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习题1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习题1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习题1答案

习题1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自我评估

一、l.D 2.A 3.B 4.D 5.C 6.B 7.A 8.D 9.C 10.B

二、11.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12.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13.(1)试管药匙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量筒 (2)F、E (3)D (4)A (5)C

(6) B

14.蓝黑 (1)不同 (2)是

三、15.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③先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6.滴管取液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在干净的容器里

五、18.C

19.(1)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2)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下部

(3)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试管不略作倾斜

拓展提高

20.D 21.C 22.A 23.B 24.C 25.B 26.B

27.提示:(1)闻气味 (2)观颜色 (3)加水溶解或滴入盐酸等

28.(1)造成试管破裂 (2)沾污试剂

(3)标签可能被流出的液体腐蚀

29.银白色固体、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 一、绪言: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 3、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得出了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蒸发 B、潮解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水: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二氧化碳: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3、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四、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化学药品取用规则:①“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③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块状固体或重金属药品的取用: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慢慢使试管竖立,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放在细口瓶里。①大量液体常用倾倒法取用。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掌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筒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读偏大,仰读偏小③取用少量液体用滴管。a、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b、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c、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 注意: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绝对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 s-2 s取下来,可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2.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倒入废液缸 B.放回原试剂瓶 C.交回实验室集中处理 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3.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5.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某物质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向左,则需

要 A.添加砝码 B.取下砝码 C.减少称量物 D.增加称量物 6.取用8 mL液体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是 A.胶头滴管 mL量筒 mL量筒 mL量筒 7.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8.小猫可站在正在加热的高分子材料板上,这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 A.绝缘性强 B.导电性强 C.传热性强 D.绝热性强 9.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B.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 C.酒精灯不用的时候必须盖上灯帽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10.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 B.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 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 11.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药匙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的外焰部分给物质加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使用天平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12.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称量值比实际质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A.空载时指针向左偏转,未经调平就称量 B.空载时指针向右偏转,未经调平就称量 C.调零时,游码不在刻度尺零点 D.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13.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绿色化学:向着环境友好发展。即环保低耗节能。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是物质外形、物质状态的改变。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描述时常有“会”“能”“可以”等出现。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2、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3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12g B.14.25g C.17.25g D.2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铝和氢氧化

(word完整版)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农场种植的小麦生长迟缓。针对这中情况,小麦结实期应施用的磷肥是( ) A.NH4HCO3B.Ca(H2PO4)2C.K2SO4D.CO(NH2)2 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用大量亚硝酸钠(NaNO2)腌渍食品B.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C.用纯碱制取少量烧碱D.用胆矾对饮用水杀菌消毒 3.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哪种溶液中:() A.白酒B.食醋C.烧碱溶液D.碳酸钠溶液 4.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料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物 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气D.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十4价 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山东某些企业在生产“龙口粉丝”时添加化肥碳酸氢铵和氨水,以达到增白效果,但这两种物质均可转化成致癌物。这两种化肥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 6.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7.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而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 A.候德榜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8.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加入过量稀硫酸②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③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K2SO4(K2CO3) B.铁粉(Fe2O3) C.NaCl(Na2CO3) D.银粉(铜粉) 10.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第 1 页共6 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 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10.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 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 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1. 下列仪器既可以盛放固体又可以盛放液体做加热实验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2. 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B.闻气味 C.尝味道D.测密度 13. 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

初三化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第一二三单元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6=32分) 1、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3、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4、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 A、计算 B、推理 C、测量 D、实验 5、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 A、翻放 B、正放 C、随意放 6、用酒精灯加热,被加热的试管(或其它器皿)部分应对位于( ) A、火焰的内焰 B、火焰的外焰 C、火焰的焰心 7、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回位。 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 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 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 8、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9、下列药品图标中,属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10、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合集

课题1 物质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理解判 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神奇“化学” 【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酚 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 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 1上出现两个红色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内容:物质 变化和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地 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 化学角度看,物质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探究实验 实验及装 置 变化变化过程中发生现变化后物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前 物 质 象质 1水沸腾液 态 水液态沸腾 时生成水 蒸气,水 蒸气遇冷 玻璃片又 凝结为液 态水 液态 水 无 2胆矾研碎块 状 胆 矾 蓝色块状 固体被粉 碎成粉末 粉末 状胆 矾 无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 色 硫 酸 铜 溶 液 等 立即生成 蓝色沉 淀,溶液 颜色变 浅,最后 变为无色 蓝色 氢氧 化铜 沉淀 等 有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颗 粒 状 石 灰 石 等 石灰石表 面有气泡 产生,且 石灰石逐 渐变小, 烧杯中澄 清石灰水 变浑浊 二氧 化碳 气体 等 有 课堂讨论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没有生成新物 质变化(如实 验1、2)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3、4) 变化前观 察 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②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①反应条件(如 加热、点燃等) ②反应现象(发 光、放热、变色、 生成气体或沉 淀等) ①有几种物质生成 ②生成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完整版)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 满分:8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35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共35分,每小题1分) 1. 空气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空气的组成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2.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 公共标志是 (A)(B)(C)(D) 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B)干冰(C)红磷(D)石灰水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7. 能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数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 8.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O2(C)NaOH (D)KNO3 9.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粒子可用4H表示的是 (A)(B)(C)(D)

