;0.5%活力碘能杀死细菌、芽抱、真菌、病毒等病原菌[12]。目前,暂无统一脐部消毒剂标准,还需要临床进行大量的研究。 3.2脐带残端的护理 目前,脐带残端通常采用自然暴露法。在产房结扎脐带后开始暴露脐部,便于观察、简化脐带护理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且节省敷料,缩短脐带脱落时间[13]。新生儿脐部暴露法能促进脐带残端愈合和脱落,减少脐部感染的出现,提高家属满意度[14]。 1. 健康宣教 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应鼓励家长参与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指导其掌握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不强行扯断未脱落脐带;注意手卫生,衣物柔软、干净、勤洗勤换;避免使用脐带圈包扎;避免脐部被纸尿裤遮盖,跟男孩换尿不湿应将

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

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初生婴儿钳脐24 h后剪平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的护理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改良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结果改良组在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渗血、渗液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改良组脐痂脱落时间和脐部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有利于脐部干洁、有利于脐部创面愈合,能预防脐部感染,防止发生新生儿脐炎及败血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umbilical cord (second cutting umbilical cord) with 75% alcohol after 24 hours. Methods 120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mpro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sists of 60 neonat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mprove group was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given nursing of 75% alcohol dressing. Results In improve group, neonates’umbilical region was patently drier and clean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was quite rare (P<0.01) and the time for escharosis and healing was shorter (P<0.01) .Conclusion Nursing neonates’umbilical region with 75% alcohol after their second cutting effectively reduces 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and helps to keep umbilical region clean and encourage healing, which protect neonates from umbilical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septicemia. 【Key words】Neonate; 75% alcohol; Umbilical nursing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主要联系纽带,胎儿的营养是母体通过脐带供给胎儿,胎儿出生后即在产科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一次剪脐)。我院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均常规予钳脐24 h再剪去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此时的脐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如处理不当,轻者可至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而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如何做好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一直是我院新生儿科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护理工作。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了75%酒精棉球湿敷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20例均是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3 d,最小10 min,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19例,新生儿黄疸23例,早产儿1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2 d,最小13 min,诊断为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黄疸25例,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1例。两组新生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探讨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探讨 作者:刘丽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5年第08期 【摘要】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脐部护理为一项重点,若是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脐出血、脐炎、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因此合理的脐部护理对于改善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断脐护理、脐带的日常护理、脐带脱落的护理等方面对脐带护理的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因此,新生儿脐部感染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断脐护理 1.1断脐时间。目前关于断脐时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为早断脐,即出生后5-10s内,另一种为晚断脐,即出生后2min后,也可以在脐带搏动结束后断脐。晚断脐的说法认为延迟2min 以上对脐带进行结扎可以对足月儿贫血进行有效的预防。曾有学者在新生儿出生后30s以后断脐,会使新生儿的血容量得以增加,正常足月新生儿经剖宫产时延迟1min断脐可以保证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胎盘血液灌输。早断脐说法认为,早断脐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早断脐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肝胆红素血症的发生[1]。 1.2加强脐部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须无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触及脐带残端。脐带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脐残端、脐根部及脐周围皮肤,每天两次,一般让其自然脱落,尽量避免剪脐,因剪脐后为防止出血常需加压包扎,影响新生儿的腹式呼吸导致不适哭闹而影响脐带的收缩,又加之脐带布绕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湿,如不及时更换,尿液刺激脐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诱发局部感染。 2脐带的日常护理 2.1脐带的消毒。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脐带消毒液包括:浓度为2.5%的碘酊、浓度为75%的乙醇、浓度为20%的高锰酸钾等,其中碘酊为一种高效消毒液,一般用于脐带断端消毒,在20s后应用浓度为75%的乙醇进行脱碘处理[2]。 2.2脐带残端的护理。在断脐后直到脐带脱落期间,应对脐带残端的护理给予加强,主要包括:消毒后的暴露以及包扎处理等。包扎方法多是在对脐带断端消毒后经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包装,也可用防水敷贴、护脐贴等进行覆盖。在包扎的过程中应注意在消毒后应保证脐部的干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 一、引言 新生儿脐部护理在婴儿出生后非常重要。它涉及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和疾病的传播。由于新生儿在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较弱,他们需要依靠护理者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本文将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以及针对各种情况下的脐部护理的最佳实践。 二、新生儿脐带的解离 脐带是新生儿和母体之间的连接和婴儿在子宫内时的主要形成方式之一,也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脐带解离时间为出生后7-14天之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处理: 1. 脐带处有明显的潮红,肿胀,分泌物多且异味严重。 2. 新生儿在解离后2周以上仍然有明显的脐带残端,残端周围红肿疼痛。 3. 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 4. 脐带处有流脓或出血。 三、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最佳实践 1. 保持干燥:脐部护理的关键在于保持其干燥。避免使用沾水的湿布或溶液,并确保每次更换尿布时擦干脐部。 2. 不要使用抗菌药剂:许多人认为新生儿的脐带是脏的,应该使用抗菌药剂来清洁。但是,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而非细菌的外壳和真菌等病毒,因此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3. 每次更换尿布时清洁:更换尿布时进行清洁可以帮助防止感染。对脐带周围进行清洁,除去任何污垢和皮肤细胞。 4. 防止摩擦:尽可能避免让新生儿的尿布磨擦到脐部。应该将尿布的位置放在脐部以下,以避免磨擦。 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护理婴儿脐部之前,应先洗手。虽然婴儿可能不能够清楚地表达信息,但他们的身体语言往往会告诉您是否需要进行清洁或更换尿布。

四、针对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脐部护理 1. 婴儿早产或体重不足:早产婴儿或体重不足婴儿出生时,脐带可能比其他婴儿的脐带薄。这种情况下应更为谨慎,避免在脐带周围施加过多的压力。 2. 脐疝:脐疝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脐部周围形成一个突出的囊肿。这种情况下,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在囊肿周围施加过多的压力。 3. 彩超多发出肝胆疾病: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彩超显示肝胆疾病,护士应特别小心地处理脐部。 五、总结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极大地提高了婴儿的健康和生存率。对于新生儿护理者来说,通过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的最佳实践,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使脐带代谢解离更加快捷,进而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传播。

护理论文题目300例

护理论文题目300例 护理论文题目300例 1、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进展 2、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3、社区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管理的研究 4、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5、脑卒中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8、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 9、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0、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11、临床护理研究(各专科的护理技术特护措施护患关系应用新技术新仪器等)题目 12、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13、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4、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5、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6、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17、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8、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19、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20、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21、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22、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2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24、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25、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6、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27、临终护理的研究进展 28、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29、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30、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31、整体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进展 32、化疗病人深静脉置管护理的研究进展 33、压疮的护理进展 34、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进展 35、异位妊娠护理研究进展 36、中西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临床辨证护理要点 37、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38、爱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现状 39、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40、我国社区护理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 41、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42、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43、胰岛素泵对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44、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分析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新生儿68例,分成对照 组和观察组。分析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原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 观察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一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护理分析 感染是新生儿死亡最常见病因,保守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万例新生儿死于感染。新生 儿脐部感染是新生儿最常见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达21.7%,其中约8%-9%为重度感染。脐 部感染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病因,约占66%-87%。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主要联系纽带,新生 儿出生后,脐带需被结扎,但脐部仍处于一段时间开放状态,为病原菌入侵定植创造了条件,若处置不当,可引起感染。新生儿感染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做 好脐部护理一直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选取2014年11月一2015年11月 收治的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 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该院出生的新生儿68例新生儿,将这68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新生儿, 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8例新生儿有男婴40例,女婴28例,日龄在1-9 d之间,平 均日龄为4d。其中观察组34例新生儿有男婴20例,女婴 14例,日龄在2-9d之间,平均日 龄为5d。对照组34例新生儿有男婴19例,女婴15例,日龄在1-6d之间,平均日龄为3d。 1.2 护理方法 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由于剪脐不净,剪脐后创面较大。脐 部用物消毒不严:脐部感染与断脐用物消毒不严。护理方法不当:在日常护理中往往发现产 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这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对两组新 生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34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就是对新生儿出生后 进行消毒,并且在新生儿脐部0.1cm处,使用气门芯进行结扎等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34 例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安排护理人员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内 为新生儿进行沐浴和消毒。其次,在新生儿沐浴之后需要采用高压灭菌毛巾擦干全身,在毛 巾的选择上,采取1人1巾的方式。再次,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新生儿的家属进行正确的换 换尿垫的方法等等。临床护理时间为10d,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期间,做好相关的记录。 1.3 评价标准 在护理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观察新生儿的脐部是否有脓液。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护理干预,出现脐部感染1例(2.94%),未出现脐部感染33例。对照组34例新生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出现脐部感染6例(17.65%),未出现脐部感染28例。 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