10.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水是直接由原子组成的物质 (B)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式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11.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露,迅速开启排风扇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要做灯火试验 (C)煤矿井下停电,赶快引燃火把照明 (D)室内起火,立即敞开门窗 12.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 (C)木炭和氧气(D)碳酸溶液 14.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 ...的是 (A)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 (B)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 (C)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 (D)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 15. 生活中下列常见的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C)食盐(D)白醋16.下列仪器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用到的是 (A)(B)(C)(D) 1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 一.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保护空气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 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物和臭氧等。(注意: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 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人教版化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A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 3. 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调味品 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硬 4.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 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B.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C.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D.用拇指堵住试管,上下晃动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初三第1单元(A卷)第3页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初三化学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 (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3.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7.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8.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9.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0.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1.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3.从CCTV-1每日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中可看到,北京市属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减少下列哪种气体的排放,可减少对空气污染() 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二氧化氮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 15.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B、酒精+ 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 C、氢气+ 氧气? ?氯化铵 ?→ ?点燃水D、氯化氢+ 氨气?→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 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元素。 第二课时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 5.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第三课时 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4.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 5.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6.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D③④⑤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化学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3分,共45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 烛炬成灰 C. 花香四溢 D.滴水成冰 3、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A.0.5mLB.1mL~2mL C.3mL~4mLD.5mL~6mL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 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 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9、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 如右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A.极易溶于水 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 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 11、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区分食盐和白糖的方法应该是 A.看颜色B.闻气味 C.尝味道D.测密度 12、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 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3、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 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15、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 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 盐的质量应为() A.15g B.15.0g C.14.5g D. 14.0g 二、填空题(31分) 16.(6分)实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盐酸,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 17、(3分)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 此时他应该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总测试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B. 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 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 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 计算 B. 实验 C. 测量 D. 推理 3.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被烧黑 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4.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 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 D.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5. 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树“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 绝热 B. 隔水透气 C. 导电 D. 透水 6. 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 A. 0. 5mL B. 1mL~2mL C. 3mL~4mL D. 5mL~6mL 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 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 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8.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 用水冲灭 B. 用嘴吹灭 C.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用湿抹布扑灭 9. 称量前,当天平的指针不在零点面偏右时,用以称量物质,天平达到平衡时,所得数据与实际质量相比( ) A. 相等 B. 偏小 C. 偏大 D.无法判断

最新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1-27 K-39 Ca--40 Fe一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H-1 C—12 N-14 O—16 P-31 S一32 Cl-35.5 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图示中不是表示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是………………( ) 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白色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有明显的放热观象 3.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必须清洗后食用 B.糖、脂肪、蛋白质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奶类中含有钙元素。蔬菜中不含钙元素 D.人体中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糖、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 C.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显负价的元素…一定写在化学式的右铡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棉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C.往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种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D.硝酸钾属于钾肥,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瘸虫害积抗侧绫德力 7.下列标志和标志下面的文字或符号一致的是,.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

第 1 页 共 5 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 .烧杯 B .试管 C .燃烧匙 D .蒸发皿 2.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3.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 家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那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 A .绿色化学研究对环境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 .绿色化学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减少白色污染 C .绿色化学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绿色化学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和利用 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 ) A .用水冲熄 B .用湿抹布盖灭 C .用沙扑灭 D .用嘴吹熄 5.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食盐,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此时他应该 A.调节平衡螺丝向右转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 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 .倾倒液体 B .装入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7.烧杯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 ) A .加快反应 B .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 C .减慢反应 D .使烧杯受热均匀 8.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 .烧杯 B .烧瓶 C .试管 D .量筒 9要准确量取95mL 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 ( ) A .10mL B .50mL C .100mL D .200mL 10.下列仪器,能够用来加热大量液体的是 ( ) A .试管 B .量筒 C .烧杯 D .广口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