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新生婴儿脐部护理是护理人员必须做的工作。脐部护理的好坏,关系到婴儿脐部是否发生感染、脐部血肉和脐部红肿等。脐部护理到位对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科的2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新生儿280例,入院时脐带未脱落,日龄≤1天。其中早产儿22例,足月儿258例;新生儿窒息10例,病理性黄疸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5例。 1.2.护理方法 1.2.1 加强日常护理适时修剪脐带脱落前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每日沐浴1次,沐浴后用干棉签擦干然后用安尔碘消毒脐带断端。预防感染并且保持干燥并针对脐带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住院时适时修剪可促进创面愈合,出生第48h后根据脐带情况给予修剪,先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残端及周围皮肤,在结扎下方用无菌剪刀沿脐根呈浅锥形一点一点剪掉,再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这样修剪可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1.2.2 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1.2.2.1 水温、室温要适宜给婴儿制造一个相对舒适的洗婴环境。 1.2.2.2 呕吐和窒息的新生儿暂不能沐浴。 1.2.2.3 沐浴前1小時不给婴儿喂奶或喂水,以预防沐浴时发生新生儿窒息。

1.2.2.4 体重小于2000克的低体重儿先洗上半身穿好衣服后再洗下半身,沐浴时动作要轻柔。 1.2.3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新生儿脐部恢复情况是家属较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因现在脐部护理方法与过去传统观念不同所以做好宣传至关重要,新生儿在入院时告知现脐带情况,耐心解释脐带护理要点。出院时教会家属观察脐带,告知保持脐带干燥的重要性,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尿液浸润脐带,通过有效的宣传能解除家长的思想顾虑,也能减少脐带发炎的几率。 1.2.4 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是监督让每一位护士都掌握正确的脐部护理工作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学习,并委派责任心强,操作技术好的护师担任质控员,监督每一项工作及指导,经常总结工作,讨论脐炎发生原因,分析个案。严格把关随时监督,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脐带发炎的几率。 2 结果 280例新生儿经过精心护理,268例脐带自然脱落,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脐部愈合天数为10-15d,平均(12.3±2.1)d,发生脐炎的12例,发生率为4.3%.经过消炎治疗痊愈。 3 讨论 脐带自然脱落需1周左右,创口在10~14天才完全愈合,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论是采用何种脐部护理方法,注意脐带根部结扎处状况及暴露残端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关键。脐部感染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也增加了家长的心理负担,因此新生儿脐部护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通过实施正确的脐部护理,把一切影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一系列脐部护理能有效的降低脐部感染的几率,起到预防作用,提高了护士对脐部护理重要性认识,规范了操作,明显降低脐部感染的几率,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研究论文: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

96275 临床医学论文 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 用 【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出生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对照组常规脐带护理,研究组自然干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7.54±1.88)d显著低于对照组(9.81±2.09)d,感染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可显著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操作简单方便,推广应用价值高。 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个人安全与健康,临床有报道显示,超过60%以上的黄疸、腹膜炎、败血症、感染等都与脐部处理不当有关,因此临床中要做好新生儿的脐带护理,以减少各种意外或并发症,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为探析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自然干燥法的应用效

果,选取本院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临床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出生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护理,排除早产、畸形、感染、Apgar评分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脐带护理,研究组自然干燥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采取同样护理方法,75%乙醇对擦干净羊水后的脐带做消毒,在脐带搏动停止后血管钳夹紧、无菌剪刀剪断,脐带圈套扎,5%聚维酮碘消毒残端、根部及周围皮肤,并挤出残余血液,对断面做消毒清创处理,愈脐带敷好并及时更换,保证每天至少两次消毒。 常规护理:新生儿断脐带36h后利用纱布与脐带卷做护理,洗澡与大小便污染后及时5%聚维酮碘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并保持干燥,直至其自然脱落。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研究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研究 摘要:新生儿脐部感染会诱发脐源性腹膜炎以及肺炎、败血症等问题,严重影 响新生儿生活以及生存质量。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工作,可以将低脐部感染率以 及其他新生儿疾病发病率。本文总结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工作进展,以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进展;脐部感染;预防对策;生活质量 引言: 感染作为新生儿死亡高危因素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100万以上新生儿均死 于感染问题,其中脐部感染就是新生儿感染疾病中最为常见性类型之一,约占同 期感染的20%以上[1]。另外,新生儿脐部感染也是造成败血症的常见病因。脐 带作为连接母体、胎儿之间的纽带,在新生儿出生后虽然会进行脐带结扎,但由 于脐部部分时间处于开放状态,所以一旦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病原菌侵入感染问题[2]。护理干预工作是新生儿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降低脐部感染的主要手段。本文 就新生儿脐部感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干预进展,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1 新生儿脐部感染分析 1.1脐带脱落、症状表现分析 脐带是搭建新生儿、母体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以及营养补给、代谢排出的通道,在胎儿顺利娩出后脐带脱落,一旦脱落所需时间约1周[3]。脐带会分泌华通胶, 出现脐窝潮湿,一旦对消毒部位处理不当或者消毒次数不符合需求,均会出现细 菌繁殖问题。另外,对于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或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新生儿,感染 发生率均相对较高。脐部感染有脐带根部发红、脐窝湿润以及脐周皮肤红肿、脓 性分泌物等。 1.2新生儿脐带感染病因分析 就脐带感染病因进行分析,一般包括4个方面因素,即妊娠以及分娩等产科 因素、产科干预措施、新生儿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妊娠以及分娩因素——分娩 期间一旦出现羊水污染以及生殖道感染,都会造成产妇子宫环境改变,并破坏无 菌环境,为致病菌的产生和携带提供条件。产科干预——护理干预工作的本身就 有增加感染问题的可能性,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无故延长脐带脱落时间所造成的感 染风险就非常明显,另外医疗器材消毒、未能严格遵循洗手制度以及沐浴用具专 人专用、感染预防不当等产科护理措施均会成为脐带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新生 儿自身因素——新生儿若合并疾病(黄疸)不但降低了新生儿的身体免疫能力, 还会延长新生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风险。另外,母婴同室期间若护理不当,也 会增加脐部感染风险。环境因素——无菌处理不当,会增加新生儿皮肤表面致病 菌几率。另外,病房卫生工作执行不当,会提高致病菌密度,同样增加脐部感染 风险。 2 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 2.1传统脐部护理干预措施 在新生儿沐浴后,对脐带残端以及周围皮肤进行酒精消毒处理,在消毒完毕 后借助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包裹处理,另外对分泌物进行龙胆紫处理。消毒剂以酒精、双氧水、药膏等为主,复合碘脐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低创面位置的渗出量,利于脐带残端愈合效果,另外复合碘具有药物价格低廉且有效的价值,应作为脐

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不干预护理方法(不进行二次断脐和少用消毒剂等),与传统的方法比较,观察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体温、脐周皮肤、断端渗液、渗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比于传统脐带护理方法而言,不干预法应用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新生儿脐带有出血或者肉芽肿等症状较少。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脱落时间和减少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临床人为过多干预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带延迟干燥、创伤出血、感染的伤害,对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關键词】不干预法;新生儿脐带;护理 传统的新生儿脐带护理模式是首先使用气门芯结扎脐带,然后在大约1d后将气门芯取出,并等到2~3d后再进行一次断脐的方式。这种传统的处理脐带方式虽然一直被广泛运用,但是二次断脐非常容易引起肚脐部位出血或者发生脐炎,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而且二次断脐后再经湿润、干燥、结痂、脱落,从而延迟脐带愈合[1],所以寻找新的脐带护理方法非常必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干预法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与我院产科出生的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研究组40例新生儿中,男25例,女15例。对照组40例新生儿中,男22例,女18例。两组研究对象最短胎龄均为37周,最长均为41周;体重最小2600g,最大3900g;最短住院天数6d,最长住院天数10d。两组新生儿在胎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护理方法。也就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带有气门芯的止血钳将脐带根部往外0.5cm的地方夹住,然后在夹点位置之外的0.5cm~1.0cm处将脐带剪断,剪断并将气门芯套住脐带根部后将止血钳取下。最后使用碘酊对剪断位置进行消毒,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好。然后在24h 后将气门芯取下,查看脐带的收缩情况,并在48h~72h内进行二次断脐,使脐带顺利脱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